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關係辨析
《群眾》周刊於1937年12月11日在武漢創刊,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公開出版的機關刊物。1944年6月15日,該刊第9卷第11期「群眾信箱」欄目的標題是「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讀者笠正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有什麼分別,兩者研究的對象是什麼,有什麼不同?」他提出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其「公民」課的老師對於這個問題的解釋是:「經濟學研究純粹的經濟,政治經濟學研究政治和經濟的『關係』」,但他對於這一解釋不是很滿意。
該刊編者在回答這一問題時首先指出,「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這兩個名詞,粗看起來,好像是不同」,如果僅僅是從字面上來看,就可能得出其(笠正)老師的解釋,但「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因為二者實際上「是一個東西,是兩個同義字」,進而介紹了這兩個名詞在西方應用的歷史和現狀:早在1615年,法國人孟克萊田的《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就用了「政治經濟學」這一名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專有一章是講政治經濟學的」,馬爾薩斯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都是以「政治經濟學」命名;西方經濟學家改用「經濟學」這一名詞「則還是晚近的事」,美國經濟學家斯圖爾凡特和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勞德先後在1877年和1878年用「經濟學」標註自己的作品,馬歇爾的代表作《經濟學原理》於1890年出版,「從此以後,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兩名詞俱被相提並用,但含義始終是一致的」。最後,該刊編者強調,雖然「我們認為『政治經濟學』一名詞較『經濟學』更合於科學」,但「那種把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對立的看法是庸俗的看法」,並建議提問者參閱該刊當期所刊登的戈寶權翻譯的《關於講授政治經濟學的幾個問題》一文。
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這兩個名詞是同義詞嗎?恐怕現在還有不少人對此持有異議。不過,《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的「政治經濟學與經濟學」詞條認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這兩個詞語「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同義詞」。衛興華則指出:「無論是在馬克思的著作中,還是在西方經濟學著作中,都曾將『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作為通用詞使用過」。胡培兆曾提出了「把『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區分開來」不妥的原因。事實上,現代西方經濟學者也並非完全不用「政治經濟學」這個名詞。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教科書中介紹「經濟學的描述和分析」時,就曾用過「當代政治經濟學」這一提法,他甚至還說過,「現代主流政治經濟學」是在斯密、馬克思和凱恩斯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有其他西方經濟學者將「政治經濟學」用於自己著作的標題之中,例如,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布坎南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自由、市場與國家——80年代的政治經濟學》。另外,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有名望的經濟學期刊之一」《政治經濟學雜誌》(JPE),創刊於1892年,至今仍未改名。
值得一提的是,半個多世紀後,美國經濟學家佩雷曼在《經濟學的終結》一書中,對最先改用「經濟學」作為自己作品標題的3位西方經濟學家相關情況的描述,與當年《群眾》周刊的那位編者的描述幾乎完全一致。最近,也有中國學者對「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的解讀提出質疑,並指出這種解讀「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庸俗化處理的產物」。
可見,當年《群眾》周刊的編輯對於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基本脈絡把握得非常準確,其對「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二者之間關係的解釋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且具有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推薦閱讀:
※不會做菜?沒關係!會用調料就夠了!
※無子一族:後悔來不及 但對夫妻關係更滿意
※人與人的關係
※從生日看與配偶的關係_滴天居士的博客_鳳凰博報
※穿衣形象提升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