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輩子的防癌體檢計劃

提醒:一輩子的防癌體檢計劃

編者按:編者的話:在癌症肆意奪去人類生命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委員會明確指出,2/3的癌症可以預防和治癒,但關鍵是通過體檢早期發現。不過,常規體檢並不足以捕捉癌症的蛛絲馬跡。因此制訂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癌檢查,非常必要。

20歲後:結婚兩年查宮頸癌

防治宮頸癌從預防感染入手 應定期檢查

在日前頒布的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儀式上,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發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而獲得這一獎項的一半獎。這一發現為研發宮頸癌疫苗打下了基礎。此次諾貝爾醫學獎喚起了人們對感染性病毒致癌作用的認識。

 在已知100種HPV病毒中,40種侵染人的生殖道,15種使女性面臨宮頸癌的危險。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病毒感染率主要取決於人群的年齡和性行為。生殖道HPV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性活躍婦女可能有50%感染過至少一種型別的HPV。由於HPV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之一,因此必須重視這種感染,加強HPV病毒疫苗的研製,消除其對人類的危害。

  30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做婦科檢查,最好一年2次,婦科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情況,及早治療。婦科體檢中,宮頸炎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容易與宮頸癌產生「聯繫」的疾病。實際上,宮頸糜爛、宮頸炎跟宮頸癌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是兩回事,女性朋友不必緊張。所謂宮頸糜爛只是宮頸炎的一種現象描述,如果不經過細胞學的檢測,往往會隱藏著一些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引起的糜爛就不能稱為宮頸糜爛,只是「癌前病變」。即便如此,及時治療宮頸炎還是有必要的,早期、輕度的炎症必要時可用藥物治療,而較嚴重的按醫囑接受物理治療等療法。

  此外,陰道炎等生殖器官炎症,尤其合併人乳頭狀瘤病毒高危亞型的感染時,應積極治療。

  如果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陰道排液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以免貽誤病情控制。

  結婚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甜蜜,也帶來了一些疾病,宮頸癌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每年大約會奪去20多萬女性的生命。但由於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因此,許多女性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那麼,如何才能儘力避免這一情況呢?

  "首先要弄清宮頸癌的高發人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性生活衛生差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患病率較高。

  "40—60歲是宮頸癌的高發年齡;不過,近些年宮頸癌發病趨向年輕化,小於30歲的宮頸癌患者人數有明顯上升趨勢。"徐志堅表示,婦女進行第一次性生活兩年後,最好就開始做巴氏塗片進行宮頸癌篩查,並堅持做到一年一次。30歲以後可依據風險因素檢查,如果三次或多次結果連續為陰性的受檢者,可以減少受檢次數,這樣便可以很好地預防癌症入侵。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一些單位的年度體檢中,常會包含"腫瘤標記物"的項目。徐志堅告訴記者,腫瘤標記物可以協助診斷和監測腫瘤複發,雖然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但如發現數值升高,則提示可能有腫瘤存在,此時需做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30歲後:三道防線 阻擊乳腺癌

乳房是女人的標誌,卻也成為了其生命的最大殺手。現在,在女性罹患的腫瘤中,乳腺癌已位列榜首。但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教授表示,如果能通過早診及時治療,患者痊癒的希望依然很大。因此,從30歲開始,女性就要對自己的乳房倍加呵護。

  江澤飛說,月經異常,過晚婚育,有家族遺傳,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濫用雌激素,精神壓力過大的女性都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這些女性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乳腺癌的篩查。

  自檢。這是最方便、易行的檢查方法。武警總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徐紅介紹說,女性月經結束後的7—10天最適合自檢;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最好確定每月的固定一天進行自檢。自檢主要是看和摸,一是站在鏡前看,主要看乳房的大小形狀是否對稱、輪廓有無改變、乳頭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縮等。二是摸,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以按壓、螺旋或滑動的方式檢查乳房有無腫塊。當發現自己的乳房出現無痛腫塊、乳房局部或乳頭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異常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B超檢查。無損傷,可反覆應用。我國女性乳腺組織較緻密,通過B超檢查更能夠看清乳腺所有結構的變化,也適用於30歲以下的女性。

  X線檢查。惡性腫塊影像常不規則,邊緣有毛刺,密度較周圍腺體高,這些特質都能通過X線檢查辨別出來。但如果乳腺組織過於緻密,就不易通過X射線檢出疾病,因此適合於40歲以上女性。

乳腺癌的發病與哪些因素相關?

