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華裔科學家獲得者

[導讀]  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用以獎勵那些為全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截至2009年已經有9位華裔科學家拿過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是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李遠哲、高行健、錢永健和高錕。在這裡我們特別對諾貝爾獎成立以來獲得諾貝爾獎的9位華裔科學家進行盤點。

諾貝爾獎華裔科學家獲得者

高錕

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高錕

  瑞典皇家科學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華裔科學家、「光纖之父」高錕(Charles Kao)以及兩名美國科學家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錕 (Char les K.Kao),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美國國籍。1933年,高錕出生於上海金山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弟弟高鋙,一家住在法租界一棟三層高的房子。入學前,父親聘請老師回家,教導高錕和高鋙,誦讀四書五經。10歲,高錕就讀世界學校(即今日的國際學校),需要讀中文之外,也要讀英文和法文,學校聘請留法的學者回來教授,高錕開始接觸中國之外的人事文化,他說:「影響很大!」。

  1957年、1965年先後獲英國倫敦大學電機工程學學士、博士學位。1970年迄今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1987-1996年任該校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高錕教授1966年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中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訊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同時開發了實現光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錢永健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錢永健

  錢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華裔生物化學家,漢族,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

  重要獎項

  1991年,帕薩諾基金青年科學家獎;

  1995年,比利時阿圖瓦-巴耶-拉圖爾健康獎;

  1995年,蓋爾德納基金國際獎;

  1995年,美國心臟學會基礎研究獎;

  2002年,美國化學學會創新獎;

  2002年,荷蘭皇家科學院海內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獎;

  2004年,獲沃爾夫獎(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學學會,蛋白質學會等多項大獎

  2008年,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和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2名科學家以綠色熒光蛋白的研究獲得該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高行健

  高行健(1940— )出生於江西贛州, 祖籍江蘇泰州。目前為法籍華人。2000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年60歲。事後報導中稱他為劇作家、畫家、小說家、翻譯家、導演和評論家。不過,高行健早期在國內,是以創作先鋒戲劇著稱。他與鐵路話劇團創作員劉會遠(中共元老谷牧的兒子)合作創作了《車站》《絕對信號》等話劇,由北京人藝演出,引起轟動。

後來他又寫了《野人》,採用更多探索手法,更展現出藝術魄力和深邃的歷史感。《絕對信號》一劇,被列入「共和國50年10部戲劇」。高行健在大陸發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發表《現代小說技巧初探》的小說評論在中國大陸第一次引起了關於現代主義小說的爭論,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

  文學生涯

  高行健獲獎後,出版的介紹文集,封面人物即是高行健。

  高行健1981年的著作《現代小說初探》1957年,高行健高中畢業,聽從母親的建議,沒有報考中央美術學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學院。  1962年,高行健從法語系畢業後,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

  1970年,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期間曾到安徽寧國縣港口中學任教。

  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

  1977年,在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1979年5月,作為全程翻譯,陪同巴金等中國作家訪問巴黎,回國後高行健發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

  1982年,與劉會遠共同創作的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

  1985年,在北京與凋塑家尹光中舉辦泥塑繪畫展,開始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高行健在大陸舉辦的唯一一次畫展。同年,應邀赴歐洲五國(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丹麥)訪問八個月,在柏林文化之家舉辦了個人畫展,獲得了超乎意料的成功,賣畫獲「巨款」四萬馬克,從此高行健開始了以畫養文生涯,獲得了更多寫作上的自由。

李遠哲

198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李遠哲

  李遠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於中國台灣省新竹市,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195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1961年在台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考獲碩士學位。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和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等。

