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玉器的種類及演變

中國古玉器的種類及演變

中國古代玉器從單一的生產工具發展到幾乎涉及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用器,有成千上萬件。按用途大致可以分成禮樂器、儀仗器、喪葬器、佩飾、工具、生活用器、陳設器、雜器八大類。

(一)禮樂器

禮樂器的產生源於奴隸社會奴隸主階級規定的整套禮制。這種制度規定了嚴格的、不準逾越的等級差別,藉以維護奴隸主統治秩序。主要體現在祭祀、朝享、交聘、軍旅等活動中。《周禮·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裡的璧、琮、圭、璋、琥、璜就是禮器。其次如瑗、環、玦、瓏等在不同時期也曾作過禮器。

璧:形狀:中間有圓孔的圓形板狀體。《說文》釋璧:「瑞玉,圜器也。」。《爾雅》說「肉倍好,謂之璧。」。意思是肉為好的二倍,為璧。所謂肉即邊,好即孔。實際上,邊徑為孔徑二倍左右的璧並不多見。

用途:器:《周禮》說璧是祭天的禮器;禮物,史書上不乏以玉璧作為饋贈品的記載;作佩玉,這種玉璧一般較小,往往璧身有穿孔或系痕;隨葬品。大量的新石器到漢代的墓葬發掘證實了這一點。

演變:璧的發展大約經過了素璧、有紋璧、出廓璧、異形璧等幾個階段,其中有些階段,部分種類是共存的。璧從石斧發展而來。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一種狀若方形的石璧,表明了有孔石斧向圓形演變的傾向。在新石器時代,石斧是男人的專利生產工具,由石斧轉變而來的玉璧,代表男性、陽性,成為祭天的禮器。早期玉璧的特徵:①狀近方形;②邊緣近刃形(石斧演變遺留的痕迹。紅山文化)的玉璧;③邊緣無刃形,較厚,圓孔往往有對鑽痕(良渚文化);④光素無紋。有紋飾璧在商晚期即已出現,起初是有的玉璧肉面刻有數圈同心弦紋。西周開始出現龍鳳紋璧,並於東周以後興盛;春秋中期龍鳳紋的龍鳳身軀省減省,並突出龍的地位;春秋晚期龍紋進一步簡化,鳳紋消失,只用S紋表示龍頭,以捲雲紋代表龍身龍角。這種蝌蚪狀簡化的雲紋就是戰國谷紋的淵源。戰國時起,出現谷紋、蒲紋璧,且常與龍鳳紋一起使用。一般內外圈龍鳳紋,其間飾谷、蒲紋。鏤空紋璧以及鏤雕出廓璧在戰國也開始出現。到漢代,出廓鏤空雕璧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出廓部分愈變愈長,以至長度幾乎與璧徑相等;玉璧紋飾的中心似乎已移到廓外,外廓紋飾更加精巧,璧肉則只有簡單的紋飾,整璧部分變得無足輕重。西漢始,外廓還有雕上「益壽」、「長樂」、「宜子孫」文字的。東漢以後,璧發展急劇轉衰。

