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人物畫作品欣賞(一百二十四)
張大千人物畫作品欣賞(一百二十四)
佛像 立軸 設色紙本 1936年作
佛像 立軸 設色絹本 1939年作
觀音造像 鏡片 紙本 1941年作
南無觀音菩薩 設色金卡 1941年作
佛造像 1932年作
敦煌石室唐人壁畫 1941年作
觀音像 1941年作
持蓮仙女 立軸 設色紙本 1941年作
題款:辛巳秋日,莫高石窟仿唐人壁畫。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之印信(白文)、大千居士(朱文)
觀音大士 立軸 設色紙本 1941年作
款識:辛巳六月,敬撫西夏南無觀世音菩薩。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之印、大千
觀音大士 鏡心 設色絹本 1941年作
款識:敦煌石室唐人壁畫觀音大士像。辛巳冬日,蜀郡張爰大千敬造。鈐印:張爰、大千
《觀音大士》作於1941年,畫面人物神態安祥,與盛唐的造像形神兼備。從線條上看,該畫線條清秀絕倫且剛勁有力。畫人物、佛像、最重要的是線條,只有書畫皆精的力,才能將線條勾畫得如些精妙。大千詩、書、畫皆長的功夫,以及在敦煌的實際體驗和臨摹,使他的線條運用更為成熟,更有張力,張大千對人物的設色十分講究。張大千專門從西藏運來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質顏料用來臨摹敦煌壁畫、力求與敦煌的原作保持一致性。該畫色澤鮮明富麗堂皇,從人物形象上看,唐人觀世音菩薩體態豐滿,配飾和衣著輕盈華麗。給人以一種太平、安樂、富貴之感。
南無觀世音菩薩 設色絹本 1941年作
(1926.4萬元,2010年12月北京翰海)
款識:(1)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區。所願聞名頂禮,獲福消災,一切迷方,會歸覺路。辛巳九月,蜀郡信士張大千敬造於敦煌。(2)莫高窟唐人壁畫。撫呈友老長兄供養,弟張爰和尚。
此幅張大千《南無觀世音菩薩像》,創作於1941年,應是在敦煌臨摹壁畫期間圖中作。繪觀音菩薩,採用工筆線描手法,線條勾勒極為瀟洒準確,比例恰當,形象逼真,神情可掬,其人物線條勾勒細謹,勁健有力,色澤艷而不俗,筆墨交待極為清晰,毫不含糊,盡具盛唐遺風。菩薩開相端莊安詳;造型華貴高古;色彩濃艷雅緻;線條端穆精妙,格調清雅。此幅造像體態豐盈婀娜,法像莊嚴,運用中峰鐵線描法,鋼中帶柔,栩栩如生。是張大千臨敦煌佛像繪畫中的經典之作。
觀音大士像 立軸 設色絹本
題跋:余於甲辰正月自台遠赴巴西,入大風堂從大千居士習藝事,居八德園,朝暮隨侍筆硯,歷時三載。一日師作畫之餘,謂余曰:人物畫欲上層樓,當以唐畫入手。乃即檢出其所摹唐幡畫觀音,並詳加解說云:唐人用筆豪壯英爽,容態端麗,著色厚重古雅。言畢命攜歸揣摩。事隔二十年,偶檢畫篋,赫然此圖在焉,而先師謝世已數歷寒暑矣。當年蒙師垂愛,喁喁諄囑猶盈耳際,撫之不勝愴然。己巳春日野耘孫家勤記於巴西。鈐印:靜者、孫家勤印
觀音大士像。大千居士摹敦煌幡畫。台靜農題。
1941年5月至1943年11月,張大千遠赴西北,求藝敦煌。此張臨摹是張大千到巴西後送給弟子孫家勤的作品,意在使他通過揣摩唐人繪畫而深入體會中國人物畫之精髓。畫中使用了濃艷而又沉穩的硃砂和石綠,造型渾圓飽滿,富於張力和韻律。
飛 仙 立軸 設色紙本 1941年作
(2552.5萬元,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
題識:拖玉曳雲接九天,石蘭姣服照虞淵。散花一作迴風舞,十二門高急鳯弦。安西榆林窟,北涼沮渠蒙遜所鑿也,崖石傾頹,只餘四十七窟,六朝畫壁大都不存,此撫第十一窟唐人筆。辛巳冬,爰。鈐印:爰鉥、大千
此畫作於辛巳(1941)年冬,是張大千在敦煌臨摹的276幅壁畫之一。這幅融合了莊嚴肅穆和奪人光彩的藝術作品,超越了令人崇拜的宗教繪畫。張大千對美學的理解如他自己所說:「繪畫最重要的是表現美」— 這也體現在他對佛肖像準確的描繪上。他最終的目標是表達情感,並在人物繪畫中呈現出「非凡的構圖」。圖中的仙女面部豐滿,眉目清秀,身材勻稱豐腴,線條圓渾流轉,畫面散發著濃麗與清雅並俱的藝術風格;流暢有力的人物輪廓令面部更顯從容,珠寶點綴的頭飾亦是錦上添花。此外,飄逸的飾帶亦帶來了生氣和動感,雍容華貴的衣飾,襯托出在雲中飛行的婀娜身姿。
觀音像 立軸 設色紙本 1940年作
題識:散木道長兄佛緣,庚辰六月初七,大千爰題頌。鈐印:大千、張爰之印信
題跋:①仁以大慈清凈手,攝取意念諸眾生,由我大悲觀自在,令其一切皆成就。三十年重九前一日,叔平馬衡敬錄。
②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我佛後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耳。公綽。
③…散木先生禪說。辛巳二月,商衍鎏熏沐敬書於眉山紗谷行蘇里。
④…民國三十七年冬日,三寶弟子法名恭錄。
(未完 待續)
推薦閱讀:
※張大千語錄:畫不撫古,為之俗畫
※百年巨匠: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青綠山水欣賞
※清 石濤《雙驥圖》(張大千舊藏)
※藝典同步拍 | 張大千的情書:我是多麼喜歡你的長頭髮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