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熱程度的節氣,表示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最熱的時候,故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古籍《群芳譜》中也說:「暑氣至此尚未極也。」這時,暑氣上升氣候炎熱,但還沒熱到極點…>>>> 小暑農事與諺語 小暑習俗 小暑黃鱔賽人參 每個節氣都有特有的食物,而這種食物往往在這個節氣裏成為特定的美食。就如同「冬至」吃餃子,「夏至」吃涼麵,「小暑」這一天的美食是黃鱔。
遠在2000年前的我國古代就已經把黃鱔列入食譜之中了,不少文人墨客更對黃鱔大加讚賞,如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吟食物中,有「雜藥多剖鱔,和黍半蒸菰」之句,意為吃黍米飯時,須配以蒓菜與鱔魚製作的菜肴為妙。清人黃家驥在《湘江竹枝詞》中也留有「蒓菜鱔魚新產出,桃進春城價更高」的吟。>>>> 吃黃鱔的傳說 那為什麼偏要在小暑這天吃黃鱔呢?相傳,遠在三國時期,「醫聖」華佗得罪了曹操,被打入死牢,他痛惜自己的一身醫術未能傳人,思忖著想把醫書交給自己的夫人。看管華佗的人敬仰華佗的醫術和樂善好施,便決定為他做傳書人。不料走漏了風聲,傳書人被殺,書也被燒成灰燼。灰燼飛落到水田,恰被黃鱔吃了,從此黃鱔變得特別命大。由此,人們認為黃鱔可以去除百病,免遭災難。…>>>> 其他地區飲食習俗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時節是台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台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台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產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 「六月六,曬紅綠。」 在小暑時節,各地還流傳著不少習俗,尤其是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天。農曆六月初六有很多節名,如「姑姑節」,此時正值農閒季節,農村婦女得閒要回娘家看父母;如「翻經節」,據說始於唐朝,寺院藏經在這一天要翻檢曝曬;如「曬衣節」,人們在這天要把衣服(書籍)拿出來晾曬,謂之「曬龍袍」,據說此日晾曬後,可以避免被蟲蛀。還有天貺節,「貺」的意思是賜贈,即天賜之節。 傳說故事:這一天,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和「炒麵」之因,故稱天貺節。此日群眾有吃「炒麵」之俗,即把新麥炒熟磨成麵粉,用水和紅糖調食,俗稱「吃炒麵」,傳說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氣。
在不少農村地區,有「吃新」的習俗。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先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全家圍坐一同吃嘗新酒。而在城市,一般會買來新米,與家中的老米同煮,輔以新上市的蔬菜。在鄉下,一般在小暑過後逢卯日「吃新」。其實,「吃新」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吃辛」,時間定於小暑節後的第一個辛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的說法。但是,由於「辛日」的日期不固定,所以,這個節氣逐漸被淡化了。>>>> 小暑養生 養生食譜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炎熱的天氣,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小暑節氣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小暑節氣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吃「苦」嘗「酸」保健康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苔菜等。盛夏時節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但要適量,否則傷胃。 人們出汗多而易丟失津液,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斂汗止瀉祛濕,且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炎炎夏季,人們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精神養生法則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則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素問·保命全行論》亦云:「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道教經典《太平經》也反復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學說,即「人慾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說明,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積極鍛鍊,才能得到長壽之軀。
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 宜少動多靜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按照中醫理論,小暑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陽氣在中醫裏又叫「衛陽」或「衛氣」。這裡的「衛」是衛兵、保衛的意思,也就是說,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一樣,負責抵禦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一個人,只要陽氣旺盛,就會百病不侵。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於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人們在工作生活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這個時候,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熱熱熱——小暑不「小」 小暑大暑暑相連 「夏滿芒夏暑相連」。過了夏至,就是相連的兩個叫「暑」的節氣了。今年小暑的性子有點急,不等時間的轉換來表達一下心情,就一個大步衝到人面前了,並且赤裸裸的,半點也不想掩飾。這些天,幾乎每天一大早,太陽就紅彤彤地出來了。 >>>> 「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均說明瞭這一時期的熱。「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雷雨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由於這段時間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澇顯得尤為重要。