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本部分複習提示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細的證明和運用」。它以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在揭示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一般原理的基礎上,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經濟運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運行,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關係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

  2. 按照2009年考試大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部分共7章,根據理論內容和邏輯結構,這7章可分為如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章,主要介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發展和研究對象。第二部分為第2章,主要介紹社會經濟制度、經濟體制、社會經濟形態和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為第3、4章,主要介紹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經濟運行。第四部分為第5、6章,主要介紹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經濟運行。第五部分為第7章,主要介紹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關係與中國經濟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部分7章當中著重闡述和介紹的主要理論內容有:(1)勞動價值理論;(2)貨幣與貨幣流通理論;(3)剩餘價值生產理論;(4)資本主義工資理論;(5)資本積累理論;(6)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7)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8)剩餘價值分配理論;(9)壟斷資本主義理論;(10)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11)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論;(12)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理論;(1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14)經濟全球化理論。

  3. 學習和複習本部分的目的是: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把握反映社會化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全面認識資本運行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從而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考生應該從這一目的的要求中領會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部分命題的方向和重點。

  4. 從總體上講,在考研政治的五門課當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比較難理解的一門課,牽扯理解問題比較多的是第2、3、4章,考生在複習這一門課時要把注意力和重點放在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上,切忌死記硬背。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理論聯繫實際。

  第1章 導論

  複習提示:本章屬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序言部分,是從2001年開始新增加的內容。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理論來源、研究對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是:(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產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其它社會矛盾開始激化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來源是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3)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毛澤東關於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性質與中國革命的理論、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5)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的任務是揭示經濟規律。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與發展

  (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的歷史背景、理論來源

  1√1. 歷史背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於19世紀中葉。這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重大事件。(1)機器大工業奠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物質基礎。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英、法、德等國先後完成了產業革命。產業革命用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生產。奠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物質基礎。(2)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的奠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確立,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這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激化。(3)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成為主導地位的社會矛盾。隨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日益暴露和激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蓬勃發展的反對資本主義的工人鬥爭的實踐,強烈地呼喚著屬於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體系的誕生。(區別: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2√2.理論來源。19世紀初,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它觸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研究的最高成就。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研究政治經濟學,詳細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經濟運行機制,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論證了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來源是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區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和理論來源)

  (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發展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開放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經濟的現實,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發展和滅亡的客觀必然性,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社會的經濟作了原則性的預見。列寧根據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的實際,深刻分析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特徵,並對現實社會主義的經濟關係實質和經濟運行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斯大林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作了新的探索。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系列創新和重大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

  3√1. 物質資料生產。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用自己的勞動改造自然使之適合自身需要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人類才能獲得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生活資料,人類才能生存。只有物質資料生產發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動才能得以發展,社會才能發展。因此,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物質資料生產包括生產(直接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四個環節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其中,生產是社會生產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

  2. 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過程的三要素。為了實現物質資料的生產而進行的勞動過程,必須具備三個簡單要素:4√勞動者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這三個簡單要素中,勞動者的勞動是生產中能動的主體要素;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叫生產資料,它是生產中的客觀要素,是物質資料生產必備的物質條件。

  (二)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

  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人們要發生兩方面的關係,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前者表現為生產力,後者表現為生產關係。

  5√1. 生產力。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產物質資料的能力。在生產力的構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勞動者在生產中起著最根本的作用。在生產資料中,起著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產工具,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的最主要標誌,也是劃分經濟發展時期的主要標誌。生產力中不論是人的因素,還是物的因素,都與一定的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區別: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在生產力中的地位)

  6√2. 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係,也叫經濟關係。在人們的各種社會關係中,生產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基礎,它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

  生產關係的內容,包括人們在一定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所形成的,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係。這四者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辯證關係。首先,直接生產過程是再生產過程的起點,起著決定作用。體現在:一方面,生產為分配、交換和消費提供對象;另一方面,生產的社會形式即生產關係決定分配關係、交換關係和消費關係。其次,分配、交換和消費對生產也起著積極的反作用,體現在:如果分配、交換和消費適應於生產,就會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的發展,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的關係是保證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3.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任何社會的生產都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其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而生產關係則是生產的社會形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表現在:(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2)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決定著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革。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對立統一關係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但生產關係並不是消極被動地由生產力所決定,它對生產力起巨大的反作用,影響著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反作用表現在:當生產關係的新的變革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時,就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如果生產關係滯後或超前於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7√4.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即研究生產關係及其規律。但由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所決定,政治經濟學必須緊密聯繫生產力,即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來研究生產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生產關係發展變化的原因和依據,才能正確判斷某種生產關係是否優越,才能深刻揭示生產關係發展變化的規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規律,也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運行共性的一般規律。

  (三) 研究生產關係包括研究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

  8√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包括研究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也就是說,政治經濟學對生產關係的研究具有層次性,它不僅要研究屬於社會基本經濟制度這一本質層次的生產關係,也要研究經濟體制這一經濟運行層次的生產關係。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

  (一) 經濟規律的客觀性

  9√1. 經濟規律及其客觀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係的任務是揭示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即經濟規律。所謂經濟規律,是指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任何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都具有客觀性。這是因為,第一,經濟規律產生和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客觀的。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並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有什麼樣的客觀經濟條件,就會產生與它相適應的經濟規律。這裡所說的經濟條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第二,經濟規律的作用是客觀的。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或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製造或制定經濟規律。

  10√2. 人與經濟規律的關係。既然經濟規律是客觀的,人們在處理與經濟規律的關係時,就應該:第一,人們必須尊重經濟規律,按照它的要求辦事。第二,人們可以認識並利用客觀經濟規律。

  (二) 經濟規律的類型

  11√經濟規律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經濟規律依其產生和發生作用的經濟條件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普遍經濟規律。即一切社會形態普遍存在的經濟規律。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狀況的規律。第二,共有經濟規律。即幾個社會形態共有的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而商品經濟就跨越了幾個社會形態。第三,特有經濟規律。即某一個社會形態特有的經濟規律。如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剩餘價值規律,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規律等。

  [小結與重點]

  本章是考研複習的非重點章,本章複習的重點如下:

  1. 核心概念:物質資料生產、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生產資料、生產關係、生產方式。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理論來源。

  3.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

  4.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社會生產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是

  A. 交換 B. 生產 C. 消費 D. 分配 (B,2002年,文科)

  2. 生產的社會條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B. 生產關係C. 歷史文化傳統D. 統治道德規範 (B,2003年)

  第2章 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

  複習提示:本章主要介紹社會經濟制度、社會經濟形態和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重點是關於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從邏輯關係上講,本章是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理論準備,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都是商品經濟這一社會經濟形態。因此,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必須先了解和掌握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本章全面系統地闡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其中包括馬克思的貨幣和貨幣流通理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批判、繼承和發展;是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奠定了理論基礎;是隨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

  學習本章,除一般地了解社會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和社會經濟形態的概念和知識外,主要理解和掌握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價值的實體和本質;二,商品的價值量;三,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產生;四,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

  一、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一) 社會經濟制度的更替

  人類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表現為社會經濟制度的更替。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經濟制度。

  (二) 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和動力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這是人類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二、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

  (一)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徵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迄今為止的兩種基本形態。

  1. 自然經濟。自然經濟是一種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經濟形式。它是與較低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形態,自然經濟存在於整個原始社會歷史時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雖然已出現了商品經濟,但商品經濟仍處於從屬地位,佔據著統治地位的是自然經濟。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不發展;生產規模狹小;勞動生產率低下,社會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在封建社會末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商品貨幣關係的迅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瓦解,最後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所代替。

  2. 商品經濟。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以直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態,它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相對立的經濟形態,是比自然經濟優越和進步的經濟形態。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不斷深化和細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勞動生產率日益提高,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

  1√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存在有兩個基本條件:(1)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必要條件。馬克思指出:「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2)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這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充分條件或決定性條件。馬克思指出:「使用物品成為商品,只是因為它們是彼此獨立進行的私人勞動的產品」。

  (二) 商品經濟的兩個發展階段

  商品經濟經歷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發展階段,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1. 簡單商品經濟。簡單商品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的個體所有制和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簡單商品經濟存在於多種社會形態中,但從未處於支配地位。

  2. 發達商品經濟。有商品經濟就有市場。但有商品經濟和市場,不等於就是市場經濟。作為市場經濟,它應是覆蓋全社會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或主導作用。因此,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當商品經濟發展為市場經濟時,商品經濟也就發展到發達商品經濟階段。在歷史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後,有了社會化大生產,商品經濟關係普遍化,才有了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條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是經過幾百年時間逐漸發展起來的。

  2√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商品包含的矛盾,隱藏著資本主義經濟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關係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大量、最普遍的關係。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分析商品開始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區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的現實起點和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邏輯起點)

  三、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一)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

  1.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

  3√(1)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其特點。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馬克思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內容」。商品的使用價值是通過交換為別人為社會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但是成為商品價值物質承擔者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商品的物質形態本身。

  4√(2)商品的交換價值。商品除具有使用價值外,還具有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是一種使用價值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

  5√(3)商品的價值及其特點。商品交換過程中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是商品的最本質的因素。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體的使用價值撇開,商品體就只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產品這個屬性」。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其本質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係。商品交換的實質是生產兩個相交換的商品的勞動的比較與交換。

  6√(4)價值與交換價值的關係。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或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7√(5)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係。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這兩個因素的對立統一體。其統一性表現在: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一個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因而不可能成為商品;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一個物品如果僅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也不可能成為商品。其對立和矛盾性表現在:無論是對商品生產者還是對商品購買者來講,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可能同時兼得。解決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關鍵是商品順利通過交換。

  8√2. 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關於勞動創造價值的原理,創立了勞動二重性學說。

  (1)具體勞動。具體勞動是在各種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

  (2)抽象勞動。抽象勞動是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3)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係。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統一的,並不是兩種獨立存在的勞動或兩次勞動;另一方面,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抽象勞動反映的是社會生產關係,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4)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的關係。商品二因素是由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地說,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5)商品價值的實體是抽象勞動。勞動凝結為商品價值,如同水是冰的實體,冰是水的凝結一樣。

  (6)勞動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的重大貢獻,是理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在歷史上,馬克思第一次科學地回答了什麼是勞動創造價值的問題,創立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科學基礎,在此基礎上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都與勞動二重性學說有密切關係,所以說它在政治經濟學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二)商品價值與價值量

  商品價值不僅有其質的規定性,即價值是抽象勞動的凝結,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係;而且還有量的規定性,即價值量的大小和多少的問題。

  9√1.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1)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是每個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所實際耗費的勞動時間。在個別勞動時間內支出的勞動叫個別勞動。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商品交換來體現。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生產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形成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這一客觀規定對商品生產者的命運關係極大。生產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競爭的實質是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的競爭。

  2. 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簡單勞動為尺度

  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簡單勞動為尺度。少量的複雜勞動可以等於自乘的或多倍的簡單勞動;少量的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可以等於倍加的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因而,複雜程度不同的勞動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中能夠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換,這一交換比例是由自發的社會過程確定的。

  3.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部門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1)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生產某種使用價值的效率。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有:勞動者的技術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及其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

  (2)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從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商品價值量的關係看,部門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越多,而每單位商品平均到的勞動量就越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則反。因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而與體現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如果部門勞動生產率不變,只有個別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生產率發生變化,那麼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則不變;但是,這一商品生產者在同一時間內所實現的社會價值總量則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區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內的商品數量和單位商品價值量的關係)

  (三)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0√1. 商品內在的矛盾。商品內在有四對矛盾,即:(1)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2)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3)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4)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2.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及其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是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分別從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角度分析所獲得的屬性。兩者的矛盾表現在:簡單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首先表現為私人勞動,它要轉化為社會勞動。這一轉化要以商品的出售為前提,但商品的順利出售又充滿困難。這樣,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能否轉化為社會勞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轉化為社會勞動都充滿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是因為,第一,這一矛盾是商品內在其它矛盾的根源;第二,這一矛盾決定私有制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全過程;第三,這一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存在表明,商品生產者一定要按照市場需求生產,或者說生產要以市場為導向。

  (四)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

  既然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因此相應地也就具有兩種表現形式:使用價值的表現形式和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形式,就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也就是交換價值。在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中,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貨幣形式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完成形式。

  第一階段,是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簡單地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商品上。簡單價值形式是與原始社會後期的物物交換相聯繫的。其等式是:

  1隻綿羊=2把石斧

  馬克思指出:「一切價值形式的秘密都隱藏在這個簡單的價值形式中」。這主要有:

  11√1. 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在簡單價值形式中,等式兩端的商品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等式左端的商品處於主動地位,要求把自己的價值相對地表現在另一商品上,因此叫做相對價值形式。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代表使用價值。而等式右端的商品則處於被動地位,它是等價物,起著表現等式左端商品價值的作用,因此叫做等價形式。一個商品的等價形式就是能與另一個商品直接交換的形式。處在等價形式上的商品代表價值。等價形式具有三個特點:第一,使用價值成為價值的表現形式。第二,具體勞動成為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第三,私人勞動成為直接社會形式的勞動。

  12√2. 簡單價值形式是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最初表現形式。上述等式左端的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而且這二因素之間還存在著矛盾,而在商品交換中,通過簡單價值形式,內在於這一商品中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外化為兩個商品之間的對立。這是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最初表現形式。

  第二階段,是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表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其等式是:

  第三階段,是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統一地表現在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某一種商品上。其等式是:

  第四階段,是貨幣形式,是指用某種(主要是金銀等貴金屬)固定充當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其等式是:

  13√從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貨幣的起源和產生: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長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商品內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因此,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產生以後,使整個商品世界分為兩極。一極是商品,它們都是特殊的使用價值;另一極是貨幣,它是一切商品價值的代表。這樣,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外化為商品與貨幣的對立,這是商品內在矛盾完備的外化形式。貨幣產生以後,雖然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換,但商品內在的矛盾不但沒有消除和解決,而且進一步激化和發展了。

  (五)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1. 貨幣的本質。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因此,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係。

  2. 貨幣的職能。貨幣的本質體現在貨幣的職能之中,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14√(1)價值尺度

  ①含義: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自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②貨幣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其特點是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③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來計量的,因此,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用勞動時間來直接表現,只能在交換過程中通過等於多少貨幣間接地表現出來。因此,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無非是商品價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④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因此,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決定和影響商品價格因素的主要有三個:商品的價值、貨幣的價值和供求關係。商品的價格不僅可以在量的方面與價值背離,而且可以在質的方面完全背離,即價格可以不是價值的表現,沒有價值的東西也可以有價格。例如自然界未開墾的土地、人的名譽和良心等。

  ⑤價格標準。貨幣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是通過價格標準來實現的。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計量單位及其等分叫價格標準。如人民幣以元為單位,等分為角、分等。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與貨幣本身的價格標準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其區別是:第一,價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會勞動,用來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後者則是代表一定的金屬重量,用來衡量貨幣本身的量。第二,價值尺度是在商品經濟中自發地發生的,而價格標準則是由國家以法律規定的。第三,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本身具有價值,其價值隨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而作為價格標準則和勞動生產率的變化無關。第四,價值尺度是貨幣的一個獨立職能,而價格標準則不是。

  15√(2)流通手段

  ①含義: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②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其特點是必須是現實上的貨幣,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因而可以是紙幣。

  ③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分離為買與賣兩次行為,突破了物物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從而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但因此也可能出現買賣脫節,從而使經濟危機的產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④貨幣流通。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叫貨幣流通。

  ⑤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關係。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關係是: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貨幣流通為商品流通服務。

  ⑥貨幣流通規律。貨幣流通規律是指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這一規律表明: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與待售商品數量和價格水平成正比,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即: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貨幣流通進行計劃管理與調節 ,必須自覺遵循貨幣流通規律)

  ⑦紙幣及其流通規律。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紙幣是從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中產生的。紙幣流通規律是: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屬貨幣量為限。

  ⑧通貨膨脹。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導致的紙幣貶值和物價普遍上漲的經濟現象叫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經濟現象。

  ⑨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是指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不足而導致的市場需求低迷、紙幣升值和價格水平穩定下降的經濟現象。通貨緊縮一般表現為:貨幣供應量少於貨幣需求量、市場需求低迷、紙幣升值和物價持續普遍下降。

  (3)貯藏手段

  ①含義:貯藏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當作獨立的價值形態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來。

  ②充當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

  ③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貨幣貯藏好比是一個蓄水池,可以自發地調節貨幣流通量,因此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16√(4)支付手段

  ①含義:支付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賒購賒銷過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於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職能。

  ②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一方面暫時解決了商品交換中缺乏現金的困難,減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又使經濟生活中結成了各種債務鏈條,加深了商品交換的矛盾,使經濟危機形式上的可能性進一步擴大。

  ③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產生後,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會發生變化,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需要有如下的改變:

  ④信用貨幣。貨幣形式最初是採取金銀條塊的形式,後來發展成為鑄幣形式。到了近代又出現了紙幣,並相繼出現了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證券,如銀行券、支票、期票和匯票等,其中銀行券是主要形式。信用貨幣是從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職能中產生的。銀行券最初是銀行向存入金銀條塊或鑄幣者開出的憑證,持有人可隨時按券面面額兌取金銀或鑄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金本位制相繼放棄,銀行券變成了不兌現紙幣。銀行券變為不兌現的信用貨幣,是資本主義國家20世紀以來的主要貨幣形式,因而稱為現代紙幣。信用貨幣體現著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信用關係。

  (5)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指貨幣越出國內流通領域,而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職能。貴金屬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主要表現在:①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②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進外國商品。③充當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六)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7√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依據價值來進行。

  (七)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18√1. 價格與價值不一致,並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儘管商品交換依據價值進行,但是在交換過程中商品的價格還受供求關係的影響,這就使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經常不一致。但這並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這是由於:第一,在每次交換過程中,價格可以和價值不一致,但在長期內,商品的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仍是基本一致的;第二,任何商品的價格在供求關係影響下波動的中心始終是這一商品的價值。

  2.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以價值為基礎,在供求關係的影響下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八)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

  19√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第一,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按比例地分配;第二,自發地刺激生產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引起和促進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

  (九)市場機制

  20√價值規律的作用藉助市場機製得以實現。所謂市場機制,就是價值規律的作用機制,即就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和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功能。市場機制主要包括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其中,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十)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都是商品經濟,因此,價值規律對於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都是適用的。只是在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下,由於商品經濟的性質,發展階段和其他經濟條件不同,價值規律作用的範圍、程度而有所不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尊重和充分利用價值規律。從宏觀上講,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分配和配置資源的作用;形成社會有效的技術進步和創新機制,激勵技術進步和創新;維護有效的市場競爭。從微觀上講,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必須節約社會勞動,降低生產成本;加速企業技術進步,使企業成為技術進步和創新的主體;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這樣才能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十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時代性

  在經濟學說史上,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最早是由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提出的。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提出了勞動二重性學說,第一次正確地回答了什麼樣的勞動創造價值,為勞動價值理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創立了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體系。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創立100多年以來的社會經濟實踐證明,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本原理,這是在新形勢下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和前提。

  (十二)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科學。但是應該看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創立於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當時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主要是直接生產過程的勞動,馬克思雖然注意到並且認為,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都是「總體勞動」的必要構成部分,同樣創造社會財富和價值。但畢竟這些勞動在當時還不是創造價值的勞動的主體。而在100多年後的今天,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伴隨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的理論,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特點和基本矛盾,現在,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當時所面對和研究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我們應該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

  在生產社會化和科技革命加速發展條件下,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內涵和外延所發生的變化表現在:

  1. 創造價值的勞動的領域擴展,即由過去主要的物質生產領域向社會服務和精神文化領域延伸。這部分創造服務和精神財富的勞動也同創造物質財富的勞動一樣,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2. 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形態和種類發生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勞動的創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強,勞動正由以體力勞動為主向以腦力勞動為主轉變。第三產業中的勞動,尤其是教育和科技勞動在創造非物質形態的財富中的作用明顯凸現。

  3. 創造價值的勞動的整體性增強。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社會分工細化,勞動的結合性和整體性大大增強。馬克思講的「總體工人」、「總體勞動」的範圍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從而使以往勞動過程中的管理、協調、監督等許多勞動職能從直接勞動過程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職業,而且這些勞動作為複雜勞動在創造社會財富和價值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小結與重點]

  本章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幾乎每年都出題。從2000年~2005年5年間共出了30分題,可見其重要性。本章複習的重點如下:

  1. 核心概念:使用價值、價值、交換價值、勞動二重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貨幣、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貨幣流通規律、信用貨幣、價值規律。

  2. 商品二因素與勞動二重性的關係。

  3. 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

  4. 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5. 貨幣的產生與職能。

  6. 價值、價格、供求三者之間的關係。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資本主義社會最簡單、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關係是

  A.階級關係 B.商品交換關係 C.金錢關係 D.競爭關係 (B,1991,文科)

  2.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是

  A.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對立 B.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之間的對立

  C.資本與勞動之間的對立 D.商品與貨幣之間的對立 (D,1993年,文理科)

  3.投入某種物質商品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量不變,如果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之間,兩者的變化表現為

  A.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不變 B.商品數量不變,價值量增大

  C.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減少 D.商品數量增加,價值量增大 (C,1994年,理科)

  4.下圖中,ox軸表示商品的需求數量,oy表示該商品的價格,DD′表示該商品的需求曲線。曲線DD′說明:

  A.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呈負相關關係

  B.商品價格的基礎是商品需求數量

  C.商品價格是商品需求數量的貨幣表現

  D.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數量呈正相關關係 (A,1994年,文科)

  5.馬克思指出:「如果物沒有用,那麼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這段話說明:

  A.價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為前提 B.價值的存在與物的有用性互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價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價值 (A,1995年,文科)

  6.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它是在

  A.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B.不同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C.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D.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 (A,1995,理科)

