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作者簡介] 于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 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 [注釋] 吟:吟頌。 千錘萬鑿:形容開採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渾:全。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 [譯詩、詩意] (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採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鍊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鍊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杭州于謙祠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在袁枚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中,與岳飛齊名,為西湖添色的于少保,就是出生於杭州,最終又歸葬於西湖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謙。 1398年,于謙誕生在浙江錢塘縣太平里(今杭州祠堂巷),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志向高遠。永樂年間中進士,從此踏上仕途。他曾巡按江西,巡撫河南、山西,為官十九年,勤政為民,兩袖清風,深得百姓愛戴。正統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發生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息。于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力阻南遷,親自指揮數十萬軍民進行了名揚青史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挽狂瀾於既倒,在中國歷史上抒寫了壯烈輝煌的一頁。英宗獲釋後發動奪門之變復辟,1457年2月,于謙以"謀逆"罪被冤殺於北京。兩年後,于謙魂歸故土,義子於康扶棺南下,將其遺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明朝弘治二年(1489),于謙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為國效忠的功績,賜謚「肅愍」,並在墓旁建祠紀念,取名 "旌功祠"。五百多年來,于謙祠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舊跡,格局尚屬完整,自91年5月起,先後經四次修繕,至1998年,值于謙誕辰600周年之際,于謙祠重新對外開放。 于謙祠為傳統型的祠堂建築,白牆灰瓦,朱漆大門,"於忠肅公祠"幾個篆書大字顯得莊嚴肅穆。祠堂共有三進,為前殿、正殿和後殿,前殿與正殿間,有南北廂房各一,廂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間,建築面積約900多平方米。庭院里草木蔥蘢、綠樹成蔭,是一處清幽之所。 前殿闢為序廳,殿門兩側楹聯是林則徐所撰:「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清朝嘉慶壬午年(1822)六月,林則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議集資整修于謙祠墓,並帶頭捐獻自己的官奉。上懸匾額「百世一人」,是對於謙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序廳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鐫刻著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謙青少年時所作詩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正是于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高潔品性的真實寫照。兩側牆上陳列于謙年表、于謙世系表,一張繪於清代的于謙夫婦像尤為引人注目。廳內還放置造型簡潔的案幾、椅等明式傢具以渲染氣氛。 正殿是于謙祠的主體部分,也是陳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寬21.8米,進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謙全身立像,於公威嚴肅立,雙目炯炯,正氣凜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為海水浪花圖案。像後襯以由徐向前元帥書寫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懸掛乾隆御題匾額:「丹心抗節」,黑底金字,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憑弔于謙時所題。殿柱上懸掛數幅頌揚于謙不朽功績的楹聯,均是明清時期的名家所撰,經當代書法家題寫。大殿牆面為兩幅半圓大型浮雕壁畫,左側是「北京保衛戰」,右側是「土木堡之變」的有關場景,每幅畫相對獨立,但在整體上又呵成一氣,場面頗為凝重、壯觀,運用明暗變幻的燈光效果,再輔以鏗鏘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樂,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恍如置身於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塵土飛揚的古戰場,正與于謙一起抵禦外侮。壁畫高3米,寬46米,是經專家多次論證修改,在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導下完成。壁畫突破了一般祠堂陳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見柱子,與匾額、楹聯、塑像遙相呼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牆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塊,其中包括湘鄉楊昌 題的線刻《明少保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像》碑一塊,袁枚題《重修於忠肅廟碑》殘碑九塊。 後殿陳列于謙生平事迹,採用圖版和照片相結合的形式,分「少年壯志」、「勤政廉明」、「保衛北京」、「永垂青史」四個部分,詳細介紹了于謙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績以及悲壯的人生。兩側的陳列櫃中,分別展示了于謙的著作和歷代有關於謙的評述著作,有《於肅愍公集》、《于少保萃忠全傳》、《於忠肅公祠墓錄》等。 南北廂房分別作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陳列明代的各種軍械,包括神機營用的火銃、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門類多、數量大、製作精、技術高,有較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 前殿與後殿間的天井裡,赫然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鐵犀牛,身高約2米,圍長約2.5米,周身烏黑,獨角朝天,背上鑄有于謙親撰的《鎮河鐵犀銘》,它是于謙勤政愛民、治理黃河的一個歷史見證。黃河自古多泛濫,巡撫河南期間,他勵精圖治,奔波於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為鼓舞人民戰勝洪災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鑄了這尊「鎮河鐵犀」,表達了希望根除黃河水患,使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原物現存於河南開封鐵牛村。 