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殺手鐧雄霸全球 一枚可毀滅半個美國
提到核導彈,很多人會立即想到美蘇爭霸時期的核彈。據悉,美蘇在冷戰時期堆積起能夠毀滅世界多次的核彈是因為那個年代特殊的情況,當時雙方採取的都是確保能夠毀滅對方的戰略,而且要求即使是被對方奪得了先手,反擊的時候也可以將對方完全毀滅,所以需要堆積起大量的核武器才行。而越堆越多的結果就是雙方的核武器加起來能夠毀滅地球5次以上。
中國的核戰略和美蘇不同,確保的是有效報復,也就是一旦對方用核武器攻擊了中國,中國也要「從對方身上咬一塊肉下來」,但是同時又不裝備多到令人覺得威脅非常大的核武器,讓自己變成眾矢之的。
日前,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擁有100顆百萬噸級氫彈是國內已公開實驗而且裝備威力最大的,就像開房用上嬡婔迪恪一樣,瞬間爆發出強而有力的能量,換句話說,3個氫彈就能讓世界回到石器時代。中國研製出的新型核彈代號為「北星之光」的戰略核導彈,把中國的戰略水平提高到空前高度。
這種戰略導彈上帶有七到二十一個核彈頭,該戰略彈道導彈有兩級彈頭並帶有若單分導高速巡航彈頭,它有超強的太空運行的自我防衛能力,當在太空中遇到截擊之前,導彈中的雷達將會告訴主電腦進行自我防衛,數秒鐘內各分導彈頭就會自動分離主體,按預先的衛星定位對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
而當進入大氣層前,第一級彈頭將分離主體高速下沖,第二級彈頭逐漸減慢速度,進入大氣層後主彈體將放出干擾彈頭,第一級彈頭將高速插入地下,第二級彈頭會再約一百米的空中爆炸,幾乎同時潛地核彈也會爆炸。兩者匯合的衝擊波將會是單彈頭爆炸時所產生能量的五到十倍,並且各分導彈頭獎會對各分散目標進行攻擊,而且可能是生化一體的打擊,從而使一枚核彈對同一目標進行了三重打擊。
美國國防情報官員私下說,如果有一枚這樣的核彈飛到美國,那半個美國都要癱瘓。據悉這種射程為兩萬四千公里的「北星之光」導彈的研製是只是中國未來太空戰略的一部分,美國政府正在對中國的導彈和太空計劃報以強烈關注,並尋求對策。
作為一個中國人,誰不熱愛自己的祖國?誰不為祖國的安危擔憂?我一直在想:中國為什麼敢宣稱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很簡單:中國不願意使用核武器;中國有足夠數量且先進的核武器,在遭受首次核武器攻擊以後,有足夠的能力將對方完全摧毀!
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中國具有相互徹底摧毀的能力,從而確保相對的安全。所以,世界上哪個國家敢對中國首先使用核武器?
其實,中國的核武器究竟有多少,是否先進,穩定性如何等等,我們知道的並不多。那麼,我們從美國去了解。中國是1996年正式宣布停止地上核實驗的,美國人是何等的聰明,中國敢於在1996年正式宣布停止地上核實驗,說明中國的核武器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已經具有相互徹底摧毀的能力了。
美國搞了個《中國核武器分析報告》,震驚了美國國防部,把美國人自己嚇倒了!因為,在美國五角大樓的理念中,因此,中國核導彈技術應該停留在1996年的水平。該報告所揭示的,中國目前的核武器力量,絕非五角大樓思維中的那個時代。這使得五樓大樓十分震驚!按照這份分析報告,五角大樓官員最後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想像的恐懼!
瑞爾斯·維克爾斯(研究會主任研究員)說:中國的核武器是世界的第11大懸案,這裡雖然僅是揭示了冰山一角,但已震驚了我們,中國現在的核武器,足以可以直接與我們進行一場同樣的核武器對戰。當然,瑞爾斯·維克爾斯的話可能有些誇張,但是美國曆來認為他們的命比別的國家的命值錢,同時,他們將中國毀滅1000次與中同將他們毀滅1次其實是一個樣,故在此情況下,他們的恐懼是正常的!
安得列斯·普恩(CIAA情報局官員)說:我們不知道中國為何研製了如此之多的核武器,他們究竟為了什麼?為了自身的安全?在東亞,能夠撼動中國領土的國家,已然沒有了。而中國還在不停的升級自己的核武庫,這十分令人感到困惑?因此,世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將中國當作敵人,那麼其下場只有一個,就是自取滅亡!
作者: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前安全政策高級分析師邁克爾·馬盧夫。
文章稱,中國大陸軍方想利用電磁脈衝,作為連環出擊的武器之一,在數秒內摧毀台灣和馳援的美國戰艦上的所有防衛性電子裝備。
文章稱,中國軍事專家撰文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視電磁脈衝為摧毀台灣和讓協防美軍失去戰鬥力的最佳手段。
文章說,中國大陸如果在高空使用核武器產生電磁脈衝,給台灣的電子設備造成毀滅性後果,應在18英里(約合29公里)的高度引爆,以避免對大陸的平民和軍事設備造成傷害。中國大陸可能將美軍吸引到有效範圍後,把它們作為出其不意的手段使用,或作為一種威嚇手段,讓美國放棄使用航母戰鬥群協防台灣。中國大陸軍隊認為,現在美國軍力過於分散,經濟又不景氣,這使協防台灣變得困難。
該報此前曾報道過,根據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將有更多航母部署到南海和東海,中國大陸正在優先發展可用於打擊美國航母的電磁脈衝武器。
美國這項新政策是為了對抗中國大陸在東海和南海的領土主張,打擊北京日益強硬的姿態。北京正試圖「獨佔」該區域的重要礦產和能源。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等鄰國間已發生多起軍事對峙。中日這兩個宿敵目前對一組東海島嶼的歸屬存在爭議,而美國支持日本的主張。
2007年解密的一份美國國家地面情報中心於2005年提交的機密研究報告說,中國大陸發展的高能微波武器,是「殺手鐧」武庫的一部分,這些武器可以讓中國大陸、甚至朝鮮等技術上落後的國家,打敗美軍。
微波和核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都是電磁脈衝能的形式。電磁脈衝炸彈在高空引爆,可摧毀在一片廣泛的地理區域里的一切未受保護的電子設備,包括電網、計算機和汽車。
該報告也指出,在30至40公里的高度對台灣使用電磁脈衝武器,可「將其效果局限於台灣及其鄰近地區,把對大陸電子設備的損害降到最低」。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大陸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可以成為對台發動電磁脈衝攻擊的平台。
