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 烏江自刎——《史記》中的口述史學(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二季第三講筆記)
*文章版權所有,轉載務請註明出處。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二季)——
秦崩·楚亡·漢興:楚漢之爭的歷史細節(共三講)
第三講 烏江自刎——《史記》中的口述史學
時間:2015年5月1日晚
地點:三聯韜奮書店地下一層
主講:日本就實大學人文科學部教授 李開元
主持人:
晚上好!歡迎各位在五一節假期,來到三聯書店聽講。我們今天繼續「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聽李開元先生為我們講授秦漢史。今晚是三次課中的最後一講。
在今天第三講開始前,我簡短回顧一下前兩講的內容。4月24日是第一講,《遊俠劉邦:從戰國、帝國到後戰國》。這一講的全文,已經發在「三聯書店三聯書情」微信公號上了,大家可以看。劉邦前半生的經歷,讓我們意識到,從戰國到秦漢,歷史不是斷裂而是緊密相連的。秦朝和漢初,繼承了許多戰國時代的特點,這在劉邦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李先生通過對「遊俠風氣」的描述,讓我們對戰國和後戰國時代有了很直觀的感受。這一講重點在於時代的大趨勢。
上周六的第二講,題目是《暗度陳倉:古漢水地理與戰役成敗》。這是韓信指揮的第一場戰役,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地方。李先生通過自己的實地考察,並且參考了湖南師範大學周宏偉教授關於西漢初年武都大地震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暗度陳倉的戰役路線,有了新的解釋,畫了一張前人沒見到過的戰役地圖。在這一講的後面,李先生特彆強調了韓信在軍隊中重申秦國的軍制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地理和制度,是歷史學家手中最常用的兩把鑰匙。這鑰匙在研究中到底是怎麼用的?李先生在第二講通過韓信的暗度陳倉,給我們做了精彩的示範。
今天講「烏江自刎」,也就是項羽之死。項羽的覆滅,標誌著劉邦大業的完成,楚漢之爭到此結束。我覺得,這一講最能體現李先生個人治學的特色:也就是通過想像和推理,發現在幾條零散的貌似無關的史料之間,有密切的內在關聯。將它們串起來,就能解釋一些關鍵性的問題。這是讓史學同行們都很讚歎的能力。我認為更精彩的一講就在今晚。下面我們有請李先生。
主持人與李開元(右)
李開元:
謝謝大家,能夠到這兒來聽我的講座。
剛才主持人沒有講到,在第三講我準備帶著大家一起去做一次旅行。當然今天大家不可能直接到垓下、到烏江,我把文獻和在當地所拍的照片對照起來,帶大家一同去體驗我當初去的時候的那種心境。我想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我們今天的最高境界。我們現在就開始。
「烏江自刎」,這個題目我們太熟悉了;還有一個副標題,「《史記》中的口述史學」,這就是學術了。三聯書店講座的特點,就是力圖把我們熟悉的歷史和學術研究結合起來,能不能做得到,我們下面來看。
一 《史記》的歷史敘事
首先講《史記》。
