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71-75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71-75集)

凈空法師主講

第71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六十一面,從第一行看起:

《金剛經》的經文,很明顯的分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昨天講完,今天我們要講解後半部。古德將此經正宗分的經文,分為「信、解、行、證」四大段,而這四大段在經文裡面也非常明顯,前半部是講信解,後半部是講行證。在沒有講解之前,我們先把前後這兩部分不同的地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使我們對於全經的要義能夠掌握住,才知道這個經確確實實不可思議。

【說明本經前後兩大段之不同處,前半部經是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後半部經是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

從這個簡單的介紹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本經前後不同之處。佛在本經將修學的要領為我們指示出來,「無住生心」,這句話所含的範圍無盡的深廣,我們從什麽地方下手?先要從外面粗顯的執著處,從這裡下手,然後才能夠顯示我們修學的功夫。這就是講的境界,境界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這一切都不能住,也都不能執著。不執著就是般若智慧。「彰」是彰明,跟底下「顯」的意思相同。這裡面分了五小段:

【1、前半部經: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一、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二、遣粗執。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三、令其離相,是遣所執。四、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方為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五、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

「一、前半部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伏惑、斷惑。」將發是還未發,他想發,想發就非常可貴,只要有這麽一個意思,諸佛如來就護念加持,可見得佛菩薩真正慈悲到極處,也證明所謂佛門當中不舍一人的說法,佛氏門中不舍一人。「將發大心」,佛菩薩一定把這個法門教導他。由此可知,我們這一次在這個地方舉行法會,凡是參與這個法會的同修,一定是將發大心者;你要不是將發大心,你怎麽會遇到這個法門?佛在上面教給我們如何發心、如何度眾,那個「如何」是貫下來的;如何伏惑?煩惱、迷惑怎樣把它伏住,怎樣把它斷掉。功夫一層比一層深,上半部我們已經聽過了,確確實實是講的這些,這個意義諸位要把它牢牢的記住。如果有人問你《金剛經》講的是什麽?你把這幾條說明就很正確,《金剛經》就講的是這些東西。

「二、遣粗執」,執著真的是無量無邊,無始劫以來,這個習氣太深、太重,我們要除掉習氣,一定是先從粗重這一方面下手。「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教之離相。」這是佛幫助我們,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物質、人事環境都是粗相,我們在這個地方不執著。譬如:在物質上來說,種種物質的享受,我們能夠把它看淡,能夠把它放下,這就是在境上遣執。緣是感情方面的情執,父子之情、夫婦之情,這個情都很重,這也不能執著,執著就決定脫不了六道輪迴。古德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世界就是六道輪迴,怎麽來的?情跟愛的執著;「念不一不生凈土」,一就是清凈心。念佛,念佛的功夫在清凈心,在一心不亂。念到一心,再不夾雜妄念,這就決定得生。如果念佛還夾雜妄念在其中,往生就沒有把握,所以念要一。凈宗課誦本裡面、儀規裡面,都教給我們一心稱念,那個一心很重要。這是講的緣上,於物質、人事環境當中,我們不想生分別,它自然生分別;不想打妄想,它自然打妄想,分別妄想執著是無始劫來的習氣,這叫做業障。於是起種種執著這個病,佛教我們要離開,要把它認清楚,這些東西全是虛幻不實;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不是真的,教我們看破、放下。

「三、令其離相,是遣所執。」它這個重點不一樣,雖然也講到能執這一方面,但是重點是在你所執著的,重點在這裡,所執著這一面說得多。這是叫你先把所執著的看破、放下。

「四、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方為利益眾生之菩薩,空其住著我法之病,二邊不著。」這才顯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起作用。「彰」就是起作用,智慧起了作用,離一切相。什麽叫發菩提心?離相就是發菩提心;並不是說離相之外,別有一個菩提心可發,沒有!離相叫不執著,不執著那就是菩提心,不執著就是覺悟,執著就是迷惑;換句話說,佛菩薩覺悟。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者」,菩薩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覺悟的有情眾生」,他們覺。什麽叫覺?不執著就覺。凡夫不覺,他不覺在哪裡?樣樣執著,執著就不覺,不執著就覺,這個要搞清楚。不執著就是菩提心。絕對不是說,另外還有一個菩提心,沒有這回事情,只要一切不執著就行了。真正弘法利生的菩薩一定是空有兩邊不著,決定沒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還有四相,這個菩薩縱然說能利益眾生,絕對不是究竟的利益,不是真實的利益,給予眾生一點小利益而已。什麽小利益?令一切眾生跟佛法結個緣,這一生能不能得受用?不能,肯定不能。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五、明一切皆非,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經義裡面發揮說明一切皆非,一法都不立,這是顯般若正智之獨真。唯有般若智慧是真的,一切萬事萬法都是因緣生法,包括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法,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說明一切皆非,教我們一切不要執著,執著是錯了。這是前半部所講的,它的經義有淺有深。

後半部的經義有深無淺,它從心上講的。心是能執著,萬物是我們所執著的,所執著的要離,能執著的也不可以執著,那個執著也是麻煩。換句話說,你要是執著一個能執著的我,依舊不能見性,還是障礙。

【2、後半部經: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一、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能斷等分別著我,仍須遣除。二、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三、令其離念,是遣能執。四、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二邊不著亦不著。五、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

「一、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能斷等分別著我,仍須遣除。」後半部所講的,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金剛經》從開講以來,上半部講完了,總共講了七十次,一次是兩個小時,已經講了一百四十個小時。這一百四十個小時聽了之後,應該升級、升等,是已發大心了,我們應該要晉級。已經發了大心,最忌諱的就是怕「發心而曰我能發」,我發了菩提心;我度眾生,我已經伏了煩惱,怕這個,這是最忌諱的。為什麽?有這麽一念,諸位自己細心想一想,還是分別執著,還是老毛病沒有能斷盡,放下一些,放不下的還不少!必須更努力,要把這些情執舍掉;所以後半部是遣細執。

「二、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教之離念。」前面是講相,相是所執著的;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真正修行用功夫了,前面是信解,這個地方是修行,修行從哪裡修?起心動念之處,要把那個念放下。所以後半部的確是難懂。起心動念,又要把念放下,念放下不是沒有念了嗎?這個問題麻煩了。須菩提尊者代我們請教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發起後半部的經文。

「三、令其離念,是遣能執。」前面是所執著的,後面是講能執著的,能執著比所執著的要來得細。

「四、說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這是後半部所講的精華,這是精彩的教義。「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怕的是什麽?人空、法空,你又執著空了。我、人不執著了,法也不執著了,又執著空,這又麻煩了;空也不能夠執著,兩邊不著也不能執著,所以這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譬如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如果心裏面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他有一物;「本來無一物」也不可以有。六祖心裏面是不是有一個「本來無一物」?沒有,決定沒有。這個意思很深。上一次跟諸位講的,「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不是說完了以後說「無說」,你要那麽會,你就不懂佛的意思了。所以說「願解如來真實義」,真正不容易!你要懂得佛正在說的時候就是無說;說跟無說同時,沒有先後,實在講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聽跟無聽也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叫妙法。說了個妙法,你又執著有個妙法,那又壞了。有沒有妙法?沒有妙法。沒有才叫妙,有就不妙了。後半部的經義要這樣去體會,《金剛經》的味道才其味無窮。你要不從這上體會,完全著了文字相就壞了。所以說「二邊不著也不執著」,心裏面真的若無其事,乾乾凈凈、明明了了,一切萬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智慧開了。

「五、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明一切皆是,前面講一切皆非,後半部說一切皆是。不懂佛的意思,看《金剛經》前後矛盾,怎麽後面就翻過來說?所以這部經,古人常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第一等聰明智慧的人,他也無法理解。為什麽無法理解?他從文字裡面來看的。實際上佛所說的一切法是意在言外,所以不能執著言語,不能執著文字,它意在言外;必須從言語文字去體會它言外之意,那才是真正妙。「明一切皆是,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後半部講萬法一如,無有一法不如。什麽叫如?「如」是一樣的,決定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理就是事,事就是理;乃至於生佛不二,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後半部跟我們講這些。這個理很深、很難懂,古人用金跟器來做比喻,把金比作體,器比作相,性相一如就是金跟器是一不是二,「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讓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體會經義。「此是萬法本體,故一切法莫非實相。」不會的,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會了的,佛講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我們聽了這兩句話,不大對勁!這兩句話自相矛盾。其實佛說這兩句話,虛妄跟實相是一不是二。我們聽經聽了一百多個鐘點,對於這個意思應該要略略能體會到一點。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麽?虛妄。所以佛前後講不矛盾,是講的一樁事情,用兩種名詞來講,兩個名詞細細看是一個,粗看好像不相干,細看真的它是一個,才知道世尊說法言詞的巧妙,所謂是善巧方便。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本來是不能說的,他有方法把它說出來。讓我們從世尊言詞、經典文字裡面,體會到他所說的真實義。這是前後兩個半部不相同的地方。

【3、最後結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全經義趣,盡在里許。】

整部《金剛般若》就在這兩句話裡面。「不取於相」,不取就是不執著。這相有沒有?相有,這一個字裡面包括法相、非法相。法相裡面包括六凡的法相、四聖的法相,乃至於一真法界的法相。非法相裡面包括四空天的非法相,包括聲聞、緣覺偏真涅盤的非法相,含攝盡了,統統包盡了。都不能取,為什麽?全是眾生迷執所現的幻相而已。諸佛與大菩薩在這些境界裡面,他用什麽樣的心態?不動,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像《楞嚴經》上「首楞嚴大定」。大乘經上常常讚歎,「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話。我們要問,金剛般若在哪裡?就這兩句話。你一切法相都不著,那就是般若智慧。一切法相裡面你都不動心,你的那個心就是大圓鏡智,遍照法界,這就是圓滿菩提,也就是這兩句話。這兩句話,不但《金剛經》的義趣都在這兩句,諸位仔細去想想,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兩句也就包括盡了,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法,也不出這兩句,這才知道這個經義真正無有窮盡。

【4、又前明一切皆非,令觀不變之體。後明一切皆是,令觀隨緣之用。前雖隨緣而不變。後雖不變而隨緣。】

「前明一切皆非」,前面世尊是那個方式所說的,他用意在哪裡?「令觀不變之體」,是從這一方面來說的。一切皆非,一切是講相。一切相,相不是性,教你離一切相,見性。離是心裏面不執著,不是離開外面的境界相,不是這個意思;是離開心裏面執著的那個妄相,這樣你就見性了。

「後明一切皆是」,這跟前面講法完全相反。剛才講了,世尊說法的善巧方便,「一切皆是」跟「一切皆非」,也是一樁事情。「一切皆是」是什麽?相就是性。如果這個意思我們一下會不過來,我們還用金跟器來做比喻。器是器皿,譬如鐲子、耳環、項鏈,告訴你這不是金,這話正不正確?正確。你要是說項鏈就是金,項鏈有銀做的,有其他東西做的,你怎麽可以說項鏈就是金?所以相不是性,不能把相當作性,那你就搞顛倒了;這對初學的人講的。入了這個境界,告訴你:金就是項鏈,項鏈是金做的,你到哪裡去找金?手鐲也是金的、耳環也是金的,樣樣都是金的,相原來就是性。這種說法是叫你「觀隨緣之用」。你從用上去看,樣樣都是;從性上去看,一切皆非,性不是相,相不是性。相是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前雖隨緣而不變」,前半部講的,主要是叫你體會不變之性體。後半部,「雖不變而隨緣」,體明了之後,有體有用,不可能說有體而沒有用。有體而不起作用的,那就變成聲聞、緣覺,它不起作用,那個不足以為貴,那錯誤了。佛與大菩薩體用不二,這才自己能享受,自己享受什麽?大自在。又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在九法界裡面隨心應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它起作用。前後,你看世尊說法的巧妙,你去觀察這個,在《金剛經》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可以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高等的智慧,這個人高明。

【5、綜上諸說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

「綜上諸說」,綜是綜合,總起來講。「以觀全經,全經旨趣了了於心目中矣。」這一段是一定要把它牢牢記住。前半部沒有問題,很清楚了。後半部還沒講,這把綱領先標示出來,後半部讀完之後,再看這一段,那你體會就深了,體會自然不一樣。

一一一、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深觀無住以進修發心無法重請

科題「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在這一大段裡面又分為兩個段落就是修和證。「深觀無住以進修」,修就是修行,這是入第三個階段。前面上半部講過信解,到這個地方是修行,最後一個段落是證果,這四分清清楚楚。

經【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一段經文,乍看好像是從頭來起,好像是另外開頭。其實不是的,經文緊接著前面而來的。因此,《金剛經》的版本,自古流傳最多。我們曉得,古時候的本子都是手抄本,字抄錯、抄漏,或者意思錯會,總是難免。於是流通的《金剛經》本子,仔細觀察一下,裡面出入很大,要不細看,沒有什麽兩樣;仔細觀察,一個字不同,意思完全不一樣。《金剛經》必須仔細的去校勘,江味農居士為我們做了這個工作。我們採取的本子是他校定的本子,他有校勘記,我們印在經本的後面,提供大家做參考。

【1、此節經文,看似另起,實則緊接前文而來。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

「此節經文,看似另起」,乍看好像另外又是一個起頭。「實則緊接前文而來」,我們要細心,它這裡面一、兩個字顛倒了,意思不相同。「長老問意是說,我法二執,已與發菩提心時,同時俱生。降則非發心,住則執我法。此正指示行人應向起心動念時用功。長老大慈,代眾生再請開示根本方便。」我們在前面曾經提過,佛教給我們要發菩提心,又要無住。無住就不能發心,這一發心就有住。又要無住又要發心,那怎麽個下手法?這的確是問題。其實利根的人在前面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中下根性不行,他有細惑在其中,粗惑他能夠破除,細惑他沒辦法;換句話說,聽了以後無從下手。須菩提尊者知道中下根性的人有這個疑惑,有疑惑自己也問不出來,他老人家代我們發問,這是大慈大悲。

【2、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今曰『云何應住』,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住既不可,降又不得,將奈之何。】

「前曰,應云何住」,這個地方,話還是這四個字,顛倒了,「云何應住」,這個大大的不相同!一般流通的《金剛經》本子,這個地方也是「應云何住」,那就變成真的是兩個開端、兩個起頭,這可能就是以前抄寫的人不小心。他《金剛經》前面念得很熟,這個地方看錯了眼,應云何住,他就隨便這樣寫下來了。「前曰應云何住,是問菩提心應云何安住。」發了菩提心,這個心應該怎樣安住,問的意思是這樣的,這麽個意思。「今曰云何應住」,這個意思不一樣。「是問菩提心云何獨應住著。若不住於此法,何謂發此心。」你發菩提心,當然你就住著發菩提心,你要不執著發菩提心的話,那菩提心就沒有了,根本就沒有,你發什麽菩提心?你發菩提心,你總要執著這個菩提心,這是般若難。念佛人,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我們就執著。《彌陀經》上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就是要執著名號,要執著往生西方這個念頭。佛教一切都不能執著,那現在你教我們發菩提心,我們不就執著發菩提心?問的意思在此地。「住既不可」,前面佛的教誨不能執著。「降又不得,將奈之何。」這個麻煩就大了,這真的是大問題。他問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跟前面意思不相同。

【3、前雲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一切相賅攝甚廣。發菩提心之相,當亦在內。何既雲應離一切相,又雲發菩提心耶。】

「前雲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這是前面世尊所講的。「一切相賅攝甚廣」,一切相裡面當然也包括發菩提心的相。「發菩提心之相,當亦在內。何既雲應離一切相,又雲發菩提心耶。」實在講,這個事情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真的是很大的困惑。有學佛學了一輩子,這個問題都搞不清楚。天天嘴皮上掛著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不知道什麽叫菩提心,菩提心都沒搞清楚,你發什麽菩提心?有人講解菩提心,講了幾個鐘點滔滔不絕,講完了之後,還是莫名其妙,不曉得什麽叫菩提心。我們在這裡總算得一點消息,原來離一切相就是菩提心,執著就不是菩提心,一切不執著就是菩提心。你能從這上體會到,後半部就很容易解決了。

【4、長老此問,又是曲為現前當來,一切粘滯不化者,請求開示耳。】

這一段請法的用意、目的在此。確實有聞法的人,他一面聽一面就執著,這也是一般眾生的通病。為什麽會有這個毛病?所謂食而不化,也就是說,佛講的意思沒有真正體會到,都是在言語上、在名相上,或者在心緣上,出了麻煩,起了疑惑,疑就是障。不但障礙你證果、障礙你解悟,起了這個疑惑,解都不可能,往往把佛的意思錯解了,起了誤會,所以須菩提這一問非常重要。

一一二、示教

經【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一段裡面,關鍵在發心、在生心、在滅度而實無滅度,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詞句。

【1、此正開示教導起心動念時,離相之方便。】

【2、『如是』,指下三句。現其本有曰『生』,顯其本無曰『發』。眾生本來同體,滅度一切眾生,乃應盡之天職。若以為我當發此心,便有矜張之意,便著相矣。故不曰當發,而曰『當生』者,以此。】

「如是,指下三句。」如是就是經文里「當生如是心」。如是心是什麽心?就是下面三句:「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是指這三句。

「現其本有曰生,顯其本無曰發。」《金剛經》上「生」跟「發」意思不相同。本來沒有,現在發心了,這叫發。生不一樣,生是你本來有。本來有,被東西障礙不能現前,現在業障消了,它現前了,叫生起。生是本來有的,發是本來無的。

「眾生本來同體」,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同一體。世尊在《華嚴》裡面給我們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初學的人,看到這樣的句子不能理解。有情,我們今天講動物,無情是植物跟礦物。我成佛,說一切有情眾生也成佛,這都很難體會;怎麽連山河大地、動物、植物也成佛,這怎麽講得通?這裡面的意思就深,一定要能真正明了,原來山河大地、一切萬物跟我是同體。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夢裡面有很多人、很多物,也有山河大地、虛空,確實是同體的。一覺悟,全體覺悟了。不能說是我在夢裡面覺悟了,夢裡還有那些人,他還沒覺悟,哪有這個道理?沒這個道理的,確確實實同圓種智。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滅度一切眾生,乃應盡之天職。」滅度兩個字要緊。「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幫助、協助。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要協助一切眾生。「滅」是什麽?滅煩惱,幫助一切眾生滅煩惱,幫助一切眾生滅妄想、滅執著、滅六道、十法界的果報,滅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眾生要沒有成佛,你的幫助就沒有圓滿,「滅」這一字是成佛。在四諦法裡面,苦集滅道,這個滅就是滅道的滅。滅也就是圓滿菩提,圓證無上佛果,是這個意思。滅生死、滅無明煩惱,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個覺悟的人他應當做的,是他的義務。譬如我們這個手癢,另一隻手立刻就幫它搔癢,還能說「我為什麽要幫你?」還能說這些嗎?同一體,沒有條件好說的。所以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那個慈悲叫無緣大慈,那個緣當條件講,沒有條件的;同體大悲,一切萬物跟我同一體。我們凡夫迷了,不知道同一體,所以有分別、有執著、有彼此,諸佛菩薩沒有彼此,知道是同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應盡之天職」,天是自然的,應當要做的,沒有什麽條件的。

「若以為我當發此心」,我這右手,我發心幫你忙!這個意思就是貢高我慢,「便有矜張之意」,有這個意思在,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著相了。「故不曰當發而曰當生者,以此。」「發」跟「生」意思不一樣,這個意思就深了,所以後半部唯深無淺。

【3、說一『應』字,是遣其著於菩提,破法執也。說一『當生』,是遣其著於發心,破我執也。】

「說一應字,是遣其著於菩提,破法執」。「應」是應當生,對於菩提也不能執著。世尊在說法時,往往一樁事情說了許多個名相,用意何在?說一個名相就可以,為什麽說那麽多?就是教給我們名是假名,用不著執著,知道意思就對了,不要執在假名、假相上,破我們的執著。這都是他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讓我們從這裡面體會到,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才體會到這個意思。

「說一當生,是遣其著於發心,破我執。」可見得說個「應」、說個「當生」,他的用意破我法二執。佛門裡面許許多多在日常當中的術語,用意無非都是破執的。譬如說你這個道場,我們現在一般講廟,其實講廟是錯誤的,廟裡面是供養鬼神的,我們佛教道場叫寺,寺、院、庵、堂,這是我們佛教的,沒有講廟的。廟是供神的,供鬼神的那叫廟,現在一般把寺看作廟,這就顛倒,讓人迷惑不清,我們必須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你這個寺裡面,我們問住多少眾,不問你這裡住多少人。為什麽不說住多少人?住多少人,著了人相,我相、人相,四相具足,你著了相。住了多少眾,破四相,住了多少個眾緣和合的那個東西,是這麽個意思;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破執著的意思。不說你住多少人,住多少眾。你一開口,「你這裡住多少眾?」人家一聽你是內行的;外行的,「你這裡住多少人?」那是不懂佛法的。佛法處處都是破執著,法相名詞用意都是破執。

【4、發無上正等正覺者,須先覺了度眾生是應盡之責。且此責終未能盡。即盡,亦等於未盡。當生如是心,無能度、無所度、無分別、無所謂菩提、無所謂度、並無所謂發心。庶與清凈覺心相應耳。】

「發無上正等正覺者」,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徹底覺悟之心。我們皈依三寶,皈依佛,佛就是覺悟,覺而不迷。你真正發心皈依三寶,你就覺悟了。覺從哪裡覺起?沒覺悟的時候起心動念為自己,這是凡夫沒有覺悟。真正覺悟的人起心動念為眾生,他不為自己,這是覺悟。所以「須先覺了度眾生是應盡之責」,佛在此地教給我們,這是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個人覺悟了。我要幫助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去幫助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覺悟了。我要真正受持讀誦如來了義的大法,為什麽要這樣做?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先要曉得,幫助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應該做的事情,這個人真的覺悟了。而不是「我憑什麽幫助他?」這個話是迷人講的,不是覺悟的人講的。諸位查遍《大藏經》,哪一個菩薩曾經說過這個話,「我為什麽要度他?」從來沒有一尊佛、沒有一尊菩薩說過這樣的話,佛菩薩幫助眾生應該的。幫助眾生就是幫助他自己,不肯幫助眾生就是不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

「且此責終未能盡」,《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總結的都是這個願無有窮盡。眾生業果、菩薩的願力都沒有窮盡。「即盡,亦等於未盡。」即儘是什麽?成佛。成佛總盡了吧!等覺菩薩還沒盡,成佛總是圓滿、盡了。成了佛之後一定倒駕慈航,所以說盡了也等於未盡,這是真的。

「當生如是心」,佛在此地教給我們、勸導我們,要生這樣的心。這個心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心。我們無始劫以來把自己的真心本性迷失掉了,今天在般若會上,佛幫我們喚醒,讓我們覺悟,一定要發這個心。要不要去度?度,要去度。「無能度」,不能執著一個我能度,眾生是為我所度,你一執著就迷了;只管去做,所謂驀直去做,全心全力的去做,做而無做,這就對了。心地乾乾凈凈,沒有想到有我,也沒有想到有人,可是這個事情從來沒有終止,非常積極在那裡做。「無分別、無所謂菩提、無所謂度、並無所謂發心」,這是真的發了心,這個時候發心跟生心就是一不是二。

「庶與清凈覺心相應耳」,這在做的裡面清凈心現前,清凈心起作用。所以清凈心從哪裡修?有人學佛,說這個世間太複雜,要去到深山找個幽靜地方去修行,那行嗎?那是他不懂佛法,佛法的清凈心就在紅塵裡面鍛鏈出來的。所謂是「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離相跟即相不是兩樁事情,一樁事情,就在這個環境裡面清凈心現前。不會的,在這個環境裡面被污染;會的,就在這個環境裡面得清凈心。由此可知,染凈不二。染凈從哪裡區別?覺跟迷。迷了就被污染,覺悟了心就清凈,可見得與這個境界沒關係,關鍵就在覺迷。這是我們一入佛門,佛就把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教給我們。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凈而不染。佛教導我們修覺正凈,覺正凈都不離開境緣,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並不離開。換句話說,真正修行、真正想成菩薩、成佛,要不要改變我們現前的生活環境?不需要。就在我們現前生活環境里,就在現在工作環境里,就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你會的就成就了,一覺就成就了。如果說迷,佛菩薩那個環境你還是迷,古時候叢林寺院你到那裡面要是迷,那還是不覺。這是說明了修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只要心裏面有覺、有正、有凈,無非道場,都是道場。如果你是迷、邪、染,再大的寺院叢林,你到那裡面去住一輩子,也不是道場。大乘經裡面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什麽?直心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沒有妄念,沒有妄念那就是道場,所在之處無不是道場。