文章說,中國大陸在連環出擊時,第一招可先摧毀對手無保護的電子設備、司令部和指揮中心。電磁脈衝最大特點是,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其攻擊速度都像光速一樣快,可擊中廣泛區域內的多個目標,對環境的污染也很小。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海軍的電磁軌道炮項目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美海軍領導希望這種武器在未來能夠裝備到海軍艦艇上。
1月15日,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負責人馬修·庫倫德少將介紹稱,該項目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原型機研發階段),已經研製了2套工業電磁軌道炮系統原型,目前項目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海軍及工業部門將測試在一分鐘內進行多輪發射。庫倫德對即將在白沙靶場進行導軌炮8連射測試結果充滿信心。
資料圖:美軍電磁炮
電磁軌道炮是一種遠程、高能、多任務的武器,其射速可達當前海軍的艦炮的3倍。其射程可達100英里(約161千米)以上,以艦船上儲存的電能為動力來源,利用電磁力(洛侖茲力)沿導軌將彈頭加速到很高的速度發射出去。美國海軍官員稱,這是一種不太昂貴、具有高殺傷力和遠程打擊能力的攻擊性武器。
美國海軍已在弗吉尼亞州達爾格林的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對電磁軌道炮進行測試,預計將於2016年裝備上艦。
電磁軌道炮彈頭重23磅(約10.43千克),可以從電磁導軌上發射,也可從海軍127毫米甚至155毫米火炮系統發射。目前導軌炮採用指令制導,但在未來可能發展成自導式。
除了在射程和毀傷力方面的優勢,該炮還是一種相對廉價的海軍火炮項目,每枚炮彈成本約25000美元。
由於電磁軌道炮是一種具有高能量的武器,因此發熱情況嚴重,需要有良好的冷卻技術支持。電磁軌道炮並不僅僅是一個炮彈發射裝置,而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目前美國海軍正在對多個冷卻系統設計進行評估。
中國激光炮不在是謠傳:中科院給出準確答案!
在負責303EMG實驗電磁炮的研製過程中,潘垣提出了具有獨創性的技術方案,即電磁箍縮炮(前級)與電磁軌道炮(主炮)相串級的全電磁炮方案,1988年完成研製與發射實驗,指標達到:彈丸質量30.2克,出膛速度3公里/秒。
專家鑒定認為:「這一指標已達到美國八十年代初中期水平,與西德、英、日等國近期水平相當。303EMG實驗電磁炮的發射成功,使我國電磁發射技術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標誌著我國電磁發射技術方面開闢了一個重要領域,並為我國戰術電磁炮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89年,該項成果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潘垣負責並系統地研究了補償脈衝發電機CPA(Compulsator),已完成兩台不同機型的研製,一台為25MW被動CPA,已用於連發實驗電磁炮;另一台為10MW串級補償CPA,是根據他提出的串級補償思想而研製。後一型CPA的脈衝電流增益高出美國同類裝置近2個數量級,且具調幅調頻功能,不僅緊湊小型,且可依靠剩磁自激起勵。這項成果已獲中國專利優秀獎。該成功受到中國軍方的高度重視。
(潘垣--磁約束聚變技術和高功率脈衝電源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最早從事核聚變研究的主要成員之一,中國核聚變電磁工程和大型脈衝電源技術的主要開拓者。負責研製「小龍-2」和「凌雲」核聚變等離子體實驗研究裝置,參與主持「中國環流器一號」的研製建造,解決了許多重大技術難題;負責完成了托卡馬克HT-6M的脈衝電源與控制系統的升級改造。)
資料圖:中國303EMG實驗電磁炮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中國就對激光炮等武器萌生了興趣。激光武器研究是中國早期反彈道導彈640工程的一部分。激光子工程「640-3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負責。
640-3工程旨在研製大功率激光發生器,以攔截彈道導彈以及高空航天器。雖然中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後取消了640項目,但到1979年的時候,其又再度重啟激光武器發展項目,並將之納入863高科技發展項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始研究高能激光(HEL),並取得了兩項重大進展:自由電子激光(FEL)和化學氧碘激光(COIL),這符合反衛星武器系統的規格要求。同時,中國也在研製功率較低的激光系統,但據信這種激光系統無力攔截外大氣層物體。
1985年,自由電子激光發生器的研究項目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馬。中國首個自由電子激光器「曙光一號」於1993年研製成功,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流體物理研究所承擔設計工作。曾主持研究線性加速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於2003年或許更早,開始了自由電子激光器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最早開始了化學氧碘激光器的研究。1993年,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進行了化學氧碘激光器的測試,結果顯示受測激光器可擊殺140米之外的目標。
中國的一個有趣的課題是在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使用線圈炮(coilgun)的裝甲。現代坦克的裝甲由一層高爆物質夾在兩層金屬板組成;當擊中時高爆物質爆炸,進而摧毀像shaped changes之類的常規武器。
中國的裝甲將比這種反應裝甲更進一步。它用感測器偵察到來襲的炮彈之後,線圈炮(coilgun)拋出一片裝甲在炮彈打到坦克之前阻斷它。這種方式的一個問題就是發射物不能含鐵,因為線圈炮的脈衝磁場會加熱鐵,而不是加速它。哈爾濱的研究者們試驗了其他金屬比如鋁,但是發現它太容易融化了,而且作為裝甲來說太弱。根據一篇最近文章,在他們的鋼裝甲與鋁線圈的實驗中發現「來襲炮彈的衝擊力不僅沒減弱反而增加了一點」。
美國類似電裝甲的實驗是保密的,所以知道中國這些也是可觀的。費爾(Fair)注意到,不管什麼原因,中國的研究者對他們自己的研究出奇的公開。
