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與炎黃共為中華人文始祖

共尊炎帝與黃帝為中華人文始祖,最少開始於司馬遷撰著《史記·五帝本紀》的漢代,也就是在與此基本同時的《漢書·古今人表》中,在依據古帝所作貢獻並確定這些古帝的等級時,將伏羲、炎帝與黃帝,共列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上上聖人」,而且伏羲為「上上聖人」之首。由此我們在追溯中國歷史長河的源頭時,在討論海內外華人所維繫的中華人文始祖為標誌的中華文化源頭的奠基者時,我們認為無論從歷史的真實性,還是從歷史的傳承性而言,應該旗幟鮮明地將伏羲與炎黃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以形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原點方面的一種科學的共識,並避免某種混亂。

人文始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發明與創造,在人類的初始階段,「上上聖人」之所以可以列位在最高等級的9等之列,其核心是他們成為了中華文化源頭象徵性的符號。

(一)文獻記載的黃帝及其族群的貢獻

1、經濟文化方面

黃帝在經濟文化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管子·輕重戊》:「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月胃之病。」《太平御覽》卷七九引《管子》:「黃帝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腸胃之病。」反映了黃帝發明了火和熟食,並因此使人們的身體健康,有了更多的保障。《太平御覽》卷八五〇引《周禮》:「黃帝始蒸谷為飯。」該書卷七五七引《古史考》,「黃帝始造釜甑,《雲笈七籤》卷一百引《軒轅本紀》:「(黃)帝作灶。」可見,由火、到熟食,到熟食用的灶,到盛放食物的器具釜甑,所有這些發明,似乎都與黃帝有關。《太平御覽》卷七七二引《釋名》黃帝造車,故號軒轅氏。」《世本·作篇》:「黃帝作旃。黃帝作冕毓。黃帝造火食。黃帝見百物始穿井。」無論車、衣、帽、井,這些與生活最有關係的發明也與黃帝直接有關。

還有一些文化上的貢獻是屬於以黃帝為代表的那個族群的。《呂氏春秋·勿躬》則有一個更為綜合的說法「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歷,羲和作占日,尚益作占月,後益作占歲,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聖人之所以治天下也。」《世本·作篇》:「黃帝使羲和作占日,常儀作占月,臾區占星氣,仱倫造律呂,大橈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作調歷,沮涌、倉頡作書。」在《世本》一書中也提到「雍父作臼」、「雍父作杵」、「揮作弓」、「垂作耒耜」、「垂作耨」、「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圖」等,反映了黃帝時代是個文化大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黃帝族群在文化上的貢獻,奠定了黃帝在中國文化初創時的地位。

2、政治軍事方面

黃帝在文化上的創造具有更多的政治上的含義。如《世本·作篇》:「黃帝作寶鼎三。」《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下。」《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孫氏瑞應圖》則稱「寶鼎,金銅之精,知吉凶存亡,不爨自沸,不炊自熟,不汲自滿,不舉自藏,不遷自行。」寶鼎,一方面反映了青銅鑄造的技術,另一方面關鍵是權力的象徵。《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修德振兵,……官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這顯示了早期政治體制的初步建立。黃帝最大的功績是以武力為主要手段而征服天下。《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又,「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黃帝不但與炎帝戰於阪泉,也和蚩尤戰於濁鹿,如果說黃帝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融合,那麼這種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軍事與武力的手段來實現的。

黃帝時代有關許多與政治文明相關的發明與創造。如《國語·魯語》:「黃帝能命百物,以明民共財。」《世本》:「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橈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白虎通·號篇》:「黃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萬世常存,故稱黃帝也。」《世本》:「(黃帝臣)雍父作舂、杵臼。胲用服牛,相土作乘馬。共鼓、貨狄作舟。揮作弓。夷矣作矢。」以此可以反映,黃帝族群的偉大貢獻。

(二)文獻記載的炎帝及其族群的貢獻

炎帝是比黃帝時代更早的氏族集團,但在這個並不限於一代的族群中的最後的一代,便有了炎黃之間的由武力而決定的最後的更替。但是炎帝的貢獻則更多地表現在農業及其相關領域。