【5、本經天然分為信解修證四部分。而不可局其次第。雖分四而不可局為四,學者應體會此意。】

「本經天然分為信解修證四部分」,江味農居士的科判,就依這四分來分的。「而不可局其次第」,局是局限,為什麽?信裡面也有解修證,解裡面也有信修證,一個裡面都包含其他的三部分,而只是它主要是講哪一部分,因此不能夠局限它的次第,它是活的。「雖分四,而不可局為四,學者應體會此意。」因此,正如世尊在經上多次的教給我們,為人演說乃至四句偈,功德都不可思議。四句偈是任何四句,無論是信分四句,或者解分四句、修分四句、證分四句,不拘!這就是說,它每一分裡面都含攝其他分,它的意思是圓滿的。所以它確實有四分,但是不能夠局限在四分裡面,它是圓融的,跟《華嚴經》的意思一樣。《華嚴經》有次第、有圓融。「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用這兩句話來看,《金剛般若》也是這個意思。

一一三、徵釋

經【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這一段經文跟前面所說的,在文字上完全相同,一個字也沒有更動。

【1、我人眾壽四相,雖同於前,而意甚細。蓋已一切不著,但著於上求下化極微細之分別耳。】

「我人眾壽四相,雖同於前」,可是意思不一樣,「而意甚細」,前面這句話是說在四大段的第一大段,信的那一大段,現在這個話是說在修行這一大段裡面,意思不一樣,淺深差別很大,所以它的意思甚細。「蓋已一切不著,但著於上求下化極微細之分別耳。」差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很明顯的體會到,前半部是為將要發心的人說的;這個地方是已經發大心,已經在修行的人,是為他們說的。所以說的話一樣,意思不一樣。確實權教菩薩們,真的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念頭,念頭縱然再微細,那還是執著,這個念頭要不能夠舍掉,他就不能見性。所以《金剛經》的境界,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你還有上求佛道的心,還有下化眾生這個念頭,你不能見性;縱然你成佛,你成的是十法界的佛,出不了十法界。必須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了十法界,出了十法界叫一真法界。《華嚴經》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境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是細執,六道凡夫是粗執。舍掉粗執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細執破掉之後,這才能出十法界,住一真法界。前後差別在這個地方,我們用這個說法,大家就更容易體會到。前半部教你出六道,後半部教你出十法界,那就證一真法界。

【2、若微細分別未凈,我相病根仍在。雖曰『菩薩』,名不副實矣。儆策之意深哉。】

「若微細分別未凈,我相病根仍在。」很微細就是了,但是它確實在。「雖曰菩薩,名不副實矣。」所以我們稱這些菩薩,叫他做權教菩薩,權教小乘,權教就不是真的菩薩。真的菩薩見性,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是真的菩薩。在相宗裡面所講,「同生性,異生性」。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叫同生性。因為跟諸佛如來用的是真心,同一個心。如果細惑未破,他還是用八識,八識是妄心,他不是用真心,依舊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人,可以證得阿羅漢,可以證得辟支佛,不能成為法身大士。因為再往上面去,這個東西沒用了,八識心決定不能用,那個是妄心。所以真正的佛法超越世間法,這個大家要曉得。

我在過去,說這個話應該也有三十年,我在台北主持中國佛教會的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我擔任總主講。有一次我就想到,我們佛門裡面也有科學的方法論:因明。五明裡面的因明,與世間方法論裡面邏輯、辯證法是非常接近的。我想到這個科目,我去請教我的老師,我老師他是學這個東西,我希望他來給我們同學上這個課程。我老師是方東美先生,我向他提出來,他笑笑,他說:「這個東西沒有用處!這些東西在佛門裡面是初級的教學,中級的教學、高級的佛法完全用不上。」完全正確,這是個內行人講的話。為什麽?高級佛法不用心意識,你還有什麽邏輯、還有什麽辯證法?凡是這一類東西,都是要用心意識才行,高級的佛法已經不用心意識。《金剛般若》不用心意識,所以這些東西完全沒用。佛教的因明教小乘、教大乘初學的;還沒有入門,初學叫大乘始教。賢首家講小始終頓圓,大乘始教,到大乘終教就沒用處了,就用不上力,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你不知道,「這個方法好」,堅固的執著;換句話說,你在佛法修持上永遠沒有方法提升,你只在低的階位上,不能夠再進步。一定要認識清楚。這是佛法真正超越世間法。

「雖曰菩薩,名不副實。」這個標準就是法身大士,跟法身大士一比,那他不是真正的菩薩。由此可知,我們要在這上用功夫。這四相怎麽斷、怎麽破?破四相非常重要。四相怎麽破法?其實《金剛經》上講得很透徹,教給我們起心動念想眾生,這個方法妙極了。我們把我們的念頭「大而化之」,不要斷我執,我執自自然然沒有了,這個方法實在妙極了。起心動念都想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著想,《金剛般若》上教給我們的方法。

一一四、結成

經【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這一句的經文是個活句,有兩種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這是一個讀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兩種讀法。兩種讀法它是一個意思,肯定了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此句有二義。可作兩種讀法。一、『法』字斷句。意謂發正覺者,實無有法。以無上正等覺,即是究竟清凈。清凈覺中,不染一塵,名為菩提,實無分別心。故必實無有法,乃名發無上正等覺者。二、『無』字斷句。意謂,有法發無上正等覺,實無如此事理。】

「一、法字斷句。」實無有法,這裡是一句,從這個地方斷句。「意謂發正覺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實無有法」,實實在在沒有法子發這個心,「以無上正等覺,即是究竟清凈」。你還有這個念就不清凈,我發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念放在那裡就不清凈,就錯了。「清凈覺中,不染一塵,名為菩提,實無分別心。」你還有一個等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還有這麽多分別執著在裡面,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覺。「故必實無有法」,實無有法,心清凈,心裡什麽也沒有,那你是真的發了無上菩提心。你要是有念,不是無上菩提心,清凈心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才真正發菩提心。我已經發了菩提心,那就迷到家了,他還有我相,還有我見,哪裡是菩提心?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如,小乘證得須陀洹果也沒有給人講「我證得須陀洹果」,沒有!由此可知,我們每一位在座的同修,你們不是才學佛,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善根深厚,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過去生中已經在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種善根。為什麽今天還落到這種地步?毛病出在哪裡?我發了菩提心,我學了般若,生生世世干這一套,始終沒有把「我」忘掉,所以搞了無量劫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把我們病根找出來了。病根雖然找出來,要想把病根除掉,那還真不容易!想到這個地方,除了帶業往生,真的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你要不求帶業往生,那你就要斷根,你就要破四相、破四見,四相破就出六道,四見破才能出十法界。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這是原理。我們求帶業往生,要不要在這裡下功夫?要!因為這種情執愈淡,我們往生愈有把握,往生的品位愈高,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時間提前了,所以這是很有必要。

「二、無字斷句。」實無,從這裡斷句。「意謂,有法發無上正等覺,實無如此事理。」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都沒有,你要以為有一個方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告訴你,無論從事上講、無論從理上講,實無,實實在在沒有,這跟你講真話。懂得前面意思,這個意思你就明白了。心裡確確實實什麽都沒有,那個心就是菩提心;心裏面才有一物,那個心是妄心,妄想、無明、執著。由此可知,佛法修的是什麽?我們今天從最簡單的地方來體會:清凈心。清凈心裏面不能有一點點東西。幾時你清凈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包括一切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這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什麽是般若?無知是般若。我們今天犯的什麽毛病?我們今天犯的是要求知。般若無知,你偏偏去求知,跟般若恰恰相反。求知,那個知是什麽?邪見、妄想。你還怕你的邪見不夠多,還要去求邪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經題裡面說過,有解無行,行是什麽?受持,解是什麽?讀誦。有解無行,行就是修清凈心、修覺正凈,沒有認真修覺正凈,「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你學得愈多,你的邪知邪見愈多。有行無解,行不行?也不行!「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所以教下的主張是解行相應。般若裡面就是解行相應,解跟行不能離開的。唯獨凈土宗可以,有行無解他也能往生,除這個法門之外,找不到第二個法門,這是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的。所以凈土之殊勝,凈土為一切諸佛如來之讚歎,就是殊勝在此地!其他法門裡面,你有行無解,你就墮在無明裡面。

【2、發而無發,乃為真發。住降在其中矣。須知當生如是心,便是無住而住。『應滅度一切眾生』三句,是降伏其心之意也。】

「發而無發,乃為真發。」叫你發心了,發而無發是真發。發而無發的意思很微妙!不發就是真發,那好了,這些芸芸眾生都沒有發菩提心,他們是不是真的發菩提心?不是的。這個無發是什麽念頭都沒有,那就是菩提心,那是真正發了菩提心;有發菩提心的念頭,不是菩提心。有世間名聞利養這個念頭,那當然更不是菩提心。「有念則非,無念即是。」無念是無一切妄念。諸位要曉得,發一念菩提心的,還是個妄念;無妄念。發一個成佛的心也是妄念,不是正念。正念就是本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那是正念。正念在哪裡?佛在楞嚴會上說,「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宗門裡面常常也用,這是正念。我們眼能見,見是正念;耳能聽,聽是正念;鼻能嗅、舌能嘗都是正念,這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眼見的時候,見一切色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起一個念頭的時候,我們不會說沒有起一個念頭也就看不見,看得很清楚!起了一念就是無明,我們看到眼前,這是花,很美!無明了。怎麽無明?你又起了分別、起了執著。當你見一切色的時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動念頭,《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我們見性,見到色性,這是真見。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裡面主張「舍識用根」,那就是諸佛如來。諸佛如來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眼見,他眼也見,我們見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見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要問:「佛,這是什麽?」佛跟你講:「這是花。」他不就有分別了嗎?他是依照我們的分別而分別,他自己沒有分別,你說這是花,就隨緣,恆順眾生,這叫花。他自己有沒有分別?沒有。他自己如果分別,他是凡夫。這是恆順眾生,隨著你們的分別而分別,我不分別。

這不但在佛法裡面,我們中國老子,這是道家的;老子《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也曉得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名字是人從分別執著裡面建立的,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哪來的名?沒有名。你要說這個花,這是紅色的、那是黃色的,這都是分別執著。佛為我們說這些經法,都是隨順我們的分別、隨順我們的執著來說的,離開這一切分別執著,佛是一個字也沒有說。從佛本人那一方面,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說一個字;從我們這邊來講,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從我們這邊說的。從佛本人那邊說,沒有說一個字,所謂「說而無說」。我們的毛病在哪裡?我們的毛病是聽了佛說都以為真的,這就壞了。如果我們也會了,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馬上就成菩薩、成佛,就快得很,就契入了。佛會說,我們不會聽!我們在經典上看,釋迦牟尼佛一部經還沒有說完,有的人開悟、有的人證果。為什麽?那些人會聽。他會在哪裡?他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所以他開悟,他證果。我們是聽佛講經,字字都落實,這個糟糕了,錯在這個地方。

大家要是把這個關鍵抓住之後,我們的修學,真的是一帆風順。證果不敢說,開悟真的有指望,徹悟沒有把握,小悟、大悟真的是有把握的,是有指望的。如果這個關鍵你抓不住的話,處處還落實,悟門就被堵塞。所以讀經、學教,學多了有用嗎?沒用。廣學多聞是哪些人?已經開悟以後,才廣學多聞。開悟以後,成就後得智。你沒有開悟之前,三藏十二部經典,恐怕你讀一百年,你都不能開悟。如果真正開悟之後,現在這一部《大藏經》,我相信三個月你就全部讀完了。他眼一到全明白了,什麽意思全明白了。諸位一定要知道,悟後起修。我們現在很多觀念錯誤,以為一定先要廣學多聞,錯了。實際是四弘誓願沒搞清楚,四弘誓願第一個叫你「煩惱無盡誓願斷」。修清凈心,叫你斷煩惱,煩惱斷了,清凈心現前,才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無邊的法門,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決定一切通達。佛教里修學的方法跟世間不一樣,現在我們是學佛的人學世間這個方法,走錯路了,永遠不會開悟,永遠不得利益。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72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六十五面。

【2、發而無發,乃為真發。住降在其中矣。須知當生如是心,便是無住而住。『應滅度一切眾生』三句,是降伏其心之意也。】

世尊在這個地方教給我們發心,發心實在說是相當不容易,菩提心不發就是凡夫,如果真正發了菩提心,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在過去特別是學教的同學們,往往對於發菩提心沒搞清楚,經上也說、論上也說,也以為自己發了菩提心,到這個地方才曉得,原來菩提心有這麽多條件在裡面,若不具足這些條件,那個不叫做發菩提心。如果心裡還存著有個發菩提心的念頭,這個人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麽?現在我們搞清楚,原來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個真性就叫做菩提心。菩提是覺的意思,真正覺心現前。只要有一念存在,有個「發」這個念頭在,就把我們的真心障礙住,妨礙住了,所以那個不叫做發心;確確實實一個妄念都沒有了。諸位要曉得,你發,錯誤了,你不發也錯誤了,所以一定是發而無發、無發而發,那就是真發。諸位要細細把這個句子多念幾遍,你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兩邊不住,中道也沒有,這是真心現前的樣子。前面須菩提尊者無論是說初學,或者是說老修行,心要安住在哪裡,妄想要如何降伏,世尊這一句話把這些問題統統答盡,「住降在其中矣」,都在這一句裡面。

「須知當生如是心,便是無住而住。」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那個心是住而無住、無住而住。我們凡夫的心是有住,落在住裡面;四空天人、小乘聖者,他們是住在無住裡面;落在有無,總是兩邊。諸佛菩薩住而無住、無住而住,兩邊不立,他們高明在此地。心發了沒有?發了,雖發而若無其事,雖若無其事他真發心。發心的相,我們必須要曉得,發不發從相上看。相是什麽?四弘誓願就是發菩提心的相,他確實有度眾生這個意願,他真的在斷煩惱,真的在學法門,不疲不厭,這是相,這個發了。發了怎麽無發?他並沒有感覺得「我發菩提心」,沒有!念念要度一切眾生,他並沒有想到「我要度一切眾生」,沒有!念念在斷煩惱,他也沒有想到「我要斷煩惱」,都是若無其事,心裏面乾乾凈凈、明明了了。而在事相上是不疲不厭,像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面講的「無有疲厭」。諸位從這些地方,你去體會、去領悟,佛菩薩跟凡夫、二乘權教不一樣的地方,你就明了了。這個地方一絲一毫都不能差錯,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一點都不能夠差錯。「應滅度一切眾生」三句,前面經文第一百一十二段:「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是指這三句,這三句就是降伏其心的意思。

【3、三事只是一事。降伏原為不降之降。發心即是無發而發。此皆破我遣執之微妙方法。悉心領會,方為善用功者。】

「三事只是一事」,三樁事情只是一樁事情,也就是一樁事情的三面,從三面才把這一樁事情看清楚。「降伏原為不降之降」,有一個降伏的念頭,那怎麽能降伏得了?我們想想過去,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心不安,心為什麽不安?妄想多,妄念多。他找達摩祖師安心,安心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云何降伏其心」。我這個妄心如何能把它伏住,跟《金剛經》上講的是一個意思。達摩祖師很厲害,馬上伸出手:「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你把心拿來,我替你降伏!」這一句話是叫他迴光返照,慧可大師這一回頭找不到心,這是個聰明人,「覓心了不得」,我找心找不到,沒有。沒有心還有什麽安不安?還有什麽降不降?真有心這才能降伏。沒有!那個想、亂七八糟的念頭叫妄想,妄不是真的,你只要覺察它是妄,就沒事了,不要把它當真。不必去想它就沒有了,這就降了;愈是要降它,可就愈麻煩。

「發心」亦復如是,「即是無發而發。此皆破我遣執之微妙方法。」確實是妙,但是要悉心體會,很不容易體會到。我們凡夫心很粗,境界極其微細。經文從上面一直聽下來的,比較容易一點,意思能夠體會到一些;如果前面沒有聽,一下看到這一句,也是莫名其妙!體會到還不夠,要自己能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這才管用。所以末後這兩句囑咐我們要「悉心領會」,悉是圓滿完全的意思,全心去領會,去領悟、去體會。「方為善用功者」,然後你能夠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不知不覺也發心了,那才叫真正會用功。

一一五、舉果明因詳明明果明無得而得舉問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1、此引往事為證。其時證無生法忍,位在八地。】

這是世尊舉過去的事情來作證,也就是三轉法輪裡面示證轉,我們一般通俗的講是現身說法。以自己修行證果做為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是他證八地菩薩果位這個事情。

【2、世尊防聞上說者,疑謂發心無法,云何得果。故舉果以明之。】

「世尊防聞上說者」,防是預防,唯恐有一些人聽前面所說發生誤會,他沒聽清楚產生了疑問,產生了誤會。「疑謂發心無法,云何得果。」前面講「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發心都沒有辦法,那將來怎麽辦?怎麽能證果?證果一定要有因,沒有修因怎麽能證果?所以佛在這個地方趕緊補出來。真發,不是假的,是真的。發心不能著發心的相,著發心的相就錯了。

【3、若知得果者,乃是無得而得,則發心者,必應無發而發也。】

「若知得果者,乃是無得而得」,這才是真正的果。「則發心者,必應無發而發。」果是無得就得,這裡面為什麽說無得就得?因為無上菩提,這一句話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你自己本來有的,你得個什麽?如果說有得,本來沒有我現在得到了,那才叫有得;本來有的,你到哪裡去得。我們必須要了解這個事實,然後佛講的這些話,我們才會聽得懂。一般人總誤會,無上菩提我們沒有,好不容易把它修得,這是錯誤的,不曉得是自家本有的。不但無上菩提是本有的,乃至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莫非本來具足。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之後,跟五祖提出他的報告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個本來就是一樣都不缺。乃至於現在你所享受的物質環境,金銀財寶這些,這是自性裡面具足的;若不是自性具足的,這世間怎麽會有這些東西?既是自性具足的,你從哪裡得?所以佛法教我們明心見性。心性本來有,我們因為迷了,迷叫無明;明心就是無明又明了,就這麽回事情,明了!無明的時候你不見性,性在你面前,並沒有離開你,在你面前你不認識,這一下覺悟了,無明沒有了,這一切覺悟了。覺悟了,這才認識性,才知道世出世間一切萬事萬法,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但具足而且能生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自性生出來的。為什麽能生?因為它本來具足。它怎麽生的?本來具足的是因,遇到緣它就生了。緣是什麽?緣是心想,想什麽它就生什麽,這不可思議。這是佛在大經上常教給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把道理搞清楚,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才曉得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不得了!為什麽?想什麽,生什麽。

因此,世尊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於一切法決定不能執著。為什麽不能執著?它是心性生的,心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怎麽能執著它,你執著它是錯了。因為它能夠生一切萬法,所以佛教我們念佛,我們想佛就生佛,想菩薩就生菩薩。由這個地方,我們也體會到念佛法門,是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怎麽成佛的?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自然就知道,念佛成佛的。念什麽成什麽,他念佛他就成佛,他不念佛他成不了佛。念佛成佛,是這麽個道理。決定不可以念貪瞋痴!世間人都在念貪瞋痴,貪瞋痴是什麽?是三惡道。貪心是餓鬼道,天天念貪將來就到餓鬼道去了,念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牲道。所以,決定不要念貪瞋痴,心裏面貪瞋痴的煩惱要把它拔掉。用什麽方法?凈宗的方法很妙!你真正要把貪瞋痴拿掉,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個業障是無始劫來的習氣,不知不覺的它又起來了。凈宗的法門教我們,用阿彌陀佛的名號把它換過來,心裡一起念頭,「阿彌陀佛」,轉換過來,這個方法非常巧妙。你這個功夫用久了、用熟了,確確實實把這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一句佛號取而代之,那就成功了,你這一生就成佛了。你明白這些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才知道佛講的「發而無發、得而無得,無得而得、無發而發」,那是真相,這才講得清楚、才講得明白。

【4、此事前後兩引之,而命意不同有三。(1)前問於法有所得否,答曰於法實無所得,其意重在『得』字。此中則重在『法』字,以無法得菩提,證明上文無法發菩提之義也。(2)前問中法字,是指無生法忍。此中法字,即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不住法,故今曰圓滿證得究竟果法而成如來。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3)前問於法有所得否,是舉果明因。然法字是指無生法忍,故只舉八地果,明發心因。此中之法,是指無上菩提。故應以兩重因果釋之,於義方圓。】

「此事前後兩引之,而命意不同有三。」這一樁事情,就是佛在然燈佛所,承蒙然燈佛給他授記,前面我們看到一次,這個地方又看到一次,這是世尊證八地果位的事情。

「前問於法有所得否。答曰於法實無所得。其意重在得字。」世尊兩次引用這樁事情,事情是一樣的事情,可是意思不一樣。前面是講得無生法忍,問有沒有所得,用意是在「得」。這個地方這一段所講的,它的重點在「法」;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所以這個用意不一樣。前面問的法是指無生法忍,這個地方講的法是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同樣是一個法字,所指的不一樣。

「因不住法,故今曰圓滿證得究竟果法而成如來。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佛給他授記,你得無生法忍,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佛講的,他自己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自己要有這個念頭,佛也不會給他說了,他自己確確實實沒有這個意念,但是他的層次也確實提升到那麽高。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聖賢,如果連小乘包括進去,從小乘初果,到大乘圓教等覺菩薩,為什麽佛說了這麽多的差別相,小乘四果四向,大乘五十一個階級,其實真正修行人心裏面確確實實沒有這個執著,也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念頭,這是世尊對凡夫說的,四果四向都是對凡夫說的,凡夫沒有證到這個果位。菩薩在無為法裡面有淺深不同,淺的,佛就講位次低,深的,佛就說他的位次高;但是諸位必須要知道,無論是淺是深,修無為法的人心地都清凈,都沒有染著;也就是我們平常講,他清凈心的純度不一樣,愈是高位的愈純凈,是這麽一個意思。這個意思諸位如果稍稍明了一點,然後給你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那個地方的人沒有名字,居住的地方沒有街道名稱、也沒有門牌號碼,每個人相貌都長得一樣,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不但不奇怪,我再告訴你一個事實,你要是沒有搞清楚,聽了會嚇一跳!極樂世界也沒有四土、三輩、九品,你們想想對不對?如果有這些,他心還能清凈嗎?他不又搞分別妄想執著了嗎?由此可知,四土、三輩、九品是佛對我們講的。他那個地方是不是有這些事?有,但是那些人心裡沒有這個執著,沒有這個分別。就好比我們這個講堂在五樓,要爬幾十個階梯上來,你們爬上來,心裡有沒有記住我走了多少階梯,恐怕沒有。西方極樂世界,住在那裡的確是有四土、三輩、九品,你問他,他心裡沒有這個念頭,那叫清凈心。人家著重的是清凈心,不著重什麽品位。不像我們這裡人,我一定要上品上生,品位低的還不甘心,這能去得了嗎?實在講,有一些人是用這個方法:品位高,多念!叫你多念,免得你不能往生。堅固的執著,我一定要一心不亂,我一定要上品上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很低,什麽原因?心不清凈。那個一切都不執著的,根本就沒有想到品位的,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反而高。為什麽高?跟這裡講的道理相應。理與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決定不能有分別執著,那就對了,跟經義就相應。

「前問於法有所得否,是舉果明因。」是用果來顯因。「然法字是指無生法忍,故只舉八地果,明發心因。」這是講前面世尊舉的這個例子。這一段裡面,「此中之法,是指無上菩提」,比無生法忍要圓滿得多。「故應以兩重因果釋之,於義方圓。」這個意思才能講得圓。這是為什麽然燈佛要跟釋迦牟尼佛授記,道理在此地。八地菩薩距離如來的果地已經相當接近,如果心地清凈、一塵不染,那個速度相當快速。因果的道理,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門,一切法不離因果,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5、說一『如來』,即含有不應住法意在矣。如來是性德之稱,覺性圓明,豈有法塵。作佛時如此,則昔在八地時,其心無法塵也可知。】

「說一如來,即含有不應住法意在矣。」如來於然燈佛所,經上凡是講如來,都是從性德上說的,性德裡面一塵不染,哪有住、不住?說住、不住都錯了。「如來是性德之稱,覺性圓明,豈有法塵。」說住是法塵,說不住也是法塵。「作佛時如此,則昔在八地時,其心無法塵也可知。」不但在八地,就是在初信位上,都已經不執著法塵,對於四相都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圓教初信位等於小乘的初果。

請看底下一節經文,佛提出這個問題,問一問須菩提尊者,你的意思怎麽樣?考考須菩提,須菩提很聰明,很有智慧,不辜負世尊的教導。

一一六、答釋

經【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也」,這一句是個活句,不可以把它當作否定詞來看,那你就把它搞錯了。「不」的意思,用現代話說,「不能這個講法」,「不可以這麽講法」。它不是否定詞,也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所以要懂答覆的意思。《金剛經》裡面問答,這樣的情形很多。

【1、『不也』,活句,謂非無法非有法也。彼時正蒙授記當來作佛。許其將來得證果法之稱也。故非無法。然彼時實以證無生法忍,一法不生,而蒙授記。故非有法也。】

「不也,活句。謂非無法非有法也。」這個意思裡面,不能說有法也不能說無法,你要說無法,他有法;你要說有法,他又是無法。這種講法,初聽的人,「這說的是什麽話,到底是有還是無?」其實,佛講的這個才叫真話。我們講無、講有,都是妄語,都是妄言,不是真實的。這個話才是真實的,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說非無法,非無就是有,事上就是有;非有法就是無,理上即是無。這個答覆,理事兩邊都說到了,理事圓融,真正是兩邊不住,這個答得妙!

