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行之二十九——芝加哥唐人街
到美國,少不了去當地華人聚居的唐人街,因為在那裡能吃到相對比較可口的中餐。由於我們上次在芝加哥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去了多次唐人街,對那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唐人街的英語名稱是「Chinatown」,當地人也稱之為華埠或中國城。芝加哥的唐人街是美國東部規模最大、最繁榮的唐人街之一,也是芝加哥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已經成為了芝加哥旅遊很重要的一個旅遊景點。那裡屹立著許多年代久遠的歷史建築,見證著華人華僑融入當地社會的歷史過程。芝加哥唐人街最早為四邑梅姓華僑開闢,地點在靠近市中心區的克拉克街,又稱第一唐人街;後擴展到現在的永活大街,即第二唐人街,那裡街道寬敞,整齊清潔。永活大街入口處建有一座中國式大牌樓,雕樑畫棟,色彩鮮艷,正面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背面刻有「禮義廉恥」,是芝加哥唐人街的標誌。自70年代以來,由於新移民的大量增加,以西阿吉利街為中心,形成了芝城第三唐人街,人稱新華埠。新華埠廣場里,商店林立,廣場入口處有一副對聯,上聯為「入鄉隨俗落地生根」,下聯為「天涯海角飲水思源」,短短16個字寄託了海外華人華僑的赤子之情。
難得一見的九龍壁
廣場上的智慧之門
廣場上的十二生肖雕塑
在美國達電話比較便宜
餐館衛生間里的提示
補充材料:
芝加哥最早的華人移民,可追溯到1870年代。1869年美國跨洲鐵路的建築工程落幕,再加上那個時代西岸的排華浪潮,大批華工開始分散到全美各地。據史載,第一個來到芝加哥的華人姓梅(Mr. T.C. Moy),1878年他從伊州南部(Morgan County)遷入芝加哥。這位梅姓先輩發現芝加哥還不錯,就寫信給親友,於是就有80多位第一批移居芝加哥的華人。截止1890年,芝加哥市有官方記載的華人數量已達567人。這批最早的華人,聚居在如今芝加哥市市中心地帶(Van Buren街Clark 街),該處是芝加哥唐人街最早的地址。當時華人主要從事洗衣坊等工作,唐人街也頗具規模。1905年,加州華人所受的不公待遇,導致清朝政府抵制美國對華貿易。這消息傳入芝加哥後,又導致當時的華人受到敵視和猜疑,於是房東大幅提高租金。這種情況下,約一半的華人被迫南遷,進入到如今的唐人街區域(Cermak街交口Wentworth街周邊)。芝加哥唐人街的大規模擴展,則是在1950及1960年代。當時隨著中國國內的政治動蕩,以及美國移民法的寬鬆,讓大批的華人移居美國。到1960年代,史料記載芝加哥的華人已達14,000人,數量在全美各地的唐人街中列第四位。芝加哥唐人街的最近的一次擴展,出現在199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的大批移民進入芝加哥。據2000年官方統計,唐人街人口為68,021。隨著唐人街人 口的增長,也產生了嚴重的住房、商鋪緊張問題,1993年竣工的華埠廣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唐人街再次出現向南擴張的趨勢,在26街 以南定居、從業的華人已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
※我國行政監督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我國行政區劃整體改革初探(摘)
※游泰國行前「功課」要做足
※北歐五國行5 --- 劉京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