《莊子·盜跖篇》則反映了炎帝神農氏時的情況:「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糜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而炎帝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農業,《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使教民播種五穀。」《呂氏春秋·爰類》:「(神農)身親耕,妻親織,所以見致民利也。」《淮南子·原道訓》:「神農之播谷也,因苗以為教。」《商君書·畫策》:「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管子·形勢》:「神農教耕五穀,以致民利。」與農業相關的便是農業工具耒、耜的發明,如《易·繫辭》:「包犧氏沒,神農氏作。靳木為耒,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繹史》卷四引《周書》:「神農之時,天雨栗,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耒耜鉏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助,百果藏實。」炎帝族群與農業及工具也有較大關係,《路史·後紀三》:「(神農)乃命赤冀創救鐵為杵臼,作耝耨錢釒專梋 井灶以濟萬民。」

與農業發明相關的便是中草藥的發明。《史記·補三皇本紀》:「於是作蜡祭,以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世本·作篇》:「神農和葯濟人。」《淮南子·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 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群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嘗百草而辨百葯,在冒著較大風險的情況下發現了中草藥。《太平御覽》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紀》:「(炎帝)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廣博物志》卷二十二引《物原》:「神農始究息脈,辨藥性,制針灸,作巫方。」則中藥、針灸等中醫藥的起源與炎帝關係密切。

此外,還有琴瑟等類的發明與炎帝有關。《淮南子·泰族篇》:「神農之初作琴也,以歸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世本·作篇》:「神農作琴。神農作瑟。」又,「神農作琴。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又,「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世本·帝系篇》:「神農樂曰扶持。」《說文解字》十二下:「琴,禁也,神農作所。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廣雅·釋樂》:「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路史·後紀三》:「(神農)乃命邢天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厘來,是曰《下諜》。「實際上,這些發明產生於炎帝族群。如炎帝時代的一代古帝為朱襄氏,《辭源》引《呂氏春秋》高誘註:「朱襄氏,古天子,炎帝的別號。」《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淮南子·道應篇》:「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歸神農。」《說文解字》十二上,「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世本·作篇》:「宿沙作煮鹽。」《山堂肆考》羽集卷二「煮海」條:「宿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其色有青、紅、白、黑、紫五樣。」以上只是關於炎帝族群的部分文化創造,從史料的描述來看,炎帝與黃帝不但在文化創造的側重點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所處時代的特點上有著更多的差異。

(三)文獻記載的伏羲及其族群的貢獻

伏羲氏,又作炮犧氏、庖犧氏、包犧氏、宓羲氏等。伏羲氏與炎黃二帝,不僅在時代的發展階段上有所區別,但其貢獻所涉及的寬泛度並不亞於炎黃二帝。

關於伏羲之時,《論衡·齊世篇》:「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樸,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知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人封以治之。」這裡所描述的社會與炎黃時代顯有不同。《周易·繫辭下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網而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伏羲作八卦,是他在文化上的最重要的貢獻,因此在文獻中多有記載,如《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其圖之數,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則之,以畫八卦。」《太平御覽》卷九引王子年《拾遺記》:「伏羲作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北堂書鈔》卷一五三引《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禮記·禮運篇》孔穎達疏:「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所謂「河圖洛書」,以及八卦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這一點從整個的文化長河而言,應該是文化的原點。