「彼時正蒙授記當來作佛。許其將來得證果法之稱也。故非無法。」世尊證八地果位,確實是遇到然燈佛。然燈佛講經說法,菩薩也是每會必到。蒙佛授記,這是事上確實有這個事,所以說非無法。

「然彼時實以證無生法忍,一法不生,而蒙授記。故非有法也。」什麽叫無生法忍?這個名詞我想每一位同修都很熟悉,可是這個名詞里什麽意思,恐怕很少人能講得清楚。迴向偈裡面,「花開見佛悟無生」,那就是無生法忍。什麽叫無生?我們從法先講起,「法」是一切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法是這個意思。「無生」,十法界依正莊嚴不生不滅。確確實實沒有生滅,佛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大菩薩們也見到一切法確實不生不滅。我們沒見到,我們看到一切法明明有生有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星球有成住壞空,這都是生滅相,怎麽會不生不滅?佛菩薩告訴我們,不生不滅是真的,是真相。你看到這個生滅相是假相,你看錯了,你看走眼了,一切法的的確確是不生不滅。

這個事不好懂,我們只有用比喻來說。譬如我們看電影,在銀幕裡面看,那個相有生有滅。你在電影銀幕看那個畫面,不是有生有滅嗎?你到放電影機器房裡面看底片,不生不滅,底片沒有生滅,你想想這個味道!佛所看的那個相,是什麽相?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我們看的是相續相,人家看的是真相,人家看底片,我們看電影畫面。電影畫面那是假的,底片是真的、真實的。你把這個事情肯定了,一切法確實不生不滅。「忍」就是承認的意思,同意、認可,我同意佛的說法,肯定佛的說法沒錯。一切法生滅是錯誤的見解,一切法不生不滅是正確的見解,這是無生法忍的意思。八地菩薩才見到阿賴耶的微細相,就是剎那生滅相,八地菩薩見到了。所以八地菩薩肯定、承認,佛所講的話沒錯,我親自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沒有生滅。我們現在把生死看作大事!了不得!沒有,沒有這回事情,哪有生死?是你自己看走眼,你自己在打妄想,這是真的。他見到了,佛才給他授記。從這個事實看,那就是無有法,哪來的法?沒有!《楞嚴經》上講的境界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講得也很好,當處是同時,生跟滅是同時,生跟滅不是異時。你們想想那個速度多快,如果我們用彈指來演算法,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生滅;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那麽生滅不是同時了嗎?所以它不是異時。這是《楞嚴》上說的,實在講佛講這個話,大概對我們這些粗心大意的人,都不是講真實的話,比較接近,恐怕真實的比這個還要加幾倍。生滅是同時的;同時的,那生滅都說不上。這是說非有法的意思。

【2、總以顯明心無法以求得,而後可得。若住法求得,便不能得。則不應住法發心,其義昭然。】

「總以顯明心無法以求得,而後可得。」這是總綱領,也非常重要。我們心裡有求,給諸位說,就求不得;心裡不求,不求就得到了。我們凡夫心裏面都有求,所以你能夠求得的非常有限,那是性德裡面真的是億萬分之一。如果你要是不求,你得到的是圓滿的,你都得到了。這是什麽原因?因為無求才是圓滿的真心。我今天用真誠心來求,用清凈心來求,你的真誠跟清凈都不圓滿。為什麽不圓滿?因為你心裏面有個真誠、有個清凈,有個清凈就不清凈,心裏面有個慈悲就不慈悲,裡面有夾雜,不純凈。真正純淨髮心,跟前面句子是一樣的。你說發慈悲心,發而無發,無發而發,那是真慈悲;清凈心,凈而無凈,無凈而凈,那是真清凈。諸位細細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然後你才會用功,你才曉得怎樣修行,這是屬於高級的修行方法。「無法以求得,而後可得。若住法求得,便不能得。則不應住法發心,其義昭然。」這些意思真正是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你要問為什麽?我們可以這個說法,大家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今天還落得如此地步,就是你發心心有住,毛病就在此地,要不然早成菩薩、早成佛果。現在還當凡夫,還搞六道輪迴,就是發心心有住,我們的過錯在此地。今天聽到佛的開示,真正明了這個事實,從今而後,決定要遵守「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那就成功了。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都一帆風順,你都會圓滿成就。尊者的答覆,答覆得好,與事實真相毫無違背,所以佛給他印證。

一一七、印成如來印許

經【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如是』,不謬也。實無有法得阿耨菩提。覺性圓明,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塵,便非圓明。】

「如是」,不錯,你的看法很正確,一點都不錯。「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給他印證,實實在在沒有法你是得了無上正等正覺,沒這個事情。為什麽?「覺性圓明,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塵,便非圓明。」你要是有一個得的念頭,那是法塵;你要有一個修的念頭,也是法塵;你要有個證的念頭,還是法塵。六祖惠能說「本來無一物」,他說的話沒錯。如果我們聽了,裡頭本來無一物,他又有一物,有個本來無一物,又糟了。「本來無一物」也無,也沒有!這很難很難,就怕你聽錯了意思。所以佛說到最後沒法子,不得已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起心即錯,動念皆乖」,這是說到最後,給我們這樣說法。不可以起心動念,這是你覺性圓明顯現。所以佛菩薩的心,無論在什麽境界上,在十法界,順境、逆境,佛的心從來沒有動過,我們常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用的是真心,圓滿的真心,沒有起心動念過。起心動念,但是他不迷惑,這個人就叫做菩薩。菩薩叫「覺有情」,三皈裡面所講「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雖然起心動念,他能保持覺正凈,這就是菩薩。凡夫起心動念,他迷邪染,迷邪染就變六道,變這個境界出來。佛菩薩起心動念依覺正凈,他變的是四聖法界,就是清凈的報土;我們這是穢惡的報土。這也證明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佛心不動,心像一面鏡子一樣,乾乾凈凈,真的是一塵不染。

【2、『實無』,謂彼時在然燈佛所,實無絲毫有法得成如來之心也。】

在然燈佛那個地方,佛給他授記,「你得無生法忍」,他沒有這個念頭;佛給他授記,「你將來會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也沒這個念頭。這個意思跟後面,佛在全經做總結的時候,說了兩句話,也非常重要,完全相應,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在這個經上教給須菩提尊者,他本身做到了。在然燈佛所,佛給他授記時,他不取於相,他沒有著這個相,他如如不動。

【3、實因心中無此果法,而後得成如來。使知雖得而實無所得,方為性德圓彰之如來。】

「實因心中無此果法,而後得成如來。」如來也是個假名,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離名字相!為什麽建立這些假名?為了幫助一切眾生,言說教誨方便起見而設立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佛的用意,這些東西可以用,不能執著。我們也可以用,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使知雖得而實無所得,方為性德圓彰之如來。」那真的是如來,一點都不假。如來這個意思,也非常的深廣。如來者,如古佛之再來,佛佛道同,沒有兩樣,智慧、德能無不圓滿。而世尊在此地,從事相上跟我們說了一句,說得好,「如來者,諸法如義。」這一句解釋真的是妙不可言!諸法如義,諸法是一切法;「如」,一切法是講法相,相如其性,事如其理,沒有一法不如,沒有一樁事情不如,一切皆如,這是禪宗明心見性以後的境界。心性在哪裡?菩提在哪裡?真心在哪裡?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源就是根源,根源是真如本性。

一一八、反正釋成反釋

經【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後頭這三句是然燈佛所說的,這是世尊為我們轉述。

【1、昔日授記,實由於證無生法。發覺初心之菩薩,若知得有法則不授記,無法乃與授記。】

「昔日授記」,那個時候,在然燈佛所蒙佛授記。「實由於證無生法忍」,他的心真正清凈了,真正像這部經後面所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真做到了,所以然燈佛才給他授記;由於證無生法忍。「發覺初心之菩薩,若知得有法則不授記,無法乃與授記。」這是教導我們初心菩薩必須要知道。有法,給你授什麽記?我過去在講席裡面曾經說過,特別是對於要發心出來講經說法的人,每天讀誦去研究,一肚子的佛法,你想想看,佛會不會給你授記?裝滿一肚子佛法,叫一肚子垃圾,這個要知道,錯了!我教給你們的方法很特殊,教給你們心要乾乾凈凈、空空洞洞,什麽都沒有,那就是真正的佛法。

實在這個法是不是我發明教給你?不是的。我老師傳給我的。我曾經跟你們講過,我在台中求學,在李老師的會下,聽經聽了十年,李老師不准我做筆記。什麽事情?你要是做筆記,你有法了,你有了。他就是杜絕我,不讓我有,我得他這個好處太多了。聽法聽什麽?真正聽懂,意思聽明白了,聽懂之後,你再要復講的話,你喜歡怎麽講就怎麽講,都沒有講錯,長說短說、深說淺說,自在!你肚子里有法拿出來,不自在!它有限制、有範圍,不能隨意;什麽都沒有才隨意,這是真的。真的當然你現在一下得不到,要慢慢培養。譬如開頭你學講經,要寫講稿,要寫大綱,要做這些,以後要逐漸把它減少。真正的功夫,要真正能體會到經義。你們聽經,我不曉得你們聽的是什麽?過去老師教我聽經要聽「教理」,就是聽經裡面所講的道理。理有什麽好?理通了,所有一切都貫通。諸佛如來所說的經只一個理,他說:你能夠把教理抓住之後,你一切貫通。這個我們常講「大開圓解」,跟宗門的大徹大悟沒有兩樣。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不得已而求其次,聽「教義」。聽教義雖然不能大開圓解,與這部經相接近的經典你都能夠懂得。換句話說,聽一部經不能只懂一部。那怎麽教法?老師教學生,要選什麽學生?學生要靈活,能夠舉一反三。我教你一部,你就會通好多部,這個好教。教二、三部,全都懂了,老師就不費力氣,就很自在。教一樣懂一樣,三藏十二部教幾百年都教不完,累死人!一般老師不喜歡這個學生,這個學生太累人。

這就是你要聽教理、你要聽教義才有味道。聽了之後,真的是活的學、活的用,統統是活的,沒有一個字是死呆板的。你才曉得佛經趣味無窮,世間什麽樣的樂,沒有讀佛經快樂,你真正享受到了。你要是不懂的話,佛經愈念愈苦,念得好辛苦,哪有外面玩的快樂,不懂!真正嘗到這個味道,才曉得法味無窮、法喜充滿,要懂這個,要從這個地方去培養。體會這個教學是最好的一個方法,但是它得有個條件,條件是什麽?心清凈、真誠。總而言之一句話,妄想少、執著少才能入門。妄想多的人,執著很重的人,像利害得失、執著很重的人,就不太容易領悟,這個方法對他們來講沒有效。名利看得很淡,妄想少、心地清凈,真誠來學習,行!只要具足這個條件的話,就能從這個門入,這個門入快速!

訓練講經,方法就是復講,這個方法是中國自古以來幾千年所用的老辦法。今天這兩個小時,你在此地聽這一段經文,聽完之後,也不要去準備,也不要去想,到明天早晨,你把這段經文重新講一遍給大家聽,這叫復講,能講多少算多少。我這裡講二個小時,你能夠講十分鐘、二十分鐘都行,就是不能把思惟擺進去,那是什麽?那是第六意識。這樣愈講愈純熟,你開始可能從十分鐘,慢慢到十五分鐘、二十分鐘,逐漸進步。上一次,馬來西亞來的蔡居士,他在念書的時候我就認識他,參加台中慈光講座,他們是最老的學生。慈光講座,李老師為他們編了一個《佛學十四講》,就是為他們學生編的,一張表解是講一個小時。講完之後,我把這些學生找來,你們來複講。他們講多少時間?五分鐘。李老師講一個小時,他們拿到手五分鐘就講完了。這個方法練,練到現在也不錯,他在馬來西亞到處講經。這就是說明,古人的方法跟今人的方法不同。古人這個方法確實是本身要有條件,沒有條件那就難了。所謂真是上根利智,行!很容易得力;中下根性就沒有辦法,那不能訓練。現在我們有錄音帶、錄相帶,可以反覆聽,不斷的聽;換句話說,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入得進去。為什麽?你聽的遍數多。我們那個時候聽經就一遍,沒有第二遍,一遍要不能夠把意思搞清楚,你就沒有辦法。而且老師講經不重複的,不能問的,我這段沒有聽清楚,「老師,這一句你再給我講一講」,老師打你幾個耳光,不給你講。為什麽打了你,不跟你講?打了你給你講,你還會偷懶,下一次沒聽懂,頂多挨一下打,還是可以聽得到。打了不給你講,你指望就沒有了。所以你聽的時候就不能不全部精神貫注,他要求是這個,決定不能打一個妄想,全神貫注。

「無得」才是真正得,唯有心地清凈才能體會。為什麽佛菩薩講的,我們沒有辦法體會?我們的妄想、分別、雜念、執著太多,把它障礙住。其實佛所講的東西,全是我們清凈心中本來具足的,哪有不懂的?不是外面來的,本來具足的。佛講《金剛經》是講我們自性的《金剛經》,用他的自性《金剛經》把我們的自性金剛般若引出來,我們的金剛般若跟世尊的金剛般若一模一樣,沒有兩樣,這就是你真的成就了。佛講經真正目的在此地。這是我們要懂得的,然後才曉得,應該怎樣去學習。有法就不會給你授記,一定到無法的時候給你授記。無法是什麽?你的清凈心現前。清凈心不能現前,不會跟你講的。

在這個地方,還有一樁事情附帶告訴諸位。佛門裡面的確有感應,如果我們自己清凈心沒有現前,常常見到佛菩薩、見到光、見到瑞相,你想想看,那是真的還是假的?那是妖魔鬼怪,變化成佛菩薩那個樣子來誘惑你、欺騙你。你一看到好歡喜,我見到佛了,我功夫不錯,你們都不如我,狂亂了。什麽時候佛菩薩會示現給你看?你心裏面若無其事,真的清凈了,會見到瑞相,見到瑞相也是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是真的,你真的見到佛菩薩了。如果一見,心裏面起了歡喜心、動了念頭,還到處宣揚,炫耀我了不起,那你是見了妖魔鬼怪,沒有見佛菩薩。同樣一個道理,你心不清凈,佛菩薩不會來的,心不清凈,看到佛菩薩都是妖魔鬼怪,《楞嚴經》上講「五十種陰魔」,防不勝防。懂得這個原理,我們就曉得,我們心還有妄念,還有分別執著,如果見到這些現象,我心裡有數,魔來誘惑,我不上當。現在假的東西太多,外面商品有仿冒,佛門裡面也有仿冒,人死了燒出舍利,舍利都有假的、仿冒的,留肉身,肉身也有仿冒的。所以妖魔鬼怪神通廣大,不要以為看到這個東西了不起,不見得是真的。一定要看他的瑞相,與他生前修行功夫相應不相應,如果相應,真的;不相應,靠不住。舍利看起來很好看,你拿鐵鎚一敲碎了,那是假的。當然,人家不會去敲,那真假莫辨,其實一試驗就曉得。過去倓虛老法師在香港圓寂時,燒出舍利,這外國人不相信,拿鐵鎚去砸,那個鐵鎚凹下去了,舍利還是完整的,大家佩服了,那是真的,決定砸不碎。這些都是普通的佛學常識,而現在這個社會上非常混亂,邪正、真假我們必須有能力辨別,才不至於吃虧上當。

【2、受持讀誦此經,必應如教,於一切法無住而住,方為信心不逆,荷擔如來。方能生福滅罪,當得菩提。】

「受持讀誦此經,必應如教。」教是教導,佛怎麽樣教給我們。「於一切法無住而住,方為信心不逆,荷擔如來,方能生福滅罪,當得菩提。」這一段話非常重要。我們前面讀了,也說了,未必真的聽清楚。此地這兩句講得很白、很淺顯。受持是要照做,不是去念,念不是受持;佛教給我們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佛不叫我們做的,我們就不做,這叫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受持讀誦此經,必定應當如佛教導;「必」,完全肯定的一個語句,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佛教給我們什麽?於一切法無住而住。怎麽無住又出來一個而住?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無住;而住就是生心。雖然教給我們應無所住,底下有「而生其心」,這意思很深很廣。無住就是不執著,心裏面乾乾凈凈,若無其事,這是無住,與一切法的體性相應,佛講是這麽個意思。為什麽又叫你而生其心?生心的時候,與一切法相相應。所有一切法相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世尊在《華嚴經》上說的。體一定現相,它不能不現相。諸位要曉得,相是不會滅的,不會斷滅,但是相會變。我們也用古人的比喻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是體,不變,它的相會變。我們喜歡佛,把黃金塑一尊佛像。過幾天我們不喜歡佛,喜歡觀音菩薩,把黃金溶化掉,又做一個菩薩的像。相會變,金不變,還是那麽多金。我什麽像都不要了,它有沒有相?還是有相,一坨有一坨的相,一塊有一塊的相,它總歸有相。相是不會滅的,會變,隨著我們的心變。因此,生心重要。你生念佛心,那就現佛相,念菩薩心就生菩薩相,就這麽個道理。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定要無住生心,無住與體相應,生心與相、作用相應。無住是不著有,生心不著空,空有兩邊不住,這部《金剛經》都是說的這個道理,說這一個事實。所以要懂得,於一切法無住而住。

「方為信心不逆」,前面講能做到信心不逆,就是經上講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不逆是非照這麽做不可。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金剛經》講的是總綱領、總原則,不管修哪個法門,你離開這個原則,你就不能成就。你參禪不能離開這個原則,你才能夠得定,你才能夠開悟;學教不離這個原則,你才能大開圓解,你才能通達教理、教義;你修密不離開這個原則,你得三密相應;你持戒不離這個原則,你從戒裡面一定得定開慧。離開這個原則,戒律持得再好,你不會得定,當然更不會開悟。所以這個原則非常重要,不逆是非照這個做不可。然後再「荷擔如來」,就是如來的事業,如來事業就是教化眾生、自行化他、為人演說。由此可知,信心不逆就是受持讀誦,荷擔如來就是為人演說。前面這個句子我們念得很多,歸結到這個地方。「方能生福滅罪」,真的滅罪,真正生福,滅無量罪,生無量福。「當得菩提」是以後的事情,當得菩提就是成佛。

【3、『三菩提』下,意謂彼時未蒙授記之先,若心住於無上菩提之法,希望成如來,得無上菩提。便不能證無生法忍。則並授記亦不可得矣。豈能成如來耶。】

「三菩提下」,三菩提就是經上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底下所說的,「意謂」,意思是講,「彼時未蒙授記之先,若心住於無上菩提之法,希望成如來,得無上菩提。」如果有這個念頭,問題就來了。事情要做,事上要修,不能有這個念頭。事上是什麽?生心。生心要無住才行,生心有住是凡夫不是聖人。無住要是不生心,是小乘阿羅漢、四空天人,於眾生一點好處都沒有。必須生心要無住,無住要生心,這樣才行。會用功的人,不僅要把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佛法修學上,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平常工作、待人接物都要用。你說「我在學佛法的時候用得上,我穿衣、吃飯就又變了」,那是假的,你在佛法上沒用上功夫,你要真正會用功,統統都會用,完全變成了生活。你平常讀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為人講經也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怎麽能夠跟生活脫離關係?離開了生活沒有佛法,佛法就是生活,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什麽都不要求。

今天中午有幾位同修請我吃飯,有幾個人提出來,他們要拜佛、念經,求發財、求長壽、求福報,能求得到嗎?凡是你求到的,都是你命里本來有的,不求也有。命裡面沒有的,那個求法求不到的。佛不騙人,這是我們最佩服他的地方。可是佛又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話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真的。有求的道理,有求的方法,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做,自然就得到了。種瓜就得瓜,不種瓜天天求,會有個人送個瓜給你,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的。你自己去種因,一定就有果報,佛是教你這個。種善因就得福報,種惡因就得惡果,就這麽回事情。你發財了,你發財是因為你過去財布施,過去生中的財布施,布施得多,這一生當中發了大財,是這麽個道理。「我這個財發得不容易,拚命賺得來的。」你不拚命也賺來,你何必要去拚命?你命裡面有的,可能你拚命去賺,提早一點,本來是二、三年以後才發財,因為你拚命干,現在就發財,可能提早一點。總而言之,是你命里有的,命里沒有,拚死了也賺不到一分錢來,這個要曉得。聰明智慧,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無畏布施的果報;種什麽樣的因,得什麽樣的果報,《了凡四訓》裡面講得很透徹。佛是教我們這樣,所以說有求必應;它有道理、有方法,不是佛菩薩賜給你的,沒有這個道理。今天他們問,有很多道教的求神,神幫助他升官發財。我說那個神幸好不靈,如果要靈的話,那你就不得了。他說:「怎麽?」你想想看,聰明正直謂之神,你去那裡禱告,跟神談條件、談賄賂,「神,你保佑我發一萬塊錢財,第二天我供養你一千塊。」這不是談賄賂嗎?你把他當作什麽人看待?貪官污吏。貪官污吏,新加坡的法律都要制裁他。你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污吏,你說怎麽得了,你的罪多大?幸好他不靈,他要靈他不治你的罪?你還能逃得了!你自己的心歪了,也想那些佛菩薩心都是歪的,就跟你一樣,你說怎麽得了!這個道理並不很深,頭腦清楚一點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有這種道理!佛給我們講因果的道理,種善因得善果。

這一段的意思說得好,心裏面有所希求,你的心就不清凈,那麽佛菩薩不會給你授記,你實實在在也得不到你心裏面想得的果報,你得不到。同樣這個道理,有一些念佛的同修來給我說:法師,我念了三、四年,一心不亂我還沒有得到。我就老實告訴他:你這一生都沒指望,你得不到。他說:為什麽?我說:一心不亂裡面還夾雜一個一心不亂,你怎麽能得到?必須把一心不亂這個念頭去掉,你才能得一心。你有個一心不亂橫在那個地方,那是個障礙,那是夾雜,你怎麽能得到?決定得不到的。諸位要想念佛功夫提升,老實念去,什麽也不要想,不要想品位,不要想一心,一直念去,水到渠成,自然就得到,這是把障礙去掉了。理與事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我們在修行,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這幸福美滿的生活,許許多多的障礙才能夠排除。

一一九、正釋

經【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正因為世尊在八地位上心地清凈、一塵不染,然燈佛才給他授記。佛在此地說這些話,給我們做榜樣。在三轉法輪裡面,這叫作證轉,以事實來給我們做證明。

【1、以其實無住著菩提法以求得之之心,明其正因心無有法,乃證無生,得蒙授記耳。】

這一段說明一樁事實,怎樣才能夠證得如佛知見、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也很想證得這個境界,但是就是沒有法子證得。病在哪裡?病在我們現在用的心是生滅心。生滅心見不到無生法,生滅心見一切法都是生滅法。菩薩為什麽能證得?他用的是不生不滅的心,他心裏面沒有念頭。生滅是妄心,不用生滅心,他用的是真心,真心不生不滅。他用不生不滅的心看一切萬法,這一切萬法果然不生不滅,這豈不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清凈心見的是清凈色相,不生滅的心見的是不生滅的色相,生滅心見的是生滅的色相。修行修什麽?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修掉。這個東西是錯誤的,無始劫以來錯到今天,把錯誤的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這是真正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念頭,有念就錯了。無念怎樣?無念也錯了。無念變成無想定,也不行。那要怎麽辦?還是佛在這裡說的「無住生心」,無住不是有念,生心不是無念。落在有念上,你落在欲界、色界;落在無念上,你落在無色界;都出不了三界,都脫不了輪迴,必須兩邊不住,你才能夠超越。這個事情太難了!有不行,沒有也不行,那怎麽辦?確實我們是不得其門而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抓住阿彌陀佛就行了,跟他出去,除了這個方法之外,你想想看,無論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要空有兩邊不著,你才能出得去,沒有第二條路。想想這是真難,真不容易!念佛這個法門救了我們,念佛法門可以執著。