天井右側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為「忠泉」。根據祠內清時李鐸遺碑記載:康熙乙亥年,在改建於謙祠時發現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誠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後殿的院子里還保存著數明清兩代的石碑,分別是四塊大碑(弘治、嘉靖、萬曆、康熙)及一塊乾隆年間的殘碑。 出於謙祠大門向北約50米,可見一明式牌坊,墓道長長,芳草萋萋,兩旁肅立的石翁仲、石獸,為墓區憑添幾分肅穆與莊嚴。百米墓道的盡頭,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是1982年修復墓時重新鐫刻的,碑下的浮雕纏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為明時原物。 于謙祠是杭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過幾年的規劃與建設,已形成了包括于謙祠、于謙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築與自然山林、綠地相結合的于謙祠景區,面積也由最初的6000平方米擴大到31000平方米。目前,景區正在修建於謙雕塑廣場、忠泉池、于謙詩碑廊,計劃把配殿恢復為祈夢殿,隨著西湖西進工程的進展,于謙祠景區將成為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
使至塞上 |
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選候騎,都護在燕然。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他是一個早熟的作家,九歲就負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試,舉解頭(即第一名舉子),二十一歲成進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時間在朝任職。安史之亂,被執,拘禁於菩提寺中,他偽裝病疾。安史亂平,以諂賊官而論罪,因曾作詩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處分。後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鍊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注釋]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以監察御史從軍赴涼州途中所作。 使:出使。 單車:單車獨行。形容輕騎簡從。 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邊防。 屬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員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歸雁:因季節是夏天,雁北飛,故稱"歸雁入胡天"。 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裊煙沙而直上」。據今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註:「《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長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經涼州以北的沙漠。 蕭關: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候騎: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都護: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裡代指前線。《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此兩句意謂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線未歸。 [譯詩、詩意] 一隨輕車簡從,將去宣慰將士護疆守邊,奉使前行啊,車輪轆轆輾過居延。 恰是路邊的蓬草,隨風飄轉出了漢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際的大雁,翱翔北飛進入胡人的穹天。 只見──燦黃無限的沙漠,挺拔著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煙,橫卧如帶的黃河,正低懸著一團,落日火紅的蒼涼與渾圓。 行程迢迢啊,終於到達蕭關,恰逢偵察騎兵稟報──守將正在燕然前線。 [賞析] 對王維《使至塞上》注釋的質疑徑南中學 張建洪 王維的這首《使至塞上》是王維邊塞詩的代表,它選入初中語文第三冊①。無疑,這是一首好詩。但筆者在教學中卻發現書中有兩處注釋存在牽強之處: 一是「屬國」。教材的解釋為「附屬國。這裡指吐蕃的軍隊。」 二是「征蓬」。教材的解釋為「飄飛的蓬草。這裡指唐朝出征的軍隊。」 首先,我們從詩歌的創作背景來看這兩個注釋。 開元二十二年,宰相張九齡將王維召回朝廷任右拾遺。開元二十五年,因張九齡受李林甫等人排濟而罷相,王維失去政治上的依靠,思想逐漸轉向消極。不久,王維以監察御史身份從軍出塞,在河西節度幕府兼任判官②。 開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實際是被排濟出朝廷)③。 把「屬國」解釋為「附屬國」沒錯。《漢書·衛青傳》教顏師古註:「不改其本國之俗,而屬於漢,故號屬國。」 詩人既然以使者的身份出塞,帶的隨從也不多啊,「單車」可見帶的人不多,而且是從軍出塞。如果「屬國」是指吐蕃的軍隊的話,難道是王維同吐蕃軍隊一起去慰問將士?還是王維被吐蕃的軍隊挾持了,被迫去慰問將士?從背景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唐軍和吐蕃軍隊打仗,而且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帶領的唐軍戰勝了吐蕃軍。王維當然應該和唐軍一起去慰問打了勝仗的唐軍,而不是跟戰敗的吐蕃軍隊。否則,豈不成了「多國部隊」去慰問守邊的將士了嗎? 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以下簡稱《作品選》)④中,它認為「屬國過居延」其實應是「過居延屬國」的倒文。這是有根據的。《後漢書·郡國志》:涼州有張掖、居延屬國。同時,「在格律詩中,有些倒裝句是為了遷就音律;有些是為了強調某一形象,加強語氣、音節,突出話語的表現力」⑤。的確,從詩的偶句最後一字的音「yán、tián、yuán、rán」可以得到證明。 在《中國古代文學》⑥中,對「屬國」的解釋為「官名,是典屬國的簡稱。唐人常以「屬國」代指使臣,這裡指往吐蕃的使者」。《辭源》解釋「秦有典屬國的官職」。詩人奉旨出使,當然是代表朝廷的使者,他路過居延,這種解釋也可以。 可見,無論是指附屬國也好,指典屬國也好,過「居延」的人是詩人,而不能是指吐蕃的軍隊。 教材對第三句「征蓬」的解釋是「飄飛的蓬草。這裡指唐朝出征的軍隊」。解釋的後半部分則令人懷疑。《辭源》對「征蓬」的解釋是「猶言飄蓬。喻經常遠行的人。《藝文類聚》三二南朝吳均閏怨詩之一:胡笳屢凄斷,征蓬未肯還。」難道唐朝出征的軍隊就是經常遠行的人?出征的唐軍較多的應是屬於河西或其他周圍行政區的駐軍,他們平常駐紮於一地。假如不是出征,是不用「出漢塞」的。相對而言,詩人千里迢迢從國都來到邊塞荒地,他才是真正遠行的人。 再者,此句與下一句「歸雁入胡天」成對偶,屬頷聯。如果「征蓬」是指出征的唐軍的話,「歸雁」是不是應該解釋為「歸去的大雁,這裡指吐蕃的軍隊」呢?否則,指人的「征蓬」又怎樣跟指物的「歸雁」對偶呢?從上下文看,《作品選》的解釋則令人可信:這裡借指行蹤。誰的行蹤?當然是詩人自己的。他去「問邊」,路過「居延」,此時又出了「漢塞」。18世紀德國啟蒙思想家萊辛曾指出,詩用語言來表現在時間中承續的事物,即動作。……詩要描繪事物,就應該化靜為動,在時間的延續中一個側面一個側面地表現事物的整體,或者用暗示的方式來描寫⑦。而「問」「過」「出」剛好表現了詩人至塞上的一個個側面。但,筆者認為更好的解釋是用於比喻詩人自己。(見下文的詳細論述) 其次,我們從詩歌自身的特性來講。 一部詩歌史告訴我們,「詩人所寫的,就應該是自己的感受、情緒,每一首詩里,都真該有『真我』」⑧,有一個「真我」(抒情主體的思想情感)在記事描寫,言情述理。 