獨生子女時代影響下的中國社會
07-02
2013年08月16日來源:三農直通車責任編輯:liangqianxin一胎化政策是中國獨有的,是實現人口增長急剎車的權宜之計。現在,該政策已實行30年,急剎車的目的已達到,而造成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中國生育問題已很嚴重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實施30多年。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發展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我國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2010年根據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已下降到1.18,僅比生育更替水平的一半多一點。所謂生育更替水平,簡單說就是一對夫妻生育2個孩子、出生和死亡平衡、在沒有遷移情況下人口保持不增不減穩定狀態時的生育水平,在我國目前死亡率水平條件下,生育更替水平的總和生育率大致為2.1左右(理論值是2,加上0.1是考慮死亡風險)。保持生育更替水平、人口不增不減的總和生育率為2.1,我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已下降到生育更替水平的一半左右,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而且還將越來越嚴重。性別比例失調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2007年中國男性比女性多3700萬,其中15歲以下多出1800萬。性別比例嚴重失衡,未來國人的婚戀將出現問題。農民依賴養兒防老的機制不改變,在生育上重男輕女的觀念就難以改變。山西翼城已有試驗表明,只要允許生二胎,性別比例就會保持正常。造成數百萬的"計生黑戶本來,每個公民出生,公安部門都應給予戶口登記,但從上世紀末開始,沒有"准生證",交罰款後才能為新生兒報上戶口。這使得"黑戶"越來越多。還有一些非婚生子女報不上戶口。在目前的體制下,沒有戶口就沒有身份證,上不了學,結不了婚,就不了業,享受不到基本的公民權利。這麼多沒戶口的孩子進不了學校,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實際上大打折扣。「失獨」家庭問題日趨突出然而,目前已經日趨嚴重的「失獨」家庭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了。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估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目前獨生子女人口已累積2.2億人,由於獨生子女人口每年至少死亡7.6萬人,這樣就相應形成7.6萬個失獨家庭和大約15萬人的失獨父母。據估計,目前我國已有約2000萬失獨父母,他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落實「一胎化」生育政策,為國家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做出了貢獻。可他們人到中年卻不幸遭遇子女夭折之痛。他們已失去再生育能力,甚至在當年就自覺或被強行結紮絕育。家庭殘缺,無人養老,無人送終,是這些「失獨」群體已經或將要面臨的殘酷現實。殘酷的現實迫使其中不少人不斷向政府求助,找政府討生計,使政府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些失獨父母面臨的殘酷現實,政府要推行「服務百姓健康行動」怎麼能不考慮呢?少子老齡化的速度加快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明顯加快了我國人口轉變進程和少子老齡化速度。主要由於計劃生育的實施,使我國僅用30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多數發達國家百年左右時間才完成的人口轉變,更加快了少子老齡化的速度,對人口自身的未來發展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其一,導致少兒人口迅速減少。生育水平的下降或低生育水平的長期維持,使每年出生人數不斷減少。出生人數的迅速減少,又使我國0-14歲少兒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也相應迅速下降,從1964年的40.69%下跌到2010年的16.60%。按現行計劃生育政策預測,2050年將可能進一步下降到10%以下。其二,加速了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的迅速增大趨勢。我國大致從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重達到7%),當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8810萬人,到2010年人口普查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長為11883萬人,10年增長了35%;老齡化水平也相應由7%提高到接近9%(8.9%),10年時間提高了1.9個百分點。根據以上同一預測,2050年老齡化水平將可能進一步提高到25%以上。其三,導致人口快速減少甚至減少到民族潰衰。我國少子化帶來出生人數的不斷減少,使人口再生產的母體人口越來越少;少子化作為主因促進了老齡化的發展,老齡化使生育年齡人口越來越少、生育年齡人口生育期越來越短,又反過來加快了少子化的發展。少子化與老齡化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就是人口減少甚至減少到民族潰衰。一個獨生子女養12個老人?27歲的尹維4年前一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外企,4年來基本月薪從7000直升到現在的近兩萬。在本科就讀的那所不甚出名的學校,尹維已經成為一個傳奇人物,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畢業生去「為金錢而奮鬥」。但是尹維自己最近卻一臉苦澀:相戀5年的女朋友懷孕了。「從各方面來講,我都應該和她結婚,把孩子生下來,何況我們倆這麼多年感情也很穩定了,結婚只是早晚的事。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覺得很害怕。」尹維的恐懼來自下面的一筆帳:「我媽已經下崗在家3年了,我爸也是今年退休,按照我們老家的規矩,我要是成了人結了婚就應該把爸媽都接到北京來住,不然我在家鄉是要被人罵的,畢竟他們只有我這一個兒子。我女朋友當公務員,收入一般,也就能養活她自己吧。但是她也是獨生子女,她爸媽早就表態了,要和我們一起住。我本來是想就買兩套房子好了。但是兩方家庭收入都一般,主要還是得靠我。我現在有二十幾萬的存款,在北京買房也就能付個首付。以後要養老婆、養房子、養車、養四個老人、還要養個孩子,我就是在公司再升一級也沒什麼閑錢了。」據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的調查顯示,有1/5的獨生子女表示在婚後五年內「要事業不要孩子」,其中沉重的家庭負擔是一個主要因素。清華大學陳丙珍教授認為,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突出。