最近的一期IEEE Spectrum上有一篇關於電磁發射的文章:For Love of A Gun,by Carolyn Meinel。其中有一段關於中國的,翻譯出來獻給大家。
如果麥克廓蔻(McCorkle)看得廣一點,他可能會與中國河北炮兵工程學院的王英相遇。早在1981年,王英閱讀了費爾(Fair)的第一屆電磁發射學術會的論文集並決定把這一課題作為他的終身研究方向。開始時支持他的人很少,但在過去十年以來他和他的學生們在中國的22個學校和軍事研究所建立了電磁發射的研製機構。他和瑞扯-瑪綬(Richard Marshall)合寫了關於這一課題的兩本教科書。
實際上瑪綬(Marshall)和費爾(Fair)很高興能在中國找到相同志向的學者。在2004年九月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中國電磁發射學術大會上,費爾(Fair)的專題演講贏得了全場起立鼓掌。會後大連電機系主任帶他參觀了他們的線圈炮(coilgun)試驗裝置。現在中國可能是美國境外最大的電磁炮研究中心。在2006年五月德國Potsdam的第13屆國際電磁發射學術大會上,中國出了52篇論文,僅次於美國的72篇。
前一段時間,西方媒體把中國磁流體噴水推進潛艇炒的沸沸揚揚,磁流體噴水推進潛艇的技術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潛艇技術,現今只有德國掌握。西方之所以關心中國的磁流體噴水推進潛艇,是因為崛起的新中國海軍正走向大洋,正對他們的海上霸權提出挑戰。
然而西方媒體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磁流體噴水推進潛艇的主要技術超導技術正在被中國用於超高速電炮的設計。2006年8月,中國軍方在內蒙古炮兵靶場對超高速電炮進行了首次實驗,25公斤的彈丸被發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預定區域,實驗獲得圓滿成功。目前,中國設計師正在對超高速電炮進行改進,主要是加大彈丸的發射重量,以達到發射50公斤級以上制導炮彈的水平。
中國超高速電炮研究已達17年之久,獲得突破時間在2001年底。2001年5月,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01年在京宣布,其承擔的國家「九五」重點科研項目「大面積雙面高溫超導薄膜」通過國家評審驗收。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是中國唯一將大面積雙面超導薄膜應用於器件的材料研究單位,具有穩定提供一定數量大面積優質雙面薄膜的能力,實現了中國高溫超導薄膜產業化生產。隨即,這項技術被應用於電磁領域,使中國超高速電炮研究突飛猛進。
經過17年的研究和實驗,中國的新概念武器「超高速動能電炮」的研製於2006年進入最後試用階段,即將問世。中國超高速電炮研究,雖起步稍晚,但在其先進的超導技術支持下進展迅速,現在世界一些主要的國家如美、俄等,都在研究這種新概念武器,中國電磁發射技術並不比先進國家落後,更有可能首先擁有和使用這種超高速動能武器。
資料圖:美國電磁炮
電炮分為「電磁炮」和「電熱炮」兩類。電磁炮是利用電磁力推進彈頭到每秒50公里的超高速狀態,常規武器望塵莫及,具有戰略性武器的功能,分軌道炮、線圈炮和重接炮三種形式。
電熱炮是利用電熱能量來推動彈頭,最高射速每秒約3公里左右(傳統火炮每秒2公里),可作為戰術武器使用,分直熱式和間熱式兩種形式。
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若使用電磁發射同樣的有效載荷,其成本僅是化學火箭的1/10左右。除了軍事用途外,電磁發射技術在航天領域可用作地對空的定向發射和純有效載荷,也可在天基推動航天器進行軌道轉移。
中國航母若發展順利將一步到位使用電磁彈射
飛機彈射器(Aircraft catapult),通過一條不到百米的直線軌道上的牽引滑塊,牢牢地抓住飛機的前起落架,用強勁的力量在短時間內拉動飛機,使其迅速達到起飛速度。
自從航空母艦進入噴氣機時代,蒸汽彈射器就成為大型航母的「標配」。從1950年代起,美軍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企業級和尼米茲級超級航母,都裝備了C7、C13等型蒸汽彈射器。
從1980年代末,美國西屋公司開始研發全新的電磁彈射器,並且應用於目前在建最新一級的福特級航母上。
據軍事科學院著名評論員杜文龍透露,無論是蒸汽彈射與電磁彈射,未來都應該成為中國航空母艦的必備設施。
那麼,這兩種彈射方式,孰優孰劣呢?
「相對於電磁彈射,蒸汽彈射算是落後一代的產品,缺陷有很多。」軍事專家鄭文浩告訴記者,與蒸汽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器的尺寸、重量可降低50%,對人力的需求將減少30%,全壽命周期費用可降低20%,作戰可用度可提高20%。
網傳中國彈射器試驗基地
電磁彈射的一大優勢是效率高。「現役的蒸汽彈射器,能量轉換效率只有5%,而電磁彈射器高達60%,能量浪費少得多。」鄭文浩分析道。
更重要的,是電磁彈射適應性更好。「電磁彈射可以像我們調節電燈亮度一樣,調節彈射牽引器的速度和功率,以便適應各種飛機,非常靈活。
鄭文浩告訴記者,電磁彈射適用艦載機的重量在4.5~45噸,彈射速度在每小時100~370公里之間,通過調整發力節奏,可以讓飛行員在彈射時感覺更舒適。「而蒸汽彈射只能彈射重型飛機,無法彈射輕巧的無人機。而無人機在未來海上作戰中必然越來越重要,這恐怕將成為蒸汽彈射的一大命門。」
由於需要氣缸,蒸汽彈射裝置體積巨大,結構複雜,維護起來很麻煩。據悉,蒸汽彈射的維修費,甚至能佔到航母總體維修費用的40%!沒有了高壓、高溫蒸汽管路和閥門,將減少值勤和戰鬥中的潛在危險。
「電磁彈射器的牽引塊複位更快,這就可以提高艦載機的出動效率。」鄭文浩說。
而且,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由於蒸汽容易冷卻結冰,因此使用蒸汽彈射器很危險。這也是當年蘇聯雖然研製出蒸汽彈射器,卻不得不在其航母上使用滑躍起飛的重要原因。
讓人想不到的一點是,儘管電磁彈射的體制更先進,但工藝要求更高的卻是蒸汽彈射,尤其是儲氣罐的密封性,對我國的焊接工藝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中國未來核動力航母
「電磁彈射還有個蒸汽彈射沒有的"特異功能』,就是能與跑道形狀配合,甚至可以安裝在上翹的滑躍甲板上,將彈射與滑躍兩者的優點合二為一。」
在海軍專家李傑看來,首艘國產航母採用哪種起飛方式,目前還是未知數,但是彈射起飛將是目標。
「一定是根據技術的發展程度。」李傑表示,「如果發展得順利,我們有可能採用蒸汽彈射,甚至一步到位,直接採用更先進的電磁彈射。」
在9月13日江蘇新聞的一檔新聞節目中,在介紹某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轉化項目時突然提到,「我國神舟9號電機絕緣系統、我國第一艘航母彈射器絕緣系統都出自這家企業」,這是國內新聞第一次提到正在研製的國產航母彈射系統。
