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頸動脈超聲到底查了啥?

好大夫在線 2017-04-11

近期,有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來神經內科就診,主動要求進行頸動脈超聲的篩查。這反應了老百姓對健康的重視,從這個角度來講是一件好事。

但是,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醫生,也越來越體會到,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頸動脈超聲檢查的意義所在,反而因為檢查報告帶來了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慌,造成了過度要求檢查和治療。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頸動脈超聲檢查到底查了什麼?它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希望幫助您更好地進行醫療和保健。

Q1:頸動脈檢查,到底查了哪些血管、哪些疾病?

超聲可以檢查頸部的多支血管,包括頸動脈系統和椎動脈。

通常「頸動脈超聲」說的是頸動脈系統。頸動脈系統根據部位不同又分為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在這些血管中,頸內動脈是最重要的。頸內動脈分為左右兩側,分別供應左右大腦半球的大部分(前部2/3)。

頸部血管超聲可以同時檢查椎動脈。椎動脈分為左右兩側,供應大腦半球後部的後1/3、腦幹和小腦。由於椎動脈起源於鎖骨下動脈(多數情況下),兩者關係密切,因此有時也會檢查鎖骨下動脈。

頸部血管超聲可以檢查的最常見的疾病有:頸部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包括斑塊形成,嚴重時造成的血管狹窄甚至閉塞。

其次還可以檢查某些類型的血管炎(如大動脈炎)、血管夾層(如頸動脈夾層、椎動脈夾層)、放療後頸部血管狹窄、纖維肌發育不良、動脈瘤、頸靜脈疾病等。

Q2:頸動脈超聲報告都寫了啥?

頸動脈超聲報告一般會描述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一般超過0.10cm就診斷為內中膜增厚。

還會描述血管壁有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下簡稱斑塊)以及斑塊的部位、數目、大小、形狀、回聲特性等。斑塊大小常常用「長度(cm)X厚度(cm)」表示。

如果斑塊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血管狹窄,這時報告中會描述狹窄的部位、程度等,狹窄程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還有一些其他更為專業的參數如管徑、血流速度、其他血流動力學參數等,沒有醫學專業背景者就很難自己看懂了,這時候請專業的醫生為你解讀吧。

Q3:頸動脈超聲報告描述的這些,說明了啥?

患者看到頸動脈超聲報告,還是會一頭霧水:什麼是內中膜增厚?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什麼是血管狹窄?內中膜增厚、斑塊、血管狹窄之間有啥關係?

別急,我來一個一個地給大家解釋一下。

血管壁包括了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內中膜厚度(IMT)指的是血管壁內膜和中膜的厚度。IMT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它反映了血管的年齡。

打個比方說,就像皮膚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長皺紋一樣,IMT增厚反映了血管壁的老化。平均年齡每增長10歲,IMT就會增加0.01cm。超過0.10cm就可以診斷為內中膜增厚。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簡單地講,就是脂質在血管壁沉積造成斑塊,也是血管壁一種病理性老化過程。

各種病因都可以導致血管腔狹窄,最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打個比方說,就像水管壁生鏽、管壁增厚、水管內徑會變細狹窄一樣。

內中膜增厚經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它增厚到一定的程度就變成了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

但是,內中膜增厚並非全部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並不一定會發展成為斑塊,因為高血壓病、老齡等都會導致內中膜增厚。

當斑塊嚴重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就會導致血管腔狹窄。比較小的斑塊不會導致狹窄,此時不需要計算狹窄率。

Q4:血管狹窄70%是啥意思?為什麼要計算血管狹窄率?

簡單地說,血管狹窄70%的意思就是指,血管堵了70%,還剩30%是通的。

血管狹窄率有很多種計算方法,根據計算結果將狹窄程度分為<50%、50%-69%、70%-99%、100%(完全閉塞)。

之所以要計算血管狹窄率,主要目的是在於指導下一步的治療和選擇治療方案。

比如無癥狀頸動脈狹窄70%以上,需要考慮手術或者介入支架治療;癥狀性頸動脈狹窄50%以上,需要考慮手術或介入支架治療;閉塞者除少數例外情況,一般不能再做手術或支架治療。

不管手術還是介入支架治療,一般都需要同時進行內科藥物治療。

Q5:為什麼超聲的檢查結果和其他檢查結果不一樣?

