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醫學理論體系

藏族醫學理論體系藏醫藥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並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藏醫藥在其理論形成過程中,曾向鄰近國家或地區的民族學習過各種先進的醫學精華,並把它們加以消化、改造和提高,形成和創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醫學理論體系。

  藏醫藥學認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也是進行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礎。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三者在人體內保持著協調和平衡的關係,因而是生理性的。每當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素由於某種原因而出現過於興盛或衰微的情況時,則變成了病理性的東西,而出現隆的病態、赤巴的病態和培根的病態,治療上就需要對三者進行調整,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協調狀態,達到健康的水平。

  隆、赤巴、培根各有自己的特點,各有自己不同的功能,但它們之間並非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

  隆:是推動人體生命機能的動力,與生命活動的各種機能密切相關。它的性質與漢族中醫的「氣」很有些相似,但不完全一樣。根據隆的不同機能和存在部位的不同,又可以把隆分成五種:

  維命隆:音譯「索增隆」。它存在於人體頭頂部,也即中醫所說的百會穴的部位,其運行的部位是咽喉部和胸部。它司人體的吞咽動作,司理呼吸運動,唾液分泌,打噴嚏,打飽呃,使人的記憶力清醒、增強,感官聰明而敏銳,還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精神狀態。

  上行隆:音譯「緊久隆」。它存在於人體的胸部,並運行於鼻部、舌頭和喉頭部位。它司人體的發聲,使人面色紅潤有光澤、充滿活力、精神振奮、善於思考。

  遍行隆:音譯「恰不其隆」。它主要存在於心臟,並運行於全身。它司人體四肢的活動、屈伸行走,還司眼睛及口唇的開合,並主管人的語言和思維活動。

  下泄隆:音譯「吐色隆」。它存在於人體的肛門部位,運行於人體的下部,包括大腸、膀胱、會陰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內側。它司人體精液的排出、月經和大小便等的排出,還管理忍便的控制以及婦女分娩過程等。總之,凡人體下半身的各種機能,都由它來司理。

  伴火隆,音譯「梅年姆隆」。主要存在於人體胃脘部位,運行於人體內部各臟腑器官之間。它主管人體的消化機能,負責把食物中的精華和糟粕分開,並促使血液生成和成熟起來。

  赤巴:具有火熱的性質,也是負責人體內臟腑機能活動的一種因素,具有中醫「火」行的性質。這是一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火或熱量,與病理上的火邪不同。根據赤巴存在的部位和具體功能的不同,赤巴又可以分成五種:

  消赤巴:也譯成消化赤巴,音譯「赤巴久覺」。它存在於胃腸之間,其作用是協助把食物中的精華和糟粕加以分解,使其產生出熱能,並使其他各種赤巴的作用能正常地進行,更好地發揮其生理作用。

  變色赤巴:音譯「赤巴當久」。它位於人體的肝臟,主要作用是使食物中的精微所包含的色素變成體內各種成分應具有的色澤。如血液中具有的紅顏色、膽汁中的黃綠色,以及肌肉的紅色、糞便中深淺不同的黃褐色等。

  能作赤巴:音譯「赤巴朱且」。它位於心臟部位,其職能是司人的思想意識,負責人的膽略,使心胸開朗,有謀識。人的慾望及驕做的情緒也與它有關。

  能視赤巴:音譯「赤巴通且」。它位於人的眼睛部位,主宰人體的視覺,使人能看到體外周圍的物體,並與辨別其顏色有關。

  明色赤巴:音譯「赤巴多塞」。它存在於人體表皮表面的部位,使人的皮膚細膩、潤澤和光亮。

  培根:具有水和土的性質,與人體內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質和機能保持密切的關係。也有人把培根譯成痰或粘液。這裡的「痰」是正常生理狀態下存在的正常物質,而不是病理狀態下出現的痰液。根據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又分為五種:

  培根丹且:又意譯為能依痰。它位於胸中,為5種培根之首,可協助其他4種培根的正常機能運轉。當人體體內的體液水分產生異常,即過多或過少時,培根丹且能起調節作用,使其恢復正常。

