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億年後我們的銀河系將不復存在,但另一場危機已提前到來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92期 天文學上的事件偶發性一般不高,就算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是經過至少數百萬年的準備。拿個最近的例子來說,1994年7月17日,一顆編號為SL9的彗星進入木星大氣層,在木星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分裂成數個大型碎片,前後接連撞擊木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之後的評估報告稱這場撞擊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同時釋放,如果被撞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那也就沒有今天的。撞擊天體SL9彗星已經存在了至少數億年的歷史,軌道遠日點可深入太陽系邊緣。
在如此漫長的周期運行內,SL9彗星受到各大天體的引力作用,逐漸偏離了自己的軌道,終於在1992年極度接近木星的大氣層,當時哈勃望遠鏡觀測的數據顯示距離木星大氣上層僅僅4萬公里。從1992年的擦肩而過,到1994年終於撞上了,過程雖然漫長,但結果是命中注定的。
這個過程同樣會發生在更大層面的天體運行中,連我們所處的銀河系都不例外。2011年,歐洲空間局就開啟了一個項目,深入調查仙女座星系的橫向速度值,我們目前所知的情況是仙女座星系正朝銀河系這邊接近,雖然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之間的主體距離為250萬光年,但外圍物質可沒有這個距離。
這裡說的外圍物質是暗物質暈,暗物質已經被證實存在於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周圍,最大跨度可達到百萬光年以上。星系周圍存在暗物質已經是被確定的,如果不是暗物質拖拽,銀河系旋臂邊緣的天體早就分崩離析了。如果說暗物質暈的跨度在百萬光年以上,那麼很可能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外圍暗物質結構已經發生了接觸。
目前人類對暗物質的研究仍然處於早期摸索階段,已經掌握的暗物質粒子僅僅參與引力作用,由此我們才能察覺暗物質的存在。
但暗物質粒子到底是什麼,目前仍然是個未知數,這也導致了我們對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暗物質暈的作用後果分析不足。如果仙女座星系的暗物質暈接觸到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旋臂,會發生什麼?要知道暗物質雖然看不見,可通過引力發生作用,這樣的干擾如果引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天體的擾動,就會導致更多的小行星脫離軌道,那麼地球會不會遭遇新一輪小行星撞擊就很難預測了。
雖然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主體間的碰撞要在40億年之後發生,但外圍暗物質群的接觸則是近在眼前的潛在威脅。
推薦閱讀:
※科學家公布最新銀河圖講述銀河系進化史
※銀河系縱橫十萬光年,卻只是這個大傢伙的1‰,還有更大的在上頭
※銀河洞一游
※了解銀河映像,從這十部電影開始
※誰才是真正的銀河護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