據預測,2025年到204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從2.84億增長到4億多。到2050年左右,平均一個勞動人口就要贍養一個退休人員。如果從「421」家庭結構來看,算出來的負擔更重:如果獨生子女夫婦的下一代還是獨生子女,那麼第三代就可能出現一對年輕人贍養12個老人的局面。就算金錢上能應付,獨生子女精力上也難以支撐。大多數學者認為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養老保障體系,完善社區養老配套服務等措施解決「獨生子女養老難」。而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研究員楊遠卻認為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實行大規模「社會養老」根本不可行。「美國是個市場化很高的社會,但真正進入機構養老院的只有20%,其餘都是家庭養老。」「老人除了需要物質贍養外,也在呼喚精神贍養,機構養老不能給老年人親情。如今,丹麥、瑞典等『生死全包』的福利國家也在提倡讓老年人回歸家庭養老。」楊遠說,上個世紀末「90%以上獨生子女父母表示老年時會考慮機構養老」的調查數據是「過高估計需求」。「當時調查的准老人們真正年老時都不願選擇機構養老」,這也是造成當前養老院空床率高的原因。一位獨生子女曾經在網上發出這樣的呼喊:「我做了一個噩夢:我變成了一隻蝸牛,異常艱難地往前爬,我背上沉重的殼,是12個老人。我被壓得無法喘息、苦不堪言,我哭喊、我掙扎、我絕望。」「未富先老」使社保不堪重負計劃生育政策及其帶來的少子老齡化將深刻影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而生產和消費又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內容,所以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及其所帶來的少子老齡化必然將深刻影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一,導致勞動力規模快速縮減和勞動力的老齡化。必須看到,快速發展的少子老齡化,在不遠的將來必會帶來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下降和勞動力規模的快速縮減。勞動力規模的快速縮減將使勞動力供給不足,制約經濟增長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而且人口老齡化勢必伴生勞動力的老齡化,勞動力的老齡化不僅將弱化創新能力,制約經濟轉型;也將影響勞動力的流動性及其優化配置,降低勞動生產效率,不利經濟發展。據研究,在未來20年間,人口老齡化將使我國的年經濟增長率降低0.5至0.7個百分點。其二,將導致消費規模萎縮及儲蓄率下降。消費規模不僅與人口規模、收入水平密切相關,而且也受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往往趨向減弱。因此在相同收入水平條件下,消費規模則往往主要受人口規模與年齡結構的影響。受少子老齡化的影響,我國未來人口數量減少、結構老化,將不可避免帶來消費規模的大幅度萎縮。我國目前正在艱難地推進以刺激內需為導向的經濟轉型,而未來伴隨少子老齡化快速萎縮的消費規模(或市場規模),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我國的經濟轉型和發展。其三,造成「未富先老」使未來社會醫療保障費用不堪負擔。少子老齡化的發展,使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社會醫療保障不堪負擔。在一些發達國家,沉重的社會保障負擔已使這些發達國家深陷債務而難以自拔。發達國家先富後老,尚且如此,我國是未富先老,因此我國未來的社會醫療保障費用將更加不堪負擔。如果維持當前低生育率的時間過長,將會使我國在老齡化最嚴重的時期形成最難以承受的社會醫療保障負擔。脆弱的獨生林瑩的觀察得到了專家研究的佐證。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的吳世煌教授說,目前在一些城鎮地區,獨生子女比例佔到90%。他們是「心理脆弱的一代」,在成長過程中備受寵愛甚至溺愛。長期以自我為中心,使他們難以客觀地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與他人的交往關係上,往往表現得過於敏感或處理不當。2003年,中國心理學會對6個省市、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調查顯示,人際溝通不良、關係敏感者達31%。林瑩看著自己的學生說:「我真不知道他們這一代人走上社會會怎麼樣,我的同學裡已經有因為心理原因,而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女朋友的了。如果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這樣,單個看都很聰明、能力很強,但是就是沒法和別人合作,那會成為什麼樣子呢?」但是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顯示,1974年之後出生的中國獨生子女已經開始大規模步入社會,目前我國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孩子已經超過1億。「獨生子女就業綜合征」已經悄悄露頭。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一名教授表示,獨生子女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會給管理者帶來很多新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不願意接受公司紀律和體制的約束、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沒有組織和集體的觀念、嬌氣、不願意接受批評等。廣州應用心理學會會長傅榮教授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顯著差別,主要在個性方面,一是獨生子女責任心比較弱,二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明顯。曾經有專家指出,目前大量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和「獨生子女症」導致的眼高手低、不願吃苦也有很大關係。對女性健康造成傷害計劃外懷孕的女性不得不人工流產、引產。一些地方這方面的強制行為傷害了公民尊嚴,惡化了幹群關係。最關鍵的是,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加速期,繼續實行獨生子女政策,老齡化速度還會更快。最近幾年的全國"兩會",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調整人口政策的議案和提案,要求停止現行的獨生子女政策,恢復城鄉居民生育二胎的權利。本文標籤:分享到:更多相關閱讀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戰國時代齊國的最高學府有些什麼特點
※亂情時代 戀愛遊戲新規則
※一去不復返的田園耕讀時代
※二寶的幼兒園時代又要來了,是否要重走大寶的路?(一)
※陳水扁時代畫上句號 回顧其8年的掌權歷程(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