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國的發展史

茶在中國的發展史

  中國茶是全球公認的茶發源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源頭。

  各朝代有關名茶的著作如下:(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國史補》、陸羽著《茶經》(公元775-780年)以及詩人李白、盧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詩歌中,均有名茶記載。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床史?食貨志》、歐陽修著《歸田錄》、葉夢得著《辟暑錄語》、宋徽宗著《大觀茶記》、蔡襄著《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唐庚《鬥茶記》、熊藩《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均有名茶記載。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馬臨《文獻通考》對名茶和茶的產地作了記載。西湖龍井始於元代,虞集的《游龍井》詩中有記載。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有關茶葉的專著很多,達五、六十種,記載的名茶也多。其中以顧元慶於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譜》和屠隆於萬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箋》,以及許次紓於萬曆二十五年撰寫的《茶疏》這三部書中記載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有《廣群芳譜茶譜》、陸廷燦所撰《續茶經》,彭昌運的君山茶詩。

茶的傳說與發現

  神農,也就是遠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傳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農時代。神農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去採集草藥,他不僅要走很多路,而且還要對採集的草藥親口嘗試,體會、鑒別草藥的功能。

  有一天,神農在採藥中嘗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乾舌麻,頭暈目眩,他趕緊找一棵大樹背靠著坐下,閉目休息。

  這時,一陣風吹來,樹上落下幾片綠油油的帶著清香的葉子,神農隨後揀了兩片放在嘴裡咀嚼,沒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於是,再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神農便採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後來,就把它命名為「茶」。

  神農的傳說有很多,神農是中國古代先民的典型代表,神農傳說中的種種發現和發明,也就是那個時期廣大人民的勞動智慧的集中體現。神農時代,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已逐漸趨於發達,茶葉的解毒功能在日常採集勞動中已被認識。

中國茶道先聲  唐代飲茶的風氣已頗盛行,不僅貴族們喜愛啜飲,民間飲茶之風也大為流行。

  當時陽羨唐貢山所產的「貢茶」,是皇室喜愛的珍品,產量不多,非常名貴,那時陽羨茶得在清明前送到長安,做好的茶,即快馬加鞭,月夜奔行數千里,到朝廷必先薦宗廟後賜重臣,以茶開清明大宴,茶的身價由此可知。

  因受到宮廷的重視,才由官府培植茶樹,於是茶樹由野生而成農物栽種。接著民間再種植,因此有了「茶稅」的出現。

  「上有所好,千必有什焉者。」由於上位者的喜愛與重視,民間亦群起效尤,於是飲茶蔚為風尚,尤其是各大都市到處可見茶肆,茶經有云:「……謝安、左思之徒,似皆茶飲,是以與時俱廣,浸於世俗。至國朝而盛,兩都荊州、渝洲諸地,已為每家必飲之物。」這是描寫茶飲盛行的情況。

  又封洛見聞記載:「開元中泰山有降魔大師,與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依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由這兩段記載,方可為茶飲風行的佐證。而詩風盛行的唐代,詠茶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也更證明當時的茶風。

  陸羽,唐代竟陵人,又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對茶有很深的造詣,時人稱之為「茶神」。他奉詔著茶經。

  茶經一出對飲茶之風,尤有推波助瀾之勢,全文分上、中、下三卷,共有十個單元: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等十章,對茶有全盤的介紹,是中國茶道的先聲,也是中國茶道最原始最具體的指導原則,以後的茶書皆依此改良。  唐代諸多名家也都是嗜茶者。繼陸羽之後的茶道名人當屬盧同,隱居少室山,自號玉川子,著有「玉川子詩集」,嗜茶如命。所著的「走筆調孟諫議寄新茶」詩妙趣橫生其中的「天子須啊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及「盧同七茶」更為後來品茗者傳誦不已。

  唐時不僅國內飲茶,也輸往各國。由「榷茶使」司掌,宋稱為「茶馬司」,當時來華留學生也以日本為多。日木僧人「最澄」,學成後將茶苗帶回日本,於是日本開始植茶。

  至宋代日本榮西禪師來我國留學,就所學心得寫成「吃茶養生法」,日本的茶經於是誕生。日本的茶道開始宏揚,千江戶時代產生無數流派,且注入日本人的精神,再賦與宗教及禮教意味,成為「日本茶道」。

宋代

  宋人飲茶,基本上仍依循唐朝的準則,又從高雅的享受更發揚光大,這與宋代理學的清談也有關係。於是士大夫爭相講求茶品、火候、煮法及飲效等。

  並已經不再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有關於茶的吟詠更是藻墨豐富、舉之不盡。而當時「茶禮」及「奠茶」兩種習俗的存在,是使茶更為民間重視的原因,至今民間相親,還是有讓女方奉茶給男方來相親的親友的習俗。  「工書畫、通百藝」的宋徽宗更是以皇帝之尊,親著「大觀茶論」二十篇,其中雖仍與蔡襄(字君謨)的「茶錄」雷同,但仍是茶道中珍貴的至要文猷。

  宋朝文人也都是品茗行家,如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司馬光、蔡君謨…等,也都有詩句贊茶,甚或著文立論。