  7. 作為商品的計算機軟體,其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

  A. 軟體磁碟本身 B. 軟體的有用性

  C. 購買軟體的貨幣 D. 應用軟體的計算機 (B,1996年,理科)

  8.在下列經濟行為中,屬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是

  A. 顧客用10元錢可購買5蘋果

  B. 顧客購買5斤蘋果,一周後付款10元

  C. 顧客用10元錢購買了5斤蘋果

  D. 顧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價格預定5斤蘋果 (C,1996年,文科)

  9.貨幣能夠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因為貨幣

  A.有特殊的使用價值 B.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C.自身也有價值 D.可作為支付手段 (C,1999年,理科)

  10. 馬克思在研究商品時,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價值,因為使用價值是

  A. 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 B. 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

  C. 滿足人們需要的物質條件 D. 商品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D,2000年,文理科)

  11. 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

  A. 剩餘價值學說 B. 生產價格理論

  C. 勞動二重性學說 D. 勞動力商品理論 (C,2002年,理科)

  12. 個別勞動的社會性質,通過

  A. 商品的有用性來體現 B. 商品的廣告傳播來體現

  C. 商品的交換來體現 D . 商品質量的鑒定來體現 (C,2002年,文科)

  13. 一本書售價18元5角,這裡的「元」、「角」是

  A. 價格標準B. 價值尺度C. 觀念貨幣D. 貨幣價值 (A,2002年,理科)

  14. 在市場上,一台筆記本電腦的標價是12000元,此時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貨幣是

  A. 實在的貨幣B. 信用貨幣C. 觀念上的貨幣D. 現金 (C,2005年)

  15.貸幣的本質是

  A.商品交換的媒介物 B.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

  C.商品的等價物 D.商品相對價值形式 ( B,2007年)

  (二)不定項選擇題

  1.商品是:

  A.滿足生產者自己需要的勞動產品 B.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C.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 D.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統一

  E.一定生產關係的體現 (BCE,1990,理科)

  2.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在商品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上,價格

  A.以價值為基礎,反映價值的變化

  B.以價值為基礎,反映供求關係的變化

  C.與價值變化的幅度始終保持一致

  D.與價值背離,以價值為中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E.不以價值為基礎,隨市場供求關係狀況的變化而變化 (ABD,1992年,理科)

  3.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它可以

  A. 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B. 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C. 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 D. 充當儲蓄手段

  E. 按一定匯率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兌換 (ABDE,1992年,文科)

  4. 在商品經濟運行中,價值、價格和供求三者之間的關係是

  A. 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B. 價格受價值影響,隨供求關係變化而變化

  C. 價格受價值決定,反映價值並反映供求關係

  D. 價格受價值決定,反映價值,但不反映供求關係

  E. 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影響並制約供求關係 (ACE,1996,文科)

  5.商品的交換價值是:

  A.一種商品價值與另一種商品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

  B.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的量的關係或比例

  C.一種商品使用價值與另一種商品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

  D.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

  E.商品使用價值的表現形式 (CD,1988年,文理科)

  6.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因素主要有

  A.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 B.商品的價格水平 C.貨幣發行量

  D.貨幣流通速度 E.商品價格總額 (ABDE,1998年,理科)

  7.某消費者的下列經濟行為中,屬於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有

  A.購買商品房,合同約定房價30萬元 B.按購房合同約定,第二年付房款10萬元

  C.繳納房屋契稅9000元 D.在裝飾材料市場現購材料5萬元

  E.交付車庫租金200元 (BCE,2000年,文科)

  8.價值規律作用的實現有賴於

  A.市場競爭 B.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C.價格波動

  D.資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關係的變化 (ACE,2000年,理科)

  9.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A. 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批判、繼承和發展

  B. 是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

  C. 是研究價值分配的理論

  D. 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奠定理論基礎

  E. 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 (ABDE,2002年)

  10. 經濟運行中通貨緊縮一般表現為

  A. 貨幣供應增速減緩 B. 物價持續普遍下降 C. 貨幣供應量少於貨幣需求量

  D. 貨幣升值 E. 居民儲蓄存款總額增加 (BCD,2002年)

  11. 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當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時會使

  A.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

  C.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 D.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提高 (AB,2008年)

  (三)分析題

  1. 試述價值規律的作用,並用以闡明我國企業必須注意技術進步,改善經營管理。(1996年,理科)

  答案要點: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是:自發地調節社會勞動在各生產部門間的分配,調節商品的生產和流通;促進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商品生產者展開激烈競爭,優勝劣汰。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企業作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必須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辦事。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這是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日益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企業必須注重技術進步,改善經營管理,這樣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獲得更多的盈利;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強活力,充滿生機,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第3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複習提示:本章以勞動價值理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介紹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主要理論內容包括剩餘價值生產理論、資本主義工資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剩餘價值分配理論和壟斷資本主義理論,其中剩餘價值生產理論、資本主義工資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和剩餘價值分配理論合起來也可稱為剩餘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剩餘價值規律,即剩餘價值的產生及其增殖的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

  本章理論性很強,基本概念很多,比較難理解,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因此,考生應下功夫複習和掌握本章的內容。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一)資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的區別

  1√1. 資本流通公式及其與商品流通公式的區別。貨幣是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但貨幣本身並不是資本。貨幣本身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其流通形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而最初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的流通形式是:貨幣(G)—商品(W)—更多的貨幣(G′)。這時,開始預付的貨幣G已不是普通的貨幣,而已轉化為資本,成為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資本流通公式(G—W—G′)的區別在於:(1)買和賣的順序不同。(2)流通的起點和終點不同。(3)流通中充當媒介的東西不同。(4)流通的內容和目的不同。商品流通的內容是不同使用價值的交換,流通的目的是取得特定的商品以滿足商品生產者的需要。而資本流通的實際內容是流通終點的貨幣在數量上要大於流通起點的貨幣,流通的目的是為了價值增殖。

  G—W—G′這個公式,對一切形式的資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都適用,體現了資本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價值增殖。所以稱之為資本的總公式。

  2.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2√(1)資本總公式的矛盾。資本的總公式G—W—G′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增殖,從形式上看,是和價值規律的要求相矛盾的。這是因為,G—W(即資本家用貨幣資本購買生產要素)和W—G′(出售產品)兩個階段都是流通過程,按照價值規律,流通過程只發生價值形態的變化,不發生價值增殖,但是從公式上看,資本卻發生了而且必然發生價值增殖,這就是個矛盾。

  3√(2)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是要在遵循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說明價值增殖是如何發生的。價值增殖,即剩餘價值不能從流通領域中產生,但是,離開流通領域,商品生產者只同自己的商品發生關係,價值也不能發生增殖。所以,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是:剩餘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這句話的含義是:剩餘價值只能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但又要以流通領域為條件。

  根據這個條件,資本要發生價值增殖,資本家必須在G—W階段購買到這樣一種特殊商品,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而且能創造比這種特殊商品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種特殊商品就是勞動力。因此,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僱傭勞動制度。

  (二)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重要條件

  4√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與勞動不相同,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或耗費。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重要條件:(1)勞動者有人身自由。(2)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必須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勞動力商品是一個歷史範疇。

  (三)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5√1.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及其特點。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這一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具體地說,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1)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勞動力的再生產。(2)延續勞動者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延續勞動力的供給。(3)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以使勞動者適應工作崗位的技術要求。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決定還有一個特點,即它包含歷史和道德的因素,就是說,維持勞動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種類和數量,要受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以及各個國家道德精神和風俗習慣的制約。

  6√2.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及其特點。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是進行生產勞動。其特點在於它是價值的源泉,並且是大於勞動力自身價值的價值源泉。大於的部分被資本家無償佔有之後轉化為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家購買勞動力的秘密所在。

  (四)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及其特徵

  7√1.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獲得剩餘價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通過勞動過程把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商品的使用價值生產出來,因此,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

  (1)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勞動過程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相結合生產產品的過程。資本主義勞動過程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屬於資本家。第二,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8√(2)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又是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過程。對於這個問題,必須運用勞動二重性學說來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在生產出一定的使用價值的同時,把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勞動作為抽象勞動,又凝結成新價值,形成商品價值的另一組成部分。馬克思指出:「在同一時間內,勞動就一種屬性來說必然創造價值,就另一種屬性來說,必然保存和轉移價值」。①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工人的勞動形成的新價值恰好等於資本家支付的勞動力價值,資本家得不到剩餘價值,那就僅僅是價值形成過程。因此,價值形成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的轉移過程。②價值增殖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只要資本家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為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以上,價值形成過程就成為價值增殖過程,就生產出剩餘價值。所謂價值增殖過程就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③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當資本家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以上,工人為資本家生產出剩餘價值時,工人的整個勞動時間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即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分是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即剩餘勞動時間。(區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

  2. 剩餘價值的本質和來源。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和動機是追求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就是由僱傭工人所創造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它直接體現著資本家對僱傭工人的剝削關係。剩餘價值的源泉是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剩餘價值用m表示。

  3. 資本的本質。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五)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

  9√1. 區分標準。馬克思根據資本家預付資本的不同部分在生產剩餘價值中的不同作用把預付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2. 區分的內容。(1)不變資本,是指購買生產資料的資本,用c表示。(2)可變資本,是指購買勞動力的資本,用v表示。

  3. 區分的意義。第一,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第二,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根據。體現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程度的概念是剩餘價值率。

  (六)剩餘價值率(m′)

  10√1. 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率就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剩餘價值率用m′表示。即:

  2. 商品價值的構成。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價值是由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和剩餘價值(m)三部分構成。其中後兩部分是工人在生產中新創造的價值。

  (七)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與勞動創造價值的關係

  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物的生產要素作為生產資料在商品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和勞動結合生產使用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資料質量和性能的不斷提高,將會大大提高商品生產的效率,增加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數量,但是就價值創造而言,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資料本身只是生產價值的物的條件,而不是價值的源泉,價值的源泉始終是勞動。在價值生產和價值增殖過程中,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資料的價值(土地除外)只是轉移到新產品中,而不增殖。即使是這種轉移也是通過勞動實現的。

  (八)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超額剩餘價值

  資本家提高剩餘價值率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有兩種基本方法: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11√1.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1)含義: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叫絕對剩餘價值。個別企業由於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剩餘價值也屬於絕對剩餘價值。(2)工作日的最低和最高界限。勞動力的買賣關係沒有為工作日確定一個標準長度。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須大於必要勞動時間。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決於兩個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這樣,工作日不可能等於或大於24小時,而必然小於24小時。

  12√2.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1)含義: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剩餘價值,叫相對剩餘價值。(2)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為條件的。(3)在實際中,所有資本家通過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獲取相對剩餘價值是通過各個資本家率先採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而追逐超額剩餘價值實現的。這就是相對剩餘價值和超額剩餘價值的關係。簡而言之,超額剩餘價值是因,而相對剩餘價值是果(區別:超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因果關係)。(4)超額剩餘價值是商品的個別價值同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其源泉也是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各個資本家企業採用先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動機是追逐超額剩餘價值。(5)在工業中,個別少數資本家獲得超額剩餘價值,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

  13√3.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關係。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作為資本家提高剝削程度的兩種基本方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第一,從資本對僱傭勞動的關係來看,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不論是延長工作日,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結果都延長了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提高了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增加了剩餘價值的生產;第二,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剝削的一般基礎,也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起點。第三,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的物質技術基礎不同,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上起著不同的作用。

  (九)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14√1. 勞動力和勞動的科學區分。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是勞動能力的支出和耗費。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在市場上出賣給資本家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這是因為:第一,勞動要當作商品出賣,在出賣之前必須已獨立存在,但在市場上發生買賣關係時,工人的勞動並不存在,工人不能夠出賣並不存在的東西。第二,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實體和價值的內在尺度,但它本身沒有價值。如果說勞動是商品有價值,這是毫無內容的同義語反覆。第三,如果說勞動是商品,就會否定價值規律,或者否定剩餘價值規律。科學地區分勞動力和勞動的含義,就能夠揭示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2.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15√(1)資本主義工資及其本質。資本家在勞動力市場上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力,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但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現象方面,工資卻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因此,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其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的價值一旦採取工資形式就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似乎工人的全部勞動都是有酬的。

  (2)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即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3)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名義工資是指工人出賣勞動力所得到的貨幣工資。實際工資是指工人用貨幣工資所能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在二者的變動中,只有實際工資才反映工人真實收入的狀況。

  (十)資本積累

  16√1. 生產和再生產。人類要生存,物質資料的生產就不能中斷,生產過程必須連續不斷地反覆進行。所以,生產過程實際上就是再生產過程。任何社會的再生產的實質都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區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實質)

  社會再生產按照它的規模來劃分,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再生產也有兩種類型,即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

  17√(1)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指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再生產在原有規模上重複進行,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可以進一步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

  ①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即可變資本,是工人自己創造的。

  ②不僅可變資本,而且全部預付資本都是工人創造的。

  ③工人的個人消費從屬於資本家,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必要條件。

  (2)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資本家不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當作追加的資本使用,使生產在規模擴大的基礎上進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徵是擴大再生產。

  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來看,分為外延擴大再生產和內涵擴大再生產兩種類型。外延擴大再生產是指依靠擴大生產場所,增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數量擴大生產規模。內涵擴大再生產是指依靠生產資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過生產資料質量的改善,技術的進步,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擴大生產規模。

  分析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可以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實質:在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條件下,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經過幾個再生產過程後才會變為剩餘價值的替代物,而在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追加資本,從一開始就全部是資本化了的剩餘價值。

  18√2. 資本積累及其實質。(1)資本積累。資本積累是資本家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餘價值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剩餘價值是資本積累的唯一源泉,而資本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源泉。

  (2)資本家進行資本積累的原因。資本家進行資本積累是出於兩種原因:①對剩餘價值的無止境的追求是其內在動力;②資本主義的競爭是外在的強制力量。

  (3)資本積累的實質。資本積累不僅是剝削工人的結果,反過來又成為擴大對工人剝削的手段。資本家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追加資本,是由剩餘價值轉化來的,當資本家用追加的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時,從形式上看,是按照等價交換規律進行的。但從實際內容看,工人不僅要把購買勞動力的資本再生產出來,而且還要生產出剩餘價值來。所以,資本積累的實質是資本家用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擴大生產規模從而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

  (4)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影響資本積累因素是:①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剝削程度越高,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量越多,資本積累數量也就越多。②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剩餘價值量會相應增加,資本積累數量也就越多。③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所用資本是指在生產中發揮作用的全部勞動資料的價值;所費資本則是指每次生產過程中耗費掉並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勞動資料的價值。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部分,在產品生產中也發揮了作用但其價值並沒有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其使用如同陽光、空氣等自然力一樣是無償的。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部分越大,生產產品的資本耗費越少,資本家獲取的剩餘價值越多,從而有利於資本積累(區別: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與資本積累的關係)。④預付資本的大小。預付資本量越多,生產規模也就越大,資本積累數量也就越多。

  (十一)資本有機構成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伴隨著技術不斷進步,資本的構成也在發生變化。

  19√1. 資本的技術構成。從物質形式上看,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的,兩者的比例取決於生產的技術水平。這種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資本的技術構成是從物質形態對資本構成的劃分。

  2. 資本的價值構成。從價值形式上,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的。這一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叫資本的價值構成。

  3. 資本的有機構成。資本的技術構成和資本的價值構成之間有著內在聯繫。一般情況下,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資本的價值構成,資本的價值構成反映資本的技術構成。馬克思把這種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有機構成。通常用C∶V表示(區別:資本有機構成和資本價值構成)。在資本積累過程中,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和生產技術不斷進步,資本有機構成有不斷提高的趨勢。(區別:資本積累過程中生產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之間的關係)

  (十二)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一般以單個資本的增大為前提,而單個資本的增大,則是通過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實現的。

  20√1. 資本積聚。資本積聚是指單個資本依靠剩餘價值的資本化來增大自己的資本總額,從而引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積聚。資本積聚的直接後果是在個別資本規模擴大的同時社會資本的規模也相應擴大。

  2. 資本集中。資本集中是指把原來分散的中小資本合併成少數大資本。它既可以採取大資本吞併中小資本的形式,也可以採取組織股份公司的形式。資本集中是藉助於競爭和信用兩個強有力的槓桿來實現的。資本集中的直接後果是個別資本規模迅速擴大。

  3. 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的區別和聯繫。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作為單個資本增大的兩種形式,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們的區別表現在:(1)資本積聚以資本積累為前提,資本積聚的規模要受社會財富的絕對增長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長是比較緩慢的;而資本集中則不受這種限制。(2)資本積聚和資本積累是一致的,所以資本積聚可以增大社會資本的規模。資本集中則不會增大社會資本的規模(區別: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互相促進,共同使資本積累不斷增大,資本有機構成迅速提高。

  (十三)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伴隨生產技術不斷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意味著可變資本在全部資本中的比重日益下降,這就必然造成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相對地、有時甚至絕對地減少,由此形成相對過剩人口即產業後備軍;與此同時,隨著資本積累和擴大在生產的進行,又必然造成勞動力對資本的供給不斷增加,從而使相對過剩人口與日俱增,導致無產階級貧困。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隨著資本積累的不斷增長,一方面,社會財富越來越多集中在資產階級手中;另一方面,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無產階級的生活極不安定,工作沒有保證,失業人數不斷增加,許多人陷於待救濟的貧困境地。這就是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馬克思闡述的資本積累一般規律,深刻地揭示了資本積累同資產階級的財富積累以及無產階級的貧困積累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

  (十四)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

  21√1.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轉化為成本價格。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商品價值包括三個部分:不變資本價值c、可變資本價值v、剩餘價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商品價值的這三部分,是生產商品實際耗費的勞動量,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生產商品時只耗費了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至於剩餘價值m則沒有耗費資本家的任何資本。因此,把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c+v)稱為成本價格,這樣,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就轉化為成本價格。成本價格抹煞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從而掩蓋了剩餘價值的來源是可變資本這個事實。

  22√2.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在資本家看來,剩餘價值不僅是成本價格的增加額,而且也是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加額。當剩餘價值被看作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後,商品價值就轉化為成本價格加利潤。

  利潤和剩餘價值的關係是:利潤和剩餘價值是同一個東西,二者的區別是,剩餘價值是相對於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相對於全部預付資本而言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潤概念掩蓋了剩餘價值的來源和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

  3. 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23√(1)利潤率。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所謂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2)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二者的區別是:①在質的方面,剩餘價值率表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係,利潤率表示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②在量的方面,利潤率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

  (3)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

  ①剩餘價值率。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與剩餘價值率正相關。

  ②資本有機構成。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與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為負相關關係。

  ③資本周轉速度。利潤率通常以一年為單位來計算。資本周轉越快、年剩餘價值越高,利潤率也越高。一個10000元的資本,假如每周轉一次可是資本家獲得剩餘價值2000元,那麼,資本一年周轉一次,利潤率就是20%,一年周轉2次,利潤率就是40%,所以,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例變化。

  ④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不變的情況下,不變資本的節省可以使生產同樣的剩餘價值只需要較少的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十五)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1. 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

  24√(1)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如下表所示,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在商品按照價值出售的條件下,由於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周轉速度不同,使各個生產部門等量資本的利潤率高低不同。資本家為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和更高的利潤,便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點的部門之間競爭,其結果使各部門生產規模和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以及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最終使各部門不同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利潤率的平均化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在各個部門之間分配的過程。平均利潤率等於全社會的剩餘價值總額與全社會的預付資本總額的比率。

  生產部門 預付資本 資本有機構成 剩餘價值

  (m』=100%) 產品價值 利潤 利潤率 平均利潤率 平均利潤 生產價格

  機械 100 90c:10v 10 110 10 10% 20% 20 120

  紡織 100 80c:20v 20 120 20 20% 20% 20 120

  食品 100 70c:30v 30 130 30 30% 20% 20 120

  (在工業中,社會生產價格由中等生產條件決定)

  (2)影響平均利潤率的因素。①各部門不同的利潤率;②社會資本在不同部門所佔的比重。平均利潤率與社會資本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所佔的比重反相關,而與社會資本在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所佔比重正相關。

  25√2.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平均利潤率形成後,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獲得大體相同的等量利潤,即平均利潤。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部門資本家所有的利潤是平均利潤。平均利潤率和平均利潤反映的是不同部門資本家之間的關係。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

  (十六)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26√1. 生產價格。平均利潤率和平均利潤形成以後,投在不同生產部門的等量資本要獲得平均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各部門的產品就不再按其價值出售,而是按生產價格出售。所謂生產價格是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它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2. 生產價格沒有否定價值規律。生產價格形成後,商品的市場價格在供求關係影響下的變動不再以價值為中心,而是以生產價格為中心上下波動。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這種變化,並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因為:(1)生產價格的形成是以價值為基礎的。生產價格是價值由於剩餘價值依照各個部門資本量大小在部門之間均衡分配而發生的一種轉形。(2)從全社會看,生產價格形成以後,平均利潤的總額等於剩餘價值總額,生產價格總額等於價值總額。(3)生產價格的變動歸根到底是由價值的變動引起的。

  27√3. 超額剩餘價值轉化為超額利潤。生產價格形成以後,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但這並沒有排除各個資本家企業之間利潤率的差別。這是因為,平均利潤率和平均利潤反映的是不同生產部門資本家之間的關係。因此,在研究平均利潤率形成時,把每一個部門看成是一個整體,即假定一個部門內的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和周轉速度是一致的。事實上,這些差別是存在的。這樣,那些技術先進、勞動生產率高、經營管理好的企業,可以獲得超額剩餘價值。而這一超額剩餘價值在生產價格形成後就轉化為超額利潤。超額利潤是商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而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的利潤。超額利潤反映的是同一部門內部不同企業資本家之間的競爭關係。(區別:超額利潤和平均利潤體現的不同關係)

  [注意:理解和掌握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這一節的內容,重點是把握7大轉化。即:(1)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轉化為成本價格;(2)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3)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4)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5)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6)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7)超額剩餘價值轉化為超額利潤。]

  (十七)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1. 商業資本及其職能。

  28√(1)商業資本是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一種獨立的資本形式。它是商品資本的獨立化形式。

