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呂雉因何未對張良痛下殺手?
劉邦呂雉因何未對張良痛下殺手?
李奉先 原創
秦末漢初的軍事謀略家張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所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張良。漢高祖能夠戰勝強大的項羽,建立起輝煌的漢朝,張良功不可沒。劉邦曾贊說張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子房」,張良與蕭何、韓信一起被後人並稱為「漢初三傑」。
後世把張良被譽為「謀聖」,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詞,與文聖孔丘、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等人一起並列為中國古代的14位聖人。有意思的是,歷史老人在張良身上塗抹了太多的神秘色彩,他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個謎團:張良的籍貫眾說紛紜;張良「拾履得書」的故事流傳了千載,他的智慧真的來自於神助嗎?身處英雄輩出的亂世,張良為何不稱王……
本文從張良未稱王說開去。
一、張良因何不稱王?
有句名言道,「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細讀歷史,很多人不免生出這樣的遺憾:張良為何只是老老實實地屈居人下做謀臣,而不去稱王?他的主子劉邦系痞子出身,為什麼卻能當皇帝?
按說,張良不是沒有為王的雄心,實際上他也有稱王的機遇。陳勝起義之初,張良也曾聚眾百餘人,為何他不去稱王,而一心要去投奔劉邦呢?
筆者認為性格使然。因為在古人的腦子裡,忠君忠主的思想比較重,這種思想也可能統治著張良。
張良的城府很深,就像下橡棋一樣,常人只能看一步,張良卻能看三步。張良對時事看得很透,歷代君王都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坐上王位的,而張良卻不是這樣的人。張良還有自知之明,他認識到自己沒有做王的政治手腕,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充其量就是塊做謀臣的「料」,他與劉邦只能是「帥才」與「將才」的關係。如果勉強為之,不一定會成功。
再者,張良的胸襟也決定了他不會稱王。當初,張良投奔劉邦的目的在於報國讎家恨,而不是求取功名。秦朝推翻了,張良目的也就達到了。平定天下論功行賞時,劉邦封侯,曾許諾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作為封邑,但張良只要一萬戶,張良還說了一通肺腑之言,《漢書列傳》記載的張良的這段話就足以說明問題:「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也許,這就是張良未王天下的原因之的所在吧。
但,勞苦功高的張子房因何又能在殺伐太重的劉邦夫婦面前得以善終呢?我們接著分析:
二、劉邦夫婦為何不忍心下手殺張良?
高皇帝劉邦登基後,對手下的謀臣功臣們來了一次大清洗,包括韓信、彭越、英布等都被砍了頭,而張良又不是劉邦的故人,為何開國君主對張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劉邦的疑心極大,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這確實是一大奇蹟!
說其原因:首先,歸結於張良本身的智商與情商,救了自己。應當說,「兔死狗烹」的結局張良早就心明眼亮了,這說明張良想得高遠,看得透徹。張良之舉雖說有點「明哲保身」的味道,但在當時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張良也只能如此。張良能安然無恙,劉邦的老婆呂后也起了很大作用。有段時間,劉邦欲廢掉呂后的兒子,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后想保住兒子的王位,卻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她找到張良求教。張良給呂后出主意說:「當今天下有4位大賢人,皇上想見卻見不到。太子若能請他們為上賓,皇上看見了肯定會對太子刮目相看,就不會廢掉太子了。」
呂后按照張良的計謀而行,果然使兒子的王位得以保全,呂后當然對張良十分感激。通過這件事情,頗有計謀的張良自然多了一把「安全鎖」。從這一點上說,還是張良的智謀救了他自己!
其二,張良功雖高,卻沒有重要官位,亦不貪功邀賞。和其他連個重要人物相比,張良基本上屬於無職無權的,不像韓信是齊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蕭何是丞相,劉邦對於有權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甚至對自己的連襟樊噲還心存殺戮之心。沒有職務的人,不會有一呼百應的感慨。劉邦自然也不會顧及到此人會陰謀奪權。
其三,張良幫助劉邦,主要是復仇,推到秦國的暴政,幫助韓國復仇,這是張良的夙願,從小時候張良結交刺客,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失敗之後,張良在一直默默尋求推翻大秦的良方,後來遇到劉邦,這是兩個有緣之人相遇,最後協助劉邦完成開國大業,當然自己也報了仇,雪了恨。劉邦坐了天下,張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劉邦記住當年的第一次邂逅。
其四,張良多次救劉邦的性命,這讓劉邦沒齒難忘。鴻門宴上,劉邦危機四伏,項羽的利刃隨時懸於劉邦勃項,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而後極令樊噲勸諫項羽,使劉邦得以脫身。
其五,張良洞察人性。大漢朝開國之際,因為分封大臣,群臣怨聲載道。張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如果不是張良的妙計,群臣很難駕馭得了。
歷史上,張良在劉邦坐了天下之後,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
最後再指出一點: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因此他才能保住自己及其全家人的性命。
所以,功成名就之後,張良見好就收,聰明地「拍屁股走人」,不像韓信那樣直到人頭落地之前,才悟透張良的苦心。在被殺之前,韓信曾發出了那句流傳千載的哀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劉邦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張良也早就看透透了。
劉邦和呂氏雖然把刀磨得飛快,可惜張良是一個遠遁紅塵的人。
漢高祖的刀再快,刀子也不殺謀聖張子房。
推薦閱讀:
王熙鳳與賈璉大白天行房有何隱情?【圖】
毛澤東去世後喬冠華因何被迅速打倒?
警惕蔡英文「台獨」的四個危險動作
揭秘安倍晉三當年搶佔妓女妻子之驚人內幕
令計劃當年:沉醉不知歸路
華國鋒,如今我仍在思念您
薄熙來一生最重要的後台
對鄧小平的評價朝韓有何差異?
大陸歷史教科書和台灣比究竟有何不同?
推薦閱讀:
※我們怕癌,癌細胞最怕它,4種食物是癌症的「大殺手」平時要多吃
※婚姻里的兩大「殺手」,一個像炮彈一個像慢性毒藥,你可知道?
※yi國產電影遭遇「最慘上半年」,真正的殺手或許並不是好萊塢大片?
※風水殺手造就美滿婚姻成悲劇!
※測能提升你桃花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