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情緒?科學圈不息的爭持(上)

Julie Beck 發表於 2015-03-20 12:12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他是美劇《Lie to me》中男主角的人物原型。圖片來源:paulekman.com

(橡膠萬歲/譯)20世紀50年代,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還只是本科生時,心理學家們幾乎無視「情緒」。那時,大多數心理學研究側重於行為主義(果殼編者註:行為主義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主張能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是能被觀察和被直接測量的行為,而非意識或信念)——諸如經典條件反射什麼的。

西爾萬·湯姆金斯(Silvan Tomkins)是艾克曼知道的另一位情緒研究者。艾克曼認為他在面部表情方向的研究極有前途。艾克曼說:「對我而言,這個領域很顯然就是一座金礦。我必須想辦法把黃金挖出來。」

基本情緒,人類共通?

在20世紀60年代,艾克曼開展了他的第一次跨文化研究。他遊歷了美國,智利,阿根廷和巴西。每到一地,他都會向當地人展示不同面部表情的照片,並要求他們把這些照片歸類為6種不同情緒:愉悅,悲傷,憤怒,驚訝,恐懼和厭惡。「結果高度一致。」艾克曼說。人們傾向於把笑臉歸類為愉快,把雙眉緊蹙、唇部緊張的面容歸類為憤怒,等等。

艾克曼總結的6種人類基本情緒。你能分得清哪個是什麼嗎?圖片來源:Ekman

但人們的反饋也有可能是受文化影響的結果。他認為,要驗證情緒是否真正是共通的,最好的方法是去從未接觸西方文明的偏遠社會重複他的實驗。於是他計划去巴布亞紐幾內亞。關於該島獨特文化的影片給了他信心。他說:「我在影片中沒有見到任何我在自己文化中不熟悉的表情。」

一到那裡,他就向當地人展示了他其他研究項目展示過的相同的照片。他讓當地人從三張照片中挑出與他所描述的故事(例如「這個人剛剛死了孩子」)情緒相匹配的一張。根據備選照片的不同,成年被試有28%到100%的幾率選對符合預期的情緒。而28%是一個異常值,僅出現在被試必須從恐懼、驚訝和悲傷中進行選擇時。此外的最低值是48%。

艾克曼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圖片來源:Ekman

所以,艾克曼的研究中所使用的6種情緒被認為是所有人類都能識別和體驗的「基本情緒」。現在,有些研究者認為基本情緒少於6種,而另一些研究者認為超過六種(艾克曼自己就把基本情緒增加到21種)。但是理論本身沒有變: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全人類共通的,並能夠通過面部表情表現出來。艾克曼現在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學名譽教授,擁有自己的公司保羅·艾克曼集團(Paul Ekman Group),並因為在情緒方面的工作而被評選為「2009年《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100人」。

「請定義情緒」

但是,儘管這個理論很有聲望,仍然有科學家反對。有關情緒本質的辯論在近幾年又再度升溫。儘管要在辯論中劃分出對立雙方是很容易的:支持普適性的和反對普適性的,或者說是艾克曼的朋友和他的反對者。但我發現,我為了寫這篇文章而採訪的每個人對情緒的理解都不完全相同。

「人們都說,有多少情緒理論家就有多少情緒理論。」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情感大腦研究所和內森·克萊恩精神病研究所主任約瑟夫·勒杜克斯(Joseph LeDoux)說。這場辯論和理論化的核心問題,在於極難準確地定義人們所爭論的、試圖理論化的東西。

因為對「情緒」的準確定義並不存在。

「情緒」(emotion)這個詞直到17世紀早期才出現在英語中。英國語言學家約翰·弗洛里奧(John Florio)在翻譯哲學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作品時,第一次把「情緒」一詞從法語引入英語。據說,弗洛里奧曾經因為把包括「情緒」在內的「粗俗辭彙」從法語引入英語而道歉。粗俗,也許是因為——就像托馬斯·迪克遜(Thomas Dixon)在他的關於此詞歷史的文章中解釋的那樣——這個詞經常與煩躁,肢體運動或者騷動聯繫在一起,比如「公眾情緒」這樣的說法。

數百年以來,如今稱作「情緒」的各種精神狀態一般被稱作「激情」(passions)或者「感情」(affections)。眾所周知,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的斯多葛學派是反對激情的。這個學派教導人們,為了避免苦難,要用理性去抗擊所有情感。基督教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覺得那樣有點過頭了,於是他們把好的、善良的情感單獨分為一類,稱之為「感情」,例如親情和同情。從而把它們與「邪惡」的激情——例如情慾和怒氣——區分開來。

迪克遜寫道:在18世紀中葉,這兩者被合併為情緒。到了19世紀早期,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布朗(Thomas Brown)第一次把情緒作為單獨的理論範疇,從此打開了科學研究的大門。然而,雖然他迫切地開始研究,卻並不能給出定義。

「情緒這個術語的準確含義難以用語言表達。」布朗在授課時就這樣說過。現在仍舊如此。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心理學和腦科學副教授阿蘭·弗萊德倫特(Alan Fridlund)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我:「在情緒研究領域中,唯一肯定的事情,就是對於情緒的定義沒有共識。」