  (2)商業資本的職能,就是產業資本中商品資本的職能,即專門銷售商品,實現包含著剩餘價值的價值。

  商品資本的職能獨立化為商業資本的職能,有利於縮短流通時間,節約流通費用,加速資本周轉,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商業利潤。商業資本家投資於商業,從事商業經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業利潤。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因銷售商品以購銷差價形式從產業資本家那裡瓜分的由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它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商業資本作為一種與產業資本並列的獨立的資本形式,也要獲得平均利潤,因此,商業利潤必須相當於平均利潤,商業利潤率必須相當於平均利潤率。這是通過商業部門和產業部門之間的競爭,以及它們之間的資本轉移現實的。

  3. 資本主義的商業形式。資本主義的商業形式主要包括批發商業、期貨市場、零售商業和消費信貸等。

  (十八)借貸資本和利息

  1. 借貸資本

  29√(1)借貸資本是貨幣資本所有者為了取得利息而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借貸資本是生息資本的資本主義形式,是從職能資本的循環中獨立出來的一種特殊資本。借貸資本是非職能資本,借貸資本出現以後,把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合稱為職能資本。

  (2)借貸資本的來源。借貸資本的來源主要是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暫時閑置的貨幣資本,包括:①固定資本的折舊費;②閑置待用的流動資本;③用於積累而沒有馬上投資的剩餘價值。與此同時,另一些資本家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往往需要補充貨幣資本。這樣就產生了借貸關係,暫時閑置的貨幣資本就變成了借貸資本。

  (3)借貸資本有三個特徵:①借貸資本是一種商品資本,即資本商品。借貸資本家把他的貨幣資本貸給職能資本家,實際上就是把貨幣這種作為資本的特殊使用價值,即生產利潤的能力,讓渡給職能資本家。②借貸資本是一種作為財產的資本。借貸資本家貸出貨幣資本,讓渡的僅僅是貨幣資本的使用權,而他憑藉擁有其所有權可以獲取利息。在這裡,同一資本取得了兩重存在,對於借貸資本家來說,它是財產資本;對於職能資本家來說,它是職能資本。③借貸資本具有特殊的運動形式。即G—G′。

  2. 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利息是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而轉讓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它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利息的數量取決於借貸資本數量和利息率兩個因素,即:利息量=借貸資本數量×利息率。借貸資本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使得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所獲得的平均利潤要分割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借貸資本家讓出資本使用權而得到的利息,另一部分是職能資本家得到的企業利潤。企業利潤是存在著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它在數量上就是平均利潤和利息的差額。

  30√(2)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量與借貸資本量的比率。在一般情況下,利息率要低於平均利潤率;利息率也不能等於零。利息率在大於零與低於平均利潤率之間波動。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①平均利潤率的高低;②借貸資本的供求狀況。在一定平均利潤率水平和借貸供求平衡的條件下,利息率由習慣和法律傳統來決定。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為了干預和調節經濟,往往通過中央銀行對利率總水平進行調節,從而對市場利率產生重要影響。

  (十九)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

  31√1. 銀行及其職能。銀行是專門經營貨幣資本、充當貨幣借貸和貨幣支付中介的企業。銀行的職能是,一方面通過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本和居民手中暫時不用的貨幣集中起來;另一方面,又通過發放貸款的方式,把貨幣資本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

  2. 銀行資本及其構成。銀行資本是指銀行的經營資本,從所有權看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銀行資本家投資辦銀行的自有資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資本。借入資本是銀行資本的主要部分。

  3. 銀行利潤。銀行利潤是銀行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的差額減去銀行業務開支的餘額。銀行利潤主要來自貸款利息,而利息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所以,銀行利潤也是來源於產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4. 銀行利潤率。銀行利潤率是銀行利潤與銀行自有資本的比率。由於產業部門、商業部門、銀行部門之間的競爭,銀行利潤率也有平均化的趨勢。因此,銀行資本家經營銀行獲得按自有資本計算的平均利潤(區別:利息率、銀行利潤率與平均利潤率的關係)。

  5. 資本主義銀行主要有三類:中央銀行、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其中商業銀行主要有三種業務:(1)形成銀行資本的業務,叫做「負債業務」。(2)向工商企業發放短期貸款,叫做「資產業務」;(3)為資本家辦理與貨幣運動有關的技術性業務,叫做「中間業務」。

  (二十)股份資本和股息

  1. 股份資本不是一種獨立的資本,是指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起來的企業資本。股份資本與現代企業組織形式股份公司聯繫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合資經營的企業。股份公司的形成和發展,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內部的一種調整。股份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財產佔有的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私人資本由股份公司統一佔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會資本的形式;但是資本主義經濟中的股份公司財產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變化,企業內僱傭勞動性質沒有變化。

  2. 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資入股並有權取得收入的憑證。股票的持有者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所有者,而不是債權人。股票的特點有:(1)不返還性,即股票所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2)可流通性,即股票可以轉讓、抵押和買賣。股票的買賣實質上是資本所有權的轉讓。(3)風險性,即股票所有者有承擔清償公司債務責任的風險。

  3. 股息是股份公司向作為公司資本所有者的股東分配企業利潤的一種形式,是僱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32√4. 股票價格。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資入股並有權取得收入的憑證。由於股票能夠獲得股息收入,因此,可以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進行買賣,股票也就有了價格。但是,股票作為有價證券本身沒有價值,因此,股票價格並不是股票價值的貨幣表現,股票價格也不等於票面金額,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股票價格是股息收入的資本化,即股票價格等於這樣一筆貨幣收入,將它存入銀行所獲得的利息與憑這張股票所領取的股息相等。這樣,股票價格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股息收入;二是存款利息率。股票價格與股息收入正相關,與存款利息率反相關。用公式表示:

  股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是決定股票價格的兩個基本因素,在現實經濟生產中,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如股票的供求關係、公司的經營狀況、經濟周期、物價變動和國內國際局勢等。

  (二十一)土地所有權和地租

  1. 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及其形式

  33√(1)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任何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權的存在為前提,都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資本主義地租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者憑藉土地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收入,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它是剩餘價值的又一轉化形式。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是農業資本家由於租種土地而繳納給土地所有者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即超額利潤。它體現著土地所有者和農業資本家共同剝削農業僱傭工人的關係。

  (2)資本主義地租的形式。資本主義地租根據它產生的條件和原因的不同區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兩種基本形式。

  34√①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原因和源泉。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繫的地租。它是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形成的。級差地租的形成,如下表所示:在農業中,由於優等和中等土地的有限性,只耕種這兩類地不能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要,劣等地也必須投入生產。這樣,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就由劣等地決定,而經營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按照社會生產價格出售農產品,可獲得超額利潤,從而形成級差地租。所以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是土地優劣和肥沃程度的不同;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級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種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級差地租由於形成條件不同而分為兩種形態: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前者是由於土地肥沃程度和距離市場遠近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後者是由於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的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由追加投資所產生的超額利潤,是級差地租Ⅱ的實體。但這種超額利潤是否轉化為和在何種程度上轉化為級差地租Ⅱ,要取決於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的鬥爭。一般情況是,在租約有效期內全部歸農業資本家所有,在締定新租約後部分或全部歸土地所有者所有。所以,為爭奪對土地追加投資所產生的超額利潤,農業資本家總是力圖延長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則不願土地租期太長。

  土地類別 投入資本 平均利潤 產量(噸) 個別生產價格 社會生產價格 超額

  利潤 級差

  地租

  全部產品 每噸 每噸 全部產品

  優等地 100 20 6 120 20 30 180 60 60

  中等地 100 20 5 120 24 30 150 30 30

  劣等地 100 20 4 120 30 30 120 0 0

  35√②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原因和源泉。絕對地租是指租種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它是農產品價值超過社會生產價格的餘額形成的。

  絕對地租的形成過程,可以用下表來說明。

  生產部門 資本有機構成 剩餘價

  值率(%) 剩餘

  價值 平均

  利潤 產品

  價值 產品社會

  生產價格 絕對

  地租

  工業 80c+20v 100 20 20 120 120 0

  農業 60c+40v 100 40 20 140 120 20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很長時期內,農業生產技術落後於工業,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因此,在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情況下,等量農業資本能夠帶來比等量工業資本更多的剩餘價值量。但是,由於土地的有限性和由此產生的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其它部門的資本不能自由地向農業部門轉移,農業部門的剩餘價值就不參加全社會的利潤率平均化,農產品就按照價值出售。這樣,租種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按照農產品價值出售農產品獲得的超額利潤分別轉化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而租種劣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按照農產品價值出售農產品獲得的超額利潤則轉化為絕對地租。所以,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資本平均有機構成。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權的壟斷。絕對地租的源泉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當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等於甚至高於工業資本有機構成時,絕對地租仍然存在。這時的絕對地租「來自市場價格超過價值和生產價格的餘額,簡單地說,只能來自產品的壟斷價格」。

  2. 壟斷地租、礦山地租和建築地段地租:

  (1)壟斷地租是因產品的壟斷價格而產生的超額利潤所形成的地租。壟斷地租產生的條件是土地的特殊優越性和稀少性。形成壟斷地租的農產品壟斷價格不是由產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所決定的,而是由購買的慾望和支付能力決定的。農產品的壟斷價格與帝國主義時期的壟斷價格不同,不是由壟斷組織憑藉壟斷地位人為制定的價格,而是由於對具有特殊優越性和稀少性的土地的經營壟斷為前提的。

  (2)礦山地租是指工業資本家為了開採礦藏而繳納給礦山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三種形式。

  (3)建築地段地租是指為建造住宅、工廠、商店等借用土地而繳納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它也包括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三種形式。建築地段地租有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土地位置起決定作用。建築用土地位置離城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第二,壟斷地租越來越佔優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建築用地需求越來越大。城市建築地段,特別是繁華市區土地的地租不斷上漲,形成高額壟斷地租。

  (二十二)土地價格

  36√(1)土地本身並不是勞動產品,所以沒有價值。因此,土地價格不是土地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地租收入的資本化。即土地價格相當於這樣一筆貨幣資本,把這筆貨幣資本存入銀行獲得的利息收入與這塊土地的地租收入相等。這樣,土地價格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地租;二是存款利息率。土地價格與地租正相關,與存款利息率反相關。用公式表示:

  (2)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土地價格有提高的趨勢。這是因為,一方面,地租有上漲的趨勢;另一方面,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平均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從而使利息率也存在下降的趨勢。

  [注意:在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經過分配表現為五種具體形式, 即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和地租。在這五種具體形式中,(1)量上相當於平均利潤的形式是:產業利潤(包括農業利潤)、商業利潤和銀行利潤;而利息和地租一般低於平均利潤;(2)在資本主義社會,能夠獲得平均利潤的資本家是產業資本家(包括農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和銀行資本家;(3)在資本主義社會,獲利水平相當於平均利潤率的資本形式是產業資本(包括農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一般情況下,獲利水平低於平均利潤率的資本形式是借貸資本。]

  二、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

  (一)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

  37√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到頂點,逐漸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是自由競爭、自由放任、自由調節。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分為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了廣泛的發展,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的新特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中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

  (二) 生產集中和私人壟斷的形成

  1. 生產集中。生產集中是指社會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日益集中於少數大企業,這些大企業在社會生產中所佔份額日益增大。生產集中是生產力發展和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社會化的重要表現。

  38√2. 壟斷形成的過程。壟斷形成的一般過程是: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生產集中是私人壟斷形成的物質基礎。生產集中之所以必然引起壟斷,是因為:首先,生產集中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就產生了壟斷的可能性。當某個部門生產集中於少數大企業時,相互之間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其次,生產集中達到一定的程度,又產生了壟斷的必要性。少數大企業為了避免在競爭中的兩敗俱傷,有必要暫時達成協議聯合起來,形成壟斷。第三,生產高度集中,在一個部門中形成了少數大企業,這不僅使原有的中小企業無力與之的競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業的進入,這也使得少數大企業自然地居於壟斷地位。

  正是在生產集中和壟斷組織迅速發展的基礎上,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成了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自由競爭資本主義變成為壟斷資本主義。列寧指出:「自由競爭產生生產集中,而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導致壟斷。」這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基本趨勢。

  3. 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集中、壟斷程度的提高

  39√二戰後,在生產力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集中,壟斷獲得了新發展。

  (1)生產集中的程度更高,大企業間的聯合與兼并加劇。二戰後,大企業不斷對中小企業進行兼并,大企業之間進行兼并或併購。兼并的形式多樣化,有行業內兼并,跨行業兼并等等。兼并的規模越來越大。

  (2)壟斷程度越來越高,壟斷資本跨部門發展。二戰後,生產的集中和兼并方式從橫向、縱向兼并發展到混合兼并。混合兼并成為戰後生產集中和兼并的重要形式。「混合聯合公司」成為戰後國內壟斷組織的新形式。

  (3)壟斷企業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不斷加強。各國的大型壟斷企業不僅對國內經濟具有控制、支配力量,而且對國內政治有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對國際經濟、政治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

  (4)私人壟斷加速向國家壟斷髮展。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了廣泛的發展,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的新特徵。國家壟斷主義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

  (5)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二戰前,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是國際卡特爾,二戰後,隨著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迅速發展,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三)壟斷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

  壟斷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標誌和基本經濟現象。壟斷統治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根本經濟特徵。列寧指出:「帝國主義就其經濟實質來說,是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就是壟斷」。根據列寧的分析,壟斷資本主義具有五個基本經濟特徵。

  1. 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壟斷資本是通過一定的壟斷組織實現其統治的。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1)卡特爾是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通過簽訂劃分銷售市場、規定商品產量、確定商品價格的協定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是比較初級的壟斷組織。(2)辛迪加是同一部門的幾個大企業通過簽訂統一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料的協議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3)托拉斯是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或生產上有密切關係的大企業組成的企業聯合體,是較發達的壟斷組織形式。參加托拉斯的企業完全喪失了其自身的獨立性,托拉斯以獨立企業的身份,由其董事會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4)康采恩是由不同部門的許多企業聯合組成的一種組織複雜、結構龐大的企業集團,以金融控制為基礎,通過控制加入康采恩的企業的股份來實現其壟斷統治的。

  40√2. 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隨著資本主義發展,銀行業也形成了集中和壟斷。大銀行的形成,使銀行和工業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銀行有了新作用,即由普遍的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所謂金融資本是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的融合。金融寡頭是掌握龐大金融資本的資本家或資本家集團。金融資本的統治包括在經濟上的統治和政治上的統治兩個方面。(1)金融資本在經濟上是通過「參與制」來實現其統治的。所謂「參與制」,就是金融寡頭通過掌握股份公司的股票控制額來層層控制總資本遠遠大於金融寡頭自有資本的大型壟斷企業的制度。(2)金融寡頭在政治上是通過「個人聯合」來實現其統治的,如金融寡頭親自或派自己的親信和代理人擔任政府要職,收買政府高級官員和國會議員,聘請曾在政府任職的要員到公司擔任高級職務等等。

  3. 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主義壟斷時期以資本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的意義在於:(1)資本輸出是壟斷資本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必由之路。隨著壟斷的形成,一方面金融寡頭攫取了大量的壟斷利潤,積累並掌握了巨額的貨幣資本;另一方面,國內有利的投資場所已經不夠,金融資本家就必然把大量的過剩資本輸出到國外去。(2)資本輸出也是金融資本爭奪世界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來源的需要。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產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來源問題愈加尖銳,為此而展開的國際間競爭進一步加劇。資本輸出可以越過對方的貿易和關稅壁壘,就地生產,就地銷售,迅速佔領和壟斷市場。把資本輸出到落後國家直接開發資源,就是壟斷廉價原料的穩定來源的最好辦法。

  資本輸出的形式,一是借貸資本輸出,如貸款,又稱間接投資;二是產業資本輸出,又稱直接投資。

  4. 瓜分世界的資本家的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隨著資本輸出的增加和壟斷組織向國外擴張勢力範圍活動的加劇,壟斷組織之間爭奪國外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起來。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各國壟斷組織之間取得了暫時妥協,達成了國際性協定,以資本輸出為基礎,形成了壟斷世界市場的國際壟斷同盟。

  5. 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經把世界上的領土瓜分完畢。

  列寧概括的上述五個方面的帝國主義基本經濟特徵,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表現形式上發生了許多重要變化。如:(1)壟斷組織的規模,壟斷經濟的形式,壟斷經濟統治的範圍不斷擴張,如混合聯合公司以跨行業、跨部門的方式實行更大規模的壟斷經營和統治。跨國公司、跨國銀行、國際壟斷資本財團建立了對世界經濟的支配地位;(2)資本的國際流動出現新的特點,國外直接投資、金融資本國際流動的規模空前增大、速度空前加快;(3)國家出面的國際壟斷調節活動頻繁,經濟走向區域化、集團化、全球化;(4)舊殖民主義瓦解後「新殖民主義」出現;(5)國際經濟發展不平衡等。

  (四)壟斷和競爭的關係

  41√1. 壟斷是在自由競爭的基礎上作為競爭的對立面而產生的,但是壟斷產生後並沒有也不可能消除競爭,而是與競爭並存,並且凌駕於競爭之上。

  2. 壟斷時期存在競爭的原因:(1)壟斷資本主義經濟依舊是商品經濟,而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2)在壟斷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仍然存在著非壟斷的「局外企業」,這些「局外企業」之間仍然存在著自由競爭。(3)壟斷占統治地位的部門內、幾個大壟斷企業之間也存在著競爭。

  3. 壟斷條件下的競爭。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自由競爭範圍僅限於局外企業相互之間,自由競爭不再是競爭的主要形式,也不佔主要地位。佔主要地位的是由壟斷本身產生的競爭,主要包括:(1)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2)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3)壟斷組織與「局外企業」之間的競爭。

  (五)壟斷利潤

  42√1. 壟斷利潤。社會化大資本壟斷的實質是要取得壟斷利潤。壟斷利潤是壟斷統治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所謂壟斷利潤是指壟斷組織憑藉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2. 壟斷利潤的來源:(1)壟斷企業內部職工創造的剩餘價值;(2)存在於壟斷企業外部、通過價格等機制轉移到壟斷企業中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包括①通過壟斷高價出售消費品侵佔工人和其他勞動群眾的一部分收入;②通過壟斷高價和低價,佔有非壟斷企業的一部分利潤和小生產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③通過國家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把社會已形成的一部分價值和剩餘價值轉化為壟斷利潤;④通過向外擴張、輸出資本、不等價交換等形式,掠奪其他國家人民的一部分財富。

  (六)壟斷價格

  43√1. 壟斷價格。保證壟斷利潤的主要手段是規定壟斷價格。所謂壟斷價格是指壟斷組織,憑藉其壟斷地位所規定的旨在保證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包括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形式。壟斷高價是壟斷組織銷售商品時規定的市場價格,它大大高於商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壟斷低價是壟斷組織向非壟斷組織的中小企業購買原料、初級產品等生產資料時規定的市場價格,它低於商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

  2. 壟斷價格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壟斷價格的出現,使一些商品價格高於或低於價值或生產價格,但這只是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變化,沒有否定價值規律。(1)壟斷組織人為確定壟斷價格時,不能完全脫離商品的價值或生產價格。(2)壟斷價格並沒有增加或者減小社會商品的價值總量或生產價格總量。壟斷價格出現後,全社會商品的價格總額仍然等於商品的價值總額。(3)通過壟斷價格獲得的利潤,其來源仍然是僱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和其他勞動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

  44√3. 價值規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作用形式。(1)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自由競爭條件下,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場價格受商品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2)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確立,自由競爭在更廣泛的產業之間展開時,形成了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場價格受商品供求關係影響,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3)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以壟斷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區別: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時期的作用形式)

  (七)國家壟斷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45√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列寧指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國家同勢力極大的資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是壟斷資產階級在生產日益社會化的條件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範圍內對生產關係的又一次部分調整。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形成時期,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國營鐵路、郵政、電話等基礎設施,國家舉辦儲金局、專賣事業等。(2)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期,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穩定發展時期。(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現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廣泛而迅速的發展。

  3.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

  46√(1)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融為一體,或稱國有壟斷資本。這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最高形式。一方面國家通過「國有化」,高價收買面臨破產的私人壟斷企業;另一方面國家通過財政撥款,直接投資興建新企業。資本主義國有企業主要從事那些投資多、周轉慢、風險大、私人壟斷資本不願經營的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基礎原材料生產,為私人壟斷資本的利益服務。

  (2)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即國私共有壟斷資本。國家通過購買私人壟斷企業的一部分股票,吸收一部分私人壟斷資本向國有企業投資,或與私人壟斷資本聯合興辦新企業等形式,實現與私人壟斷資本的結合。

  (3)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國家通過向私人壟斷企業訂貨,通過財政撥款向私人壟斷企業提供貸款、科研費用和各種補貼,調節利息率,通過「經濟計劃化」、「福利國家」等形式干預和影響社會經濟運行。

  4.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髮展的原因

  47√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戰後,隨著生產力進一步社會化和科技革命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關係的矛盾空前激化,並引發了一系列矛盾。這些矛盾單由私人壟斷資本無法解決,迫使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相結合加以緩解,具體而論:

  (1)科技革命推動生產迅速擴大與消費需求相對縮小兩者之間的矛盾。

  (2)部門間互相依賴加深與私人資本相互間競爭加劇兩者之間的矛盾。

  (3)社會化大生產對社會固定資本投資的巨大需求與私人壟斷資本積累有限性兩者之間的矛盾。

  (4)科學研究和勞動力再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局限性兩者之間的矛盾。

  (5)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與民族市場狹小之間的矛盾。各國壟斷資本為了維持自身的利益,不能不展開保持國內市場、爭奪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私人壟斷資本要加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實力,越來越多地依賴國家力量,要求國家直接出面為其對外經濟擴張服務。