高質量的絕緣材料,是電磁彈射系統必不可少的器件。該絕緣材料廠家是否為國產電磁彈射器提供絕緣系統尚未可知。電磁彈射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彈射方式,美國新一級的「福特級」航母據稱將採用電磁彈射系統。
如果新聞證實為真,那這是一連串新型先進武器中的最近曝光的一個,包括從隱形戰機到隱形無人機等等,最近三年來中國已經多次給世界驚喜了。但這可能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美國海軍在公海上對任何其他國家的海軍力量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如果中國能在這方面縮小差距,哪怕是一點點都將加大改變全球力量平衡局勢(一直以來只有一艘航母的印度,也同樣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擁有多航母)。
憑什麼從船隻遠遠的一張照片判定是航母?首先,它那巨大、平整遠大於船體其它部分的頂部平台--安裝飛行甲板的絕佳配置。其二是在飛行甲板下面的船體正中有一個大的開放空間,這看來會是當做機庫來用。
第一張圖片中你可以看到船隻右側有凹進去的部分(圖片的左邊),這可能設計用來安裝一個通向機庫的運載飛機的電梯。更新:這個部分也有可能是航母「艦島」的一部分。正如衛星圖片中所示,這部分的尺寸對於飛機電梯來說可能小了點。這可能和下圖中展示的遼寧號艦島下方開放空間作用類似的一個部分。
還有,後面的一些照片顯示在頂部平台左側有一些V型的凹陷部位,這可能是用來安裝電磁彈射器的地方。真令人難以置信,這麼短時間就可以造出彈射器。
最有一個細節非常關鍵。中國目前在用的航母遼寧號(未建成的蘇聯航母,曾名為瓦良格號)沒有彈射器。彈射器給航母帶來了強大的制空能力,裝備了彈射器的航母可以攜帶各種戰鬥機和攻擊機,而且可以攜帶大型、低速、螺旋槳式、能在很寬的頻率範圍掃描地方飛機、並指引航母戰機對其發起攻擊的電子戰飛機。
遼寧號採用弧形跑道滑躍起飛方式,裝備的是J-15戰機。這使得它的實力大打折扣,如果新航母裝備彈射器,它的能力會得到更多釋放。
KA此前向你展示了一些圖片,透露中國可能正在研發航母上的彈射裝備。據信中國政府正同時進行兩種彈射技術的研發:一種是傳統的蒸汽動力彈射(近60年來西方國家海軍一直沿用的),一種是美海軍新型的電磁彈射方式。和傳統的蒸汽動力方式相比,電磁彈射能應用在類型更廣的飛機上且耗能更少。
圖片還披露中國可能正準備研發一種類似於美海軍E2(鷹眼)空中預警機的螺旋槳電子戰飛機。這是從航母上起飛的一種大型、外形並不好看的飛機,但因為偵測敵機的能力所以也許是其中最重要的。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第二款隱形戰機J-31,或許就是設計用來在航母上服役的。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陸續購買了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舊航母。表現上看,中國購買這些或是進行拆除或是改建成博物館、高檔的海上賓館。但有一點中國是從來不會大聲宣傳的:中國的工程師蜂擁而至,儘可能從這些船隻上學到設計和製造方面的知識。
1998年中國從烏克蘭的一家造船廠買到了瓦良格號的空船殼(這可比此前買到的,有些時間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的老古董先進多了),它說瓦良格號將被改建成澳門旁邊的賭船。15年後,前瓦良格號裝備了現代武器並更名為遼寧號正式進入解放軍海軍服役。
現在你清楚了,中國一直在進行危險的軍備現代化,而且在2020年前會擁有至少2艘航母。日本海上自衛隊要小心了,西太平洋不久會成為中國人的海上樂園。
關於中國是否建造國產航母的話題,國防部多次給予回應,最近的一次回應表示,遼寧艦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一艘。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北京電視台《軍情解碼》採訪時表示,作為中高強度作戰情況下,一艘航母完不成作戰任務。
加拿大《漢和防務周刊》總編平可夫分析認為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建造並下水了,第二艘開始,有海外媒體報道稱,中國將會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在5-6萬噸)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動力航母預計將會在2020年下水。中國第一艘真正完全自己設計建造的航母性能、裝備如何,何時下水,將部署何地等問題都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8月份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中國已經開工製造第一艘國產航母也是我國的第二艘航母,是在大連造船廠,國外多家媒體也報道了中國即將開工建設新一艘航母的消息。」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我們早就說過,「遼寧艦」是我國的第一艘航母,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一艘。今後我們會根據國防和軍隊建設需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統籌考慮航母的發展建設問題。
談到如何解讀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回應時,尹卓表示,這種解讀是從軍事角度來說的,航母有維修周期,一般服役兩年多以後,就要到中修期,再有幾年就要進入大修期。大修期的時候,航母大概有一年多不能使用。一個國家如果只有一艘航母,這期間任何作戰任務就很難完成。一般來說,國家擁有航母,至少兩艘比較合適。如果海外威脅不多,能容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航母可用,那一艘也可以。如果始終都有一艘航母待命,要執行任務,至少要有兩艘,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尹卓說,我們知道,作為中高強度作戰情況下,一艘航母完不成作戰任務。因為在進行作戰期間,航母每三到五天,就要進行一次油水補給,五到六天就要進行一次彈藥補給。在高強度作戰時,彈藥補給三天到五天就要進行,跟油水補給差不多同一個頻率。彈藥補給是通過垂直補給,比如用直升機,油水補給通過海上的補給艦,這時候航母的艦載機是不能起飛的,如果敵人此時進攻該怎麼辦。因為航母在戰區,要退到戰區邊緣去補給,但是敵人沒有戰區邊緣的概念,只要找到你就會攻擊。因此,這時候一般需要雙航母戰鬥群,其中一艘航母提供掩護。因為航母的補給時間比較長,如果整個編隊要補給完,要8個小時以上,這期間,艦載機不能起降,這對航母的作戰能力是個大的制約,所以,一般是雙航母戰鬥群才成為作戰編組,美國曆來都是這樣。