玉璧 良渚文化

方形璧 紅山文化

青玉龍紋璧商代晚期

玉璧 戰國早期

玉雙鳳飾谷璧 西漢中期

透雕蟠螭飾璧 東漢

透雕雙龍谷紋璧 西漢中期

白玉鏤空鳳穿花璧 元

琮:形狀:中間為圓筒狀,外圈作正方或鈍角四方的器物。《周禮·大宗伯》:「琮之言,宗也,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但考古出土玉琮未見八方形者。用途:祭地之器,所謂「以黃琮禮地」。或說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徵」、「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有關的器物」。除此,可能還是宗後及夫人的瑞玉,也人認為它代表女性,象女陰之物,是古人崇拜性器之對象。玉琮從良渚文化早期出現,良渚文化晚期到商代達到鼎盛階段,西周開始漸漸衰落,春秋戰國以後,主要成為斂屍用器,玉琮式微,漢初尚有極少數,大約在東漢已不見,基本退出歷史舞台,有近三千年的歷史。良渚文化早期玉琮內外皆圓,且造型規整,構圖嚴謹,紋飾為陰線刻神人獸面紋,圖案線條流暢而對稱。內外皆圓這種雕琢手法,一直影響了玉琮的整個歷史階段,甚至青銅器紋飾的構圖也受到玉琮的深刻影響。良渚文化中期,琮造型變為外圓內方形,並由單節向多節(駔琮)發展,同時紋飾由平面表現獸面紋變為以每節轉角為中線。雕琢帶冠神人獸面紋,紋飾繁複精細。晚期:琮向長和下細上粗的方向發展(最長達33厘米)。獸面紋又歸於簡單,常常在每一節的轉角線兩側雕上一兩個圓圈,僅具象徵性。從早到晚,玉琮遵循著由圓變為內圓外方;由短變長;紋飾由簡單→複雜→簡單演變規律。

玉琮 良渚文化

獸面紋鐲式琮 良渚文化 南京博物院藏

玉琮 石峽文化

石峽文化: 石峽文化是中國嶺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廣東曲江石峽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北江、東江的中上游地區。年代約距今四五千年。石器工具普遍磨光,有弓背兩端刃、有段石錛、有肩石錛、鑿、鉞和鏃等。石峽文化與嶺南地區土著文化明顯有別,少數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徵。

玉琮 良渚文化

商代玉琮,承良渚文化發展而來。明顯特徵有:①長度變短,從不足2cm到10cm左右(婦好墓出土的琮高僅2.7cm,另一件大琮高10.4cm)。上下寬度漸趨一致;②外周轉角由接近鈍角變成直角或僅象徵性保留四根長形柱子,而不是方形切割;③中心圓柱的外邊由良渚文化的與圓柱相切,變成割線,將圓柱外邊割去,僅剩四條弧狀線;④陰線刻獸面紋變為雙刻或淺浮雕商周式獸面紋;⑤琮體由細長變粗矮,中心上下對穿圓柱與方筒界線更加分明。

玉琮 商代晚期

西周以後的玉琮,以多節琮常見。與良渚文化和商代相比,多節琮琢制工整,給人以四平八穩的印象。琮器身粗短,上下寬度一致。獸面紋琮承襲商代,變化不大。

鳥紋琮 西周

春秋戰國,琮已式微。除駔琮外,總的特點是製作粗糙,如輝縣春秋墓中出土的一件只是草率地琢一圓孔和象徵性的四方柱,另一件傳世品,在一圓柱外加四個中空方柱。此時的素麵紋琮增多,有紋飾者,也多為當時流行的雲紋、谷紋、重圈紋。漢代琮極少量,主要特徵是中部圓柱明顯高於四角方柱,基本都是素麵。由於是傳世品,斷代較難。考古發掘,只在河北滿城漢墓和江蘇連水三里墩西漢墓各發現過一件舊玉琮的改製品,大約在漢代已不用玉琮。

鷹座玉琮 西漢後期

玉琮歷經三千年的發展演變,形制由早期的手鐲演變為內圓外方的琮。又由良渚文化晚期的細長演變到商代的粗矮,紋飾由早期的細陰線刻獸面演變為駔琮紋、獸面紋。玉琮的放置是小頭在下,大頭在上。這樣放置的原因有人分析,是獸面是嘴小(下小)、頭大,這种放置更便於表現獸面,以轉角線為中線刻出的獸面比在同一平面刻出的也更具立體感。

圭長方形或一端凸出的長方形薄片,平的一端有穿孔。有平首、尖首兩種。《周禮》說:「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圭在舉行祭祀大典時用,所謂「以青圭禮東方」。有人認為,從古書上看,天子頒給諸侯的瑞器都是圭和璧,結合其形狀來看。它有可能是男性性器的象徵。圭從商中期出現。平首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制變化不大,到東周以後漸漸減少。西周以前,窄長條形,圭尖呈銳角三角形。春秋開始仍以這種圭為主,但出現了圭身加寬,下端略寬,上端略窄呈梯形圭的變化,首與圭身界線較模糊,不易分別。到戰國,圭的形制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圭首和圭身界線更加模糊,有的整件圭變成一個圓錐形,或頂角為圓弧狀的圓錐體;另一種是圭身為標準的長方形,圭首為等腰鈍角三角形。後者一直到漢代都有延存。從戰國起,出現了飾谷紋、蒲紋的玉圭。

