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牛鬼蛇神》描寫大串聯:我從沒得到官方認同

馬原《牛鬼蛇神》描寫大串聯:我從沒得到官方認同

2012年03月22日 09:33 來源:新京報

小說家馬原

馬原,小說家,1953年出生於遼寧錦州。當過農民、鉗工。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無帆船》等。曾是先鋒小說的開拓者之一,其著名的「敘述圈套」開創了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風氣。

2012年第2期的《收穫》雜誌,馬原備受關注的新長篇《牛鬼蛇神》終於面世了。時隔20多年,馬原再次以作家的身份回歸。新作有什麼新的氣象和突破?他的「小說已死」言論曾引起驚嘆一片,如今他還這樣認為嗎?他的身體狀況如何?昨日,在接受專訪時,馬原一一給出他的答案。

談新作 更感興趣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新京報:聽說《牛鬼蛇神》這部小說源於3年前你與格非在北京的一次會談,他說你要是再寫小說,會看到比原來大得多的世界。

馬原:因為生病了以後,我突然變得特別關心人在宇宙的位置問題,包括人與動物的關係,人和昆蟲的關係,人和植物的關係,甚至是人和鬼的關係。我和格非在聊天的時候,就聊到了相關內容。

新京報:你在寫作時感受到了格非說的這種氣象嗎?

馬原:感受到了,我這個小說基本上沒有對手戲,很多內容都是在描述,就像我剛剛說的,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動物的關係,人和傳奇的關係。而不是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雞鳴狗盜、爭權奪利、愛恨情仇。

新京報:小說里涵蓋了北京、西藏、海南等幾個主要的地域,不同的地域是否為你描述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提供了一些便利?

馬原:人總是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面行動、伸展或者是描述它。這幾個地方都是我曾長時間居住過的地方,所以可能會有地域因素。

但是,比如我小說里寫到的海南的吊羅山,如果把它換成菲律賓的某一座山,我覺得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因為從緯度,從動植物的分布,從氣候上來講,它們都是相似的。其實我的故事並沒有過分展開當代生活,也沒有時代的明顯印記,所以我更感興趣的還是我提到的人與自然的關係,那些和人並置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談寫作 我從沒得過哪怕最低級別的官方認同

新京報:牛鬼指的是李德勝,蛇神指的是大元,除此以外,這個題目還有什麼更深的含義?比如說小說里大元在西藏感受到的神境或是李德勝在海南與各種妖鬼打的交道?

馬原:因為我不可能寫一部小說叫做《鬼神》,正好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做牛鬼蛇神,把這兩部分都容納其中了。我小說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涉及神的,相當一部分內容是涉及鬼的。這兩個和人緊密相關的存在,我無法找到更好的方式做標題表達,因此就借用了成語牛鬼蛇神,剛好我的兩個人物,一個是牛屬,一個是蛇屬,或者你也可以說我很主觀、很強制地把牛屬放到了李德勝的身上,讓他做牛鬼,把蛇屬放到了大元的身上,讓他做蛇神。這個怎麼理解都不是問題。

新京報:故事裡的李德勝和大元是在大串聯里認識的,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點?

馬原:我想寫的是有很深淵源的兩個人,但我這一代人能尋求的最久的淵源大概就只能回溯到大串聯這個節點上。其他時間這件事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一個東北的男孩大概只能在那個時候才會和一個海南島的男孩形成淵源。而且我也很喜歡故事中男孩初入世的那個年齡,大元13歲,李德勝17歲,這兩個年齡我認為是個蠻有趣的節點。總而言之,讓他們淵源更久一點是我的初衷,讓兩個人的命運糾纏整整一生。故事完成的節點是2011年,就是說他們相識整整45年,45年對於人生而言應該是一個絕對漫長的時間段。

新京報:對大串聯的書寫你更多是站在孩童的角度,他們在這個過程里其實是歡樂更多的,選擇這樣的書寫角度,是有意去避開那個後世反省的角度嗎?

馬原:我沒有批判,因為個人之於歷史經常不是那麼清晰的,所以無論是大元還是李德勝,他們對於歷史的介入,僅僅是從個人的角度,不具備普遍性,不算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一直都不是一個對現實批判有熱情的小說家,這個也是這麼多年以來我的小說不能被官方認可的主要原因吧。我寫作已經超過四十年了,我從沒得過哪怕最低級別的官方認同。我不是恩格斯的文學信徒,恩格斯給文學的定義就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寫了一輩子,但我沒有塑造過一個這樣的人物。

談時間 二三十年意味著物是人非

新京報:在你這部小說中,把以前的一些小說片段都拷貝過來了,比如《疊紙鷂的三種方法》、《死亡的詩意》、《西海無帆船》、《岡底斯的誘惑》,這是為什麼?

馬原:這是為了在這部小說中吸納我一生中與神相關的片段。因為在寫一篇小說時,我不能把我生命中很多與神相遇,真正展示了神奇、神跡的點都融合進來,我只能藉助我以前小說的那些展示神奇、神跡的片段吸納到一起,它們成了我在這部小說中寫神的素材。我不能憑空一下創作出那麼多的神奇、神跡來。我的故事的主題就是人、鬼、神,在這三者之間,我寫的最多的可能是神。

新京報:有人評價你這部小說,說它是與你20年前作品的無縫銜接。

馬原:我喜歡這個說法,因為20年以前那麼多人喜歡馬原的小說,要是能接上20年以前的話,有機會重新被曾經的讀者和新的讀者接受,這對寫作者來說是個多大的榮幸啊。

新京報:你不覺得20年後你的小說應該會更成熟,有更多新的東西嗎?

