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讓家族興旺、兒孫幸福美滿?

  現如今社會上很多人,拚命地賺錢,

  想要多留點錢財給子孫,讓他們生活過地好一點。

  殊不知,留財富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

  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只有在冥冥之中為子孫積下陰德,才是最智慧的,

  自己的命運也會因此改變,這樣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何為承負

  承負就是前人惹禍,後人遭殃。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根據老子「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承負」可解釋自然和社會上的各種報應現象。《太平經》是最早對承負思想做出較為系統闡述的道教經典,其中對承負有兩種解釋:

  其一,人世間的承負,把今人受到的福禍歸結為祖先的善惡。祖先積德行善,澤被子孫後代;祖先有過失或作惡多端,其惡果於後代子孫。

  其二,自然、社會的承負。順「道」而行,自然、社會就昌盛發達;違「道」而行,自然、社會就衰敗枯萎。簡單來說就是祖先給後人留下的一筆「遺產」。

  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給子孫留下一筆「好遺產」,讓子孫能富貴、智慧;如果前人幹了很多壞事,那就會給子孫留下一筆爛賬,令子孫遭受身體、心靈、經濟上的許多磨難。

  《太平經》中舉例說,父母失了道德,有過錯於鄉里,後世的子孫必受鄉里的過責,這是承負最簡單的道理。與《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同出一理。

  並且,承負有「十世一周」的性質,即十代以前祖宗的行為,仍然會對後代有一定影響,告誡若為父母祖宗者,一定要為後世兒孫考量。

  「承負」的核心內容是將天道、地道、人道置於「承者為前,負者為後」的循環邏輯發展之中,用天道、地道來論證人道。

  說明天災之發、地禍之起的原因,在於違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負;社會動亂、王朝更迭亦是人為所致;任何自然、社會現象都蘊涵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的承負結局中。

承負陰德

  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就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所以最好是讓兒孫承負陰德,那什麼是陰德呢?為何又有陰德和陽德之分呢?

  善行,都是積善。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做了善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到的福報才大。也有說法是:陰德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

  《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在陰德的闡述中,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二者之間雖有差異,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

  《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就是用的這個道理。

  試著想想,做好事就像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惡為非則會樹立冤家敵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於真誠而無所求,這是真善。

如何積陰德

  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哪怕是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也心不掛礙;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也是積陰德。

  分粥賑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

  陰德見於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之中 。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

  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陰德就是播出希望,收穫未來;道家思想也提出:「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您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迴受苦的因緣。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如袁了凡的改變命運,不就是由積陰德而來的嗎?所以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推薦閱讀:

校斗?家族
解秘猶太家族如何財富相傳世代?
葛森家族第三代傳人霍華德首次訪華都講了什麼
家族式團伙跨省販毒13人被捕 繳獲毒資4萬餘元

TAG:幸福 | 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