日本國際情報雜誌今年曾刊文稱,「中國現有航母不過是"紙老虎』」,「只要從潛艇上發射一枚導彈擊中遼寧艦,將航母的跑道炸一個洞,左右的艦載機都將無法起降,航母瞬間將失去戰鬥力」。「紙老虎」是中國發明的詞語。毛主席說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在戰略上要藐視它,在戰術上要重視它。現在日本右派把中國航母說成是「紙老虎」,我們不得不做點思考。
據《環球時報》報道,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曾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那可是「真老虎」。戰後60餘年,世上不少大國都在各種大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中顯示過不同的「真老虎」的厲害勁。而長期以來我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和道路,只是有時應對一些鄰國的挑釁,我軍才被迫自衛反擊。這些軍事活動範圍窄、規模小、時間短、動用兵力有限。因此,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後,基本上沒經歷過大仗。
另外,長期以來受國力限制及外交需要,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軍裝備發展和軍事訓練都處於「忍耐」狀態。而美國及其他西方大國卻不斷在世界範圍內出兵參戰,以實戰提高軍隊作戰能力。因此在裝備發展和實戰能力上,雙方顯然不可相提並論。中國急需補課,趕上去。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總政治部日前印發《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強軍目標的意見》(以下簡稱《強軍意見》),突出為強軍要做好「加強統籌謀劃,細化目標任務……拿出真招實策」,「自覺擺脫陳舊觀念、慣性思維和過時做法的束縛」。筆者感到《強軍意見》太及時了!我國不可能到處出兵打仗,提高實戰能力,只能靠加強訓練和演習,而且一定要從難、從嚴、從細、從實。
為此,要考慮擺脫過去追求絕對安全、過分要求萬無一失的軍事指導思維。《解放軍報》曾稱,多年來,現實的對抗演練有時仍是「折子戲」,按預先設計流程「跑龍套」。因此,從軍隊高層就要鼓勵部隊提高責任心,提高實操技術水平,增長真才實幹本領,而且不怕艱苦,不怕傷損,不怕挫折,平時多流汗、甚至可能流血,戰時才能真正以較小代價獲取勝利。
在演習中要十分強調:海上要頂風浪,空中要挑極限,陸上要迎寒暑,對抗要真過招。而且要加強對戰役指揮員的真考核,不因演練局部失誤,輕易免各級「官帽」,使各級指揮員敢闖險,敢擔當,敢超預案,敢出奇襲等。高層要理解高科技裝備的複雜性,適當容忍軍事演習中飛機、艦艇、坦克等會出事故,官兵可能有傷亡,己方戰術指揮有失誤,因為這不是作秀演出。這樣才可能暴露問題,才能通過在預設戰場的真演習有針對性地提高軍事學術理論。
遼寧艦航母服役後,訓練不斷深化,至今保持很不容易的安全記錄。但縱觀西方,航母在執勤訓練中都出過事故。澳大利亞媒體今年曾發文稱,「二戰後的40年里,在飛行員適應戰機與航母這一組合的過程中,美國海軍損失了1。3萬架飛機和9000名機組人員,主要原因是事故而非敵方的炮火」。筆者認為,對中國航母,領導和公眾都應有適當容忍的思想準備,因為戰鬥力和保障力只有在事故中得到教訓才能真正成長。
綜合美國《海上安全》雜誌、韓國《朝鮮日報》等媒體報道,「遼寧」號航母有可能加裝中國國產新型雷達,以使其能夠從容應對敵方導彈和戰機的攻擊。另外,「遼寧」號服役後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保衛中國的海上能源運輸線。
新雷達同時追蹤100個目標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外界對於「遼寧」號的關注已經日趨具體化,涉及其武器系統、雷達電子系統,甚至揣測解放軍將如何運用這艘航母。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埃里克森發表報告揣測,解放軍一邊測試「遼寧」號,一邊對其艦載系統進行升級。「遼寧」號已經安裝了一整套遠、中、近程防空系統和強大的反潛武器系統。但最引人關注的艦載系統是中國國產相控陣雷達,報告揣測這種雷達可追蹤100個目標,並同時鎖定其中的50個目標。報告稱,正是新型雷達決定了「遼寧」號不只是一艘訓練艦,而是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航母。這種雷達可確保「遼寧」號在敵方密集火力攻擊下能從容地投送艦載機持續作戰。
韓國《庾龍源軍事世界》稱,雖然排水量超過6萬噸的「遼寧」號屬於大型航母,但由於採用滑躍式甲板,所能搭載的戰鬥機數量有限,其艦載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報道揣測,先進的雷達和偵察機都是「遼寧」號的「眼睛」。特別是在其艦橋部位安裝了數套雷達,其探測半徑較長,意味著如果「遼寧」號位於黃海,朝鮮半島西側都在其探測範圍之內。
報道還揣測,「遼寧」號近期可能加裝了「海鷹」雷達,這是中國自主開發的三維搜索雷達,它在100千米範圍內可同時追蹤10個目標,可以作為新型雷達的有力補充。這兩款雷達可準確捕捉來襲目標,並指引武器系統實施攔截。
中國測試航母步伐加快
據韓國《Cinerak》雜誌報道,中國從烏克蘭手中購買航母時,其發動機、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全部被拆除,中國只能自主開發這些系統;現在看來,取得了成功。「遼寧」號艦橋上加裝的國產雷達系統,可能採用了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技術,不僅能夠捕捉各種反艦導彈的蹤跡,還可應對來自海上和空中的其他目標。這種雷達與艦載防空武器配合,可以對導彈、飛機和艦艇等目標實施打擊,且確保精確命中目標。
報道揣測,「遼寧」號很快就將投入實戰部署,先進的雷達加上防空武器系統,防禦火力可與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比肩。它已躋身世界一流大型戰鬥艦艇的行列。
埃里克森的報告揣測,「遼寧」號投入實戰部署後,一項重要任務是保護中國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報告援引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的內部資料稱,「中國航母將被用於保衛海上交通線,實施人道主義援助,以及不斷擴大中國的軍事外交」。報告稱,在解放軍眼中,「印度洋與西太平洋一樣重要」。中國需要航母定期巡弋這些海域的重要水道,以確保中國船舶的航行安全。
