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一代女皇武則天: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
一代女皇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的帝王約計三百餘人,卻只有一個是女性,這就是武則天(624—705)。在以男權為中心的中國封建社會裡,居然有個女子稱孤道寡,成為舉國的主宰,這是破天荒的大事,當時引起的驚訝、奇怪和爭議,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一千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爭議。可是,無論褒的也好,貶的也好,誰也不能不承認武則天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武則天活了八十二歲,唐王朝歷時不到三個世紀,她一人執政就近半個世紀。這樣,講到唐王朝的歷史,就不能不談這位女皇帝。武媚娘——從才人到皇后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的病情日益惡化。太子李治被召到翠微宮中入侍醫藥。太宗榻側已佇立著一位陪侍的才人,叫媚娘。才人是皇帝的宮妃之一,在皇后、四妃、九嬪之下,地位較低。但是,她以自己的才情,博得了太宗的歡心。此時,又以她的嫵媚,牽動了太子的心扉。媚娘姓武,并州文水(今屬山西)人。父親原是大木材商,後仕唐,官至工部尚書。然而,在當時重視門閥的社會裡,仍被看作是出身寒微。九歲時,父親死去。十四歲時,以「美容止」聲聞於朝廷,引起年近四十的唐太宗的注目,遂召她入宮,賜號武媚,人稱媚娘。媚娘的姿色的確媚麗,可性格卻陰狠剛烈。相傳,太宗得一馬,名獅子驄,性暴難馴。媚娘時入宮不久,自請馴馬。太宗問其馴技,她說:「臣妾只需三物:?一鐵鞭,二鐵杖,三匕首。它不馴,就用鐵鞭子抽打它;鞭而不馴,就用鐵杖猛擊它的頭;杖而不服,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咽喉!」太宗見媚娘氣概勝過烈馬,大為讚賞。太宗駕崩,媚娘出居感業寺,削髮做了尼姑。時年二十六歲。二十二歲的太子李治繼位做了皇帝,是為唐高宗。不久,皇帝駕臨感業寺進香,媚娘隔簾垂淚,又引動了舊情,遂讓她重蓄起烏髮,入宮侍寢。媚娘性烈不馴,但入得宮來,卻忍辱事上,謙恭有禮,得到帝後的寵信,晉陞為昭儀。昭儀位於九嬪之首,地位僅次於皇后和四妃。當其時,王皇后正同蕭淑妃爭寵。武昭儀立即與王皇后一起,詆毀蕭淑妃,使其終於被廢為平民。轉手,武昭儀活活窒死親生的小公主,嫁禍於皇后,又加以種種誣陷,使其有口莫辯,也含冤失寵,被打入冷宮。她欣然慶幸清除了自己進階的障礙,急切地等待著授予她皇后的璽綬。皇后和淑妃,後來都被武則天責令打了一百杖,又砍去手足,泡在酒瓮中,活活折磨死去。初時,蕭淑妃被廢,曾憤然罵道:「阿武妖媚,都是這個狐狸害得我以致如此。但願來生轉世,我生做貓,阿武為鼠,輩輩都要咬斷她的咽喉!」武則天害人心虛,下令宮中不準養貓,還常常夢見冤鬼前來索命,不敢在長安宮中居住,故而多住在東都洛陽。武則天冊立為後的事,遭到了元老重臣的反對,在朝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元老重臣中為首的是手握兵權的太尉長孫無忌和總攬朝政的宰相褚遂良。他們都是在太宗病榻前受命的輔國元勛。他們認為,武昭儀出身低微,又曾事先帝,立為皇后,恐以惡名留世。重臣異議,高宗也舉棋莫著。武則天派出心腹到長孫無忌府上求情,遭到拒絕,心中憤憤。