【2、無菩提可住。正是說明不應住之所以然。乃離相之極致,亦法性之本然也。】

「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本來就覺,一住就迷了;這住不得,一住就迷了。覺性在哪裡?佛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明白,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心,原來就在「六根門頭」。眼見是真心見,是見性見;耳聞是真心聞,都是真心在起作用,絕對不是妄心。為什麽會變成虛妄?就是因為你有住,就壞在這裡,一住就迷了,把真心變成妄心。眼見,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你在見的裡面,你起了分別執著就錯了,那就住了。我眼見的看看清楚,這是花,這是黃色的,那是紅色的,迷了。怎麽迷了?你迷在名相上,他本來沒有名字,沒有名字你看的是真的,一有名字就是假的,名是假名,你執著那個假名,錯在這裡。所以你在見色聞聲的時候,你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你所見的是真的,跟佛見的沒有兩樣。一見到裡面就起分別、起執著、打妄想,你就從佛一下掉到凡夫,就變成凡夫。凡夫見色聞聲,第一念是性見,眼見是見性見色性,但是第二念就變成識,變成眼識,外面變成色塵,麻煩在這個地方。

如何保持第一念而不動,《金剛經》上跟我們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教你永遠保持第一念。第一念因為你沒有執著,你的心是清凈的;你沒有分別,你的心是平等的。一有分別就有好醜,就不平等;一有執著,就有愛憎,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麻煩就大了,那是凡夫。為什麽佛與大菩薩他的心清凈、平等,他對於十法界眾生一視同仁,沒有說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沒有!決定是平等的。我們凡夫為什麽在境界喜歡這個,討厭那個,迷!把清凈的自性轉變成八識五十一心所,變成這個東西。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在還原。所以相宗講修行貴在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四智就是菩提,相宗講四智,性宗講無上菩提,名稱不一樣是一樁事情,叫轉識成智,性宗裡面叫破迷開悟。因為清凈心中沒有這些東西,所以你不能執著,清凈心中也沒有佛法這些法相名詞,因此法相名詞也不可執著。法相名詞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說法不得已而假設的,不是真的。你要把這個當作真的就錯了,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什麽東西是真的?一念不生是真的,於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真的。

這是「離相之極致,法性之本然。」佛為什麽教我們不執著,換句話說,佛為什麽在經上教給我們無住生心,道理都說清楚、說明白了。你要是不清楚、不明白,不服!不願意照做。真的搞清楚、搞明白,非這麽做不可,那就信心不逆。為什麽?不這麽做,我們虧吃大了,無量劫搞到今天,就是吃了這個虧。吃虧不曉得怎麽吃的,這一下才搞清楚、搞明白。一回頭就是大徹大悟,一回頭我再不犯老毛病,這才能成就。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73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七十面。

【3、必解深而後信深,解圓而後修圓,其於證入也不難矣。解漸漸開,執情我見便漸漸消。所以學佛重在解慧,所謂觀慧也。】

在這一小段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學佛不但要讀經,對於經義一定要深入的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看現前這個社會,學佛的人不可以說不多,但是學佛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並不太多。原因在哪裡?不解經義,這正是古人所謂盲修瞎練,現代人所謂的迷信。迷信就是不解經義,這才是迷信。經義難解,這是真的。第一個,古來註解經書的文字太深,義理尤其是難以體會,何況使我們感到佛的教誨、祖師大德的解述,與我們現前的生活好像接連不上,使我們覺得所學非所用,於是對於佛法修學的興趣就淡了。這個原因很複雜。所以第二句講解圓,解不但要深,要緊的還要圓,圓解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要達到深解圓解,最低限度要具備兩個因緣。第一個因緣,就是你要遇到好老師。這個好老師一定要善說,他有善巧方便,把很難懂的地方,他說得讓我們可以懂、可以接受,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必須自己對於五欲六塵這些物質生活享受要能看得淡。假如欲情執著太濃,不但善知識來說法,你無法體會,即使是佛菩薩來也沒辦法。道理在哪裡?自己業障太重。縱然佛菩薩有善巧,我們業障很重,依舊聽不懂,這個事情是事實,不是假設。

這部經是世尊在舍衛大城講的,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世尊當年在舍衛大城說法,這個地方是一個很繁榮的大都會,人口繁多。而在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住過很長一段時間,講過不少的經論,而能夠接受佛教誨的只有三分之一;另外有三分之一,曾經聽說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在某個地方講經,沒見過面;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連釋迦牟尼佛的名字都沒聽過。由此可見,這個業障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這個地區講經,講了那麽多年,還不知道這個地方有個釋迦牟尼佛。所以消業障就要緊,業障怎麽消法?我們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把它看淡一點,業障就消了。要把它看淡,要把它放下。你看得愈淡,放下愈多,你的業障就消得愈多。就是看破,看破還要看破,放下,放下還要放下。徹底放下,就成佛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看破、沒有放下,所以他成不了佛。由此可知,佛法的修證沒有別的,看破放下而已!我們為什麽看不破?為什麽放不下?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搞清楚。世尊四十九年為我們說的一切法,說什麽?無非就是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徹底明白了,這就是解深。你把這個事情認識得愈清楚、愈明白、愈透徹,你就相信佛在經上,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你信就深了。

解圓,而後你修就圓。圓是圓滿,沒有欠缺;換句話說,面面都了解,理了解,事也了解,對自己明了,對於一切眾生也明了。修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我們的行為,不外乎身口意這三方面。身體一切造作,身的行為;一切言語,口的行為;起心動念,是心意的行為。行為再多,這三條就包括盡了。行為有了錯誤;換句話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看錯了、想錯了,意業的行為;做錯了,身業的行為;說錯了,口業的行為。把這些錯誤一樁一樁都修正過來,這叫圓修。圓修一定是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夠證入。世法、佛法不外乎因果,這個你要了解,你要解得深,要解得圓。一切法決定沒有偶然,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沒有偶然的,沒有偶發的。所有大乘經裡面,都說明這個事實真相,而因果是通三世的。三世是「過去無始」,不是過去一生、兩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善因遇到善緣一定結善果,惡因遇到惡緣一定有惡報,不定在哪一世,要看緣之成熟。什麽時候緣成熟,果報就現前。果報能免嗎?能免。要什麽條件才能免?《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破了就免了。所謂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盤,那就轉了。如果還有我、還有人,你就免不掉。有我,我就要承受果報。所以一定到無我,他就免了。無我,諸位想想,縱有業報誰去承受?沒有人承受。所以這是個標準,《金剛經》上是個標準。只要你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量劫來所造的業因,你就要承受善果惡報;除非四相破了。四相破了,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不但六道超越,十法界也超越,這樣的人住一真法界,住一真法界這是成佛。

「其於證入也不難矣」,證就是證入一真法界,這個字的意思很深,很不容易體會。心地清凈到了極處,境界自自然然現前,這個時候我們叫它做「證」。而在證入的這個人來說,他實在是沒有起心動念。如果他要動個念頭「我證入了」,你們諸位想想看,他能證嗎?我證入了,有我相,我的對面就是人相,他四相具足,他是凡夫,他怎麽能證入?由此可知,圓教初住以上,大乘法中常說「無功用道」。往後這四十一個位次,用什麽方法修行?就是「無功用道」,很難懂!不能有一點意思,有一點意思就落在凡情,就是情見。不能有一點意思,自自然然的成就,那功夫漸漸深,智慧漸漸圓。他的功夫確實沒有間斷,但是絕對不會起一個我念,換句話說,絕對不會起一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講法還是難懂。我們今天修行都著相,「今天我念了兩部《無量壽經》,我念了一萬聲佛號」;「明天我精進了,我念一萬二千聲佛號,我有了進步。」這些菩薩們沒有這個念頭。古人用帆船做比喻。初學佛的人,用功精進就像帆船帆懸滿的時候,風吹得船走得很快,你看得見在那裡進步。可是船快要靠岸了,一定要把帆收掉,速度減緩。距岸還有一段距離,這個時候用竹竿撐船,不用帆。可是這個船快要接近岸邊,那個竹竿也不要了,統統放下,這個船緩慢自自然然往岸上靠,那一段叫無功用道,諸位去體會這個意思。圓教初住以上菩薩,也就是法身大士,他們用功就像船接近岸,那個竿也放下了,自自然然往前去。所以此處用不得力,是這樣的境界,真實的清凈心。那種法身大士的用功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有情執,他沒有情執。

「解漸漸開」,是講開悟。開悟的樣子,我們必須要知道。否則的話,自己懂得一點,就自以為開悟了,這個誤會的人很多;自己以為開悟,還有自己以為證果。我過去就曾經遇到一個居士,他跟我講他證阿羅漢果,說得很真實,絕對不是騙人,他自己自信心很強,告訴我證得阿羅漢果。我也沒有法子,那是他的境界。但是我看樣子不像。最後實在不得已,我就跟他講,證得阿羅漢六種神通都發現了,我說:你試試看,那個牆壁外面,你能不能看得見?他說:我看不見。我說那保險你沒證,他心裡才服了。隔著牆你就看不見,你的天眼沒有恢復。我們在小乘經裡面都看得很清楚,佛都講得很清楚,證得初果須陀洹就有天眼通、天耳通;證得二果就有他心通,我心裡想的事情你知道;證得三果就有神足通;四果漏盡通。三果神足通就是能變化,可以分身,你有沒有?「沒有!」沒有,我就勸他以後少說,沒有證得!修行有一點功夫,很歡喜、很快樂了,身心得到輕安,就自以為證阿羅漢果,你說糟不糟糕!毛病在哪裡?他這個不是騙人,他不是打妄語,誤會了。經義不解,沒有深解、沒有圓解,誤會了,所以他不是騙人。「執情我見便漸漸消」,這就是說你悟入程度的淺深。你悟得愈深,你感情執著就愈淡薄。我們現在人所謂是,你對人對事很少用感情,完全用的理智,在佛法講智慧,你用智慧而不是用感情。感情很重的人,執著很重的人,縱然解,不夠深,當然也不圓,這是一定的道理。因此學佛重在解慧,特別是大乘。小乘人著重在修,大乘著重在解;小乘著重在事上修,大乘著重在心上開解。那個來得快,這一覺悟了,事也就圓滿。事上勤修,理上不明,還是隔了一層,這是小乘不及大乘之處。大乘著重在開慧,有智慧的觀察,他的生活是生活在圓滿智慧之中。我們反過來看看凡夫,凡夫迷惑顛倒,我們生活在情執之中,生活在煩惱之中,諸佛菩薩生活在智慧之中,那怎麽會一樣?當然不相同。

【4、無上正等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凈心。因其為萬法之宗,故稱無上。為一切眾生所同具,故名正等。但為分別執著妄想所障,若能遣妄除障,則名正覺。覺至究竟,性德全彰。無以名之,不得已強名之曰,得無上正等覺耳。】

這是將「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名詞,做一個簡單的解釋,這屬於佛學常識。我們對這個名詞要正確的認識,梵語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什麽東西?原來就是真如本性,禪宗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什麽?就是見到真如本性;換句話說,明心見性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凈土宗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麽?一心不亂就是自性清凈心,說的名相不一樣,還是這一樁事情。教下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宗門稱之為明心見性,凈土宗稱為一心不亂;名字不一樣,是一樁事情。

為什麽說它是「萬法之宗」?萬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時空,這裡面所包含的一切現象,佛教術語叫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都是自性清凈心變現出來的;它是能變,所有一切萬法是所變的。能變的是主,是真的;所變的是虛妄的,是假的。這就好比我們沒有功夫的人,自己做不了主宰,晚上睡覺會作夢。諸位要知道,晚上睡覺作夢是一回什麽事情?是自己做不了主宰,自己要能做得了主,晚上就不會作夢。有功夫、心地清凈的人,有定功的人,他不會作夢。我們每天晚上做的夢都不一樣,你們在一生當中曾經做過同樣的夢嗎?天天做的夢都不一樣。你要曉得,能作夢的是心,所做的夢中境界那是相,那就是萬法;天天不一樣,不就是萬法嗎?所以夢是心變現出來的,這個我們比較容易體會;說整個宇宙是我們心變現出來的,這個不太好懂。其實那個道理,跟作夢真的非常接近。人生確實是個夢,昨天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不要說昨天不再回來了,我們說現在,現在就過去了,一分一秒永遠不回頭,跟每天作夢有什麽兩樣?所以《金剛經》末後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會不會斷掉?給諸位說,不會斷掉。閉著眼睛你會作夢,睜著眼睛還在作夢,夢不會斷的。這就說明相不會斷的,因為體它不會斷,清凈心是體,體不會斷、不會滅,所以相不會滅,不會滅是真的,但是它會轉變,隨著你的念頭在轉變;因此,佛才教給我們「無住生心」,生心就有道理了。

生什麽樣的心?要生清凈心,要生善心。剛才講,相不會斷滅,它會變;生善心這個境界就變好,起惡念那境界就變壞。從哪裡變起?從你的相貌變起,從你身體體質變起,因為身跟心是最接近的,然後才擴展到外面,一切眾生、山河大地。所以頭一個起變化的,最明顯變化的,就是你的身體跟你的相貌。所以說學佛有了功夫,功夫得力,不必掛在嘴皮上,你那一副尊容人家一看就知道了。看到你的相貌一年比一年好,身體一年比一年健康,當然是你功夫得力。世俗算命看相都會說「相隨心轉」,這個一點都不錯!心地慈悲的人,相貌就慈悲;心地險惡的人,相貌就很恐怖,這個一定道理。你心裡歡喜時,你相貌很好看;你心裡不高興時,你擺那個面孔就很難看,這很明顯的,這變得好快。真正修行功夫能夠受用,真是立刻就現前,這一點都不假。所以心是主宰,不但是我們這個身的主宰,是整個宇宙一切眾生的主宰,萬法之宗,稱之為「無上」,是這個意思。

「為一切眾生所同具」,所以叫「正等」。因為這個心,心不是一個人一個心;你是一個人一個心的時候,妄心,這是妄想,妄想是每個人都不相同的,一個人一個心是妄心。真心,不但一切人是共同的,一切諸佛菩薩,乃至於植物、礦物,連太虛空,都是相同的,真心是相同的。佛在楞嚴會上有個比喻,把真心比作大海,把我們每一個人比作海裡面起的水泡。水泡很多很多,一個水泡一個水泡不相同,但是統統依大海而起的。水泡一破掉就相同了,不破的時候不同,不破的時候是妄心,一個人一個心。妄心要是破掉,真心現前,真心相同。正因為真心相同,所以見到真心的人,也就是妄心斷滅了,真心現前了,一切眾生心裡打的妄想他知道。你說他憑什麽知道?因為真心相同,你心裡想什麽事他知道,這一點我們要記住。不要認為我心裡動個念頭,沒有人知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心裡動個念頭,迷惑顛倒的眾生不知道,心地稍微清凈一點的人,他知道,這就是所謂他心通。

我們念佛想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想一想自己起心動念,能不能生到極樂世界?我們起心動念不但阿彌陀佛知道,觀音、勢至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無量壽經》上說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形相、音聲,他們都聽得很清楚,他心遍知,起心動念人家全都曉得,沒有一樣事情能瞞得過人,你說多可怕!我們做的不敢告人的事情,做得那麽多,你還想到極樂世界去?沒分!極樂世界人怎麽去的?清凈心去的。心凈則土凈,只要真正修清凈心,你就決定得生凈土。因為清凈心是它的條件,心凈則土凈,這個要緊!所以世緣要放下,放下、放下還要放下,只要你有一樁事情不肯放下,這一生念一輩子佛,也不能往生。不是阿彌陀佛不慈悲,不來接你,你這裡有繩子拴到,你走不了!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財色名食睡」,叫地獄五條根。這五條鐵鏈鎖著你,你怎麽能走得掉!叫你放下什麽?把這個東西放下。放下,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才順利跟佛走了。只要有一樁事情放不下,佛對你也沒有辦法,那就等以後的機會。什麽機會?什麽時候放下,機會就成熟了。你現在放下,現在機會就成熟了。往生不難,西方極樂世界隨時可以去,什麽時候放下,什麽時候緣就成熟了。我現在身體還很健康,現在放下現在就走,那個走得才真叫自在瀟洒。你為什麽去不了?想想放不下,所以去不了。到臨命終時還放不下,那就沒法子了,那隻好搞六道輪迴,這非常非常要緊。所以它是一切眾生同具,「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說這樁事情。三世佛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一切眾生是未來佛。《華嚴經》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也是這個意思,因為它是同一個體。所以諸佛菩薩破無明、見了法身,這個時候所謂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用現代的話來講,是無條件。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照顧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的。為什麽無條件?因為同體,他有什麽條件!所以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但為分別執著妄想所障」。世尊在《華嚴經》上也這個說法,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沒有兩樣,「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華嚴》講妄想、執著,這個地方講得詳細一點,分別、執著、妄想。所障,障什麽?把我們自性清凈心障住了。佛法的修學,實在講,修什麽?除障而已。古德教導我們,「但除其妄,莫求其真」,不要求真,只要除妄就行了,妄除了,真就現前。妄除了,還要求個真,那個求真又變成妄想,所以不用求真,去了妄就是真;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能夠去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就在一真法界,跟極樂世界的菩薩、華藏世界的菩薩沒有兩樣。華藏在哪裡?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現前。可是你有了分別妄想執著,一真法界不見了,被障礙住了,所顯現出來的是十法界裡面六道輪迴。所以世出世間法在哪裡?在一念之間的轉變。這是講的事實真相,所以生心要緊!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我們相信。道理懂得之後,我們就肯定、相信了。念佛就成佛,念菩薩就成菩薩,念聲聞就成阿羅漢,念什麽就現什麽,相是隨心所變的。世尊在《華嚴經》上說,這一切現象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念頭。心能現相,這個相怎樣變化,那是念頭,念頭是識;你念佛,當然就變佛的法界,你念菩薩就變菩薩法界。

現在的人念什麽?念妖魔鬼怪,念地獄、餓鬼、畜生。所以那個相貌都是妖魔鬼怪的相,都很恐怖!什麽叫妖魔鬼怪?我們搞要清楚,否則的話,我們一天到晚念這個,自己還不曉得,你說冤枉不冤枉!中國古書上說「人棄常則妖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違反常道就是妖魔鬼怪。什麽叫常?仁義禮智信叫五常。我們對人是不是仁慈?沒有仁慈心對人,反常。起心動念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反常。義是什麽?義是義務,幫助別人不講求回報。我們今天做多少工作要計算代價,這就是沒有義。禮是禮尚往來。智就是我們今天講理智,而非感情用事。信是信用,守信。現在外國,外國人講信,有信用卡,有那個卡還有什麽信用?信不要卡的。違反這五條,那就是妖,妖是這個意思。妖不是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那個妖很可愛,你看到的時候,所以你才會上當。鬼是什麽?貪心、吝嗇,慳貪吝嗇那是鬼。嫉妒、瞋恨那是地獄。邪正不分、是非顛倒,那是畜生,愚痴。現在是個人的樣子,如果他的性情是這個,你一看,那就是惡道眾生,他報盡就惡道投胎去了。我們想想,我們學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的是什麽心?假如用的是這些心,那就不好。所以修行,要把這個心修正過來,嚴持戒律。戒律裡面最低的是五戒,叫根本戒,五戒的精神跟儒家講的五常相同,仁義禮智信。仁,不殺生是仁慈,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嚴格的遵守,那才叫個人,那就是人,是個正常的人,來生不失人身。如果我們人都沒有做好,還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當菩薩,哪有這回事情!那個講不通的。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先要把人做好,要像個人的樣子。像個人樣子,心裏面有仁義禮智信,也就是有五戒十善,你才像個人樣子。

由此可知,學佛的同修那麽多,為什麽不能成就?看到他對佛菩薩也很恭敬、也很虔誠,早晚課都不缺,禮佛、供佛那一副虔誠的樣子,他為什麽不能成就?他那個心是妖魔鬼怪的心。為什麽禮佛那麽虔誠?造作罪業太多了,希望佛菩薩保佑他、赦免他,還要多多降福給他,他求的是這個。他不是真學佛,不是真正的在改過自新,不是的!改過自新就是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他沒有在這上面下功夫,只是在形式上討好佛菩薩,巴結佛菩薩,還要佛菩薩幫他的忙,幫他多造一點壞事。這樣的心態學佛,他當然墮落,這都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所以學佛沒有別的,「遣妄除障」而已,這就是「正覺」,你真正覺悟了。換句話說,你絕對不會做壞事,絕對不會存壞心,這個人真正覺悟了。

「覺至究竟,性德全彰。無以名之,不得已強名之曰,得無上正等覺耳。」這一句是總結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是對什麽人說的?對那個覺達到究竟,也就是達到圓滿,自性裡面智慧德能完全顯示出來了。彰就是顯明的意思,沒有一絲毫缺陷。這個時候我們對這樣的人,實在講沒有名稱可以稱讚他,不得已說了一個名詞;世尊所有一切名言,都是不得已勉強而建立的。說這個人得無上正等覺,諸位想想,實實在在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他得個什麽?所以「得而無得,無得而得」,要知道事實的真相。

【5、實則性是本具,安有所得,所以雖得而必歸無所得。明得此理,便知不應存有法想,不應存有得想。】

「實則性是本具,安有所得。」能變的體是本具的,體所變的一切現象,說老實話也是本具的。體上不能說有所得,再給諸位說,相上也不能說有所得。但是我們明明在相上看到有所得,某人今天發了財得了多少錢,某人沒有得到,不是明明有得失嗎?你這個看法粗心大意,你只看到表面,你沒有深入去觀察,你沒有圓滿去觀察。如果深觀、圓觀才曉得,原來相上也沒有所得。怎麽沒有所得?相是心變的,相隨心轉。這個意思如果再不能體會,我們說得更淺一點,這個世間算命看相人所說的,一切都是命里註定的。註定了,你還有什麽得?《了凡四訓》印得很多,外面有結緣的,同修們拿一本回家去看看。袁了凡先生他明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今天吃了多少粒米,喝了多少滴水,都是命里註定的,你得個什麽?命里沒有的,我得到了,那叫真的得到了。命里註定的,你得個什麽?所以你才曉得,理上無有可得,事上也不可得。你要是把這些理事都搞清楚,你的心平靜了,攀緣的心沒有了,妄想的心沒有了,希求的心沒有了,你的真心馬上就現前了,馬上你就會成佛、成菩薩,快得很!實在就是道理不曉得,事實真相不明白,一天到晚打妄想,患得患失,全是妄想,與事實真相毫不相干。這樣的人就是不安分,不守本分,理與事都明了了,心就安了。心安是因為理得到了、明了了,理明了,心一定就安。所以說是理事俱不可得。

「所以雖得而必歸無所得。明得此理,便知不應存有法想、不應存有得想。」《般若心經》是般若的總綱領,《金剛經》是綱領,《心經》是《金剛經》的綱領,而《心經》到最後的結論是「無智亦無得」。世尊把事實真相,的確圓圓滿滿的告訴我們。無智,你何必求智?無得,你何必求得?智不要求,你要是把求智的念頭舍掉,真智慧現前了。為什麽?般若智慧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頭來的。你要求智,到外面去求,哪裡能求得到?外面所求得來的,全是障礙。什麽障?所知障。你去求,你所求得的叫所知障,你所求得的那些名聞利養是煩惱障。不求,障礙就沒有了,稱性的般若智慧、稱性的萬德萬能都現前了,自性功德不可思議!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向自性當中求。佛法稱為內學,稱為內明。內就是向心性求,不向外面求。心性是什麽?向能變的地方求,不要向所變的地方求。向所變的境上求,就錯了;要向能變的性上求,那就是有求必應了。我們今天求,對象搞錯了,不知道向自性當中求,這個道理要知道。縱然是求得,也是無所得;得無所得,《金剛經》裡面講得很透徹,我們前面已經講了很多。