除此之外,伏羲的貢獻體現的是伏羲族群的成就。如結網,《抱朴子·對俗》:「太昊師蜘蛛而結網。」《古史考》:「伏羲氏作網。」《世本·作篇》:「句芒作羅。」「芒作網。」發明蠶絲,《路史·後紀》羅蘋注引《白氏六帖》:「伏羲作布。」《廣博物志》卷五十引《皇圖要覽》:「伏羲化蠶。西陵氏養蠶。」教民狩獵,《太平御覽》卷八三二引《屍子》:「伏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鑽木取火,《繹史》卷三引《河圖挺慵佐》:「伏羲禪於伯牛,鑽木作火。」發明琴瑟,《世本·作篇》:「伏羲作瑟,伏羲作琴。」《廣雅·釋樂》:「伏羲氏瑟長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弦。」嫁娶之禮,《世本·作篇》:「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路史·後紀一》羅蘋注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而與文化有關的貢獻還有,《天中記》卷四十引《古史考》:「庖犧氏作始有筮。」《天中記》卷四十引鄭魴《禹穴碑》:「伏羲得神著而定皇策。」《廣博物志》卷四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曰。」《古微書》卷十二引《春秋內事》:「至伏羲乃有消息禍福,以制吉凶,始合之以為元。」以上筮術、皇策、置元日、制吉凶等均反映了文化初創時期的成就。

後世對伏羲的貢獻的總結是越發全面。如《史記·補三皇本紀》:「(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帝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宮,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地大謐』是也。」《史綱評要·太昊伏羲》:「則將其貢獻歸併為以木德繼天而王故姓風;太昊始作網罟以佃以漁;養六畜以充庖廚;始作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有四;造書破以代結繩,書制有六;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不始瀆;以龍紀官;作荒樂;斫桐為琴,繩絲為弦共11條。而《綱鑒易知錄》則分為始作網罟,以佃以漁;養犧牲以充庖廚;始作八卦,卦有三爻,因之重為六十有四;作書契,以代繩之政;作甲歷,定四時,始天干地支;始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以龍紀官;作荒樂,斫桐為琴,繩絲為弦;綆桑為瑟共12條。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隨著歷史的發展,對伏羲的認識應該是更加全面的。

以上情況表明,伏羲、炎帝與黃帝對中國早期文化的發生和發展,有著較多的貢獻。伏羲代表的則是漁獵文明時期,文化的最早的源頭;炎帝則是農業文明之初的代表,其貢獻似乎更單純一點;黃帝則是農業文明進化時期的代表,在政治上制度上的貢獻似乎更大。從文化作為一個過程來看待,那麼三者的貢獻似乎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可以說,伏羲與黃帝的貢獻更突出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古史中有所謂「三皇五帝」,而伏羲、炎帝位列三皇之中,黃帝則為五帝之首,那麼以「三皇」中,燧人、伏羲、炎帝三者比較而言,從文化發展貢獻的多方面、全方位而言,伏羲較其他二者,更高一籌。更何況皇甫謐《帝王世紀》及孫氏注《系本》並以伏羲、神農與黃帝為三皇。因此從這一層面而言,將伏羲與炎、黃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應該說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人文始祖中不能忽略的內容是人事的,這個「人事」實際上體現了血緣的聯繫,即這些始祖與當代人們的血緣的聯繫,這種血緣上的聯繫,既可能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可能真有血緣間的聯繫;而同時又可能是象徵性的,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一個符號而已。

