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鄒學熹教授論易學與傷寒理論的匯通

鄒學熹教授論易學與傷寒理論的匯通----轉貼

佘賢武

摘  要 :總結整理了成都中醫藥大學著名醫易學家鄒學熹教授運用易學理論對《傷寒論》的命名以及六經的由來及其排列次序的獨特認識 ,認為《傷寒論》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氣「寒」為起點命名的 , 六經學說則是《內經》根據易經陰陽之理、六爻之論提出來的 ,其排列次序是以闡明傷寒傳變規律予以確立的。漢代醫家張仲景著《傷寒論》 , 奠定了傷寒學派的理論基礎,這個理論就是六經學說。以六經論傷寒這是仲景的創見 , 也是他從治療傷寒病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鄒師認為六經學說不是張仲景建立的,而是《內經》根據易學陰陽之理 , 六爻之論 , 提出的三陰三陽六經學說 ,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 : 「陰陽之氣 ,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仲景在《傷寒論》序中也說 , 《傷寒論》本「《素問》、《九卷》」而來。

現將鄒教授運用易學理論對《傷寒論》的命名與六經由來及其排列次序進行簡要整理。

1  關於《傷寒論》名稱的問題由於日、月、星等的運行而產生了氣化活動。由於日月運行的方位不同 ,便形成了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人從天氣的觀察所得 , 則分出三陰三陽來 , 所以 ,傷寒六經的病變中 , 在太陽則病多從寒化 ,在陽明則從燥化 ,在少陽則從火化 , 在太陰則從濕化 , 在少陰則從熱化 ,在厥陰則從風化。對於此說 ,不能不使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仲景不曰《六氣論》而曰《傷寒論》呢 ? 鄒師認為這一問題在《內經》和《周易》中早已有了回答。《周易·繫辭傳》說 : 「日月行,一寒一暑」。一語點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變化 ,皆從寒和暑兩個起止點開始變化和結束變化的。從天象看 , 寒當冬至時令 ,斗柄回寅 , 日月會於亥宮 ,為一年之始點 , 《內經》稱為「總統坤元」。凡研究人體的氣化活動 ,皆於此起算。仲景遵循這一自然規律而立法 , 所以 , 取寒這一點為起算點 , 故名曰《傷寒論》 ,而不曰《六氣論》。所以,傷寒論六經的病變 ,不僅可以發展到寒極之變 ,也可由寒極而發展於熱極之變。溫病的三焦學說 ,則從寒的另一端暑這個始點算起。如《溫病條辨》說 : 「東西者 ,陰陽之道路也 ,由東而往 , 為木、為風、為濕、為火、為熱 ,……火也者 ,南也 ,由西而往 , 為金、為燥、為水、為寒 , 水也者 , 北也。水火者 , 陰陽之徵兆也。南北者 ,陰陽之極致也。……天地運行之陰陽和平 , 人身之陰陽平。……天地與人之陰陽一有所偏 ,即病也。偏於火者 ,病溫病熱 ,偏於水者,病涼病寒。此水火兩大法門之辨 ,醫者不可不知。燭之為之病也 , 而溫之熱之 ,燭之為火病也 ,而涼之寒之 , 各救其偏 ,以抵於平而已 ! 」這段議論 ,完全符合《內經》日行三道之說。《素問·五運行大論》指出 : 「故風寒在下 ,燥熱在上 ,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即言日行有上中下三道 ,燥暑在上 ,以配時令之夏秋。風寒在下 , 以配時令之冬春。濕氣居中道 ,火遊行其間,所以「火土同宮」。結合溫病學來看 ,也不是純屬火熱為病 ,也同樣包括了六氣的病變 ,所以也不稱之為《六氣論》 ,而稱之為《溫熱論》。溫熱病的發展過程 , 是從熱開始的 , 不僅可以發展到熱極之變 , 也可由熱極而發展到寒極之變。由於有燥熱在上 ,有濕氣在中 , 火遊行其間 , 所以溫熱病大的方面可分為「有熱無濕」和「有熱有濕」兩大類病變。為什麼要強調寒和暑這兩個互為起止的始點呢, 這是根據古代始終學說決定的。所謂「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 知所先後 , 則近道矣。」始終之學說用現代哲學名詞來講,就叫因果論。由此可以明確 ,為什麼不曰《六氣論》 ,而曰《傷寒論》、《溫熱論》的道理了。

