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之後的新致盲因素——眼底病猛增令人憂慮
6·6全國愛眼日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王寧利教授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告別沙眼盲,關注眼健康」。上世紀80年代以前,威脅國人視力健康的幾大類眼病主要集中在沙眼、紅眼病、白內障等眼部疾病。然而,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大眾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諸多傳統的致盲性眼病被攻克了。但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以及人均壽命提高,年齡相關疾病、代謝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卻迅猛增長,眼底病已成為不可逆盲的首位病因,是威脅我國居民視力健康的新挑戰。
「全國愛眼日」前夕,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在一個健康教育活動中,呼籲公眾警惕時下高發的致盲眼底疾病。
終於摘掉「沙眼大國」帽子
王寧利教授介紹,沙眼曾是我國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十人九沙」是我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真實寫照。當時,我國城市人群沙眼患病率達到30%,農村人群沙眼患病率達80%-90%,人群中沙眼致盲率高達5%。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眼病,是由沙眼衣原體造成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患者常有眼紅、眼癢和黏性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容易通過手指、毛巾、物品的交互接觸而傳播。反覆感染沙眼可導致瞼結膜瘢痕及倒睫,倒睫則可對透明的角膜造成機械性損害,直至角膜混濁而導致視力損傷,甚至完全失明。
王寧利教授談到,經過多年防治沙眼的努力,我國的沙眼流行狀況得到有效遏制。近年的調查顯示,全國沙眼曾經高發的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1至9歲兒童活動性沙眼患病率和15歲以上人群沙眼性倒睫患病率遠低於世衛組織提出的標準。目前,我國已達到世衛組織提出的根治致盲性沙眼的標準,終於摘掉「沙眼大國」的帽子。
致盲眼疾:紅紫藍黃白
沙眼盲等諸多傳統的致盲性眼病已被攻克,然而,新的眼部疾病譜以及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我們的人均壽命提高了,與年齡相關疾病、代謝相關疾病的發病率迅猛增長,眼科疾病尤為突出。在中國,這種趨勢非常明顯。」王寧利教授把這種現狀概括為五種顏色——紅紫藍黃白,分別代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理性近視、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和白內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其中有三種是眼底相關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內障、光眼和老年黃斑變性,在我國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尤其是以老年黃斑變性為代表的諸多眼底疾病,日益成為威脅人們視力健康的無聲殺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病理性近視。不疼不癢的眼底疾病更具隱匿性和不可逆轉的嚴重危害。
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400萬-500萬的白內障患者,其中接近一半會失明,白內障仍居我國致盲因素之首。而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者多達940萬,其中達到法定盲的患者達520萬。值得欣慰的是,白內障可通過手術等治療方案實現治癒,從而恢復視力。而青光眼通過早期發現、規範用藥,也可控制其進展。
眼底病癒加普遍
我國眼部疾病有一個新特點,即眼底疾病發病癒加普遍。通過眼底能夠直接觀察到血管情況,眼底是很多全身疾病的反映窗口。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造成與之相關連的眼底疾病,如高血壓眼底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黃斑變性等全身性疾病引發的眼底病發病率和患病人群大大增加。
王寧利提醒,眼底病是拖延不得的,以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為例,急性進展期可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造成失明的嚴重後果。即便不是急性發作,若得不到及時規範化的治療,兩年內85.1%患者的視力將降至法律盲(視力小於0.1),意味著十人中有八人將失去視力。及早進行規範治療是挽回視力的唯一有效方法,通過雷珠單抗等治療方案將有助減少老年黃斑變性所致失明。
此外,我國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最多的國家。2型糖尿病5年以內病程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比例高達40%,而這一併發症在19年病程患者中高達84%。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應在確診時就開始篩查眼底病變,每年隨診一次。
推薦閱讀:
※這些因素容易誘發婚外戀?
※影響命運的因素是什麼?
※糖?尿病友必看:影響血糖的27個因素,改改血糖就穩
※男女八字合婚必須考慮的幾點因素
※2017年,限制老實人賺大錢的四大因素!
TAG: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