  (八)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和雙重作用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資產階級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相結合的資本主義。是壟斷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作的一次部分調整。但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仍然是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這表現在:(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私人壟斷資本仍然是當代資本主義的基礎;(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私人壟斷資本沒有改變其資本的本質屬性。比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私人壟斷資本,普遍採取股份制形式,而資本主義的股份制形式,只是私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而決定股份制企業性質的,一是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二是企業的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正如馬克思所說,股份資本是「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並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裡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其「本質上就是私人經營,即使由聯合的資本家代替單個資本家,也是如此」。(3)國有經濟成分是資產階級國家所有制。現代資產階級的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動表明,在整個社會資本的運動中,國有企業是私人壟斷資本的補充,它的活動為私人壟斷資本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創造或提供了許多必要條件。從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得到最大利益的是私人壟斷資本,國有經濟的最大作用在於維護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整體利益。在國有企業中,直接與工人對立的不是資本家,而是它們的代理人,即由「總資本家」委派的代表。可見與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比較,資產階級國有制經濟只是改變了形式,其資本主義的實質沒有改變。因此,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維持其壟斷統治並保證獲取穩定的高額壟斷利潤。

  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雙重作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作用是雙重的。既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又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具有歷史局限性。其促進作用表現在:(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保證壟斷資本集團獲取穩定的高額壟斷利潤,從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國家利用財政和貨幣金融等經濟槓桿來調節經濟,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擴大國內外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3)國家通過大量撥款和組織開發新技術,共建新興產業,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4)國家調節壟斷資產階級與非壟斷資產階級、壟斷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利害關係和矛盾,使他們的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服從整個階級的整體的長遠利益。(5)通過社會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預勞資關係,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表現在:(1)國家干預不能解決生產盲目擴大和勞動群眾消費需求相對狹小的矛盾。因為國家干預沒有、也不可能抑制資本主義企業為追求利潤而盲目擴大生產的內在衝動,同時沒有、也不可能限制資本主義企業對勞動者的剝削而克服勞動者消費需求相對狹小的矛盾。國家採取措施調節這種不平衡狀態,往往是壓抑生產和供給的同時也抑制了需求;在刺激需求增長時也促進了生產猛烈擴張。其結果,不可避免地加深、加劇資本主義制度下固有的生產和消費的矛盾。(2)國家調節不能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不能消除部門之間比例破壞和經濟結構失衡。因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產目的、資本家之間的激烈競爭、市場機制自發的支配作用,並不因國家干預而改變。(3)國家干預經濟不能解決失業問題、貧富懸殊問題,不能消除大量貧困現象。國家干預經濟,一沒有改變使生產資料和勞動者分離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二沒有改變資本有機構成隨資本積累而提高的趨勢,因而不能改變勞動者就業狀況取決於資本的需要這一基本關係。國家採取刺激投資和生產增長的措施,可以增加就業,但解決不了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的矛盾,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失業現象。(4)由於國家干預不改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不解決上述各種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消除周期性經濟危機,不能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對所有這些矛盾和問題,國家干預所起的作用,都帶有「一時緩和,最終加劇」的特點。同時,國家干預經濟還帶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財政赤字、通貨膨脹、金融風險、國際經濟中新的摩擦和鬥爭等等。

  三、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一)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

  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日趨深化,資本主義各種矛盾不斷發展和尖銳化,具體體現在:第一,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加劇。第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不斷加深。第三,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化,這些矛盾的發展和尖銳化表明:壟斷資本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日漸成熟。

  (二)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和長期性

  1. 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向社會主義轉變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人類社會總是不斷進步,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前進的。資本主義在其建立初期,是朝氣蓬勃、促進生產力加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形態,但其自身又有各種內在的矛盾。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決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趨勢,一方面表現為在資本關係的一切可能的限度內,生產關係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進行自我調整;另一方面表現為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取代的必然性,並為向社會主義轉變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1)資本主義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準備了物質條件。這就是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社會化的大生產。資本主義特別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社會化程度極大提高,不僅生產本身逐漸向全面社會化方向發展,而且生產管理的社會化和資本的社會化也在不斷發展,這些都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制度準備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還產生和鍛煉了實現消滅資本主義和建立社會主義歷史使命的社會力量,即無產階級。

  2.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複雜性、曲折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長期性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世界上出現以後,幾十年來的發展道路卻是曲折的,在一些國家裡還有向私有制倒退的反覆。資本主義,特別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雖然矛盾重重,但也還在發展。這就告訴人們,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歷史過程。其中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1)一種社會經濟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必須是它的生產關係已經不可能繼續容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說:「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調整,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只有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內部再也找不到緩和的辦法,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尖銳化的時候,資本主義才會滅亡。

  (2)新的社會制度徹底戰勝舊的社會制度,歸根到底要求新制度創造出較之舊制度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新制度能更快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制度的優越性最本質的一點也體現在這裡。現實的社會主義各國,都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在生產力並不很發達、甚至不發達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提高了,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社會主義才有吸引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真正體現出來,社會主義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這顯然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複雜性、曲折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長期性。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內部的調整和變化是很複雜、很曲折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能容納的生產力仍有很大的空間。當出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以後,世界上就形成了兩大社會制度並存的格局。社會主義固然要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生產力的一些經驗。資本主義同樣在吸取社會主義國家的一些成功經驗。兩種社會制度並存的現實,迫使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某些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並緩和社會和階級的矛盾。這也使得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複雜、曲折的過程。

  4.在當今世界格局中,存在著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龐大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處在科技發展、經濟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它們在世界上擁有明顯的科技、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聯繫與合作空前增強,以跨國公司、跨國財團為代表的國際壟斷資本勢力不斷擴大,大批發展中國家不同程度地依賴於西方國家和國際壟斷資本。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雖然代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光明的前景,但在當今世界格局下,社會主義國家仍屬於科技、經濟實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期。這種世界格局發生根本變化是必然的,但也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的,這也決定了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小結與重點]

  本章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本章複習的重點如下:

  1. 核心概念:資本總公式、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價值增殖、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資本積聚、資本集中、利潤、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生產價格、超額利潤、商業利潤、利息率、銀行利潤、股票價格、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土地價格、壟斷利潤、壟斷價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2.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及解決這一矛盾的條件。

  3.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4.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5. 相對剩餘價值和超額剩餘價值。

  6. 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實質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7. 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

  8. 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和原因。

  9.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

  10. 價值規律在資本主義社會作用形式的變化。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剩餘價值率反映的是:

  A.預付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 B.可變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

  C.固定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 D.不變資本的價值增殖程度 (B,1989,理科)

  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

  A.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 B.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統一

  C.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D.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D,1990,文科)

  3.資本主義利潤率等於剩餘價值與

  A.可變資本之比 B.不變資本之比

  C.全部預付資本之比 D.產業資本之比 (C,1990年,理科)

  4. 私人壟斷的產生是由於

  A. 實行殖民政策的結果 B. 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越來越集中的必然結果

  C. 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直接結果 D. 資本家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結果

  (B,1990年,理科)

  5.資本家競相改進技術的直接動因是

  A.降低勞動力價值 B.追逐超額剩餘價值

  C.獲得絕對剩餘價值 D.獲得相對剩餘價值 (B,1991,文科)

  6.以資本積累的方式擴大個別資本的規模,是

  A.許多分散小資本的集合 B.大資本對中小資本的合併

  C.個別資本的資本積聚 D.組織股份公司 (C,1991年,文科)

  7.資本主義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

  A.資本主義土地經營權的壟斷 B.資本主義土地私有權的壟斷

  C.對同一土地追加投資的差別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B,1992年,文科)

  8.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於它

  A.表現為勞動的價格 B.是勞動力的價值

  C.是勞動者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 D.是勞動力的價格或價值的轉化形態(A,1992,文科)

  9.個別資本通過組織股份公司使生產規模擴大是

  A.資本的積累 B.資本的積聚

  C.資本的集中 D.社會資本的擴大 (C,1992年,理科)

  10.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的價值是藉助於生產的

  A.具體勞動而增殖 B.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

  C.抽象勞動而增殖 D.抽象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 (B,1994年,理科)

  11.平均利潤形成後,商品市場價格上下波動圍繞的中心是

  A.生產價格 B.成本價格

  C.同一部門商品的平均價格 D.同一部門商品的平均成本價格 (A,1994年,文科)

  12.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集中的直接後果是

  A.社會總資本急劇增加 B.個別資本規模迅速擴大

  C.絕對剩餘價值總量快速增長 D.社會就業率明顯提高 (B,1995年,理科)

  13.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價格為13.30元。該股票價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業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 B.股息的資本化

  C.按股票面額可以從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潤額

  D.社會經濟、政治形勢變化的晴雨表 (B,1997年,文科)

  14.資本主義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資本主義私有制 B.農業工人提供了剩餘勞動

  C.農業工人工資低於其它部門 D.土地的資本主義壟斷經營 (D,1997年,理科)

  15. 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是

  A. 同一部門內部不同企業之間競爭的結果 B. 不同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

  C.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競爭的結果 D. 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之間競爭的結果(B,1998年,理科)

  16.北京某繁華地段上一家店鋪月租金為5萬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鋪的月租金為3萬元,前者多交的2萬元屬於

  A.絕對地租 B.級差地租Ⅰ

  C.級差地租Ⅱ D.壟斷地租 (B,1998年,理科)

  17. 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是

  A. 國際卡特爾 B. 混合聯合公司

  C. 跨國公司 D. 國際康采恩 (C,1998年,理科)

  18. 某資本家經營的企業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生產商品花費的勞動時間比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少10%,由此形成商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額剩餘價值 B. 絕對剩餘價值

  C. 相對剩餘價值 D. 剩餘價值 (A,1999年,文科)

  19.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關鍵是運用

  A.商品兩因素原理 B.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原理

  C.資本區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原理 D.勞動兩重性原理(D,2000年,理科)

  20.在揭示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問題上,首先要區分

  A.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 B.勞動和勞動力

  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B,2000年,理科)

  21.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是因為剩餘價值被看作是生產商品中所

  A. 耗費的可變資本的增加額 B. 預付的不變資本的增加額

  C. 預付的全部資本的增加額 D. 耗費的全部資本的增加額(C,2000年,文科)

  22.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從根本上說是

  A. 國內市場競爭的結果 B. 國際競爭激化的結果

  C. 壟斷統治加強的結果

  D. 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矛盾發展的結果 (D,2000年,文理科)

  23.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實質是:

  A.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B.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C.物質資料再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D.物質資料再生產與勞動力再生產的統一 (C,2001年,文理科)

  24.某棉紡廠因棉花價格上漲而增加了資本的墊支,它影響該廠的

  A.資本技術構成 B.資本價值構成

  C.資本物質構成 D.資本有機構成 (B,2001年,文科)

  25.一般情況下,獲利水平低於平均利潤率的資本是

  A.產業資本 B.商業資本 C.銀行資本 D.借貸資本 (D,2001年,理科)

  26. 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餘價值是

  A. 單個資本家採用先進技術降低商品個別價值的結果

  B. 單個資本家壓低勞動力價值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的結果

  C. 資本家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增加工人剩餘勞動時間的結果

  D. 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 (D,2002年,文科)

  27. 在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條件下,由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追加投資的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A. 級差地租Ⅰ B. 級差地租Ⅱ C. 絕對地租 D. 壟斷地租 (B,2003年)

  28. 商業資本作為一種獨立的職能資本,也獲得平均利潤,其直接原因是

  A. 商業部門和產業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轉移

  B. 產業資本家為銷售商品將部分利潤讓渡給商業資本家

  C. 商業資本家加強對商業僱員的剝削

  D. 產業部門將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分割給商業部門 (A,2006年)

  29. 作為商品的資本是

  A. 商業資本 B. 借貸資本 C. 產業資本 D. 流通資本 (B,2007年)

  30.在資本主義社會,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間爭奪的是( B )

  A.形成級差地租I的超額利潤 B.形成級差地租II的超額利潤

  C.形成絕對地租的超額利潤 D.形成壟斷地租的超額利潤

  31.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增殖過程的分析,把僱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

  A.生產使用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價值的時間

  B.轉移舊價值的時間和創造新價值的時間

  C.生產生產資料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

  D.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         (D,2008年)

  32.某塊土地,地租為200萬元,土地價格為4000萬元。若銀行存款利息不變,該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萬元時,銀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價格分別是

  A.5%、9000萬元 B.5%、6000萬元

  C.6%、9000萬元 D.6%、6000萬元      (B.2008年)

  (二)不定項選擇題

  1. 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

  A. 反映了生產社會化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

  B. 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結果

  C. 能允許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D. 能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E. 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具體形式的變化 (ABCE,1988年,文理科)

  2.馬克思關於資本有機構成學說論證了

  A.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B.技術進步條件下生產資料生產的優先增長

  C.平均利潤率的形成 D.利潤率的下降趨勢

  E.商業利潤的來源 (ABCD,1991年,文科)

  3.馬克思把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其意義在於

  A.揭示了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 B.為計算剩餘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C.為計算資本周轉速度提供了依據 D.為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奠定了基礎

  E.為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理論奠定了基礎 (ABDE,1992,文科)

  4.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力再生產條件的改變,當今資本主義剝削形式的特點有:

  A.工作日的縮短 B.勞動條件有所改善

  C.採取了新的勞動組織與管理 D.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作用提高

  E.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發生根本變化 (ABCD,1992,理科)

  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內壟斷資本發展的新現象有

  A. 生產集中發展到跨部門集中 B. 相當數量的大企業被兼并或合併

  C. 私人壟斷加速向國家壟斷轉變 D. 混合聯合公司成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E. 自由競爭完全為壟斷所取代 (ABCD,1993年,文科)

  6.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一有機會就提醒讀者注意,決不要把他所說的剩餘價值同利潤或資本贏利相混淆。」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應是

  A. 剩餘價值和利潤無本質區別 B. 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內容

  C. 剩餘價值是資本的贏利 D. 利潤是剩餘價值的一種具體形式

  E. 利潤常常只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BDE,1994年,理科)

  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壟斷資本主義的特徵獲得了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主要有:

  A. 混合聯合公司成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B. 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主要組織形式

  C. 私人壟斷資本普遍採取股份公司的企業組織形式

  D.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成為經濟生活強有力的支配者

  E. 由國家出面組建的國際壟斷組織出現 (ABDE,1995年,理科)

  8.商品流通公式與資本流通公式相比較,其區別有

  A.買與賣的順序不同 B.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起點和終點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E.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ACDE,1997,文科)

  9. 利潤率的變動與

  A. 剩餘價值率同方向變化 B. 資本有機構成高低反方向變化

  C. 資本有機構成高低同方向變化 D. 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反方向變化

  E. 不變資本的節省程度同方向變化 (ABE,1997年,理科)

  10. 壟斷價格的形成並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因為

  A. 壟斷價格不能完全脫離商品的價值

  B. 壟斷價格圍繞交換價值波動

  C. 全社會的商品價格總額和商品價值總額仍然一致

  D. 壟斷價格改變的只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

  E. 壟斷價格圍繞生產價格波動 (ACD,1998年,理科)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壟斷髮展的新現象有

  A. 壟斷資本跨部門發展 B. 大型企業間的聯合與兼并加劇

  C. 私人壟斷加速向國家壟斷轉變 D. 壟斷取代了競爭

  E. 跨國公司成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ABCE,1999年,理科)

  12.借貸資本和職能資本相比,其特點是

  A. 一種資本商品 B. 一種作為財產的資本

  C. 一種獨立形式的資本 D. 採取G-G′的運動形式

  E. 能夠獲得平均利潤 (ABD,2000年,文科)

  13.土地所有者從租種它的優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那裡獲得的地租是農產品的

  A.市場價格與成本價格的差額 B.生產價格與成本價格的差額

  C.個別生產價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D.價值與生產價格的差額

  E.價值與平均利潤的差額 (CD,2001年,文理科)

  14. 對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過程分析的意義在於揭示

  A. 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資本運動所採取的形式

  B. 可變資本是工人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

  C. 不僅可變資本而且全部資本都是工人的勞動創造的

  D. 工人的個人消費不過是為資本家再生產勞動力

  E. 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的統一

  (BCDE,2002年,理科)

  15.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A. 價值便轉化為生產價格

  B. 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總額與剩餘價值總額不相等

  C. 有些部門獲得的利潤高於本部門生產的剩餘價值

  D. 有些部門獲得的利潤低於本部門生產的剩餘價值

  E. 生產價格的變動不再以價值的變動為基礎 (ACD,2002年,理科)

  16. 某市相同建築結構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華的路段為35元/平方米,在郊區為10元/平方米。這種差別產生的原因在於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 B. 經營壟斷

  C. 土地所有權壟斷 D. 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 供求狀況的不同 (ABE,2002年,文科)

  17. G-W-G′之所以被稱為資本的總公式,是因為它

  A. 既包括買的過程,又包括賣的過程 B. 既包括商品運動,又包括貨幣運動

  C. 概括了各種資本運動的一般特徵 D. 概括了資本流通與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徵

  E. 體現了資本運動的根本目的 (2003,CE)

  18.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

  A. 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B. 利潤率的提高

  C. 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比例的降低 D. 資本周轉速度的減緩

  E. 平均利潤率的下降 (ACDE,2003)

  19. 股票價格

  A. 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 與預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 是股息收入的資本化 D. 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

  E. 不是股票的票面額 (ABCE,2003)

  20. 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有

  A.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B. 價格圍繞交換價值上下波動

  C. 價格圍繞成本價格上下波動 D. 市場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E. 市場價格圍繞壟斷價格上下波動 (ADE,2003)

  21.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過程,同時也是

  A.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過程

  B. 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過程

  C. 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發生轉移的過程

  D. 資本家集團重新瓜分剩餘價值的過程

  E. 超額利潤消失的過程 (BCD,2004年)

  22. 資本主義地租中的絕對地租

  A. 是農產品價值超過社會生產價格以上的超額利潤

  B. 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的資本有機構成

  C. 形成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

  D. 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ABD,2005年)

  23.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實現個別資本增大的形式是

  A. 資本循環 B. 資本積聚 C. 資本周轉 D. 資本集中 (BD,2006年)

  24. 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包括

  A. 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

  B. 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

  C. 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

  D. 壟斷使競爭趨於緩和 (ABC,2006年)

  25.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潤率的途徑有

  A.提高剩餘價值率 B.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C.加快資本周轉速度 D.節省不變資本 ( AD,2007年)

  26.商品的市場價格發生變化

  A.與貨幣的價值量變化無關 B.與商品的價值量變化有關

  C.與商品的生產價格變化無關 D.與商品的供求變化有關 ( BD,2007年)

  (三)分析題

  1. 美國是當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仍然存在著失業工人。據美國勞工部宣布,1992年5月份950萬人失業,失業率高達7.5%。試用馬克思主義的有關原理,闡明這一現象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伴侶。(1993年,理科)

  答案要點:

  近幾年美國經濟一直不景氣,失業人數時多時少,但始終存在著失業現象。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相對人口過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確分析這個問題。(1分)

  相對過剩人口是指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力商品的供給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形成多餘的過剩人口。它表現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業工人。(2分)

  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隨著資本積累的進行,資本有機構成在不斷提高。這必然造成兩種對立的趨勢:資本對勞動力需求的相對減少;社會上勞動力的供給在增多。兩種趨勢的發展,會使勞動力商品供過於求,形成相對過剩人口。(6分)

  相對過剩人口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可見,工人失業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3分)

  2. 在19世紀中期馬克思寫《資本論》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工資水平,約比德國、俄國等大陸國家的工資水平高出50%。從那時起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之間的工資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試用馬克思有關資本主義工資的原理,闡明不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工資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12分)(1994年,理科)

  答案要點: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工資的原理指明,工資是勞動力價值的貨幣表現,即勞動力的價格。但在表面現象上,工資卻取得了「勞動的價格」形態,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3分)

  勞動力作為商品,它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延續後代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以及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這些因素組成。勞動力的價值還包含著歷史和道德的因素。(4分)

  勞動者的物質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是受到自然條件、歷史發展等方面的影響而變化的。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凡是影響勞動力價值的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到工資水平的差異,主要受各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文化發展水平以及各國工人階級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條件等因素決定的。無產階級為提高工資而進行的鬥爭,對提高工資水平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其工資水平高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因此,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工資水平,過去存在差距,現在仍然存在差距。(5分)

  3.試述馬克思關於平均利潤形成過程的理論及其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啟示。(1995年,理科)

  答案要點:

  平均利潤是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的。在商品按照價值出售的條件下,由於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周轉速度不同,使各個生產部門的利潤率高低不同。資本家為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和更高的利潤,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點的部門之間競爭,其結果使各部門生產規模和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以及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最終使各部門不同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實現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即平均利潤。平均利潤形成後,商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利潤率的平均化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在各個部門之間分配的過程。(6分)

  馬克思關於平均利潤形成過程的理論,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啟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競爭環境;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要有自主經營權;資本等生產要素能在不同部門之間合理流動;要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等等(4分)。

  4.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對城市土地徵收使用費,並按不同地段確定不同的收費標準。試析這樣做的理論依據及現實意義。(1998年,文科)

  答案要點:

  我國對城市土地徵收使用費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的地租理論。(1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1分)由於土地等級、位置不同產生級差地租。(2分)

  我國城市土地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使用城市土地,都應該交納一定的土地使用費,確保國家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2分)國家對城市土地實行有償使用,並按不同地段徵收不同的土地使用費,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有利於培育和發展房地產市場;有利於增加國家財政收入。(4分)

  5. 據估計,今天在美國有6000家公司推行「僱員擁有股票計劃」,其中包括西爾斯羅伯克百貨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僱員擁有股票計劃」在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們積極地經營他們的公司,產生了一種充滿活力的責任感,在生產率、高質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國爭取僱員擁有股票委員會對於50家高技術公司所作的一項調查發現,利用僱員擁有股票計劃的公司要比沒有利用這種計劃的公司發展快2~4倍。隨著這一計劃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國有25%的僱員分享他們公司的所有權。這種迅速出現的「工人資本主義」概念也適用於相當大部分的美國經濟。但是工人擁有股票不會輕易轉變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東說:「我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樣。」也有的工人股東認為,在「僱員擁有股票計劃」下,越是儘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 E. 哈拉爾著:《新資本主義》

  請回答:(1) 根據材料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實行「僱員擁有股票計劃」的原因。

  (2) 評析工人股東的兩種看法。

  答案要點:

  ①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資本主義國家為緩和、克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進行著生產關係的不斷調整,以適應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要求。「僱員擁有股票計劃」的推行正是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社會化發展要求的一種措施。(4分)

  ②工人股東的第一種看法主要是從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方面來看的,也就是說,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推行「僱員擁有股票計劃」並不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與僱傭勞動關係的實質,資本與僱傭勞動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對立關係。僱員擁有股票,只是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範圍內,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剝削鎖鏈稍有放鬆,但不可能改變僱傭勞動者的階級地位。(3分)工人股東的第二種看法,看到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新變化,看到了推行「僱員擁有股票計劃」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積极參与企業的生產管理活動,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緩和勞資衝突和社會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於資本家的利潤得到實現,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這種看法忽視了資本與僱傭勞動之間關係的實質。(2分)

  第4章 資本的運行

  複習提示:本章考察資本的運動過程。即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和壟斷資本的國際化。重點是資本運動的一般原理,主要內容包括資本循環理論、資本周轉理論、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資本的運動過程,從單個產業資本看,表現為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資本循環理論重點是分析資本連續運動的條件及其矛盾。資本周轉理論重點是分析資本運動的速度,以揭示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而從社會總資本的運動看,表現為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重點是分析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所要求的基本比例關係即所要求的實現條件。在此基礎上,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內在矛盾與經濟危機。

  本章的理論性很強,比較難理解,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而且,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馬克思的資本循環理論、資本周轉理論和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包含著適應於一切社會化大生產的共同規律,對包括社會主義生產在內的一切社會化大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具體地說,馬克思的資本循環理論和資本周轉理論對加強社會主義企業資金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是指導我們認識社會主義企業資金運動的規律性;二是指導我們認識加速資金周轉的意義和途徑。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揭示了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的條件和規律性;論證了社會化大生產必須按比例發展。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要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首先要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環節之間建立起合理的比例關係,做到比例協調。比例協調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

  (一)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的三個階段和採取的三種職能形式

  1√1. 產業資本及其循環。資本是在不斷循環運動中實現價值增殖的,而能夠發生價值增殖的資本只有產業資本。所謂產業資本是指投在物質生產部門的資本。它包括工業、農業、建築業等物質生產部門的資本。產業資本順次地經過三個階段,採取三種職能形式,實現價值增殖,最後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部運動過程,叫做資本循環。用公式表示是:

  2√2.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①第一階段是購買階段,即資本家用貨幣資本購買勞動力(A)和生產資料( )。用公式表示是: 。在這一階段,資本採取貨幣資本的職能形式,發揮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為剩餘價值生產準備條件的職能。②第二階段是生產階段,即生產包含剩餘價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是: 。在這一階段,資本採取生產資本的職能形式,發揮生產剩餘價值的職能。③第三階段是銷售階段,即銷售產品,實現價值與剩餘價值。在這一階段,資本採取商品資本的職能形式,發揮實現剩餘價值的職能。用公式表示是:W′—G′。

  從分析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中,可以看出,把產業資本劃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依據是資本各個部分在循環中的職能不同。

  3. 產業資本在循環中不僅存在三種形式,經歷三個階段,而且採取三種不同的循環方式:貨幣資本的循環(G—W…P…W′—G′),生產資本的循環(P…W′—G′?G—W…P)和商品資本循環(W′—G′?G—W…P…W′)。因此,產業資本的連續進行的現實循環,不僅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個循環的統一。

  (二) 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3√保證產業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是:第一,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在空間上同時並存,簡稱並存性。第二,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在時間上連續繼起,簡稱繼起性。資本三種職能形式的空間上的並存性和時間上的繼起性是相互聯繫和互為條件的。繼起性是由並存性決定的,沒有並存性也就沒有繼起性,同樣,並存性是繼起性的結果,如果繼起性受到阻礙,並存性也就成為不可能。

  (三) 資本周轉

  資本周轉的含義:資本周轉是指不斷重複、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過程。馬克思指出:「資本的循環,不是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當作周期性的過程時,叫做資本的周轉。」考察資本周轉,主要是分析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及其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主要受資本周轉時間和生產資本構成兩個因素的影響。

  (四) 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4√1. 資本周轉時間。資本周轉時間是指產業資本的一個循環周期的時間,是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總和。生產時間是資本處於生產領域的時間,它包括勞動時間、勞動對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時間、生產資料儲備時間以及正常的停工時間。流通時間是資本處在流通領域的時間,包括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2. 資本周轉次數。資本周轉速度用資本周轉次數表示。資本周轉次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資本價值周轉的次數。資本周轉次數(n)=一年(U)/資本周轉一次需要的時間(一般以月份為單位,用u表示)。

  可見,資本的周轉速度和資本周轉時間成反比,或反相關;與周轉次數成正比,或正相關。

  (五)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5√資本周轉的速度除取決於資本周轉時間以外,還取決於生產資本的構成,即取決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

  1. 劃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根據。把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根據生產資本不同部分在資本運動中的價值周轉的不同方式。

  2. 劃分的內容。(1)固定資本是指購買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等勞動資料的生產資本。它們在物質上一次投入生產過程,其價值則按照在使用過程中的磨損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產品出售後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並經過多次生產過程才實現價值的全部周轉。(2)流動資本是指購買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生產資本。勞動對象的物質要素一次投入生產過程,其價值也一次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並隨著產品的出售一次收回。用於購買勞動力的資本以工資形式在一次生產過程中支付給工人,在商品出售以後,又全部周轉回到產業資本家手中。所以,用於勞動力的資本的價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產過程,並隨著商品的銷售一次全部收回,因此,也把它叫做流動資本(區別:可變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

  3.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是:(1)二者價值轉移的方式不同;(2)二者周轉的時間不同;(3)二者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資本是一次預付,分批逐漸收回,流動資本是一次預付,一次收回;(4)二者的物質更新方法不同。

  6√4. 流動資本和流通資本的區別。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對生產資本不同構成部分的一種劃分。因此,流動資本對應的是固定資本。至於產業資本中的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都是處於流通領域的資本形式,稱之為流通資本。流通資本對應的是生產資本。(區別:流動資本和流通資本)

  7√5.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與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與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是:第一,劃分的根據不同。第二,劃分的對象不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是對預付資本的劃分,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對生產資本的劃分。第三,劃分的內容不同。不變資本的廠房、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屬於固定資本,而原料、燃料等勞動對象屬於流動資本,工資既是可變資本,又屬流動資本。如下表所示:

  第四,劃分的目的不同。把預付資本劃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是為了揭示剩餘價值的源泉和剝削實質。而把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為了考察生產資本構成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區別:不變和可變資本、貨幣、生產和商品資本與固定和流動資本)

  (六) 技術進步和固定資本折舊

  8√1. 技術進步和固定資本的磨損。如上所述,固定資本的價值是根據它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固定資本的磨損分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有形磨損也叫物質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的物質要素在生產中因正常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損耗。無形磨損也叫精神磨損,是指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間,由於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無形磨損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於生產方法改進和勞動資料生產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資本價值的貶值;另一種是由於出現新技術和新發明引起原有固定資本價值的貶值。固定資本無形磨損所造成的固定資本價值的損失,並不能完全轉移到新產品中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固定資本的無形磨損有不斷加速的趨勢。正因為如此,資本家企業總是儘可能地提高固定資本的利用率,用以減少和彌補固定資本的無形磨損。(區別: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的區別)

  2. 固定資本的折舊。固定資本的折舊,就是固定資本在使用過程中因磨損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根據固定資本磨損程度以貨幣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資本補償金,叫做折舊基金或折舊費。用公式表示就是:

  提取的折舊費與固定資本原始價值的比例,叫折舊率。折舊率的計算公式是:

  (七) 制約資本運動速度的因素

  制約資本運動(周轉)速度的因素有二:

  1. 資本周轉時間。資本周轉速度與資本周轉時間成反比,或反相關。

  9√2. 生產資本構成。生產資本構成對預付資本周轉速度快慢的影響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本身的周轉速度;二是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重。資本周轉速度與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所佔比重反相關,而與生產資本中流動資本所佔比重正相關。由於預付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各不相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自所佔比重會發生變化。因此,計算預付資本總周轉速度時,要把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轉的價值額統一起來,除以預付資本總額。所謂預付資本總周轉是指預付資本不同組成部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平均周轉。用公式表示就是:

  (八) 資本周轉速度對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

  10√1. 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的影響是:資本周轉速度影響年商品總量,資本周轉速度與年商品總量正相關。

  2. 資本周轉速度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影響是: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可以,第一,增加年剩餘價值量(M):M=m′vn;第二,提高年剩餘價值率(M′):M′=m′vn/v=m′n;(區別:剩餘價值率、利潤率和年剩餘價值率體現的不同關係);第三,節省預付資本量;第四,減少固定資本無形磨損,提高固定資本利用率,加速固定資本更新。

  (九) 社會總資本運行的核心問題

  1. 個別資本和社會總資本運動

  (1)個別資本。在資本主義社會,每個企業的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都獨立地進行循環和周轉,實現價值增值。這種各自獨立發揮資本職能的資本就是個別資本或單個資本。

  (2)社會總資本。各單個資本雖然是彼此分離各自獨立的,但不可能單獨地、孤立地存在和運動。為了實現價值增殖,它們必須通過流通過程彼此發生一定的關係或聯繫,通過這種聯繫,各個獨立的資本便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的個別運動便匯合成了一個整體運動。這種互相聯繫的個別資本的總和,就是社會總資本,而互相交錯的各個別資本運動的總和,就是社會總資本的運動。

  11√社會總資本的運動既然是由個別資本的運動的總和所構成,因而社會總資本運動和單個運動有許多共同之處:①從運動的內容看,都包括生產剩餘價值的生產消費;②從運動的形式看,都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③從運動的過程看,都要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都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④從運動的目的看,都是為了價值增殖。

  但是社會總資本運動和單個資本運動也存在區別:①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包括生產消費,而且包括個人消費;②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包括資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個人消費的一般商品流通;③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包括資本流通,而且包括剩餘價值的流通;④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包括價值補償,而且包括實物補償。

  正是由於社會總資本和個別資本的運動的運動有著重大區別,所以在研究了個別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以後,還必須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進行單獨的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闡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規律性,以及在更加展開的形態上揭露資本主義經濟所包含的對抗性矛盾。

  2. 考察社會總資本運動的出發點是社會總產品

  12√由於社會總資本的運動和個別資本的運動存在重大差別,所以,考察社會總資本運動必須以社會總產品為出發點。社會總產品是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社會各物質生產部門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社會總產品在實物上是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在價值上是社會總產值(∑c+v+m)。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總產品表現為社會總商品資本。

  3. 社會總資本運動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

  13√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所要研究的是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再生產和流通,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順利進行的問題。這就要分析:(1)社會總產品怎麼順利出售,從而實現其價值,使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各部分價值都能得到補償即收回,以便繼續預付資本進行再生產,即所謂價值補償。(2)各個資本家企業生產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以及資本家和工人所消費的消費品,從哪裡重新購買,使已消耗的各種物質資料都能得到補償,可以繼續進行再生產,即所謂實物補償。所以,社會總資本運動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問題。

  (十) 分析社會總資本運動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14√1. 把社會總產品從實物上按最終用途,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部分,與此相適應,把整個社會生產部門分為兩大部類:第Ⅰ部類即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和第Ⅱ部類即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

  2. 把社會總產品從價值上分為c+v+m三部分。

  (十一)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及其兩種方式

  資本主義再生產按照它的規模來劃分,可分為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1.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指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再生產在原有規模上重複進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資本家不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當作追加的資本使用,使生產在規模擴大的基礎上進行。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來看,分為外延擴大再生產和內涵擴大再生產兩種方式。

  (十二)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1. 簡單再生產的圖式馬克思根據研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給出了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經濟結構(分為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和社會總產品構成的圖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w

  Ⅱ2000c+500v+500m=3000w

  在以上圖式中,第Ⅰ部類產品的價值是6000,其實物形態是生產資料;第Ⅱ部類產品的價值是3000,其實物形態是消費資料,社會總產品價值為9000,只有當這9000單位產品全部按照價值順利進行交換之後,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才能正常進行。

  2. 簡單再生產的交換過程

  如下圖所示,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即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要經過三次交換過程。

  (1)第Ⅰ部類內部各資本家企業之間的交換。補償已消耗掉的4000單位的生產資料及其價值。

  (2)第Ⅱ部類內部的交換。補償資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1000單位的消費資料及其價值。

  (3)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分別補償第Ⅰ部類資本家和工人所消耗的2000單位消費資料及其價值,以及第Ⅱ部類已消耗掉的2000單位的生產資料及其價值。

  經過以上三次交換過程,9000單位 產品的各個部分,在價值上得到了補償,在實物上得到了替換,從而下一年度的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得以順利進行。

  2. 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上述三次交換過程表明: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可以用三個公式來表示。

  15√(1)基本條件:Ⅰ(v+m)=Ⅱc。 即第Ⅰ部類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應等於第Ⅱ部類的不變資本。這一公式體現了社會生產兩大部類之間的內在聯繫,即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要正常進行,兩大部類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

  (2)Ⅰ(c+v+m)=Ⅰc+Ⅱc。即第Ⅰ部類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要滿足全社會簡單再生產對生產資料的需要。表明: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繫。二者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才能正常進行。

  (3)Ⅱ(c+v+m)=Ⅰ(v+m)+Ⅱ(v+m)。即第Ⅱ類生產的全部消費資料要滿足全社會簡單再生產對消費資料的需要。表明:整個社會的消費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繫。二者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才能正常進行。

  (十三)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條件及其意義

  1. 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

  16√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徵是擴大再生產。為了實現社會總資本的擴大再生產,追加的資本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作為追加的不變資本,用於追加的生產資料,一部分作為追加的可變資本,用於追加的勞動力。所以,在社會總產品中,必須為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提供追加的生產資料,以及提供追加的勞動力所需要的消費資料。這樣,擴大再生產要現實地進行,必須具備下列兩個前提條件(也叫物質條件):

  (1)擴大再生產必須有追加的生產資料。為了保證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所需追加的生產資料,第一部類一年中所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除了維持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外,還必須有一個餘額,用以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 公式兩端同時減去Ⅰc,即

  Ⅰ(v+m)>Ⅱc

  (2)擴大再生產必須有追加的消費資料。為了獲得擴大再生產所需追加的消費資料,第二部類一年內所生產的全部消費資料,除了滿足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所需要的消費資料外,也必須有一個餘額,用以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消費資料的需要。如用 表示剩餘價值中資本家用了個人消費的部分,那麼剩餘價值中用於積累的部分則為m- 。(積累的部分在再生產中,一部分用於追加的生產資料,即Δc;一部分用於追加的可變資本,即Δv,因此,m- =Δc+Δv)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v+m)>Ⅰ(v+ )+Ⅱ(v+ ),公式兩端同時減去Ⅱ(v+ ),即:

  Ⅱ(c+m- )>Ⅰ(v+ )

  2.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1) 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及交換過程

  ① 擴大再生產進行之前即積累之前的圖式

  馬克思根據擴大再生產前提條件的要求,給出了擴大再生產進行之前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總產品構成圖式:

  Ⅰ 4000c+1000v+1000m=6000w

  Ⅱ 1500c+750v+750m=3000w

  在圖式中,Ⅰ(1000v+1000m)>Ⅱ1500c,符合Ⅰ(v+m)>Ⅱc,具備了進行擴大再生產的可能性。

  ② 積累之後的圖式

  要進行擴大再生產,資本家首先必須把剩餘價值的一部分用於資本積累。假定積累時資本有機構成不提高,即兩大部類分別仍按原有的4:1和2:1的資本有機構成積累。再假定第Ⅰ部類資本家從剩餘價值中拿出500單位進行積累,分別轉化為追加的不變資本400Δc和追加的可變資本100Δv。第Ⅱ部類資本家從剩餘價值中拿出150單位進行積累,分別轉化為追加的不變資本100Δc和追加的可變資本50Δv。這樣,上述擴大再生產的圖式變化為:

  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 =6000w

  Ⅱ(1500c+100Δc)+(750v+50Δv)+600 =3000w

  ③ 擴大再生產的交換過程

  如下圖所示,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即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也要經過三次交換過程

  (這裡,Δc表示追加的不變資本,Δv表示追加的可變資本)

  ④ 擴大再生產順利實現之後的圖式通過以上三次交換過程,9000單位社會總產品得以全部實現,下一次社會再生產就能夠順利進行。在下一年擴大再生產中,如果剩餘價值率仍為100%,這樣,擴大再生產的圖式便是:

  Ⅰ 4400c+1100v+1100m=6600w

  Ⅱ 1600c+800v+800m=3200w

  (2) 擴大再生產實現的條件

  三次交換過程表明: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可以用三個公式表示。

  17√①基本條件:Ⅰ(v+Δv+ )=Ⅱ(c+Δc)

  ②Ⅰ(c+v+m)=Ⅰ(c+Δc)+Ⅱ(c+Δc)

  ③Ⅱ(c+v+m)=Ⅰ(v+Δv+ )+Ⅱ(v+Δv+ )

  [注意:關於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從理解和記憶的角度其要點如下:

  (1) 無論是簡單再生產還是擴大再生產,都有一個實現的基本條件。

  (2) 無論是簡單再生產還是擴大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都是兩大部類之間交換所表現出來的內容。

  (3)無論是簡單再生產還是擴大再生產,兩大部類之間交換的內容都是第Ⅰ部類用於消費的部分和第Ⅱ部類用於生產的部分相交換或相等。

  (4)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第Ⅰ部類用於消費的共兩部分,即:Ⅰ(v+m),第Ⅱ部類用於生產的為一部分,即:Ⅱc。因此,簡單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為:Ⅰ(v+m)=Ⅱc。

  (5)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第Ⅰ部類用於消費的共三部分,即:I(v+Δv+ )。第Ⅱ部類用於生產的為兩部分,即Ⅱ(c+Δc)。因此,擴大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為:Ⅰ(v+Δv+ )=Ⅱ(c+Δc)。]

  3.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理論的意義

  18√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揭示了社會資本再生產過程的條件和規律性;論證了社會化大生產必須按比例發展,對一切社會化大生產,尤其是社會主義社會化大生產都是適應的。也就是說,在社會主義經濟和現代化建設中,要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首先要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環節之間建立起合理的比例關係,做到比例協調。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應保持平衡。總之,結構優化、比例協調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十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1.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實質和根源

  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表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要順利進行,社會經濟系統內部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使得資本主義再生產充滿著各種不可克服的矛盾,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順利進行所需要的條件往往難以具備,周期性地爆發經濟危機。

  (1)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的現象和表現,危機爆發時,商品大量積壓,工商企業大量倒閉,工人大批失業,信用關係崩潰,社會經濟生活出現極大的混亂和動蕩。

  (2)經濟危機的實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即生產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過剩。

  (3)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①表現為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②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要相對縮小的矛盾。當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達到尖銳化程度時,就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

  19√2.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再生產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周期性出現,這就是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使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也具有周期性質。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一次危機爆發所經歷的時期,就是一個再生產周期。一般而論,典型的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幾個階段。危機階段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決定性階段。

  3.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是和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聯繫在一起的。①固定資本更新是經濟危機走出蕭條、走向復甦的物質基礎。當處於蕭條階段時,那些熬過了危機階段、力圖早日走出蕭條狀況的資本家,往往通過更新固定資本,投資於新的更高效率的機器設備,來求生存求發展。這樣,在蕭條時期,特別是其中後期,就會在全社會範圍內出現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②固定資本更新是經濟發展實現高漲,導致危機的物質基礎。這種集中更新固定資本,發展生產的行為,又為下一次的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埋下了伏筆。所以說,大規模固定資本更新,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

  二、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

  (一) 資本主義國有制的產生和發展

  1. 資本主義國有制經濟。資本主義國有制經濟是資產階級國家直接掌握和運用的資本。它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最高形式,它為資產階級國家干預和調節經濟運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在當代,國有經濟成分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組成部分。

  2. 資本主義國有制經濟的形成方式。資本主義國有經濟產生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國家採取國有化政策,通過高價收買或其他補償辦法,把某些私人企業收歸國有。二戰後初期,西歐曾掀起過「國有化」熱潮,把那些技術落後、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企業收歸國有。二是通過國家的財政撥款,直接投資興建新企業。這類企業一般都是投資量大、資本周轉慢、回收期長、贏利少、風險大,甚至虧損的企業,私人不願意在這些企業投資。但這些企業又是社會再生產必不可缺少的。因此只能由國家興辦。

  3. 資本主義國有制經濟的性質。國有經濟的性質由國家的性質決定。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國有制經濟仍然是資本主義所有制。所謂國有制,實際上是全體資本家,特別是壟斷資本家的共同所有制。因為從實質上看,它是由資產階級佔有,歸資產階級支配,並為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國有企業的工人仍然是為資產階級創造剩餘價值的僱傭勞動者。

  4. 國有經濟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雙重作用。一方面,資產階級國家掌握和運用國有資本,為干預和調節經濟運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有利於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私人壟斷資本利潤的增加;另一方面,加重了財政負擔,本身又官僚主義嚴重,效率低下。正是資本主義國有經濟的這種二重性,資產階級國家有時不得不運用國有化來緩和一下資本主義的矛盾,而一有適當的機會,又要實行非國有化。20世紀80年代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了非國有化浪潮。

  資本主義適應社會化生產需要,為社會資本再生產創造條件,加強壟斷資本統治,保證私人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利潤,這就是資本主義國有化和非國有化互相交替的根本原因。

  (二) 國有壟斷資本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範圍的結合

  國有壟斷資本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範圍的結合,即國私共有壟斷資本。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私共有壟斷資本得到很大的發展,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一種基本形式。

  資本主義國私共有企業主要有三個產生途徑:一是國家向私人企業投資購買私人企業的股票,建立國私共有企業;二是私人壟斷資本向國有企業投資,購買國有企業的股票,建立國私共有企業;三是國家和私人壟斷資本共同投資興辦的國私共有企業。