然而意卻未冷,遂借枕席之便,恃寵詆毀褚遂良與長孫無忌。不久,褚遂良被貶到南方去了。這時,朝臣中李義府、許敬宗欲藉機邀功,遂投靠在武則天門下,一個首書奏請冊立,一個在帝側製造輿論,說什麼:「田舍翁多收了十幾石麥子,還想換個婆娘,何況貴為天子呢!」元老重臣中李勛見勢不可移,態度模稜,說:「這是皇帝家中事,何必去問外人呢!」這樣內外夾攻的結果,終於促使高宗決意冊立,武則天身著皇后的禮服,登上肅義門,接受璽綬,百官為之山呼朝賀。時年三十二歲。李義府、許敬宗等人,從此平步青雲,官至宰相。長孫無忌等元老被強加以「謀叛」的罪名,一個個被貶斥逐殺了。李義府是怎樣個人呢?他貌恭且柔,故人稱其為「李貓」。每與人交談,總是笑容可掬,然內心卻陰險狠毒,凡冒犯過他,或不順他意的,總要遭到他的陷害與中傷,故而時人又叫他「笑中刀」。「笑裡藏刀」的成語,就是從此而來的。武則天得到冊封,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不只參預朝務,甚至同高宗一起垂簾聽政,朝臣並稱為「二聖」。高宗稱天皇,武后亦稱天后,朝政全由她來把持了。高宗無奈,只不過拱手而已。武媚娘重入宮過了五年,第一個目標達到了。「瓜熟子離離」——從皇后到皇帝武媚娘,由尼姑而昭儀,而皇后,而稱聖,而稱天后,身為國母,勢如一尊,可是,意猶未足,又欲去後稱帝,做個堂堂正正的真天子。高宗多病,為確保李氏皇統,欲傳位給兒孫。武后早已是實際執政的皇帝,怎肯交出已經到手的皇權呢。因而圍繞皇位問題,她又同自己的丈夫、兒子展開了長期的角逐,矛盾日益激化。武后親生的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初始,武后屈事高宗,當她已操縱國政時,高宗也為其所制,意欲廢掉她,但已無能為力。長子李弘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想禪位給他。武后以藥酒毒死了二十四歲的太子弘。時在公元675 年。同年,高宗又立二十二歲的次子李賢為皇太子,並令太子監國。李賢容止端重,好讀書,有文才,嘗集當代名儒共注南朝人范曄著的《後漢書》。處理政務,也頗有才幹。武后正欲逞志,太子賢能反遭嫉恨,遂被借端廢為平民,時在公元680 年。同年,二十五歲的三子李顯被立為太子,太子得子重照,高宗欣喜,遂打破慣例,立只有兩個月的重照為皇太孫,以使李氏皇統後繼有人。三年後,高宗死去,太子繼位,是為中宗,過了五十五天,就被廢為廬陵王,幽禁於深宮。後來,重照年十八歲時,也被武后杖殺。公元684 年,武后立二十二歲的四子李旦做皇帝是為睿宗,卻將其軟禁起來,不得與聞朝政。從此,政無大小,統由武后裁決,史稱「武后稱制」,時年六十一歲。相傳這年,被廢為平民的李賢流放在巴州(今四川巴中),有感於父皇的崩逝,母后的乖情,作了一首黃台瓜詞,詞曰: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這首詞傳入京城,武后的使者就來到巴中逼他自盡了。死時年方三十一歲。武則天死後,李賢被追封為章懷太子。十幾年前,章懷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均在今陝西省乾縣的梁山腳下發現。出土有大量珍貴文物和精美的壁畫。武后同丈夫、兒子角逐的結果,是她暫時取得了勝利,終於在公元690 年,六十七歲時,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真天子。她改國號為周,改東都洛陽為神都,自己立號為聖神皇帝,以睿宗李旦為皇嗣。武則天自奪得後位,又經過了三十六年的苦心經營,終於以一介女子成為當朝的帝王。「請君入甕」——武則天的政略之一武則天稱帝,史稱「武后革命」。