【6、欲性光圓照,須令凈無點塵。有一法在,有一得在,依然是分別執著的老習慣,本性依然在障。故不但一切法不應住,即菩提法亦不應住。】

這個話說得的確相當精細。這是顯示出後半部跟前半部的確不同,前半部是有淺有深,後半部唯深無淺。我們要希望,「欲」是希望,希望我們自性般若光明能夠透出來,能夠顯現出來,使我們得到真實的受用,必須要叫心地凈無點塵。心要清凈,不能有一絲毫的污染(塵是污染),那麽你自性裡面的光明德能就顯示出來。智慧光明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德能顯示出來之後,是無所不能。諸佛菩薩、小乘聖者的神通妙用,那就是無所不能。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統統是自性具足的。我們學佛唯一的期望,就是恢復自己的智慧德能,這都是本有的。可是有一法在,你還要執著有一法,有一得在,念頭裡面還有一個得。「得」字在《百法明門論》裡面,是屬於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第一個。所謂不相應行法,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純粹是抽象的名詞,不是實在的東西,完全是抽象的,完全是虛妄的。現在哲學裡面講形而上,抽象的東西。你有這麽一個念頭在,這就是障礙。依然是分別執著的老習慣、老毛病、老習氣,會有這麽一個東西在,我們的本性還是在障,自性的智慧德能依舊是透不出來。世尊為我們說經,古德為我們這樣解釋,我們讀到此地,的確深深體會到慈悲到了極處!我們今天修學的大障礙、大毛病就在此地,這個毛病要不能夠把它革除,要不能把它舍掉,我們的功夫想往上提升一級,想再進一等,太難太難了!無論你怎麽用功都沒用處,這個不能不知道。

「故不但一切法不應住,即菩提法亦不應住。」一切法是講世間法,四聖、六凡,十法界的法,不能住。菩提法是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的,也不能住。於是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為什麽要為我們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要捨得乾乾凈凈。「眾生可憐!佛法衰微,我們要發心來挽救」,聽起來不錯,很難得!其實佛菩薩看到,唉,還在打妄想!難道你的慈悲心超過諸佛菩薩嗎?諸佛菩薩為什麽不來救?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現在這麽多人受苦受難,佛菩薩為什麽不來?看起來好像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佛菩薩不來,是大慈大悲。來了之後,眾生苦難又不曉得要受多久。為什麽?他正在迷惑顛倒,佛菩薩來說正法,他毀謗佛法,那就造更重的罪業,他將來受苦就更長久。眾生沒有覺悟,眾生不能接受,佛菩薩不來是大慈大悲。眾生真正覺悟,能夠接受佛法,聽了生歡喜,那佛菩薩不來是不慈悲。佛菩薩什麽時候來,什麽時候不來,有時節因緣。來,慈悲;不來,還是慈悲。我們學佛要學佛菩薩,哪裡我們可以去,慈悲;哪裡不去,也是慈悲。哪些人該給他說法,哪些人合掌令歡喜,不給他說,免得他毀謗造業。沒有智慧,你怎麽能應付得了!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今天我們在這個大時代當中,弘法利生最好的方法有兩種。如果有緣分,電視台講經說法,這個好!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家裡去。如果沒有這個緣分,像我們現在做錄音帶、錄相帶,我們把這個送給你的親戚朋友、認識的人,也把佛法送到他家裡,希望他看了之後、聽了以後,至少要轉錄一套送給別人。自行化他,這才叫報佛恩。我們聽了不肯給別人,那叫吝法,法要流通。如果你自己聽了之後,能多錄幾套,那你的功德更大了。我們從這一方面來鼓勵,把佛法這樣推廣,佛度有緣人。

【7、須徹底覺悟,根身器界一切境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並須持戒修福,斷其染緣,除其貪瞋。如是觀行久久,情執漸薄,妄想亦隨而漸少。】

「須徹底覺悟,根身器界一切境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這是真的覺悟了,真的明白了。根身是我們自己的身體,根是講五根,眼耳鼻舌身。器界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小,我們貼身穿的一件汗衫,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大,整個太空宇宙,都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叫器世界。這裡面所有一切的境界相,要知道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空中之花、水中之月。經文裡面講,「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露跟電是比喻它存在的時間很短,像閃電一樣,不是真的!諸位如果這部經一直聽下來,我相信應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事實真相是什麽?剎那九百業因果報的相續相,確確實實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往下會講到三心不可得,你能執著的心不可得,一切境界是緣生之法,空花水月,了不可得。你能執著、所執著都是一場空,都是不可得。所以你是迷了,你不知道事實真相。迷了,你才執著、才計較。有什麽好處?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是增加煩惱而已。除了增加煩惱之外,你想想看,你有什麽好處?果然明白了,一切都不計較,你的心安、心定,心清凈了,這是覺悟的人。知道能執的心、所執的法俱不可得,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是什麽?我再也不打妄想,再也不計較,再也不執著,這就叫放下。這一放下,你這一生就幸福、就自在!你只有受用,你沒有煩惱。凡夫迷執,雖有受用,付出那個代價太大太大,付出的代價是妄想、煩惱、執著,他要付這個代價。

「並須持戒修福,斷其染緣,除其貪瞋。」這就是生心。前面講的無住,看破了自然無住,無住而後生心。生心不但是自受用,真正是大慈悲,這個理跟事前面都說過。我們一個人修行,一個人認真修行,能夠影響別人,能夠影響這個世界。不要認為好像影響得不顯著,不顯著是因為你功夫力量還薄弱。如果你要是老實修,時間長了,這個力量大,就有很顯著的影響。「須」是必須,必須要持戒修福。底下兩句是具體為我們說出來,怎麽持戒怎麽修福。「斷其染緣」,凡是染著心性的這些事,我們都要把它看破,都要把它放下。「除其貪瞋」,三皈依裡面凈而不染,染污裡面最嚴重的無過於貪瞋,這是舉出兩個例子。貪瞋這個染污最為嚴重,我們從哪裡下手?斷貪、斷瞋。斷貪,修布施;斷瞋恚,修慈悲,用慈悲心待人接物。要肯施捨,諸位要知道,這個修法就是持戒修福。為什麽?舍貪得大富,那個福報不是現前了嗎?舍瞋得圓滿,我們講幸福美滿、健康長壽,你用這個功夫,這個果報你就得到。所以持戒就是修福,真正的修福,修福就是持戒,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

「如是觀行久久」,久久是有一段長的時間,「觀」是把你那個錯誤的觀念糾正過來。以前我的觀念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想自己,這個觀念錯誤了,把這個觀念修正過來;因為錯誤的觀念,順境起貪心,逆境起瞋恚。「行」是行為,言行也修正過來。能夠長久這樣去做,這麽去修。你的情執,情是感情,執是執著,情就是迷,這個不是個好東西,諸位一定要知道。世間人把這個東西看得很重,所以他永遠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佛在楞嚴會上講六道,六道的升沉,佛只講一個字「情」。情愈重的人往下墮落,情愈輕的人往上升。所謂是純情,情重到極處了,就墮阿鼻地獄,那不是好事情。所以一定要把情轉變成智慧。佛家講慈悲,世間講愛情,慈悲跟愛情是一個意思,佛為什麽換一個名詞?情裡面覺悟了,就叫慈悲;慈悲迷惑了,就叫愛情。情是迷,悟了就叫慈悲。再跟諸位說,迷的時候那個情靠不住的,假的!你們要不相信,你每天看看報紙,看看電視新聞,前幾時好得不得了,這兩天打得頭破血流,還得殺人放火。這是什麽?他變了,他不是真的。所以要知道,情重的人,虛情假意。我們學佛的人頭腦清楚,你說「我很愛你」,我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不上當。為什麽?過兩天他就變了,他就改變主意了。「我很恨你!」你也不要生氣,假的!過兩天就好了,氣就消掉了。所以全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佛菩薩那個愛是真的慈悲,你尊敬他,他愛護你,你恨他,他也愛護你;你殺他,他還是愛護你,永遠不變,真心。

世間人都是用的妄心,他所講的、所做的統統不可靠,你用這個態度處事,那你就很自在,你就會顯得很瀟洒。統統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的情執自然就薄,妄想亦隨而減少;心清凈了,清凈心,妄念就少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這就是修學的受用,真正的享受。你得自在,你得安樂,你得智慧,你得圓滿。

【8、無始來習氣之深,雖知相皆虛妄,而攀緣不息。必須於動念處著力,向心源上返觀。所有持戒、修福、六度、十願,彌復精進,以歷事而煉心。若打得念頭死,則一切分別執著自無。而相之有無,更無關係。是以離念為離相之究竟也。】

「無始來習氣之深,雖知相皆虛妄,而攀緣不息。」這什麽原因?習氣,老毛病又犯了。我們學佛,佛法你要想功夫得力,非常非常難!我自己有個經驗,功夫怎麽得力?天天講經,天天勸別人,勸別人當然也就勸自己,勸的遍數太多了,勸了三十七、八年,這個印象有那麽一點,所以才能夠把習氣伏住。沒有這麽長時間不斷的薰習,老毛病說不犯,那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不是普通人。你要是普通人,不可能不犯老毛病,伏不住!何況現在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強大了,你怎麽能受得了!真正想功夫得力,一個方法就是每天講經。沒人聽,沒人聽對桌椅板凳講,那也很有味道;再不然,擺一個大鏡子,對著鏡子講。知道多少講多少,天天不斷的去講。為什麽?薰習,勸自己。這個很有力量,時間久了,你就能夠見到效果。所以我們懂得佛法,聽過經,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誰不會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背得很熟,可是事實擺在面前還是一樣都放不下,這就是老毛病犯了,攀緣不息。

「必須於動念處著力,向心源上返觀。」這是教給我們一個辦法。可是這個辦法,我們又未必會用。這個方法的確是很有效,單刀直入很有效,比我剛才講的方法有效多了,但是很難得力。如果功夫不得力,我這個方法有效,長時間的薰習。換句話說,天天不斷的喚醒,聽經、讀經一天不能鬆懈。一部經聽完之後,重複再聽。你聽的時間愈長,薰習的力量愈大。除了我們工作之外,有時間就聽經、就讀經。為什麽?你要是不聽經,一定就打妄想。打妄想是造輪迴業,聽經念佛是修凈業。這兩個力量互為消長,輪迴力量強,凈業的力量薄弱,不能往生。必須凈業的力量強,輪迴的力量弱下去,這樣往生才有把握,這要真干!所以在起心動念處著力,起心動念處,就是我們除了正常工作之外,一定要把時間拿來念佛讀經。所以經要念得很熟,最好念得能背誦。會背誦之後,你讀經就方便,不要看本子,隨時都可以讀經,也不影響任何一個人。你在那裡靜坐,心裏面背著經典,不妨礙別人。喜歡聽經的,你讀出聲音出來,他也能得利益。他要覺得你討厭,吵他,我們自己就默念,不出聲音。所以一定先要把經本讀熟,讀到能夠背誦。時時刻刻你都可以讀經念佛,你的光陰不會空過。打妄想那叫空過了,那個不好!「向心源上返觀」,返觀是上乘功夫,我們一般人做不到。這是《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上用的方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不是我們初學人能夠用得上的。

「所有持戒、修福、六度、十願,彌復精進,以歷事而煉心。」持戒在此地是廣義的,就是守法。世尊所有的教誡,我們明了、接受了,要知道遵守。世間所有一切法律規約、道德風俗習慣,我們也要遵守。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沒有離開世界,要跟社會大眾相處,和睦相處一定要守法,要尊重別人。我們到別的國家,要守他那個國家的法律,遵守他們的風俗習慣,這樣跟他們相處就和睦。這個地方持戒是廣義的,而不是狹義的。修福要斷惡修善,六度、十願是持戒修福具體的綱目。要修「布施」,布施是放下、是舍。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讓清凈心現前。能夠時時刻刻保持清凈心,這就是佛弟子,這叫學佛,佛是清凈心。「持戒」是守法。「忍辱」是有耐性,要能觀察時節因緣,要能夠知道等待。佛看到一切眾生,什麽時候來,有一定的時間,時機沒有成熟,他很有耐心在等待。眾生在這個時候,正是迷惑顛倒的時候,喚不醒的,執迷不悟,那就讓他去,讓他造業,讓他受報。果報快受盡了,苦盡甘來,他有一點覺悟了。他要不吃那一番大苦,他不會回頭,不會覺悟。等到苦頭吃盡,有悔過之心,那時候機緣成熟,佛菩薩就來了,來幫助他。現在執迷不悟,佛菩薩不來。我們要能夠看到這個事實,知道我們在現前,應當做哪些事情,不應當做哪些事情,這就是智慧,這才叫做如法。

「精進」就是進步;不但進步,一門深入,這叫精。精是精純,純而不雜叫精。一般人亂進,那就錯了,雜進也收不到效果。所以東西不可以學雜,不可以學亂了,一門深入。特別是佛法,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是從意識裡面流露出來的,心意識,意識裡面流出來的東西不一樣,這就剛才講的妄心,每個人一個心,每個人一個想法,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所以世間東西,你學這一樣不知道那一樣,正是所謂隔行如隔山。佛法是心性裡面流出來的,無量無邊的佛法都一樣的,它從心性流出來的,心性是一不是二,這就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它道理在此地。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一經通一切經通,我一部經就好了!等我這部經通了,所有經都通了。這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學一樣不能通那一樣,佛法學一樣能通一切法。說實在的,不但一切佛法通了,一切世間法也通了。為什麽會一切世間法也通?因為一切世間人心,都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你一法裡面通了,你自己的智慧德能現前了。智慧是般若智慧,德能是什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這都現前了。人家心裡起心動念,你知道。真能夠了解妄,妄不了解真。古時候的修行人,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所以人家成就快。現代人不知道。

佛法要開智慧,智慧怎麽開?要去讀《大藏經》,什麽都學,以為智慧開了,其實什麽都學是開了,得了所知障。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講得好,「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行是真正放下、舍,那是行,一味去求解,廣學多聞,不能真正修行,增長邪見,邪見就是所知障;「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都有過失。所以解行要並進。我們這個地方講觀行,觀是解,觀行要並進。凈宗的確有它的特殊狀況,跟其他宗派不相同。其他宗派要不能夠深解、圓解,沒有法子起修;換句話說,不曉得從哪裡下手。凈宗沒有深解、圓解也行,老實念佛他也能往生。正因為如此,十方諸佛都讚歎。什麽原因?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到,原來他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深厚的善根,所以他聽到這個法門他生歡喜心,他能夠放下萬緣、一心稱念,他往生了。他那個是善根福德因緣,《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他的善根福德因緣無比的深厚,他成佛的機會在這一生當中成熟,那不是偶然的。世法、佛法都沒有偶然的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明了的。

六度裡面的「禪定」,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胸有主宰,不會為外境所動搖,那就是定。本經後面所說的「如如不動」,那是定;「不取於相」,那是慧,是般若智慧。不取於相,今天外面環境誘惑的力量非常之大,不取是什麽?我不沾染,我的心裡決定不沾,決不為它所動搖,這就是不取相。

十願更高一級,十願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礎上。因為十願完全是智慧,慧行,所以十願不好修。十願的基礎是清凈心、平等心、廣大心,那是真心,決定不是妄心。修六度我們還可以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可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不能修十願。什麽原因?十願是什麽人修的?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然後他所修的一切行都是十願,都叫做普賢行,他的心普了;普是平等,賢是清凈。我們今天心有分別、有執著,那就不普,就不清凈。不普、不清凈,我們的行頂多落在六度上,六度是權教菩薩所修的。普賢行是法身大士所修的,這個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我們今天讀普賢行願,心嚮往之,是這個意思。我們知道法身大士有他的修行方法,心嚮往之;雖然做不到,希望靠近一點,這也就很好了。所以常常想到普賢行法,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

「禮敬」,我們的確要學,學把自己對佛的恭敬心用來對一切眾生,從這裡下手,先學這一條,把心量拓開。把一切眾生都當作佛菩薩看待,這是修普賢行的第一條,修禮敬。凡夫只有我一個人,普賢道上是一個人修的,沒有兩個人的。善財五十三參只有一個人,善財沒有同伴,有同伴他就成就不了。有同伴是什麽?你跟我一樣,他的禮敬就不圓滿。除我一個人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如來、都是佛,這個禮敬才圓滿。不但一切有情眾生是佛、是如來、是老師;所有一切動物、植物,「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也都是佛、都是如來、都是善知識。這些無情的善知識教我什麽?《華嚴經》上說:「香爐善知識,蠟台善知識,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這什麽意思?當我們看到蠟台,它教我什麽?教我捨己為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是蠟台教給我的,它怎麽不是善知識!看到花,花教給我什麽?修因證果。先開花後結果,花代表六度萬行。無論在什麽地方看到花,都表這個意思,決不是說佛堂上擺這個花是表法的,外面就不是,那你就錯了。所有一切處看到的花,無論是草本、木本,甚至於彩畫的花,衣服上的花,都表這個意思,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然後你才曉得,諸佛菩薩、善知識到處都是。你才幸運!人家一尊佛都遇不到,你一天到晚是成千成萬的佛伴著你,你怎麽不成就?佛法修學要從這裡修學。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普賢行是這樣修法的。

「彌復精進,以歷事而煉心。」事是什麽?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裡面瑣碎的事情,點點滴滴瑣碎的事情煉心,煉清凈心、煉平等心、煉慈悲心、煉真誠心,這就成功了,這叫真修。我們今天修行,把這一層完全疏忽掉,都講求表面,都講求在事相上敷衍,真用功的人是在心地上。

「若打得念頭死,則一切分別執著自無。而相之有無,更無關係。」有相無相的確毫不相關!「是以離念為離相之究竟也。」上半部講的是離相,後半部講的離念。離念才是究竟,但是離相是離念的方便,相粗,心細。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74集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七十一面。

【9、五蘊六根、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是唯心所造。佛令一切法不應住著,是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與一切法並不相干。取相之病若除,則內而五蘊,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嚴經》所說,咸是妙凈明心性凈明體。此法法皆如之真實義也。】

八、九這兩小段意思很深,也非常重要。上一次因為鐘點到,意思沒有能說盡;這個意思對我們修學關係很大,利用這個時間,再做一個簡單補充。第八段講到無始來習氣之深,這一句我想我們每一位同修都會深深的感覺到。隨時隨處,不必要起心動念,妄想、分別、煩惱它就現前,這就是無始劫來深重的習氣。雖然我們聞到佛法,不僅僅是短時期的聞,有人學佛已經學了幾十年,甚至於學到五、六十年,習氣毛病還是改不掉。哪一個不知道這是妄想、這是虛妄?可是妄它不能停止,還是要現前,這就是攀緣不息,這個東西非常麻煩,因此我們功夫就不得力。功夫不得力,也就是說得不到佛法真正的受用。實在來說,這也不能怪無始來的習氣,實在講,我們現前沒有認真去用功,如果認真用功,多少會產生一些效果。怎樣才算是真會用功?就是此地講的,一定要在起心動念處提起觀照的功夫。什麽叫觀照?這是佛學名詞,我們乍聽聽不懂;不但乍聽聽不懂,老修行也未必懂。「觀」是觀念,「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說起心動念時,自己很清楚、很明白,你就有方法把你這個念頭控制住。而毛病出在什麽地方?起心動念時沒有意識到這個念頭,起的是什麽念頭、念頭從哪裡來的,沒有意識到這個,這就是不會用功。江味農居士在此地提醒我們這一招,一定要在起心動念的時候就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頭起來了,這是覺照。覺照之後,要把那個念頭轉過來,那就是功夫。怎麽轉過來?我們學佛的人好,都把它轉成阿彌陀佛。一個念頭起來,打妄想了,知道了,知道這個念頭起來,把那個念頭一轉過來,想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為什麽要這樣轉?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明了,金剛會上也講得很多了。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佛就成佛,念佛就成佛;為什麽不把念頭轉成阿彌陀佛?一切佛中,彌陀第一殊勝。世尊在《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的讚歎,「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就是我們為什麽不念別的佛,為什麽念阿彌陀佛,為什麽不想其他的佛,要想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這個理由很簡單、很清楚,成佛要成第一殊勝之佛,就是成阿彌陀佛。

佛法跟其他宗教不一樣,其他宗教唯一的一個真神是上帝,你是祂的信徒,將來到天上去,你總不能作上帝,那還得了!可是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希望你們到那邊去,個個都成阿彌陀佛,這個話不假!我說這個話也有根據,根據什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面貌跟阿彌陀佛一樣,你不就成了阿彌陀佛!智慧、神通、德能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個世界就叫平等世界。阿彌陀佛沒有忌諱,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跟他一樣,那就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是念頭要懂得怎麽轉,此地向心源上返觀,就是這個意思。恐怕大家看到這一句文,不知道怎麽下手,就是在起心動念處下手,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時時轉、處處轉,一有念頭就轉,這叫真用功,這叫真正會用功。果然這樣用功法,你如果要問我:法師,要多久才會有成績?我告訴你:根性利的人,所謂根性利,就是煩惱輕,對於一切法比較能看得開,不太計較的人,這就根性利,三個月見效,根性鈍一點的人,煩惱重一點的人,六個月就見效,不難!很快!你說我已經念佛念了好多年,還不見效。試問問,你是不是這個念法,是不是念頭一起來,馬上就轉成阿彌陀佛?你要不是這個念法,恐怕再念幾十年,你的功夫還是不得力。這就是宗門裡面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不怕,覺是什麽?轉!一覺就轉,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對了。這是這兩句的意思。

「所有持戒、修福、六度、十願,彌復精進。」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離開事修。佛在本經教給我們修學的綱領是「無住生心」,無住是心裏面乾乾凈凈,除了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妄念,沒有一個雜念,這叫無住。生心,我們現在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的生活還離不開社會大眾,必須要生心。生心則不住空,無住是不住有,這個六道身心世界一切都不住。為什麽要持戒?佛法總的來說,不外乎自行化他,上求下化,無住是上求,生心是下化。持戒是給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不知道回頭的眾生,給他做一個好樣子,做一個好榜樣,教化眾生;底下修福、六度、十願都是的。自行即是化他,化他便是自行,這不能不修。不但要修,更精進,「彌復精進」是更精進。「以歷事而煉心」,在一切人事環境上、物質環境上煉心。煉什麽心?煉一切放下,煉一切不執著,煉無住,煉這個心。煉生阿彌陀佛的心,生這個心。

「若打得念頭死」,念頭就是妄念,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用一句阿彌陀佛,所有一切妄想執著都把它打掉。「則一切分別執著自無」,自自然然就斷掉了,不用斷自然就沒有了,這是凈宗法門之殊勝處。要不要斷煩惱?不要斷,不斷自己斷了。「而相之有無,更無關係」。外面這個境界相,有也好,沒有也好,心都不沾染,心都不住,所謂是相與非相兩邊皆離,兩邊都不住。「是以離念為離相之究竟」,離相的功夫淺,離念的功夫深,離相未必離念,離念一定離相。離相是不是外面相沒有了?不是的,外面相還在,哪裡會沒有?底下這一段就說這個。

告訴你「五蘊六根」,這是講的身相,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是能造色相的材料;六根就是所造的色相,「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所造的。五蘊是能造的,好像我們今天講的材料一樣;六根就是根身,所造的,這是說自己身體。我們自己身體以外,「山河大地」,我們依靠生存的。說了這一句,就是把情與無情全都包括,一樣都沒有漏掉,統統包括在其中。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麽一回事?從哪裡來的?怎麽發生的?這是大問題。自古以來,多少聰明人在研究、在探討,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結論,出的書倒不少,都是假想而已,想像以為是這樣,不是事實。佛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皆是「唯心所造」。佛在《華嚴》上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此地前面這一句,「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能現相,心是體,有體當然就有作用。作用是什麽?作用就現相。所以相不能滅,相是決定滅不掉的。但是這個相會變,怎麽變的?隨著你的念頭變。如果你念頭沒有了,所現的那個相就叫做真相,那是真的。你起心動念就把那個相變了,這一變,那個相就叫妄相,相隨心轉。