  (三) 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和干預

  20√1. 國家調節和干預經濟運行,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徵。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節和干預,一方面是通過國有經濟為資本主義整體生產過程創造必要條件,支持私人壟斷資本的發展並獲得壟斷利潤。另一方面是國家制定並實施各種政策措施調節經濟運行。這些政策措施主要有:

  (1)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兩個方面。財政支出主要用於政府購買,公共工程建設和轉移支付(政府對某些地區、階層實行的津貼和補助等)。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稅收。經濟衰退時期,政府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增加財政支出、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降低失業率。經濟高漲時期,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即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以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目的是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基本平衡,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2)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等。在經濟衰退時期,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即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率以降低利息率,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各種有價證券等,以刺激總需求;在經濟高漲時期,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即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以提高利息率,在公開市場上賣出各種有價證券以抑制總需求。目的是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基本平衡,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3)計劃調節。戰後西歐國家和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國家干預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實施計劃調節。資本主義國家實施計劃管理的途徑、方法主要有財政投資撥款、財政稅收槓桿、簽訂合同、債券發行和利用國有經濟直接實施計劃等。在計劃調節的具體作法上各國有所不同,但是各國都具有以下共同特點:①計劃調節的主要對象是私人企業,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調節其利益關係和經濟活動。②計劃管理調節的實施,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③計劃本身是預測性、指導性的,其主要作用在於向企業傳遞信息,並藉助一整套經濟槓桿和嚴密的法律體系,配合、引導企業適應國家計劃。

  (4)社會福利政策。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社會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會保障、福利補貼和社會救濟。①社會保障,是政府按就業僱員工資額徵收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障稅,形成社會保障基金,用於退休、失業、傷殘時向他們提供一定數額的補償收入,如老年退休金、失業津貼、傷殘保障金等。②福利補助,是普遍性公共福利補貼,公民無論是否參加社會保險,家庭收入狀況如何,均可按規定條件獲取,如醫療補助、未成年子女家庭補助、職業培訓等。③社會救濟,是國家向低收入的窮人提供的救濟,對貧窮老人、傷殘人提供醫療救濟,向低收入者提供醫療津貼,房屋補貼等。

  (5)立法、行政措施。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採取行政、立法手段干預經濟。如:①普遍實行反壟斷法,限制某些壟斷組織的過分膨脹,限制壟斷對競爭的過度限制、對中小資本的過分損害,以維護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總體發展的利益。②收入政策,其內容和措施主要包括收入指數化、非強制性「指導線」方式、強制性收入政策等。此外,政府還運用立法、行政措施干預調節經濟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對商品銷售、證券交易、勞資關係、行業經營實行立法、行政干預。同時,在政府承擔巨額治理污染費用的同時,用立法手段限制污染環境,等等。

  2. 國家對經濟活動調節和干預的實質和目標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活動調節和干預的實質是為資產階級利益,首先是為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和長遠利益服務,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保證實現高額壟斷利潤。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

  三、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張

  (一) 國際分工與生產國際化

  21√1. 國際分工。國際分工是指社會分工超越國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生產專業化。國際分工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和第一次產業革命而迅速發展,到第二次產業革命後最終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新產業革命的發展,國際分工達到一個新階段,呈現出新的特點。(1)部門間的國際分工發展為更多的部門內的國際分工,形成了國際範圍內的產品生產專業化、零部件生產專業化、生產工藝專業化。這是當代國際分工的基本趨向和基本特徵。(2)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發展為更多的以科技成果為基礎的分工。(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工業國與農業國之間的分工格局相對削弱,而以「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勞動密集」產業劃分的分工格局表現出來。(4)參加國際分工的國家類型,由過去的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附屬國,變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當代的國際分工,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佔主導,起支配作用的不合理的國際分工,是當代帝國主義國家推行新殖民主義、剝削國際勞動人民的物質基礎。

  22√2. 生產國際化。國際分工的發展是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生產國際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越出一國範圍,在國際範圍形成各國生產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的格局,是生產社會化超越國界向國際發展的表現。當代國際分工的發展過程,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的過程,就是生產國際化的過程。(區別:國際分工與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關係)

  (二) 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範圍擴張的主要形式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1. 壟斷資本國際化及其形態

  壟斷資本國際化是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擴張的主要形式。資本無限增殖的本性是資本國際化的動因,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資本國際化的條件。

  23√資本國際化就是資本的國際流動或國際運動。資本國際化主要表現為資本在其循環中採取的三種職能形式——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都以獨立化的形式向國際範圍擴張。因此,資本國際化的表現有三種形態,即商業資本國際化,借貸資本國際化,產業資本國際化。

  (1)商業資本國際化。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商業資本是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商品,是包含著剩餘價值的商品,是商品資本。商品輸往國外,即到世界市場銷售商品,意味著商品資本走向世界。因此,本來意義上的商品輸出,從資本國際化角度來看,表現為商業資本在國際範圍的活動,形成商業資本的國際化。

  (2)借貸資本國際化。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輸出作為帝國主義基本經濟特徵大規模地發展起來。但在二次大戰以前,資本輸出主要是借貸資本的輸出,它導致金融資本對全球的統治,並成為這一時期國際經濟關係的主要內容。

  (3)產業資本國際化。產業資本的國際化,是指產業資本越出國界從事商品的生產、在國際範圍生產和實現剩餘價值。它是在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輸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二次大戰前,已有為數不多的產業資本輸出,當時主要是為商品輸出服務的。戰後,產業資本輸出即在國外直接投資急劇增長,跨國公司大規模地發展起來,成為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

  2. 壟斷資本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資本國際化標誌著資本國際運動發展的新階段,它對世界經濟產生著多方面的影響。(1)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本國際化發展,實現了生產要素的跨國配置;帶動了科技成果的國際化傳播;深化了國際分工;促進了經濟增長。總的說來,資本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2)加強了世界範圍的資本主義統治。壟斷資本國際化的根本目的是獲取國際壟斷利潤。因此,資本國際化也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國際化,意味著壟斷資本主義統治在世界範圍的加強。(3)對發展中國家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資本國際化客觀上為發展中國家帶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也存在消極面。例如發展中國家沉重的債務負擔,跨國公司控制了一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導致經濟畸形化。(4)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發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資本國際化的誘因,而資本國際化反過來又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壟斷資本國際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在生產和資本國際化基礎上經濟走向全球化。

  (三)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在當今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中存在著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合作的錯綜複雜關係。

  1.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關係的本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經濟關係有著複雜多樣的表現形式,但其本質都是按資本及其實力在經濟上瓜分世界。這是由壟斷資本無限追求壟斷利潤的本性決定的,它要突破一切地域和國家疆界的局限,來實現自己無限增殖的慾望。但是,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國內市場一樣,相對於資本主義生產來說顯得狹小和不足。這樣各國壟斷資本在國際上的經濟關係,就自然成為一種經濟利害關係,成為一種爭奪世界銷售市場、投資場所、原料產地的關係。二次大戰後,壟斷資本及其國家的實力對比,由於在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不斷發生變化,資本力量增加的國家要求按照新的資本實力對比在經濟上重新瓜分世界,而資本實力相對弱化的資本主義國家則要努力維持既得利益,不甘心從已經佔有的勢力範圍中退讓出去。這樣,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必然要演化為重新瓜分世界的關係。

  2.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的矛盾

  (1)貿易領域的矛盾。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關係中的矛盾,尤為突出地表現在貿易領域。資本主義進入壟斷和國家壟斷階段之後,商品輸出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貿易領域的衝突,實際上是各國壟斷資本在向容量有限的世界市場進行商品輸出所產生的結果。貿易順差意味著多佔市場,能實現利潤、獲取外匯、增加國內就業,減少社會矛盾。而貿易逆差意味著被擠掉市場,減少利潤,增加債務,引起失業,激化社會矛盾。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關係中的矛盾,在貿易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2)投資領域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投資領域的矛盾衝突,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它們之間在貿易領域矛盾衝突的直接繼續和延伸。二次大戰以後,隨著政治、科技條件的深刻變化,資本輸出由原來主要流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變為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流動;投資主體和形式由原來主要是私人間接投資,變為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生產資本的輸出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相互進行大規模資本輸出,特別是進行生產資本輸出,對輸入資本國而言,其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通過吸引外資輸入,可以增加資本投入總量,引進先進技術,從而促進就業擴大與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外資大量湧入,可能使資本輸入國處於凈債務國的不利地位,或者使本國經濟過分地依賴外國資金,從而在國際經濟關係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資輸入往往採取既鼓勵又限制、既利用又排斥的態度。這樣,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投資領域的矛盾和摩擦更加複雜。

  (3) 貨幣金融領域的矛盾。在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中,無論是商品交換、技術貿易還是資本輸出,都需要以貨幣為媒介。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金融領域的爭奪,歷來是它們之間爭奪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的一個重要環節。

  美、歐、日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貨幣、金融領域的矛盾和衝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鞏固或加強各自貨幣地位而展開鬥爭。二戰結束時,美國經濟實力最強,黃金儲備最多。1944年聯合國在美國新罕布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貨幣金融會議,確立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一定比價、美元與黃金掛鉤(規定35美元=1盎司黃金)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在這種體制下,各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各國中央銀行可持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元因此被當作國際貨幣來使用。美國憑藉這種地位和特權,使美元成為加強輸出資本、掠奪別國財富、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的工具。因此,1973年以前,西歐、日本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與美國之間在貨幣領域的鬥爭,主要集中在維持與抵制美元霸主地位的鬥爭上。隨著西歐、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降,黃金儲備迅速減少。國際市場上不斷發生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高潮,終於迫使美國於1971年8月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隨後又兩次宣布美元對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貨幣貶值,西歐、日本等國先後宣布停止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固定比價,「布雷頓森林體制」於1973年瓦解。美元的霸主地位喪失,但它還擁有相當的優勢,仍然是重要國際儲備手段和國際支付手段。這樣,1973年以後,國際貨幣金融領域的鬥爭就圍繞著美元的這種優勢地位和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進行。

  第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圍繞著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動,糾紛不斷發生。布雷頓森林制度瓦解後,各國相繼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度。浮動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政府不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讓外匯匯率隨市場供求情況而波動的匯率制度。

  匯率變動對一國的國際收支有直接影響,進而又影響國內生產、投資、價格等。因此,各國政府通過立法確定官方匯率或通過中央銀行進行干預,運用使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降值或升值的手段來保護或擴張本國的經濟利益。本國貨幣降值,可以增加本國商品出口、減少國外商品進口;本國貨幣升值,則會增加商品進口,減少商品出口。此外,匯率變動還對資本流動、借債償債、國內物價、就業、經濟增長都有重大影響。因此,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圍繞匯率變動問題一直在展開激烈的鬥爭。

  3.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中的協調與合作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關係的本質是按資本及其實力在經濟上瓜分世界,維護本國壟斷資本的利益。但是,由於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以及經濟全球化趨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們之間的國際調節和合作也在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各國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也努力尋求某種程度的協調與合作,政府之間的談判、對話與接觸增多、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四)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協調

  1.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1)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關係的特徵和實質。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方面。這種發達和不發達的關係,二戰之前表現為先進的帝國主義宗主國與落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戰後表現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即南北經濟關係。這一經濟關係反映了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基本特徵。

  從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到二次大戰結束,是帝國主義進行殖民統治的時期,即老殖民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金融資本的對外擴張,導致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建立。這種老殖民主義的特徵是:帝國主義國家依仗武力征服落後國家和地區,把落後國家和地區變為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實現殖民統治,即所謂「政治兼并」。使經濟落後國家成為自己有保證的商品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

  二戰以後,在民族解放運動的衝擊下,老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原來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先後取得政治獨立,成為主權國家,走上發展民族經濟的道路,它們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是發展中國家。然而,在當今的世界經濟體系中,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留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發達國家為了維持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積極推行新殖民主義,其特徵是不斷進行經濟滲透,來控制和掠奪發展中國家,即所謂「經濟兼并」。「新殖民主義」的存在,表明現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受著帝國主義的剝削和控制,這是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係中的本質特徵。所以,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作為獨立主權國家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聯繫,不存在直接的從屬關係。但另一方面,在歷史形成的不合理的舊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又是不平等的。它們之間是一種既相依存又相矛盾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實質是控制與反控制、剝削與反剝削的關係。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遭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和控制,是它們兩者關係的實質。

  (2)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掠奪。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剝削和掠奪的途徑和手段主要有:①通過世界市場上產品的不等價交換,剝削和掠奪發展中國家。②通過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剝削和掠奪發展中國家。③通過資本輸出和跨國經營,極力維持舊的國際分工體系,剝削和掠奪發展中國家。④通過壟斷科學技術,在技術轉讓中實行種種限制,以保持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附關係。

  2.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協調

  (1)解決南北經濟關係的緊迫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掠奪和控制,基本上是沿用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辦法,使國際經濟在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框架中運行,致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差距仍在不斷擴大,造成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範圍內的貧富兩極化。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發展中國家長期貧窮落後,儘管廣大發展中國家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發展戰略失誤,本國統治階級對人民剝削,宗教矛盾和民族衝突等等,但從根本上看,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達國家繼續推行新殖民主義政策,仍然是當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未能擺脫貧困落後狀態的主要原因。鄧小平指出:「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相對的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南北問題不解決,就會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障礙。」因此,發達國家應該認識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既是發展中國家自己的責任,也是發達國家自己的責任。

  (2)爭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由於發展中國家長期貧困落後的重要根源是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獲得平等的發展環境。從發達國家看,發展中國家經濟在一定條件下獲得某種發展,對保證其獲得穩定的、長期的壟斷利潤,對保證其自身經濟的增長也是有利的。因此廣大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群體聯合起來,通過談判和鬥爭,限制發達國家的剝削和控制,逐步消除不平等的經濟關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儘管是長期的,但也是可能的。

  (3)加強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要擺脫貧困,發展南南合作十分重要。南南合作既是自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有力推動。

  (4)促進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謀求經濟發展需要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市場;而發達國家出於自身利益也需要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人類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也需要雙方共同合作來解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應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這樣做,不但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有利,而且本身就是發達國家發展所必須的。

  [小結與重點]

  本章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本章複習的重點是:

  1. 核心概念:資本循環、產業資本、資本周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固定資本的有形和無形磨損、個別資本和社會總資本、社會總產品、國際分工。

  2. 產業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3. 資本周轉時間和生產資本構成與資本周轉速度的關係。

  4. 資本周轉速度對價值增殖的影響。

  5. 社會主義總資本運動的核心問題。

  6.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7.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實現條件。

  8.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9. 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物質產品的總和構成:

  A.社會總產值 B.國民生產總值 C.國民收入 D.社會總產品 (D,1987,文理科)

  2. 假定第Ⅰ部類的可變資本(v)是2000,剩餘價值(m)也是2000,第Ⅱ部類的不變資本(c)是3000,這時社會總資本

  A. 只能進行簡單再生產 B. 有可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C. 既不能進行簡單再生產,也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D. 只能進行萎縮的再生產 (B,1987年,文理科)

  3.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A.Ⅰ(v+m)=Ⅱc B.Ⅰ(v+m)>Ⅱc

  C.Ⅰ(v+m)<Ⅱc D.Ⅰ(c+v)=Ⅱm (A,1989,理科)

  4.資本的周轉時間包括

  A.勞動生產的產品的售賣時間 B.產品的購買時間和生產時間

  C.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D.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 (C,1991年,文科)

  5.把生產資本區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其依據是

  A.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的價值轉移方式 B.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的物質存在的形態

  C.不同部分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運動速度(A,1998年,文科)

  6.產業資本劃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依據是資本各個部分

  A.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不同 B.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質形態不同 D.在循環中的職能不同 (D,1999年,理科)

  7.考察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

  A.價值如何增殖 B.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形成

  C.剩餘價值的實現 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 (D,2001年,文科)

  8.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是

  A. 生產的日益社會化 B. 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

  C. 國內有效需求的擴大 D. 生產集中程度的提高 (B,2002年,理科)

  9.

  生產資本構成 價值(單位:萬) 年周轉次數

  固定成本 1000

  其中:廠房 300 1/20

  機械 600 1/10

  小工具 100 1/4

  流動資本 500 3/4

  根據上述資料該企業預付資本總周轉次數為

  A. 1.0次 B. 1.2次 C. 1.3次 D. 1.4次 (B,2003年)

  10.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是

  A. Ⅰ(V+M)=ⅡC B. Ⅱ(V+M)=ⅠC

  C. Ⅰ(V+M)>ⅡC D. Ⅱ(V+M)>ⅠC (C,2004年)

  11. 某企業有一台高精度磨床,價值為20000元,使用年限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這時由於生產該種設備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所需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其價值降為15000元。此時,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質磨損是

  A. 1000元 B. 2000元 C. 3000元 D. 4000元(D,2005年)

  12. 某資本家投資100萬元,資本有機構成4:1,m′=100%,一年周轉4次,其年剩餘價值量和年剩餘價值率分別是

  A. 80萬,100% B. 40萬,400% C. 40萬,100% D. 80萬,400%

  (D,2006年)

  (二)不定項選擇題

  1.社會總產品是指

  A.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當年新創造的價值 B.當年所生產的物質資料的總和

  C.當年所生產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總和

  D.生產過程中消耗並轉移到新產品中的生產資料價值和新創造價值的總和

  E.社會總產值中扣除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後的剩餘部分 (BCD,1991年,文理科)

  2.馬克思分析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問題的基本理論前提有

  A.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c+v+m構成

  B.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是價值補償和實物替換

  C.社會生產分為生產生產資料和生產消費資料兩大部類

  D.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E.商品按價值出售,價格不變 (AC,1991年,文科)

  3.實現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所必須的物質條件有

  A.追加的生產資料 B.追加的貨幣準備金 C.追加的消費資料

  D.追加的折舊基金 E.追加的銀行貸款 (AC,1991年,理科)

  4.固定資本無形損耗的原因有

  A.機器設備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產生磨損 B.新的、效率更高的機器設備出現

  C.機器設備因自然力作用形成損耗 D.同類機器設備生產成本降低

  E.機器設備使用不當造成損失 (BD,1995年,文科)

  5. 紡織廠的資本家購買的用於生產的棉花屬於

  A. 不變資本 B. 固定資本 C. 可變資本

  D. 流動資本 E. 商品資本 (AD,1996年,理科)

  6.提高資本周轉速度給資本所有者帶來的好處有

  A.提高剩餘價值率 B.增加年剩餘價值量

  C.節省預付資本 D.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E.提高機器設備利用率 (BCE,1999年,文理科)

  7.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不同階段採取的相應職能形式是

  A. 貨幣資本 B. 固定資本 C. 流動資本

  D. 生產資本 E. 商品資本 (ADE,2002年文科)

  8.資本家經營的畜牧場中的種牛,屬於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固定資本

  D.流動資本 E.生產資本 (ACE,2001年,文科)

  9. 1999年全球互聯網上貿易額達到1450億美元,2000年將達到2000~4000億美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加快資本周轉速度起著重要作用,體現在縮短

  A. 資本由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的時間B. 資本由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的時間

  C. 原材料的儲備時間 D. 勞動者加工勞動對象的時間

  E. 生產過程中自然力作用於勞動對象的時間 (ABC,2001年,文理科)

  10.G-W-G"是

  A.貨幣資本的循環公式        B.生產資本的循環公式

  C.商品資本的循環公式        D.資本總公式     (AD,2007年)

  11.通過對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實現過程中交換關係的分析,可以看出

  A.Ⅰc是通過第Ⅰ部類內部交換實現的

  B.Ⅱ(v+m)是通過第Ⅱ部類內部交換實現的

  C.Ⅰ(v+m)是通過和Ⅱ(v+m)交換實現的

  D.Ⅰ(v+m)是通過和Ⅱc交換實現的 (ABD,2008年)

  (三)分析題

  1.試述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的條件及其對社會主義企業資金運動的意義。(1993年,文科)

  答案要點:

  產業資本循環經過三個階段,採取三種職能形態,具有三種循環形式。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的條件是: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態及其三種循環形式,在空間上是並存的,在時間上是繼起的。並存性與繼起性互為前提,相互依存。(6分)

  馬克思關於產業資本循環連續進行條件的分析,不僅進一步揭示了資本運動中的各種矛盾,而且對社會主義企業用好資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企業的資金總額,必須合理分配在貨幣資金、生產資金、商品資金三種職能形態上;三種資金的循環必須保持其連續性,只有遵循資金循環的客觀要求,才能加速企業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4分)(若聯繫實際舉例說明較好,可加1~2分,但不得超過本題規定的總分)

  2.運用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分析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供過於求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及應採取的政策。(2000年,理科)

  答案要點:

  ①馬克思認為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社會總產品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部分產品供過於求表明這部分產品沒有通過市場交換實現價值上的補償和實物上的替換,影響社會總產品的實現。(3分)

  ②馬克思把社會生產劃分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認為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要求按比例協調發展;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均應保持平衡。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供過於求,影響兩大部類內部和兩大部類之間的比例均衡,影響整個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4分)

  ③按照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上述原理,應堅持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應對我國現有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使社會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基本平衡,實現社會再生產按比例協調發展。(3分)

  3. 自2002年以來,南京、成都、石家莊等地相繼發生奶農把鮮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據2004年7月15日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報道,進入夏季之後,浙江某市160多戶奶農業也頻頻把鮮奶倒入水溝,有時在一天內倒掉14噸。倒奶那幾天,畜牧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分頭外出,幫助奶農聯繫收購鮮奶的企業,但收效甚微。時隔一年,這樣的事件又見諸媒體。2005年8月11日新華網報道,陝西某村十幾家奶農無奈把鮮奶倒進污水溝。為幫助奶農售奶,當地政府聯繫了一家公司,收奶價格為每公斤1.2元。可就是這樣的低價格,該企業最後也不收了。人們不禁要問: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嗎?其實,全球年人均奶類消費量為93公斤,中國僅為7.2公斤。奶農倒奶固然與牛奶易變質且不能大量貯存有關,但前幾年一些地方農民一窩蜂地飼養奶牛,鮮奶的供應大量增加。同時,很多企業紛紛介入乳品加工業,有些產品尚未達到標就上市,消費者不敢購買。當乳品銷路不好時,企業便限量收購鮮奶。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1)歷史上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時農場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現象,與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質區別?(3分)

