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革命學說 精闢的理論創新(一)

光輝的革命學說 精闢的理論創新(一)學習毛主席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然而,中國與俄國和歐洲的國情有很大的差異。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如何進行,馬列主義是沒有現成答案的,而且共產國際未能對中國革命作出科學、準確、系統的實踐指導。北伐大革命時期,誕生不久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特點、規律的認識尚有較大的差距,黨內出現了以陳獨秀為代表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和左傾關門主義思潮。時為中共負責人的陳獨秀認為,「工人階級……不是獨立的革命勢力。工人階級在客觀上更是幼稚了。」「不但在數量上是很幼稚,而且在質量上也很幼稚。」斷言號召開展農民革命運動,是「決不能實現的幻想」。「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若失了資產階級的援助,在革命事業中便沒有階級的意義和社會的基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各社會階級固然一體幼稚,然而資產階級的力量畢竟比農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因此國民運動若輕視了資產階級,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觀念。」(國民革命的前途)「自然是資產階級的勝利」。陳獨秀認為,「單靠軍事行動取得政權,這是墨西哥式葡萄牙式的軍事投機,決不是法蘭西式俄羅斯的革命事業。」所以在國共合作的民主革命統一戰線中,他對國民黨的右派勢力一味消極退讓、妥協投降,將共產黨置於國民黨的依附地位。張國燾主張機械的模仿俄國革命的形式,單純留意工人運動,輕視農民革命。感到革命力量不足,而不主張聯合農民階級,又不知道到何處去尋找廣大的同盟軍。他們都排斥毛澤東對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即:「中國民主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和土地問題;我黨應直接依靠工農群眾、放手發動工農革命運動;我黨應直接掌握軍事武裝力量;我黨在統一戰線中應保持獨立性、爭取領導權;我黨在統一戰線中應團結國民黨左派、爭取國民黨中間派、孤立和打擊國民黨右派;警惕國民黨右派的陰謀活動。」在全國工農革命運動震天動地,北伐軍勢如破竹、乘勝前進,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革命勢力發展到長江流域的大好形勢下,利用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公開背叛革命,在全國實行反革命大屠殺,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眾多工農革命骨幹分子達幾十萬人,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歸於失敗。中國革命向何處去?馬克思曾提出無產階級對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思想原則。一是無產階級要積极參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二是在革命中無產階級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要與農民結成聯盟,並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三是無產階級要堅持不斷革命,推動革命由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四是經濟不發達國家可能繞過資本主義發達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的思想,提出民主革命中的無產階級領導權、工農聯盟和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思想原則,並創造性地提出民族及其殖民地的革命學說。他指出「被壓迫民族的革命運動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殖民地國家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應當積极參加民族、民主革命,力爭領導權;殖民地國家可以力爭非資本主義的前途。」囿於歷史條件,馬列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參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論述,只是思想原則,不僅沒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革命可以直接借鑒的明晰答案,甚至在原則上也沒有系統的理論歸納和深入的思想展開,使得獨特的中國革命實踐無法獲得其具體理論和細緻原則的指導。毛主席創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發展和創新了馬列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的理論和策略。毛主席在繼承了馬列上述思想原則的同時,從中國的近代歷史和現代社會實際出發,深入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完成了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基本國情的統一。他科學、精彩、成功的創立並實踐了「革命發展階段論與不斷革命論相統一的、中國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分兩步走的戰略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路線、策略的理論;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三大法寶』的革命理論」。這些毛主席創新的重大理論原則,構成了系統、科學、嚴整、嶄新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他在這方面代表性的著作有:《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新階段》、《戰爭和戰略問題》、《〈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國情近代中國的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毛主席對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分析認為,它不是完全的殖民地,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也不是完全的封建主義。獨立的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正逐步變為半封建的中國。中國已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是人口眾多、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農業國。「兩半社會」這個概念,是毛主席首次提出的。這是他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形態學說的一個重要發展,也是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賴以確立的基點。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封建大國。隨著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將緩慢的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不斷對中國加緊侵略、掠奪、壓迫。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軍事入侵,劃分在華的勢力範圍,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它們在中國駐紮軍隊、兵艦,割地設租界,干涉中國行政和司法,使中國喪失了主權獨立的政治地位。同時,列強通過索取戰爭賠款、操縱海關稅收、傾銷商品、投資工礦交通、壟斷財政金融等手段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逐漸喪失經濟上的獨立,而不得不依賴和受制於帝國主義列強。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決不是為了給中華民族帶來文明和發展,而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只是由於它們畏懼如:「三元里、太平天國、義和團、黑旗軍」等勞動人民的拚死抗擊,才轉而利用清廷「兒皇帝」的統治來索取列強「太上皇」特權利益的最大化。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國半殖民地化。