有一些同修常來問我:法師,我的家庭有問題,身體有問題不健康。問我怎麽辦?有沒有辦法?有辦法。求佛菩薩保佑,那是假的,那是迷信,佛菩薩做不到。大經上常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力量是相等的。佛固然有法力,但是你有業力,你的業力足以能夠抗拒佛的法力,叫佛的法力不起作用,業力不得了!經上常講業力之大能敵須彌,《地藏經》上說得多清楚,所以業力不可思議。你今天種種不如意,種種不自在,什麽原因?你自己的業力變現的,這境界是你自己變的,皆是唯心所造。你不能怨天尤人,自作自受。我想把環境改好一點行不行?行。還是這個道理,只要你心變了,就行了!念頭一變,環境就轉了。我要身體健康,我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金剛不壞身。你們查遍《大藏經》,哪一尊佛生病了?沒有。哪一個菩薩生病了?沒有。他為什麽不生病?他心理健康,他心裏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不生病,他的相貌圓滿,身體細胞組織正常,沒有人破壞。破壞我們身體組織的就是妄念,而念頭裡面最可怕的就是三毒,三毒是什麽?貪瞋痴。貪瞋痴念頭強烈,這個身體怎麽能不生病?一定會生病的。你要問所有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病痛,乃至於生死輪迴,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就是貪瞋痴三毒煩惱。所以佛教一切眾生修行,先要把三毒煩惱拔除,恢復到你身心的正常,你的命運統統都改了。很多人喜歡算命,那個命是果,你要知道果是從哪裡來的?果有因,因是你造業。你造善業,你自然就得好報,就得善報,你的命就好。命好、命壞何必要人算?自己算的比別人算得准,這個要知道。我也常常勸大家修四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我們人人都能修四好,你的身心環境統統都能改過來,自然就都好了,這是曉得一切唯心。

「佛令一切法不應住著,是遣其分別執著取相之病」,佛在經上教給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不但法相不能住,非法相也不能住。為什麽這樣教導我們?目的是教我們把這些分別執著取相的毛病,把它除掉、放下。由此可知,佛教我們離相,不是離外面的相,外面相那怎麽離?那個不能離,離不掉的。佛教我們離相,是離我們心裏面執取的那個相。外面的相,實在講與我們修行證果沒有妨礙,正是大經上所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障礙在哪裡?障礙是我們的心取著相,那個障礙。這個話諸位如果聽了還不甚明白,我得再說淺一點。執取的相是什麽?我們一般講,你牽腸掛肚的那些相,這個東西障礙。所以心裏面決定不能有牽掛,有牽念、有挂念,那個麻煩才大!如果你要挂念你的財富,要挂念你的地產,這是貪財。你要挂念你的親人,叫情執,感情的執著。這種心,就是牽腸掛肚的心,叫做輪迴心,你所造作的都是輪迴業,你怎麽能出得了六道輪迴?佛教給我們,把這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放下。天下本無事,天下事與我都不相干;既不相干,哪來的妨礙?沒有妨礙。所以應當統統放下。放下之後,你的心清凈了,你的智慧生起來了。清凈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所以佛教我們不應住著,是說的這些。不是外頭一切法,外面一切法並不相干,那個沒有關係。

「取相之病若除,則內而五蘊,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嚴經》所說,咸是妙凈明心、性凈明體。」這個引用得好!「妙凈明心、性凈明體」,妙凈明心是講作用,性凈明體是講體,是講我們自性的本體。自性的作用沒有一點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毛病;用現代的話說,究竟圓滿的健康狀態,沒有一點病態,自性性德圓滿的現前,《楞嚴經》上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此法法皆如之真實義」。底下這個一段經文要給我們講法法皆如。一切法是法相,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法相哪裡有毛病?沒有毛病。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的病痛都是從妄念生,這是妄想生。所以,打妄想非常可怕!諸佛菩薩他們心目之中,打妄想才叫真正可憐憫者。我們想想,我們打不打妄想?一天打了多少次妄想?這個不得了!所以佛眼睛看到我們,都是可憐憫者!用什麽方法不打妄想?想不打妄想又不行,偏偏要打妄想。這就是前面講了,無始劫來的習氣斷不掉,唯一的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你不念佛、不念經,准打妄想。這就是說明,這個經不可不讀,佛不能不念。為什麽要念得那麽多?其實在理上講,不必要念那麽多。念那麽多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妄想太多了,不念就打妄想,這個太可怕了,用佛號把妄想換過來,是這麽個意思。讀經,跟諸位說,念一部經;念佛,念一尊佛。你要問為什麽?因為這樣容易把你的妄想打掉。你要念兩尊佛,念念阿彌陀佛又想觀音菩薩,念到觀音菩薩又想阿彌陀佛,你的妄想還在,你還是去不了妄想。固然你念佛、念菩薩有福,福不能救。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講得很明白,修福不能救,不能救你出六道輪迴。你修的福可以在六道裡面享受,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有能力伏煩惱,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由此可知,念一尊佛、念一部經,得力!能夠很快收到效果。你念許多經論,說老實話,總免不了要打妄想,這個東西很可怕!諸位要曉得。

你要是問我,我講凈土幾部經典,這一次又跑來講《金剛經》,你不是也講了很多嗎?我老老實實告訴你,我沒有講經,如果我要講經,也叫打妄想。有一些同修心細的看出來了,我講這個經沒有預備,我沒有想這個經,我並沒有想:今天要給大家怎麽講法,沒有!講完之後,你問我講些什麽,我完全不知道。我從來不看經本的,這就是沒有妄想,上台也就是胡說八道。這個要很謹慎,我這一招學不得的,學了很危險。你到什麽時候,人家請你講什麽經,經本往講台一放毫無準備,行!講完也什麽都不知道,那可以,你能保持清凈心。否則的話,學多了總會胡思亂想,那個很麻煩,那個對自己有很大的障礙,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一門深入,到清凈心現前,那就可以了。

古人的標準,禪宗是不看文字的,驀直參去。開悟之後,看經了。宗門講「悟後起修」,開悟之後看經。他心清凈了,法與非法都不執著,這個時候看經,定慧等持。看經,不被經裡面文字所轉,這是修定。經文當中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慧。經本一展開一瀏覽,他是定慧等學。不像我們,我們今天經本一打開,胡思亂想,不能跟人家比!所以每個人的功夫境界不一樣。教下也需要大開圓解之後,才能夠廣學多聞。總而言之,要記住四弘誓願的教訓。四弘誓願,實在講是世尊教導我們修行的四個階段。第一,你一入佛門,勸你發菩提心,發什麽心?上求下化,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發這個心。這個心是菩提道上的動力,推動你勇猛精進,你不會懈怠,不會退轉,因為你感覺得你有責任,我這個責任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要幫助他們,當然要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能力,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那個願是空的,那怎麽能幫助別人?所以先要發願,發願之後從哪裡做起?斷煩惱,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品德。煩惱斷了之後學法門,成就圓滿的智慧,然後才能成佛道。四弘誓願是四個階段,沒有說煩惱不斷學法門,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

現代人學佛,成績不如古人。可是現代人表面上看起來,福報比古人大,古人要想得一部經典,可不容易!到寺廟藏經樓借出來抄,多辛苦!現在這麽好的版本印出來,這是現在人的福報比從前人大。從前人晚上看書,油燈是一根燈草。新加坡人恐怕沒有見過,大概大陸上人見過,鄉下油燈是一根燈草。我們小時候念書在學校裡面,學校里晚上上自修,一個人一個油燈,一根燈草,哪有現在燈光這麽明亮,這是享福。坐在這裡還吹冷氣,福是享了,成績不如人家,這個道理在哪裡?人家是從斷煩惱再學法門。我們今天學佛,前面兩願不要了,發願度眾生是假的,看到這個也討厭,那個不喜歡,不度他,所以不是真的。也不想斷煩惱,煩惱天天增長。從哪裡下手?從學法門。學了法門就要成佛道,空中樓閣,不從基本上學習,所以學了一輩子沒有成績可言。依舊是輪迴心,還乾的是輪迴業,那怎麽能成功!

這就是跟四弘誓願顛倒,沒有能夠依教奉行,原因在此地。果然能夠依教奉行,念頭轉過來了;念頭轉過來,業就轉過來了。念頭轉過來,給諸位說,就是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染成凈,轉迷成覺,就轉過來了。我們今天轉,記住,把它轉成阿彌陀佛就對了。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雖然不覺,可是天天向無量覺這個路上走,總有一天大徹大悟,就真的覺悟了。覺了之後,外面這些不相干的境界原來全是自性所現之物,顯示山河大地一切眾生原來統統是妙凈明心、性凈明體。妙凈明心是講的色相、作用,性凈明體是講的真如本性,原來統統是的。這正是所謂,成佛了,看到所有大地眾生個個都是佛,就這個意思。一切眾生都是佛,花草樹木也是佛,沒有一樣不是,自己成佛了。我們今天看這些眾生,這個面目可憎,那個很不高興,諸位想想這是什麽心?這是什麽業?這是三惡道,餓鬼、地獄、畜生,干這個!起這種心,造這個業,你說多可怕!我們看到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你才是個好人,你才做的好事。我們讀到這個地方,這個道理曉得了,從今之後就看我們自己怎麽個轉法。這是講到法法皆如的真實義。這個地方文字不多,確實將一切法的真相、諸法實相,為我們說出來了。

【10、《起信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須知阿耨菩提,即是真如之異名。若住於此,仍是取相。有所取,便有所立。便非一切法皆如。】

「《起信論》雲」,《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的著作,當中有這麽幾句話:「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這兩句話很不好懂,因為不是我們的常識,是諸佛與大菩薩他們所見到的。正是所謂諸法實相,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如體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是究竟圓滿,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凈。遣是遣離。那怎麽能離?沒法子離。就像我們現前的虛空一樣,虛空沒有邊際,我們怎麽能離虛空?這個教室我們可以離開,出了門就離開了,可以離,虛空怎麽離法?真心本性就像虛空一樣,沒得離的。但是妄心可以離,妄心就像我們教室一樣可以離,真心不能離。以一切法皆真,一切法都是真心本性變現出的相分。真性不能離,真性所現的相分那怎麽離?也不能離。所以前面講,佛教我們離什麽?離分別執著那個妄想的相,就是你心裏面牽掛的那種相,那個完全是假的,佛教給我們離那個。離了之後,心就乾凈、清凈了,讓心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就是能變一切色相的那個本體。

「亦無可立」。也許同修們聽過佛門有這麽兩句話,「佛氏門中,不舍一法」,上面這一句意思,不舍一法;又說「佛氏門中,不立一法」,立是什麽?建立。為什麽一法都不能建立?因為「一切法皆同如故」。一切法就是真心、就是自性,你立什麽?上至諸佛的凈土,下至阿鼻地獄,要知道相雖然有差別,體都是真如、都是自性。自性為什麽現這麽多差別相?因眾生的心念不一樣,他念什麽變什麽,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法法皆真、法法皆如,哪有可立的?沒有可立的。《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就是講這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那個心自然就放下,自然就清凈,你自然就快樂,你不會再有憂慮,不會有牽掛,也不會有恐怖。

「須知阿耨菩提」,阿耨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真如之異名」,就是真心、本性的別號。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就是真心。「若住於此,仍是取相。」這個不能住,一住,你心裏面又有一個妄想了。我修,我修什麽?我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將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不又著相了?佛教我們要離相,就是離這個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真如、是自性。真如自性有,真的有!這就是一切法悉真,那個不能離。你心裏面有執著、有污染,真性你就見不到。必須把心地這些污染,統統去掉、統統放下,真如本性自然現前;佛不得已叫個名字,你證得無上菩提。其實你聽到佛說這句話,聽而無聽,絕對不會有一個念頭,「我證得無上菩提」;你要有這個念頭,你四相具足,那是凡夫的情執,那不是智慧。諸位果然把這些意思聽明白了,你去讀《無量壽經》,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平等的境界,你就不會疑惑了。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人多,那個人數之多,沒有法子計算的。那麽多的人,都沒有姓名,都沒有名字,所以有人就懷疑:人長得都一樣,又沒有名字,張三、李四不就搞亂掉?大家都跟阿彌陀佛相一樣,到底哪個是阿彌陀佛?這問題嚴重了。那是你不明這個道理,你才有這些疑惑,才有這些分別執著。實在講,這都是無始劫來著相的習氣,這個東西在作祟。統統放下了,心地清凈光明,相貌雖然完全都一樣,他的來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個人六種神通都具足。他沒有到極樂世界之前,是在哪個世界,從哪一道裡面,你都清楚。那怎麽會不能區別?西方極樂世界大家住處,也沒有街道的名字,也沒有門牌號碼,那麽大的地方,你要找一個朋友,找個同參道友,到哪裡去找?你這個念頭一念,那個同參道友就現前了,你也不必去,他也不必來,就現前了,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要曉得,佛教給我們無住,是無住什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若住於此,仍是取相。有所取,便有所立。便非一切法皆如。」與事實真相相違了,相違就是迷惑顛倒,逆性而行。諸佛菩薩一切是順性,隨順自性;而凡夫是隨順妄想、隨順煩惱,他搞六道輪迴。我們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實在講,十大願王的名稱每個人都會背,天天課誦都要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天天都要念,可是意思沒有幾個人真懂。你恆順眾生,你順什麽?順眾生的煩惱,順眾生的邪見,那個麻煩大了。所以你要曉得,十大願王是誰修的?法身大士;不是凡夫修的。沒有破無明、沒有見本性,修六度、修三學,沒有叫你修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法身大士學的。他恆順眾生,恆順眾生的法性,不是恆順眾生的法相,是恆順眾生一切皆如,他順的是這個,我們怎麽會曉得!所以我們往往看到那幾個字,把那個意思錯會,還以為我們沒錯,修普賢行了。你多讀大乘經,那個意思才會明白一些。

【11、『法法皆如』一段經文,(一二0至一二五節),為全經中重要之義。亦即一切大乘佛法中重要之義。向後所說,無非闡發此義,證成此義。此是世尊將自己親證者和盤托出,詳為開示。俾眾生由此而悟入也。】

「法法皆如」一段經文,一二0至一二五節,一百二十節就是底下這一段開始,「明法法皆如」。這一整段,正好在科判表解的當中,這是明果,明果的前面一段是「明無得而得」,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這一段。底下這一段,「明法法皆如」,這是一百二十。一百二十段到一百二十五段,這裡分四個段落。第一段是「約名號明如」,第二段是「約果德明如」,第三段是「約諸法明如」,第四段是「約報身明如」。講「法法皆如」這一段,你就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全經當中很重要的意思。

「亦即一切大乘佛法中重要之義」,《金剛經》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綱要,《金剛經》當中的要義當然是一切大乘佛法當中的要義。「向後所說,無非闡發此義,證成此義。」下面這個經文,就是發明這個意思,證成這個意思。「此是世尊將自己親證者和盤托出,詳為開示,俾眾生由此而悟入。」這一段經文很難得。世尊將他自己修因證果的經驗,親身所經歷的為我們說出,提供我們做參考,希望對我們修學悟入能有所幫助。修行首先要開解,首先要明理,就跟走路一樣,走路首先的條件要認識路,你不認識路,怎麽能走得到?佛法修行也是如此,天天講經說法就是認識路,走路不難,認識路很難。果然認識清楚,走起來不累,也會很快就走到,所以認路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

【12、當知法法皆如,若其證到,必能行出。如促無量劫為一剎那,延一剎那為無量劫。以芥子納須彌,變娑婆為凈土,至此事事無礙地位,方許說此話。一切學人,惟當向法法皆如上觀照,以盡遣其我見遍計之執情,以期證入,斯為可耳。】

「當知法法皆如」,法法皆如這四個字,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如」是什麽?如就是心性。怎樣才能見到性?剛才講了,一切法無不是自性。因為一切法講法相,相是自性變的,那怎麽不是自性?一切法皆是自性。我們為什麽看不出來?我們的心不明,如果你的心要明了,你就會看出一切法皆是自性,一切法莫不平等,生佛平等;眾生跟佛平等,眾生是講九法界的眾生。不但我們跟佛平等,阿鼻地獄眾生跟佛也平等,蚊蟲螞蟻跟佛也平等。為什麽?同是一個自性所現的相。古德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它是平等的。我們見不到這個平等,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迷惑顛倒。所以修行沒有別的,明心而已。心本來是明的,現在不明。為什麽不明?世尊在《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明了。於是世尊才教我們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就是淘汰遣除妄想執著的一個方法,非常巧妙的方法。你要是從這個地方真正覺悟了,明白過來了,你證果就非常的快速。真正是生佛那是一念之間,一個念頭徹底轉回來就成佛了。我們今天對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好像有那麽一點懂得,似懂非懂,境界轉不過來,你要問什麽原因?還是沒懂。果然懂了,哪有不轉的道理!

譬如我們這裡有兩堆,一堆是沙土,一堆是金沙黃金,現在叫你去選擇一堆,如果你要認識,你一定取黃金,不要沙土。你不認識,沙土不錯,顏色也很好看,你取這個,你就不取黃金。關鍵在你是不是真正的認識,真正認識沒有不轉的。一轉過來,利益功德無量無邊,哪裡還在六道裡面受苦,受這些災難,沒有了;一轉過來,智慧、福德樣樣都圓滿。你今天還是不肯轉,沒有別的,還是沒聽懂。我當年剛剛學佛的時候,剛剛接觸佛法,親近章嘉大師,我就向大師提出來,佛法的修學跟孫中山先生講的學說一樣,知難行易。大師點頭,真的是知難行易。一點就能開悟、就通。知難!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你才曉得知難!有人四十九年還不會,還沒懂得。行,容易。念佛人,若一日、若七日就得一心不亂,就自在往生,可見這個不難!我們在《凈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看到的,確實有念佛幾天往生的,他也不生病,走得非常瀟洒、非常自在。不難!難在知。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這才叫難!

「當知法法皆如,若其證到,必能行出。」法法皆如,證到就是他真正明白,真正懂得、肯定了,「行出」是他做到了。證到之後,他一定會做到。下面為我們舉一個例子,顯示出如義。「如促無量劫為一剎那」,促是縮短,無量劫是長時間,能把無量劫縮短變成一剎那。「延一剎那為無量劫」,也能夠把一剎那延長成無量劫。時間不是真的,如果要是真的,那怎麽能夠隨意延長、隨意縮短?這在我們佛門當中,就有非常明顯的例子。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用了多少時間?二七日。也有經裡面說三七日,就算三七日;三七二十一天,他講了多少?龍樹菩薩看到的大本《華嚴》,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那要講到什麽時候?無量劫。把無量劫濃縮成二七日,這是個明顯的例子。

如果你要不相信,我不曉得現在學校裡面的國文,有沒有《黃粱夢》。《黃粱夢》是唐朝時候的筆記小說,文字寫得非常美,是很有名的一篇小說。在從前中學國文課本裡面就有,也可能是一個事實。這個秀才走到一個古廟,看廟的老道士在那裡煮黃粱。黃粱是小米、高粱米。高粱米很短的時間就煮熟,比一般的米時間還要短。這時,秀才打瞌睡,做了一個夢,夢裡面他考取了舉人,又考取了進士,又做了官,不斷的陞官,幾年升到宰相。對他好的人,有恩都報了恩;對他不好的人,也都報了仇。到了七十歲,退休告老還鄉。幾十年,一下夢醒了,夢醒時黃粱還沒有煮熟。老道在那裡打坐,老道有神通、有定力,看到他在作夢。醒了之後就問他,「怎麽樣!你這幾十年過得如何?」幾十年夢中的光陰,那個黃粱還沒煮熟,一剎那。這就是長的時間可以縮短,短的時間可以延長。人在不得意時,所謂是度日如年。可見得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它可以延促。

「以芥子納須彌,變娑婆為凈土,至此事事無礙地位,方許說此話。」法法皆如不簡單,不好說!什麽人才可以說法法皆如?要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有這個能力。可以把無量劫濃縮成一剎那,可以把一剎那變成無量劫。可以用芥菜子,芥菜子很小,像芝麻一樣,把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這叫事事無礙的境界。變娑婆為凈土。這是《華嚴》四無礙境界裡面事事無礙,要到這樣的地步,才許可你說法法皆如。

「一切學人,惟當向法法皆如上觀照。」不許我們說,為什麽世尊又在《金剛經》上這樣說。明明曉得我們都是業障很重的凡夫,不是法身大士,為什麽要說?這是如來的慈悲,雖然不是我們這個境界,我們知道法身大士的境界,讓我們向這個方向去精進,那就對了,就沒錯了。「向法法皆如上觀照」,觀照這兩個字要搞清楚,要常常這樣想,佛這個看法、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就是法法皆如這是事實,這是決定正確的事實真相。我們今天看到一切法不如,一切法有障礙,不是一切法上有障礙,不是事實有障礙,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上產生的障礙,哪裡是事上有障礙?理事沒有障礙,事事沒有障礙,所有一切障礙,都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在作祟,這是我們錯誤的觀念。怎樣轉這個觀念?如果遇到困難,遇到障礙發生,想到《金剛經》上「法法皆如」,一句不夠,多念幾句,那個心就平了,就不再那麽執著了,也不再那麽分別了。

「以盡遣其我見遍計之執情」,法相宗講的遍計執,法相宗講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還有個東西引起你,這個沒有。遍是普遍,分別計較。遍計所執性從哪裡生?無始劫來的妄想習氣,起現行的時候就變成遍計所執。「以期證入,斯為可耳。」我們要常常想到,當我們心不平的時候,當我們見解思想跟佛所講的不一樣時,想想佛在經裡面的教訓,這叫做觀照。如果不會?不會就統統念阿彌陀佛,也行,歸到阿彌陀佛也平等、也清凈,也就離一切障礙,都是去情執的一個方法。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境界自然就現前了。

【13、因法法皆如,則法法皆真。《法華》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故一切法清凈本然,絕非造作,故曰無為。一切賢聖莫不修此證此。但因功行之淺深,故有成賢成聖之差別。】

「因法法皆如,則法法皆真。」這是真性。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這一樁事情,法相宗講得詳細。性宗只說個略說,性宗的人聰明,稍稍一提,他就明了了。法相是對中下根性人說的,要不細說,沒有辦法理解。我們簡單舉一個例子說,我們眼見色相,第一眼見的是真相,第一眼見的是什麽?皆如,法法皆如。可是第二眼來說,變了,就不如了。第二念就是什麽?它有了分別執著,落在意識裡面去了。諸位要記住,什麽叫第一念?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所謂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看這個色相,這個時候是你見性見色性;能見的如,所見的也如,法法皆如,法法平等,法法清凈,沒有分別心。

有一個小冊子《金山活佛神異錄》,你們看看金山活佛,金山活佛就是這個境界,他沒有分別。人家供養他好的菜飯,他也吃,人家吃剩不要的丟在地下拉拉雜雜的東西,他拿到他也吃。別人吃的時候,腸胃決定接受不了。他怎麽吃了沒事?因為他沒有分別。他那個學不得,不能學的。書上記載,他夏天穿棉襖,冬天穿單掛,跟別人相反的。人家供養他的鈔票,他拿來放進嘴裡就吃掉了,那個鈔票上多少細菌,他若無其事,他沒有分別執著。

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我們見到的不是現場。我們見到的花,是不是真的眼見到的?不是的,我們沒有見到。而是眼識,眼識像個照相機一樣,照到外面的境界相,裡面有一個形相。你們學過唯識曉得,心心所都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眼識看到外面這個色相,眼識就有了一個相分。用什麽見?第六意識見,第六意識是分別。它在分別,這是花,這是黃色的,那是紅色的。眼識沒有分別的,眼識只接收,它沒有分別。第六意識是不是分別眼識的相分?不是的。第六意識從眼識相分裡面傳播,第六意識自己有一個相分,第六意識它有四分,它從眼識的相分傳播過去,可見得眼識的相分已經是假的,它現在假中之假,第二個傳播,傳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見分分別自己的相分。第六意識只分別不執著,末那識執著,末那識怎麽執著?末那識要從第六意識的相分再傳過去,好像廣播電台現場轉到這個台,這個台再轉到那個台,那個台再轉到那個台,第七識的見分分別它自己第三次、第四次傳來這個假相,與外頭相不相干,外面是現場。佛叫我們離相就是離這個相,離心心所的相分。佛叫我們離見,是離心心所的見分,與外頭境界不相干,外面那是現場的境界。外面境界是什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所以叫本質境。其實這心所的相是帶質境,這是相宗講得詳細。你要是了解這個,佛叫我們離相離見,離什麽相,離什麽見,搞清楚,不是外面阿賴耶的親相分,不是這個;是離你心心所那個見分跟相分。《金剛經》上講的離一切相、離一切見,就是指這個。有唯識的常識,我這樣一說,你就會很清楚、很明白。那個東西是障礙,外面這個境界沒有障礙,清涼大師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不會產生障礙,對你修因證果不會造成障礙;造成障礙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的見分跟相分,這個東西有障礙。