  (2)「倒奶事件」中隱含著什麼樣的經濟規律?(3分)

  (3)為避免發生類似的「倒奶事件」,你認為地方政府應如何作為。(4分)(2006年)

  答案要點:

  (1)歷史上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時農場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現象,與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質區別?(3分)

  從表象看,兩者都是牛奶供給過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矛盾的體現;後者主要是市場體系不夠完善,鮮奶銷售渠道不暢導致的結果,不是經濟危機徵兆。(3分)

  (2)「倒奶事件」中隱含著什麼樣的經濟規律?(3分)

  這個案例說明,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通過市場機制自發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具有客觀性。人們過多、過快的將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投入到奶牛養殖業和乳品加工行業,一旦供大於求,企業就會壓縮鮮奶收購量,奶農只好倒奶。(2分)這個案例還說明,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和滯後性,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政府有必要對市場進行適度干預,逐步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1分)

  (3)為避免發生類似的「倒奶事件」,你認為地方政府應如何作為?(4分)

  由於奶農和企業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對市場風險足夠的認識,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導和服務。如著力幫助奶農和企業進行市場預測和分析,開展事前的供需調研;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形成較為完善的農業產業化鏈條;採取優惠措施,幫助奶農和企業開拓乳品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擴大內需;監督奶農和企業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標準,促進其改進生產技術。(4分)(註:如果考生提出的措施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第5章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與經濟制度

  複習提示:本章在前兩章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上分析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其內容包括三節:一、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分析和揭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分析和介紹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即所有制結構。三、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介紹我國現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分配政策、分配原則和分配形式。

  2004年考綱修訂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部分增加了分析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內容。因此,就把原來鄧小平理論概論課中有關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內容調整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門課當中,這就是現在的第5章和第6章的內容。需要說明的是:儘管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這一部分內容無論放在鄧小平理論概論中講還是放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講,其基本知識點都差不多,但在不同課中考查的角度,即考查方式、考查重點都會有所不同。這也就是說,上述內容今後將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門課的角度來命題,考查方式、考查重點會有相應的變化。這一點是考生在複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本章和下面的第6章的現實性很強,雖然不是太難理解,但卻是考研複習的重點章,因此,這兩章的內容考生在複習過程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一)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

  1√1.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各種私有制的根本區別在於:私有制是為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服務的。生產資料私有權可以給所有者帶來不勞而獲的經濟效益;公有製為聯合勞動者的共同利益服務,它排除了單純根據生產資料所有權不勞而獲地取得經濟收益的權利。

  (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2√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基礎,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和經濟制度的最終實現目標。鄧小平指出:「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這個科學概括,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這個論述突破了單純從生產關係方面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而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統一方面來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這個論述表明:(1)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通過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3)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特徵和建立的客觀依據

  1.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建立,公有制已在社會的所有制結構中佔主體地位。但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公有製為主體的條件下,一切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形式和多種所有制經濟,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3√2.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製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2)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製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3)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標誌著在所有制結構理論和實踐方面的重大突破。表明黨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超越階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純」的錯誤觀念和政策,繼續改革和調整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結構。使我國進入了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階段。

  4√3.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根據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二者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放寬市場准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非禁即入)。

  (二) 公有制經濟的涵義和多種實現形式

  5√1. 公有制經濟的涵義。為了更好地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促進生產力的更大發展,有必要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涵義。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經濟僅僅理解為單純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把公有製為主體理解為國有經濟為主體的誤區,標誌著在公有制結構理論和實踐方面的重大突破。

  6√2. 公有制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所有制的實現形式和所有制或所有制形式是不同的,它們是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兩個概念。一般地講,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或資本歸誰所有。而所有制的實現形式則是指一定所有制經濟所採取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一定的所有制可以採取多樣化的實現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採取相同的實現形式。

  調整和完善公有制經濟的一項主要任務是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性。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要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公有制可以採取獨資企業、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經營方式上可以實行公有公營、公有民營、租賃或承包經營等方式。隨著改革的深入,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一定會更加多種多樣,更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發展。

  目前,我國公有制經濟存在三種基本實現形式。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之一是公有獨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這是與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曾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做出過巨大貢獻。但這種企業制度存在著政企不分、責權不明、約束軟化、效率低下等自身所固有的、難以克服的弊端,並非是公有制的最佳實現形式。

  公有制實現形式之二是股份制。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於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是公有制經濟的一種具體實現形式。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於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有資本通過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組織更多的社會資本,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於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範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重要的企業由國家控股。

  黨的十六屆三中會全指出,要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之三是股份合作制。目前城鄉大量出現的多種多樣的股份合作制經濟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點的一種公有制實現形式。它是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企業中的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投資者,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利益同享,使勞動者與企業利益結為一體,從而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要支持和鼓勵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展。

  (三) 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7√1. 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所有制結構中佔有主體地位,這是我國社會的基本性質決定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是就全國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佔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2)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只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控制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國有經濟比重減少一些,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8√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有制經濟發生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有制經濟發生的變化是:(1)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國有經濟的比重減少,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下降;(3)公有制經濟採取多種實現形式。

  9√3. 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1)調整國有經濟布局,要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及抓大放小的原則,著力解決國有經濟目前存在的分布過寬,整體素質不高,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的問題。(2)國有經濟需要控制的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以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骨幹企業。其他行業和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集中力量,加強重點,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

  (四) 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10√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一項主要任務是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形式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構成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別:各種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1. 個體經濟。(1)個體經濟是指在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制經濟。它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私有經濟。(2)個體經濟具有規模小、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經營靈活等特點。它在以勞務為主和適宜分散經營的經濟活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發展個體經濟有利於發展生產、繁榮市場、方便群眾生活、擴大就業、挖掘民間技藝,以及節省國家投資、增加財政收入等。個體經濟作為私有經濟仍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國家必須加強管理和引導。(3)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私營經濟。(1)私營經濟是指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以謀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私有制經濟。私營業主憑藉生產資料佔有僱傭工人的勞動成果,獲取收入,存在著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但是,它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相聯繫,並受公有制經濟的影響和制約,客觀上為社會主義服務。(2)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公有製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私營經濟有利於充分利用和開發閑散的資金、技術和資源;有利於擴大就業機會;有利於促進競爭、增加供給、活躍市場、滿足人民的多方面需要;有利於增加稅收和勞動者的收入等。私營經濟存在著較大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會產生一些消極作用。國家在保護其合法利益的同時,應加強對它們引導、管理和監督。(3)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別: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別)

  3. 外資經濟。(1)外資經濟包括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外商投資部分和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是指我國同外商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資金、設備,我方出土地、勞動合作經營的企業。在合同期內外商可以用提取折舊費的辦法收回投資,並分享企業利潤,合同期滿後所有財產歸我方所有。外商獨資企業,是指外商經我國批准,在我國境內租賃土地、獨自投資、獨自管理、自負盈虧的企業。外資經濟的經濟性質屬於國家資本主義。(2)外資企業要遵守我國的法律,接受我國政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發展外資經濟,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學習國外企業的管理經驗,擴大就業,擴大出口,增加財政收入等。(3)外資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

  (一) 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的客觀必然性

  11√1. 按勞分配及其客觀必然性。生產決定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分配形式取決於生產的社會形式。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範圍內,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其內涵是:凡是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應盡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勞動,社會以勞動作為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尺度,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按勞分配的物質對象是個人消費品。

  社會主義社會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的客觀必然性是:(1)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經濟前提。(2)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和勞動還沒有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僅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條件。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對一切剝削制度的否定。按勞分配原則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必須反對平均主義。科學貫徹這一原則,有利於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發展。

  12√2. 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其客觀必然性在於:(1)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決定多種分配方式並存。(2)多種經營方式決定多種分配方式存在。(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實行多種分配方式。

  (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

  1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同馬克思當年的設想相比較,具有以下的特點: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方式的主體,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則。

  (2)按勞分配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藉助貨幣工資形式來實現,工資是按勞分配的基本形式,獎金和津貼是按勞分配的輔助形式。

  (3)按勞分配還不能直接以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作為分配尺度,而只能依據通過商品交換所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勞動量為分配尺度。即按勞分配的實現程度受市場機制的制約。

  (4)按勞分配不是在全社會以統一的標準實行,而主要是以企業為單位進行。這樣,就把勞動者的個人收入同企業的經營效果直接聯繫起來,有利於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按勞分配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

  (三)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1. 按生產要素分配。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在分配製度上的體現。

  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服務過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勞動力、土地、資本、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參與收益分配。簡單地說,是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收入分配製度應體現一般勞動的價值,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應體現科學技術、經營管理等複雜勞動的價值,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管理工作者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活力,還應體現包括土地、資本、知識產權等的價值,以集中各種生產要素投入經濟建設。也就是說,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分配機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於社會。

  14√2. 按生產要素分配與勞動價值論的關係。按生產要素分配並不違背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指商品價值是由人的活勞動創造的,它涉及的是生產領域,是生產領域的問題。而生產要素分配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價值如何分配,它涉及的是分配領域,是分配領域的問題。因此,不能把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問題相混淆。馬克思雖然創造了勞動價值論,但他並沒有以此作為分配的根據。馬克思正是在資本主義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現實社會中創立勞動價值論的。

  15√3. 社會主義現階段的主要分配方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多種分配方式,在實踐中是互相交叉、互相影響和互相滲透的。除了按勞分配之外,還存在以下幾種分配方式:

  (1)按勞分配以外的勞動收入。主要是個體勞動者和農村專業戶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收入是勞動收入,但它不同於按勞分配收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民家庭收入中,也包含這種勞動收入的內容。此外,還包括國家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利用業餘時間從事勞動而獲得的收入。

  (2)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收入。指在外資經濟和私人經濟企業中工作的勞動者得到的工資收入。其實質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

  (3)經營收入。公有制企業的承包經營者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民收入中包含的因經營業績帶來的收入。

  (4)資產收益。指公有制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中憑藉資產獲得的收入。如股息、利息等收入形式。

  (5)資本收入。各種投資者憑藉資本所有權獲得的利潤收入,主要包括外資經濟中外國和港澳台資本家取得的利潤,以及我國私營業主取得的收入等。

  (四)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理順分配關係,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促進社會公平

  16√1. 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原則。在個人收入分配方面,必須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公平。一方面把提高效率放在首位,這有助於鼓勵先進,發展生產,為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提供物質基礎。效率優先,實質上就是發展生產力優先,使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與勞動貢獻緊密結合起來,打破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獎勤罰懶,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奮鬥精神;另一方面對過高的個人收入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調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防止兩極分化,盡量做到社會公平。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充分體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離開生產力發展水平,把抽象的社會公平作為處理分配問題的最高原則,以及借口提高效率,主張兩極分化,都是十分有害的。它非但不能實現社會公平和提高效率,反而會破壞生產。離開共同富裕的目標,單純強調效率,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到社會難以承受的程度,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失去發展生產力,提高效率的基本條件,也會背離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因此,不能把公平與效率割裂開來,或者對立起來。

  17√2. 貫徹效率與公平原則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係。十六大報告指出: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1)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2)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3. 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促進社會公平。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發展,人均收入不斷增長,但同時人們的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造成我國現階段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是複雜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一方面,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會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實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把調動積極性、提高效率放在優先位置,也會使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由於地域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差別的存在,再加上國家對收入分配調節的力度不夠,也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但是,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目標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最重要表現。政府必須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理順分配關係,規範分配秩序,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進社會公平,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政府理順分配關係、規範分配秩序、防止收入懸殊的政策措施是: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小結與重點]

  本章介紹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聯繫緊密,本章複習的重點是:

  1. 核心概念: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及其客觀依據。

  3. 公有制的涵義和多種實現形式及主體地位。

  4. 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客觀必然性。

  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

  6. 貫徹效率與公平原則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7. 理順分配關係,促進社會公平的政策措施。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社會主義按勞分配是人類歷史上分配製度的深刻革命,因為它

  A. 肯定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 B. 是對一切剝削制度的否定

  C. 貫徹了商品交換中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 D. 承認社會成員之間富裕程度的差別

  (B,1993年,文科)

  2. 現階段,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股份合作制屬於

  A. 國有經濟 B. 集體經濟 C. 個體經濟 D. 私營經濟(B,2000年,理科)

  3. 我國現階段存在按勞動力價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著

  A. 私營經濟 B. 個體經濟 C. 集體經濟 D. 股份合作制經濟

  (A,2001年,文理科)

  4.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A. 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有量的優勢 B. 國有經濟能控制壟斷性行業

  C. 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 D.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主體地位

  (C,2002年,文科)

  5. 個體經濟在性質上不同於私營經濟,是因為

  A. 投資規模較小 B. 經營方式單一

  C. 主要依靠自己勞動和經營 D. 不是法人企業 (C,2002年,文科)

  6.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公有制經濟是

  A. 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 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質經濟 D. 逐步向公有制過渡的經濟(B,2003年)

  7. 某員工在外資企業工作,年薪5萬元;利用業餘時間在民營企業兼職,年薪2萬元;購買股票分得的紅利2萬元;出租住房收入2萬元;轉讓一項技術收入1萬元。該員工一年的勞動收入為

  A. 12萬元 B. 9萬元 C. 8萬元 D. 7萬元 (C,2004年)

  8. 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

  A. 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勞動還是謀生的手段 B. 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水平

  C. 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C,2005年)

  (二)不定項選擇題

  1.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除按勞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

  A. 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 B. 公有制企業職工的獎金收入

  C. 資產收益 D. 按勞動力價值取得的收入

  E. 按資本取得的收入 (ACDE,1993年,理科)

  2. 現階段,我國確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的依據是

  A. 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

  B. 公有制經濟實行多種經營方式

  C.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D. 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也創造價值

  E.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ABE,2000年,理科)

  3.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A. 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

  B. 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C. 公有資產在各個地方和產業中都佔優勢

  D. 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E. 國有經濟的比重大於集體經濟 (AB,2001年,理科)

  4. 鄧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是

  A. 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B. 堅持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

  C. 堅持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 D. 堅持共同富裕

  E. 堅持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 (AD,2002年,文科)

  5. 非公有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表明:非公有經濟

  A. 在所有制結構中佔主體地位 B. 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C. 與公有經濟可以共存 D. 與公有經濟共同推動生產力發展

  E. 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CDE,2002年,理科)

  6.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

  A. 沒有在全社會範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

  B. 不能用每個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時間來衡量

  C. 還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來實現

  D. 所指的「勞動」還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

  E. 還沒有成為佔主體地位的分配方式 (ABCD,2002年,文科)

  7. 我國現階段分配製度中,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依據是

  A. 存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 B.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C. 各種生產要素都是有價值 D. 實行多種經營方式的要求

  E. 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都作出貢獻 (ABDE,2003年)

  8.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按勞分配的「勞」是指

  A. 不同形式的具體勞動 B. 通過價值形式來實現的勞動

  C. 直接的社會勞動 D. 公有制企業的局部勞動

  E. 勞動者實際支出的勞動 (BD,2004年)

  9. 在我國現存的所有制結構中,私營經濟

  A. 不受公有制經濟的影響和制約 B. 以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僱傭勞動為基礎

  C. 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其存在的

  D.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BCD,2005年)

  10.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特點有

  A、 按勞分配中的「勞」不是直接的社會勞動

  B、 按勞分配中的勞動量按照勞動者實際付出的勞動量來計量

  C、 按勞分配在全社會範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

  D、 按勞分配必須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 (AD,2006年)

  11. 為完善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基於

  A. 各種生產要素都能創造價值 B. 要素所有權關係在經濟上的體現

  C. 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內在要求 D. 各種生產要素都具有價值 (BC,2008年)

  (三)分析題

  1. 試論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充分發展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骨幹作用的必要性。(1992年,文科)

  答案要點:

  在各種社會形態中,都有一種佔主體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社會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佔主體地位,個體、私營經濟以及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等,只是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2分)

  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勞動人民經濟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有統一的社會利益和雄厚的物質力量,確保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達到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目標;才能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3分)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骨幹力量,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經濟建設、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骨幹作用。目前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負擔、困擾較多,影響到骨幹作用的充分發揮,迫切要求改善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2分)

  進一步增強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的活力,充分發揮它們的骨幹作用,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和發展,關係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3分)

  2. 聯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有制經濟發生的變化,論述怎樣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1999年,文科)

  答案要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有制經濟發生變化: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有經濟的比重減少,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經濟採取多種實現形式。

  應該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雖然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仍然佔優勢,並且通過改革,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國有經濟比重儘管有所減少,但始終掌握著國民經濟命脈,控制著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控制力增強。公有制採取多種實現形式,增強了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同時也為其他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公有制經濟的變化沒有改變社會主義性質,並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3.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擴大。請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理論和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2002年,文理科)

  答案要點: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對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人們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擴大,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在克服分配領域中的平均主義弊端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們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過大問題,避免出現兩極分化。

  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在我國現階段有其客觀性。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會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實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把調動積極性、提高效率放在優先位置,也會使收入差距拉大。

  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所以,我們又不能使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國家必須採取對低收入者實行補助,徵收累進的收入所得稅等措施,避免出現兩極分化。

  4.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是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有的經濟現象。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中不僅有私有制經濟成分,也有國有制經濟成分以及其他經濟成分;在社會主義經濟中不僅有公有制經濟成分,也有私有制經濟成分以及其他經濟成分。但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問題時,有人以「八寶飯」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寶飯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沒有糯米不是八寶飯,但糯米本身並不就是八寶飯;八寶飯里還有其他成分,紅棗、蓮子、核桃、花生、紅豆、砂糖等,沒有這些成分也不是八寶飯,但這些東西本身也不同於八寶飯。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組合在一起並以糯米為主才是八寶飯。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判斷一個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性質的根本標準是什麼?

  (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之間是什麼關係?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優越性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2007年)

  答案要點:

  (1)生產資料所有制是一個社會基本經濟制度形成的基礎。在一個社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中,佔主體地位的所有製成分城決定這個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性質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們佔主體地位的所有製成分根本不同。(3分)

  (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其他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公有制經濟得到鞏固和發展,並取得了多種實現形式。非公有制經濟也因此得到改變和發展。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3分)

  (3)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它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為:第一,生產資料公有制在本質上符合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要求,為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第二,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實行按勞分配原則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剝削,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第三,它既有利於發展公有制經濟,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又有利於充分發揮各種經濟成分的積極作用,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第四,它既克服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又克服了改革開放前經濟體制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弊端,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4分)

  第6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複習提示:和任何社會的生產關係一樣,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也包括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兩個方面,上一章即第五章分析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本章在此基礎上分析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僅存在和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而且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本章分析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介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其主要內容包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控體系;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障體系。

  學習本章,應特別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本章的重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和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問題。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

  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般性。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不具有獨立的社會性質。市場經濟可存在於不同的社會制度中,具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就一般性來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現代市場經濟的一些共同特點。主要是:(1)經濟關係市場化。一切經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處於市場關係之中,市場機制是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運行機制;(2)企業經營自主化。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3)政府調控間接化。政府部門不直接干預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4)經濟運行法制化。所有生產和經營活動都按照一套法規體系來進行。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除了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性外,還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這主要有:(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國有企業通過平等競爭發揮主導作用;(2)在分配製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以共同富裕為目標;(3)在宏觀調控上,能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與市場兩種調節手段的長處。

  3.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是一種實現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同時發揮這兩個調節手段之長的經濟體制。這一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為全方位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極大地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2√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對我國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總體設計並勾畫出基本框架,主要包括:(1)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2)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3)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4)建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製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過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因而它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而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黨的十五大要求:到2010年,我國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強調指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是:(1)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3)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4)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5)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6)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7)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二)計劃與市場兩種調節手段的有機結合

  4√我國原有的經濟體制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通過經濟體制改革確立什麼樣的體制目標,是關係整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兩種方式,即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計劃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指令性計劃方式,另一種是指導性計劃方式。市場方式,是企業對經濟活動進行獨立決策,由市場價格信號引導資源的流向,從而實現資源的配置。

  計劃和市場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各有優勢和長短。計劃方式具有自覺性、事先性、宏觀性等特點。它的長處是:第一,能夠在全社會範圍內集中必要的財力、物力、人力進行重點建設;第二,進行經濟預測,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規劃資源配置、總量控制、重大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第三,可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第四,可兼顧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但它對微觀經濟活動,複雜多變的社會需求難以發揮作用,容易產生計劃脫離實際,經濟主體利益受到損害、動力不足、效率低、資源浪費等缺陷。

  市場方式具有自發性、事後性和微觀性等特點。市場機製作為調節手段的長處是:第一,能夠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通過價格槓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第二,市場機制能給企業以動力和壓力,實現優勝劣汰,促進技術和管理進步;第三,使企業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促進生產和需求及時協調。但是它也有明顯的弱點和消極作用,如對經濟總量的平衡,大的結構調整、生態平衡和保護的調節顯得無能為力,並可能引起貧富兩極分化和生產自發波動等。

  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各自的特點表明,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必須實現計劃和市場這兩種調節手段相結合。我國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所要建立的經濟體制就是能夠實現計劃與市場的有機結合,使計劃和市場兩種調節手段優勢互補,同時發揮這兩種調節手段之長的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一)企業是重要的微觀經濟活動主體

  微觀經濟運行包括企業經濟活動和個人經濟活動。企業是重要的微觀經濟活動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具有自身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是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實體,但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政企不分,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缺乏活力和動力。因此,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企業經營機制是指企業作為一個經濟有機體,為適應外部經濟環境和求得生存與發展而具有的內在功能和運行方式。企業經營機制一般包括:(1)動力機制或激勵機制;(2)約束機制;(3)運轉機制或循環機制。

  5√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其重要性在於。(1)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2)有利於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4)有利於提高企業素質。