《史記》里有老三篇。「老三篇」,年紀大一點的都知道,就是《毛澤東選集》里最經典的三篇。大家都很熟悉《史記》了,現在可以想一下,《史記》里哪部分最精彩?對於我來說,可能對於大家來說也都一樣,就是這三篇:第一,荊柯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們腦子裡馬上就浮現出畫面來。第二,鴻門宴,電影、電視劇不斷地演繹、不斷地翻拍。第三,項羽之死、四面楚歌,無顏見江東父老。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今天講《史記》,要加上學術的內容。《史記》是兩千年來中國歷史敘事的巔峰,二十四史中後面的沒有一部能超過《史記》的。《史記》敘事非常的美,事實是有根有據的,《史記》敘事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它有很多思想是不直接說的,而是藏在它的敘事當中。所以我們對《史記》的讚譽,首先是,「史家之絕唱」,講它是中國史學的巔峰,以後沒有人能唱得出來了。第二,「無韻之離騷」,《史記》的文學水平已經達到了巔峰,達到了《離騷》的水準。第三,「諸子之別家」,《史記》是諸子百家之言,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講要「成一家之言」。以後的歷史學家直到今天,沒有一個人再敢說這個話,這裡有一個很深的背景,就是司馬遷在某種程度上是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之一,這是我們最新的學術上的理解。
我認識的導演、作家,都不斷地要改編《史記》的老三篇,這三篇是最精彩的,他們稱為太史公的神來之筆。這是文學家的說法,文學家是追求美的,可是我們是歷史學家,第一要點是真,我們是求真的,並不是不求美,但第一是求真的。今天我就要站在一個歷史學家求真的立場上來看這老三篇,這就有問題了,編的歷史再美那也是謊言,是神話,是不能取信的。
《史記》這三篇,它有真實性、可靠性嗎?或者有,有多大?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講座的主題。
日本有一個很有名的東洋史、也就是中國史的研究大家宮崎市定,他就懷疑這個事情。史學大家的懷疑和一般人的懷疑不一樣,一般人會說當時誰聽見了?誰看見了?宮崎市定根據這三篇的精彩程度,他認為司馬遷是在看戲——到劇場里看戲,劇場正在演荊柯刺秦王,司馬遷做了記錄。又演鴻門宴,是一個獨角戲,怎樣的繪聲繪色,樊噲怎麼說,劉邦怎麼說……在日本影響非常大。但是,這個說法靠不靠得住,要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來解讀。
烏江自刎是在垓下之戰之後,今天如果還有時間我要講垓下之戰。六十萬漢軍和十萬楚軍對戰,這一場戰爭決定了項羽和劉邦的命運,《史記》用了多少字記錄?130餘字就把垓下之戰寫完了。今天我們作為學者感覺太簡略了,決定我們中國歷史的大決戰,只用了130個字。
從垓下突圍開始,直到烏江自刎,花了600個字。只講項羽怎麼突圍,怎麼死,我們待會兒就讀讀看,真是寫的鬼哭神泣,悲壯豪邁。項羽這個蓋世英雄,是因為司馬遷的文章而流傳千古,真是死的美麗,死的光榮,死的精彩!對於這種死,今天我們就來重讀。
二 項羽之死的最後一幕
哲學家講項羽之死的意義,文學家說他死得美麗,但是我們史學家比較實在,研究他究竟是怎麼死的,細節是真的還是假的。今天大家一起,你和我站在同樣一個立場,我們一起來讀司馬遷是怎麼寫的。我要從最後一幕開始講,也就是項羽死的那一瞬間。項羽是軍人,軍人之死最高境界就是戰死。項羽到了最高境界。
這就是項羽之死烏江自刎的一幕。項羽命令騎兵皆下馬步行,到了烏江邊上,現在只有26個人。持短兵接戰,就是說全部用短武器,用劍或刀開始激戰。這個時候怎麼打,沒有寫,只寫了項羽一個人就把追擊他的漢軍部隊殺死了,數百人。項羽身上也受了十餘處傷,身受重傷,可以說是血肉模糊。這個時候看見漢騎司馬呂馬童,就是劉邦追兵的一個將領,叫司馬童。說:「這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側過臉去,不敢看,他認識項羽,指著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羽是何等威風,教呂馬童都不敢面對他。項羽說:「我聽說了,劉邦已經下了軍令,用黃金千金、封萬戶侯買我的頭。我就成全你了!」於是自刎而死。這就是項羽最後的一幕。
邊講邊「演」項羽之死
項羽之死,剛才我表演得不太成功,就是這樣的場面。