「因法法皆如,則法法皆真。」這是講真如本性所現的相分,這個相分實在講,這是一真法界。離了八識五十一心所,那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如果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用事,那就叫十法界。十法界是虛妄的,十法界裡面都免不了情執,妄想、執著。嚴重的就是六道,比較輕的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藏教佛、通教佛,在十法界裡面的;別教的佛超越了,別教佛在一真法界;但是藏、通佛在十法界,為什麽?他還是沒有離開心意識,只是心意識用得善、用得正。六道凡夫心意識用得不善,用得邪,邪知邪見,四聖法界是正知正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四聖法界是正覺,可見他不是邪知邪見,他是正覺,還是用心意識,沒有離開阿賴耶識。必須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這個時候不用阿賴耶識,所謂是轉八識成四智,他用的是真心,這不是妄心。在《百法明門》裡面講,到這個時候叫同生性,跟佛用的心相同,佛用真心,圓教初住菩薩用真心,別教初地菩薩用真心。用真心就不在十法界裡面,十法界裡面都是用妄心。世尊講阿羅漢,小乘四果羅漢,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說他們用的那個心,「猶為妄想分別影事」,不是真心,那是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由此可知,依舊用的是妄心,也就是用的是八識,他用得正,所以叫正覺,不能叫正等正覺;等是跟佛一樣,沒有佛那麽圓滿。佛是用真心。用真心就是正等正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正等正覺,他破一品無明,他用真心,不用八識,轉識成智。

《楞嚴經》的註解,明朝交光大師註解叫《楞嚴正脈》,他老人家主張「舍識用根」,的確他說得沒錯,是根據《楞嚴》的教義發明這個說法,但是這個難。古代這些大德註解《楞嚴經》的,沒有說這個。古代《楞嚴經》的修行方法,都採取天台大師的「三止三觀」。說成三止三觀,它也有點道理。智者大師一生仰慕《楞嚴》,《楞嚴》沒到中國來,所以他築了一個拜經台,每天向西方禮拜,希望這部經典能夠到中國來。經典來的時候,他老人家早已經往生了,所以他一生沒有見到。當年他為什麽要拜《楞嚴經》?是因為他自己發明修行的方法,三止三觀是他發明的。曾經遇到從印度來的高僧,看到他這個方法非常讚歎,說他這個方法跟《楞嚴經》上所講的非常接近,於是才知道有《楞嚴經》。《楞嚴經》到中國之後,因為有這麽一說,大家都用天台大師的止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禪那。但是交光大師不贊成,認為三止三觀還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跟《楞嚴》的教義不相同。《楞嚴》是用根性,它不用心心所,所以他的註解主張「舍識用根」。譬如眼見用見性見,不用眼識;聽用聞性聞,不用耳識。當然這個難!這有沒有例子?有。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就是這個,所以交光法師講得非常有道理。觀世音菩薩聽聲音,不是用耳識聽,是用聞性,所以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金剛經》上,這是圓初住菩薩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這是我們從這些大經大論裡面,體會到這個經義,的確是有它的深度。所以前面交代《金剛經》的後半部唯深無淺,它確實有深度。你只要用見性,像交光大師這樣的舍識用根,那法法皆如、法法皆真,那就不一樣了。

「《法華》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一句話也是很不容易理解。世間相常住,就是永遠不生不滅,不變不壞。世間法是不是這樣?我們看到人有生老病死,花有花開花謝,這哪裡叫常住?其實真的是常住。我們看到的是幻相,變化是幻相。為什麽?我們是用生滅心看外面的境界,都變成生滅的境界。佛菩薩為什麽看到世間相常住?佛菩薩那個心是不生不滅的真心,看到這個世間一切法不生不滅。由此可以證明,佛在經論上常講的沒錯,相隨心轉;這個相是講山河大地一切萬相,不僅僅是身體。所以前面講的話很有道理,五蘊六根、一切山河大地,這個說得很有味道!五蘊六根是講我們這個身,身相隨心轉;除了身相之外,山河大地也是唯心所變,也是隨心所轉,境隨心轉。諸位如果真正透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還要去看相算命嗎?你還要去看風水嗎?不需要。風水,隨我心轉。我的心善心好,那個不好的風水,你到那裡去住就轉好了。你的心不善不好,請一個地理師看的好風水,你到那裡一住,那個好風水變壞了,這是真的。看風水的人,也有一句話很有道理,那不是欺騙人的,「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所以修福很重要,你真正修福,你住哪個地方,那個地方都是福地。你要是沒有福報,帝王的風水,你到那裡去毛病百出,你也樣樣不如意,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用不生滅的心,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那個時候你的心清凈,你的心不動了,你看所有一切萬法,佛在《法華經》上講的這兩句,你就同意,你點頭了,沒錯!佛講的一點沒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泛指一切法,一切法都住在它本位上,沒有生滅。

「故一切法清凈本然」,清凈本然是《楞嚴經》上說的,跟《法華經》這個意思相通。「絕非造作,故曰無為。」不要以為好像我們這一切法都是有為在造作的。我們看新加坡一棟一棟大廈,天天那麽多工程在設計,這不都是人造的嗎?造的,那是緣。其實這個現象,心地清凈的人,幾十年前、幾百年前、幾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已經看得很清楚,那怎麽是你造的?你造的,為什麽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看到?我在沒有造之前,釋迦牟尼佛怎麽看到的?可見得早就有了,你不過是加一點緣而已。這個事情,我相信有不少人,能夠同意這個說法。所以有預先知道的,能知道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後的事情,要發生什麽事情。可見得那是註定的,都已經是現成的,哪裡是造作?既非造作,那豈不是清凈本然嗎?豈不是世間相常住嗎?這叫無為。

「一切賢聖莫不修此證此,但因功行之淺深,故有成賢成聖之差別。」《金剛經》上也這樣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他就是修這個無為法、證這個無為法的時候,功夫淺深所顯示的境界不相同。無為法是什麽?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就是無為法。由此可知,一切諸佛如來,從初發心一直到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修什麽?就是修「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是行門的總綱領,展開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量法門也就修一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萬四千法門還是修一個「無住生心,生心無住」,這是把總綱領、總原則為我們說出,和盤托出,一絲毫的隱瞞都沒有。世尊將他修行證果原原本本統統說出來了,《金剛經》上全部說出來了,不像其他的經典,說出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說,《金剛經》是徹底圓滿的道出。

【14、若領會得法法皆如,我見情執之病,既都遣盡。則見相即見性,頭頭是道,無所不可。故《最勝王》、《維摩詰》等經雲,五蘊即是法身,生死即是涅盤,煩惱即是菩提。皆顯法法皆如義也。】

「若領會得法法皆如,我見情執之病,既都遣盡。則見相即見性,頭頭是道,無所不可。」這就是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人間,所謂是遊戲神通。為什麽?人家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所有一切的活動,跟真相完全相應,絲毫不違背。我們常講隨順法性,所以他得的是大自在,他得的是大圓滿。宗門講大自在,密教裡面講大圓滿,到這個境界就統統都得到了。見相就是見性,為什麽?離心意識。他所用的是六根根性,六根根性見外面不是六塵,是見性。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見聞覺知對的統統是性,那不叫塵。用識對外面叫塵,塵是污染,把我們清凈心污染了。根性不污染,所以外面也不是塵境,是色性,這叫明心見性。見相就是見性,所以叫「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無所不可,喜歡怎麽表現就怎麽表現。我們在經上看到,特別是在《華嚴》,看到五十三參,五十三尊佛,在《金剛經》上講的那些諸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教初住菩薩就叫佛,他就有能力,應以佛身而得度,他就示現佛身得度,所以叫見性成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都是佛,每一尊佛現的相不一樣,每一尊佛示現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真的叫五花八門,無所不可。

「故《最勝王》、《維摩詰》等經雲,五蘊即是法身,生死即是涅盤,煩惱即是菩提,皆顯法法皆如義也。」如果你要不懂法法皆如,這幾句你就會錯會,錯會了那個問題就嚴重,那是著相不見性。確實有人誤會,生死就是涅盤,哪個人不入涅盤,要修什麽?以為死了就入涅盤,哪個人不死,死了就入涅盤,何必要苦修?不必要修,到時候都入涅盤了。那何必要求菩提?煩惱就是菩提,成天生煩惱,那就是菩提。大錯特錯!你沒有明心見性,不可以說這個話的。你有能力,把無量劫濃縮成一剎那,一剎那能夠展開為無量劫,才許你講這個話。你要沒有這個能力,這些話維摩居士可以講,最勝王可以講,你不能講。人家講這個話,是真的入法法皆如的境界,他說的沒有過失。我們沒有到這個境界,說這個過失可大了。今天時間到了。

第75集

請掀開經本一百七十二面。

【15、發心自度度他,以期明性見佛。扼要之方,全在於此。其方云何?依此經教,離相離念是已。】

末後的結論,結得非常之好!學佛就是學做人,就是學怎樣過日子。世間人所希求的幸福美滿生活,就是佛法,如果要真正達到究竟圓滿,一定要發心自度度他。佛經裡面講的度字,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幫助的意思,協助的意思。你要想你能夠過得幸福自在美滿,你要幫助你自己,你要幫助一切眾生。為什麽要這樣做?佛在經上已經為我們說得很詳細、很多、很明白。理,實在講是甚深甚廣,一般凡夫不能覺察。可是凡夫裡面也有一些聰明人,他知道人不能夠離開社會人群獨立的生活,所謂人是社會的動物。我們要自己生活過得幸福美滿,必須別人也要幸福、也要美滿,那才是真的;如果別人的生活很艱難、很困苦,我們自己過得很幸福,幸福裡面會有災難。中國俗語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其他的人看到你,嫉妒你、仇視你,甚至於來盜竊你、來殺害你。這些事情,自古以來史書上就記載很多。在近代,大家在報紙雜誌、新聞廣播裡面,幾乎每天都有,不只一種。

由此可知,幸福何在?美滿何在?於是我們就了解,佛給我們講的有道理。所以我們幫助自己脫離貧窮、脫離困苦,也要幫助一切眾生,大家都能夠離開貧窮困苦,這個世間才美滿。就如同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麽叫極樂?為什麽那麽美好?阿彌陀佛沒有隻顧自己,他顧一切眾生;自己要好,一切眾生跟我一樣好。這個道理事實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定要發心自己幫助自己,要幫助一切眾生。怎麽幫助法?要克服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惡業習氣。我們是什麽習氣?自私自利。起心動念只想自己,沒有想別人,這大錯特錯了。世間人有發財的,有生活過得很好的;有貧窮的,生活過得很苦的。這是什麽原因?有人說那個人命好,這個人命不好。命是果,果必有因。命從哪裡來的?一定有因,因是造的業。如果造善業,這個人命就好,他就幸福、他就快樂,他就很自在;如果造惡業,他的命就很苦。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怎麽自度?斷惡修善。不但不造惡業,起一個惡念都不可以,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念念要幫助這個社會,這是善心,這樣造的是善業,得的果報不可思議,這得善果。幫助別人亦復如是,勸人明白因果。諺語說得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今天會賺多少錢,或者你今天會賠多少錢,命里註定的,正是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個話聽起來很悲傷、很傷感。其實一生都是命,這是一點不錯,這句話講得很正確。說半點不由人,這個話未必可靠,為什麽?人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可以轉業,可以創造新的命運,這就是我們有能力自己幫助自己,去幫助別人。

我們常常看到《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就是非常明顯的效果,但是它所說的是世間法,不是究竟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自度度他的目的,是以期明性見佛。「明性」,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我們自度度他的目的都要在此地。「見佛」,諸位要知道,見佛就成佛了。怎樣見佛?這一句話裡面,般若與凈土的教義都含攝在其中,見性是修般若,見佛是修凈土,念阿彌陀佛,必定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凈土。

「扼要之方,全在於此。」最精要的方法,就在這部經上。「其方云何?」方是方法,方法是什麽?就是世尊在這部經上教給我們的「離相離念」,這是非常精要的方法。我們在這裡提這一句,諸位從前面一直聽下來的沒有問題;如果前面沒有聽到的,聽到這一句你很難領會。這一句話具足的文句是「無住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是離相離念),而行布施」,布施在本經不是叫你捐幾個錢,那你就看錯了,布施是我們全部的生活行為,是這個意思。在大乘法裡面,菩薩行是以六度包括萬行,六度萬行。用一個布施,包括了六度,所以六度就是萬行,布施就是萬行,萬行就是我們整個生活行為,它這個意思很深很廣。雖然行布施,一定要離相離念,這就是受持金剛般若。

一二0、明法法皆如約名號明如

底下一段經文,正式說到《金剛經》最重要的一段。「明法法皆如」,這裡面分為四個小段,這是第一個小段,先就名號說明皆如的意思。

經【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來是什麽意思?諸法如義。

【1、『如來』之義,離一切法差別之虛相,證一切法一如之真性。不見有諸法差別之相,是之謂如。不見有一法獨異之相,是之謂『諸法如』。】

先說明「如」字的意思。離一切法差別的虛相,虛相是虛妄相,本經佛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的。「離」就是前面講的無住、不執著;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放下,把心裏面執著、分別那些虛妄相,這個念頭統統放下,這個意思昨天已經講得很詳細。不是外面的相不要了,那是不可能的,佛教給我們離相離念,不是說外面的現相,是我們心裏面所起的,「心心所」所起的見分跟相分。諸位曉得,見分跟相分捨棄掉,你們想想看,豈不就是轉識成智嗎?我們為什麽轉不過來?就是那個心心所的相分、見分不肯放下,一放下就轉識成智,一轉識成智即同如來。所以離念是離見分,離相是離相分,這個一定要懂。不是外面的相,外面的相不相干,那是事事無礙。能發生障礙的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的見分跟相分,那是虛妄相。

「證一切法一如之真性」,我要是用四智菩提來講,大家就更好懂,轉八識成四智,只要把見相兩分放下,八識就轉成大圓鏡智,末那就轉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識就轉成妙觀察智,前五識就轉成「成所作智」,我們這個方法比相宗高明,相宗講得好羅嗦,你搞了幾年還搞不懂,不曉得怎麽作法,這個講法多好,只要把見相兩分放下就行了,實在是妙!如果你放不下,也不要緊,把那個念頭一轉,都轉成阿彌陀佛就行了。抓住阿彌陀佛,見相兩分不放自然就放下了,不必要勉強,自然就放下了,一心專念。所以念個幾年佛,他就成功了,他就得念佛三昧,他能夠站著往生、坐著往生,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什麽道理?就是他萬緣放下。萬緣實在講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的見相兩分,這兩分害人,我們無始劫來就被它害了。所以離相是離這個相,搞清楚!證性就是證四智菩提,那是真性。

「不見有諸法差別之相,是之謂如。」為什不見差別相?因為你不用第七識,把第七識的見相兩分放下。你所用的是什麽?是第七識的自證分跟證自證分,自證分是相同的,八識五十一心所,自證分都是相同的。自證分是真如本性,證自證分是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兩分是真的;虛妄的是見分、相分。你要是用真性,像昨天我們舉《楞嚴經》上所講的,我們用見性見色性,見性平等,所見一切色性亦平等,沒有差別,這叫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無有一法不如,這一切法皆如,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法法皆如。所以佛經一展開,頭兩個字「如是」我聞,如是的意思懂得了!釋迦牟尼佛說了四十九年,說個什麽?如是而已。整個《大藏經》講什麽?如是而已,就講個如是。佛法一點都不羅嗦,兩個字說盡了。可是你要不懂得法法皆如,那如是兩個意思給你說,你還是不能夠明了。

「不見有一法獨異之相」,古人用比喻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一切萬法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的,所有一切相分全是自性變現的,就是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哪有差別?相上有差別,性上沒有差別,你是從相上見到性了。所以沒有一法獨異,異是兩樣,沒有兩樣。佛跟眾生一樣,人跟畜生一樣,菩薩跟地獄也一樣。相不一樣,性一樣,所變的不一樣,能變的是一樣;能變的既然是一樣,所變的還是一樣,看看你能不能體會得到。實在說現代科學家發現了、證實了,確實是一樣,他把所有一切萬物去分析,分成分子,分成原子、分成電子、分成粒子,全都是一樣,只不過這些基本物質排列的方式不相同,組合的方式不相同,所以方程式不一樣,基本的物質完全相同。本經裡面講的五蘊,五蘊就是基本的物質,相同,沒有兩樣。沒有一法有獨異之相,所以諸法如,無有一法不如。

【2、如者,無差別之義。亦不異之義。謂法性無有差異也。以其空寂故。『諸法如義』,即法性空寂之義。證空寂之性,名為『如來』。故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者,無差別之義」。「如」是沒有差別。「亦不異之義」,不異是沒有兩樣,統統都是一樣的。「謂法性無有差異也」,從性體上講,能變的性體沒有差異。「以其空寂故」,這是前面說得很多了。「即法性空寂」,這個地方講的空,是佛法裡面所講的勝義空,不是頑空,不是什麽都沒有的;空裡面有,能現一切萬相,空能現相。所以空跟有是一,《心經》上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幾句話說得很妙!空跟有是一不是二,一如,法法皆如,空有是一如;換句話說,空就是有,有就是空,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很不容易體會的,這是諸法實相,我們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空有一如。

「證空寂之性,名為如來。故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什麽叫證?徹底明白就叫證,究竟圓滿的明白叫證。宗門裡面叫大徹大悟,教下叫大開圓解,這都是證的意思;真正明了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前面講,小裡面可以現大,長時間可以縮短,短時間可以延長,為什麽會有這個現象?因為是一如,因為延促一如,所以長時間可以變短,短時間可以變長;大小一如,芥菜子裡面可以裝須彌山。你要是不懂這個道里,那個不思議境界那真是沒法子想,你不能接受。一真法界裡面,華藏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不思議解脫境界。為什麽會有那麽希奇事情?就是因為那個世界裡,人人都證得法法皆如。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麽處處都是障礙?我們不懂法法皆如,以為沒有一法是如,法法都不如,所以就變成重重無盡的障礙,根本的道理就在此地。你要是通達契入這個境界,那就叫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證得諸法如義。

【3、佛稱大覺,即是究竟覺此不一不異之法性,故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這是說明佛這個如來名號從哪裡來的,為什麽他有這個名號?因為他證得諸法如義,所以在佛十號裡面給他起一個名號叫如來,說明一切法不一不異。不一是從相上講的,相不一樣;不異是從性上講的,性是一個;相不相同,千差萬別,性是一個。能變的是空寂的性體,所變的是虛幻的形相,相都是虛幻的,剎那剎那生滅的,它不是真的。

【4、其中關鍵,全視著不著。不著有,諸法不礙一如。不著空,一如不礙諸法。著於諸法,非如也。著於如,非諸法也。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唯證方知故。】

「其中關鍵」,關鍵就是你是作佛、還是當凡夫?佛跟凡夫的關鍵在哪裡?「全視著不著」,關鍵在此地。「不著有,諸法不礙一如。不著空,一如不礙諸法。」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兩句話是佛法的精髓,是大乘法的關鍵,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諸佛菩薩空有兩邊都不著,所以人家是事事無礙,我們的病就是執著。「著於諸法,非如也。」錯了!「著於如,非諸法也。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唯證方知故。」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所說一切法,就是一切經,這一切經能執著嗎?執著就錯了,你怎麽能懂經的意思,不能執著。也不能不要,你要是不要經,著空;你要是要了經,就著有了。現在佛教給你空有兩邊都不著,經我要,我要看、我要聽,我不執著就行了,不執著就對了。

看經、聽經怎麽個不執著法?「離言說相」,你聽經不要聽我的言語,不要執著我怎麽講的,不要執著言語;「離名字相」,經裡面講的如來的名字,你聽就聽了,不要執著;「離心緣相」,聽就用心的聽,不要胡思亂想,不要聽了:「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那就完了,你就落在意識裡面去了,又掉在見相兩分裡面去了。你能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就是無住。生心,生這個心來聽經,清凈心、真誠心、平等心、覺悟的心,一聽就開悟了。有些人一聽開悟證果了,他為什麽會開悟?為什麽會證果?他會聽。他怎麽會聽?離這三相叫會聽。所以他聽經也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用這個方法來聽,所以他開悟。我們聽經聽了幾十年都不開悟,道理在哪裡?我們是生心,但是執著,心有住。住於諸法,這就非如,與如的意思相違背。住於如,這個如是代表佛法名字相,你要是著了名字相,也錯了。所以記住,經裡面所說的,「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唯證方知。」證是你真正的領會、體會到,知就是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你就知道了。

【5、修學應離一切諸相,修六度萬行。離諸相者,實際理地,不染一塵故。修萬行者,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故。如是覺、如是離、如是修,則法相應、性相應、而得證相應矣。】

「修學應離一切諸相,修六度萬行。」離一切諸相,就是應無所住,修六度萬行就是而生其心,總離不開總原則、總綱領。「離諸相者,實際理地,不染一塵故。」實際理地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真心本性裡面一法不立、一塵不染。從前六祖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這個意思相同,這是講清凈的自性。

「修萬行者,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故。」為什麽?事事無礙,理事無礙。如果要不修萬行,那你就住空;修萬行不住空,離諸相不住有,空有兩邊不住。由此可知,六度萬行不能不修,不修你就住到那一邊,你不是兩邊不住,這是經前面說得很多。法相不能執著,非法相也不能執著;非法相是空,法相是有,空有兩邊都不能執著。「如是覺」,像這樣的覺,像這樣的離,像這樣的修,「則法相應、性相應,而得證相應矣。」與法相應,法是講法相,也就是說與相用相應;性相應是講體。我們講的體相用那都相應了,相應就叫做證,這才能證果。

【6、總之,昧平等、取差別,便心隨法轉,即非法亦成障礙。於差別、見平等,便法隨心轉,即法法莫非真如。古德所謂,迎賓送客,運水搬柴,行住坐卧,二六時中,於諸法上拈來便是者,是好一幅無事道人行樂圖也。】

「總之,昧平等、取差別,便心隨法轉,即非法亦成障礙。」這一句是講的凡夫境界,是我們現前的狀況。昧是無知,愚昧無知,我們實實在在不知道「法法平等,法法一如」。所以在一切法相當中,我們生起分別心,生起執著的心,生起好惡之心;順自己意思生歡喜心,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厭惡之心,叫好噁心。都是從昧平等、取差別裡面生起來的,這是與真性的體、相、作用完全違背。於是我們心隨法轉,法是講境界,我們一般講心隨境轉,外面境界誘惑很多,你自己把持不住,你被外面境界影響,受外面境界誘惑,心隨法轉就是你很容易被外面境界誘惑,就這個意思。你自己做不了主宰,這個很可憐。即非法也成障礙,非法是空,無論是空是有,你都會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的是凡夫,《楞嚴經》上講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來是佛,佛跟我們不一樣在哪裡?佛能轉境界,我們被境界所轉。

「於差別、見平等,便法隨心轉。」這一句就反過來說了,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他為什麽得自在?他在差別裡面見平等;也就是說,在差別相裡面見到真性。性是平等的,性是清凈的,這是諸佛菩薩。所以諸佛菩薩怎樣?境隨心轉。我們要學,學佛實在講就是要學這一招,這一招學到手了,你才自在,你才真的幸福美滿,無論什麽境界,都變成稱心如意的境界,境隨心轉。我們今天很苦惱,到處想去找一個好地方,現在世界大亂,哪個地方安全?到處去找,能找得到嗎?找不到。這個諸位要曉得,什麽地方最安全?你要相信佛的話,如果這個地方的人,不造惡業都修善業,這個地方就最安全。為什麽?境隨心轉,這個地方人心都好,他的境界就好。諸位必須要知道,心隨境轉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境隨心轉,這才能得自在。「即法法莫非真如」,見性的人法法都是真性。

「古德所謂,迎賓送客」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應酬,現在尤其住在大都會,你應酬的事情很多,迎賓送客。「運水搬柴」,這是講日常生活,我們常講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這是講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二六時中」,二六時中就是晝夜,二十四小時。「於諸法上拈來便是者」,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如,哪一法不是?所謂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是講的這個。「是好一幅無事道人行樂圖也。」行樂圖,行樂就是形容你的生活自在快樂美滿。什麽人?要境隨心轉,你就快樂了。我們學佛,佛教給我們離苦得樂。如果我們學佛沒有離開苦,沒有得樂;換句話說,你學佛沒有成績,你白學了。為什麽學佛不能離苦得樂?你一定要反省,佛法裡面沒有錯誤,你一定學錯了。如果不是在理論上出了問題,就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總不外乎這兩大類。如果理論上沒有問題,方法上沒有問題,它的效果一定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你學佛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快樂,一天比一天快樂,你生活在真實智慧之中。不學佛的人生活在煩惱裡面、憂慮裡面、恐怖裡面,那個日子真的是不好過。所以學佛的確是離苦得樂,一點都不假。

【7、當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拈來便是,自在何如。】

這四句是形容學佛那個生活之樂,生活的美滿,拈來便是,「是」就是大圓滿、大自在,宗門裡面講的大自在,密宗裡面講的大圓滿,就是這兩句,「拈來便是,自在何如。」這樣我們是不是要參禪、要去念咒?參禪、念咒如理如法可以得到,除了參禪念咒之外,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只要如理如法,門門都可以得到,所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無量無邊,原理原則只有一個。原理原則是什麽?離相離見。參禪要是放不下,不行!他還是被境界所轉,他不能開悟,甚至於不能得定。學密要是放不下,麻煩大了,很容易著魔。學密著魔的多少,我在國內國外看到太多太多了!好好的一個人,甚至於書也念得很好,大學畢業,得到碩士、博士學位,工作也還不錯,去學密。學個半年,得了神經分裂症,他有得了,他得的是神經分裂,送到神經病院去了,你說多可憐!什麽原因?理論上錯了,方法上錯了。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找一個好老師。佛在小乘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一開頭佛就教給我們,要求明師受戒。明可不是有名氣的名,有名氣沒什麽用處,那個明是光明之明,真正有修、有學、有證的老師,你聽他的教誨。受戒不是說到那裡去跟他受五戒、受菩薩戒,不是!那就錯了。那個戒是教誡,就是要聽他的教導,這個人是過來人,不會把你領錯路的。

「天下本無事」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現在有沒有事?還是無事,永遠都是無事。事從哪裡來的?人造出來的。這個世間本來是太平的,本來大家日子都過得好好的,為什麽搞得大亂?好(ㄏㄠˋ)事的人太多。這個也想救世界,那個也想救眾生,每個人拿一套辦法,各人的辦法不一樣,互相打架,打得我們受苦,我們遭難,就這麽一回事情,「庸人自擾之」,一點都不錯。

【8、古德云:不悟時,山是山,水是水。悟了時,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是山、水是水者,只見諸法也。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惟見一如也。】

「古德云:」這是禪宗的,古大德有這個說法。「不悟時,山是山,水是水」,沒有開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悟了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禪宗很有名的公案。「山是山、水是水者,只見諸法。」著了相,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不著相,離相,離相見性。山之性跟水之性是一個性,我們叫做法性;在有情的分上叫做佛性,在無情的分上叫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性是相同的。所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9、又有悟後歌云:青山還是舊青山。蓋謂諸法仍舊也。而見諸法之一如,則青山依舊,光景煥然新矣。】

「又有悟後歌雲」:徹悟之後,「青山還是舊青山」,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那是什麽?見性也不執著了,性相兩邊都不執著,這是真正過來人。「蓋謂諸法仍舊也。而見諸法之一如,則青山依舊,光景煥然新矣。」雖然你一看,山是山、水是水,他也是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味道不一樣。你有情執在裡面,他沒有情執,充滿了圓滿的智慧,那怎麽會相同!