尖首玉圭 春秋晚期

平首玉圭 商代早期

璋:《說文》云:「半圭為璋」。大多數人認為所謂「半圭」是指圭形縱剖為二的形狀,也有人認為是從中攔腰橫斷後的形狀,難以定論。圖示之璋為大多數人的看法。璋為禮器。《周禮》中說:「以赤璋禮南方」。

玉璋 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和三星堆文化有相似性,近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三星堆文化是夏人的一支從長江中游經三峽西遷成都平原、征服當地土著文化後形成的。三星堆文化可以說是以夏文化和鄂西川東峽區土著文化的聯盟為主體的考古學文化。

玉璋 春秋晚期

璜:標準的璜,形似半個璧。《說文》釋璜:「半璧也」。即圓心略缺的半圓形片狀物,兩端各有一孔,可繫繩作佩飾。實際上,符合半璧形制之璜並不多,相當多的璜只有璧的三分之一,即弧度120°左右。璜是最早出現的佩飾之一,後來漸漸演變為禮器。《周禮》有「以玄璜禮北方」之說

雙龍首璜 戰國晚期 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的璜(崧澤文化、薛家崗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主要有3種形制,即半璧形璜,折角形璜、弧形璜。半璧形璜和折角形璜從新石器時期到商周形制沒有多大變化。弧形璜從早期圓條形變為龍山文化時期的寬板如同扇面之形。除弧形外,動物形玉璜從商中期開始出現。晚期,除少數仍作弧形,大多製成龍形、魚形等,或雕出細部,或僅陰線刻出輪廓。紋飾上:素麵璜使用的歷史很長,直到漢代都有。有紋璜在良渚文化晚期悄然興起,璜面上陰線或淺浮雕獸面紋;商周有紋璜興盛。商代玉璜有琢成各種人形和動物形,如虎、龍、魚、鳥形。有的璜形佩兩端分別為動物的頭和尾。有的又將璜琢成動物雙頭形。戰國的玉璜,除琢成動物形外,璜飾多飾蒲紋、谷紋。玉璜作為禮器或具有宗教意義應是較晚的事。最早的實物證據是一件良渚文化晚期的半璧形璜上琢制有精美的獸面紋。獸面紋具有驅除邪惡的功能,紋蘊涵著宗教意義。

半璧形璜 江淮地區原始文化

折角形璜 崧澤文化

弧形璜 春秋晚期

琥:圓雕形、片狀體或飾虎紋形虎形器。琥是禮器中的「六瑞」之一。《周禮》中說:「以白虎禮西方」。

玉虎 春秋早期 河南省博物館

瑗:圓形板狀體,中間有一大圓孔,其孔徑與邊徑之比為l:2,瑗的主要用途一是請召的信物。《荀子》說:「召人以瑗」,即欲請人來時,叫使者持瑗而去;其二,引導君王上階之器,以免君王失墜。據說古代帝王上台階時,手執瑗之一邊,引導者執另一邊。

玉瑗 商代中期

玉環 戰國早期 山西省博物館藏

瓏:用玉琢成的龍。亦稱玉龍.當今許多學者把遠古玉器中許多怪異形動物泛指為龍,有的又將龍形或龍紋玉器稱瓏。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歷代關於龍有無數神奇的傳說。許慎《說文》中解釋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秦漢以後,玉龍主要是作為「禱旱玉」,民間認為龍能呼風喚雨。我國民俗,大旱求雨時常祭龍。這種玉龍,可以視為禮器,然而,並非有龍紋的玉器都是瓏。

玉龍 紅山文化

玉磬:一種標準形制如矩尺狀的器物。從殷商到明清都有玉制的磬。磬是中國上古時宮廷舉行大禮奏樂時的主要打擊樂器。在商周的墓葬中,出磬者,都是身份較高的人.