美國《海上安全》雜誌揣測,中國緊鑼密鼓地測試航母,以使其儘快具備作戰能力,主要是想改變目前「由美國維持海上治安」的現狀。雖然中國大力開闢陸上油氣管道,但其作用有限,未來中國仍將從海路大量輸入能源。中國傾向於自己保護和掌控海上運輸線,航母將被用於執行這樣的任務。
報道揣測,中國正逐漸從一個大陸國家轉變為海洋國家,為保障多元化的能源供應,中國必須通過海上輸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而航母可以對這些海上運輸線實施控制。
中國的海軍政策就是維護中國海疆安全,即近海防禦,因此中國海軍建設的目標只是防禦性的,不具有或者很少具有攻擊性,不具有或很少具有遠洋進攻性,而配置大量大型登陸艦根本不符合中國海軍的戰略要求,即使為了以後台海問題徹底失控,中國大規模海外撤僑,也不需如此大量的兩棲登陸艦,因為台灣海峽足夠窄,對於堅決台海問題作用不大,而海外撤僑使用商用船就可以了,這樣成本低效果好。
因此現在看來,中國大規模建造登陸艦隻能集中到一個問題上了,那就是解決南海問題,而且是徹底根本性的解決,大型登陸艦正好符合這一要求,中國南海眾多島嶼還被南海周圍幾個國家佔領,並且他們在這些島嶼上建立了軍事基地,開發了軍事設施,有相當程度的駐軍和攻擊性,中國要將這些島嶼收回必學有登島作戰的能力,首先就是必學具備向這些島嶼投送兵力的條件,也即有大型登陸艦運送兵力,再者對於某些無賴國家,對於那些賊心不死的國家,即使短時間內將他們制服,他們攢夠足夠資本,又會死灰復燃,重新在我南海搞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海軍也有必要登錄敵國本土作戰,將這些無恥之徒徹底清理的,那麼大型登陸艦在我解決南海問題顯得非常的重要,中國大規模建造大型登錄艦,說明中國政府已開始這首解決南海問題了。
而作為最主要的當事國菲律賓和越南,不會不明白中國這個動作的針對性,不會不清楚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決心,一向有恃無恐,自恃清高的越南、菲律賓近來開始擔心中國的這個動作,據美媒稱,071型兩棲艦的二號艦出現在南海令越南和菲律賓緊張不已,他們擔心中國或許已準備獲取這些國家宣布擁有主權的一些無人島嶼。
由此可見越南、菲律賓之徒感到後怕了,之前可能會因為中國海軍的配置形式而不覺得中國有解決南海問題的能力,可能覺得中國海軍是打了就走,而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再者中國開始這個動作,就證明中國對解決南海問題的決心,即使這些國家背後有美國撐腰,但是決心最讓人害怕,他們自然覺得來自中國的恐懼逐步形成,心理不免開始擔心了。但是這些嘗到南海利益甜頭的國家不會自行退縮,還會死扛到底,那麼中國肯定會用建造速度給他們證明解決他們將是多麼的迅速。
習總到大連船舶重工視察:中國新舊航母齊現身?習總到大連看來是要順道看看遼寧號和新航母分段……
28日下午5時許,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大連灣畔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了解海洋工程裝備發展情況。看見總書記來了,工人們跑了過來。「總書記,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和您合個影」。「好,那就照吧。」看工人們都沒有傘,習近平把自己打著的傘遞給工作人員,高興地和工人們合影。
大家看紅圈處,一條航母的滑躍翹翹甲板已然成型!眼淚嘩嘩的。。。。。。
如果圖片證實為真,那這是一連串新型先進武器中的最近曝光的一個,包括從隱形戰機到隱形無人機等等,最近三年來中國已經多次給世界驚喜了。但這可能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美國海軍在公海上對任何其他國家的海軍力量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如果中國能在這方面縮小差距,哪怕是一點點都將加大改變全球力量平衡局勢(一直以來只有一艘航母的印度,也同樣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擁有多航母)。
8月27日報道香港《亞洲周刊》9月1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題為《中日航母暗戰中國創新戰法挑戰日軍優勢》一文,作者是毛峰和劉項。文章稱,中日航母競賽熱火朝天,日本出雲號下水,中國遼寧艦也將遠航突破美日封鎖第一島鏈。
日本媒體稱若兩國決戰海上,日本可利用海空優勢,在開戰幾小時內擊沉遼寧艦。但解放軍也不斷提升戰力,將戰線延伸到海、空的立體空間。日本傳統優勢要面對中國的創新戰法,即善用中國導彈東風-21D航母殺手反制,以十倍音速導彈多枚齊發,突破日軍宙斯盾防線。
航母之戰決勝關鍵
文章指出,中國和日本的航母暗戰,已經成為一個國際關係的公開秘密。雙方不僅公開視對方為假想敵,並且脫下了白手套,不惜作出最壞的準備。
如果一旦釣魚島之戰爆發,雙方的航母之戰是否就是一個決定勝負的歷史關鍵點?
中國航母遼寧艦 (資料圖片)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航母競賽猶如八月驕陽,熱火朝天。日本建造的又一艘最新型准航母出雲號日前建成下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也將遠航突破美日封鎖的第一島鏈,5艘被稱為中國航母配套的導彈驅逐艦群首次通過日本北海道宗谷海峽。日本媒體宣稱將來中日航母艦隊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開戰,日本將利用海空優勢一舉擊沉中國航母,再現甲午榮光。
文章稱,面對日本海軍的歷史優勢,以及美國背後的強大支持,中國解放軍也不斷提升戰力,全軍上下也信心滿滿,並且將戰線延伸到更廣闊的立體空間。中國軍事科學院羅援少將表示:今天的解放軍作戰,是一種立體聯合作戰,除了海軍,我們還有空軍、二炮部隊,這方面我們有勝利的把握。
文章認為,羅援將軍的談話,透露了中國的前衛戰略思考。在中日的航母之戰中,不再是二戰時太平洋戰爭中的場景,不再是當年美日航母怒濤決戰的鏡頭,而是日本要面對中國的創新戰法善用中國的陸基彈道導彈的威力,以及電子戰、無人戰機的實力,將戰線擴大,讓日本的優勢海軍無法動彈。
未來十年實力比拼
文章稱,儘管出雲號標準排水量雖為1.95萬噸,但實際滿載排水量可達2.7萬噸,與二戰前日本中型航母加賀號旗艦相當。儘管日本限於專守防衛的法律約束,而將出雲號視為護衛艦,但出雲號經全新升級,實際上具備了輕型航母、反潛旗艦、奪島移動基地三大特徵,服役後將在釣魚島海域對中國海上力量構成巨大壓力。
日本自衛隊前航空幕僚長田母神俊雄上將透露,出雲號另一大要務是針對中國海洋軍事急速發展強化反潛和封鎖。反潛是日本強項,直升機可搜尋潛艇,並可在反艦導彈的射程之外偵測敵方戰艦。