(一)從人事上考察炎帝、黃帝與後世間的血緣聯繫

黃帝之所以在人文始祖二帝間,有較大影響,與黃帝勢力強大,並形成較大的族裔有關。《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國語》胥臣云:「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陽與夷鼓同已姓。」而在所謂五帝中的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商、周的建立者都與黃帝有較多的血緣上的聯繫。根據《世本》所輯的黃帝族裔的封地,其中姬姓有61個、衍生432個氏;酉姓有1個,衍生2個氏;祁姓有5個,衍生40個氏;已姓有3個,衍生13個氏;任姓有10個,衍生13個氏;荀(猗)姓有2個,衍生2個氏;嬉(僖)姓有5個,衍生3個氏。《路史·黃帝紀》則提到了黃帝後裔的諸多族氏,如黃帝之子昌意,發展為拓跋族,並衍生有黨氏、奚氏、達奚氏、乞伏氏、紇骨氏、什氏、乾氏、烏氏、源氏、賀拔氏、拔拔氏、万俟氏、工旃氏、禿髮氏、周氏、長孫氏、車非氏、兀氏、郭氏、俟亥氏、車焜氏、普氏、李氏。姞姓之後,也有姞氏、孔氏、密須、闞、允,蔡、光、敦、逼、燕、魯、雍、斷、密等,以及資氏、資阝氏、郮氏、輔氏、虔氏、寇氏、劉氏、酈氏、儷氏、食其氏、侍其氏、落氏、雒氏、監氏、須氏、紀氏等。《路史·國名紀》所記載的黃帝後裔的封國有熊、壽丘、陳、昌、卞、蠻人、清、張、資、郮、葛、采、薊、契阝、薛、遇、舒、紀、厘、奚、逼、闞、滕、箴、南燕、苟、滑、濟、摯、謝、泉、郅、寇、酈、光、敦、魯、雝、密、雖、縉雲、依、任、密須、蔡、翟、虔、斷、卑、昌、儋、番禺、牛黎、伾、洛、終、白民、汪芷、防風、騅兜、酉、三苗、崇山、驩朱、三危、羌等,這些族國,後來也衍生出多種姓氏,他們都成為黃帝族裔的組成部分。

關於炎帝,《史記·補三皇本紀》:「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為姓。」關於炎帝族裔,《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又,「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炎帝族裔還有共工氏與蚩尤,《國語·魯語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神。」《路史·後紀四》:「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黃氏逸書考》輯《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漢學堂叢書》輯《龍魚河圖》:「黃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反映了蚩尤是炎帝族群的較大的族團。根據史料記載,炎帝族裔有賴國、萊國、牟人、麥人、戲國、有逢氏、句龍氏、夸父、以及巫人、同並人、酉人、辰方、卯人、午人、未人、醜人、丙人、甲人、丁人、赤人、郴人等。姜姓古國中有申國、許國、呂國、齊國,並衍生出齊氏、邱氏、丘氏、尚氏、望氏、暢氏、太公氏、將具氏、駱氏、國氏、丁氏、崔氏、郭氏、柴氏、高氏、盧氏、丁若氏、樂利氏、高堂氏、阝顯 氏、厲氏、東宮氏、士強氏、仲孫氏、齊季氏、子襄氏、東郭氏、大陸氏、移氏、桓氏、慶氏、麻氏、孝氏、晏氏、景氏、平氏、左氏、閭氏、靈氏、左丘氏、南郭氏、北郭氏等諸多古今姓氏。

炎帝與黃帝在政治上有衝突,有聯合,而聯合的基礎是因為二者還有血緣上的聯繫。如《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呂氏春秋·孟夏紀》高誘註:「炎帝,少典之子,姓姜氏,以火德王天下,是為炎帝,號曰神農。」《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新書·制不定》:「炎帝者,黃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這反映了炎、黃二帝者特殊的關係,也是二者在後來同為中華人文始祖的基礎所在。

(二)從伏羲女媧的關係來討論中華民族的起源

炎、黃二帝雖然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但從古史傳說中考察,炎帝只是一個男子漢形象,關於其妻的形象並不鮮明,如《山海經·海內經》僅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而在黃帝的傳說中,有一個與之相配的女妃形象嫘祖。《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路史·後紀五》:「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蠶,故又祀先蠶。」實際上,嫘祖的形象以發明養蠶而著稱,從某種意義上更符合中國古代的「男耕女織」的形象,實際上養蠶的發明權可以早到神農氏與伏羲氏,因此從血緣之根的角度考察,炎黃二帝並不具有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與伏羲神話關聯最為密切的是女媧神話。《抱朴子·釋滯》:「女媧地出。」《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粟廣之野,橫道而處。」《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女媧的主要成就,一是造人。《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絙泥中,舉以為人。」二是補天。《論衡·談天篇》:「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三是作樂器。《世本·作篇》:「女媧作笙簧。」《世本·帝系篇》:「女媧氏命姚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聖氏為珽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不得理。」