新朝廷的建立,使原來依附於舊朝廷的皇室、外戚、將相們失去了自己的天堂,他們怎能甘心呢?先是公開叛亂,一起起都被鎮壓下去。但是,他們終究是一股潛在的政治勢力,時刻威脅著新朝廷的生存。武則天明察多識,怎肯漠然處之,令其滋蔓呢?武則天正苦於此,一個叫魚保家的人來獻策,請鑄銅匭(guǐ鬼),獎勵告密。這正中女皇下懷,立即詔令魚保家監鑄銅匭,並詔旨各州縣,凡有欲進京告密者,州縣給以驛馬和五品官的供奉,送其儘速來京,並不得問詰告密內容。凡來告密的,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農民樵夫,一律接見。告密有功者給以封賞,不實者,也不予追究。從此,四方告密者蜂擁而起,來京向銅匭投書者絡繹不絕。銅匭,是個銅匣,方形,四面各開投書口,可進不可出。銅匭四面分別漆以丹青白黑四種顏色,匭中也分置四格,原規定不同內容的書疏可以分投於不同的格中,其形式有如今日之「檢舉箱」。可是,實際它是專為告密而設的。俗語說,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魚保家正是這樣。他監造的銅匭鑄成以後,就有仇家投書於銅匭,告發他曾參與謀叛活動,於是被砍掉了腦袋。銅匭設置以後,告密者日多,案積如山,武則天就拔擢了一批新法官來刑訊治獄。這些人多是告密者,出身無賴,性殘忍,善於羅織罪名,陷害無辜。武則天就以這些酷吏作刀斧,先誅殺宗室數百人,又殺大臣數百家,刺史以下的軍政官吏則不計其數,有力地打擊了李唐宗室及舊朝廷的勢力。但是,酷吏的濫殺,也引起朝臣人人自危,造成了新的危機。這時,武則天就又反手諉罪於這些酷吏,借用這些鷹犬的頭顱,來緩解日趨緊張的矛盾。史家曾評論說:「嗚呼!非吏敢酷,時誘之為酷。」誠然這有幾分道理。但是,只要看看這些酷吏的殘忍,應該說,這些劊子手的下場也是罪有應得。酷吏索元禮,以告密起家,曾殺害數千人。他刑訊時,以木椽枷住被刑人的手足,反轉用刑,痛楚難忍,名之曰「鳳凰曬翅」。又有令被刑人雙手捧枷,枷上層層累磚,名之曰「仙人獻果」。更有甚者,懸人腳於樑上,頭垂於下,墜巨石於頭髮;還有以鐵籠(圈)套在被刑人頭上,四周打入木楔,常致骨裂腦崩。索元禮以酷刑殺人,終於激起民憤,武則天遂將他也收入獄中。受理索元禮案的法官,原是索元禮的部下。起初,索元禮多方抵賴,不肯服罪。那法官遂厲聲說:「請把索公用的鐵籠取來!」只此一句話,索元禮立即頓首認罪了。後死獄中。酷吏周興,是以製造「謀反」冤獄而臭名昭著的,亦曾殺害數千人。周興終也被人告發「謀反」。武則天令另一酷吏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受命後即邀周興宴飲,時周興還蒙在鼓裡。酒宴間,來俊臣說:「弟有一案,罪犯不肯認罪,為之奈何?」周興隨口便說:「這事還不容易嗎?取一大瓮來,四周架上木炭,點起火來,將罪犯置於瓮中,還怕他不認罪嗎!」來俊臣連連稱周兄高見,立即命人抬來大瓮,點起火。他站起來向周興一拜,從容說道:「弟承密旨,人告兄謀反,請君入甕吧!」周興一聽,立刻汗流浹背,叩頭認罪了。「請君入甕」,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意思是喻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酷吏來俊臣,作惡更多,殺害有千餘家。公元697 年,他終於也以「謀反」的罪名,被斬首於西市。仇家蜂至,爭相而上,挖其眼,剖其心,啖其肉,踐其骨,立時罄盡。士民相互慶賀說:「從今可以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睡覺了!」