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2012-07-09 11:24:0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經題,在「承題」、「起講」之前先行破題: 「般若」是梵語Prajna(巴尼亞)的音譯,「摩訶般若」的簡稱,也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依照釋門譯經的規矩不進行翻譯,以表示尊重。世尊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的時間最長,竟長達二十二載。而所說《大般若經》六百卷,亦為《藏經》中之最大部者,由此可見般若於佛法教學中之份量。通常來說般若有三種,一為實相般若:真空之體,真實的相狀。二為觀照般若:乃實相之用。三為文字般若:佛之經典,詮釋言教,皆屬於此。般若的別名很多,如:真性、實相、中道等等。佛陀之所以說出如此眾多的別稱卻是指同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不讓我們執著於名相,而去體會真實的意趣。「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說明佛陀為眾生說經,建立許多名相術語的因由。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智」是照見,是運用。「慧」是鑒別,是作用。通達有為之實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波羅」是梵語Para的音譯,意為彼岸。「密多」是梵語Mita的音譯,意為到達。「般若波羅密多」直譯為智慧彼岸到達,也就是智慧到達目的地之意,其意義如同國人常說的「智慧到家了」,即所謂的「究竟圓滿的大智慧」。請注意:這裡所說的智慧與世俗的聰明智慧及小乘的空智空慧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古之先哲把涅槃比作彼岸,意為只有究竟圓滿的大智慧才能使人脫離苦海,擺脫生死輪迴,得到證果。心者,為人身體最為重要之器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是比喻它為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核心精要,正如《大般若經》所云:「余經猶如枝葉,般若猶如樹根」。又雲:「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區區的二百餘字,但卻涵蓋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所有內容,竟無絲毫之遺漏,故曰心也。「經」為佛之言教,經弟子們整理集結成文,皆稱為經。經者,貫、攝、常、法也。貫者,貫穿所說之義理,絕無雜亂;攝者,攝持所化之眾生,使學者百學而不厭;常者,古今不易;法者,遠近同遵,人神共守。經可以逾越時間和空間,就像今人所說的真理那樣。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屬於《大般若經》六百卷中之一節,共計二百六十字,是般若經類的提要。歷代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有十四種,常見的有七種,比如:後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等,本文所採用的是流傳最廣的大唐玄奘法師所譯的譯本。在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皆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之朝暮課誦,足可見其在整個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今余自不量力,未經授權而抖膽曲解歪批一番,還望觀音大士及佛陀海涵!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前面談到經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遠近同遵,人神共守。那麼資本市場中有沒有經中所說的「般若」呢?答案是肯定的!是「低買高賣」式的小智小慧嗎?當然不是!是「未卜先知」般的俗智俗慧嗎?當然也不是!那麼資本市場中的「般若」究竟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徹底的了悟資本市場的本質。那麼資本市場的本質又是什麼呢?答曰:「空體實相」。何為「空體實相」?就是以虛幻的經濟利益為誘餌,利用真實的上漲或下跌,即利用所謂的行情(名目繁多,姑且不論),來進行和完成貪婪無恥的巧取與豪奪,甚至是滅絕人性的血腥殺戮!誠如卡爾·馬克思先生所描繪的那樣:「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鮮血和那些骯髒的東西」。好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資本市場的本質,我們就具有了所謂的資本市場的「般若」了嗎?依此我們就能夠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市場中生存了嗎?很顯然,回答是否定的!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若只是僅僅的停留在這一認知的層面上還是遠遠不夠的。那怎麼辦呢?恐怕還要再上一個更高的層次才行。何為更高的層次?那就是要運用對資本市場本質的認識,在交易行為中做到「無為而無所不為」,即通達無為之空理而順勢而為,通達有為之事相而不妄為!若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般若波羅蜜多」也!若要達到此境界者,未必博覽古今中外之典籍,唯通達千載人文之事故即可也。通達者,覺悟也。而啟迪我們通達人文事故的所有典籍、言教,均屬於資本市場的文字般若,譬如:《道德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學》、《孫子兵法》、《道氏理論》、《股市趨勢技術分析》、《至高無上》、《趨勢跟蹤》等等。文字般若就如同一把能夠迅速的開啟我們覺悟之門的鑰匙,故又稱為方便般若。所謂的方便,就是逗機施教,因病與葯,以種種法救治種種人的善巧之法。了解了這些,再來究習下面的經文,就會倍感親切與簡單,令人學後茅塞頓開,斷惑除疑,從而走向光明之路。(修訂版,待續)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三百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
多識仁波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密義淺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80-489卷)

TA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 | 曲解 | 波羅蜜 | 般若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