這個領域的很多現代論文都會在開篇引用知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發表於1884年的論文《什麼是情緒?》,然後哀嘆科學依舊沒能回答這個問題。而如果一位研究者試圖在研究中給出一個工作定義,那麼很可能除了作者之外,沒有人會使用或者贊同這個定義。作者們可能會基於行為、生理反應、情感、思想,或者是上述因素的任何組合來對情緒進行分類。

波士頓學院的心理學教授詹姆士·拉塞爾(James Russell)說:「語義學的任務是指稱。當我們說『情緒』二字的時候,我們只是在指稱我們想說的『那些東西』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或者衍生出的任何更具體的術語,例如愉快,憤怒,悲傷等等)正式定義的缺失可能無所謂。如果有人說自己憤怒,你並不會誤會對方的意思——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對方。但是,如果要求人們用語言解釋情緒是什麼(我喜歡說:「要是向一個有感情的機器人解釋情緒呢。」)他們很快都會語塞。

我問過自己的同事,得到的回復諸如「因人而異的對經歷的反應」,「對事件的敏感性」,「你對經歷的主觀反應」,以及很有詩意的「對難以確定的人類情感的一種描述,為我們的每一種經歷添上色彩的、強而有力的內在感覺」。

這些定義都很棒,它們看起來都是對的。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正如最後一個人所說的,情緒是難以確定的。它們肯定是些什麼,它們不是不存在的。知道這點對生活來說已經足夠好了,但是對於科學來說,這還不夠。

情緒是不是本能?

即將出版《情緒從何而來》(How Emotions Are Made)一書的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特聘教授麗莎·費爾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說:「心理學真的是實驗哲學。」譬如,生物學這個學科依賴於對自然世界的觀察,而心理學研究者會「採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常識分類,並試圖將其作為科學分類。」

巴雷特最近幾年在情緒研究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為思考這種現象提出了獨特視角。在她2006年發表的文章《情緒是「自然類」嗎?》中,她對艾克曼發起挑戰。(「自然類」一詞指的是一系列本質相同的事物。)巴雷特強烈地反對艾克曼關於情緒是基於生物學的觀點,她寫道:「(認為情緒是)自然類的觀點已經失去了其科學價值,現在倒成了人們理解情緒本質和機制的主要障礙。」

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麗莎·巴雷特。圖片來源:northeastern.edu

根據艾克曼的說法,證明情緒普適性的證據「從統計上看是非常強有力並且穩固的」。在一項與照片歸類實驗相似的元分析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歸類表情時的平均正確率達到58%——有些情緒更高些,有些更低些。這顯著高於隨機選的正確率。但是問題在於,這足夠嗎?

巴雷特認為不夠。她不認同表情歸類實驗可以證明情緒是生物本能。她不相信人們在感受到某種情緒時,每次都會出現對應的表情。演員微妙而豐富的表情就是一個例子。「你上次看到演員陰起一張臉就能贏得奧斯卡獎是什麼時候?」她問。

她在自己2006年的文章中承認,「元分析和敘述性綜述清楚地表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理解擺拍的、靜態的面部表情時所依賴的特徵,有著優於隨機的一致性……但是,優於隨機選的準確性只能說明部分問題。」

剩下的問題在於如何解讀。58%對於你來說要麼足夠好了,要麼還不夠。如果情緒真的是普適的,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比僅僅「優於隨機」做得更好?

有人也許會說這是人為誤差。面部表情能表現情緒,並不意味著看到表情的人能正確解讀。或者,不同的人可能會對同一個表情做出不同的解讀。巴雷特認為,「這個男人的孩子死了」這類故事可能會誘導被試把噘嘴的表情歸類到憂傷,但如果沒有了這個語境,他們對於該表情的理解可能大相徑庭。

情緒自然類理論的另一重要反對者羅素也有著類似的不滿:「強制被試做出唯一選擇,相當於默認選項互斥,但是選項不應該是互斥的。被試會把同一個面部表情歸類到多個情緒類別中去。」

巴雷特在她的一篇論文中舉例,語境的差異(比如照片中的文字)可能引起對相同面部表情的不同認知。圖片來源:affective-science.org

在巴雷特看來,「情緒」完全是人為構建出來的。並不是說情緒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像「歡樂」,「羞恥」,「暴怒」之類的辭彙被用來描述發生在大腦與身體中的一系列複雜過程,但這些過程本身並不一定有關係。我們只是把這些過程揉一起,取了個名字。她把情緒的概念比作貨幣的概念。

她說:「這個範疇得以保持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人們達成了一致。貨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都同意使用一種媒介來交易實物產品。貨幣有價值,只是因為我們同意讓它有價值。人類與動物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可以建構概念並實現它們。我們能創造現實。」

面對質疑,保羅·艾克曼會如何反駁?如果面部表情不是情緒的最佳衡量方式,什麼又是呢?關於情緒的爭論,最後是否有終結?請期待《什麼是情緒?科學圈不息的爭持(下)》

(編輯:Calo,Ent)

文章題圖:impawards.com 編譯來源 the Atlantic, Hard Feelings: Science』s Struggle to Define Emotions
推薦閱讀:

奧利弗·雷普休斯:憲法中的社會科學——以美國為榜樣?
柯林斯之惑:傑出科學家是虔誠教徒——中新網
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等的科學——量子力學證實佛經:宇宙萬物是一體「超弦場」 (轉帖)_靜中安的...
智慧的靈光 010501 對科學的制約
哲學家王東嶽:中國文化絕不產生科學

TAG:科學 | 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