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視
愛看書的人多半是愛「文」之人,無論是文字,文章,還是文化,都可以稱其有種「隱形的力量」,特別是中華傳統文化,內涵深厚,意義深遠,與之結緣者,想必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者了,正巧,《以文養身》這部書作的作者便是這樣一位珍者。
《以文養身》分為四章,分別為:人生百味,家中長短,尚友古人,書里乾坤。它們源於生活,延於傳統文化,古今聖賢以及其著作等在胡素老師的筆下得到了精闢的闡解,其精髓、睿智、文化意義皆飽滿。
在物質及商業為核心主宰的社會趨勢下,人們多了幾許浮躁,患得患失,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走的路到底正不正確,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給自己下的「套」中無法掙脫,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們的糾結,我們的不淡定,都是源自對「文」的疏離與缺乏,這個「文」不僅僅代表的是文字、文學、文明、文化,也代表著可以幫你撫平內心浮躁,心靈思想上得以歸真升華的那一幅篇章,文章多從身邊的人事和社會的熱點著手闡述義理變通之道,易與現代人產生思想和心靈的強烈共鳴,也能給人們的精神境界帶來一縷柔和的陽光,不世俗,不激進,源於質樸,寫的人投入歲月與流年,看的人拾起心花瓣瓣。
旅行的意義
人生,有一種幸福叫旅行,生命,有一種覺醒在路上;人生的色彩,因旅行而斑斕,生命的氣息,因行走而芬芳。旅行是喚醒生命活力的一種方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這是《莊子》里對天地最敬畏的描述。意思是天地的大美、四時的序列、萬物的榮枯,都是自然的偉力所致,天地大美是醇和之美、大和之境。旅行就是將人的情感遷移到自然面前,融於萬物,就是為告訴每一個生命,走出自我的狹窄,不必為一人一事一物所拘泥,有時候學會順應也是人生之智。
旅行是學習亦是領悟。我一直認為最好的學習是在有字中讀書,在無字中學習。旅行中,我們一路走來,會領悟到群峰玉山的巍峨壯麗、各地瀑布的氣勢磅礴、江河湖海的煙波浩渺、自然花草的絢爛與靜美、歷史文化的古樸與端莊,而這些自然特質對於一個有著成熟人格和豐富生命的人來說,應該是精神品格最高貴的具備或追求。所以,最好的領悟是在行走中,最好的老師是自然萬物,即所謂萬象皆師。
高處不勝寒
人在越高的地方便越覺得冷,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寫的那句:「高處不勝寒。」其實,這句話還有一層哲學旨意是,人的精神境界或是社會地位越往高處走的時候,同行與陪伴者越少,便會越感到孤寂。可是又有誰不是在被人生入世的價值觀所不停地激勵著呢?世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美其名曰:風雲人生為夢想奔走,汗水淚水為理想堅守。可人生偏偏又是個患得患失的過程,當你有一天終於登上了自己構建的人生大廈的頂端,在領略了「一覽眾山小」的絕佳風景之後,驀然回首,身邊卻沒有了聆聽你說話的人。從而,多少辛酸在其中,欲訴無人能懂。
最近,我總在思考兩個問題,為什麼歷史上歷朝的開國帝王都極其的孤冷?為什麼歷史上那些文人騷客都愛酒,都愛狂放?我認真思索了多時,腦海里最後得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寒冷。對於帝王來說,這一份寒冷還包含著江山縱橫後的曲終人散,是輝煌後的暗淡,繁華後的冷清;對於文人騷客來說,是心存濟世的高貴情懷無處揮灑的悲涼,而漸漸的習之冷、志於冰,或漸漸的放浪形骸,自升焰、自焚身。
與武則天對話
媚娘你好,請允許我這樣地稱呼你。因為,在我心中,你不是女皇,你不是則天,而是朋友。我曾一遍一遍地去讀你的人生,曾一次一次地坐在你的「無字碑」下感慨你的一生。
你的一生是傳奇的。在封建帝制男尊女卑的社會,你顛覆傳統,實現了鳳凰壓龍的宏願。你愛好詩書、興賞文字,你大氣睿智、風情萬種。你縱橫捭闔、文治武功,改朝換代、垂名千古。你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你說你最喜歡「日月凌空」這四個字,你說「朕要如日之暖,如月之明,高凌雲空,澤被天下蒼生」。你的霸氣千百年來無他女可及。
(摘自《以文養身》,作者:胡素)
推薦閱讀:
※故鄉的年味,兒時的夢
※今日穀雨,你知道為什麼要喝茶嗎?
※戊戌開篇-簡評六十甲子戊戌流年運氣(甲子旬)
※中國動漫產業: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蓮紋與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