這個場面是戲劇還是歷史?為什麼宮崎市定說,這哪裡是歷史?項羽最後還認識一個叫呂馬童的,還有王翳,說「我成全你了」,誰聽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離開項羽之死一百多年,他從哪兒聽來的?一看就是戲劇。就像剛才大家看了我的表演,把這一幕記錄下來,以後就成了歷史。
這麼精彩的歷史,是藝術,是真實,還是虛構?我想大家跟我一樣,肯定會有疑問,我們就把自己的疑問帶著,繼續看。我們來看看呂馬童,既然項羽叫了他的名字,我們就找一找,這究竟是個什麼人,王翳究竟是個什麼人?我們先查他一查。到哪兒查?就到《史記》、《漢書》裡面去查,能不能把這兩個人查出來。
項羽已經死了,司馬遷還記了這樣一個場面:
項羽死了,王翳把他的頭取了,剩下的人都去搶。剛才說了,殺項羽是千金、萬戶侯,只要搶到一部分就分得一部分,所以大家都去搶,互相殘殺,有數十人被殺死。王翳得其頭;又有一個人叫楊喜,他是郎中騎;騎司馬呂馬童,就是剛才說的項羽的老朋友;還有兩個叫呂勝、楊武,各得屍體的一部分。最後五人「共會其體」,漢的軍制是秦軍的制度,最後要把項羽的屍體帶到劉邦軍大營鑒定,鑒定以後認為沒錯,這就是項羽,於是就把封賞分成五部分——萬戶侯分每人兩千戶,千金也是瓜分。封呂馬童為中水侯,中水是地名,就把中水一個縣給他了,他就在縣裡當小國王去了。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漢制最高爵位就是侯爵,都有領地。
我們把呂馬童、王翳這五個人一起查。最後我們列了一張表:
這張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張個人檔案表,明確記載劉邦軍的功臣們參加革命的時間、地點、身份、所屬、功績等等內容。這種記錄,是勝利後論功行賞的依據,不但可靠,而且古今中外通行。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斬殺項羽的五位漢軍騎士,都出身於秦帝國本土的核心區域——首都內史地區,都是舊秦軍的騎兵將校,他們都是秦帝國滅亡以後,在關中地區加入到劉邦軍團中來的。
秦內史地區
歷史是海流,史書是浪花。秦末漢初,人口大約兩千萬,垓下之戰,漢軍六十萬,楚軍十萬。七十萬戰士當中,六十九萬九千九百都是無名戰士。七十萬戰士當中,呂馬童、王翳、楊喜、楊武、呂勝等五人能夠留下名字來,幾率在十四萬分之一,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偶然。不過,以十四萬分之一的幾率脫穎而出的五人,都是關中本土出身的舊秦軍的將士,幾率在百分之一百,這就決非偶然了!這後面有非常深的歷史背景。換句話說,最後項羽是被秦軍殺死的,全是舊秦軍。這一批秦軍投降了劉邦,加入到劉邦集團。我書里已經寫的很清楚,最後追擊項羽的五千騎兵軍團,全部是舊秦軍,項羽坑殺秦軍將士、火燒咸陽的後果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
這五位秦軍將士身後牽連出整箇舊秦軍,也提示了一個問題,秦國滅亡以後,秦軍到哪兒去了?史書所寫的秦、楚、漢之間的淵源,分、聚、合的關係非常複雜。我在書里寫了,大家有時間可以去讀。
三 騎將楊喜
這五個人里,我要重點講一個人。這個人是楊喜,他被封了赤泉侯。為什麼講這個人?從垓下之戰到烏江自刎,他是唯一出現過兩次的人物。一次在烏江,另一次在追擊項羽的途中,地點在秦的東城縣。項羽從垓下退到烏江的途中,有一個很簡短的記載:
說赤泉侯楊喜也是騎兵將士,追著項王,項王睜著眼睛大吼了他一聲,赤泉侯人馬都受了驚嚇,跑出去數里地之遠。這句話究竟什麼含義,我們後面再解。
追查楊喜這位項羽之死的當事人,他的祖上無跡可尋,他的後代卻是綿綿不絕,千古留名。原來,自從楊喜因為斬殺項羽封為赤泉侯以後,楊家從此發跡,世世列侯,代代官宦,成為兩漢以來最有名的世家大族,東漢時期四世三公的楊震一族,開創了隋王朝的楊堅一家,都是楊喜的後人。這一家的源頭就在楊喜。