列強資本、商品的侵入,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解體,客觀上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條件,但是列強的意願和中國的國情不能使中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首先是因為中國封建制度,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強大。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據著明顯的優勢。又因為中國民族資本的先天不足,民族資本中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佔了很大部分,工業資本的比重本來不高,又主要經營的是輕工業。民族資本缺乏重工業的基礎,不能構成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在技術和設備方面較為落後,不得不依賴於外國資本和本國官僚資本。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官僚資本相勾結,利用其政治、經濟特權和其他方面的優勢,極力阻止和排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外國資本、本國官僚資本和封建勢力的多重壓迫,只能在外資和中國官資的夾縫中生長。不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形式和主導地位。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完全的封建社會,沒有也不可能發展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概括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六個主要特點:一、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是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明顯的優勢。二、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對於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的。三、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聯盟的專政。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四、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並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的力量。在淪陷區。則一切被日本帝國主義所獨佔。五、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和半統治之下,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土地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六、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特別是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近代中國的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的首要矛盾。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變革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實現民族獨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政治路線)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創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理論。在我黨的初建至北伐大革命時期,毛主席概括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在土地革命前期,他建樹了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在土地革命後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他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進行了成熟的系統總結和深入展開;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又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理論。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全面、系統、科學的回答了中國民主革命實踐需求的一切理論原則問題。(一)科學的概念1939年,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指出:「現時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這種革命已經過時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我們稱這種革命為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是他首次明確提出及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個科學概念。(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1948年4月1日,毛主席在中共晉綏分局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對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總政策進行了科學、規範的表述。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毛主席指出,中國共產黨關於土地改革的總路線總政策是:「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這個總路線的理論,系統的涵括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對象、任務、性質、動力、領導、前途和轉變等問題。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為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標創造必要的條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標是: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毛主席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推翻的敵人,只是和必須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些敵人的集中表現,就是蔣介石國民黨的反動統治。」(1)帝國主義列強對中華民族的侵略、欺壓和掠奪(註:一般認為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發展到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是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所以在近代世界列強侵華過程中,「資本主義列強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差別概念應是隨時間而變動的。)19世紀初,國際資產階級垂涎中國的市場、資源、廉價勞力,為了完成利潤最大化的商品輸出、資本輸出、資本擴張,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朝廷腐敗無能的中國便開始成為他們侵略的最重要目標。在中國近代史上資本主義列強對華、在華髮動、挑起六次大的侵略戰爭,計有:英國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法國挑起的「中法戰爭」;日本發動的「中日甲午戰爭」; 英、俄、德、日、法、美、意、奧等國發動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行在中國土地上進行的「日俄戰爭」。這些掛著「文明」招牌的慘無人道的人販子、毒販子、強盜、畜生在中國為所欲為的燒殺掠搶、姦淫婦女,肆意損毀中華民族的經典物質、文化成果,犯下了滔天罪行!英國早在鴉片戰爭前就向中國大量走私毒品鴉片,掠奪白銀,遭到中華民族理所當然的反對後即發動了無恥的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後,世界資本主義列強一擁而上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並公開武裝佔領中國,劃分他們的勢力範圍。