「單車欲問邊」的主體是誰?那就是詩人。他奉使出塞。既然,他去「問邊」,過居延屬國的人就是他了。如果是指吐蕃的軍隊的話,則主體由詩人變成吐蕃的軍隊了。剛才「過居延」的還是吐蕃的軍隊,下一句「出漢塞」的卻又變成「唐朝出征的軍隊」了。這樣頻繁地「換主角」,「觀眾」恐怕也看得眼花繚亂吧?這行嗎? 詩的開頭兩句,顯然是記敘,交待了出使情況。接著三四句轉為描寫。描寫作者出漢塞(這時就像踏出國門一樣)所見到的景象:征蓬隨風飄飛,歸雁鳴叫翱翔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隱難言的內在情感」⑨。這是古詩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景中寓情」的手法。教材的注者也許會說:「沒錯,這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征蓬出漢塞的景象則寫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啊!」的確,此句的「出漢塞」與下句的「入胡天」形成強烈對比,以歸雁的「入胡天」(回鄉)反襯「征蓬」的思鄉之情。 但是,從詩的特點看,「詩,就是詩人自己。詩人所反映的生活現實和情感體驗,應該而且必須是自己深切感受到的,體會到的,有真情實感的,有自我個性的詩。」⑩「抒情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表現。沒有抒情主體富有個性化的情感傾訴,沒有抒情主體自由自在的內心獨白,就不可能有創造性的文學抒情」⑾。從前面的背景可知,張九齡罷相,詩人失去政治上的依靠。此次出塞,明是奉使問邊,風光光耀,實則降職左遷(後來他在河西節度幕府兼任判官)。他一路跋涉,從唐都來,過居延屬國,出漢塞。此時,他心緒萬端。 見到去南方過冬的歸雁鳴叫進入了胡人的穹天。就引起了他的思鄉之情。而面對隨風飄飛的大漠蓬草,他更加感到那就是他的縮影——沒有定根,被大風一吹就不知飄向哪裡;就像他的政治命運一樣,失去根基,就沒有了方向,前途就渺茫起來。「征蓬」釋為「指唐朝出征的軍隊」的話,那就失去了」抒情主體富有個性化的情感傾訴」,只僅僅表達了一種普通存在的思鄉之情(當然它也存在於詩人中),但是,顯然詩人在這時的心情是複雜的、多樣的!從全詩情感變化來看。一二句記敘,都暗含一種失意之情。三四句在寫景中寓情,表達了對仕途的擔憂,對離開漢土的依依不捨,和思鄉的微妙心情。當他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景象時,則轉而發出讚歎之情,昂揚與傷感,豪放與孤寂交織在一起。最後表達出對大唐廣袤疆土的讚美和熱愛。這樣,整首詩的情感變化脈絡才是清楚、完整的。 所以,「征蓬」實指蓬草,更是詩人自身的一個象徵,但不能是實指唐朝出征的軍隊。 [注釋]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版。 ②⑥《中國古代文學》第三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③⑨《語文第三冊教案》,人民教育出版 社,延邊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④朱東潤主編,中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1980年再版。⑤⑦⑾《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2年1版,1998年2版。⑧⑩《文體寫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始得西山宴遊記[1] |
唐·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2],居是州[3],恆惴慄[4]。其隙也[5],則施施而行[6],漫漫而游[7]。日與其徒上高山[8],入深林,窮回溪[9],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10],傾壺而醉。醉則相枕以卧[11],卧而夢。意有所極[12],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13],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14]。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15],望西山,始指異之[16]。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17],斫榛莽[18],焚茅茷[19],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0],則凡數州之土壤[21],皆在衽席之下[22]。其高下之勢[23],岈然窪然[24],若垤若穴[25];尺寸千里[26],攢蹙累積[27],莫得遁隱[28],縈青繚白[29],外與天際[30],四望如一[31]。然後知是山之特立[32],不與培塿為類[33]。悠悠乎與顥氣俱[34],而莫得其涯[35];洋洋乎與造物者游[36],而不知其所窮[37]。引觴滿酌[38],頹然就醉[39],不知日之入[40]。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41],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42],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43]。游於是乎始[44],故為之文以志[45]。 是歲,元和四年也[46]。 [作者簡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 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家與薛、裴兩家被並稱為「河東三著姓」。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後,柳家與李氏皇族關係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時居官尚書省的就達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間,柳家屢受武則天的打擊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時,其家族已衰落,從皇親國戚的特權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階層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縣令一類小官。其父柳鎮,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說,柳氏到他這一代,已經「五、六從以來,無為朝士者」。安史之亂,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衝擊。戰亂中,柳鎮送母親入王屋山避難,自己攜著一家匯入逃亡人流,逃到吳地。在南方,一度生計艱難,有時竟薪米無著。柳宗元的母親為了供養子女,常常自己挨餓。柳宗元正出生於「安史之亂」後,他的幼年便是在窮困艱難中度過的。柳宗元九歲時,又一次大規模的割據戰爭——建中之亂爆發,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飽嘗戰亂之苦。柳宗元成長於動亂年代,他從少年時代起就對人民遭受的苦難有一定的了解,對社會現實有一定的認識,這對他以後的文學成就和思想建樹不無影響。 貞元九年(793年)春, 20歲的柳宗元考中進土,同時中進土的還有他的好友劉禹錫。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書省校書郎,算是步入官場,這一年,與楊憑之女在長安結婚,兩年後,中博學宏詞科,調為集賢殿書院正字,得以博覽群書,開闊眼界,同時也開始接觸朝臣官僚,了解官場情況,並關心、參與政治。到集賢殿書院的第一年,他便寫了《國子司業陽城遺愛碑》,頌揚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堅持己見的諫議大夫陽城,第二年寫了《辯侵伐論》,表明堅持統一、反對分裂的強烈願望。 