  主持人:以上說到乳腺癌的特點以及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想問一下劉教授乳腺癌與遺傳有沒有關係?

劉端祺:乳腺癌確實是遺傳的相關性的疾病,但是不是顯現遺傳,不是上一代母親得了,女兒就一定要得,但是也確實發現乳腺癌是一個基因病,而且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證明,乳腺癌確實和一些生物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係。

主持人:臨床有沒有一些數據?

  劉端祺:臨床的研究證實,如果患者的血親就是有血緣關係的女性親屬,比如姑姑、姨姨、表妹,發現有血緣關係患乳腺癌的,有可能在親屬當中得乳腺癌的比例也比較高。但是中國缺乏這種特別精確的統計數字。

  劉端祺:凡是在有血緣關係的女性親屬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就要警惕,她應該被劃入了高危人群。

  主持人:線上有網友想問一下劉主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膳食提高免疫力,減少乳腺癌的發病。也就是想問一下飲食和乳腺癌有沒有關係,日常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劉端祺:飲食和乳腺癌有一定關係,前面已經說過了,高能量的,高脂肪的飲食可能會造成造成乳腺癌的機會,具體的原因還不太清楚,有的人說由於雌激素和乳腺癌是相關的,而雌激素是脂能性的激素,會不會由於脂肪組織在乳腺的堆積又發生乳腺癌,這個沒有特別確切的證據,但是有這個說法。所以我們主張在飲食當中減少脂肪,熱量也應該適當,同時也應該增加運動量。另外在飲食當中,吃一些現在認為是可以增加免疫的食品也是有好處的,比如說木耳、香菇、花野菜、胡蘿蔔,這些都是被認為可以增加免疫的有益的食品。

  主持人:現在有網友提出來,問男性會不會得乳腺癌?

  徐兵河: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許多人有這個誤解,認為男性不得乳腺癌,實際上男性也是會得乳腺癌的,而且男性的乳腺癌最近這幾年我們也發現在中國有升高的趨勢,大概是男性乳腺癌佔全體乳腺癌的1%到2%,而且由於男性的乳腺癌發現的往往比較晚,很多人想不到,而且一旦發現的時候,往往是在轉移病灶發現的,所以發病起來更嚴重,發展更快,所以這也是值得男性公民應該警惕的問題。

  主持人:有網友想問一下,百萬婦女乳腺普查有這麼一個活動,請問劉主任是怎麼運作的,如何參加了這個活動?

  劉端祺:非常感謝這位網友關注我們這個工程。百萬婦女乳腺普查工程是在國務院的領導同志直接關心和支持下開展起來的,他的主辦單位主要是中國抗癌協會和衛生部的疾病控制司,它的支持單位有中國婦聯、中國女市長協會,顧問單位是美國的抗癌協會,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我們政府關心廣大婦女健康的,既有科學性,又有群眾性、普及性,還帶有公益性的乳腺普查活動。所以它叫做百萬,希望在全國確定一百個以上有一定資質能力的,保證檢查質量的三甲級以上的醫院,每個單位至少檢查一萬適齡婦女,在六年的時間裡,篩選出來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之所以確定為六年是根據先進國家的經驗,一個普查周期只有達到6年才能夠有效地顯示出來普查的作用。這個活動在去年4月份在人民大會堂已經正式啟動,現在在全國已經有20多個單位參加,我們單位北京軍區總醫院作為北京市的第一個接受這個任務的單位,目前已經進行了四千多例的檢查。其中篩選出來30多例各期的乳腺癌,其中早期乳腺癌佔一半,有的乳腺癌體積非常微小,通過這個活動,確確實實造福了廣大婦女群眾。另外一個,我們原來事先沒有想到的,在這四千多個婦女當中,各種其他良性乳腺疾病也有幾百例,對她們的良性疾病的治療提出了指導意見。所以也受到了廣大婦女群眾的歡迎。

40歲後:煙民千萬盯著肺

人到中年,很多疾病都會不請自來。而在癌症家族中,肺癌和胃癌是此時最有可能"發威"的兩大成員。

要想預防和發現這兩種癌症,要落實哪些體檢計劃呢?