此外,李遠哲獲得各國學術團體、大學授予之榮譽博士、榮譽教授、榮譽講座、傑出校友等榮譽名銜數十項。  1962年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在化學系讀博士班。1965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跟布魯士.馬亨教授做博士後研究,1967年轉到哈佛大學繼續博士後研究。1968年,受聘於芝加哥大學,任化學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後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化學系任教授,同時擔任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高級主任研究員。197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為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門新技術,1960年才開始試驗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適用於鹼金屬的反應,後來由李遠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創造,把它發展為一種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後十多年中,又經李遠哲將這項技術不斷加以改進創近,用於研究較大分子的重要反應。他所設計的「分子束碰撞器」和「離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所出現的各種狀態,為人工控制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過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遠哲教授雖然科研、教學工作繁重,仍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參與國際學術團體、美國聯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學的多種委員會諮詢工作。李遠哲始終關心家鄉祖國的科學與教育的發展,近十年來每年回國多次,奔波于海峽兩岸,主持學術講習,參加學術會議,尤其對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籌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遠哲回國接受中研院院長之重擔,同時決定放美國國籍,全力投入推動國內科研的發展,體現出他濃郁的愛鄉情懷與無私奉獻的品格。

崔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崔琦

  崔琦乳名驢娃,河南寶豐縣城北7.5公里范庄人。1939年出生於農家,少小時入村學讀書,聰慧好學成績優異。1951年進入香港培正中學讀書。1958年孤身前往美國深造,196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博士學位,之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從事電子研究工作,有新發現,成績卓著。1998年10月13日由瑞士皇家科學院正式宣布,美籍華人崔琦獲199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從此他成為繼楊振寧、李正道、丁肇中、朱棣文之後,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崔琦是香港培正中學的畢業生。

  瑞典皇家科學院十三日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新聞公報說,斯托爾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

  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公報強調說,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後加以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比如阻力消失、出現幾分之一電子電荷的奇特現象等。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

  電子量子流體現象的發現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四月,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

  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於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後到美國繼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朱棣文

  瑞典皇家科學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國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國學者科昂.塔諾季,以表彰他們發明了用激光冷卻進行低溫下俘獲原子的方法。這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和李遠哲之後又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也是華人4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朱棣文(Steven Chu)於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他先後就讀於羅切斯特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專業學位。祖籍中國江蘇太倉。他的父親是太倉人,母親是天津人,現已在太倉創建了朱棣文小學,1998年曾經訪校一次,40年代來到美國。他們育有三子,都學有所成。朱棣文排行老二。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專業為物理應用物理(原子物理);1970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獲數學學士和物理學學士;1976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

  1987年,他到斯坦福大學任物理學教授,是該校第一位華裔教授。

  1993年6月,他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4年8月起,他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是首位掌管這個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實驗室的亞裔人士。

  1998年6月,朱棣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目前供職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和應用物理教授。

  朱棣文於2008年12月15日被美國新當選總統奧巴馬提名出任能源部長。

  2009年1月20日,美國聯邦參議院無異議通過朱棣文擔任能源部長的提名。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出生,美國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

  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3個月後隨父母回中國。1949年丁肇中進入台灣建國中學,接受嚴格的教育,他的數學、物理和歷史學習成績優秀。1956年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在物理系和數學系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63年,他獲得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5年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他所領導的馬克·傑實驗組先後在幾個國際實驗中心工作。

  由於丁肇中對物理學的貢獻,他在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並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88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學獎。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學(1978)、香港中文大學(1987)、義大利波洛格那大學(1988)和哥倫比亞大學(1990)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他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的名譽教授。1977年獲美國工程科學學會的埃林金獎章,1988年獲義大利陶爾米納市的金豹優秀獎及義大利布雷西亞市的科學金獎章。

  丁肇中熱心培養中國高能物理學人才,經常選拔中國青年科學工作者去他所領導的小組工作。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動日前在歐洲啟動。他正領導著來自美、法、德、中等14個國家43所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學家,在日內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質、反物質。

  丁肇中的思維與交流方式極其獨特,初次與其交流會讓人覺得他思維混亂。但仔細聽來就會了解到,他的思維並非混亂,而是他想說的事情過於複雜以至於無法用語言合理表示出來。這點是想必聽過他講座的人都深有體會。

  1936年1月27日出生於美國,3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

  1956年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在物理系與數學系學習。

  1960年獲碩士學位。

  1962年獲博士學位,在瑞士歐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

  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左一)與李政道(中)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李政道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漢族,出生於中國上海。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生平經歷