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調為藍田尉,兩年後又調回長安任監察御史里行,時年31歲,與韓愈同官,官階雖低,但職權並不下於御史,從此與官場上層人物交遊更廣泛,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願望,成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貞革新,雖只有半年時間便宣告失敗,但卻是一次震動全國的進步運動,所實行的措施,打擊了當時專橫跋扈的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利國利民,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柳宗元與好友劉禹錫是這場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稱為「二王劉柳」。年輕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舊官僚進行了尖銳的鬥爭。他的革新精神與鬥爭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由於順宗下台、憲宗上台,革新失敗,「二王劉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隨即被貶。憲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貶為邵州(今湖南邵陽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這次同時被貶為司馬的,還有七人,所以史稱這一事件為「二王八司馬事件」。 永州地處湖南和廣東交界的地方,當時甚為荒僻,是個人煙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歲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盧遵。他們到永州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在一位僧人的幫助下,在龍興寺寄宿。由於生活艱苦,到永州未及半載,他的老母盧氏便離開了人世。 柳宗元被貶後,政敵們仍不肯放過他。造謠誹謗,人身攻擊,把他醜化成「怪民」,而且好幾年後,也還罵聲不絕。由此可見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鬱、痛苦,加之幾次無情的火災,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痹」的程度。貶謫生涯所經受的種種迫害和磨難,並未能動搖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確表示:「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 永州之貶,一貶就是10年,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轉折。在京城時,他直接從事革新活動,到永州後,他的鬥爭則轉到了思想文化領域。永州十年,是他繼續堅持鬥爭的十年,廣泛研究古往今來關於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問題,撰文著書,《封建論》、《非〈國語〉》、《天對》、《六逆論》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與劉禹錫等被召回京。但並未被重用,由於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他們二月到長安,三月便宣布改貶。柳宗元改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劉禹錫為播州刺史。雖然由司馬升為刺史,但所貶之地比原來更僻遠更艱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還要艱苦,劉禹錫還有80多歲的老母隨身奉養,便幾次上書給朝廷,要求與劉禹錫互換。後來因有人幫忙,劉禹錫改貶連州,柳宗元才動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長安,比永州距京城更遠,更為落後荒涼,居民多為少數民族,生活極端貧困,風俗習慣更與中原大不相同。 柳宗元初來這裡,語言不通,一切都不適,但他還是決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權力,在這個局部地區繼續實行改革,為當地民眾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決心廢除「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的殘酷風習,制訂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那些已經淪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時間算工錢,抵完債即恢復人身自由,回家和親人團聚。此舉受到廣大貧苦人民的歡迎,後來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針對當地百姓迷信落後習俗,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騙錢害人;舉辦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興辦學堂,推廣醫學,並使從不敢動土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解決飲水問題。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組織閑散勞力去開墾,僅大雲寺一處開墾的荒地、就種竹三萬竿,種菜百畦。他又重視植樹造林,並多歡親自參加了植樹活動。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了一番興利除弊的改革,遺惠一方,實際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區的施行。 長期的貶謫生涯,生活上的困頓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狀況越來越壞,確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吳武陵多次奔走於執政大臣裴度門下,設法營救他離柳州還京。裴度與柳宗元同系河東人,元和十四年憲宗因受尊號實行大赦,經裴度說情,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為時已晚,詔書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懷著一腔悲憤離開了人間,當時年僅47歲。臨死前,柳宗元寫信給好友劉禹錫,並將自己的遺稿留交給他。後來劉禹錫編成《柳宗元集》。 雖然活了不到50歲,但柳宗元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遊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柳宗元的詩,共集中140餘首,在大家輩出、百花爭艷的唐代詩壇上,是存詩較少的一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代表當時一個流派的傑出詩才。蘇軾評價說:「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淵明並列。現存柳宗元詩,絕大部分是貶官永州以後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他的敘事詩文筆質樸,描寫生動,寓言詩形象鮮明,寓意深刻,抒情詩更善於用清新峻爽的文筆,委婉深曲地抒寫自己的心情。不論何種體裁,都寫得精工密緻,韻味深長,在簡淡的格調中表現極其沉厚的感情,呈現一種獨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關心現實、同情人民的詩人,所以無論寫什麼題材,都能寫出具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詩篇。 宋人嚴羽說:「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此論相當中肯。柳宗元的辭賦繼承和發揚了屈原辭賦的傳統。他的辭賦,不僅利用了傳統的形式,而且繼承了屈原的精神。這或者是因為兩人雖隔千載,但無論是思想、遭遇,還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處。