正是基於這種原因,日本才需要可搭載大批直升機的大型軍艦,對別國軍艦尤其是潛艇穿越島鏈的行動進行有效監控。出雲號服役後,可在關鍵水域利用大批反潛直升機充當遠程哨兵,進一步監視他國潛艇和軍艦的活動空間。
資料圖:遼寧艦航母
日本軍方的情報顯示:中國除了已經服役的遼寧艦航母外,也正在建造另外3艘中型航母。為此,日本至少需要4個准航母作戰群來應對中國未來航母艦隊的崛起。
田母神俊雄稱,未來10年是中日航母作戰實力比拼的關鍵期。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航母競賽已經展開。對日本來說,擊沉中國航母就等同於打敗中國,因為航母已經成為中國海軍力量的象徵。
中國官方突然宣布航母消息美日直呼不可能
近日,中國國防科工委新聞發言人黃強在上海鄭重宣布:中國已經具備了製造現代航空母艦的先進技術,並可能在適當的時候,開工製造自己的航空母艦!此論一出,世界輿論大嘩。
儘管世人一直在猜測中國在秘密製造航空母艦,並且例舉了許多捕風捉影的消息和圖片,但由於中國政府一直保持沉默,故而外界對此知之甚少。可是,這次伴隨著中國國防白皮書的發布和新型高性能殲10戰鬥機的亮相,中國國防權威部門異乎尋常的公開宣布已具備自行製造航空母艦的能力,顯然事出有因。
中國雙體巨型航母建造計劃曝光秒殺美軍福特級關於中國將自主建造航母消息不斷,而航母尺寸的選擇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將造一艘排水量超過18萬噸巨型航母,而據日本媒體披露,中國首艘獨立建造的航母將跳出美國現有10萬噸級的航母概念,直接建造50-60萬噸級三體二層起降甲板的巨型航母,直接叫板美國最新10萬噸「福特級」航母,據傳巨型航母造型還將以雙體航母的形式出現,讓美日直呼不可能。
如果中國真有這麼個--中國瘋狂的超級航母計劃,目前華盛頓的政客們還不知該如何面對。現在顯然我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當東方的紅色帝國這個龐然大物毅然出現阻擋在我們航母群的前方,面對前所沒有的壓力,國會及五角大樓的政客們會徹底的瘋狂。
美國龐大的航母艦隊還從來沒有被另一個國家超越,顯然會撼動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及其航母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到那時才會真正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美國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說服中國停止這個瘋狂的計劃,出售給中國幾艘準備退役的航母,並利用有關渠道阻止這個會讓美國顏面掃地超級航母的製造計劃。
但是據中國有關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說,中國無意挑戰美國在太平洋的霸主地位,所以不會有這個會傷害美國利益的超級航母的製造計劃。但是誰會相信中國人說的呢,前一段時間突然出現的一種先進的大型隱形戰機在我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竟然試飛成功,顯然對我們的F-22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儘管我們不願太多討論此事,可是事實上我們是多麼的不希望看到他們在這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分析稱,發展巨型航母將突出十大絕對優勢越、菲、日等在南海、東海之所以不斷侵佔中國領海,是美國在後撐腰作祟。要解決南海問題,東海問題、台灣統一問題、中東亂局問題、圍堵中國問題等,尋其一切根源,歸根結底就是中國空、海軍戰力弱小的原因。
中國必須跳出美國現有10萬噸級的航母概念,走中國特色的更強大航母發展目標,直接建造50-60萬噸級三體二層起降甲板的巨型航母,造價相159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最新10萬噸「福特級」航母。
我國航母電磁彈射相關實驗場地
網上流傳衛星拍攝位於中國某基地的電磁試驗場地的圖片
內部消息!第二艘國產航母的艦載機起飛方式非滑躍起飛,也非美軍二戰時就沿用的蒸汽彈射起飛,而是美軍至今也未上航母的電磁彈射起飛方式!
可想而知我們的第二艘航母是何等先進了,我們幾十年的科研成果趕上了美國人百年的腳步!向我們偉大的軍工敬禮!深深為我們強大的祖國感到自豪!
中央軍委02工程,又稱國家重大工程、國家02工程,據說工程節點要求保證13年服役。048工程即2004年8月批准,這個代號有可能是指整個國產航母工程包括其配套的子工程,也有可能僅指國產航母工程。國家「02」工程(重大工程)在網上已經流傳了好幾年,關於它的公開媒體報道,至今只有一條:
船舶製造工業調整改造進展順利,兩大船廠(大連造船重工、大連新船重工集團)、三個配套廠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調整改造,工程竣工後造船能力將由140萬噸提高到260萬噸。新船重工船塢接長及配套改造項目年內全面完成,造船重工30萬噸大型船塢已建成,具備了實施國家「02」工程(重大工程)的基礎條件。
據外刊報道,大連造船廠於近日開工建設30萬載重噸級(400×96米)大型船塢。該廠將成為繼大連新船重工之後,大連地區能建造VLCC的第二家船廠。中國海軍裝備部的人員對此進行了視察,對該船塢進行大型戰艦的改裝建造能力表示了肯定。大批海軍裝備部的人員穿梭來往於該船塢和旅順港的海軍基地,意圖不言自明。
該工程為國家重點工程,塢長400米,寬96米,深13米,可建造30萬噸級船舶。工程分兩個標段進行。中港一航局三公司在施工中,首次採用了碼頭兼作止水圍堰新工藝,保證了圍堰一次抽水成功,創造了國內建造同等規模船塢圍堰的最快速度。在主體施工中,他們通過採用現澆混凝土新工藝及採用分層澆注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現澆大體積混凝土,分項工程優良品率達95%以上,分部工程優良品率達到100%。
外界關注的中國航母動向已經從「遼寧號」轉向了中國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身上。去年就有海外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建造兩艘國產航空母艦,由上海江南造船廠負責。
有消息稱,中國將會在2015年完成首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在5-6萬噸)的建造工作,而首艘核動力航母預計將會在2020年下水。那麼,中國第一艘真正完全自己設計建造的航母(以下簡稱「長興島航母」)性能、裝備如何?何時下水?將部署何地?本文將這些問題分解為幾大懸疑並嘗試解答。
一、長興島航母是一艘還是兩艘?
