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我們這麼久的「楊門女將」原來是在歷史中是子虛烏有的啊!
在我們小時候很多人聽說過楊門女將吧!但是,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卻不清楚。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我們的文學故事同時是歷史。但是其實歷史上是沒有這段歷史的。
其實歷史也常常跟我們開玩笑,往往我們深信不疑的「事實」,其實不過是幾百年來被不斷充實的一段美麗傳說,並非真實的歷史——楊家女將的故事就是這樣一段美麗的「假歷史」。
下面就是沒有楊門女將的證據:
一、楊繼業歷史上真有其人,但民間盛傳的他與潘仁美之間的恩恩怨怨卻大多是假的。
楊業與潘美(小說家筆下的「潘仁美」)並非有仇。陳家谷口逼楊業進軍,後又將接應部隊撤走的人是王 而非潘美。按《宋史·王 傳》,王字秘權,開封浚儀人,其父王朴,曾任後周樞密使,因上籌邊之策而名噪一時。王雖系名門之後,本人也有戰功,但其為人「性剛愎」,「以語激楊業,業因力戰,陷於陣, 坐除名,配隸金州」。
那位在小說家筆下壞透了頂的潘仁美(潘美)並沒有那麼壞,至少,他在陳家谷口並沒有算計楊業,更沒有像通俗小說或電視劇里所描寫的那樣,按兵不動,射殺楊七郎。倘若說他在這次戰役中有什麼過失的話,那也僅是因為他誤信了王之言而已。
惟其如此,所以,宋太宗趙光義在事後處理參戰人員時,僅把潘美降三級使用,而對負有主要責任的監軍王則「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
二、楊業共有7個兒子,而不是8個。
小說《楊家將》和電視劇《楊家將》中,楊業共有8個兒子。據《宋史》記載,楊業共有7個兒子,他們是: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
其中楊延玉隨乃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其餘6子,延朗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官名)。這7個兒子除楊延玉戰死外,余皆善終。並無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一說。
三、楊六郎應為楊大郎,楊宗保應為楊文廣。
在「楊家將」的傳記中,楊府男性主角,除了老令公楊繼業以外,最有名的就是楊六郎和楊宗保這父子二人了。這兩個人物也非歷史之本貌。
楊六郎者,楊大郎之謂也。他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朗(後改名為楊延昭),這沒錯,但他卻並非楊業的第六個兒子,而是長子。
他卒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l014年),《宋史》上說他:「智勇善戰。所得賞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於下,故人樂為用。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
楊宗保,應為楊文廣。
《宋史》記載,文廣系楊延昭之子。字仲容,「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殿直」,北宋赫赫有名的范仲淹宣撫陝西時「與語奇之」,曾把他收為部下,後又隨狄青南征,最後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侯。
「楊家將」既然半真半假,撲朔迷離,那麼「楊門女將」呢?
十分遺憾的是,在小說和電視劇里轟轟烈烈的「楊門女將」,正史中卻一點影子都沒有。
「楊門女將」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千萬莫把文學當成歷史。我們要有自我辯證的觀點去對待歷史故事,自己在去確定是否是真的歷史。
推薦閱讀:
※「地圖開疆」原理簡明教程
※國家中心城市究竟是什麼?國家中心城市與國之命脈的關係是什麼?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里的漢武帝更愛誰呢?
※蔣介石為什麼要剃光頭,關於他的光頭都有哪些傳言?
※周密細緻的情報保障—55軍1979年對越作戰取得首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