  培根涅且:又意譯為能化培根。它位於胃的上部,能磨碎食物、消化腐熟食物。當然,這一機能還需與其他兩種因素,即消化赤巴、消化隆來共同完成。

  培根良且:又意譯為能昧培根。它位於舌頭的部位,其主要功能是主管人體嘗味的機能以辨別食物中的各種不同味道。

  培根其木且:又意譯為能足培根。它也位於頭部,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它能使人體產生各種精神情緒,如喜、怒、哀、傷、知足、滿意等。

  培根居而且:又意譯為能合培根。它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關節部位,其功能是使關節,也即骨骼與骨骼相結合的部位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負責關節的屈曲和伸張,使它們能靈活地活動。

  儘管隆、赤巴、培根均分成5種,每種隆、赤巴、培根又各司其職,有自己的特性,但它們也有些共同的特性。

  隆的特性是:粗、輕、寒、微、硬、動這六種。

  粗,其表現特點是性情急躁,舌苔明顯,厚而粗,皮膚粗糙;  輕,指人體的活動輕捷靈便,性情也變化不定,難於捉摸;  寒,是指人體喜歡避寒就溫,平時喜歡曬太陽、烤火,飲食也喜熱食,不喜涼食;  微,其表現是隨處可到,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硬,指在體內有堅硬的性質,成形的硬塊,在胸腹部常表現堅硬而不柔軟,一般稱為痞塊或痞氣;  動,在性情方面,表現為情志容易變動,愛激動;人喜歡活動,到處流動。它與微、輕這兩種特性也密切相關。

  赤巴的特性包括膩、銳、熱、輕、臭、瀉、濕等6種。

  膩:指使人有油和膩的外觀,如面部、皮膚,都分泌出較多的油質,光亮潤澤;  銳:主要指人的性情敏捷,也較暴躁,患病時多為急病,如為癤腫,也較易化膿;  熱:指人體喜冷而惡熱,喜在涼處而怕熱,飲水也愛涼飲;  輕:指身體輕盈,在患病時,也都比較輕而易治;  臭:指它使人體分泌的汗液具有一些微臭,而尿液也都具有明顯的腥臭味等;  瀉:指它使食入的食物中難消化之成分排泄,發生腹瀉;  濕:指它使人體保持較多的水液、痰濕,體表也較濕,還常使人泄瀉。

  培根的特性包括膩、涼、重、鈍、穩、柔、粘等7種。

  膩:與赤巴的膩性相近,即帶有油膩的性質,逢有舌苔時,也多粘膩。但這種粘膩多為白色,與赤巴的粘膩舌苔不同,後者多為黃色,其排泄物如糞便、汗液、尿液等也多粘膩;  涼:指身體多涼,喜歡呆在溫暖的地方,平時則喜熱飲熱食,不喜涼飲;  重:指身體多重墜,動作笨重不輕便,行動也懶慢,不喜活動,如患病一般也較重;  鈍:一般是指人體患病時,病情發展較慢,變化不大,也不易轉變成其他病;  穩:指人比較穩重,不易激動,病情也較穩,不易產生突然的變化;  柔:指它的性質柔軟,嫩薄,如表現在舌苔上,也較輕而薄,如有疼痛,也是輕微的;  粘:指分泌物多粘而厚,如吐瀉出來的排泄物,常帶多量粘液。

  藏醫三元素在人體內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們的特性不僅表現在身體上各種生理、結構方面,以及患病時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它還廣泛應用於人體的心理素質和性格類型,大致情況是:

  隆型:具有上述隆的特性,凡是隆型的人,多有以下這些特點:身體略彎曲,甚至佝僂駝背,人較瘦削修長,面色偏淺灰或淺藍色,關節里常出現響聲。這種人喜歡談笑,愛唱歌,也愛與人爭吵甚至打架鬥毆。身體抗力較差,易患感冒,平時則多喜吃帶酸味、苦味的食物。

  赤巴型:具有赤巴型的人,與赤巴的特性的表現相類似,有如下特點:容易感到口渴、飢餓。赤巴型體質的人頭髮發黃,一般體型和身材都屬中等,人也聰明,但常表現驕傲,面色多紅潤。