農諺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經驗。意思是說,小暑日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衝決圩堤。秧苗喜歡高溫,「人在屋裏熱了跳,稻在田裏熱了笑」。暑天裏的農民辛苦,天熱得發狂,太陽像下火,他們仍要加倍勞作。暑天總能見著滿臉是汗的農人,在農田裏拔草或施肥。只有他們,才會在秋日站在金黃的田野裏,嘴裡嚼著飽滿的顆粒,如品山珍。 暑天到了,怎會不熱呢? 《易·係辭上》說:「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想來還是古人聰明,僅這個「暑」字就夠你琢磨的了。「暑」字從日,者聲,「者」的甲骨文像火燒木、火星四濺之形,本義即指炎熱,後引申為炎熱的季節。如果按照王安石分析字的方法望文生義一下,單從字的結構而言,「者」字一般是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於「……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太陽在上面高高地照著,下面所有的都被炙烤著,能不熱嗎?當然,拗相公的方法牽強附會的多,也鬧了不少笑話,但分析這個「暑」字似乎離本意還不遠。
「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暑是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呢?自然為小熱,還沒有熱到極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說的「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也是這個意思。 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包括台灣地區的小暑節氣,正是颱風來臨之際,《台灣府志》記載:「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臺……臺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五、六、七、八月發者為臺。」>>>> 小暑與「三伏」天 民間有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即「三伏天」。>>>> 從農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時間內俗稱為「伏夏」季節,有初伏、二伏、三伏。人們說,「熱在三伏」,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極旺的時候。按照中醫「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一些冬季常發而以陽虛陰寒為主的慢性病,多可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得以好轉,甚至痊癒。這就是中醫稱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那麼,什麼是「伏」呢? 「伏」字是一個會意字,由「人」「犬」組合而成。犬在家畜中與人的關係最為密切,人在的地方,犬總伏處其旁,所以「伏」字的本義即是趴下。關於「伏」字最早的記載是在春秋時代的秦德公二年,也就是西元前676年。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學說…>>>>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避暑 跟著古詩學避暑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意思是說小暑以後,暑熱的天氣特點更加突出,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所以這個節氣養生強調要注意補充體力,避熱解暑。 所謂避熱解暑,就是外在注意不要在陽光下曝曬,內在多吃一些清涼消暑的食品,後者也是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另外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這是民間常用的去暑方法。>>>>
精神勝利法:熱憑靜勝 暑日炎炎,人皆苦熱,古今都是一樣的。古人用毒日、溽暑、煩蒸、炎燠等豐富的言辭形容暑伏天氣,更有「火傘當空」、「大火颺光」之類的比喻,足見暑熱之威,著實令人頭痛。 清代有個士人,病暑氣急,想登雪山浴冰而不可得,遂把一塊雪白的玉石置榻之左,名為「雪山」,又把一隻盛滿清泉的白瓷缸置榻之右,名為「水井」,終日坐臥其間,只覺暑氣消去,涼境漸來,彷彿真是登雪山而浴冰井。這個故事也許有人聽了要發笑,以為此君不過是文人癡病發作,遺人一則笑料而已。其實不然,這種想入非非的消暑法,在今天可能會找到科學上的根據。 事實上,另一種精神勝利法即所謂「心靜自然涼」,似乎信者更多些,所以也就成了大熟話。不過,真要以此抗暑,恐亦非易事。宋人葉夢得《玉澗雜書》就有個記載,說是歐陽修曾問宰相杜衍如何禦暑,杜衍回答「惟靜坐可以避暑」,但書中隨即指出:「能為此見者幾人乎?」>>>> 策劃:熱浪滾滾,高溫如何避暑 蟬歌不止——小暑裏的動物世界 小暑時節,正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蘆葦下、草叢中都是螢火蟲的發祥地,只要有綠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見到那忽明忽暗的點點白光,就像天上的星,閃閃移動,在徐徐的風中,伴隨著人們度過漫漫長夜。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正因為是忙季,我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這個悶熱的季節,蟬歌不止。劉禹錫說:「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淒涼耳,如聞斷續弦。」有誰會像劉禹錫這樣理解蟬呢?我自愧不如,我只能在蟬鳴裏生出或深或淺的鄉愁。「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既然常說「故鄉的方向在風裏」,在欲雨無雨悶熱粘人的暑日,如秦觀一樣,「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能將夢中的文字放牧到一池青荷裏,做一個放牧文字也放牧自己的人也是不錯的。 《周書》上說:「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鷹乃學習。」溫風其實是蒸騰的暑氣,它絲毫吹不動樹上的枝葉。 天剛放亮,促織不叫了,老鷹立即把小鷹轟了起來,「夏練三伏」,小暑正是學飛的大好時光。老鷹把小鷹帶到懸崖上,突然把它扔了下去。小鷹拚命拍打著翅膀。終於,它飛了起來。也有很多小鷹,就這麼活活摔死了。 歷史上有兩個人鬥蟋蟀最有名。一個是唐玄宗。因為他的喜好,宮中的妃嬪們把玩蟋蟀變成一種時尚。她們用小金籠提著蟋蟀,晚上放在枕邊聽它吟唱,白天拍手看它搏殺。可是好景不長,「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赫赫帝王,最終落得晚年淒悽慘慘。另一個玩蟋蟀的好手是南宋太師賈似道。當他忙於創作歷史上第一部玩蟋蟀專著《促織經》時,蒙古軍已席捲而來。書成了,他人被殺,國也滅了…>>>> 編輯: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