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的衰落是因為中文?

微思考

維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我的語言的邊界就是我的世界的邊界」,換而言之,語言決定思維。不得不說的是,西語系的先天優勢讓西方在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簡潔思維方面佔盡先機,從而為西方近代的科技發展奠定思想基礎。今天,我們需要學一門西方語言主要不再是為了溝通,因為未來的隨身智能設備能輕鬆搞定這事;而是為了彌補中文先天缺陷造成的我們思維上的不足。也許你會問,那中文有強於西語的地方嗎?當然有,而且會為我們在借用西語思維方式之後帶來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想像力+數學能力」。

原文解讀

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為什麼近代科技產生於西方而不是中國?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李約瑟難題」。這個問題的提出雖然讓國人有一種歷史的尷尬與遺憾,但它卻在某種程度上引導我們更進一步的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缺陷,並指導我們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為科學進步創造條件。

之前的學者們大致提出了三點原因:

a. 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b. 地理環境c. 文化背景站在今天的角度,原因「a」和「b」是永遠無法證偽的假設。因為就算它們並未直接制約近代中國科技的產生,我們也不得不相信,它們會對「c」尤其是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除非我們願意把c完全歸因於「命運」使然。不過今天,我們不想贅述原因「a」和「b」,而是想從語言的角度深挖一下,究竟一種語言對於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有著怎樣的意義。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全民學英文的價值和角度究竟在哪兒。難道就是為了和其他國家的人溝通?完全沒必要,因為這個再過幾年完全可以通過成熟的智能隨身設備輕鬆解決。

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我語言的邊界就是我世界的邊界。」不誇張地說,自從人類有了語言,它就在方便人與人溝通地同時也極大限制了人思考的維度。不信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我們能夠在頭腦中不通過語言來進行思考嗎?是不是有點像佛學所強調的「悟」的境界?

我們知道,作為科技思想基礎的演繹和歸納思維在古希臘時候就已經有了,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等。正是這些古老的理性主義思想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再到整個歐洲的廣泛和持久傳播才為後來西方基於理性主義的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即使是在黑暗的中世紀,這種理性主義也並因為宗教的束縛而消失,只不過小心地潛藏起來而已。

反觀古代中國,雖然我們不乏偉大的創造和發明,但並未由此產生總結性的思想,從而指導未來的實踐。為什麼呢?

我認為至少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始終未形成基於抽象思考的理性思維。換句話說,雖然我們在形象思維方面已經達到某種極致,像「意境」,但是在抽象思維領域卻舉步維艱,而這個思維問題的根源則是語言。比如,下列這些抽象的外來語都是源自歐美經由日本翻譯之後傳入中國的,「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你能想像嗎?沒有這些詞語,我們今天的語言和思維是不是會少一大塊?

可是你要問了,為什麼咱們中國沒製造出這些辭彙?這就不得不說說咱漢語本身的特點了。漢語是象形化的文字,而從西方文明發源地古希臘的希臘語到現代的歐洲各國文字,都是符號化的文字。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形象思維 VS 抽象思維】

中國有句話在西方人看來不容易理解,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什麼?

象形化文字脫胎於實體,是某種實物的描述。這就決定了基於象形文字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於形象思維。這類文字容易產生三個問題:第一,象形文字的國家很少對於字和詞本身進行思考,因為它不過是在和實體的對照中發明出來的而已,缺乏對字和詞本身思考的必要性;第二,當新實體、尤其是全新的實體出現的時候,只要有可能,我們更傾向於在原有概念基礎上衍生,而不是創造全新的概念,因為全新概念會脫離在頭腦中固化的形象而帶來困擾,比如車、馬車、汽車、火車或者公牛、母牛、水牛、小牛、奶牛,想想英文是怎麼說的?第三,象形文字基於形體的特徵難以自主產生抽象概念,所以才會有本段第一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意境」、「道可道,非常道」等之說。

古希臘的文字據說也脫胎於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但是後來卻進化為符號文字。什麼是符號文字呢?就是文字和實體的對應關係是人造的而不是實際存在的。這些人造符號本身都是抽象的、和實體沒有直接關係的,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更多抽象概念的誕生了。舉個最通俗的例子:「馬」(古體的這個字就更不會有異議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麼,如果有人用它來定義下面的動物一定會被人取笑,因為感覺不對嘛!可是「horse」如果一開始用來定義下面的動物呢?可能沒什麼問題,唯一的就是現在大家習慣不好改而已。