  培根型:這種類型的人,常表現一些培根所具有的特性,其特點是身體常發涼,感到虛冷,體型偏肥胖,面色多灰白。這種人喜歡酸食,其性情較開朗愉快,人較長壽、富有。

  也應該注意到,人體常不是只出現單純的隆、赤巴、培根中的一種類型,而是經常有兩種因素的混合型,主要表現則是兩種因素特性的混合,哪種因素偏多,則表現多為該種因素的特性。從身材說,如為隆與赤巴混合型,這種人身材矮小;隆與培根混合型的人,身體多中等;赤巴和培根混合型的人,身材則特別高大。

  根據人體的類型,藏醫在治療、養生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藏醫由於民族風俗,對人體的構造有較具體和深入的了解,在各種傳統醫學體系之中,可以說是最先進的一種。

  藏醫認為,人體有七種基礎物質和三種穢物。這七種物質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這七種物質都是有形的物質,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而三種穢物則是指糞便、尿液和汗液。

  人體內的器官,藏醫也認為有五臟、六腑。五臟指心臟、肺臟、肝臟、脾臟、腎臟,六腑指小腸、大腸、胃、膽、膀胱和三木休(指男性的精囊,女性的卵巢)。藏醫形象地給這些臟腑打了比喻,認為心臟為國王,坐在寶座上;肺如大臣和太子,有五葉為母肺,有五葉為子肺;肝臟和脾臟則是大小后妃;腎臟象托著屋樑的外臣;精囊、卵巢象珍寶庫;胃象一口炒鍋;小腸大腸象王后的奴僕;膽象懸掛起來的鼓風皮袋;膀胱好似盛水的陶罐。此外,藏醫對身體的每一部位,每一個結構都有形象的比喻、包括脊椎、髓骨、胸骨、肋骨、命脈、脈絡、肌肉,皮膚、鎖骨、肩胛骨、頭部、五官、頭蓋骨、頭髮、橫膈膜、雙手、雙腳等等,都已經提到,這已充分表明,藏醫對人體的局部解剖學有較深的了解,儘管對這些構造的形象比喻並不完全恰當。

  藏醫認為,全身共有骨頭360塊,其中脊椎骨28塊,肋骨24條,牙齒32顆。四肢大關節有12個,小關節有210處。韌帶16處,頭髮有21000根,汗毛孔有1100萬。藏醫認為,人體有一系列管線系統。其中的白脈十分重要,《四部醫典》對此有一段描述,說「從腦部脈的海洋里,象樹根一樣向下延伸,司管傳導的水脈有十九條。」還有象絲線一般的連接臟腑的脈等,這與現代神經的概念頗相一致;而藏醫所說的黑脈,認為它象樹枝一樣,有的與臟腑相連,有的與皮膚肌肉相連,其分支有大幹脈,有小脈700條,更有微細的脈道遍布全身。這些黑脈從其特點來看,應該是現代的血管。

  身體各種器官,各種結構的機能,藏醫也有所認識。如對於七大物質,認為精華是促使身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血液能滋潤身體、維持生命,肌肉把全身都復蓋起來,脂肪使身體各部分油光滋潤,骨骼能支撐整個身體,骨髓能產生精華,精液能起生殖作用。

  藏醫還對人體的消化過程,以及吸收精華及精華在體內的轉化,有著相當精確的描述。它認為,食物進入胃以後,在這裡腐熟消化,是由胃火,也即消化的赤巴來進行的,其中有梅年木隆、能消赤巴和培根涅且共同完成消化。最後就是吐色隆把糟粕和精華分開。糟粕進入小腸,分成濃稀兩部分,稀的為小便,濃的是大便。在胃部接受精華的脈經過肝臟,在這裡,精華變成了血液,隨後依次變成肌肉、脂肪、骨、髓和精液。

  關於疾病發生的機理,藏醫認為歸根結底是由於隆、赤巴、培根這三者之間失去協調和平衡,使身體的元氣受到損害,而危及健康。因此,治療的目的,就在於調整這三大因素的盛衰偏勝,達到重新協調的狀態。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過程中,藏醫藥逐步形成了診斷與治療方面十分豐富而且獨特的知識與經驗:

