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史上最關鍵的兩個皇帝

本系列裡的文章里會穿插篆刻史,因此,今天說點篆刻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實用印章轉向篆刻藝術的唐宋時期。

我們知道,從三方商璽開始,直到後來的戰國璽、秦漢印,魏晉印,甚至直到唐朝,中國的印章大部分都是在實用印章的範疇里轉圈,印章主要服務於經濟,軍事、政治,也用於個人的憑信,但概括起來,只是實用,雖然有部分實用印章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但鑄造或刻制這些印章的出發點是實用,製作者是工匠,那麼,是什麼時候開始起,實用印章開始轉向藝術篆刻的呢?那些以藝術創作為出發點,創作者是藝術家或文人的篆刻藝術是何時開始的呢?

說個緣由,劃個分界,大致也要從李世民的貞觀年開始說起。

李世民不僅是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同時還是個文藝青年,他在開創唐代帝業之後,在治理國家的閑暇,抽出點時間開如大量收購圖書、書畫作品,不但收集,還整理。

把《古迹記》記載:「太宗(李世民)皇帝肇開帝業,大購圖書,寶於內府,鍾繇、張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不是後來的宋)齊、梁雜跡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裝成部帙,以「貞觀」字印印縫,命起居郎褚遂良排署如後。」

其中所指的「貞觀」印,就是下面這個聯珠印:

李世民是個準備整理中國文化的大理想家,於是他下令在民間收集各種書畫作品,收集了之後,還把這些作品整理成集子,為了鑒定這些作品的真假,還讓褚遂良、虞世南等人對這些作品進行鑒定,鑒定完了之後,對這些作品進行重新裝裱,並在裝裱成品上加蓋騎縫章,就是上面的這個貞觀章。

理論上,這個貞觀章還是實用的,但因為這個印章是蓋在書畫作品上的,書畫作品都是藝術品,印章從些與藝術有了結合處。

這個時候的印章有兩個作用,一是表明這個作品是歸屬唐貞觀年的,一是表明這個作品是真跡,其他作用並沒有。

李世民是後帝啊,他的這個舉動,臣民們自然是要效仿的,於是,大家一起玩收藏,大家一起蓋印章,由此,形成了朝野上下收藏書畫的風氣,也同時開始了在書畫作品上加蓋收藏印章和鑒定印章的風氣。這個時候的印章,叫鑒藏印。

宋代慢慢到來,又出來了一個大藝術家皇帝:宋徽宗。

他比文藝青年李世民更專業,他搞了七方印璽用於鑒定和收藏。我們稱之為「宣和七璽」,其中包括:

雙龍印,宋徽宗是個細緻人,他把內府雙龍印刻成兩方,一方是圓的,一方是方的,名畫用方印,法書用圓印,就是這兩方:

印文都是兩條龍的形象,沒有文字,看到這兩方印在作品上,就可以斷定是宋徽宗經過手的名書畫了。

還有一方瓢印(或者說是葫蘆印),這個樣子:

印文是「御書」兩字。

「宣和」聯珠印和長方印,聯珠印跟「貞觀」印的風格一致,兩方印章的長相是這樣的:

這表達的跟貞觀印也一樣,就是表明年代,宣和是宋徽宗的年號。

「政和」聯珠印和長方印,也是兩方,表達的是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長相是這樣的:

以上這些印,七方印我們現在合稱「宣和七璽」,都是宋徽宗的鑒藏印,看到這些印章,也有斷代作用。

除了書畫鑒藏,還額外有一方專門用於圖書鑒藏的印章叫「內府圖書之印」,九疊印式,也美輪美奐得不得了:

李世民開創的唐代歷時290年,書畫大家可算不少,查查歷史,數不過來,但卻沒有發現一位藝術家,把自己的印章蓋在自己的作品上,這是個特徵。這個特徵說明,在唐代,這些藝術家們,對於印章,就是拿它鑒藏作品,並沒有把它加入藝術創作。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終於出現了一個前蜀的怪人,這個人叫王承傑,這個人傲得鼻子長頭頂,他每次寫信都在信上加蓋自己的印章,而且,稍微蓋的不好,就讓秘書重新寫,於是,印章開始走入書信。

五代時候還有個書法家叫楊凝式,他書寫的《盧鴻草堂十志圖跋》上面,蓋了一方「凝式」印章,此方印章是大家的作品,可算里程碑一個,書畫款印出現,注意,是書畫款印,不是鑒藏印。

由此,書畫款印出現,篆刻作品終於走向藝術,並慢慢成為藝術殿堂里璀璨的藝術明珠。

之後的歐陽修、米芾、蘇軾等藝術大家,都在篆刻用印方面有獨特貢獻,這是後話,以後再說,但縱覽整個中國篆刻史,文藝青年李世民和文藝大家宋徽宗這兩個皇帝,實在是太關鍵了。

(【老李刻堂】之3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篆刻臨摹都知道從漢印開始,但你真正知道漢印嗎?
篆刻涉及到的古文字種類,該怎樣查詢?
篆刻史:容易被人忽略的篆刻發展時期
你的藏書章刻的是什麼?
篆刻 刻好了發現有個錯別字怎麼辦?真像生了個孩子是有缺陷似的?

TAG:皇帝 | 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