有報道稱,上海江南造船廠很可能會有兩艘航母在建。從中國缺少航母建造經驗和技術看,中國連續建造兩艘同型航母確實不合常理,而且,大型航空母艦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過的、結構最複雜的船舶。
網友製作的中國核動力航母想像圖
但假定中國首批航母確實是選擇建造2艘,而非只建造1艘作為起步,也有其邏輯。
中國造船工業發展至今天,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工業,不僅在年度造船噸位上超越韓國奪得世界首位,也具備了建造大型液化氣船、半潛船、深水鑽井船等特種大型船舶的能力。
在軍艦建造方面,儘管中國此前沒建造航母的經驗,但也建造了2萬噸級的071大型兩棲船塢登陸艦。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擁有可以容納4艘氣墊登陸艦同時停放的塢艙、上層還設置了大型車輛庫、直升機庫和飛行甲板,其結構複雜程度並不不比艘輕型航母遜色。
而承建首批國產航母建造任務的上海江南造船廠,曾在同一時期建造了4艘滿載排水量達6000噸級的052B/C型驅逐艦。
江南造船廠在08年搬遷到長興島後,廠房佔地面積達560萬平方米,擁有4個大型船塢,其中最大的船塢長580米、寬120米,具有450萬噸年造船能力。
從建造經驗、產能等方面來看,江南造船廠同期建造2艘6萬噸級大型航空母艦(一艦下水,一艦上船台),問題並不大。而前蘇聯在建造「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時的做法也可以對這個分析提供佐證。
網友製作的中國核動力航母想像圖
1982年5月7日,經過反覆醞釀和討論,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部長會議做出了按照1143.5設計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決定,事實上蘇聯當時還將航母定義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繼第一艘「定單105」(1143.5設計方案的工廠編90「定單105」曾被命名為「第比利斯」號,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於當年9月開工後,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定單106」(1143.6),同樣由當時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承建。參與航母建造工作的共有將近五千個蘇聯企業、科學研究院以及設計局。
為建造這兩艘航母,蘇聯政府撥款對黑海造船廠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包括建成了裝配和焊接車間,允許將船體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噸;裝備了2台載重各為350噸的自行平板車,建成了從新車間到船台的運輸車道;0號船台的長度加長了30米;建成了裝配重達1700噸總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裝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為900噸的芬蘭制龍門吊車,並加裝了其他新型吊車,使得整個船台上使用的吊車達到10台,同時,改造大渠舾裝碼頭。為了保障航母出廠駛往黑海,還將大渠和布格—德涅伯—和一利曼河道浚深到10.5米。這次技術改造,大大增強了黑海造船廠的生產能力。
1985年12月6日,繼「定單105」下水之後,「定單106」(「里加」號)在0號船台安家落戶(一艦下水,後續艦於第二日上船台)。到了1988年,「里加」號船體建造成功,並於當年11月25日下水。1990年7H,「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俄語:Bapr)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各。號巡洋艦。截~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達68%。
就中國的造船能力來說,兩艘航母開工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困難,而且按照師承蘇俄的傳統和思維習慣來看,它未必不是一種選擇。
不過,對中國同時建造兩艘航母的說法,加拿大《漢和防務周刊》總編平可夫分析認為並不可能,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稱:建造兩艘航母是可能的,但不可能在初期建造階段同時開工,按照國外經驗,通常會相隔一段時間,畢竟對中國來說,經驗的摸索,技術的積累,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第一艘建造並下水了,第二艘再開始。
網友製作的中國核動力航母想像圖
二、長興島航母多大噸位
關於長興島航母,其噸位、動力系統是猜測、爭論的焦點。在外媒報道方面,4萬噸的小型航母,5—6萬噸的中型航母,7—9萬噸的大型航母,可以說各個噸位的可能性都已經涉及。
動力方面,常規動力、核動力亦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動力選擇方面,國產航母不太可能採用核動力。因為從國產核潛艇的情況來看,新型093型攻擊核潛艇和094型戰略核潛艇均只建造2艘,其中最大可能是國產核動力系統仍不夠成熟。
在有另外選擇的情況下,國產航母不應採用目前還不甚成功的國產潛艇用核動力系統。在這方面,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就吃盡了苦頭,「戴高樂」號航母原計劃採用全新的船用核反應堆,但受困於資金短缺,最後只能採用「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的K—15核反應堆。但由於K-15反應堆原功率不足,雖然經過改進,但「戴高樂」號航母的最大航速也只達到27節,比老式的「克萊蒙梭」級常規動力航母還低5節,並且K—15反應堆在航母上使用還出現過冷卻系統不良、振動過大等問題。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
如果使用常規動力,則有燃氣輪機和常規蒸汽動力兩個選項。
燃氣輪機方面,國內引進烏克蘭技術生產的GT25000燃氣輪機最大額定功率為33000馬力,8台GT25000,8總功率超過20萬馬力。但燃氣輪機進氣量和排氣量都很大,進排氣管道需要佔用過多艦體和艦島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無敵」級輕型航母,其艦島尺寸比美國大型航母還要大,就是因為要容納燃氣輪機的進/排氣管道。從空間效率、特別是甲板空間效率來考慮,現在的大中型航母都放棄了燃氣輪機,均採用蒸汽輪機(包括核動力)。而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主動力採用燃氣輪機,還需要配套較大功率的鍋爐為蒸汽彈射器提供蒸汽,在系統複雜性和動力系統體積方面都不是合理的選擇。
所以,國產航母更大的可能還是沿用「遼寧」號上的常規蒸汽動力。事實上,從第一代051型驅逐艦開始,國內—直在建造採用常規蒸汽動力的驅逐艦,051之後是051B、051C兩型。儘管05lB只建造1艘、051C也只建造2艘,但這已經基本可以保持一支熟悉在軍艦上安裝蒸汽動力系統的技術隊伍。
國產艦用蒸汽動力系統與俄羅斯也擁有極為密切的技術姻緣。
「遼寧」號採用了4台TB一12蒸汽輪機,TB一12的前身是TB-8,而TB—8正好是國產051型驅逐艦的主機,國產型號為453型蒸汽輪機。TB-8的功率是36000馬力,當年「旅大」級驅逐艦採用2台TB-8蒸汽輪機,達到了38節的罕見高速,TB一12的功率則為45000馬力。
俯拍江南造船廠長興島新廠區
推薦閱讀:
※中國塔(192)斜塔
※2016「伯奇杯」中國創意攝影展揭曉 | 【綜合創意方向】入展作品選登
※大班科學教案:《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Facebook將來到中國,扎克伯格教你如何說服習大大
※中國楹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