《舊唐書》本傳雲柳宗元「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戶乙)。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數十篇,覽之者為之凄惻。」與屈原之作辭賦,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賦」和「十騷」,確為唐代賦體文學作品中的佳作,無論側重於陳情,還是側重於詠物,都感情真摯,內容充實。 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韓柳二人與宋代的歐陽修、蘇軾等並稱為「唐家八大家」,堪稱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家。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於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並要求革新語言「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這是一種進步的文學主張。韓柳二人在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內容豐富、技巧純熟、語言精練生動的優秀散文。韓柳的古文運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遊記、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樣為後世留下了極其優秀的作品。 「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遊記名作。這些優美的山水遊記,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因其藝術上的成就,被人們千古傳誦、推崇備至。除寓言詩外,柳宗元還寫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驢技窮」,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雖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記一樣,被千古傳誦。 文學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個積極投身於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個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把董仲舒這樣的大人物斥為「淫巫瞽史」,指責他「誑亂後代」。他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砷」,這在一千多年前神學迷信思想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係,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於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封建論》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論文。針對分封制和郡縣制兩種制度之爭,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分封制暴露出種種嚴重弊端,而新的郡縣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優越性和進步性,因而極力支持郡縣制。對秦始皇的評價,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進步性。《六逆論》、《晉問》等政論文,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世襲特權,甚至認為天子在用人問題上有了錯誤,也應改正。他重視農戰的思想也比較突出,重視勸農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學,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論,往往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這是他思想異於其他思想家之處。 作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將永遠受到世人的尊敬。 《永州八記》: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間,排遣鬱悶,寫了不少遊記文章,「永州八記』是其中為後人傳誦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譚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謁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記》。八記各自成篇,又連成一個整體。在八記中,首篇與末篇前後照應,字裡行間抒發了作者遭受迫害,遠謫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憤慨心情。[注釋] [1]西山:在湖南零陵西。 [2]僇(lù):同「戮」,指犯罪受刑。僇人:罪人,指唐憲宗即位後,作者因在順宗時參預王叔文集團而貶謫永州司馬(已見前注)。 [3]是州:此州,即指永州。 [4]惴慄:驚恐不安。 [5]隙:謂公餘閑暇,抽空。 [6]施施(yí):行進困難的樣子,此形容溜出官署,避免注意。 [7]漫漫:謂漫無目的。 [8]其徒:指與自己遭遇相同的一幫朋友。 [9]窮:走到頭。回溪:曲折的溪水。 [10]披草:謂就在野草地上。 [11]相枕以卧:謂朋友們相互依靠著睡覺;一本無「以卧」二字。 [12]「意有」二句:謂心裡最想什麼,夢中也就見到什麼,意趣相同。 [13]「以為」二句:意謂我認為,凡是永州所有的奇形異態的山水都被我發現了。「異態」,一作「勝態」。「有」,佔有,指別人不知道,只有他發現。 [14]未始知:還是一點也不知道。怪特:指形態特別怪異。 [15]法華:寺名,在永州地勢最高處。西亭:在法華寺西面,為作者所築,常與朋友在亭中宴遊賦詩,有《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法華寺西亭夜飲賦詩序》等記其事。 [16]指異之:指點西山,發現它不平常。 [17]緣:沿著。染溪:一作「冉溪」,即愚溪,已見《愚溪詩序》注。 [18]斫(zhuó):砍伐。榛莽:泛指灌木雜草。 [19]茅茷(fèi):泛指枯落草葉。 [20]箕踞:席地而坐,兩腳伸直,形似箕斗,在古代是一種無禮的放肆舉動,此用以表示自由不拘。遨:隨意遊玩。 [21]數州:指永州及毗鄰幾個州。 [22]衽席:古時的睡席。這句是說,從西山上看四野,都在身下,十分渺小。 [23]其高下之勢:謂各州的地形高低。 [24]岈(xiā):大谷。窪:深池。這句是說,那些看來是大谷深池的地方。 [25]垤(dié):小土堆。 [26]尺寸千里:謂視野里很小一點地方,實際包括極大面積地區。 [27]攢(cuán):湊集。蹙(cù):緊縮。這句是說,地面的山水,看起來都像緊湊重疊在一起。 [28]遁:逃避。這句是說,每一處都看得見,一處也躲不了。 [29]縈青繚白:謂白雲在藍天上縈迴繚繞。 [30]外與天際:謂天外與天相連的邊際,喻望遠之極。「外」,一作「水」。 [31]四望如一:謂無論朝哪個方向遠望,都是如上述八句所寫一樣。 [32]是山:即指西山。 [33]培塿(pǒu lǒu):小土山。類:同類。 [34]悠悠:形容存在極其久遠。顥(hào)氣:浩氣,指天地間的元氣。俱:同在。 [35]莫得其涯:無人能捉摸到西山存在時間的邊沿,即謂其久遠不衰。「涯」,邊際,局限。 [36]洋洋:形容極其廣闊。造物者:創造天地萬物的神。游:來往,表示西山胸襟可與造物者相比。 [37]不知其所窮:不知西山命運有什麼窮困不達的地方。 [38]引:舉起。觴:酒杯。滿酌:灌滿酒。 [39]頹然:醉倒的樣子。 [40]日之入:太陽落山。 [41]至無所見:謂直到天黑。 [42]「心凝」二句:謂心平靜得像凝結似的,軀體的一切束縛都解脫了,彷彿與天地萬物化合在一起了。這是形容游西山所得的最大樂趣。 [43]向:從前,指上文所說「無遠不到」、「皆我有也」。未始游:還是一點也沒有游過。 [44]「游於」句:謂游賞永州山水,這次游西山才真正開了頭。 [45]志:記敘。 [46]元和四年:公元809年。 [譯詩、詩意] 自從我成了被貶受辱的人,居住在這個州里,經常驚恐不安。