楊喜的第五代孫叫做楊敞,活躍於漢昭帝時期,深受執掌政權的大將軍霍光的賞識,長期在大將軍幕府擔任長史,也就是秘書長。楊敞後來先後出任大司農(財政部長)和御史大夫(副首相),官運亨通,一直做到丞相,被封為安平侯。
楊喜這一家直系是這樣的,到第五代的旁系就是楊敞。
《漢書》又記了一件事,剛才我們講的一直是《史記》,讀史書要把它們連起來看。楊敞做了丞相,有列傳,這是一件大事情:
漢昭帝繼位以後沒多久就去世了,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他立了昌邑王。昌邑王來了以後一塌糊塗,他把兄弟哥們兒全部帶到宮廷里來,宮廷里亂七八糟,淫亂,我們就不講了。霍光在中國歷史上是堪比周公的人,為了安定社稷,為了國家,霍光說,我們要廢皇帝,重新立。這個事你想想有多大!霍光都是密謀,和車騎將軍他們定。楊敞是丞相,霍光定下來以後要通知政府,要通知國務院,所以他就派了一個人,農業部長田延年,派他到楊敞的丞相府,把這個事告訴他,說我們決定了這麼一個大事……你想,楊敞官運亨通一直很順的一個人,聽了這話汗流浹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已經暈了。這個事,我也不敢亂打比方呵,有人來跟你說廢皇帝,能不流汗么,該怎麼應對?說到一半,剛好田延年上廁所方便一下。這個時候楊敞的夫人出現了,突然出現一個女性,史書中的女性本來就很少。她實際上一直在旁邊聽,她從東廂里出來,可見平常楊敞家的事她是要管的,不但家裡事她要管,大事她也幫著定。楊敞還在發抖流汗,六神無主,楊夫人出來說:「這是國家的大事情,大將軍已經把事情確定了下來,派田延年通知你一下。你如果不馬上響應,與大將軍同心協力,如果猶豫不決的話,馬上第一個被殺的就是你!」聽了夫人這話,楊丞相才回過神來。田延年回來以後,楊敞態度為之一變,說那我們唯大將軍之命是從!
這個楊夫人真是不簡單,正是她一句話點醒了楊敞,當即拿定主意,廢皇帝。昌邑王廢黜以後,霍光擁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即位,是為漢宣帝。楊敞因為這件事情不但保住了相位,而且還因擁立之功,額外得到了3500戶的新增封賞。有的時候女性更會拿主意,我們家的很多事也要靠太太拿主意,對某些關鍵的事情,她們非常重要。
在這次事件當中,楊敞膽小怕事,優柔寡斷,楊夫人深明大義,果斷決絕,夫婦二人的識見個性恰好形成鮮明的對照。這位在事關楊氏家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站出來拿主意的傑出女性,與司馬遷關係甚深,《史記》項羽之死的精彩篇章,也與她有分割不開的關係。
這位楊敞夫人是誰?是司馬遷的女兒,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
司馬遷沒有兒子,他傾其一生所著的《史記》,完成後只抄寫了兩部傳世,副本一部收藏於漢朝政府的圖書館,正本一部收藏於家中,死後由女兒帶到丈夫楊敞府中保存下來。楊敞與楊夫人所生的兒子叫楊惲,是宣帝時期難得的博學才俊,他喜好歷史,熟讀《史記》,有外祖父司馬遷的遺風。
我排了個年表,楊敞大概生於生於武帝元光年間,他在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前105)結婚,娶司馬遷的女兒為妻,年紀大概在25歲上下。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他比楊敞大13歲左右。司馬遷大約死於武帝後元年間,他去世的時候,大概有六十歲了,女婿楊敞大約四十七歲。司馬遷與楊敞的交往,從元封年間兩家聯姻算,到後元年間司馬遷死止,至少有二十年以上。
說到這兒,故事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已經猜到了,我再講一下。