女媧的貢獻是巨大的,因此古代文獻如《路史》將伏羲、女媧、神農列為三皇,類似的觀點還見於《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斗樞》。可見,伏羲、女媧在古帝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由兄妹關係變為夫妻關係,如《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獨異志》卷下,「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這二則文獻,反映了早期的婚姻關係的演變,尤其是成為中國人早期祖先的象徵,而從二者神話中所表現的定姓氏,制嫁娶等與婚姻相關的貢獻分析,二者在這方面的貢獻尤其更大。

伏羲與女媧在傳話中,還有更多的相似點,如《列子·黃帝》:「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史記·補三皇本紀》:「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天中記》卷二二引《帝系譜》:「伏羲人頭蛇身。」在漢代畫像石中,常見的題材便是伏羲女媧交尾圖,這種圖不僅表現了男女交媾,形成人類。《路史·後紀二》羅蘋注引《風俗通》:「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反映了在古人的心目中,女媧實質上是人類婚姻的象徵。《史記·補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又,「女媧氏亦風姓。」這反映了二者同本,而風姓也是目前所知的中國最早的姓氏,伏羲有「定姓氏」的貢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就人事的血緣關係而言,伏羲作為中華人文始祖也是當之無愧的。

(三)從龍文化的起源來討論伏羲與炎黃共為中華人文始祖

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作為文化紐帶的標誌物,龍的傳人與炎黃子孫,從文化認同的角度分析,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文獻記載炎帝、黃帝,以及伏羲均與龍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漢書人表考》卷一:黃帝「姬姓,少典之子,少典取有蟲喬氏,名附室,感大電繞樞,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黃帝於天水。弱而能言,河目龍顏,修髯花瘤,身逾九尺。」《山海經·大荒北經》:「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這裡的「龍顏」、「苗龍」反映了龍文化在黃帝族群中的烙印。《山海經·海外西經》:「軒轅之國,……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史記·天官書》:「軒轅,黃龍體。」《春秋合誠圖》:「黃帝將亡,則黃龍墜。」《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黃帝作為中華人文始祖,在他的傳奇的人生中,最神秘的地方都與龍聯在一塊。《史記·補三皇本紀》:「炎帝神龍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玉函山房輯佚書》輯《詩緯含神霧》:「神農龍首。」該書輯《春秋緯元命苞》:「人面龍顏,好耕,是謂神農,始為天子。」以上文獻,也可以反映,炎帝族群與龍也有著較多的聯繫。

在討論龍文化與伏羲、炎、黃的關係時,有二則文獻需要特別的關注。一是《左傳·昭公十七年》所載:「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以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以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以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以龍師而龍名。我少祖少皞摯之立也,風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這條記載,對以後的文獻如《漢書·百官公卿表》、《帝王世紀》等均有影響。《通鑒外紀》則解釋為:太昊「號曰龍師。命朱襄氏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太庭為居龍氏,造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疇;栗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本,疏導泉源。又命五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儘管在後人的臆測中,給我們展現了以龍而建構的龐大完整的政治體系,但也反映了龍文化的悠久的歷史,以及一體性質的文化認同。二是《淮南子·天文篇》所載:「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而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五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繩而治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巳。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以上由五行觀念而衍生的對先帝的認識,其中象徵五方的神獸,太昊為蒼龍、黃帝為黃龍,二者都是先帝中影響最大的族群或人物,他們均以龍作為標誌,反映了龍所具有的象徵意義。

因此,當我們從人事上,無論是血緣上,以及與血緣相關聯的以龍為代表的文化的紐帶來考察,伏羲的影響力都是可以與炎帝及黃帝所並列的,從而我們可以在這個新的層面上來認識中國文明源頭時期的先帝文化,伏羲作為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源頭都是當之不無愧的。當然,伏羲與炎、黃二帝並列為中華人文始祖,也應該是沒有疑義的。

在討論中華人文始祖時,還要關注的內容是地域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體現在始祖族群的起源地、鼎盛時期的核心地以及相關遺存地域分布的廣泛度,從這些方面對比後所得出的結論應該也是比較科學的。