  "肺癌佔世界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首位,而中國的肺癌發生率是世界第一。"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告訴記者,40歲以上,有吸煙史的人,工礦職工、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及有家族腫瘤病史的人都是肺癌的高發人群。肺癌在早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癥狀,很容易被病人和醫生所忽略。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嗜煙者,應列為肺癌重點普查人群,每半年至1年檢查1次。胸部X線照片或CT等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多變的圓形陰影、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對早期發現肺癌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季加孚教授則提醒,70%以上的早期胃癌也沒有明顯癥狀,因此體檢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胃癌的篩查方法很多,包括胃蛋白酶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檢查、胃腸X線檢查等。此外,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胃內各部位,尤其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很大。徐志堅指出,早期胃癌腫瘤較小,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

肺癌是最能預防的癌症

近有媒體報道,大連一名兩歲男孩患上肺癌,成為我國已知年齡最小的癌症患者。兩歲男孩不可能是煙民,為什麼也會患上肺癌?他究竟生活在什麼環境中?面對肺癌這個「癌症第一殺手」,我們應該如何預防?今年11月是第九個「全球肺癌關注月」,中國癌症基金會控煙與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直擊肺癌——一分鐘行動」中,為公眾解釋何為「三手煙」以及肺癌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

  我國是世界第一肺癌大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死於肺癌,2008年衛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肺癌已成為中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

  支修益指出,對於肺癌,目前還缺乏可以普遍推廣的篩查和早期診斷手段,大多數肺癌患者臨床確診時已經是晚期。

  「解決肺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問題仍然是一個長期而嚴峻的工作。肺癌的傳統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化療和放療3個手段為主,但大多數晚期肺癌患者確診時都失去了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機會,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導致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支修益說。

  從宏觀上講,肺癌是目前癌症死亡中的「第一殺手」,但它卻是各種癌症中病因最為明確,因而是最可以預防的癌症。「肺癌高發因素主要是人類自身行為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肺癌是一種人造腫瘤,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因而只要我們行動起來,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習慣,遠離煙草和危險致癌因素,就可以有效避免肺癌的侵擾。」支修益說。

  拒絕「三手煙」

  「一手煙」是自找的,「二手煙」是被動的,「三手煙」是啥?

  「三手煙嚴格意義上不是煙草燃燒的煙霧,而是煙草燃燒後的化學物質。」支修益解釋說,「三手煙」是開窗、開風扇吹不走的煙草殘餘物。

  「香煙燃燒時產生的煙霧中,有害物短時間內難以消散,即便是香煙熄滅後仍然如此。」支修益介紹說,「無論你在何處吸煙,煙霧中的有害顆粒物將吸附在你的頭髮、皮膚、衣服、地毯、沙發和汽車座套上,這些有毒成分包括氫氰酸、丁烷、甲苯、砷、鉛、一氧化碳、釙201等10餘種高度致癌化合物。當你吸煙後和你的孩子接觸時,孩子仍然會遭受到環境中的香煙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的侵害。」

  研究表明,兒童暴露在煙霧微粒環境中的時間越長,其閱讀能力越差。即使煙霧微粒含量極低,也依然有可能導致嬰幼兒出現神經中毒的癥狀。

  經過多年來的健康教育,公眾已經熟知「一手煙」的危害,而對「二手煙」、尤其是「三手煙」的健康危害認識遠遠不足。因此,支修益呼籲,一方面應該繼續加大控煙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應該採取更嚴厲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措施,尤其要對具有廣泛公眾影響力的傳播手段加強監督,比如影視作品中的吸煙特寫鏡頭,會引起青少年對吸煙的好奇和興趣;目前餐館酒樓、辦公廳室等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止吸煙仍不夠嚴格,對不吸煙者免受「二手煙」「三手煙」危害的保護仍不夠有力。「此外,學生家長、學校老師、衛生工作者特別是男醫生的高吸煙率,對吸煙有害的宣傳教育和控煙工作起負面作用,所以呼籲醫生首先應該率先戒煙。」