對於楊家來說,楊喜追殺項羽,是家族發跡的起點,也是楊家最引以為自豪的偉業。漢政府封賞楊喜為赤泉侯,頒發有丹書鐵劵,用紅筆將封狀寫在鐵板上,與相關的檔案文書一道,作永久性的保存。丹書鐵劵,是一分為二的合符,一半保存在漢朝宗廟,另一半保存在楊家,世世代代流傳。丹書鐵劵結尾處有這樣幾行文字:「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說,即使黃河乾涸變成衣帶,泰山崩塌變為礪石,封賜之國仍將永存,綿綿不絕傳給子孫。
這就是歷史,王朝的歷史,侯國的歷史,家族的歷史,又一部《史記》。完全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面,這份標誌著楊家發跡的丹書鐵劵,供奉在楊家祠堂的中央,楊喜手撫丹書鐵劵,向兒孫們講述受封的由來,講述當年的事情。楊喜去世以後,兒子繼承了侯位,他同樣手撫丹書鐵劵,向自己的兒孫講述老爺子當年的輝煌事迹。兒子去世以後孫子接替,孫子去世以後曾孫接替,一代一代繼續將故事講述下去。這個叫口述歷史。
當然這個事能不講給司馬遷聽嗎?楊喜的故事,一直講述到第五代孫楊敞。楊敞將這些故事講給夫人聽,當然,他也將這些故事講給老丈人司馬遷聽。司馬遷是漢政府的太史令,他正為寫《史記》網羅天下的放失舊聞,收集世間的傳言故事。言者也許無心,聽者定然有意。在與女婿同席的酒席宴間,司馬遷聽得津津有味,事後將這些生鮮的活歷史記錄下來,寫進書中。
剛才我們已經講了,它不是戲劇,完全就是當事者的口述,戲劇是用這個來編的。當然在口述當中,他會添油加醋,就像我們後面要講的如何如何,但是他畢竟是當事者,楊喜的口述都是當事人的證言,第一手的史料,經過第一流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加工編撰,寫成了第一流的史學篇章,堪稱古代口述史的經典。
四 重讀項羽之死,重走烏江之路
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再去看史書,就不一樣了。你以前看的糊裡糊塗,疑問重重,可是現在看,眼光就大不相同了,會有更深入的理解。拿著司馬遷的《史記》,我們沿著這條路,從垓下之戰開始,重新走一遍,今天我帶著大家一起做一次歷史的旅行,做行走的歷史。
羅振宇曾說,「李先生有一個特點,他是用腳寫歷史的」。我看有一個評論寫道:「李先生真是好可憐,雙手都沒有了,是用腳寫歷史。」哈哈,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腳寫歷史。在《楚亡》第五章寫了「垓下行」,我就追隨項羽的足跡,拿著地圖,拿著史書,重新去走,一走就知道,地名都是舊地名。古地名千百年都不變,地形也沒變。秦漢時期的城市,只要有心,大都能找得到。
所以第一站我們去哪裡?垓下,現在在安徽省固鎮縣濠城鎮,基本上可以斷定就是垓下。路線是這樣走的,如果大家有興趣,開著車走是最方便的。就是從安徽省的固鎮,經過鳳陽,一直到定遠,定遠縣很大,二龍鄉都要經過,一直到全椒縣、和縣,就到了長江邊,和南京隔岸相對,這就是烏江。這條路線就是項羽從垓下突圍以後一直到烏江自刎這條路線,我們全程跟蹤,今天大家一起來走一走。
從垓下到烏江
這是《史記》中關於「項羽之死」的原文,下面一段一段講。先講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垓下戰敗以後,項羽被圍在垓下城,很小的一個小城。劉邦一生女人無數,項羽就虞姬這一個,真是忠貞不渝的愛情。項王哪裡哭過,「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個場面讓後人對項羽非常懷念,英雄美人的故事也引起很大的共鳴。
這是虞姬墓,這些墓大部分都不是真的,只是寄託了後代懷念的心思,但是每個墓都有各自的由來,是歷朝的古墓。
靈璧虞姬墓
於是項王上馬,麾下壯士有八百餘人。半夜從南門逃出來,騎馬疾馳。天亮之時,漢軍派了一名將領叫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這是漢軍最精銳的騎兵,突擊部隊,全是原來的秦軍舊部。當年劉邦組建騎兵部隊的時候,只有秦軍有騎兵,所以把軍中所有秦軍的騎兵集中起來,有五千人,任命兩位秦將做將領,他們剛投降過來,都不敢當,劉邦在身邊選了一個最信任的人,就是灌嬰。