「宰相之錯」——武則天的政略之二武則天鎮壓了舊朝廷的勢力,同時急需培植新朝廷的勢力,因此,不拘一格,放手招官,廣延人材。武則天很重視科舉。科舉的考生,一是來自學館,叫「生徒」,一是來自州縣的推薦,叫鄉貢,或貢生。以往,州縣的奏呈,總是把貢物開列在前面,而貢生則寫在後邊。武則天把貢物與人材的關係倒置過來,把貢生放在首位,以示朝廷更重視人材。她做了皇帝,親自考問舉人,破格錄用,稱為「殿試」。原來,只開文科選士,武則天又增開武科,擴大選官的範圍。武則天廣開科舉,仍恐埋沒人材,又詔令臣民皆可「自舉」,有所專長,均可錄用。這樣還不放心,又派出使者四齣網羅,致使確有才能的一些落第舉子、冬烘先生,也被選拔來做官了。當時,朝廷上下,人材濟濟。武則天,憑藉自己的明察善斷,在大批賢才志士中遴選出許多出色的將相,委以國任。如宰相李昭德、魏元忠、杜景儉、狄仁傑、姚崇、宋璟、張柬之,以及邊將唐休景、婁師德、郭元振等,都是一時的人選。故而即使在群奸、酷吏出入宮廷的不正常情況下,整個國家仍然保持正常狀態,不但免於內憂外患,而且經濟、文化都有較大發展。這同武則天的政略不是沒有關係的。武則天重視和發掘人材的故事很多。相傳,武則天看到一篇叛亂者的文告,叫《討武曌檄》。曌,音照,是武則天造的十九個怪字之一。曌是會意字,意為日月當空。武則天取以為名,喻意自己稱帝,猶如日月經天。檄文氣勢磅礴,文辭犀利,數其罪行,揭其隱私,淋漓盡致。武則天從容悅色地讀著,當讀到「一抔(póu掊)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意指高宗新死,中宗即被廢黜幽禁),「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她問道:「何人所為?」左右答曰:「駱賓王。」駱賓王是位難得的才子,時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詩文齊名,同為初唐四傑。他一生仕途坎坷,鬱郁不得志。其詩文亦多悲憤之詞。武則天感慨地說:「這樣的人材,怎能使之流為叛逆!這是宰相的過錯啊!」武則天廣延人材,不分賢愚,均予位置,故正員數額不足,又廣置員外官,以致出現了這樣的政治笑話:?御史台(府),有個令史騎著毛驢到府里去辦公。令史是個地位低下的小吏。府門內正中幾位御史聚立著,他沒有下驢,就一衝而過。御史們大怒,齊聲喝著要打他。令史忙說:「各位大人息怒,今日的過錯都怪這愚蠢的驢子。且先讓我責備它的過錯,然後大人們再打我也不遲。」御史們答應了。令史就責罵那驢子說:「蠢驢!蠢驢!你有何能?你有何技?你神志昏昏,你行動遲遲,如此伎倆,怎敢混入御史行里!」這些御史們本來都是濫竽充數的,遂羞愧而散。這是笑話,也是事實。當時在朝廷上,「緋衣比青衣多,象板比木笏多」,即高級官吏比低級的多得多。故而有「補闕連車載,拾遺用斗量」的諷詠。補闕、拾遺都是武則天時置的諫官。這些官可用車載斗量,可見其冗濫了。武則天雖以祿位收取天下人材,發現不稱職者,也能以法繩之,因此大批不稱職的冗員或被降職,或被罷免,或被流放,以致被加以刑戮。這在史籍中都有記載。女皇的困境——從皇帝再到皇后武則天,身為女皇,改李唐為武周,這樣,在帝位的繼承人問題上就使她陷入了困境。她在建國號後,即啟用武姓的子侄,或擢為宰相,或封為將軍,臣子有功則賜以武姓,又免天下武姓的租賦,改文水縣為武興縣,追封武氏家族的先人,並為之上謚號,立廟宇,顯然,她是想傳位於武氏。然而,李昭德、狄仁傑等幾位有見識的宰相,都先後對她說:「姑侄與母子,孰更親近呢?陛下若立兒子,千秋萬歲之後,可以永享兒孫的祭祀;若立侄子,誰聽說過侄子為姑母立廟奉祀的呢!假如那樣,先帝的陵寢也要被廢毀了。」武則天聽了這話,為之心動。因而,久久不立侄兒武承嗣為太子。一天,年已七十四歲高齡的武則天同狄仁傑說:「昨夜,朕夢見一大鸚鵡,兩翼被折斷了,卿看是何徵兆?」