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痛經的食療

痛經的食療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後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噁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目前臨床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2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通經,多見於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通經在正常分娩後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通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中醫可分為氣滯血瘀證、寒凝胞中證、氣血虛弱證、濕熱壅阻證、肝腎陰虛證。

食療原則

  • 1.合理營養,適當補充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類食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緩解或消除痛經之苦。維生素E能參與阻斷前列腺素的形成,而女性痛經發作與前列腺素的高水平有關;維生素B族,尤其是維生素B6能夠穩定情緒,幫助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同時也能減輕腹部疼痛。
  • 2.飲食均衡。過甜或過鹹的食物會使人脹氣及行動遲緩,所以婦女經行前後及經期均不宜多吃,而應選擇蔬菜、水果、雞肉、魚肉等食物,並盡量少量多餐。
  • 3.補充礦物質。鈣、鎂、鉀等礦物質能幫助緩解痛經。熱牛奶加蜂蜜是上選的飲料。因缺鐵性貧血而引起痛經的人,月經來時多有頭痛或兼耳鳴、腹痛綿綿,宜補充鐵劑、菠菜等。
  • 4.避免攝入含咖啡因食物及飲酒。如咖啡、可樂、茶、巧克力。
  • 5.行經期忌生冷,包括冷飲、生涼拌菜等。熱性痛經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食物選擇

  • 1.氣滯血瘀證可多吃一些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食物,如大蘿蔔、荔枝、橘子、山楂、絲瓜、桃仁、雞內金、芹菜、油菜、鯪魚、墨魚、花生、茴香等。
  • 2.寒濕凝滯證可多吃一些具有驅寒除濕、溫經通脈功效的食物,如生薑、大蔥、茴香、八角、花椒、高粱、扁豆、韭菜、芥菜、辣椒、荔枝、桃子、栗子、羊肉、鹿肉、雞肉、狗肉、鯉魚、鯽魚、黃鱔、海蛇、胡椒等。
  • 3.陽虛內寒證可多吃一些具有溫補脾腎、益陽散寒功效的食物,如豆油、胡椒、八角、茴香、韭菜、羊肉、牛肉、狗肉、動物腎、鴿肉、麻雀、草魚、蝦、海馬等。
  • 4.濕熱下注證可多吃一些清利下焦濕熱的食物,如苦瓜、苦菜、馬齒莧、茄子、黃瓜、冬瓜、油菜、菠菜、綠豆、蘋果、梨、薏苡仁、茶葉、紫菜、赤小豆、黃花菜、蜆等。
  • 5.氣血不足證可多吃一些補氣生血的食物,如海參、雞肉、大棗、黑豆、香菇、枸杞子、龍眼肉、奶、蛋、葡萄、動物肝、章魚、泥鰍、黃花魚等。
  • 6.肝腎虧損證可多吃一些補肝腎的食物,枸杞子、銀耳、木耳、椰子、核桃、動物腎、豬髓、牛髓、羊肝、牛筋、鹿尾、雞肝、鵪鶉、帶魚、甲魚、乾貝、鮑魚、胎盤、鴨蛋、烏龜等。
  • 各型通用食物

  • 1.桂皮山楂飲山楂肉10克,桂皮7克,紅糖50克。水煎溫服。月經前服,每日1次,連飲2~3日。
  • 2.向日葵花盤煎向日葵花盤60克,紅糖30克,花盤洗凈,加紅糖用冷水煎,3~4沸即可,1日分2次服。
  • 3.蘿蔔子陳皮湯白蘿蔔子150克,炒黃搗碎,與陳皮10克共煎湯,分2次服用。
  • 4.韭菜汁鮮韭菜汁50克,紅糖適量。混合溫熱服。服後俯卧半小時,連用3天。
  • 5.玫瑰山楂酒玫瑰花15克,生山楂60克(干品30克),黃酒500ml,紅糖20克,冰糖10克。將玫瑰花、生山楂揀雜,山楂切片,與玫瑰花同入黃酒瓶中,加紅糖及冰糖,加蓋密封,每日振搖一次,浸泡7天後即可開始飲用。行經前3天開始服用,於每晚臨睡前飲酒一小盅(約15克)。
  • 6.生薑椒棗飲生薑25克,花椒9克,紅棗10枚,紅糖30克。上四味加水同煎,每次月經來潮前3日開始服,每天1次,連服3~5天。
  • 7.紅花酒紅花100克,白酒(60度)400克,紅糖適量。紅花放入細口瓶中,加白酒浸泡一周,兌入涼開水10ml,加紅糖調服。月經前服,每天2次,每次10ml。
  • 辯證施食

    一、氣滯血瘀證

    臨床表現

    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或拘急疼痛,拒按、或按之有塊,月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多伴有心煩易怒、兩脅作脹、胸悶不舒、乳房脹痛或頭痛。舌質帶紫,可見瘀點、瘀斑,脈弦滑。