  診斷 診斷是醫生臨證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有了正確的診斷,才能對症治療。藏醫的診斷方法包括問診、尿診(望診)和脈診(觸診)

  問診 藏醫問診的內容比較廣,包括:

  起病緩急:突然起病者大多是急症,如感冒大多突起惡寒、發熱、頭痛;猛炭疽病起病也十分猛烈;五臟六腑病則多為慢性病,說不清何時起病,而只能模糊指出大約有多長時間了等等。

  起病原因:有不少病症患者自己可以明確指出原因或誘因。如由於暴飲暴食而發生胃痛、嘔吐,腹瀉等;由於受涼而發熱、鼻塞、咳嗽等;但也有不少病症難於訴說具體的病因或有什麼其他誘因,如癘病雜症、痄腮、炭疽等等,都沒有明顯的發病原因可以詢問出來。

  氣候環境因素:如環境中的寒冷、燥熱、潮濕以及受風等等,對於疾病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住所的通風情況、室內溫度及潮濕的因素,都應該詢問清楚,這些對於決定疾病種類,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職業和家庭情況:患者從事何種工作,與病種有一定關係,如畜牧區易得膿包炭疽、強體力勞動易患擴散傷熱等等。有的疾病與家庭情況有關,如有些瘟疫病常可在家庭成員中有同樣病症而是互相傳染的等。

  飲食起居:藏醫認為,飲食不節能導致很多疾病,不僅僅胃腸病是飲食失常直接引起的,很多病症,包括瘟病、氣息不安、呃逆、食積痞瘤等,都與飲食不節有關。至於精神因素,藏醫也很重視,也是問診的內容之一。

  總之,問診的內容涉及面很廣,有時還要包括發病以後,病情的變化和已經接受過的治療情況,作為正確判斷病情的參考。

  胚胎學是認識和研究人體從開始形成,發育直至分娩,離開母體這一段時間裡的各種現象的學問。藏醫在這方面有著輝煌的歷史,也有很多成就。

  首先是胎兒形成這一生理現象的認識。早在1000多年前的《四部醫典》中,對這個問題已有充分的認識,指出人體受孕最合適的日子是在婦女月經來潮後的12天左右,過早過晚,都不易受孕,這一記載,在中國各民族的傳統醫學中,是最為科學而準確的。書中還指出,在月經前這一時間裡,婦女很容易感到身體疲乏、睏倦,面色也憔悴,乳房脹,腰背小腹等處微感不適或疼痛;而在易於受孕的時間裡,女性常有較強烈的性慾,也是容易受孕之時。

  藏醫認為,胎兒是由父親的精與母親的血二者結合而成的,不論是父精,或是母血,只要一方有病,如隆、赤巴、培根有病,就無法受孕,如精或血的外觀粗糙,顏色、粘稠度異常,氣味不正等,都不會受孕懷胎。在沒有顯微鏡足以觀察到細如精子或卵子的結構時,這種描述不僅是自然可取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在舊社會,總是把不孕的責任全歸咎於婦女,而藏醫卻明確提出男女雙方有著同樣責任,這是完全符合科學道理的。

  藏醫還指出,胎兒的形成,還需要正常的"五源"條件。所謂"五源",是指土、水、火、風、空。無獨有偶,漢族中醫也認為,胎兒形成後,逐漸發育,"四月而水受之,五月而火受之,六月而金受之,七月而木受之,八月而土受之",二者不謀而合,只是藏醫的"五源"與中醫的"五行"稍有不同,中醫的土,是發育的土地,而藏醫的"空",是胎兒發育的空間,意義上都相差不遠,也都認為,這五種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而且五者應互相協調,胎兒才能正常發育。

  中國有句古話,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中醫對胎兒發育的認識,也都以十個月為準,逐月敘述胎兒發育的情況,如南北朝時期的《逐月養胎方》就有"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髮生,八月腑腑具,九月谷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的記述,用以觀察描述胎兒的發育。對此,藏醫的認識則更為細緻而深入,它是以周日的時間為單位來認識和觀察人體胎兒的發育過程的。它認為,胎兒從形成到成熟分娩,需要38周的時間,而這38周具體的發育情況是這樣的:

  第1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狀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酪酵母,使其得到發育的動力,並且非常融洽;   第2周:胎珠狀如乳液凝成的膠狀物;   第3周:狀如凝結的乳酪或酸奶;   第4周:質地比較堅固的團狀物,有的是圓形,有的呈橢圓形,並開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別;   第5周:臍帶開始形成,與母體相連;   第6周:與臍帶相平衡,形成了一條命脈,使胎兒獲得更快發育;   第7周:胎兒的眼睛等感覺器官開始形成;   第8周;胎兒的頭部開始形成;   第9周:軀體的上部和下部已經形成;   第10周:胎兒的雙肩,兩髓胯骨開始形成;   第11周:身體的九竅,即雙眼、雙耳、鼻、口、陰竅等已經形成;   第12周:心、肝、肺、脾、腎等五臟形成;   第13周:小腸、膽、大腸、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已經形成;   第14周:兩條上臂、前臂及兩條大腿、小腿已經形成;   第15周:胎兒的雙手、雙肘和雙足、雙膝已經形成;   第16周:胎兒的十個手指和十個足趾全部形成;   第17周:連結胎兒身體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脈絡均已形成;   第18周:此時胎兒體內的肌肉和脂肪組織均已出現;   第19周:胎兒體內的韌帶、筋膜、肌腱已經出現;   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內所有的骨髓均已形成;   第21周:周身的皮膚開始形成;   第22周:此時身體內的九竅均已開通,開始與外界通流;   第23周:胎兒的頭髮、指甲、趾甲等出現了;   第24周:上述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已經成熟,胎兒也已經知道疼痛,有所感覺;   第25周:在胎兒體內的脈絡中,氣已經出現並開始運行;   第26周:胎兒已經開始有意識;   第27周至第30周,是懷孕的第7個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個胎體也顯得圓滿;   第31周至第35周,胎兒繼續增大,母體與胎兒的精神肉體均互相影響;   第36周:此時胎兒多動,顯得對所處的地方很不習慣;   第37周:胎兒似乎顯得對所處的地方有反感,不願再呆在這裡;   第38周:胎兒的頭部轉而朝下,並準備娩出母體了。

  從以上所敘述的人體胚胎髮育過程來看,藏醫對胚胎學的認識,在古代各族醫學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儘管以上關於胚胎學的一些描述尚不如現代胚胎學那麼精確,但也應看到這樣的描述既有其一定的科學性,從歷史的觀點看,更有其先進性。

  就漢族中醫學而言,雖然這方面的歷史比較早一些,如在馬王堆出土的反映漢代以前醫學情況的《胎產書》就載有"一月名曰留形,二月始膏,三月始脂,四月而水受之,乃始成血,五月而火受之,乃始成氣;六月而金受之,乃始成筋;七月而木受之,乃始成骨;八月而土受之,乃始成膚革;九月而石受之,而始成毫毛,十月氣陳"等記載,但至少不如藏醫以周計算的發育情況來得詳盡。

  就西方的情況而言,公元前5世紀,希臘著名醫師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上各個部分、各個器官都能產生各種精液,幼體是各部分精液的凝合而構成的,也就是說,子代的各個部分是由親代的各個相應部分的精液發育而來的,如子代的眼睛部分是由親代眼睛所產生的精液形成的,而耳朵也是由其親代耳朵所產生的精液發育而來等等。這個觀點現在看來是極原始的。

  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阿里斯多德認為胚胎是個整體,不能以部分來解釋整體,認為機體內有靈魂存在,機體的發育是由這個靈魂來控制的。後來,西方又出現了所謂"先成論",認為人體在剛形成的最簡單的胚體里,早已具有親代的完整的形象,只不過它還很小,胚胎的發育只是早已具有人體一切的小胚胎逐漸增大而已。這種"先成論"者,有的認為父親的精子內即已藏有看不見的"小人",精子、卵子結合後,這個小人就逐漸增大,發育;也有人認為這個"小人"是存在於母親卵子里。總之,他們都認為,胚胎只是在體積上不斷增大,其中並沒有什麼其他變化。