翠太平有象磬 清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二) 儀 仗 器

指各種玉制兵器。如戈、刀、戚、鉞、牙璋、斧等。這些器形源於實用器,但在原始社會晚期和青銅時代的玉制戈、刀、戚、鉞等多無使用痕迹,主要為儀仗用器。

1、玉戈:是商周最重要且出土較多的一種玉兵器。玉戈由援(刃)和內(柄)兩部分組成。與銅戈略有差異的是,玉戈多雙面刃,上下靠刃部有棱,有胡玉戈出現很晚。玉戈有長1m,也有短到3~5cm的。玉戈大約是來源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良渚文化中的一種長條形尖頭石鐮。最早的玉戈出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晚商玉戈大為盛行,春秋後期,幾乎已見不到玉戈。

獸面紋乍冊吾玉戈 商代晚期

2、玉刀:刀一般為船形兵器。玉刀主要在商代,常見有柄與無柄兩種。

王脊棱刀 商代晚期

3、玉戚、鉞、戚璧:都屬於玉斧的一種,由石斧演變而來。

玉鉞 良渚文化

玉戚 西周早期

獸面紋玉戚 商代

4、牙璋:形狀近似玉戈的端刃器。刃緣內凹,有兩個不等長的鋒尖,援部上下邊均呈略凹弧線形,內上有一小圓穿、有闌,飾以繁細的齒牙。標準的牙璋雖只出現在商代,但並不是突然消亡的,在西周還可以見到牙璋的變體,如圖一件器物的援略呈弧形,另一件「牙璋形器」,援末略呈兩鋒尖。這兩件器物可能都受到商代牙璋之影響,但形制已有些面目全非了。

青玉牙璋 商代晚期

(三)喪葬玉

受鬼神觀念和宗教思想的影響,古人相信人的死亡,是靈魂到了另一個世界。他們還相信,要想靈魂永存,得設法保護死者遺體,不讓其腐爛,於是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們都認定玉能保護死者屍體。從戰國開始,漸漸發展成一套喪葬用玉制度。這裡的葬玉,是專指為保存屍體而製造的隨葬玉器。歷史上用過的葬玉主要有瞑目(包括面具、眼帘和眉)、玉琀、玉握、玉塞、玉衣等幾種。

1、瞑目:又名綴玉面幕。完整的瞑目是按人體玉官位置覆蓋的各種形制玉片。瞑目之上,多用玉石把眼鼻口部顯示出來。西周已出現眉及眼帘,器身有小孔,應為供穿連,覆蓋在死者面部及冥中織物上的器物。考古發掘中出土有完整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綴玉面幕。一般認為綴玉面暝是金縷玉衣的祖型。2、玉衣:又稱玉匣。用金絲或銀絲將上千件小玉片聯串而成的衣服,用金絲聯綴者稱金縷玉衣,用銀絲者稱銀縷玉衣。

金縷玉衣西漢中期河北省博物館藏

3、玉琀:放入死者口中的東西,叫唅或含。以玉製成的口含稱玉琀。讓死者口唅東西,最初的用意大概是不願死者空口而去,漸漸附加上了保護屍體、靈魂永存的色彩。所含東西,多為時人認為貴重之物。商周含物為玉或寶物、含玉有蟬形玉、玉魚、珠、方片玉飾、短玉管、珠、貝等。到漢代盛行用玉蟬為唅。

玉蟬 西漢後期

4、玉塞:堵住死者九竅(眼、耳、鼻、口、前後陰)的玉器。塞耳、鼻、前後陰者一般器形如棒,橫截面或六角、八角、圓柱形,一端略細,一端略粗。古人認為堵住死者九竅,可使屍體不朽。5、玉握:葬死者時,執在死者手中的玉器,早期並無統一規定。新石器時代多用獐牙勾,商代有握貝,西周有握碎玉片者,漢代盛行握玉豚,即小豬。豬從原始社會起就是主要家畜,是財富的象徵。在新石器時代墓葬中,有用大量豬頭隨葬的,漢代玉握用豬形,大約也是願死者擁有財富的意思。

青玉面罩西周

玉豬(握) 西漢中期

(四)佩飾佩飾器十分龐雜,有頭飾、耳飾、項飾、手飾、身飾幾個大類。璧、璜、瑗、環形器也有作為佩飾器者。許多器形較小的板狀體,器身有穿孔的各形器物都是佩飾,西周以後,佩飾發展成為成組的「組佩」。