灌嬰帶領這五千人去追,這就是垓下的濠城鎮。現在這裡立了一匹馬,表示這就原來的垓下城。
垓下(今濠城鎮)
這個就是垓下城的城牆。
垓下城垣遺址
在城的南牆上立了一個碑,「陔下遺址」,安徽省考古所所立。我們目前看這是最合理的地點。這是我們追尋項羽之死的出發點,我們也從南門出來,像當年項羽一樣。項羽是騎著馬,我們是開著車,就從這裡開始。
垓下
出城以後就到了淮河,這麼大一條河。
淮河
這個時候項王沒有船,怎麼過的河?八百人怎麼變成一百人?史書沒有記載,或者是只有一小部分渡了河,或者是中途有戰鬥,這就是我們的想像了。我們的車,一行四人,一下從橋上就開過去了。
蚌埠淮河公路橋
過了淮河一百餘人,到了陰陵,迷路了。問一個老農民,農民騙他,說往左走。於是項王就走錯路了,走到了沼澤地。
這就是陰陵,一個自然的村落。
陰陵城遺址
漢代陰陵城遺址在今天的定遠縣古城集村,村中有古建廢墟陳鐸祠,別名霸王祠。我們出去也很喜歡看舊建築。項王逃亡到這裡,被農夫所騙,傳說農夫名叫陳鐸。陳鐸後來受劉邦封賞,修建祠堂流傳至今。現在完全荒了,有一點歷史的滄桑感。
陰陵陳鐸祠
項羽被追上了,再次帶兵向東走。準確的數字出來了,二十八騎,只有28人了。最初800人,過淮100餘人,現在28人。漢軍騎兵有數千人追擊。
到了東城,這就是東城。
東城
這是一戶人家,安徽的一個農村,非常安靜,而且整整潔潔。這家人的兩個孩子都在外面念大學了。聽說我們是來考古的,招待我們喝水。
大家看,院落外面的地上都是一些碎石頭,可全是秦磚漢瓦,他們院子里鋪路就是用這些。
東城的秦磚漢瓦
我們又成功地穿越歷史了,看到全是秦磚漢瓦,我們那種快樂!帶幾個瓦片回來,放在我的柜子里,寫上某某年、在哪裡採的。見到這些,馬上就身臨其境,想到兩千年前的情境就在眼前。
這個時候在東城,項王自己估計跑不掉了,五千騎兵追上來,還有28個人,怎麼逃?他就準備好了和虞姬一起去死,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蘇州起兵,到現在八年了,一共打了七十多場仗,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從未失敗。但是今天被困到這裡,不是我仗打的不好,這是天要亡我。」他說這是我的命,人到這個時候,就很難。實際上可以看出來,他已經決定了,不會再逃了。
他說,今天我要印證我這句話,是天要亡我,而非戰之罪,要給大家證明一下。我們就絕一死戰,我願意為各位(這二十八騎)打個痛快。我們要打三戰,第一戰潰圍,第二戰斬將,第三戰砍旗,用一個教科書式的戰鬥來證明我這句話。項羽最後要在二十八騎面前顯一把。
於是司馬遷又記,28人分為4隊,一隊7個人。四向,就是面向四個方向,28人排成一個環陣。這個時候漢軍騎兵已經圍上來了。項羽說,從容對部下說:「我領一隊先行,首先為諸君斬一敵將。」然後遠指東方吩咐道:「看清楚了,那裡有三處高敞地,你等三隊由另外三個方向馳入敵陣,突圍後分別抵達三處高地,等候我的到來。」話音未落,項羽一聲高呼,率領二十八騎突入漢軍軍陣。楚軍的突然行動,使漢軍猝不及防,隊列被打亂,軍陣被撕開,項羽趁勢斬殺敵將一員。
本來寫項羽,司馬遷的筆突然就停住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叫做楊喜的漢軍騎士迎面與項羽撞個正著,被圓睜雙眼的項羽一聲怒吼,馬受驚,人失態,掉頭一陣狂奔,跑出幾里地之外。這就是楊老爺子當年的光榮敗跡,在項王面前屁滾尿流都是光彩的。
這個時候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不知道項王跑到哪兒去了。漢軍,也就是秦軍,非常厲害,馬上把軍隊重新整合。項羽飛馳而過,又殺了一個都尉、殺了上百騎兵。待到重新集合時,《史記》寫了,「亡其兩騎耳」,28人只少了兩個人。寫得多漂亮,800,100多,28,26,這是準確的,口述的。項羽問各位,怎麼樣?結果大家都跪下來,誠如大王所言!
