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解讀「防癌體檢報告」

2016-01-25 00:03:06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於健康越來越重視。很多人都會定期做防癌體檢,但同時也有人面對著體檢報告,不了解各種檢查結果的意義。看到一些指標異常,就擔心是不是自己患癌症了,那該如何正確判讀防癌體檢中的異常結果呢?

  怎麼看待腫瘤標誌物升高

  首先談談腫瘤標誌物升高的問題。大家往往看到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擔心,以為自己要得癌症了。其實不然,腫瘤標誌物是腫瘤細胞產生或者由於腫瘤刺激身體產生的一些物質,是血液檢查,很容易受到全身情況的影響,比如勞累,發炎,過敏,飲酒等都可以造成假陽性。

  一旦發現體檢時的腫瘤標誌物值升高了不要驚慌,可先把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好再去複查一次。一般非腫瘤因素引起的升高往往是一過性的,或像上面兩位讀者的指標僅高出一點點。如果有非常明顯的增高或持續升高,就需要做進一步的全面檢查,包括CT、超聲等等。現在對於腫瘤的診斷要由影像和病理檢查來確定,所以腫瘤標誌物還要和影像、病理等檢查結合起來進行判斷。

  超聲檢查發現「佔位」先別緊張

  超聲檢查主要包括佔位(結節)和囊腫,這些都很常見。很多人在做超聲檢查時都會在乳腺、甲狀腺上發現結節,在肝臟、腎臟上發現佔位病變,大家搞不清這些情況和癌症的關係,誤以為就是癌症。其實「佔位」就和「人」這個詞一樣,人是個總稱,細分後有男女、好人壞人,佔位也只是說有一個新長出來的東西,還要細分為良性和惡性,只有惡性的才是癌症。大部分情況下,醫生通過超聲觀察結節的邊界、結構、密度和血流供應,就能夠判定大部分結節的性質,給出明確的判斷和處理意見,某些不能確定性質的就會建議再去做增強CT或穿刺等進一步檢查。所以說,對於超聲發現的佔位性病變沒必要緊張,看看醫生給出的結論和處理意見就行了。

  再說囊腫。囊腫多是先天性疾病,多存在肝臟和腎臟上,不是腫瘤也不會癌變。它們是肝腎裡面出現的一個個「小水囊」,因為囊壁的上皮細胞持續分泌,可以使水囊不斷變大。囊腫多是先天存在的,在成年或老年時開始長大。除非囊腫長得很大,一般都不用處理。

  卵巢囊腫根據情況區別對待

  卵巢囊腫分為生理性的(即正常的隨生理周期的變化自然消失)或病理性的(由於疾病而形成的囊腫),前者無需手術,後者需要手術來診治。

  生理性囊腫一般隔一個月複查B超都會消失。盆腔炎的女性超聲也表現為「囊腫」。這類抗炎治療無效才考慮手術探查,一般不會癌變。至於腫瘤性囊腫,是卵巢細胞發生病變而形成,絕大多數為良性,少數為惡性。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細胞長在了卵巢上,每次來月經都會出血,導致在卵巢里形成囊腫,時間長了就變成巧克力色的液體。

  偶然B超發現卵巢囊腫,如沒有任何癥狀,且提示為純囊性,建議1個月後複查。如果B超提示囊腫為混合性,囊實性,要同時查腫瘤標誌物CA125,如果腫瘤標誌物升高,就要警惕有癌症的可能了。但也別太緊張,因為炎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腫瘤標誌物也可能升高。

  肺部發現小結節規律隨診

  隨著低劑量CT的普及,現在發現小結節及磨玻璃影的患者越來越多。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非常緊張,怕是惡性的,不切除就會耽誤。其實,對這類「小結節」的處理就是定期複查。

  腫瘤的生長有一定的周期,特別是在結節很小時,3個月的時間專業醫生看出它變化的趨勢,即使長大也不會長到造成擴散及轉移的地步。低劑量螺旋CT篩查發現的結節分為肯定良性結節或鈣化性結節;還有就是不確定結節或非鈣化性結節(此類結節如果在2年內變小或穩定不變,則可被認為是良性結節)。

  腫瘤的生長有一個倍增的時間,一般是2到12個月,也就是說腫瘤最快2個月才能長大一倍,8mm的結節,長一倍也尚屬較早期,很難發生快速的播散轉移。然後如沒有變化,可逐漸拉長間隔,最終每年複查一次。

推薦閱讀:

羈旅行役詩的常見意象解讀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解讀10-04
趨勢 | 潮流眼!2015春夏潮流趨勢解讀!
7步解讀身體語言(附圖教學)
《周易》無妄卦解讀心得提要(文:李守力)

TAG:體檢 | 解讀 | 防癌 | 報告 | 體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