1、玉玉玦 馬家浜文化:一種環形有缺口的玉器。《白虎通》:「玦,環之不周也。」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址中就有玦形器出土,直到春秋以前,多作為耳飾使用。另外,還有符節的作用。古書上說,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還,賜玦則絕。《史記》記載,鴻門宴上,范增勸柔寡斷的項羽早做決斷除掉對手劉邦的時候,即舉起隨身所佩之玦暗示。

玉玦 馬家浜文化

2、項飾:若干件玉器組合成封閉的圓圈,佩於頸項,即為項飾,是現代項鏈的發源。最為精美的是戰國秦漢時期裝飾玉舞人的項飾。這種以玉舞人作為主要部件的項飾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基本構型為:一個大項圈墜子下再連一小圈(春秋時有的小圈為沖牙、觿組成,如同佩飾的下半部分),以金線或絲繩串上各種珠寶玉器,大圈頂部垂墜上吊一板狀體玉舞人。舞人一手高舉及頂,一手下垂。

玉串飾 良渚文化

3、玉鐲:戴在手上的環形器。在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墓葬中曾發現一種由兩件半璧形玉片組成,接合處有孔的玉環,它套在人骨架上,無疑是手鐲。

玉鐲 良渚文化

4、珩:全佩的主幹部分。全佩上各種雜佩,都垂在珩下。珩可能由一塊玉,也可能由兩塊玉做主幹,其形制不定,以在全佩中的位置來確定,只要在全佩中起主幹作用就是珩。

5、牙:全佩下垂的器中,兩旁兩個,叫做「牙」,與當中的沖相撞而發出聲音,牙多作片狀,鏤雕,成雙使用。6、沖:全佩下垂的器物,當中的一個叫沖,有衝擊兩旁之牙而發出聲音的作用,與兩旁之牙合稱「沖牙」。沖的形制多方形或璜形,考古出土有方形沖,中間有圓孔,外邊有凹口。有的是一個蛙形,這種形制較為特殊。

玉沖牙 春秋晚期

7、觿:一種角形器,狀似沖牙,但觿為圓柱形,一般不成對。《禮·內則》:「左佩小觿,右佩大觿。」

玉觿 西漢中期

8、搬指:作圓筒形。一般認為此器是由玉韘演變而來。韘為射箭用具,有鉤弦之鉤,搬指卻無。最早的是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韘,體作圓筒形,下端平齊,上端有斜口,可以套入成年人拇指。正面用雙鉤線紋飾獸形,獸口向下,細長眉;菱形眼,兩耳向後,有一對尖角,身延伸於兩側且略上豎,尾下垂,短足前屈,足端有三爪,獸鼻兩側各有一圓孔,背面靠下端橫刻有一凹槽,用於容納弓弦。這件搬指既可套在拇指上,又可用於鉤弦。

玉韘 商代晚期

9、組佩:成組成套的玉佩飾。又稱全佩。由璜、環、沖、牙垂直懸掛組成佩飾。組佩上有珩,下有沖牙,中間佩璜。

組玉佩 西漢前期

10、璜形佩:只要彎曲成120—180°弧度,兩端有孔者,都被視為璜形佩。

璜形佩 西周

玉鳳 商代晚期

12、龍鳳佩:龍鳳形合雕一體的佩飾。

玉龍鳳形佩 六朝

13、玉人:是一大類。從早期的板狀體到圓雕,從佩飾到宗教的玉佛,形形色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變化。早期的玉人,共同特點是玉人頭較多。商晚期玉人頭出土頗多。器形及用途已發展為板狀佩飾和主體圓一雕陳列用器。前者有一至數個穿孔,後者一般無穿孔,底部有平面或二、三個接觸點的都保持在一個平面上,便於擺放。圓雕玉人可以分為兩種型式:I型:圓雕人頭。可分二式:I式,寫實性較強,如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人頭,圓弧型頂,眼窩深陷,直鼻,小嘴微閉,側面各有一緊貼頭部的耳朵,刀法簡練,線條流暢,與真人相似。頸下有圓孔可穿系。Ⅱ式:高冠帶角,臣字目,嘴寬扁,是一極為誇張的人頭形。