在那空閑的時候,就緩步地行走,漫無目的地遊歷,天天與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迴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無論多遠沒有不到的;一到就撥開茅草坐下,倒出壺裡的酒來盡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著了作起夢來,心中想到哪裡,夢也做到那裡;醒來後即起來,起來後即回家。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水有奇異姿態的,都為我所擁有、欣賞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獨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為坐在法華西亭,嘹望西山,才開始指點著它並稱道它的奇異。於是令僕人,渡過湘江,沿著染溪,砍伐叢生的草木,焚燒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處才停止。然後,我們攀援著登上山去,伸開兩腿坐下,觀賞風景,只見所有幾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墊下面。它們的高高下下的形勢:山峰高聳,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內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種種景物聚集、縮攏在一塊,沒有能夠逃離、隱藏在視線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纏繞,視野之外的景物與高天相連,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樣。然後知道這座山的卓然聳立,不與小丘同類。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沒有誰知道它們的邊界;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不知道它們的盡頭。拿起酒杯來倒滿酒,喝醉得身子傾倒,不知道太陽落山了。昏暗的晚色,從遠處來臨,來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但還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體消散了,與萬物暗暗地融合為一體。然後才知道我以前的遊覽不能算做遊覽,真正的遊覽從這一次才開始。所以為這次遊覽寫了篇文章作為記述。 這年,是元和四年。 [賞析] 柳宗元在永貞元年(805),因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而獲罪,被貶為永州司馬。遂與永州山水結緣,孕育出許多優美的遊記篇章,藉以抒發被貶後的情懷,其中「永州八記」尤為著稱。《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之首,和後面的《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同為元和四年在永州任司馬時所作。 它彷彿「永州八記」的序言,因此也是欣賞「永州八記」的一把鑰匙。 文章一開始便交代了作者自己的「僇人」身份和一直惴惴不安的憂愁心情。這一交代和提示對我們準確地理解和賞析「永州八記」很有幫助。 柳州柳宗元紀念館 由於作者是罪人,才能有閑暇;由於作者內心憂悶,故需要排遣。這一切決定了他的遊覽方式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這種遊覽方式的特點是:(1)無目的性——「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2)散漫放任性——「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覺而起,起而歸」。儘管這種遊覽的滋味有些苦澀,但也不免有樂,雖則是苦中作樂。以上這些描寫,都是反映了作者被貶到永州後的心情。但這並不是目的,作者突然一轉,說道「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至此,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上面這些筆墨都是虛晃一槍,為的是襯托和突出「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從這一點來說,以上文字只是個引子,文章還才開始呢。寫得曲折生姿。接著便正面寫西山。作者先是採取先遠後近的步步緊逼法來寫的,通過坐法華西亭獲得遠望西山的初步印象,覺得西山青異怪特。爾後再「過湘江,緣染溪」,通過「斫榛莽,焚茅茷」,登上了西山的最高點。上了西山,作者立即改用俯視方法來寫,這種居高臨下的掃瞄,開拓了視野,增強了西山的怪異感,將俯視所得的「岈然窪然,若垤若穴」的怪異景象盡收眼底。「尺寸千里」,又增添了西山氣勢。因此,知道西山奇特,不能與一般的山同日而語,所以留連忘返。在西山頂上,作者感受到並神往於大自然的浩然之氣,悠悠然任意馳騁,至此,開始寫的那種「恆惴慄」的感情冰釋了,出現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即物我合一的境地,把那种放任的情態推向了高峰。但作者仍嫌不夠,進一步把它推向極端,說「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原來先前的那種「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統統稱不上什麼遊覽,今天才嘗到游的滋味。開始那一大段文字,又一次被用來作為游西山時物我合一情態的陪襯。本文是採取由抑到揚的方法來寫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後的心態。 (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古代遊記選 》)
示兒 |
宋·陸遊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父親陸宰不僅曾有文學創作傳世,且是當時有名的藏書家。陸遊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滅,陸遊跟父親經過了一段流亡歲月,才回到山陰老家。陸宰不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個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常與志士往來,談論家國局勢,受父親影響,年少的陸遊早已埋下文學與愛國的種子。 二十九歲時參加進士考試,因名次在秦檜孫(秦塤)之前,又因喜論恢復,屢受排擠,至檜死才得以被起用。 陸遊二十歲就定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報國壯志。三十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而遭投降派秦檜打擊,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鄉後仍攻讀兵書,刻苦習武,準備抗金衛國。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遊,陸遊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政治軍事主張,並給予趙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遊也被削職還鄉。1170年,陸遊到夔州(今四川奉節縣)任通判。後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策略。但是,由於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陸遊的作戰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自己也被調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於在1174年十月,陸遊又被調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遊,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後,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後改稱「二賢祠」。