  (二)企業性質和組織形式的多樣性

  1. 企業性質。企業性質取決於構成企業的資本或資產的所有制性質。與我國初級階段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按照構成企業的資本或資產的所有制性質劃分,我國現階段的企業性質一般分為以下幾類:(1)公有制企業;(2)個體企業;(3)私營企業;(4)三資企業;(5)混合所有制企業。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2. 企業組織形式。

  在市場經濟和企業組織發展過程中,企業組織形式具有多樣化特點。同一性質的企業可以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而不同性質的企業可以有相同的組織形式。企業組織形式本身並不反映企業的性質。企業組織形式一般可分為:(1)獨資企業;(2)合夥制企業;(3)公司制企業。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推進企業的體制、技術和管理創新。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三) 構建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

  1. 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

  6√十五大報告指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區別: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

  2.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途徑

  現代企業制度的形式是多樣的,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是國有企業改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途徑。我國的公司制企業主要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組織形式。

  3.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

  (1)產權清晰。在公司制企業中,實現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分離。①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所有權屬於國家,國家作為企業的出資者是企業中國有資產的所有者。企業擁有包括國家在內的出資者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成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②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出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③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權益,即資產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

  (2)權責明確。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責任、權力、利益清楚。①股東會或股東代表大會是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其職責是通過企業章程,選擇企業經營者;股東要按時足額對企業出資,並憑藉所有權從企業獲得股息或紅利,以自己的出資額向企業的債務負有限責任。②董事會是企業的經營決策機構,董事會成員對決策結果負責。③經理向董事會負責,是董事會決策的執行者和企業經營管理者。④監事會代表股東利益,對董事會和經理進行監督。

  (3)政企分開。按照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分開的原則,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法人財產制度;明確資產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的權力、責任和義務;建立以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

  (4)管理科學。企業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係,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

  4. 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7√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包括物權、債權、股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有利於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這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

  (一) 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8√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發展,我國各類市場已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但市場體系的發育程度還比較低,存在不少問題,表現在:各類市場間發育不平衡,要素市場發育滯後;存在部門和地區的市場封鎖和分割;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建立;市場法規建設滯後,市場秩序混亂。為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發展和完善市場體系,必須發展和完善商品市場,培育和規範要素市場,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二)完善市場體系

  9√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市場體系。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是指社會主義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商品市場包括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包括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產權市場、技術與信息市場和房地產市場。

  十六大報告指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發展產權、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市場。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

  (三)規範市場秩序

  10√整頓、規範市場秩序,既是市場有效運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十六大報告指出:「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必須採取多項有力措施,綜合治理。(1)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這是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的體制保證。等價交換和公平競爭是規範的市場秩序的基本要求。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必須遵循和服務於這一基本要求。(2)健全市場主體的自身素質。市場主體的規範和自律,是外部監督機制無法替代的。只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進健全市場主體的自身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改進市場秩序。(3)加強信用建設。信用的基本解釋是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取信於人。信用既屬於道德範疇,又屬於經濟範疇。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建立規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因此,要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建立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也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4)加強法治,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做假等違法犯罪活動。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控體系

  (一)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1√宏觀調控是指政府通過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行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所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和國家對經濟運行進行的宏觀調控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建立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對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1)是社會化大生產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2)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彌補市場機制缺陷的要求;(3)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需要;(4)是協調宏觀與微觀經濟運行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實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宏觀調控有較雄厚的物質基礎,從而可使社會主義經濟更加健康地運行。(區別: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的關係)

  (二) 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

  12√宏觀調控的目標是指政府調控經濟運行所要達到的國民經濟運行狀態的預定目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

  (三) 政府的經濟職能

  社會主義國家除了具有政治職能外,還具有經濟職能。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是由政府來執行的。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政府作為國有資產所有這所具有的職能;二是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所具有的職能;三是政府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者所具有的職能。

  我國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把政府領導和管理經濟的職能,同政府機關直接管理企業相等同,這是導致企業缺乏活動的重要原因,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在改革中轉變政府職能。

  13√轉變政府經濟職能的基本原則是:「政企分開,宏觀管住,微觀放開」。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和根本途徑是實行政企職責分開。政府的經濟職能轉變要做到:(1)由過去主要管理微觀經濟活動轉向主要管理宏觀經濟活動;(2)由主要進行直接控制轉向主要進行間接調控;(3)由過去的以行政手段為主轉向以經濟手段為主;(4)由過去的以指令性計劃為主轉向以指導性計劃為主;(5)由過去的分錢、分物、批項目、定指標為主轉向以規劃、協調、監督、服務為主。同時,轉變政府職能還要同政府機構的改革和精簡相結合。

  (四) 完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14√1. 宏觀調控手段。宏觀調控手段主要包括計劃手段(國家計劃)、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行。所謂用經濟手段調節經濟,其內容有二:一是政府根據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制定和實施各種宏觀經濟政策;二是綜合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利率、匯率等經濟槓桿調節經濟運行。在各種經濟槓桿中,價格是最有效的經濟槓桿。

  2. 宏觀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的目標和任務,需要通過各種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來實現。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和產業政策。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障體系

  (一)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

  15√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市場經濟自身發展的根本要求,而且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社會保障體系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也是社會和諧的穩定器,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必要性主要在於:(1)是適應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的需要。必須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建立一種新型的、使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勞動者都能合理、平等享有的社會保障體系。(2)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搞活企業的需要。要把「企業保險」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險,減輕國有企業負擔,健全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制度,才有利於轉換企業經營機制。(3)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勞動力在內的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由於優化勞動力要素組合和破產等原因,必然造成部分勞動者失業,這就要求建立失業保險、實施再就業工程和城鎮最低生活費保障制度。否則,新的勞動用工制度和企業破產制度就很難實行。(4)減輕國家負擔,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的需要。建立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合理負擔的社會保障籌資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5)發展農村經濟,維護廣大農民利益的需要。農民養老以家庭保障為主,與社區扶持相結合。有條件的地方,根據農民自願,也可以實行個人儲蓄積累養老保險,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可見,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6)是實現社會全面進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二) 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

  16√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區別: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和共同富裕的關係)。社會保障一般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和社會互助等方面組成。它們的有機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最基本的內容或核心部分。社會保險制度一般是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構成。

  (三)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17√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黨的十六大的要求,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須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目標,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第一,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第三,健全失業保險制度;第四,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五,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小結與重點]

  本章介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核心問題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章複習的重點是:

  1. 核心概念:現代企業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社會主義價格體系、比價體系、差價體系、宏觀調控、社會保障體系。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4.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七大任務。

  5. 構建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的現代企業制度。

  6. 宏觀調控的目標、手段和政策。

  7.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已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對市場經濟認識上的重大突破是

  A.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

  B. 市場經濟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調節作用

  C. 市場經濟不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的範疇

  D. 市場經濟是有國家干預的經濟 (C,1994年,文科)

  2. 我國國有企業採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在於

  A. 開闢新的融資渠道、廣泛籌措資金

  B. 促進政企分開、轉換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

  C. 積極培育、發展股票市場

  D. 實現規模經濟、推進企業集團化 (B,1994年,理科)

  3.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是

  A. 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B. 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C. 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

  D. 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 (C,1995年,文理科)

  4. 我國實施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

  A. 保證勞動者的充分就業 B. 使勞動者老有所養

  C. 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 實現共同富裕 (C,1995年,文科)

  5.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

  A. 培育市場體系 B. 轉變政府職能

  C. 價格體系改革 D. 國有企業改革 (D,1996年,理科)

  6.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指

  A.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B.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總和

  C.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具體實現形式及運行方式

  D. 社會主義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體系 (C,1997年,理科)

  7.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其性質應該是

  A.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改革 B. 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方式的改革

  C. 社會主義原有體制的修補 D.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D,1997年,理科)

  8.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

  A. 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B. 能確保經濟總量的平衡

  C. 可實現經濟的平衡 D. 可保障社會公平 (A,1997年,文科)

  9. 我國價格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A. 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相結合的價格形成機制

  B. 固定價格、浮動價格、自由價格相結合的價格體系

  C. 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

  D.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C,1998年,理科)

  10. 在我國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應該是:

  A. 計劃 B. 金融 C. 市場 D. 財政 (C,1999年,理科)

  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認為,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屬於

  A. 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經濟增長方式

  C. 不同的經濟制度的範疇 D. 不同的生產關係的範疇(A,2002年,理科)

  12. 把公司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這是

  A. 無限責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責任公司 D. 合夥制企業 (B,2004年)

  13. 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 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合夥制 D. 公司制 (D,2006年)

  14. 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其基本目標是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 促進社會經濟增長

  C. 實現充分就業        D. 使更多的勞動者擁有財產性收入 (A,2008年)

  (二)不定項選擇題

  1. 我國商品經濟發展要求建立的市場體系應該是

  A. 地方性的市場 B. 競爭的市場 C. 開放的市場

  D. 全國統一的市場 E. 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 (BCDE,1993年,文科)

  2. 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行間接調控,其特徵有

  A. 主要通過價格、利率、稅率、匯率等經濟手段實施調控

  B. 國家計劃以市場為基礎,總體上是指導性的

  C. 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再直接干預

  D. 行政手段不再成為調節手段

  E. 法律規範、信息指導成為調控的重要手段 (ABCE,1995年,文科)

  3. 我國所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其基本特徵有

  A. 產權清晰 B. 權責明確 C. 政企分開

  D. 股份制度 E. 管理科學 (ABCE,1996年,理科)

  4. 現代企業制度中出資者的所有權益包括

  A. 資產受益權 B. 重大決策權 C. 資產支配權

  D. 選擇管理者的權力 E. 經營自主權 (ABD,1998年,文科)

  5. 放開搞活國有小型企業的形式有

  A. 改組 B. 聯合、兼并 C. 出售

  D. 租賃、承包經營 E. 股份合作制 (ABCDE,1999年,理科)

  6. 價格體系的內容包括

  A. 不同商品的比價關係 B. 批零差價關係 C. 統一定價與分散定價的關係

  D. 地區差價關係 E. 季節差價關係 (ABDE,1999年,文科)

  7.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這一觀點表明

  A. 由法人股東而不是個人股東構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與私有制都可以通過股份制這一形式來實現

  C. 有公有制經濟參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還是私有的性質

  E. 公有制經濟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BDE,2004年)

  8. 規範市場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會信用制度要以

  A. 道德為支撐 B. 行政為主導

  C. 產權為基礎 D. 法律為保障 (ACD,2005年)

  9. 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有

  A. 財政政策 B. 貨幣政策

  C. 產業政策 D. 收入政策 (ABCD,2006年)

  10. 生產要素市場包括

  A. 土地市場 B. 商品市場 C. 資本市場 D. 勞動力市場 ( ACD,2007年)

  11. 為了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可以採取的貨幣政策手段有

  A. 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 B. 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庫

  C. 實施物價補貼 D. 調整再貼現率        (ABD,2008年)

  (三)分析題

  1. 前段時期我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曾經一度出現盲目高利集資和違章拆藉資金等金融秩序混亂的現象,經過國家宏觀調節已取得明顯成效。試通過上述事實,闡明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加強宏觀調控的必要性。(1994年,文科)

  答案要點:

  前段時期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高利集資和違章拆藉資金,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劇了固定資產投資的膨脹和投資結構的不合理。國家通過調整銀行利率、加強信貸資金管理等調節措施,使金融秩序獲得了明顯的好轉。這個事實表明,在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同時,必須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3分)

  我國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的經濟體制,是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2分)

  市場經濟條件下,由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形成的市場機制,以價格為信號調節商品供給與需求關係,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它富有效率和生機。但市場也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難以靠市場自身加以解決。現代市場經濟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都證明必須藉助和依賴國家的宏觀調控,才能克服單個經濟主體決策與生產社會化、社會公共利益要求的可能不一致;消除或減少市場調節滯後性、盲目性所導致的損失;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因此,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是必要的,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5分)

  2. 下列數據反映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以1997年為界,大致可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2003年)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GDP增長率 9.2 14.2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8 7.3

  物價上漲率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1.4 0.4 0.7

  根據資料,請回答:

  (1)90年代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兩個階段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國家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以及國家的調控目標。

  (2)結合我國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實際,從理論上分析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答案要點:

  (1)1997年以前是經濟過熱,高通貨膨脹。國家主要採取了緊縮性宏觀經濟政策,控制總需求擴張,縮小信貸規模。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是防止經濟過熱,在保持經濟高增長的同時,抑制高通貨膨脹,實現經濟「軟著陸」。1997年以後是經濟過剩,總供給大於總需求,通貨緊縮。國家主要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加國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擴大信貸規模。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是防止通貨緊縮,擴大內需,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2)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證明,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經濟呈現波動是不可避免的。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各產業、各部門之間協調發展,僅靠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是難以實現的;市場調節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所有問題,因而需要由國家採取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來加以解決。

  3.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下表的數據反映了我國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的演變狀況。單位:%

  年份 1989 199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GDP增長率 4.1 14.2 10.5 9.6 8.8 7.8 7.1 8.0 7.5 8.0 7.8

  就業增長率 1.83 1.01 0.90 1.30 1.26 1.17 1.07 0.98 1.30 0.98 0.90

  就業彈性係數 0.446 0.071 0.086 0.135 0.143 0.150 0.151 0.123 0.173 0.123 0.115

  就業彈性係數指就業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比值,即經濟增長每變化1個百分點,所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值。

  請回答:

  (1)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說明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在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同時,卻沒有帶來較高的就業增長速度。

  (2)當前為了擴大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採取措施?

  答案要點:

  (1)從表中數據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在保持高速度的情況下,卻沒有拉動就業的同步增長。這主要由於:體制轉型深化,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增加;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提高,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我國人口基數大,經濟增長創造的就業機會被人口增長部分抵消,勞動力的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新增勞動力對就業形成很大的壓力。

  (2)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解決好就業問題的措施主要有:確立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並重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擴大就業,又通過擴大就業來促進經濟增長,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發展第三產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鼓勵人們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繼續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實施就業援助制度,增加就業和再就業資金投入,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逐步建立城鄉統籌,規範運行的勞動力市場,完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第7章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係

  複習提示:本章介紹經濟全球化趨勢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關係。經濟全球化問題在近年來考研中的地位明顯上升。2002年考綱中關於經濟全球只有一個知識點。即「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及其影響」。2003年考綱經過修訂,經濟全球化問題增加為三個知識點。即「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經濟全球化要達到共贏共存的目的」。在2004年考綱中,經濟全球化及其相關問題擴展為一章。這一點考生在複習過程中應引起注意。

  學習本章應注意兩點:一是要理論聯繫實際,平時讀書閱報時,注意經濟全球化問題的積累。二是注意本章的內容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這門課中有關經濟全球化及其相關問題的結合和聯繫。

  一、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趨勢

  (一) 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物質條件和現實基礎

  1√1. 經濟全球化及其內容和本質。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現代科技革命和生產力巨大發展的推動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在運動中相互依存、融合為一個體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係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是經濟關係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標誌是:(1)世界經濟信息化。經濟全球化與信息網路的高速發展相聯繫。(2)世界經濟市場化。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市場。(3)世界經濟自由化。伴隨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政府對國際經濟交流的干預呈現減弱的趨勢。(4)國際分工水平化。以水平分工為基礎的國際分工促使世界市場迅速擴大並形成世界經濟體系。(5)國際經濟聯繫的主體除國家外,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大。

  經濟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主要內容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資源配置的國際化。

  2.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過程。經濟全球化的萌芽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大量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使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二戰後,伴隨資本主義各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和嚴格限制資本轉移,經濟全球化速度曾一度減慢。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明顯加快,範圍和規模大大擴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亮點。

  2√3.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根本原因。(1)生產社會化和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生產高度社會化和新科學技術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條件。(2)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和自由化。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現實基礎。(3)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國際金融交易總額大大超過國際貿易總額。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和國際金融資本的跨國流動構成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二)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3√1. 跨國公司及其發展。跨國公司是一種國際性的企業,它以本國總公司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其他國家和地區設立子公司,從事跨國生產、銷售和其他業務活動。跨國公司是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區別: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與跨國公司的關係)。早期的跨國公司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跨國公司獲得了飛速發展,代替國際卡特爾成為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2. 二戰後跨國公司迅速發展的原因。戰後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從根本上說是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具體地說是:(1)生產力發展的需要;(2)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需要;(3)資本輸出的需要;(4)爭奪國際壟斷地位的需要;(5)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需要。

  3. 現代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和主要載體。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跨國公司憑藉技術優勢、規模經濟、產品差異等條件,繞過貿易壁壘,使生產要素在國際範圍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2)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直接導致國際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協作的加強,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全球化的微觀基礎。(3)跨國公司促進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推廣,推動了國際技術交流。(4)擴大了國際貿易。目前,跨國公司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已高達50%。(5)跨國公司促進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利於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

  (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4√1. 經濟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係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但同時必須看到,經濟全球化趨勢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發達國家佔主導的情況下出現的,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地位。因此,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生產力水平提高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可望在全球經濟密切交往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各國在面向統一的全球大市場,參與世界市場競爭中,可望促使各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傳播;可望為當今世界為數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實現「後發優勢」的寶貴機遇;可望更好地解決資源、環境、人口等人類面臨的共同性問題等。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比如加劇財富分配的不平等,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影響發展中國家民族工業的發展;還會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固有的內在矛盾和消極面全球化,局部地區的危機易引起全球經濟的動蕩和危機,增大了發展中國家經濟運行的風險,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易於受到削弱和衝擊。

  2. 發展中國家與經濟全球化。一般地說,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中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條件,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風險。正確的對策應該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趨利避害,發展自己。要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趨利避害,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繁榮,達到共贏和共存的目的,關鍵在於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江澤民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所有國家,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應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平等的經濟全球化,少數國家的富裕不應該也不能建立在廣大南方國家的貧窮之上。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公平的經濟全球化,世界的貧富差距應逐步縮小,而不是不斷擴大,否則人類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共存的經濟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進、保持經濟發展模式、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多樣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機盎然地發展。」十六大報告指出:「積極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趨利避害,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從中受益」。

  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具有二重性的經濟全球化面前,同樣既面臨難得的機遇,又面臨巨大挑戰和風險。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允許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獨立於全球經濟之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來說,總體上利大於弊。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的條件下,我國應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的前提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遇,積极參与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极參与國際市場的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5√經過20多年的逐步對外開放,我國已經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既是我國20多年對外開放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又是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新起點,標誌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十六大報告指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

  (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與發展

  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並存和共同發展是長期的現象,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於經濟全球化本身的二重性,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社會主義制度在與資本主義制度既競爭又合作中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制度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

  [小結與重點]

  本章介紹的經濟全球化趨勢、跨國公司發展以及我國的開放格局、開放戰略等內容在近年的考研中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本章的複習重點是:

  1. 核心概念:經濟全球化、跨國公司。

  2.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含義、內容、本質、原因和二重性。

  3. 跨國公司迅速發展的原因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4. 跨國公司發展與我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已考試題]

  (一) 單項選擇題

  1. 20世紀90年代,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是

  A. 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B. 我國進入世界十大貿易行列

  C. 引進外資規模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D. 形成了沿海、沿江、沿邊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A,2003年)

  (二) 不定項選擇題

  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跨國公司迅速發展是由於

  A. 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B. 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需要

  C. 資本輸出的需要 D. 爭奪國際壟斷地位的需要

  E. 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需要 (ABCDE,1997年,理科)

  (三)分析題

  下面是一組關於經濟全球化方面的資料:(2003年,理科)

  材料1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為開發電梯新產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國的優勢,如在法國製造電梯門系統,在德國製造電子器件,在日本設計電動驅動裝置,最後在美國組裝。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轎車,外國部件佔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國製造的協和轎車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製造。20世紀80年代初至1996年,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遠超過國際貿易約5. 5%的年均增長速度。如同交通工具的改進和鐵路運費的降低曾經有力地推動了19世紀末各國的經濟融合一樣,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通信業的革命,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路的迅速商業化運用,則大大降低了國際間的通訊費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網上開設網址,已有186個國家和地區的1 200萬台電腦連接入網,互聯網用戶達到6 000萬人。據一些研究機構預測,2001年全球信息產業產值將達到3. 5萬~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摘自《在動蕩中發展》

  材料2

  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亞洲和拉美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引進直接投資和其他形式的外國資本,並且採取一系列鼓勵措施促進出口。它們持續保持了5. 5%~8%的年經濟高速增長,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地實現了由初級產品出口國向製成品出口國轉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89—1994年,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年均增長率為3. 65%,而發展中國家為8. 59%。其中發展最快的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根據《全球化與中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整理經濟全球化使美國獲得了巨額的國際資本。過去十多年裡,美國始終是全球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同時也是最大的資本輸入國。大量的外資凈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國內私人儲蓄水平持續下降和巨額貿易逆差的不利影響,對於保持較高的就業和經濟增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為美國保持較低的物價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摘自《世界經濟》,1999(8)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來,絕大多數最不發達國家除了得到捐贈和多邊經濟援助外,幾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國直接投資。摘自《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8)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窮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現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聯合國成員國中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而20年前僅20有餘。摘自江澤民:《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

  材料3

  各國應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贏和共存的目的。摘自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請回答:

  (1) 根據材料1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原因。(3分)

  (2) 根據材料2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3分)

  (3) 綜合材料1、2、3,說明我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對策。(4分)

  答案要點:

  (1) 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動機是獲取剩餘價值。當國內市場不能滿足資本增殖的需要時,資本必然向全球擴張。資本無限增殖的本性是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動因。科學技術進步使國際分工進一步發展成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推動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 經濟全球化推動著世界經濟增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可能從中受益。但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各國的地位和處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國從國際資本流動中獲得巨大收益,而廣大發展中國家仍飽受貧窮落後之苦,世界的貧富差距在擴大。

  (3) 我國應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遇,積极參与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既促進本國經濟的成長,又讓合作方獲得利益,取得互利和雙贏的結果。


推薦閱讀:

影響全球政治經濟的7大幕後俱樂部
論經濟與政治的關係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與經濟哲學的研究範式
政府變革和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
歷史唯物主義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邊界討論

TAG:經濟學 | 經濟 | 政治 | 政治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 原理 | 主義 | 馬克思 | 經濟學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