  李政道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李政道曾在東吳附中,江西聯合中學等校就讀。因抗戰,中學未畢業。1943年因以同等學歷考入遷至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學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軍入侵貴州,時在貴州的浙江大學被迫停學。1945年他轉學到時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就讀二年級,師從吳大猷、葉企孫等教授。1946年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費米教授。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從事流體力學的湍流、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及凝聚態物理的極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的研究。三年後,29歲的李政道,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二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他開闢了弱作用中的對稱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物理等科學研究領域。1984年他獲得全校級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這一最高職稱,至今仍是哥倫比亞大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的教授之一。現在,他的興趣轉向高溫超導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陣,以及解薛定諤方程的新途徑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奮鬥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線,不斷發表科學論文。

  自20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開始回國訪問,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了很多貢獻。他積極建議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基礎科學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議和協助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議成立自然科學基金,設立CUSPEA,建議建立博士後制度,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和北京大學及浙江大學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學術機構,設立私人教育基金,對藝術和中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個人亦喜隨筆作畫並積極倡導科學和藝術結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誕生於上海。他自幼酷愛讀書,整天手不釋卷,連上衛生間都帶著書看,有時手紙沒帶,書卻從未忘帶。抗日戰爭時期,他輾轉到大西南求學,一路上把衣服丟得精光,但書卻一本未丟,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歲的李政道到美國留學,當時他只有大二的學歷,但經過嚴格的考試,竟然被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3年後便以「有特殊見解和成就」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辨,被譽為「神童博士」,其時年僅23歲。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他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中心信息之——宇稱守恆。

  在科學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歲時便升任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他親自體會到科學人才必須從小培養,因而在1974年5月30日會見毛澤東主席時,建議在中國科技大學開設少年班,他的建議受到採納。1979年他去合肥訪問時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學們,並題詞:「青出於藍,後繼有人。」李政道關心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他主張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建議建立博士後制度和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並建議成立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等等。這些建議都一一得以實現。1985年7月16日,鄧小平會見李政道時,對他說:「謝謝你,考慮了這麼多重要的問題,提了這麼多好的意見。」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將其畢生積蓄30萬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義設立了「中國大學生科研輔助基金」,資助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和蘇州大學的本科生從事科研輔助工作。李政道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科學事業後繼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盡全力。

  李政道與楊振寧曾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後來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楊振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人科學家獲得者楊振寧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縣人,民國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理論物理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範場理論,則於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並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一九二八年就讀廈門國小、一九三三年就讀北平崇德中學、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萬中學高中二年級、一九四二年西南聯大畢業、一九四四年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聯大附中教學後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物理獎、一九五八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應紐約州立大學校長托爾邀請籌備創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門、一九六六年離普林斯頓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楊氏於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學歷,考取當時由清華、北大、南開三個大學合併的西南聯大的化學系,後來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學金。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儘管他們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華人」,消息傳來,中國人無不引以為傲。楊氏也是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為自傲的,那年他們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他代表致辭,最後一段,他說:「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這就是: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個人簡介

  楊教授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和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榮休,同年出任清華大學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並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俄羅斯科學院、台灣中央研究院、羅馬教皇學院以及多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科學院的院士榮銜,以及多家大學的榮譽博年輕時的楊振寧士學位,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學特聘教授。

  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主任多年。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在該校研究生畢業。此後他於1945年考取公費留學赴美,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1966年以後,他長期執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創立並主持該校的理論物理研究所。他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以他們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後二人因排名先後的問題交惡。1962年因為《紐約客》的一篇文章,兩人楊振寧與翁帆婚紗照正式決裂。楊振寧七歲的兒子楊光諾曾說,「我要一人得諾貝爾獎。」1989年他寫給已故中研院長吳大猷的信,向老師報告兩人合作情形。吳大猷覆信說:「整件事是一極不幸的事,我想truth是不能永遠掩蓋著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爭,而讓truth慢慢的展現出來。」

  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促進中美關係。

  1980年楊振寧獲得拉姆福德獎(Rumford),1986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楊振寧現居於北京清華大學。楊振寧的結髮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2003年10月因病過世。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歲高齡的楊振寧與28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推薦閱讀:

李開復對話2015諾獎得主:用交易來治理隱私數據問題?
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不要也罷
2018年日本文壇大預測:村上春樹仍將無緣諾貝爾獎

TAG:科學家 | 科學 | 諾貝爾獎 | 華裔 | 獲得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