    施食原則

    行氣活血祛瘀。

    食療方

  • 1.香櫞雙桃飲鮮香櫞一隻,桃仁10克,核桃肉10個。香櫞切成片狀,與桃仁、核桃仁水煎取汁,沸後去桃仁、香櫞藥渣,加冰糖調味飲服。早、晚各飲一次,連服5天。
  • 2.益母草粥益母草6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先將益母草煎汁去渣,然後與粳米、紅糖共煮成稀粥。
  • 3.玉簪花粥玉簪花12~15克,紅花6~12克,粳米50~100克。紅糖適量。玉簪花、紅花煎取濃汁去渣,粳米加水適量,煮沸後調入葯汁及紅糖,同煮為粥。
  • 二、寒凝胞中證

    ㈠ 虛寒證

    臨床表現

    經前或行經期少腹冷痛,喜暖喜按,痛勢不劇,經行量少色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納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緊。

    施食原則

    溫經暖宮,調沖止痛。

    食療方

  • 1.茴香麻雀粥麻雀2隻,小茴香5克,肉桂3克,大米100克。小茴香、肉桂煎汁,去渣,麻雀去毛和內臟,洗凈切碎,炒熟,然後與淘洗好的大米一起煮成粥,加入鹽和蔥等調味品。每日空腹服食。
  • 2.吳茱萸粥吳茱萸2克,粳米50克,生薑2片,蔥白2莖。吳茱萸研為細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後下吳茱萸末及生薑、蔥白,同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
  • 3.艾葉粥干艾葉15克(鮮品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共煮為粥。月經過後3日服,月經來前3日停。每日2次,早、晚溫服。
  • 4.酒洗蓯蓉粥鮮肉蓯蓉25~50克,大米、羊肉適量。肉蓯蓉用酒洗,煮熟後切薄片,與大米、羊肉同煮為粥,加入調味品適量即可。每日1~2次,溫熱食。
  • ㈡ 寒濕凝滯證

    臨床表現

    經前或行經期少腹冷痛,拒按,痛劇如絞,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暗有塊,惡寒肢冷,大便溏瀉,苔白膩,脈沉緊。

    施食原則

    溫經散寒暖宮。

    食療方

  • 1.姜仁薏苡仁粥乾薑、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乾薑、艾葉煎水取汁,然後加入洗凈的薏苡仁煮粥。每日2次,溫熱食。
  • 2.姜棗紅糖湯紅糖50克,大棗10枚,吳茱萸3克煎沸20分鐘,再放入生薑20克後煎5分鐘即可飲服。每日2次,連服5天。
  • 3.當歸姜椒羊肉湯當歸15克,生薑5克,川椒3克,羊肉250克。當歸先水煎取汁,加入切好塊的羊肉、生薑再煮,半熟時加入川椒,繼續煮至肉熟爛即可。佐餐服食。
  • 三、氣血虛弱證

    臨床表現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感,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面色不華,神疲乏力,或納少便溏,舌質淡,脈細弱。

    施食原則

    益氣補血止痛。

    食療方

  • 1.當歸粥當歸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當歸煎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紅糖共煮成粥。經前3~5天開始服用,每日1~2次,溫熱服。
  • 2.歸附黃芪燉雞黃芪25克,當歸15克,香附15克,雞肉250克,蔥、姜、鹽適量。前三味以紗布袋包好,用清水稍加浸洗後與雞肉一起入鍋,加水煮,燒開後去浮沫,加入蔥、姜,待雞肉熟爛,去葯袋,加鹽調味即可。佐餐食用。
  • 四、濕熱壅阻證

    臨床表現

    經期下腹疼痛,拒按,經色深紅,質稠有塊,腰骶脹痛,或有低熱,小便短黃,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施食原則

    清熱利濕。

    食療方

  • 1.清炒生菜生菜250克,花生油、鹽少許。生菜洗凈,油燒熱,放入生菜爆炒,加入少量鹽調味。頓服,每日1次,經前連服5天。
  • 2.赤小豆米仁粥赤小豆50克,生米仁25克,粳米150克。生米仁、赤小豆先用水浸泡,泡發後與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早、晚分食。經前7天開始服食。可服至行經。
  • 五、肝腎陰虛證

    臨床表現

    經期或經後下腹隱隱作痛,經來色淡量少,腰骶酸楚,頭暈耳鳴,舌質淡紅,苔少,脈沉細。

    施食原則

    益肝滋腎,調沖止痛。

    食療方

  • 胡桃枸杞粥胡桃肉300克,板栗仁150克,大米適量。枸杞150克。前三味入鍋先煎,枸杞後下,共煮成粥。經期隨意食用。
  • 參考書目:倪世美 金國梁主編.中醫食療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


    推薦閱讀:

    熊繼柏老中醫辨治胃脘痛經驗
    7 痛經
    維生素E:緩解痛經、治療不孕不育,還能保胎的神奇小藥丸?
    痛經全靠自己扛?別等到影響生育能力再追悔莫及
    告別痛經,精彩不停~

    TAG:中醫 | 食療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