2  六經由來及其排列次序

2. 1  六經的由來

傷寒六經重氣化 ,是根據《內經》陰陽氣化的學說而來。《素問·天元紀大論》說 : 「何謂氣有多少 ? 」「曰陰陽之氣 ,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至於《內經》則從易學中得到了這條自然法則。所謂六經 ,即太陽出入地平形成的六條法線 , 這六條法線是恆常不變的,故《素問·氣交變大論》命名為六經。《傷寒論》運用六經演人體的氣化活動 ,認為人體一切生理和病理變化 ,都是氣的活動和變化,為了了解氣的活動和變化 , 就必須運用陰陽這個方法去進行分析。鄒師認為《傷寒論》的三陰三陽六經之說 , 是在陰陽的基礎上,再加上太、少、明、厥四個繫辭。太少表示氣有多少 : 從陽的方面說 ,太陽就是代表陽氣多的階段 ,少陽代表陽氣少的階段。在陰的方面,太陰代表陰氣多的階段、少陰代表陰氣少的階段。明厥是指陽明和厥陰 ,它是陰陽劃分界限的轉折點。在陽的方面,是以陽氣以達到極盛的階段作為太陽和少陽劃分界限的轉折點 , 陽明就代表了這個陽氣極盛的階段。《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 「陽明者 ,兩陽合明也。」在陰的方面 ,則把陰氣趨於最衰的階段 ,作為陰盡陽生的轉折點 ,所以把厥陰放在陰的最末一位 ,用以代表陰氣到了盡的階段,以表示陰陽是互根的 ,陰盡則陽生。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 「厥陰者 ,兩陰交盡也。」

2. 2  六經的排列次序

至於傷寒六經的次序 , 也是本《內經》自然法則而來 ,考六經排列次序 , 在《內經》中有三種 :一是按少陽、陽明、太陽、厥陰、少陰、太陰的次序排列的 ,這是為了代表陰陽的消長變化 ;二是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的次序排列的 ,這是為了代表四季的氣候變化 ;三是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次序排列的 ,這是用以闡明自然界和人體氣化活動的規律。鄒師認為傷寒六經則是用以闡明傷寒病傳變的氣化活動規律 ,所以仲景運用了第三種排列方式。但三陰三陽六經和臟腑經絡是不可分割的 ,因臟腑經絡是六經氣化活動的場所。六經氣化活動有表裡、升降、離合之分 : 從臟腑看 ,三陽主外運從下而上 ,三陰主內用從內而外 ,合則陰陽配偶 , 離則各異其用 , 其活動形式 , 則不外升已而降 , 降已而升。從經絡看 ,則包括營衛氣血在此經隧中活動,前人將經絡之功能 ,稱為經氣 ; 營衛氣血之功能 ,稱為脈氣 ,六經則含經氣與脈氣為一體。分而言之 , 營血又合脈氣為一氣,衛氣又合經氣為一氣。而營衛氣血皆出自中焦 ,由水谷之氣的精微所化生 , 上歸於肺 , 輸布全身 , 內榮五臟 ,外濡肢體。這就是陰陽互根、陰平陽秘之理 ,也就是整體活動借氣化以生存的大概 ,這便是六經氣化活動之常態。常與變是聯繫在一起的,有常必有變 ,宋代學者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指出 : 太極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 ,這種陰陽動靜 ,就是上述氣化活動的正常現象。但陽過動則其氣外露而害生 , 陰過靜則其用不彰而弊出,因而便產生了陰陽失衡的病理變化。傷寒六經從太陽病到厥陰病 ,就是把不同脈證 ,根據六經陰陽之氣的多少異用 ,相應地表現出來,因此形成了六大類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影響的病證 ,使能在人體中找出全部診療方法來 , 而且按陰陽氣化原理說明這些病變的病證 ,都是由於人體內外感受的各種病因的影響所引起的複雜變化 ,由於病因不同 ,故而引起了六經脈證的種種變化。現將六經氣化失常的主證分析如後,便可窺見六經理論的由來和疾病演變的基本規律。

2. 2. 1  太陽病

太陽病的提綱證 ,具有脈浮、頭痛、項強和惡寒等四個主要癥狀 ,現分析如下 :

脈浮 : 太陽為陽盛階段 ,若太陽一經受陰寒之邪侵襲 ,則產生陽氣泛溢於外以抗病的現象 ,因而在脈象上便可出現浮脈。頭痛項強 :太陽之經脈交於頭項 , 頭為諸陽之會 ,寒為陰邪 , 以陰邪而臨陽位 , 陰勝則陽病 , 故頭痛 ;項為陰陽交通之樞紐 ,陰寒之邪凝於樞紐之道 ,故項強。惡寒 : 太陽既屬陽盛階段 ,衛外之陽氣固護於體表 ,本應無寒可惡 , 今反惡寒 ,必因衛外之陽氣受陰寒之侵襲所致 , 此乃陽氣不能排陰邪之象。但太陽惡寒常與發熱並見 ,而且寒熱俱盛 ,因衛陽遭受侵襲則惡寒,遏郁則發熱。從以上太陽病提綱證的分析可以看出 , 在陽盛階段 ,若陽氣為陰寒之邪侵襲 , 則可引起一系列病變 ,太陽病提綱有脈證特徵,正反應了太陽盛的氣化活動 ,這也就是太陽病的病理機制。