狄仁傑乘機借題發揮說:「鵡者,武也,即指陛下,兩翼即指陛下的兩個兒子,陛下若起用兩位殿下,兩翼不就復振了嗎!」武則天從此打消了立侄子為太子的念頭,從外地召回三子廬陵王李顯。四子皇嗣李旦願遜兄長,李顯遂又被立為皇太子。不久,老臣吉頊來拜見武則天,說:「臣將遠出,永無再見之日,願進一言。」武則天命為他置坐。吉頊問道:「陛下,杯水杯土,兩者有爭嗎?」答曰:「無爭。」「水與土合而為泥,有爭嗎?」答曰:「亦無爭。」「那麼,分泥為二,一半捏為佛祖,一半捏為天尊(道教的師祖),是否有爭呢?」「那就有爭了啊!」武則天說。吉頊語重心長地說:「臣也以為有爭。今皇太子羽翼未豐,外戚諸王其勢已成,陛下何以處置,方使兩者相安呢?」武則天也深以為慮。然而,她既擬傳位給兒子,又怕以後為李唐宗室躪籍,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明知外戚勢強,也不忍剪除諸武。在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中,想出個自我安慰的辦法,將武姓侄兒和李姓兒子、女兒找來,在廟堂上共同祭告天地,一起宣誓,彼此相扶,並立下鐵券,藏於史館。但李唐宗室勢力與武氏勢力是水火不容的,並不因一紙誓言而相安無事。公元705 年,武則天正在病中,宰相張柬之等發動宮廷政變,奉皇太子李顯為皇帝,即中宗。武則天以八十二歲的高齡,被迫退位,不久死去。死前遺囑,歸葬乾陵,去帝稱後,遂被稱之為則天皇后。李氏子孫後來還是同武氏子孫展開了激烈廝殺,終於是諸武被滅,李唐復興。褒貶的準繩——武則天的千秋功罪一千三百年以來,女皇武則天的幽靈總是不得安寧。她長期聽到的是封建文人借渲染她的隱私醜聞,以湮沒她出色的治國才能,並罵她老淫婆,怎能心平呢!前些年,她又聽到自己被捧為偉大的法家,自己的缺陷也被譽為美德,並從而仿效,又怎能不感到羞愧惶恐呢!她,終究是成長在帝王宮廷中的女性,也是屬於地主階級的政治家,自然難以擺脫那歷史的局限和階級的烙印。她確實幹出不少蠢事,諸如任用酷吏,陷害無辜,大事興佛,虛耗國庫,等等。這些都是不足取的。她那陰狠的性格和手腕,常常為野心家所崇奉,而為正人君子所不齒。然而,縱觀歷史,武則天執掌國政幾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是個較為興旺發達的時期。當時,雖統治階級的上層常常處於混亂狀態,但如史家所書,亂上而未亂下。當時社會較為安定,經濟發展較快,人口也迅速增加。武則天握權前夕的公元652 年,全國有三百八十餘萬戶,武則天去世的公元705 年,已增加到六百一十五萬戶。同時,這個時期的民族關係總體上是正常的。當其時,中國的疆域,東瀕大海,西有帕米爾高原,南達南海諸島,北逾貝加爾湖,東北轄境直到黑龍江中下游,西北抵達巴爾喀什湖一帶。縱橫萬里,民族眾多,在女皇的統轄下,國家是統一而不是分裂的。另外這裡還要提及的是,根據中國史籍的記載,武則天對中日關係採取了親善的政策,是她率先改稱東鄰倭國為日本國。從此,日本之名就垂之宙宇了。假若評價歷史不以現代的要求去苛求古人,那麼,中國歷史上這位唯一的女皇,她雖有種種劣跡,卻沒有逆轉歷史車輪,而是在歷史上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那些逆轉歷史的效尤者,是無法與她同日而語的。
推薦閱讀:
※武則天乾陵暗含風水玄機
※【轉載】〖原創〗武則天與慈禧之三:誰更狠毒
※武則天身邊這麼多男寵,為何沒生下一兒半女?
※一代女皇武則天 創造四項「世界紀錄」[圖]
※「女皇」武則天緣何能21年獨掌天下
TAG: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