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之光秀色天成(圖) 瓷刻藝術欣賞

騰飛

何謂瓷刻?瓷刻不同於創作在紙上的書法、繪畫作品,它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它的創作是通過藝術家的構思將書法的線條、繪畫的構圖、雕刻的刀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項綜合性的造型藝術。它以瓷器為載體,以鋼鑿、鐵鎚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麗質和鑿刻後產生的崩瓷效果,將深淺不一、疏密不同、長短不齊、有粗有細、有虛有實的鑿刻技法與刀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作品的物象機理生動地再現於瓷器表面。既有洒脫的書畫筆墨之韻又有濃烈的金石雕刻之趣,技法獨特、風格立異、自成一科、極具魅力。其整體的裝飾效果和耐人尋味的藝術處理具備了獨立的審美和構成形式,是任何藝術難以代替的。

  開泰圖

  簡單講,就是運用特製刀具在燒制後的瓷面上進行雕刻的技巧,有人形象地將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繡。人物、山水、花鳥、書法……凡是能著墨於紙上的事物,無不可「綉」於瓷器之上。經過一番刀雕斧鑿,瓷賴畫而顯,畫依瓷而傳,藝術家們稱讚其作品是「觸有手感,觀有筆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筆墨韻」。

  枝頭雙燕

  瓷刻是我國源遠流長的一門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大約從魏晉開始,隨著陶瓷業的發展,大量精美瓷器的出現,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餘,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跡留存於其上以便永久保存,於是當時的藝人們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單線刻出詩文書畫的輪廊,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百年滄桑 麋鹿回家

  今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明瓷器中,還可找到這些早期作品的雛形。而宋代定窯瓷器的裝飾,就是在坯胎上刻出花紋後施釉燒成的典型代表。實際上,坯上刻花與釉上雕刻有著本質的區別,且不說鑿刻的工具、技巧、包括藝人的基本素質不盡相同,而質地的強度硬度就相差甚遠,瓷器的硬度為摩氏7級,所以說瓷刻在製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騰飛

  凈空法師

  

  麋鹿王

江雨三瓷刻瓷板

瓷刻,即用特製的合金工具以刀代筆;通過小鎚子在素麵白瓷上根據作者的構思與畫意,敲打出深淺不同的斑恨,經過染色、休整等程序所產生的特藝效果。

瓷刻藝術早在清代就誕生了,宮裡有個「造辦處」,那時的工匠們為了使一些書畫家隨心所欲在白瓷上的作品長期保留,他們就利用當時最硬的「老鋼」在瓷器上進行笨拙的雕刻。

申世德1979年作品《貴子連生》

申世德2011年作品《山水》

瓷刻的工具很簡單:一把裝有藤條的小錘,兩隻特製的合金鑿子,一隻金剛石刀和一隻平光眼睛。裝有藤條的小錘是為了利用藤條有著良好的彈性,方便操作。兩隻鑿子有區別,一隻圓頭的:用它來表現流暢渾厚的線與點,適合處理國畫的線條、勾勒。而平頭鑿主要是為了西畫的塊面以及動物的皮毛質感而設計的。在國畫的大片染色處理上也通常使用平鑿。在刻畫仕女方面就必須使用金剛石刀了,比方說她面部柔嫩的線條就需要使用金剛石刀來完成,因為用這種刻刀產生的效果是與鑿子不同而區別在於感覺的不同。為了瓷粉不進入眼睛,操作的時候必須戴上眼睛,起到保護作用。

申世德1998年作品《孔雀牡丹》

在刀法的運用方面瓷刻也比較講究,圓鑿的刀法較為簡單,根據畫面的需要可靈活運用。主要有左右側點法、順點法與逆點法;而跳點法最難掌握,它是有一定造型基礎的高手慣用的表現手法。平鑿的設計最初是為了塑造西洋畫的塊面效果,可後來也運用到國畫的線條處理上了。使用平鑿刻出來的書畫作品有著極為強烈的「金石」感,這是世界上所有門類藝術而不能及的,也是中國瓷刻藝術最大的特點。平鑿的刀法有:平鑿法、角鑿法與捻鑿法,最常用的是後兩種。因為它的變化大、表現力強,線條的變化主要是依賴靈活的角、捻結合,粗放的變化老辣的線條多用此法。

瓷刻的染色與繪畫有所不同,它有兩種方法。既色染與釉染,沒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色染,直接使用油畫顏料;在使用油畫顏料染色的時候要注意稀料的調配,過稀了色度不夠,很漿了不宜乾燥和擦拭。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以方便為佳。在稀釋顏料的同時也必須注意不要使用汽油或香蕉水。因為這些東西容易破壞油畫顏料的本性,最後沒有光澤感,達不到相應的藝術效果。而釉染則不同,它的染色材料是低溫釉色,使用這種染色方法是1976年開始的,因為色染法使用的顏料最後會因時間的推延而退色,經過很長時間的總結、結合了彩繪藝術才開始使用低溫釉了。這是瓷刻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飛躍,有機的與彩繪藝術結合同時也是瓷刻藝術語言更加豐富完善,成為空前絕後的偉大創舉。

列寧和我國幾位領導人的肖像瓷刻供博友欣賞。


推薦閱讀:

元代繪畫藝術
酷酷的貓酷酷的畫
【國畫藝術】中國傳世山水名畫全集(2)
2017藝術廈門 | 方圓美術館——王克舉、閆平雙個展
國外愛情小說的藝術特色的表現 以家伊凡·布寧小說為例

TAG:藝術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