  到公元1628年,英國的威廉·哈維(WilliamHarvey)才打破這種"先成論"的觀點,認為人胚是次第發育,由卵而成蟲形,而逐漸成為胚胎,最後才發育成為人形的。直到18世紀,俄國的胚胎學家沃耳夫才提出機體逐漸由性細胞發展的,並用科學的觀察方法證明人的各部分、各器官都是由簡單的細胞逐漸分裂、變化而形成的。這是西方胚胎學的"後生論"或"漸成論"的開始。

  除上面所述的關於胚胎的一般發育情況以外,早在1000多年前的藏醫,對於胎兒如何成長,如何從母體吸收營養,母體與胎兒之間的關係等,就已經有了相當精闢的見解,這在《四部醫典》中有明確的敘述。它認為:人胚胎之所以能不斷發育,完全是靠與母體相通的臍帶來進行的。它並且極其形象地比喻說:"母親、臍帶與胎兒的關係就好比水塘、水渠與莊稼的關係。母親好比水塘,臍帶好比水渠,胎兒好比莊稼,水塘中的水通過水渠,滋潤著莊稼,使之發育成長。" 而更為精彩的是藏醫早就提出了有關胚胎髮育經歷魚期、龜期和豬期的論述。

  在公元1285年,一個西藏學者雅吉烏金林巴從西藏山南雅隆西扎地區(今山南地區乃東縣)發現了一部古書,書名為《洛班嘎湯》,意譯是《佛徒遺教》,書中的第三十四章有一段這樣的記載:"(人的)胚胎首先要經歷魚期,其次要經歷龜期和豬期"。研究者根據書中所載的有關當時藏王赤松德贊以及著名藏族翻譯家毗盧札那的事迹,認為此書的著成時間也是在公元8世紀左右。

  到公元1689年,當時五世達賴的攝政王第司·桑吉嘉措就在其所著《四部醫典藍琉璃》的"論述醫典·身體形成"一章中這樣寫道:"胚胎髮育中的魚期時,胚胎形成長條形,因此稱為魚期。胎兒長出四腳,並分出頭部,形狀似龜,因此稱為龜期。胎兒從龜期進一步發育成除了有四肢、頭部外,還逐漸凸起所有器官,並能從母體中吸取混食,因此稱為豬期。"同時,桑吉嘉措還主持召集西藏一些有名的解剖學家、醫學家和畫家,根據《四部醫典藍琉璃》的內容,繪成古代民族醫學上僅有的彩色系列醫學挂圖79幅,其中的第5幅就是關於人體胚胎髮育的,它從父母精血結合開始,逐周都有圖形,圖中就明確地畫出了胚胎經歷魚期、龜期和豬期的內容。

  現代科學證明,人是由低級動物、由單細胞生物經歷長期的演變,最終進化成高級動物的。其間曾經歷水生生物,包括脊椎動物中的魚類,而後是兩棲類、爬行類,一直到哺乳動物的過程。現代科學家還證明,人體胚胎的發育,從單細胞卵子和精子的結合開始,逐漸發育成人,這個過程正好複述了人類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哺乳動物的過程。例如,無論是龜、雞、豬還是人,其胚胎髮育早期都曾有明顯的鰓裂,也有尾巴,狀如魚類,幾乎分不清哪是人,哪是魚,哪是豬。所以恩格斯曾說過"母腹內的人的胚胎髮展史,僅僅是我們的動物祖先從蟲豸開始的幾百萬年的肉體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藏醫關於胚胎經歷魚、龜、豬三個時期,也即魚綱、爬行綱及哺乳綱這些過程,不管它原來的思想背景是什麼,卻是十分符合現代進化論及現代胚胎學的認識的。可見藏醫胚胎學的成就,應該說在世界胚胎學發展史上應佔有重要的一席。

推薦閱讀:

今天看了岡仁波齊,不禁想知道藏人跪拜朝聖的習俗從何時開始?誰提倡的?
西方電影中的藏文化
唐朝時期為何吐蕃那麼強?
甘南地區景點推薦!
藏族不會說藏語寫藏語,請問算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嗎?

TAG:醫學 | 理論 | 藏族 | 理論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