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內蒙古——包頭篇
一說到內蒙古,首先想到的就是超級好吃的胖農瓜子。作為內蒙的一張名片,胖農瓜子遠銷全國。以無任何添加、顆粒大、味道好、無壞籽等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
除了農產品品牌,內蒙古每一個市都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特色美食。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包頭市那些不得不吃的美食。
1、燒麥
俗話說,呼市的焙子,包頭的燒麥,這兩種美食在內蒙古是相當出名。尤其是羊肉燒麥,在包頭非常有名氣,以皮薄餡美著稱。
燒麥,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明末清初起源於內蒙古西部地區,後流傳至京、津稱為燒麥。
2、羊雜碎
內蒙的羊肉製品聞名天下,因此這裡的羊雜碎也是用料新鮮,吃起來更有風味;羊雜碎是由羊的血、肝、心、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因為集羊內臟於一鍋,形色繁多,肉質各異,故名「羊雜碎」,又名「羊雜燴」。羊雜碎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營養豐富,在氣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一碗吃完,則熱汗淋漓,經濟實惠,又鮮香美味。
3、紅公雞貼餅
土公雞貼麵餅,好吃的停不下來啊!
4、莜麵
莜麵是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麵粉。經過精細製作成為食品。莜麵做法非常多。莜麵有五大系列,蒸、炸、氽、烙、炒,共有數十個品種,其中蒸莜麵常見的就有有窩窩、餘餘、鈍鈍、餃餃、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17種做法。
莜麵有兩種吃法,熱吃和涼吃。莜麵製作方法靈活多變,常在巧婦手下搓、推、擀、卷、花樣翻新,由鄉村大媽現場製作,明檔廚房,食用前觀賞一翻民間手藝食慾大增。食用時可用蔬菜及辣湯,冷調、涼拌。並可按各自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調製。夾一筷子莜麵,飽蘸自已調配好的湯料,細細咀嚼,一種特殊的莜麵香味令你回味無窮。
5、山藥丸子
在內蒙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土豆是我們最主要的食物,尤其是到了冬天,所以我們那裡的人把土豆做出各種各樣的吃法,這種山藥丸子就是我們那裡特有的食物了。
6、手把肉
包頭招待貴客必須要有手把肉,「手把肉」就是吃肉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割、挖、剔、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乾乾淨淨。其實羊、牛、馬、駱駝、狍子等牲畜或獸類的肉都可以烹制手把肉,但通常說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
7、燉羊棒骨
內蒙古人是出了名的愛吃肉,能吃肉。包頭地區的燉羊棒骨也是一道極好的美食,香而不膩的羊棒骨,以羊筋腱為主,不油不膩,老少皆宜。
除了以上這些,當然還有燜面、燴酸菜、羊骨頭等等,因為之前在介紹巴彥淖爾篇里已經說過了,這裡就不再說了。有些市的美食還是有重疊的,只不過在做法上稍微有些區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