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界觀:天下隨時

天下隨時。——《彖傳·隨》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損·彖傳》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豐·彖傳》

聖人觀察天地之間的變化,最先感受到的應當就是晝夜和四季。然後從中抽象出一個概念:時間。

愛因斯坦說,時間其實是人類認知的一個錯覺。

我們在變化中感受到時間,然後產生這樣的認知:時間引領、推動著變化。也就是聖人所謂的,「天下隨時」。所有的變化和運動,都是在時間的軸線上展開。如果,時間為零呢?就像科幻片里超級英雄大喝一聲,「時間停止吧!」然後,所有東西就靜止不動了,宇宙就靜止了!?

一顆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發芽,吐枝,拔節,開花,結果,然後枯萎。

一隻在地上爬的蟲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一隻在天上飛的蝴蝶,然後又成了一個靜止的標本。

一個女嬰,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女大十八變,少女,美女,孕婦,孩兒他媽,半老徐娘,老太婆,然後死後變成一堆白骨。

一艘船,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一個碼頭,航行到另一個碼頭,可能變換好幾位船長,甚至被改裝,最後被當成廢鐵拆掉。

一個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壯大或者轉型,最後變成完全不同於起初的狀態。

西哲講,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趟過同一條河流。因為時間使一切東西變得不再等同於以前的那個東西。

有人坐船過河時,不慎把劍掉到河裡。這人便在掉劍時的船舷位置做個記號,然後等到船靠岸時,從那個記號下去打撈。《呂氏春秋》中這個著名的「刻舟求劍」的寓言,被寫在小學課本里,學時只覺得可笑,可我們誰沒有犯過或犯著這樣的錯呢?

今天的朋友,只代表今天的交情,明天可能反目成仇;古人的成功經驗,不一定適用現代,照搬可能要倒霉;今天是君子,明天可能就是小人了,世間變得最快的就是人心;好多貪官都是曾經的熱血青年;很多的悲痛欲絕在三個月後都變成歡笑時掠過心頭的憂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今年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歲月是把殺豬刀;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總之,如孟子所講:彼一時也,此一時也。

怎麼辦?與時俱進!

執政黨的理論要與時俱進。要改進它,優化它,有所揚棄,實現與時代社會發展的同步。

傳統文化、儒家也要與時俱進。現在社會上的復興儒學、讀經運動、推廣漢服之類的,似乎就犯了刻舟求劍的毛病吧?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回不去了的,孔子到了今天肯定是穿西裝打領帶的,新的儒家必須是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新樣子才站得住。

婚姻也是如此,結了婚的女人常煩惱,怎麼沒結婚時,他對我那麼好,什麼活都干,現在卻變成了這樣不堪呢?其實,戀愛有戀愛的快樂,婚姻有婚姻的幸福,相處的辦法也要隨時間做番調整才好。

時也、運也、命也,天時、地利、人和。中國人理解的成敗要素中,時是排在第一位的,它看不見、摸不著,最難把握,與天道最近似。


推薦閱讀:

佛教的世界觀(二)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過程
新加坡為什麼不堵車?因為牌照、稅費可能比車價還貴|世界觀
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詮釋

TAG:世界 | 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