符號化文字相對於象形化文字,無疑對於抽象思維、批判思維的培養具有著天然的優勢。

【抽象思維與邏輯】

我們可以繼續剛才的例子。即使過了幾百年,中國看到「馬」這個字也不會想太多,因為和實物的氣質實在是太像了。可是英文的「horse」卻只是個人為定義的符號而已,那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其他動物不能叫「horse」?我們該怎樣定義它?它應該包含多大的範圍?看到了嗎?符號化語言自然而言就跑到邏輯思維的軌道上來了。還是那句話,連語言本身都是抽象的,那麼抽象思維不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罷了。

出於理解、定義、詰辯等的需要,基於演繹和歸納的邏輯思維產生便不難理解,而這兩種思維也正是科學理論之基礎。歸納可以根據見到的現象總結成言簡意賅的規律,而演繹則可以根據規律更好的預測未來。如果預測未來出現了不精確,則可以基於例外情況再進行歸納,之後再去推理和演繹,如此往複。

結合到文字相關的偏藝術領域,比如詩歌,我們就能看出巨大的區別來。西方人更多地利用他們的邏輯來寫敘事詩,因為敘事詩與邏輯思維強調的條理清晰最為契合;而中國古代抒情詩居多,因為抒情詩恰恰要藉助於建立在形象基礎上的情感來完成,因此如果說中國人更情緒化、情感化,我覺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然這也造成了咱們溝通成本的上升,畢竟,除了事實,我們需要照顧情感因素。

【西語「詞」帶來的簡潔思維】

中文作為象形文字,每個字代表一種實物,所以字數是空前龐大的;而西語作為符號語言,只要有一定數目的基礎符號,排列組合一下就可以覆蓋大部分的表達需要,因為本來每個符號的意義也都是人為定義的。這給中文帶來了什麼問題呢?我認為有兩點:第一個是表達模糊;第二個劣勢是繁瑣。

表達模糊:比如,以字為基礎單位的中文最開始標點符號極少。就算是現在,我們一句話究竟哪兩個字應該連在一起表意,對於不是把漢語作為母語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更何況我們自己有時都會搞暈。下面是小學生造句的笑話,但卻很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問題。而西語可是幾乎不會出現這樣問題的:

題目:欣欣向榮

小朋友寫:欣欣向榮榮告白.

題目:天真

小朋友:今天真熱.

題目:果然

小朋友說:昨天我吃水果.然後喝涼水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層面的表達模糊。如果是深入研究語言學的人都知道,以「字」為單位的中文,之前因為缺乏對於詞的準確定義,會造成很多是是而非的表達困境。這在工業革命之後追求效率的時代里,無疑會造成巨大的思維劣勢。

表達繁瑣:中文「字」是最小單位,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表達繁瑣。大家知道,句子是以詞為單位,那麼站在西語的角度,讓詞的表達更精確無疑可以簡化整個句子。而中文的詞還要基於更小的單位,那就是「字」。這樣一來,「字」、「詞」、「句」的三體結構無疑會給我們簡化表達帶來更大的工作量。

【中文強於西語的地方】

那是不是咱中文對於近現代科技發展來講完全是沒優勢呢?還真不是。我覺得優勢至少兩點:

想像力:這點不再贅述,因為這是形象思維和感性思維的天然優勢;

數學:這點不是我發現的,而是來源於最近看到的一本書,[美]麥爾坎·葛拉威爾寫的《異數》。其中談到,為什麼亞洲學生的數學能力普遍比歐美學生好?回答是,亞洲很多國家包括中日韓,數字的發音極為簡單,這帶來了記數和算數的巨大優勢。想想看,從1數到10對於中國孩子多麼簡單?而英文的1到10數起來則困難得多,就更不要說更大的數、甚至加減乘數運算帶來的難度差異了。

「想像力+數學」,這簡直是創新社會思維基礎的黃金二人組啊。如果我們再補上邏輯思維和簡化表達這一課,那咱們的中文可就真是接近全面發展了。

我一直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家去研究甚至精通一門西語,甭管是英語、法語、德語還是西班牙語。其實會不會說或者說到什麼程度未來不怎麼重要,因為隨身智能設備未來能完美幫我們解決這個小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語言的學習,深入地補足我們思維上的短板。這樣再加上中國人的想像力和數學兩個天生優勢,我們在思維上就可以接近全面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微思考網站http://vthink.org,或關注公眾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每周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啟新的思維角度。


推薦閱讀:

中國故事之大染缸
顏建國:解析英雄文化價值 締造中國英雄時代 提振國民精氣神(2)
[轉載]古往今來「中國夢」
疏離中國或雙輸
中國茶葉的種類

TAG:中國 | 現代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