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中國民間信仰助推莫言獲諾獎
深厚中國民間信仰助推莫言獲諾獎
張志鵬10月11日,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中國作家莫言獲獎。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給莫言先生的頒獎詞為:「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也說:「我的作品是中國文學,也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我的文學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表現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和風情。同時我的小說也描寫了廣泛意義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寫人,我想這樣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區、種族、族群的局限。」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並不是一個神秘的人物,他原名管謨業,生於1955年,經歷了同時代許多中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他輟過學、務過農、參過軍,也上過大學,最終成就為一名享譽中外的作家。今天,很多人都在探究莫言成功的秘密,這當然與他的天賦、勤奮有關,但就莫言創造的文學作品而言,卻與宗教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深厚的中國民間信仰助推莫言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作品既是一個民族歷程的集中反映,也往往是作者內心感受的真實表達。作家不僅要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的素材,從社會中把握思考的話題,從民眾中汲取豐富的養料,也要從其心靈深處進行思考和追問。在作家心靈追問到盡頭時,就不可避免地觸及到宗教信仰問題。從莫言來看,他早期的作品故事性強,也涉及到許多鬼怪神秘的事件,但近年來他的一些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宗教信仰的層面,開始探索和表現人生與社會問題。
在小說《生死疲勞》中,莫言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講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的複雜歷史。小說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但並無罪惡,因此在陰間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這個地主不斷地經歷著六道輪迴,一世為人、一世為馬、一世為牛、一世為驢……每次轉世為不同的動物,都未離開他的家族和那塊土地。在這部小說里,雖然故事情節極端、怪異、變形、荒誕,但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又一點不陌生。自從東漢中平四年(187年)西域僧人康巨譯出《問地獄事經》以後,佛教的地獄故事逐漸和中國的傳說相結合,成了關於人死以後想像的主要來源。加上六道輪迴的說法,一直成為中國人宗教信仰的深層內容。
生死輪迴的說法有著規範民間社會秩序的作用。宗教信仰在延展生命長度的同時,也為解決善惡報應問題提供了可能。佛教和道教渲染死後世界的恐怖,正好被用來規範人世間的行為、語言和思想,讓人們遵守倫理、道德或戒律的規則。
不過,莫言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勸世寓言的層面上,他的作品從宗教信仰出發,把信仰作為消除仇恨的一種途徑。如果說在《生死疲勞》中,莫言還只是把宗教信仰作為民間自治和維繫底層社會秩序的一種外在力量來看待的話,那麼在《蛙》中,宗教信仰已經由外在的制約轉變為內在的反思,由對神靈的敬畏轉向對生命本身的敬畏,由對人性的拷問轉向對靈性的拷問,由對命運的服從轉向對良知的服從,由「中國式」的懲罰轉向「中國式」的懺悔,由探討如何消除恨轉向如何塑造愛。在《蛙》中,莫言描寫了姑姑這樣一個從醫50多年鄉村婦科醫生的內心歷程,她為了贖罪,塑了2800個泥娃娃,並把泥娃娃放在供桌上,點燃了3炷香,跪下,雙手合掌,口中念念有詞。小說中這樣寫道:「先生,我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受到了一次莊嚴的洗禮,我感到我過去的罪惡,終於得到了一次救贖的機會,無論是什麼樣的前因,無論是什麼樣的後果,我都要張開雙臂,接住這個上天賜給我的赤子!」
此外,關於最近的熱門話題——中央電視台的「您幸福嗎」一問,在莫言看來,「幸福」就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什麼壓力。顯然,這樣的幸福同樣需要信仰的支撐。
推薦閱讀:
※公民、國民、人民、居民、群眾的意義
※周建新:邊界、邊民與國家 ——跨國民族研究的三個面向
※論公法與私法的劃分及其對我國民法的啟示
※馬英九電賀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 將出席其就職禮
※]中國國民性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