Ⅱ型:圓雕玉人,雕出人身從頭至足之形,亦可分為二式。I式:站立形,以婦好墓所出男女合雕裸體玉人為例,兩面輪廓基本相同,頭上有兩個角狀髮髻,腰細短,腿粗長。男性雙眼外凸,眉寬長,雙手放胯間;女性眉微彎,臉清秀。Ⅱ式:一為戴冠側身跪坐形,頭盤長辮並帶冠,冠在靠額前捲成圓筒狀,雙唇緊閉,臣字目,吻部微凸出,上身穿交領窄袖口衣服,衣上飾雲雷紋,腰束寬頻,足下著鞋,左腰插寬柄形器。形象傲慢。另一人為無冠,跪坐,雙手撫膝狀。頭頂中心梳一短辮,下垂到頸部。赤足,有衣。胸部雕獸面紋。兩腿間有一圓穿,可以插嵌,有人推測其為女奴隸形象。總的說來,商代玉人與其它器物上的人物形象接近。紋飾和形象都有典型的商代風格。西周玉人發現不多,未見跪坐或雙腿分開站立形。西周的玉人似乎更注重寫實。周原出土過一件圓雕玉人頭。捲髮,深目、高鼻,很象西域人,比例、線條與商代有明顯的區別。甘肅靈台白草坡出土的兩件玉人,頭戴高冠,著長袖長衫,雙手插在袖中,拱於小腹上,衣服蓋到腳。整個器形呈柱狀。傳世品中有兩件定為西周的玉人,均戴尖頂形高冠,單腳跪坐,器身也趨向長柱形。春秋戰國時期的玉人雕刻精美,人體各部位比例也更為合理,主要造型特徵是:玉人頭部所佔比例明顯過大,雙於插於袖中拱於胸前,衣服蓋近腳踝部,衣服上紋飾較少。戰國玉人,具有強烈的民族和區域特色。人體各部位比例適當,寫實性更強。如河北平山中山國所出玉人,其中一種頭上有牛角形冠(髮髻?)雙手拱於胸前,長衣窄袖,衣上有幾何形圖案紋飾。另一種為中原人形象,從正面看,除頭部有些輪廓外,在肩以下至腳象一個豎長方形,雙手拱於胸前。人物表情嚴肅,刻板。

戰國時期的玉人出現上述刻板情況,可能是因為另一種全新形象的玉舞人出現,使傳統題材趨於停滯,甚至倒退。玉舞人扭動的身軀和飄逸的衣袖,以及一袖甩過頭頂、細腰、杏核眼的造型,都反映出戰國時人擺脫了傳統禮教束縛,生活瀟洒、奔放,同時,玉工對生活的觀察也有了一個大的飛躍。漢初的玉人,一改戰國的窄袖,變成大袖,有一種玉人面部表情呆板,雙手下垂,長袍從腿以下呈喇叭狀,和同時的一些陶俑極為相似。此外也有象戰國那種長方形狀的。漢代還有一種常見玉人—翁仲。器身呈長筒形。雕法粗糙,長袖大袍。實際上它是由戰國的那種呆板玉人演變而來的,由於玉工只用幾刀雕出,故有「漢八刀」之稱。漢代玉舞人,身肢的扭動更厲害,腰帶更長,甩袖越過頭頂,為其顯著特徵。魏晉以後,受民族融合和佛教的影響,開始用玉材雕佛。北魏宣武帝元恪於恆農荊山造珉玉丈大佛。玉材太珍貴難得,在得不到時以白石或粉石代替,但題銘仍稱「玉」。新疆產玉的地方和闐國也用玉造過佛像。元代丞相伯顏在於闐國鑿井得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脂。清代宮廷中也曾用玉碾佛,還從緬甸引進白玉佛,供奉在全國一些名剎中,供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玉佛越雕越大。漢以後的玉人,主要據刀法、衣飾斷代。