常用的腦血管檢查手段包括超聲、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數字剪影腦血管成像(DSA)。

這些檢查方法由於原理不同、狹窄率計算方法不同,所以最後報告的狹窄率也不會完全相同。

不同的檢查方法和計算方法各有優勢和不足,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轉換規律,臨床的醫生會根據不同的影響表現作出綜合判斷。

Q6:頸動脈超聲正常,是不是就不會得腦卒中?

頸動脈超聲正常,也只是說明頸部這一部位超聲所查到的血管是正常的,但是還有其他部位的血管是沒有檢查的,比如心臟的冠狀動脈、除頸部之外的腦血管等等。

那些沒有查到的部位不一定也是完全正常的,可能或多或少也存在問題。而且腦卒中的原因有很多種,動脈粥樣硬化只是其中常見的原因之一。

因此,頸動脈超聲正常和是否發生腦卒中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對應關係。

Q7:頸動脈斑塊脫落就會導致腦卒中?

很多人其實都會問這個問題,並且常常因此而過度焦慮、擔憂。

實際上,絕大多數較小的頸動脈斑塊都不太可能脫落。比較嚴重的斑塊有發生破裂、繼發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導致腦卒中的風險。

Q8: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何治療?治療後斑塊能消退嗎?

針對生活方式危險因素: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超重或肥胖者需減體重。

針對疾病危險因素:血壓、血糖、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在高膽固醇血症方面主要是他汀類降脂葯。

要進行心腦血管病風險評估:風險相對較高的患者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最常用的是腸溶阿司匹林。

當然,選擇何種藥物還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其他基礎疾病,年齡因素也很重要。

根據研究報告,長期嚴格地控制各種危險因素,經過超聲檢測隨診觀察,發現有些患者的斑塊可以縮小(也稱為「逆轉」)。

但是,這是很難的,完全消退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治療爭取達到的目標是——不讓斑塊隨著年齡進展,或進展較慢。

Q9:我們該如何看待頸動脈超聲檢查?

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頸動脈超聲檢查只是一個窗口,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動脈硬化的程度。

我們篩查血管超聲的目的在於針對腦卒中高危人群,及早發現血管狹窄,進一步選擇更加積極的治療方法。比如發現頸動脈重度狹窄者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術治療,以預防可能發生的比較嚴重的卒中。

但是,血管重度狹窄者畢竟占極少數,更多書的情況是發現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此時能夠提醒我們要干預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療相應的疾病危險因素。

我們可以用疾病鏈來比喻腦卒中的發病:

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吸煙、肥胖、酗酒、久坐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疾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血管硬化、斑塊、狹窄心腦血管病(腦卒中、冠心病)。

有句老話叫「上醫治未病」,不管有沒有狹窄,有沒有斑塊,我們都要注意控制危險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和疾病危險因素。

頸動脈超聲發現斑塊就惶惶不安過度焦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頸動脈超聲沒有問題就覺得萬事大吉,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錯誤的。

希望大家都能正確、科學、理性地看待頸動脈超聲的檢查,糾正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擁抱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孫葳醫生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擅長:腦血管病,少見原因或不明原因的腦血管病病因查找,腦血管狹窄的診斷。有相關問題的朋友可以在這裡諮詢哦(看看其他患者的問答)

關注好大夫在線的四大理由:

每篇內容都有知名三甲醫院大夫審核,放心!

編輯是醫學生出身,能寫會畫,

把難懂的醫學術語變通俗,省心!

期期圖文並茂,語言幽默,看起來開心!

更有15萬名權威專家為您在線答疑,貼心!

推薦閱讀:

1000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體會與思考
頸動脈常見疾病超聲診斷
雙側頸動脈硬化伴多發斑塊形成應如何治療?急!
疾病科普|頸動脈斑塊危險性,如何判斷?
頸動脈硬化的飲食調節

TAG:動脈 | 頸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