(一)由起源地的一致性論述伏羲與炎黃共為中華人文始祖

關於炎、黃族群起源地,《國語·晉語四》所載:「昔少典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太平御覽》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但,《漢書人表考》卷一記載,「少典取蟲喬氏,名附室,感大電繞樞,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黃帝於天水。」而此黃帝「天水」說,則與伏羲族群之起源地不謀而合。《路史·後紀一》羅蘋注引《遁甲開山圖》:「伏羲生成起(紀),徙治陳倉。」《史記·補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則所謂「成紀」與天水相吻合,因此我們可以把所謂的姜、姬之水,以及天水與成紀,作為一個中心區域進行認真的考慮。

關於姜水與姬水。《水經注·渭水》:「岐水以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游華陽,感神而生炎帝於姜水,是其地也。」實際上,在這一帶紀念炎黃之類的建築較多,如《括地誌輯校》卷一,岐州雍縣條:「漢有五畤,在岐州雍縣南,則鄜畤、吳陽上畤、下畤、密畤、北畤。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作畤,郊祭白帝,曰鄜畤。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祠炎帝。」

此五畤原實在風翔。《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五,風翔府寶雞縣有「姜水城,在其南七里,城南有姜水,相傳神農妃有喬氏所居。」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提到寶雞城南門外的姜城堡,其側有清姜河,還有很大的神農廟,廟前的九聖泉實傳與神農洗浴有關。至於姬水,何光岳在《炎黃源流史》中,提到所謂姬水,應為岐水,即今陝西岐山縣南的橫水河,則二條水相距不遠。至於成紀,儘管歷史上有所變化,但大致在天水及其附近。由此我們可以討論,伏羲與炎黃三個族群的早期活動地實際上在傳說中都局限在關中以西的黃土高原地區,我們無需從考古學的資料中去證明文獻的說法是否正確,但文獻所收錄的傳說實際是反映了古人的一元論的歷史觀,這個觀點姑且不用評價其是否合理,但所反映的三個族群的早期活動的一致性,也為我們將三者相提並論找到了一定的根據,我們可以從這一點上,去證明伏羲與炎、黃二帝的共同之處,這也是我們所確定將三者共尊為人文始祖的一個佐證。

(二)鼎盛時期活動地的一致性與共尊三者為人文始祖

文獻傳說中先帝們的定都地,實際上應該是指他們所在族群發展的鼎盛時期。與他們早期發展集中在關內的黃土地區一樣,他們的發達也都集中選擇在中原。

關於黃帝之都,《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居有熊。」《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史記》集解:「皇甫謐曰」『受國於有熊,後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太平御覽》引《帝王紀世》:黃帝「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關於軒轅丘與有熊舊地,《史記》集解引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通鑒外紀》引注皇甫謐的觀點:「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河南通志·古迹》:「軒轅丘,在新鄭縣境,古有熊之國,軒轅黃帝生於此故名。」總之,從大量的方誌文獻與傳說,均可驗證與黃帝定都之地有關的軒轅丘,具體地點儘管還有小的爭議,但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與新密市的範圍之內,應是確定無疑的。

關於炎帝之都與伏羲之都均在陳之宛丘,史料多有記載。《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專門考訂炎帝之都在陳之宛丘,《左傳·昭公十七年》:「陳,太皞之墟。」《水經注·渠水》:「陳城,故陳國也,伏羲、神農氏並都之。」《錄異記》卷八:「陳州為太昊之墟。東關城內有伏羲女媧廟。廟東南隅,有八卦壇;西南隅有海眼,是古樹根穴直下,以物投之,不知深淺。歲旱以金銀物投之,可致雨,亦是國家設奠之所。穴側有龍堂焉。東關外有伏羲墓,以鐵錮之,觸犯不得,時人謂之『翁婆墓』。」又見《元和郡縣圖志》卷第八記載陳州所在地為宛丘縣,「州理城,楚襄王所築,即古陳國城也。包羲氏、神農氏並都於此。」又,「宛丘,縣南三里。《爾雅》陳有宛丘,又丘上有丘為宛丘。註:『四方高,中央下,曰宛。」「八卦台及壇,縣北一里,古伏羲氏始畫八卦於此。」而在《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中,有陳州之宛丘,「在州城南三里,高二丈。《爾雅》:陳有宛丘。《詩》所稱,宛,邱之下者也。」陳州,即今河南淮陽縣,現仍保存有伏羲陵、宛丘、畫卦台等遺存,在其附近商水縣有女媧城,因此從文化積澱來看這裡值得關注。