現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遊紀念館」。 將近三十年間(三十三歲至六十五歲),因陸遊始終堅持抗金的主張,與當權不合,屢被起用也旋即被罷黜,在仕途上受到許多無情的打擊和排擠。 在陸遊沉浮的仕途中,對他一生有極大影響的一次,是受川陝宣撫使王炎之邀,在其幕府中任事,這是他一生中最意興風發的時期。此處距宋、金分界不遠,山水壯闊,氣象雄偉;軍旅生活也擴大了他生活的視野,使他寫了許多熱情洋溢的詩篇。 此後將近十年,陸遊的生活背離不了四川。在四川期間,是他詩歌創作最活躍的時期,為紀念這一段生活,便將詩作取名為《劍南詩稿》。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調任四川制置使,邀陸遊作參議官。二人因曾共事又是詩文之交,彼此不拘禮數,兼以陸遊喜飲酒銷愁,於是引起同僚的不滿及訕謗,朝廷遂以「恃酒頹放」為由,罷去他的官職,於是他索性自號「放翁」。現實生活中雖被罷去了官職,但詩人「放翁」之名,卻由此遠傳。 離開川陝,時年五十四,其間十年,陸遊的任官生涯載浮載沉,至六十五歲最後一次任史官之職,仍因不肯坐食俸祿,一再對帝上書,痛陳時局沉痾,又激怒當局,竟以「吟詠專嘲風月」的罪名,再次被免去官職。(這是由於他始終堅持抗金,並把這些思想寫進詩中,受到主和派的忌恨所致。)回到山陰,陸遊乾脆以「風月」二字,作為小軒的名稱。 此次歸隱至去世,約二十年時間,絕大部分是在農村中度過的,放翁實際參與了農事,因此對農村生活有深切的體會。 家居的二十年生活中,寫了將近七千多首詩,其中絕大部份是描寫農村景色和反映農民生活的篇章。 寧宗嘉定二年,詩人懷恢復中原的未竟之志以終。死前仍不忘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大志,《示兒》一詩,是他對兒子的臨終囑筆,更是詩人抱負、人格和強烈的愛國激情的縮影,「孤忠悲壯,可泣鬼神。」 [注釋] 示兒:給兒子們看。 元:本來。元同「原」。 但:只,副詞。 九州:指中國的領土。同,指一統江山。 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裡的地區。 家祭:舊俗後輩對先人的祭奠(diàn)。 乃翁:乃,代詞,你。即你的父親。[譯詩、詩意] 一個人死去本來就知道萬事皆空, 只令我悲哀的是看不到九州成一統。 將來等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時千萬不要忘了告訴我一聲。[賞析] 陸遊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作為一首絕筆,它無愧與詩人創作的一生。陸遊享年八十五歲,現存詩九千餘首。其享年之高、作品之多,在古代詩人中是少有的;而以這樣一首篇幅短小、份量卻十分沉重的壓卷之作來結束他的漫長的創作生涯,這在古代詩人中更不多見。 作為一篇遺囑,它無愧於詩人愛國的一生。一個人在病榻彌留之際,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環顧家人,兒女情深,要抒發的感慨、要留下的語言,是千頭萬緒的;就連一代英傑的曹操,在辭世前還以分香買履為囑。而詩人卻以「北定中原」來表達其生命中的最後意願,以「無忘告乃翁」作為對親人的最後囑咐,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在這一點上,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與他相比?陸遊生於北宋覆亡前夕,身歷神州陸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為恥,念念不忘收復中原;但他從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罷職閑居,平生志業,百無一酬,最後回到故鄉山陰的農村,清貧自守,齎志以沒。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減退,恢複信念始終沒有動搖。其可貴之處正在於他的愛是如此強烈,如此執著;從這首《示兒》詩中,更會受到他對國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前列感染。 從語言看,這首詩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飾,直抒胸臆。這裡,詩人表達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傾注的是他滿腔的悲慨。詩中所蘊涵和積蓄的情感是極其深厚、強烈的,但卻出之以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從而自然得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賀貽孫在《詩筏》中就說這首詩「率意直書,悲壯沉痛,……可泣鬼神」。這說明,凡真情流露之作,本來是用不著藉助於文字渲染的,越樸素、越平淡,反而更能示其感情的真摯。
水調歌頭 |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作者簡介] 蘇軾 (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傑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於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於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在任地方長官期間,蘇軾關心民眾疾苦,做了許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眾擁戴。蘇軾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學作品標誌著北宋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蘇軾是著名詩人,他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並稱為「蘇黃」;蘇軾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他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同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蘇軾還是著名的畫家。此外,在農田水利、教育、音樂、醫藥、數學、金石、美學、烹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注釋] 水調歌頭:大麴《水調歌》的首段,故曰「歌頭」。雙調,九十五字,平韻。 丙辰:熙寧九年(1076)。 子由:蘇軾弟,名轍,字子由。 綺戶:雕花的門窗。 嬋娟:美女。此處指月里嫦娥,用以代指月亮月色美好。 [譯詩、詩意]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裡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裡象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創作進入全盛時期的代表作,全詞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是詠月詩詞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寧九年(1076),蘇軾知密州已有兩年。時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中秋之夜,蘇軾攜客人登超然台飲酒賞月(見《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小引,《蘇軾詩集》卷十四),通宵歡飲,豪興大發。望月思親,賦詞放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坡仙」曠逸的情性和深邃博達的人生思考。 詞前片寫「歡飲達旦,大醉」的情狀,後片寫佳節思親的惆悵,全詞充盈著奇特的想像和俊逸的浪漫氣息。