【10、唯佛如來,證性一如,則盡真如際是『來』。真如無際,故來亦無際。真如不動,故來亦不動。雖名曰來,實則來而無來,無來而來者也。當知名為『如來』者,為明其來無來相,故曰『如』。為明其如無如相,故曰『來』耳。】

由此可知,「如來」這兩個字,跟前面所講的原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一樣不一樣?然後你才真正體會到,這兩句是菩薩修行的總綱領,沒有法子離開。名字上不能離開它,生活上不能離開它,修行上不能離開它,果證上也不能離開它,完全相應。我們把這一段簡單說說。

「唯佛如來」,佛的十個名號,佛有十個通號,這十個通號顯示出圓滿的性德。如來是十號之一,它的意思顯示什麽?顯示「證性一如」,真如本性是一、是如。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括我們大家在其中。三世是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而佛在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所以講三世諸佛,把我們全包括在其中。共同一法身,這一法身是什麽?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一不是二。而心性多大?其大無外,沒有邊際。「則盡真如際」,這叫「來」,解釋來的意思。真如沒有邊際,「來」這個意思也是沒有邊際。「真如不動」,所以「來」也有不動的意思,《楞嚴經》上所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也是如來的意思。大乘經義互相來參考,意思就很明顯。

「雖名曰來」,是不是真有來的相?沒有。來只可以講現,現相,所以是「來而無來,無來而來」。「當知名為如來者」,就是說明它來無來相,這是如的意思;說明它如無如相,這是來的意思。這個意思也不好懂,如果我們現在用電視畫面來做比喻,就很好懂。今天世界上各地方發生事情,你電視一按,畫面現前了,問你來了沒有?來而無來、無來而來,就這個意思。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在十法界裡面,現種種相,說種種法度眾生,正如電視畫面一樣。他有沒有來?阿彌陀佛到我們這裡來了,是不是從極樂世界到這裡來?沒有。雖沒有,但是真現了,像真在此地,就像電視畫面一樣。在別的國家發生的事情,我們這裡一按鈕出現了,那來了沒有?我們曉得,這是因為電波的傳遞會現這個相,把那個現相在我們這個地方示現出來。那諸佛菩薩在我們這裡現相是什麽?那是心性。比電波的能力不曉得強多少倍,電波的速度不快,一秒鐘才三十萬公里;而心性這個速度,一彈指一剎那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無處不現身,你怎麽能說他來?你怎麽能說他不來?是這麽一個道理。你不明白這個理,你念《彌陀經》懷疑,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天早晨去拜十萬億佛,不到一餐飯就回來了,這怎麽來得及!一個佛那裡磕個頭也來不及,我們會想到這些,為什麽?我們著了來去之相。殊不知到那個地方,跟諸佛如來的能力智慧相同,無處不現身。每一尊佛那個地方同時現身,不是一尊一尊的;是同時現身,同時拜佛,同時聞法供養。所以那個時間綽綽有餘,哪裡會很慌張、很忙,沒有!這就是我們一般俗間所講的分身,其實講分身都是多餘的,哪有分身?隨念現前,喜歡現什麽身就現什麽身。

由此可知,如來這個意思,我們現在有沒有?也有,沒有像佛那麽明顯。你要不相信,我一說你就會同意了。像你們從中國來的,我要一提五台山,你們那個五台山的相,馬上就在腦海里現起來了,這不就來了嗎?說某一個人,你馬上想到這個人的面貌清清楚楚,就來了。就是你很清楚,不能把這個相現給別人看就是了,你還沒有這個能力。諸佛菩薩有能力,把這個相現給大家看。我們也有,能力差一等,沒有佛菩薩那麽明顯。由此可知,諸法如義涵蓋一切法,不是說佛菩薩有、我們沒有,一切法一切眾生個個統統都具足,只是你昧平等、取差別,你愚痴,你有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明白事實真相,這叫無明,哪一天無明破了,破了就明了,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明白了,這個能力就恢復了。這一段是就名號上來說如的。

一二一、約果德明如明無法

舉佛做例子。這個地方這一大段講法法皆如,法法皆如真的是說不盡,舉佛做一個例子。前面是舉佛號,這個地方是舉佛的果德。你要是真的明白、參透了,再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想想我自己的名字,如不如?想想我現前的能力如不如?然後你才能懂得經義。你這裡看到如來,統統講如來與我不相干,那就錯了。那我們學它干什麽?舉例為什麽不舉別的例子,特別舉佛?佛是修行最圓滿的,舉佛做例子告訴我們,一切眾生跟佛同樣的具足。舉一切眾生,眾生的果德不圓滿,大概我也不圓滿。舉佛是圓滿的,那我們人人都圓滿,沒有一個不圓滿,這是一定舉佛做例子。

經【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假設的話,要有一個人說,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

經【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成佛了,成佛才叫如來。成佛是得無上正等正覺,有沒有一個無上正等正覺法?給諸位說,沒有。你以為還有一個無上正等正覺法,你就執著法相。既然沒有,為什麽佛要說出這麽一個名相?佛不說就沒有法子顯示,必須要建立這些假名,顯示事實的真相。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所有的言說、名相,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換句話說,全都是假設的,你可不能當真。所以教你不執著,教給你「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或疑其仍為有法,殊不知實無有法也。但為明其覺已究竟。無以名之,名為『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耳。若約性德言,實是諸法一如。】

「或疑其仍為有法,殊不知實無有法也。」這個意思,希望諸位要細心去體會,確確實實沒有法。佛得的無上菩提是什麽?無非是把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舍盡了,就叫無上菩提。哪有真的還有什麽無上菩提?沒這回事情。我們把這一句話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凡夫沒有,凡夫迷惑顛倒。佛告訴我們,把見思煩惱放下、舍掉了,不再執著了,就叫正覺,給它起個名字叫正覺,其實哪來的正覺?沒有,只是他見思煩惱斷掉而已。再把塵沙煩惱斷掉、放下了,不要了,不再執著了,無明也放下一品,或者放下幾品,叫正等正覺。真的有正等正覺?沒有。不過是見思、塵沙、無明放下幾分而已,就叫它個名字叫正等正覺。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放下,都沒有了,無上正等正覺。用這個假名顯示這個事實,你不要真的還有這個名號,那你又呆了,又起無明,又被名相迷住。佛不迷人,人自迷,很可憐!多少人讀佛經被佛迷了,佛看到這個樣子搖頭嘆息,這就是你不解如來真實義。為什麽會迷?就是執著,就是放不下。什麽人叫覺悟、覺者?放下的人就覺悟,放不下的人就迷惑,覺跟迷就在這個地方分。哪有覺與迷?實在就是一個放得下,一個放不下,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實實在在講,無有法,佛無有法可說。

「但為明其覺已究竟」,顯示他的覺達到圓滿、達到究竟。見思是不覺,塵沙是不覺,無明是不覺,他把這些不覺統統放下,統統捨棄,所以他的覺圓滿、究竟了。「無以名之」,那叫它什麽名字?這假設一個名,「名為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耳。若約性德言,實是諸法一如。」從本性上說,什麽也沒有,只見諸法一如而已,法法皆如。

【2、曰『佛』,正明稱為得菩提者,意在顯其已證無上正等覺,亦即諸法一如之果耳。】

「曰佛,正明稱為得菩提者」,我們叫這個人叫他做佛,意思就是說明他得無上菩提,給他取這個名字。「意在顯其已證無上正等覺,亦即諸法一如之果耳。」到這個地方,諸法一如究竟之果,他是完全明白了,完全見到了。這個悟不是解悟,是親見,這是證悟。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我們要明白,以如來、以佛果為一個例子,反應出九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與佛無二無別,只是你放不下。馬鳴菩薩在《起信論》告訴我們,「本覺本有」,本覺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有,不是外頭來的,個個都有,「不覺本無」,什麽是不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是不覺。不覺本無,真如本性上沒有。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放下,毫無問題的;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放下就恢復,為什麽不肯放下?

我再告訴諸位,我講的都是真實話,諸位每個人都是大富翁,你們聽起來很高興,你們每個人的財寶都無量無邊,稱性的,為什麽現在窮兮兮?因為你有障礙障住,你這個障礙不肯放下,什麽障礙?貪心。因為你有貪心,無量無邊稱性的財寶全部都被它障礙,得不到。你們讀《華嚴》,讀《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他那個富貴,住的房子七寶建的,道路是黃金舖路。我們這裡是用地毯。極樂世界是黃金舖路,為什麽那麽富有?他沒有障礙,障礙是貪。佛的相貌為什麽那麽好,身體為什麽那麽健壯?我們也有。可是我們今天身體這麽脆弱,稍微吹一點風寒就不得了,就要生病了。我們有障礙,什麽障礙?瞋、痴。貪瞋痴是大障礙,貪瞋痴放下、舍掉了,稱性的福報就現前了。不曉得自己稱性的福報是無量無邊,天天要去貪圖那一點小利,你說那不叫可憐嗎?天天搞貪瞋痴,你說這怎麽得了!以輪迴心造輪迴業。我們讀經,字字句句都要消歸自性,要會歸到自性上來,我們才能夠得受用。佛的經典,沒有一句、沒有一個字不與我們自己有關係;與自己要沒有關係,那個不是佛法。如果是佛法,字字句句與自己有切身的關係。

一二二、明一如

經【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這四個字,希望諸位牢牢的記住,你一生受用不盡,「無實無虛」。

【1、『如來所得』者,唯一『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如義。】

這叫真的得到了。無實,正如佛在本經所說,能得之心,三心不可得;所得之物,皆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得、所得都不可得,這是無實。可是在事相上,能得、所得這個相存在,相有、作用也有,無虛。無實無虛。合前面無住生心,無實是無住,無虛是生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無實無虛,無虛無實,你就得自在,你就快樂了。你真的會得,所謂「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你真的能夠隨心如願的所得,雖然得到,你心裏面沒有一絲毫的執著,心裏面若無其事,因為無住。諸佛如來生活在這個境界裡面,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要認真去學習。

【2、如來所得之法,乃是實相。實相者,無相無不相。無相,『無實』也。無不相,『無虛』也。若究竟言之,相不相皆無。故曰『無實無虛』。虛實皆無,是為真實之法。以證成上文真實之說也。】

「如來所得之法,乃是實相。實相者,無相無不相。無相,無實也。無不相,無虛也。」這是完全用般若經上的法相來說明,說得一點也不錯。如來所得的法是什麽?是真相,一切法的真相。一切諸法的真相是什麽樣子?是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從體上說的,體空寂,無相。但是這個體會現相,剎那生滅,他現相,現這個相是無不相,無不相是有相。體上講無相,起作用上講有相,體是真的,永遠不變的;相是假的,剎那生滅,所以這個相叫妄相,妄相不是無相,它有相。所以有相跟無相是一不是二,《心經》上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說這個意思。四句話是一句話,是說的一樁事情。無相則無實,絕對不是實有,無不相是無虛,它有相存在。

「若究竟言之,相不相皆無。」體上無是真無,相上無是假無。因為相是幻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故曰無實無虛。虛實皆無,是為真實之法。以證成上文真實之說也。」佛說這個意思真實,一點都不假。所有一切萬事萬法,無有一法不如是,你能夠看到這一層,你這個心在萬法怎麽不自在!心清凈了,不會被一切法所污染,心平等了,不會再分別執著一切法,立刻就轉我們凡夫境界成諸佛菩薩的境界,馬上就轉了。

【3、阿耨菩提,即真如覺性之異名。如來即諸法如義,稱為如來,因其已證真如覺性。足證如來所得,無實,覺性空寂。無虛,覺性圓彰故。】

「阿耨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真如覺性之異名」,我們講真如、講本性、講覺、講阿耨菩提,一個意思。一樁事、一個意思,佛為什麽說這麽多名字?佛的用意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知道這個名字表達一個什麽意思,明白意思就好了,不要執著一個名字。所以一樁事情他說許許多多名字是這個意思,叫我們不要執著。

「如來即諸法如義,稱為如來,因其已證真如覺性。足證如來所得,無實,覺性空寂。無虛,覺性圓彰。」我們稱佛、稱如來德號,它裡面就顯示這個意思;教你從這個名號上,你就能夠起觀照的功夫,就能夠覺而不迷,啟發自己的覺性。我們中國從前的人講,啟發你的悟性。悟性跟覺性是一個意思,覺悟,幫助你覺悟。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說「如來」就要想到諸法如義,我對一切法要平等,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假名它有作用,它不是沒有作用,決定不能執著這個假名,要叫這個假名把我們自己的覺性開發出來。

譬如我們念佛,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什麽意思?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阿彌陀佛是什麽意思?無量覺;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是不是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的無量覺?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聲聲喚醒覺性。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喚起我們性德裡面的慈悲寂靜。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看到這個字樣,聽到這個名號,我對人是不是一片慈悲?牟尼是寂靜,就是清凈的意思,聽到這個名字,我心是不是清凈?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的名號啟發我們的性德,道理在此地。

從前人,古人起名字,名字都是代表自己的願望,佛門裡面你出家或者你皈依,師父給你起個法名,法名就是代表你修行的目標。現在人很糟糕,很多中國人給小孩起個名字,起個外國名字,大概是希望我這個兒子做中國人不好,將來都做外國人。名字是外國人,那個相貌不能變成黃頭髮、藍眼晴,變不出來,還是枉然!這個真的不曉得是作何居心?名以昭德,名以顯德,所以它有作用的。

覺性就是講真如本性的體性,它是空寂的,所以無實。「覺性圓彰」,圓是圓滿,彰是明顯,就是它起作用,顯示出十法界依正莊嚴,無虛。所以從體上講是無實,從相用上講是無虛,這樣才把性德體相用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

【4、一法不生,實無有法也,故無實。無法不現,諸法一如也,故無虛。】

「一法不生,實無有法也,故無實。」真如本性一法不生。「無法不現,諸法一如也,故無虛。」雖然一法不生,但是無法不現,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法不現。同樣一個道理;佛法基本道理你要是掌握到,你修學真的就有下手之處;《般若經》上跟我們講的要領是「般若無知」,而後是「無所不知」。從前出家在家的大德,我們在《高僧傳》、《居士傳》裡面看到的,他修學沒幾年就開悟了。我們現在緣分比從前殊勝太多,為什麽我們修了一輩子,愈修愈迷惑、愈修愈顛倒,為什麽不開悟?方法不一樣。古人下手,從哪裡下手?從無知,他先學無知。過去無論在家出家,你拜一個老師,老師指導你,老師教給你什麽?就教給你無知。無知怎麽教法?天天教你在道場裡面工作,這個粗重的活,你天天干。六祖惠能到五祖那裡,馬上分到碓房去破柴舂米,干這個苦工是修福。學佛不能沒有福報,為大眾服務是修福。修慧怎麽修法?修慧是修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禪家教你參一個話頭,教你觀心;教下教你讀經,沒有講解的。譬如天台宗要背三大部,時間是五年,《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這是天台基本的三大部,師父把書交給你,念,天天念,念到會背,沒有講解的。為什麽叫你念?念經不胡思亂想。如果不念經就會胡思亂想,把妄念用念經的方法把它念掉,恢復到清凈心。清凈心裏面一念不生,那是根本智;清凈心起作用,無所不知,那叫後得智。古人用的方法是這樣的。

從前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五年學戒就是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怎麽教你,你就怎麽做,守老師的教誡五年,五年大概心定下來了。然後再聽教、再聽講經、再參禪,或者再念佛,那個功夫進步就太快太快了,基礎穩固了;換句話說,基礎就是清凈心,根本智就是清凈心。心地清凈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現在搞顛倒,一開頭就什麽都要學,什麽都要知,到最後是什麽也不知道,這個搞糟糕了。所以什麽都學,學雜了、學亂了,有所不知,人家是無所不知,我們變成有所不知,這糟糕不糟糕!方法錯了。我們想想,古人這個方法與《金剛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相應,我們今天用的方法與經典所講的完全相悖,背道而馳。

【5、『無實無虛』,即《起信論》如實空義、如實不空義。如實即是真如,因真如為真實之性體,故曰如實。如實空者,無實也。如實不空者,無虛也。空而不空,無實即復無虛。不空而空,無虛即復無實。此是一切法,如如不動之真體。】

「無實無虛,即《起信論》如實空義,如實不空義。」如實就是如實空,無虛就是如實不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如實即是真如,因真如為真實之性體,故曰如實。」如實是指這個意思。「如實空者」,就是無實的意思,說的雖然是有一點差別,意思完全相同。「如實不空者,無虛也。空而不空,無實即復無虛。不空而空,無虛即復無實。此是一切法,如如不動之真體。」這一段的意思很明顯,並不難懂。前面的意思懂得了,這個地方念念就可以了。

【6、不空是由空來,可知無虛是由無實來,諸法一如,是由實無有法來。】

這一句的意思深,但是的確是事實。意思雖然深,並不難體會,如果我們能夠想到本經末後佛的教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想這一句就能明了了。不但十法界依正莊嚴如夢幻泡影,決定不能執著。即使諸佛如來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沒有變化,沒有生滅。人都是無量壽,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無量壽,華藏世界的人是不是無量壽?沒說!沒說我們也曉得是無量壽。怎麽曉得的?他不用生滅心,他用的是常住真心,常住真心不生不滅,他現的那個相分就沒有生滅,沒有生滅不就叫無量壽!十法界裡面都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用識心,識有生有滅,所以十法界裡面的相都是生滅相,道理在此地。因為生滅相,所以壽命就有長有短。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己能不能把自己的壽命延長?我們有沒有能力把我們的青春多住一個時期?你要是懂得金剛般若,你就會肯定,行!可以做得到,理論有。怎麽做法?把你生滅的心那個妄念把它減緩,就行了。現在我們妄想一團不得了、太大了!你能夠把你的妄念減少,妄念減緩,就延壽了,你也就不容易衰老。我們世間人常講,儒家講「憂能使人老」。憂慮就是你的妄想起伏很大,你什麽事情都看得開一點,都不要去分別、執著,樣樣都好,好也好、不好也好,大而化之,無所謂了,你這個心就比較平靜,你就不容易衰老。所以真的樣樣做得到,你懂理論、懂方法,真的是「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求什麽就得什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得到,世間這些東西不就雞毛蒜皮?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無虛是從無實來的,無實是體,無虛是相跟作用。

【7、無實,可指諸法言。諸法緣生,故無實。無虛,可指如言。真如不空,故無虛。『如來所得』,但證諸法如義耳。】

「無實,可指諸法言。諸法緣生,故無實。」一切不是真實的。「無虛,可指如言。真如不空,故無虛。如來所得,但證諸法如義耳。」這是說明無實跟無虛互為體用,講真性無實、法相無虛也講得通,講法相無實、真性無虛也講得通,多圓融!這是叫你法相名詞不能執著,言說不能執著,橫說、豎說、左說,它是圓的,它都通;你執著一個就不通,就出障礙。顯示出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無論什麽事,在佛菩薩口裡面沒有一樣不圓融,在我們口裡處處都起障礙。他對於這個事理透徹、明了了。

【8、無實無虛,是空有一如,性德本然。如來證此,說此。令眾生覺此,修此。若觀一切法唯實,凡夫也。若觀一切法唯虛,二乘也。即觀一切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亦是權教菩薩。佛與諸大菩薩,觀一切法無實無虛,是整個的。無實即無虛,無虛即無實。諸法一如,空有同時。】

「無實無虛,是空有一如」,空有是一不是二。「性德本然」,我們真如本性本來是這個樣子。「如來證此,說此。」如來為我們說的,無非就是把他所證得的為我們說出來而已,他所證出來的是事實的真相。「令眾生覺此,修此。若觀一切法唯實,凡夫也。」一切法都當真,都以為是實在的,堅固的執著不放,這是六道凡夫。「若觀一切法唯虛,二乘也。」聲聞、緣覺、阿羅漢、辟支佛墮在空裡面,他認為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法都捨棄,他也不生心,這墮偏真涅盤。「即觀一切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這是權教菩薩。權教菩薩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不能超越十法界。「佛與諸大菩薩,觀一切法無實無虛,是整個的。無實即無虛,無虛即無實。諸法一如,空有同時。」空有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無有一切不同時,這是一真法界的菩薩,超越十法界;無實無虛才能超越十法界。我們學般若實在講,對於往生凈土有很大的幫助,你明白這個道理,什麽事情看淡了、看穿了,不放在心上,往生的品位增高,這個有一定的幫助。

【9、佛事門中,不立一法,無實也。不舍一法,無虛也。應無所住,無實也。而生其心,無虛也。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實相。應如是覺,如是修。云何修?生無所住心,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是也。】

「佛事門中,不立一法」,真的是一法不立。「無實也」,這就是無住。「不舍一法,無虛也。」無虛是生心。「應無所住,無實也。而生其心,無虛也。無實無虛,即是諸法實相。應如是覺,如是修。」為我們說出修行的總綱領,修行的總原則,一定要懂得無實無虛的道理,知道無實無虛的事實。我們現前的生活,真的就得自在美滿。你心裏面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說多自在!這是真正的幸福,這是真正的享受,這就是諸法實相。

「生無所住心,離一切相行布施六度,以利益一切眾生是也。」真正的佛弟子,真正覺悟的人,他必然是這個現象。也就是說,你從他做人,從他做事、處事待人接物,一定符合《金剛經》所講的原理原則,他是覺悟的人。如果自稱為覺悟的人,他的心態跟《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相違背,那是假的,那是騙人的。大乘佛法要是讀多了,法眼不敢講,慧眼會開。這個世間真的、假的、邪的、正的,你一眼就看穿了,絕對不會受這些妖魔鬼怪的矇騙,不可能的。所以大乘經不可不讀。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2009中國情愛報告:寧做二奶,不嫁80後
孝感市孝南區肖港鎮107國道「6·7」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二十頁)
程晉林居士送往生報告介紹
中海廣場觀摩學習報告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