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有害期待」,正在毀滅孩子的童年

很多時候,我們糊裡糊塗地做了孩子的父母,總覺得我把你生下來,你就是我的孩子,就該好好聽我的。

作者:張瑜(爸媽內參主筆)

前段時間,去參加了女兒幼兒園的一次家長會。幼兒園請了一個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堂講座。

那是個看上去挺和藹的老先生,還沒開始講座前,他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作為家長要做到「四個第一」,你們覺得是哪四個第一?

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但顯然我們的回答不能讓那個老頭滿意,他委婉地提出了:父母應該是第一個要學習教育知識的人。

克魯普斯卡亞曾說:「對雙親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很多時候,我們糊裡糊塗地做了孩子的父母。

無論什麼崗位,都要求有資格證才能上崗,而做父母呢?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為了更好地成為孩子的父母特意去學某方面的知識。

總覺得我把你生下來,你就是我的孩子,就該好好聽我的。

父母善於用愛的謊言:

我逼著你去學鋼琴、游泳、畫畫、象棋、英語……,因為我愛你

我幫你打通關係、安排工作,因為我愛你

我幫你張羅對象,逼你結婚,因為我愛你

我慫恿你生二胎,因為我愛你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可以優秀、更優秀,按照他們的既定路線,走完你的一生。

但其實父母的每一次安排,都讓孩子變成了被擺布的木偶,一點點喪失自己。

這種沒有自己,被不停安排的人生,是痛苦的。

不久前讀了一本很好的小說《無聲告白》,小說裡面的女主角瑪麗琳,她一生都想擺脫母親的期待,不屑於像母親那樣把做一個家庭主婦當成理想。

她想成為一名醫生,一個真正的職業女性。

但她在大三那年認識了一個男子,墜入愛河並懷了孕,不可避免地墜入了一連串家庭的瑣碎之中。

煮飯、帶孩子、照顧老公,她被迫停止了自己的學業和夢想。

對很多女人來說,這或許是完美生活的開始,但對這樣有野心和抱負的人來說,這種庸庸碌碌的生活顯然不能找到她想要的價值。

她把所有的夢想和野心都寄托在了女兒莉迪亞的身上,她把莉迪亞當成了另一個自己,要求她熱愛理科,並成為一名醫生。

而莉迪亞為了博得母親的歡心,一直承受著各種壓力,直到有一天投河自盡。

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莉迪亞過多地承受了成人的壓力,她把母親的焦慮和不安也一併承接下來,這種超過孩子承受能力的東西,壓垮了她,讓她走向了不歸路。

在蒙昧的愛中沉迷,有時候殺死孩子的不是絕望,而是父母無窮無盡的期待。

就像《巨嬰國》中講到的:

父母喜歡把孩子看成是全能的完美的嬰兒,並把自己的期待和願望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但事實上這是一種可怕的投射心裡。

甘地夫人說:

「青年出於對父母的愛和尊重,有時不得不抑制自己的願望和愛好,放棄自己所選擇的。這種痛苦的選擇足以壓抑他們的熱情和對人生的的樂趣。」

一提到林妙可,我想到的是18歲的她,面對記者的採訪搖頭光腦的樣子。記者問他:你除了報考這所學校,別的學校也報了嗎?

她搖動著身體,嬌滴滴地回答:「報了呀!」

然後問她:「你爸爸、媽媽鼓勵你了嗎?」

她又開始搖頭晃腦,扭動著身體,來了一句:「妹妹,你不是鳥巢體育館的紅旗下唱歌了,快醒醒。」』

而事實上,這樣的一次採訪正好證明,她的心智年齡還是停留在童年時期,小的時候搖頭晃腦覺得你可愛,這麼大了還不能好好接受記者的一次採訪,那想來她的家庭教育絕對是有問題的。

林妙可的媽媽是一位全職主婦。

作為童星出道的林妙可,確實紅過,媽媽望女成鳳的願望也很強烈。

所以她為了讓女兒保持必要的知名度,讓女兒13歲酒吧走穴、為不孕不育的醫院站台,14歲和37歲的男演員拍感情戲。

她是沒有童年的,她的童年是在不斷地舞台上度過的,被媽媽不斷地安排著演這齣戲、上那個節目,她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甚至連自己喜歡什麼顏色說不出來。

池田大作說: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於不承認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種子,最初就是從這裡萌芽的。」

暑假我曾在一所培訓學校兼職。有一個孩子時常向我抱怨,說自己壓力好大,爸媽給她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她給我列了一張作息時間表,每天五點起床,一直學習到晚上十點左右,中間幾乎沒有休息。

內容除了一周正常的校內課程以外,課外還安排了古文、鋼琴、圍棋、毛筆書法、奧數、跆拳道、游泳、英語、拉丁舞等9種課外學習。

她說自己有時候為了趕課外的內容,吃飯常常在公交車上解決,然後為了完成課內和課外老師布置的作業,常常要搞到很晚。

有時候,她看到別的孩子在外面盪鞦韆、踢球,而自己坐在家裡寫各種各樣的作業,就有種想死的感覺。

這些孩子基本來自於父母的學歷比較高、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家庭。

他們對孩子有著很深地期待,希望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成為更完美的人,擁有開掛的人生。

但我們知道,這些期待的完成,是以剝奪孩子的意志和自由時光作為代價的。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沙法麗·薩巴瑞在她的新書《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中說:

父母擔心若沒有控制,孩子的生活就會變糟糕。

於是錯誤地認為,如果直接控制孩子的生活,就能得到更確定的結果。

換言之,對孩子實行層層控制是為了對抗生活,刪除固有的風險。

為了實現父母的願望,完成他們的期待,你不知道孩子究竟承擔了一些什麼。

現實中的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我的孩子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最後你會發現,被不斷掌控的孩子是找不到自己的,被「有害的期待」填滿的孩子,性格會產生重大的扭曲。

這種不快樂,會影響到成年後的幸福感的獲得。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投射效應」。

它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別人的心理,認為別人也應該有和自己同樣的特徵。

父母經常會把「我認為這就是你要的」當成「這就是你要的」。

我們總是在給予孩子我們認為他們需要的,而那也許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父母的「有害期待」就像一片又一片壓在孩子身上的雪花,最後把孩子壓垮。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走下去,但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越走到後來越艱難,甚至對一切失去了興趣。

一個人如果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那麼活著就沒有意義。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有害的期待」丟掉,讓孩子自己參與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意願活著,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被父母的「有害」期待填滿的人生,肯定是不快樂的。對一個人最殘忍的方式,就是不讓他做自己,讓他成為自己命運的傀儡。

華裔作家伍綺詩說過:

「我們終此一生,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成為真正的自己」。

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對他最好的愛。就像紀伯倫那首《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所寫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作者簡介:張瑜,富書專欄作者,自由撰稿人,一直覺得生活除了柴米油鹽,還應該有詩和遠方。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轉載請加微信:fushunamei


推薦閱讀:

如何勸服爸媽給自己一個人去旅遊?
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給中國父母的8個忠告,警醒了多少家長
父母所有的「懂事」,都在等你偶爾一次回頭
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女人的三大是什麼,男人三大是什麼,父母的三大又是什麼

TAG:孩子 | 父母 | 童年 | 毀滅 | 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