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的自然災害中,我們應該學到什麼?
2日,一位紐約居民站在被「桑迪」摧毀的樹木當中。
本報訊 美國「桑迪」颶風剛剛吹過,人們忙著收拾這隻「怪物」風暴肆虐的殘局,也忙著穩定那顆被它吹亂的心。當一周前「桑迪」還在加勒比海一帶興風作浪時,千里之外的美國東北部早已嚴陣以待。多數評論稱美國政府吸取了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的慘痛教訓,使其在近年來的自然災害面前更為謹慎小心。回顧近百年來全世界重大災難事件,我們不難發現人類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自省、學習、進步。大災難引領著人類認識自然、認識自身,也用慘痛的方式帶著人類社會大步前行。
善待環境 等於善待自己
「大工業化」幾乎是20世紀最重要的關鍵詞,它使得人類社會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所有的一切都更加高效和迅速,向自然索取的步伐也隨之加快。然而,大自然的「回應」似乎超出了人們以往的認知。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其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那時的倫敦離市中心不遠處有許多工廠,對小汽車和卡車產生的廢氣幾乎沒有控制措施。
從這時起,英國人陷入沉思:工業化的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命,「霧都」的苦澀頭銜什麼時候該摘去?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反思也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
工業化的時代,人們內心的慾望也如同機器散發出的騰騰蒸汽一般,擴大膨脹,殊不知最終卻以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填滿慾望的溝壑。
防範減災 不是可以鬧著玩
天災面前,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是脆弱的。不論是地震、颶風、雪崩,還是旱災、寒潮、洪水,這些災害中的絕大多數迄今尚難為人類所征服。而人類在與天災抗爭的漫長日子中,不斷摸索它們的「秉性」,以求提前防範來減少損失。
「卡特里娜」是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5級颶風,也是自有記錄以來大西洋盆地的第6大風暴。據官方統計,死亡人數達到1836人,失蹤705人,上百萬受災群眾流離失所。
對於這麼嚴重的損失,人們除了怪老天無情之外,更把矛頭指向了政府在危機管理方面嚴重失職。首先,在物資和心理上,聯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都準備不足。其次,救災中領導不力。在颶風襲擊新奧爾良5小時之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局長邁克爾·布朗才要求派遣1000名救援人員在「兩天內」趕赴災區。而當時美國總統布希正在得克薩斯州的農場度假,事發後幾日,布希才宣布結束休假,在從得克薩斯飛回華盛頓的路上,空軍一號在新奧爾良上空盤旋「視察」了災區。再者,政府間救援行動配合不協調。直接導致救援時互相推諉,效率極低。
隨著災難過去,人們充分意識到暴露出來的種種管理缺陷與不足,在之後一系列防範減災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醫療進步 科學探索腳步不停自人類誕生以來,總會在不經意間遭受著這樣或那樣的疾病。而20世紀空前的人口流動,也把傳染性疾病更快更廣地擴散開來。近代醫學研究中,疾病控制和預防成了一個很關鍵的課題,疫苗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誕生的。
18世紀早期,英國鄉村醫生琴納也發現接觸牛痘病牛的擠牛奶女工不會患「天花」,於是他改進了接種方法並取得了人體試驗的成功。由此開始,疫苗學與免疫學誕生。
而發生於1918年至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更促進了全球疾病的防控和疫苗的發展。這種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它在短短兩年中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它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或許該歸咎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口的流動與戰爭的殘酷。醫學家們加緊探索,終於在1919年發現了體液免疫現象。回顧百年疾病史,不難發現人類雖備受各種疾病的煎熬,卻在陣陣的疼痛中一次又一次地踏上對科學無盡的探索征程。
生活方式 為災難而變
人類的生活方式總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改變。而自然災害也會讓人們反思,自己現有的生活習慣是否足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由於地處地殼板塊交界處,日本一直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歷史上造成重大傷亡的地震不計其數。除了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9.0級東日本大地震讓人們至今心有餘悸外,1923年9月1日發生的7.9級關東大地震也讓人們從殘酷的災難中得到教訓。
關東大地震發生在日本首都東京,據保守統計,14萬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很多人不是直接死於地震本身,而是死於隨後發生的火災和海嘯。上世紀20年代的日本東京,街頭巷尾還都是木質結構的房屋,人們在家也習慣穿著複雜的和服和木屐。地震發生時正值中午,正在做午飯的人們紛紛逃散,而刮起來的大風把還未熄滅的火苗吹得到處都是,又逢木質建築而燒得更肆無忌憚,火災蔓延整個東京,燒了整整三天三夜。而人們繁複的衣著不便於逃生,數萬人葬身火海。
這場毀滅性的災難之後,日本人開始深深地反思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他們穿上了便於行走的西裝皮鞋、開始興建起了石質的房屋、研究了地震發生後該如何鎮定地切斷火源電源從容逃生。
1985年,英國氣象學家證實: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洞」。日益嚴重的臭氧流失現象將導致皮膚癌、殺死浮游植物、損害莊稼以及造成許多目前無法預知的破壞。而更為嚴重的是 「溫室效應」,它導致的全球變暖將使地球海平面上升。
導致臭氧層消失的罪魁禍首是氟利昂。1987年,53個工業國家簽署了《蒙特利爾條約》,一致同意在2000年前廢除氟利昂的使用。而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也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規定了標準。雖然美國與加拿大的相繼退出讓不少人心寒,但這份議定書依舊給全球聯手保護環境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文字:王璜
特寫:「桑迪」走了 「油荒」來了
颶風「桑迪」已致美加兩國至少102人死亡
「桑迪」走了,華爾街仍沒電
國際觀察:颶風「桑迪」攪局美國總統選舉
推薦閱讀:
※有目標的生活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喜悅之一
※新華社:與其指責星巴克定價高 不如反思我們
※缺乏安全感的我們
※「野食」之後,才明白家裡的「菜」香,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寶寶出生的時候也領養一隻狗寶寶.. 然後我們一起長大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