玉人 江淮地區原始文化

腰佩寬柄器玉人 商代晚期

玉舞人 西漢前期

青玉坐佛像 清中期

(五) 生產工具以玉材琢成生產工具,主要見於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隨著青銅冶鑄業的繁榮和鐵器的出現,玉工具漸漸退出歷史舞台。玉工具有斧、錛、箭、鏃、斤、鑿、刀等,與青銅工具形制基本一致。殷墟婦好墓,三星堆祭祀坑、江西新干大墓等處都出土了大量玉制工具。

玉鏟 商代早期

玉錛 商代晚期

玉鏃 商代晚期

(六) 生活用器

指一些玉制器皿。最早的玉制器皿出現在商代,如玉簋。戰國秦漢,常見的玉器皿有:玉角杯、玉卮、玉奩、玉燈、玉羽觴,與同期的陶、銅、漆器形制相同。唐宋以後,玉碗、碟、杯、瓶、文具、酒具都有玉製品,仿古玉器皿也在這以後開始製作。

白玉八瓣花形杯 唐

(七) 陳設有玉山子、玉屏風、花插、香熏、玉獸等。玉陳設雖以清代多見,但商周時的一些無穿孔小件圓雕玉器也可能是玉陳設。有些仿古玉器皿也是為陳設而制。1、玉山子:所謂玉山子,即以玉雕成一座小山,上面雕以樹木、房舍、人物,以園林型和山水畫型題材居多,因為是小型化了的立體山水,故稱「山子」。明清時才出現這種造型。玉山子以清代最為有名,如「大禹治水圖」等。

青玉秋山行旅圖山 清乾隆

2、文具:文房用具。如筆筒、鎮紙、筆架,都有用玉為材製成的。

青玉橋形筆架 清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雙蟹鎮紙 清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八)雜器不能歸入以上幾類的器物,歸入雜器。比較常見的有帶鉤、如意、璇璣、剛卯、玉帶、玉劍飾等。1、帶鉤:用在服帶上之鉤,主要是綴在腰帶上鉤掛佩物,器身略呈「S」形,一端有鉤,背後有柱。最早在戰國早期墓葬里即出土有玉帶鉤,因此它不是一般認為的由戰國中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中原內地服飾發生了大的變化,帶鉤才、大量出現在中原的。

包金嵌玉銀帶鉤 戰國中期

2、璇璣:從漢代起,人們認為所謂「璇璣」是觀測天象用的儀器。後人將一種璧形、外廓周圍有向外順向凸出尖角狀的玉器稱為「璇璣」。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該器是從璧演變而來,其真正用途尚待進一步研究。

玉璇璣 商代早期

3、剛卯:四方柱體小玉器。為便於佩帶。自頂至底有通心穿。方柱體四面每面有字2行,共計34字:「正月剛卯既夾,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命祝融,以教夔龍,療蠖剛癉,莫我敢當。」剛卯取文中首句剛卯二字。漢代盛行佩剛卯,當時人認為它有辟邪壓勝的作用。

玉剛卯、玉嚴卯 明中期

4、玉如意:形體長條。呈S形,象勺之形狀,有一長柄,柄前有一扁圓形結。如意在魏晉時已產生,但以明清兩代最多。

和田墨玉刻詩如意 清早期

5、玉帶:此處特指束衣所用之玉帶。由若干厚薄不一的小玉板組成。每一塊玉片為長方形,方形或半圓形。帶板用玉起源於南北朝。各級別官員使用不同規格、數量的帶板,從唐代起已有嚴格規定。玉帶所用之玉板上製作精緻,常雕有紋飾。

白玉蕃人執鳳頭壺帶板 唐

6、玉劍飾:裝飾在劍和劍鞘上的玉件,有標、璏、琫、珌等。標:是指刀室末端即劍柄或劍鞘下端飾玉。璏:劍格飾玉。珌:裝飾在劍鞘口琫對面的小方玉。琫:劍鞘口飾玉。

玉劍珌 西漢


推薦閱讀:

中國境內的陸生有毒蛇類
中國10大銀杏村,最美的就藏在蘇州!
中國模式的社會屬性與內涵
吳思:中國的言論自由有五層結構

TAG:中國 | 演變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