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起源和發展

一、起源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眾說紛紜,目前大致有9種觀點:1.老子。2.梁朝的程靈洗。3.唐朝的許宣平。4.唐朝的李道子。5.唐朝的胡鏡子。6.張三丰。7.陳王庭。8.陳卜。9.不知何人所創。

其中,以張三丰和陳王庭創拳說爭論最大。歷史上有關張三丰的傳說最多,爭論亦最大,眾多人稱其為太極拳鼻祖。陳王庭創拳說,一度成為權威說法,主要源於武術考證家唐豪所言,唐豪實地考察了陳家溝,主要依據陳王庭的遺詩:「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往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近年來不斷有人反對此觀點,並提出一些證據,如有人認為:「悶來時造拳」的造,並不是創造之造,而是造訪之造,所以實際是悶來時去造訪拳,陳王廷創拳之說休矣。(《武當》1995年3期16頁到19頁)

關於太極拳起源問題,近年來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類觀點:一類認為太極拳是陳王庭所創,發源於陳家溝;一類認為在此之前早有太極拳,大約在南朝韓拱月、程靈洗開始,經唐朝時許宣平、李道子,宋時程秘,元時張三丰,明清為王宗岳、蔣發,清中葉陳長興發展起來。目前,我們還很難斷定究竟是何人何時創造的太極拳,但是可以肯定,太極拳絕非一蹴而就,必然有一個萌生、發展、壯大、成型的過程,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形成的,這正也說明了太極拳的淵淵流長,博大精深。

二、發展

儘管太極拳的起源和創始人難以定論,但是從太極拳定名以來,陳長興以後的太極拳演變線索是較清晰和公認的,構成了現代意義的太極拳主體,根據拳理著作、動作形態可以看出從明末清初以來的太極拳演變,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基本形成期

這個時期主要指從明末清初的陳王庭至陳長興(1771~1853),經過五傳,完成了陳式太極拳的基本演變,表現為:

①重要理論著作。這個時期留下的理論著作很少,代表性的有陳王庭的《拳經總歌》、《太極拳十大論》、《用武要言》等,從這些拳論,歌訣來看,突出的反映了太極拳的技擊性,如《拳經總歌》:「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講的都是技擊方法,但是,這個時期的拳論中已經有了運用陰陽哲理、五臟醫理解說拳理,如《太極拳十大論》(有人認為十大論是移植形意拳的拳論)中的「二氣,呼吸即陰陽也」,「五臟,夫捶以言勢人得五臟以成形,即由五臟而生氣,五臟實為性命之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肺、腎也。」

②拳套動作形態。陳王廷時期的七個套路,經過五傳至陳長興,陳有本一代,原有的108勢長拳和太極拳二至五路,已逐漸被捨棄,很少有人練習,取而代之的是陳式太極拳一路和炮捶(現稱之二路),即使一路也分演出老架、新架,新架與老架架勢一樣寬大,揚棄了原有的一些高難動作(這裡所稱的新架和老架與目前人們對陳式太極拳新架與老架的說法不同,後者特指陳發科在北京所教拳術與陳家溝所傳拳術,其實並無本質不同,所以,有人不贊成後者新老拳架之說),新架隨後又出現了趙堡架代表人物有陳清萍,關於趙堡太極拳的淵源問題,據杜元化所著《太極拳正宗》中記載,是王林禎傳蔣發傳邢喜懷→張楚臣→陳敬佰→張宗禹→張彥傳陳清萍,也有人稱陳青萍學拳於陳有本,後入贅於趙堡,所傳拳勢與老架相同,但是突出了圓形運動特點。從陳王庭早先拳套中的騰空一字腿落地,雙手落地,雙足先後向上蹬踢等動作,到流傳下來的陳式一路,逐漸簡化了原有套路,使之更加適宜大多數人習練,預示了太極拳朝著健身、群眾性方向發展。

這個時期,基本完成了陳式太極拳包括趙堡太極拳自身的改造,形成了現代意義上傳統太極拳的雛型,由此將逐漸演變出不同的太極拳流派。

第二階段:流派定型期

這個時期時間跨度較大,經歷了從楊露禪(關於楊露禪三個字的寫法有多種,如有的寫祿,張玉華在《武當》雜誌2003年11期31頁撰文認為應該是楊祿躔,定論有待考證)學拳到孫祿堂晚年定孫式太極拳,其間確定了現今流傳的孫式、楊式、吳式、武式等拳派的形成與定型,以及陳式太極拳的最終定型,從而最終形成並定型為目前流傳較廣的陳、楊、武、吳、孫式五大流派以及趙堡等太極拳,當然此外還有其它流派的太極拳,這裡不作闡述。

①重要的理論著作。這個時期正式出版的理論著作,主要有陳微明、許禹生、孫祿堂、吳鑒泉、陳鑫等人的專著。20年代初開始用照相技術,對動作拍照製版,給後人留下珍貴拳照,突出的有楊澄甫,吳鑒泉,孫祿堂,陳發科的拳勢照片,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楊澄甫的《體用全書》,孫祿堂的《太極拳學》等,都是最為重要的著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武禹襄、李亦禽、及王宗岳的拳論,雖未正式出版但確是經典之作,對太極拳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指導著太極拳的發展。