牽人神魂,沁人心脾。詞的意境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但又有所新發。「明月幾時有」兩句從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化出,同時又暗用此詩「皎如飛鏡臨丹厥,絕煙滅盡清輝發」的詩意。明月清輝逼人,美酒香醇醉人,東坡不禁奇想聯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正是《詩經》「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意,讚美、欣賞之情溢於言表,而詞人倜儻瀟洒之丰神亦盡在這一問之中。進而詞人以謫仙自居,意欲「乘風歸去」,詞境較李白《把酒問月》更為空靈蘊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詞情一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融化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句,借用李白詩中洒脫不羈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卻原詩孤獨迷惘的情緒,表達了蘇軾飄飄欲仙卻又腳踏人間泥土、熱愛人生的精神面貌。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無一不是人們熟知的神話傳說,被詞人信手拈來表現其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舒捲自如,既寫盡了「歡」,也寫活了「醉」。 下片寫思親,仍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徊。「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流轉,斯人不眠。蘇軾與蘇轍手足情篤。蘇軾杭州通判任滿時,「請郡東方,實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謝表》《東坡集》卷二十五)。但來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遙,晤面艱難。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宵明月朗朗,思親之情襲來,不能自已。「無眠」者,與客長飲之蘇子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親的普天下「無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會有多少羈旅遊子輾轉反側、憂思無眠呵!月圓而人未圓,不由蘇子不怨:「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間不該有什麼怨恨吧?可是,何以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刻而常圓呢?倒像故意令人難堪似的。此一問,婉轉真摯,體驗獨到,足見懷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歡離合」三句又反,詞情再作跌宕。詞人運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曠達洒脫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間萬事萬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後順理成章,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的美好祝願結束全詞。只要「人長久」,雖然相隔千里,總還能心心相印,共賞圓月;只要「人長久」,今雖不聚,總會有團圓之日。至此情緒一寬,圓月的光輝似乎也更為清朗可愛了。 此詞想像奇拔浪漫,筆勢矯健回折,形象洒脫生動,「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胡寅《酒邊詞序》)。其清曠健朗之格調大異於花間、金奩之柔媚婉約,初露東坡豪放詞風範,讀來令人耳目一新。但更為啟人心智、雋永有味的還是蘇軾對人生、對物理的睿智的思考。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無數的缺憾。鮮花嬌美,芳草茂綠,但枯榮有時,美景不永;親情繫心,相依相戀,而悲歡離合,聚散無常;時光無限而人生短促;懷才有志而機緣難憑……大千世界竟是這樣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詩歌賦吟因此才有那麼多的惜春悲秋、傷離嘆老之作。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士哲人困於這種人生的缺憾而悲憤不平;有多少騷人墨客惑於這種人生的缺憾而頹唐憂傷。歲月悠悠,現在輪到東坡。他「奮勵有當世志」,但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只好自請外任,當有壯志難酬之恨。中秋佳節,兄弟同在齊魯,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親人不得團聚之苦。年屆不惑,人生入秋,漸知人生短暫之緊促。時值中秋,霜風漸緊,將近萬物蕭殺之蕭條。洞悉事理的東坡此時此刻對人生、物理的缺憾該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詞里才有那麼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但是他絕不淪於憂傷頹唐。他站高一層,放開視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鬱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雖因離別而苦,月也並非永遠團圓。萬事萬物之圓美、欠缺總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輪轉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於月圓人散呢?繼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超越了時空、地理的局限。「隔千里兮共明月」(謝庄《月賦》),共賞明月意味著雙方健在並互相思念,這就足以令人慶幸和寬慰。 蘇軾 的這種自我慶幸和自我寬慰反映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蘇軾的思想深博而複雜,以儒為根底,但並不排斥佛、老,而且善於將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與儒學理論融匯貫通,用以處理行藏、出處、進退之節。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與世浮沉;或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蘇軾則以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走了第三條道路。他既不放棄理想,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極端激烈抗爭,而是聽其自然,力求超脫。仕途受挫,他以「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憂游卒歲,且斗尊前」(《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的態度來對待。天地無窮,人生短促,他以享有清風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親人分離,他又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寬解祝福……作為近千年前的古人,蘇軾的人生態度不無缺憾,但他一輩子處人處事坦蕩圓通,隨遇而安,因緣而適,有效地保持了內心的平靜,一生樂觀、開朗,達到了多少人心嚮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這就是蘇軾,這就是《水調歌頭》獨特藝術魅力之所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