2. 2. 2  陽明病

陽明代表陽氣極盛的階段 , 在這個階段的氣化活動 ,從天象看已由天空下臨地面 ,從人身看在時令之地氣即應在胃土。故曰陽明屬土,萬物所歸 ,無所復傳。正因為陽熱之氣極盛 , 遏而不能行 , 聚於胃腸 ,則形成胃家實之證 , 若形成陽明腑實證 ,則以大便堅硬、脘腹痞滿為主症 ; 形成陽明經證 , 則以身大熱、口大渴、脈洪大為主症 ; 不管陽明經證、腑證 , 都反應了這一特點,陽氣經過這一階段之後 ,則由盛轉衰了。

2. 2. 3  少陽病

少陽為初陽 , 亦指陽氣少的階段。從自然界來看 ,少陽已陽近竭而陰漸始 ,故少陽的病變都在樞轉之器的口、咽、目等部。少陽之為膽, 若膽火上炎則口苦 ,津為熱耗則咽干 ,風火上擾則目眩。

2. 2. 4  太陰病

太陰為陰氣盛的階段 , 陰氣向下壓抑陽氣從地面下退 ,結合到病理看 , 脾為胃行其津液 , 太陰病則胃家不實而臟有寒 ,故出現以下一系列脾胃虛寒之候。

腹滿而吐 : 陰氣太盛壓抑陽氣復歸原位 ,以致脾

胃虛寒 ,不能運化水濕 ,中焦氣機痞塞 ,故腹滿 ; 脾虛

陽氣不足 ,寒邪進而上逆 ,故吐。

食不下 : 脾陽虛則胃之受到影響 ,故食不下。

自利益甚 ; 乃陰邪反作 , 陽氣下陷而不能上升 ,

以致脾胃虛弱 ,不能運化水濕 , 故而自利 ; 由於自利不止反過來又使脾胃更虛 ,因果交替 ,以致下利日益加重。

時腹自痛 : 陰寒遏阻 , 陽氣鬱而不伸 , 氣機難以保持暢通 ,故時腹自痛。

若下之 ,必胸上結硬 : 清氣本應在上 , 今為陰寒之氣抑而下陷 ,若再將此虛寒之證誤為腸胃實熱而下之,必然導致胃脘部為陰寒凝聚而結硬。

以上太陰之病為陰盛陽衰 , 寒邪損傷脾陽所導致的一系列病證 ,陰氣長則陽氣消 ,此自然之理也。

2. 2. 5  少陰病

少陰為陰氣少的階段, 它的病變主要向著虛寒方面轉化 , 雖然病及心腎 , 可以出現化寒化熱的病變 ,但它仍以虛寒證為主。故少陰病的提綱為「脈微細,但欲寐是也。」

脈微細 : 微者腎中陽氣衰微之象 ,細者乃心營血虧虛之徵 ,也即心腎陽氣陰血均不足所致的病理反映。

但欲寐 : 乃陽氣大衰 , 精神疲乏所出現的證候。

病人想睡又不能入睡 , 自覺昏昏蒙蒙之象。從卦象來看 ,有屯蒙氣 ,欲旦不旦 ,如有薄霧籠罩之象,仲景故以「但欲寐」三字形容之。

2. 2. 6  厥陰病

厥陰者 ,逆陰也, 陰逆而陽 , 故把厥陰作為陰盡陽生的劃界點。其氣化活動 ,為一陽排二陰而上 ,為風動而雨之象,即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經主要出現絕陰絕陽之病變 ,如發生應下而僭上 ,應外而反內 ,必然導致陰陽之氣不相順接,邪正交爭達到極點 ,故見本經出現寒熱錯雜或偏盛偏衰的嚴重病變。

消渴、氣上撞心 , 心中疼熱 : 此為陽熱之氣上逆所致。

飢而不欲食 , 食則吐蟲尤 : 系肝經寒邪橫犯脾胃 ,故飢而不欲食 ; 強食之 , 脾難運化 , 則蟲隨肝氣上逆而吐出。

若下之 , 利不止 : 因厥陰病提綱證乃上熱而下寒 ,上熱用下法既不能解除 ,下寒用下法病變必然加重,故下之則必然下利不止。

從上述六經病提綱證的病機 , 可以清楚了解陰陽之氣多少異用的特點 , 這些理論多從《內經》脫胎而來,結合易學就找出它的淵源了。

3  討論

漢代著名醫家張仲景著《傷寒論》一書 , 其命名是以自然界六氣的變化規律 , 根據古代始終學說和易經「日月運行 ,一寒一暑」的理論,取寒為起點而命名的 ,對六經的次序排列是根據自然界和人本氣化活的規律而確定的 , 並對六經提綱病證機理進行了探討,對學好《傷寒論》這部經典著作及其它古典醫籍和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都具有積極意義。

推薦閱讀:

菩提道次第筆記(二十四天教授)
張玉琪教授:當心惡性黑色素瘤腦內散播
周伯森教授
中有教授解脫密法(二)
曾慶明教授經典醫案之郁證驗案

TAG:理論 | 教授 | 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