馬原:一個作家寫得最好的時候,不是在他老年的時候,他的經驗更多,更成熟,他寫得最好的時候,應該是他想像力最豐富,最有激情的年齡段當中。沒有哪個作家是例外,如果一個作家放下了寫作,在20年之後,還能像20年以前,看不出縫隙,那這應該是這個作家莫大的幸運。因為20年前的讀者可能早就離你遠去了。對一個作家來說,二三十年意味著物是人非,他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人了。

談小說 小說已經變成博物館藝術

新京報:多年前你關於「小說已死」的言論,如今還是這樣認為嗎?

馬原:當然啦,小說是憑藉造紙工業化和現代印刷術才成為「巨無霸」的,它們把這種人類古老的記憶變成了大範圍的傳播,變成了讓人們打發時間、愉悅心性的一個東西,一種影響力最大,最為公眾接受的藝術樣式。如果我這部小說是通過毛筆字寫在絹本上的,這個小說寫得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都沒有大範圍傳播的可能。

新京報:你認為如今這種傳播方式又要發生變化?

馬原:我覺得紙質本勢必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因為造紙對於生態的破壞太大了,而且無法解決。現在我們出現過渡期,可能紙質本還存在,但如果紙質本退出了以後,變為屏顯,那小說的樣態肯定會改變的。過去我們看《戰爭與和平》這種鴻篇巨製的時候,我們是在紙上閱讀,可如果把它放在屏顯上的時候,你還會讀嗎?網路化之後,小說不太適合這種媒介,就出現了博客,但人們發現博客也可能不是最適合網路的,它有長有短,可能也不適合閱讀,於是就出現了微博。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會取代其他的人類交流、敘事、溝通的方式。就像200年以前,人們用小說來交流,100年以前,人們電影交流,50年前人們用電視來交流一樣。

新京報:所以你認為小說比之前死得更徹底?

馬原:我現在的結論就是,紙質本小說的歷史已經結束了,但它是一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退出歷史舞台還是要有一個過程。小說的功能,比如敘事,在延續,但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產物,小說已經進入它漫長的死亡期。所以我說小說死了。

新京報:可你心中的小說沒有死吧?

馬原:我的意思是小說已經變成了博物館藝術,而博物館藝術將永遠存在。比如話劇、詩都已經是博物館藝術了,現在輪到了以為可以成就不死之身的小說,今天也成了博物館藝術。

談作家 現在作家的概念太寬泛了

新京報:你曾說你缺少一個好作家所必需的東西,比如對社會生活的觀察熱情和把握能力。你現在覺得一個好作家最必須、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馬原:其實我不太討論作家,比如很多時政寫手、美食寫手,他們都是作家,而我們只是小說家而已。我們和他們做的不太一樣。小說家的基本能力,我覺得應該是講故事,會講大故事的就講講《戰爭與和平》,會講小故事的就講講一個客廳里的暖水瓶爆炸事故。小說家主要的使命還是講故事,講各式各樣的故事。我還是願意把小說家與其他泛稱的作家分開來說,不要單單說作家的事。現在作家的概念太寬泛了,許多美食寫手、旅遊寫手都算作家,我知道中國台灣、香港及新加坡有很多這樣的人,都是掛著知名作家的頭銜。有時我還挺不習慣的,當我們頂著作家同一頂帽子的時候,我們做的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甚至以為,那些寫實的作家和小說家也不一樣,小說家是虛構寫作,所以對小說中一直居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我是覺得很奇怪的。在我心裡,小說還是虛構寫作,不是寫實寫作。

新京報:好像最近也有一些聲音,說中國當代文學的虛構能力,是越來越弱了,你怎麼看?

馬原:我覺得我自己的虛構能力還可以。其實我確實不是太關心一個國家的文學,我會關心某一個小說家的寫作,我不會關心一整個國家的文學處在什麼狀況。這個可能是作協主席的關注點,我僅僅是一個小說家。

談洪峰 這個時代太不重視作家了

新京報:洪峰現在的身體怎麼樣?

馬原:他現在身體很不好。通過這件事,我最大的心理起伏就是在這個時代作家真是太沒有尊嚴了,太沒有被認真對待了。洪峰事件發生後,我們沒有看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我想把文學界的洪峰比作商界的潘石屹應該是可以的,但假如是潘石屹遭遇了洪峰一樣的事情,結果會相同嗎?一定不同的。我真的覺得這個時代太不重視作家了,這個真令人遺憾。

新京報:你的身體如何?

馬原:很好,大家在最近好像特別關注我的身體。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小小誤會,我的身體出問題其實是在四年以前,關於我身體的一個報道其實是兩年前的《南方人物周刊》,最近大家又發現了這篇報道,所以都來問我,好多讀者以為我剛剛身體才出了問題。我最近收到太多問候,多到讓我應接不暇,我覺得誤會就是大家對我的身體狀況還停留在四年前。這四年我在海南休養生息,其實我覺得我的生活、寫作都正處在一生中最好的狀態里。我也希望貴報表達我對那些關心馬原的人的謝意,我很好,謝謝大家關心。

相關新聞:

·渡邊淳一新作描寫宮廷情愛·作家阿刀田高:偏愛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恐怖經歷·《太后與我》曝慈禧異國情人 出版人稱性描寫非常真實·《白鹿原》性描寫過多?專家:我一直認為它很健康巴基斯坦官方不認同美國國防部調查結果描寫天空,詞,曲,唱,岳磊
推薦閱讀:

儒學與東亞認同 
什麼是我們所認同的法教義學
生存智慧17:得到社會認同的價值是最重要的
小說家的戲法——「認同」的魔術
自尊心弱者更愛幸災樂禍 能增強自我認同感

TAG:認同 | 描寫 | 官方 | 得到 | 串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