關於三位先帝的都城規跡,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如黃帝有所謂生於雷澤之說,也就是說他們有生於中原,長於關中地區,但在建都時在中原,伏羲、黃帝還有所謂都壽丘之說,此地在今山東曲阜,這種巧合有可能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性,退一步說,即使是古代人們的一種心理認同,也反映了他們對三者間認識的趨同,這種趨同也反映了他們對三位先帝的公平的認識,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在評價三者時,要有一個公正的態度,如果炎黃二帝為人文始祖,加上伏羲應該是還歷史一個公平。

(三)從活動地域的廣闊性來探討伏羲與炎黃共為人文始祖

黃帝活動的廣闊性可以見諸於文獻。《史記·五帝本紀》記述的兩次大戰,一是阪泉之戰,「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執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豸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謐曰:在上谷。」《括地誌》云:「阪泉,今名黃帝泉,為媯州懷戎縣東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本皇帝所都也。」晉《太康地理志》云:「涿鹿城東一里有阪泉,上有黃帝祠。」二是涿鹿之戰:「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張晏曰:「涿鹿在上谷。」《地理志》:「上谷有涿鹿縣。然則服虔云:『在涿郡』者,誤也。」關於黃帝的兩次大戰地點,一般都認為在今河北涿鹿縣。《史記·五帝本紀》談及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以上文獻可以看出,黃帝及其族群除在陝西、河南、山東等核心地區活動外,還在河北、山西、甘肅以及長江流域的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區活動。

至於炎帝的活動範圍,從炎黃交流的情況看,核心區應與黃帝相差無幾。但其後來在南方地區有較多的發展,炎帝族群中的分支蚩尤,在西南地區得以發展,甚至成為今天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崇拜對象。

至於伏羲的活動地區,其核心地區也是河南、陝西、甘肅以及山東。傅斯年在《夷夏東西說》中指出:「太昊族姓之國之分布,西至陳、東括魯、北臨濟水,大致當今河南東隅,山東西南部之平原,兼包蒙嶧山境,古代公認太昊東方部族,乃分配於淮濟之間之族姓。」則由此可以說,伏羲在中原及西部地區都有確切的記載,確證其活動的範圍與炎黃類似,但在東方所謂古代的東夷族,似乎與伏羲氏有著更深層次的聯繫。而從《楚辭·大招》:「伏羲駕辨楚勞。」以及楚風中所流行的對伏羲女媧的崇拜而言,則伏羲在南方的影響也不容低估。

因此,在討論三位先帝族系在中國古代的地域活動範圍以及影響力而言,儘管形成了以西部的重點的不謀而合,以中原與東方為重心的不謀而合之外,各個族群又有其活動的核心地區,並形成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重要影響力,從而為我們考慮將三位先帝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提供了更大的可行性。

總而言之,在考慮中國早期文化發展的特殊的歷史時期,探討中國的文化以及血緣的源頭時,作為民族的源頭與根系的符號,我們應該在尊重歷史傳統的事實背景的情況下,考慮到早期文明源頭本身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嚴格來講血緣的先族是一個群體,那麼從這二個因素出發,我們應該找出更具代表性的符號。因此,伏羲與炎帝、黃帝,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和更為科學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匈牙利是真正適合華人移居的國家?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的說明
當代華人文化大家-木心先生
華人移民為什麼總是受盡歧視?
為什麼在外華人更喜歡白毫銀針?

TAG:人文 | 華人 | 中華 | 伏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