又來一段很抒情的。項王要東渡烏江,從定遠渡到南京。這個時候一個白鬍子老頭搖著船就過來了,他是亭長(交通站長)。他說大王,江東雖小,但是地方還有千里,數十萬人,希望大王趕緊上我的船。願大王急渡江,這裡只有我有船,漢軍來了也沒法渡江。這個時候項王笑了:「當初八千江東子弟跟我一起渡江,現在我一個人回去。即使父老鄉親還繼續擁護我,我也沒這個臉面;他們即使不說我也有愧於心。我知道你是長者,這匹馬五歲了,是無敵的好馬,日行千里,我不忍殺它,就送給你吧。」
這是我在烏江拍的,那一帶的河就是這樣。我不是專業攝影的人,但是你可以想像得到,烏江是條小河。沒去以前,我也不知道烏江,以為是大河,其實是很小的河,它是通長江的,出去以後就到長江。烏江只是一個小碼頭,小渡口,烏江亭長說的是,從烏江出去以後,渡過長江就到了江東。
烏江口,連通長江
項羽把馬全部放了,步戰。又回到剛才講到的項羽之死那個場面了。
五 《史記》,諸子之別家
自從科學史觀自歐洲傳入東方以後,《史記》的可信程度曾經長期受到懷疑和審視。經過專家學者們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20世紀初以來,大量古代實物的出土及其研究的結果,再次確認了《史記》是相當可靠的。比如,原來大家都懷疑司馬遷寫的商代並不存在,可是後來我們在甲骨文里,把商代的世系讀了出來,一個都不錯,商代就沒有人懷疑了。所以對《史記》的態度,我們是這樣的,雖然有些東西沒有辦法完全證實,姑且信之,等待證明。如果花十年功夫反駁司馬遷所寫的,到時候地里一旦挖出東西,你努力就付之東流了。所以信要比不信好處多一點,要聰明一點。
歷史故事是《史記》中最精彩的部分,不僅作為史學著作,也作為文學著作得到廣泛的閱讀和流傳。正因為如此,文學創作包含在史學敘述之中,也曾受到嚴謹的歷史學者的審視。歷史故事,是《史記》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問題最多的部分。
不過,《史記》列傳的歷史敘事,特別是在與司馬遷父子時代相距較近的戰國末年到西漢初年的歷史敘事中,有不少司馬遷父子直接取材於事件當事人及其子孫的口述傳承之跡象,學者們似乎注意不夠。《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出於御醫夏無且的口述,《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和項羽之死的部分,分別出於事件當事人樊噲的孫子樊他廣、楊喜的後代楊敞之口述,可以證實其具有充分的可靠性。
《史記》是文學和史學尚未分家時期的著作。文學和史學的分家究竟是有助於史學的發展還是有損於史學的發展,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也可能是好壞參半的事情。對於倡導科學史觀,視史學為科學,極力引導史學向科學靠攏的學者來說,文學和史學的分家為史學的專業化、規範化、精確化創造了條件。不過,文史分家以後,史學日漸失去人文精神,趨於枯燥乏味,脫離一般的讀者、遁入專家們的殿堂,曲高和寡,領地萎縮,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認為,歷史學是有科學基礎的人文學科。在歷史學的基本要素之時間、事件、空間和人當中,人是連接其他要素的根本,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史學,就像失去了靈魂。史學人文精神的衰退,也使得史學對於人世的關懷日趨冷淡,也造成人們對於史學的疏遠。自古以來歷史學的主流歷史敘事。歷史敘事,是基於史事的敘事。作為歷史學多年來引進科學方法的結果,史事的確認、考證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對敘事的忽視,也成為很大的弊端。
《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諸子之別家。今日重讀《史記》,考究和賞讀項羽之死的名篇,除了史實記述可靠,我們再次感嘆太史公敘事之良美。精彩動人的敘事,有根有據的史實,史學、文學和哲學間的關聯和矛盾,正是《史記》永遠魅力無窮的根源。我心目中史學的楷模,其一端就在這裡。(全三講終)
「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第二季主講人 李開元
相關閱讀
復活往事的歷史敘述,連接古今的紀實文學
---
《秦崩:從始皇到劉邦》 《楚亡:從項羽到韓信》
李開元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新刊
豆瓣鏈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6807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68072/
推薦閱讀:
※刮痧學習筆記【已更新至第五集】
※Some Comments on Gradient-Free Optimization
※(2)讀史筆記(二十三)五胡十六國·西涼
※2012年曾祥裕考察浙江風水筆記(1)
※筆記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