  其中東坡與君謨的「鬥茶」及東坡與司馬光的「墨茶之辯」更傳為佳話,而民間也常以鬥茶為樂,所謂「墨茶之辯」是指有一天司馬光開東坡的玩笑說:「茶與墨相反,茶欲白(宋時評白茶第一)。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君何以同愛此二物?」蘇軾不加思索的答道:「奇茶妙墨俱香,公以為然否?」真是妙人也妙語。

  也有段關於蔡襄品茶識茶功夫的記載如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了八個茶餅,還起了個雅號叫「石岩白」,遂四個給蔡襄。另四個送給京城的翰林學士---禹玉,一年後蔡襄從福建返京城訪禹玉,以最好的茶待客,蔡襄嘗了一口說:「此絕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不愧此道行家。元代

  元朝對於「茶文化」最大的貢獻,應足將「茶」推廣到四大汗國的領域,北達俄國,西抵波斯及地中海以東之地。雖史料並無元朝茶事擴展的記載,但尤人本為蒙古游牧民族,唐宋也以茶安撫。

  對茶應有份好感,以是沒那份品茗的風雅罷了,隨著領域的擴展,而將生活必須的茶發揚於外,並非不可能。而民問品茶之風,或可由元曲中「坐燒丹忘記春秋……淡飯一杯茶去,」略見避世隱居的寄情山水之趣,與茶、飯並列的普遍。

明代

  明代,茶的形狀已慚由團茶受成散茶,於是唐宋飲茶的準則也做了增補或刪除。由原來的煮茶改為泡茶,程序也因而縮減,同時也發明了「炒菁法」,在未發明炒菁法之前,茶葉是采「自然醱酵」,在炒菁法發明後才開始有了綠茶及紅茶的製造。

  不過當時除了採用「泡茶」的方法。乃沿襲著「煮茶」法。只是在器具及過程上校簡化罷了,就正如我們現代又比明代更簡化一樣。

  此時茶肆的經營已很普遍,民間品茶的活動,由戶內而轉向戶外,且時常舉行「點茶」「鬥茶」之會,大家相互「較精」比賽技術的高下,一時蔚為風尚。  其中明代茶具很是出名。

清代以後   清朝至皇太極入主中原及多爾袞攝政以來,雖仍沿舊明之制。但法規尤為嚴密,且又屢興「文字獄」,文人精力與漢族思想途而受挫,文人已無心吟詠「茶」了,再加上清末經鴉片、英、法甲午諸役後,民心士氣危弱。

  民族自尊心也大損,挾西洋船堅炮利之餘威,茶飲似乎也為洋水沖淡了。民間飲茶的風氣似不如前朝的盛行,有關茶的書冊。

  坊間幾無所見,文人談及茶茗者亦較少。而達官貴人間相往來,竟有[端茶送客]的陋規。即當賓主言談並不融洽時,仁人會令僕人獻茶,這等於下逐客令,知趣的訪客最好儘快離辭,免得自討沒趣,這和從前「客來烹茶」、「敲冰煮茗」、「以茶待客」的情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了。

  據說國父上書李鴻章後,曾北上晉見李丞相,兩人見面因見不合。又加上語言不通。不一會兒,李鴻章便來個「端茶送客」,將國父送出官邸,因此國父才覺悟非革命改變政體不可。

  民國成立後,飲茶就已蒙上濃厚的商業氣息了。

  各地茶肆皆各有特色,如福州茶館兼營浴池生意,貴州茶館裡的說書,江西茶館前的道情,北平茶坊因在帝京,因此頗有帝王氣勢,四川茶館則花樣最多,氣象萬千,饒富趣味,廣東茶館的工夫泡法等,皆具地方色彩又有特殊風味。

  台灣因為外國進口飲料充斥坊間,咖啡廳林立街頭,茶飲一度曾沒落,更談不上深具規模的茶樓了近年來因得各界人士的提倡並證實茶有益於身心,故重新喚起了國人對茶的注意,頗有漸受重視的趨勢,茶樓也開始出現,這是一種好現象。茶道  從明清迄今,飲茶仍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至今我們口渴還習慣說「喝茶」,但奇怪的是一提到「茶道」,就會拿日本作代表,就如同中國的書法、圍棋、劍術一樣。

  面對這些國粹,顧影自憐又徒呼奈何﹕在一片恢復中華文化聲中,正名我們的「中國茶道」是國內各茶藝協會所應擔負的先導任務使國民能認識並體驗到正統「中國茶道」的生活藝術,而大眾也應對「茶的文化」做一番了解。

  自神農發現了茶葉以後,歷經唐宋的發揚,明清的改革迄今,它已在中國歷史上吟詠了至少二千年以上,「茶」號稱為「國飲」一點都不為過,所謂飲水思源,飲茶也要知道它的來源。

  儘管「茶」現已風行各國。成為世界最有益的飲料,然中國人還是有中國人飲茶的方式與精神,因為中國人有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特質。

推薦閱讀:

永遠相愛-愛情發展的3個階段
許多公司熱愛簡潔,但只有一家痴迷於它,而且只有它發展得如日中天
十二生肖郵票的發展
完善教學常規促師生主動發展
圖說我國茶具發展史(一)

TAG:中國 | 發展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