②拳套動作形態。楊露禪從學於陳長興老架陳式太極拳,以此陳式一路為藍本,逐漸形成了楊式系統。(最新觀點,有人認為楊露禪還得到了其他高人傳授)。

楊露禪(1799~1872年)到北京傳拳為了適應大眾健身學習的需要,開始了改編拳套(對此觀點也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太極拳原本就是柔緩的特點),再經過其三子楊健候(1839~1917年)修改為中架子,最後由楊健候三子楊澄甫(1883~1936年)定型為大架子,成為動作舒展大方,無跳躍發力,流傳最廣的楊式太極拳,其它架勢的楊式太極拳,由於其動作難度或其它原因,並沒有廣泛流傳。

其中,得傳於楊露禪和其次子楊班候(1837~1892年)小架子的全佑,經全佑之子吳鑒泉(1870~1942年)進一步修潤,形成了動作小巧緊湊,速度均勻,不縱不跳,風格與楊式同一趨向的太極拳,定型為吳式太極拳。

武禹襄(1812~1880年),曾從楊露禪學陳氏老架,後又從陳青萍學習新架,又嚴格按《太極拳論》參悟太極拳,從而創造了武式太極拳,經李亦畬(1832~1892年)進一步完善,最終定型為武式太極拳,拳架動作形態上有了獨到之處,在拳套編排結構上類似楊式和陳式,但是在動作形態上,高度抽象概據,僅以「起、承、開、合」甚至「開合」二字概括所有技法,強調開合虛實,架式緊湊,獨樹一幟。

孫祿堂(1860~1933年)擅長形意,八卦,又向郝為真學習武式太極拳,參合三派之長,創造了架高步活的太極拳,突出進步必跟,退步必撤,開合相接的特點,定型為孫式太極拳。

陳長興之曾孫陳發科(1887~1957年)於1928年去北京傳拳,成為陳式太極拳的中興者並確立了陳式太極拳的地位,廣泛開始傳播動作螺旋纏繞,松活彈抖,有頓足發力的陳式太極拳。

縱觀以上五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以一路為主,其它四式太極拳,都有著相似的套路順序,譜名,動作名稱,而動作形態上,幾個主要流派,都以擴大或縮小動作原型為手段,創造自己拳勢,這和幾個流派創始人的自身條件和習拳根基有關,如個人身材、從前拳術基礎、學識等,楊澄甫定型大架與其身材顯然有關,孫祿堂擅長形意,八卦在孫式太極拳中顯而易見,武式取法舍形,主敬主靜,沒有脫離其受宋明理學的影響。

第三階段:普及推廣期

這個時期,主要指解放以後,至80年代未,這段時期,各式太極拳已無大的演變,處於普及和推廣時期。

①重要著作。

在太極拳史方面,首推唐豪,徐哲東等人的大量研究考證。

出版著作,最具代表性的是先後出版的《陳式太極拳》(沈家禎、顧留馨),《楊式太極拳》傅鍾文)《吳式太極拳》(徐致一),《武式太極拳》(郝少如),《孫式太極拳》(孫劍雲)最後合訂為《太極拳全書》,以後,特別在80年代後又有大量的太極拳書籍出版,但是,相當部分不及前者的代表性。從1956年起,國家體委開始編製簡化太極拳,1963年整理了88式太極拳,1979年編製48式太極拳,一直到1989年的《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以及綜合42式太極拳,以後的《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太極拳的發展。

②拳套動作形態。

這個時期,各式太極拳在拳套編排上沒有大的變動,國家新編各式太極拳,也多以傳統太極拳為藍本,只是24式、48式、42式太極拳在套路結構上,個別動作練法上有些變動,而傳統太極拳從套路結構到動作形態以及風格特點並未有大的改動。

在動作形態上,不管是新編套路還是傳統套路都力圖遵循固有傳統風格。但是,在民間各式傳統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動作形態保留的較好,而走上競技場的傳統太極拳,演練上卻有雷同傾向,風格不是很突出,特別是楊、吳、孫式有「串味」現象。其後90年代新編的《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也有此傾向,大多有「楊化」的痕迹,這和揚式太極拳的普及程度,以及競賽導向有關。隨著太極拳發展,探究太拳健身,技擊機理,闡發太極拳深厚的文化底蘊,用實證性研究證實太極拳獨特功能,保留傳統的風格特點,創編賦有科學實效的簡約套路,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之一。

第四階段:多元化發展期

進入90年代,一方面,許多先前不為人們所知的一些太極拳,或通過光碟,或辦班授徒開始嶄露頭角,另一方面,新編的8、16、32式太極拳與劍、太極扇、各種簡化的太極拳如雨後春筍般突顯,有關太極拳的書和盤大量出版,出現了專職的太極拳指導員,反映了人們對太極拳的需要,預示著太極拳市場的廣大,在太極拳普及推廣方面取得的一定成果,但是,其中也不乏「亂」的現象,如書亂出、盤亂髮、拳亂教、理亂講等。當然,其中名家好手也不在少數。太極拳在多元化的同時,呼喚著太極拳科學化和優化發展。目前,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太極拳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近代形成的所謂各式傳統太極拳,主要包括六大類,另一類是國家組織專家新編的各種普及、競賽套路。

武冬


推薦閱讀:

JJ比賽的是怎麼發展起來?
青海衛視2010年是怎樣發展的?
2013蛇年:哪個方位利於你發展?
2018年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看城市群發展方向
天師道到正一道的發展

TAG:發展 | 太極拳 | 起源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