  開窗吹走「無形煙」

  支修益指出,除吸煙外,環境因素如裝修材料導致的室內污染也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室內氡已成為僅次於吸煙的肺癌第二大誘因,根據全球各地區平均的氡含量水平估算,由氡引發的肺癌病例占各地區所有肺癌病例的3%—14%。

  氡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無色無味,可謂「無形煙」。氡產生於岩石和土壤中鈾的放射性衰變,廣泛存在於房基土壤、建築裝飾材料中,在水中也可找到。研究顯示,氡接觸量與肺癌風險成正比,平均每立方米空間內氡含量升高100貝克,肺癌風險增加16%。兩歲男孩患肺癌的案例中,房屋裝修材料污染就是被懷疑的罪魁禍首之一。

  「因此,為了遠離肺癌,裝修要盡量使用環保材料,而且不要剛裝修好就住進去。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公眾注意在家中多通風,以降低室內氡濃度。」支修益再三強調。

  健康烹調少油煙

  據媒體報道,近幾年上海女性肺癌的發病率上升很快,尤其是40—50歲中青年女性患肺癌人數已接近男性,達到1∶1,這與女性遭受「二手煙」污染、女性吸煙率上升、女士低焦油香煙和廚房油煙污染有密切關係。

  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最近公布的一項長達5年的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青年女性長期在廚房做飯時接觸高溫油煙,會使其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在非吸煙女性肺癌危險因素中,超過60%的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做飯時經常有眼和咽喉的煙霧刺激感;有32%的女性燒菜喜歡用高溫油煎炸食物,同時廚房門窗關閉,廚房小環境油煙污染嚴重。

  因此,支修益提醒,不吸煙的「家庭煮婦」們,要注意營造一個清潔通風的廚房,減少高溫煎炸這一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多開窗保持廚房空氣流通。家庭主婦們也不要太迷信抽油煙機,目前抽油煙機的效能範圍僅在油煙機下方45厘米,其餘油煙散發的有毒油煙量是一根香煙的上千倍,人每天在這種環境中吸收的有毒油煙,比在1小時內抽兩包煙還多。

  另外,最新研究發現,由吸煙所致的肺癌治療效果和外科手術風險明顯高於非煙民肺癌患者。在癌症發生機制上,吸煙所致肺癌多走「K-ras途徑」,這種肺癌對化療藥物不敏感,化療有效率只有30%—40%,而且目前也沒有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因此,只有加大控煙力度,讓公眾遠離一、二、三手煙,預防肺癌,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50歲後:指檢派上大用場

雖然癌症日漸瞄上了年輕人,但它對老年人的"鍾愛"卻也並未減少。特別是結腸癌、前列腺癌等老年人多發的腫瘤,近年來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認為,指檢對於發現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都有一定作用,而且操作起來非常方便、簡單。不過,最準確的方法還是篩查。

  徐志堅說,50歲後,有結、直腸息肉,結腸癌家族史,腹瀉、便秘、便血病史的病人,最好做腸鏡進行結腸病變的篩查;而那些不能作結腸鏡檢查的,如高齡、體質衰弱及有嚴重心肺疾病者,可以定期用CT檢查結腸。

  至於前列腺癌,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那彥群指出,我國前列腺癌病人確診時一般都是晚期了,這極大影響了其生存率。"患者確診晚的原因就是缺少普查。其實,普查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抽血查一下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或者由醫生進行肛診。因此,50歲以上的男性都應該在體檢時增加這項檢查。"他同時強調,如果一次前列腺特異抗原陽性,不能草率確診,需複查2—3次,並排除炎症,必要時進行穿刺檢查。

推薦閱讀:

【新提醒】漫話經方附子及其類方
【新提醒】仿千元鉤包自我臭美一下
一位離過婚的情感專家提醒你:現實生活中,頭婚和二婚的區別
七月十四又到,「鬼節」千萬別做這21件事!別說我沒提醒你!
高溫,空間游提醒您需要隨時淋浴| 設計花園浴場奔放一夏

TAG:體檢 | 計劃 | 提醒 | 防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