他們對中國進行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入侵,企圖迅速的把中國變為公共殖民地。只是由於遭到了中國人民的拚死抵抗和沉重的打擊,列強害怕人民的反抗力量,才不得不改變侵略策略,自己舒舒服服的當太上皇,培植、利用中國的反動統治者做為維護其殖民統治的工具和走狗,形式上允許中國保持獨立、統一。所以中國才形成了半殖民地的狀態。列強強加於中國一大批不平等條約,據此他們在中國享有政治、經濟、軍事、司法等種種特權。蠻橫的讓中國割地、賠款、辟租界。確立了他們駐紮軍隊、兵艦,使用、經營中國的領土、領海、內河航運、鐵路、公路的特權。通過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僅俄羅斯就割走中國領土144萬平方公里。通過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列強的「戰爭索賠款」就達7.537億兩白銀,而且還要另外加付5.32238億兩白銀的「息金」。列強壟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摧殘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列強不斷加大對華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民族市場幾被奪凈。其資本輸出據美國人雷麥統計,僅1931年列強在華投資就達32.4億美元。到蔣介石統治時期,外帝已完全壟斷了中國經濟命脈。外帝在華大開銀行,發行紙幣、吸收存款、獨佔和操縱外匯、經理外債、保管關稅、鹽稅,使中國的金融和財政成了他們的附庸,也成了民族資本的最大債權人。他們壟斷中國交通。1931年中國鐵路線總長1.42萬公里,歸外帝所有和經營的就達1.2萬公里。航運業中,外輪占航運總噸數的82.8%。他們興辦和收買工廠、礦山,先壟斷中國的重工業,爾後又控制了中國的輕工業。他們還推進農村經濟的殖民地化進程,掠奪和控制茶、煙、棉、絲等廉價工業原料和廉價勞動力。他們通過資金、技術、設備、原料方面的巨大優勢,控制、排擠和兼并民族資本。他們新建或利用買辦勢力的商業網點迅速擴大商業能力排擠民族商品市場。他們兇殘的壓迫剝削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他們以極度低劣的勞動條件、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極端低廉的工資來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以至於其剝削程度大大越過了中國勞動階級維持勞動力生存和延續的底線邊際。列強還在華培植了一個確定的買辦階級和一些不完全確定的買辦勢力,幫助外帝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富、奴役中國人民。資本主義列強殘暴鎮壓中華民族的反抗鬥爭。他們挑唆、支持、直至脅迫中國打內戰,以利他們從中漁利擴大勢力範圍。他們和中國反動勢力相勾結,抵制、瓦解直至扼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他們極端仇視農民革命,他們和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聯合絞殺太平天國、反教會鬥爭、義和團等農民革命運動。他們與中國反動派相結合,或公開出面、或密謀策劃、或出錢出槍屠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如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土地革命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等。資本主義列強的侵入切斷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成長的道路。國際資產階級的侵華目的是與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搶奪中國的廉價資源和勞力,搶奪和佔領中國民族資本現在和將來的市場。他們要壓制乃至摧毀中國民族資本,而不是要扶持中國民族資本。他們是要把中國永久變成列強的公共殖民地,而不是要把中國培植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列強與中國封建勢力和後來形成的官僚資本相勾結,堵塞了民族資本發展的主要經濟通道,封鎖了民族資本壯大的必要社會條件,把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扼殺在搖籃之中。所以,帝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兇惡的敵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首要對象。(2)封建主義與地主階級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封建主義早已徹底喪失了歷史進步意義,封建的生產方式、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早已成為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地主階級是中國封建制度的中堅和階級基礎。他們和富農加在一起不到中國農業人口的10%,卻佔有80%左右的土地。他們極其殘暴的對待農民,運用地租和高利貸野蠻的剝削農民,利用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倫理道德來奴役農民,通過剝削階級的政權和封建勢力鎮壓農民。地主階級對中國廣大的農村社會實行著封建主義的統治。嚴重的壓抑著中國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在近代,他們與買辦資本、高利貸資本相互滲透、融通、結合在一起,殘酷的壓迫勞動人民。嚴重的阻礙著中國社會的進步。他們是封建秩序、封建思想觀念的竭誠維護者。他們反對一切觸及封建制度的革命和進步,哪怕是小小的改良也會引起他們的仇視。他們血腥屠殺太平天國、義和團的農民革命;在戊戌變法中發動流血政變;辛亥革命中竭力鎮壓革命派;辛亥革命後頑固要求保守舊秩序,一再圖謀復辟。為了維護封建制度,他們仇恨資產階級革命引起的社會變革,所以從本質上說他們反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近、現代資本主義列強(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面前,他們為保住自己的產業和封建特權,奴顏屈膝、節節退讓,可以出賣主權,可以不斷地滿足侵略者日益增長的侵略要求,可以成為侵略者的工具。他們與外帝發生了矛盾,很快就可以勾結起來。地主階級完全喪失了封建初期的歷史進步性,他們和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結為一體,是反動、保守、腐朽的社會力量。地主階級是中國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剝削者、壓迫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3)官僚資本主義與官僚資產階級官僚資本主義是一種憑藉國家權力確立、運行和發展的私有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是官商勾結、政治特權謀求超額利潤的腐朽社會勢力。官僚資產階級是官僚資本主義的階級基礎。清朝洋務派官員私人投資創辦企業,這是我國官僚資本的最初形式。官僚資本一出現便充當帝國主義經濟買辦的角色。甲午戰爭後,隨著資本主義列強在華的經濟擴張,為虎作倀的大官僚、大資產者、大地主相交融的官僚資本亦隨之迅速擴張。 1927年至1936年,外帝特別是美帝扶植的蔣介石集團依靠政權和軍事實力,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密切結合,形成了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主義。官僚資產階級對外依附帝國主義壟斷資本,對內殘酷剝削人民。利用反革命內戰和買辦活動積聚了大量財富;並不斷排擠、壓迫、兼并民族資本;通過投機取巧、公開掠奪等方式完成了在金融、商業、工業方面的壟斷。在農業方面他們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堅決維護者而且是最大的地租、高利貸者。抗戰開始後,他們大發國難財藉機橫徵暴斂。抗戰勝利後,他們竊取勝利果實利用接收名義,佔有了日帝多年在華掠奪所建立的金融、工業、商業巨額資本和財富。同時兇狠的在「法幣」兌換中榨取光復區人民的血汗。巧取豪奪,使四大家族官僚資本惡性膨脹,資本總積累達到200億美元。1947年官僚資本在中國工業經濟中的比重佔80%,壟斷全國鋼鐵產量的90%,煤產量的33%,發電量的67%,中國金融資本絕大部分都屬四大家族所有,在商業方面各種獲利較大的重要經營都被四大家族所獨佔。官僚資產階級一出現就是反動政權、剝削資本及買辦經濟相結合的社會腐朽產物。在經濟上他們和外帝、內封互相融合滲透,壟斷中國經濟,嚴酷的剝削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同時排擠、壓制和兼并民族資產階級。由於官僚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它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都離不開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支持,因此其階級利益和社會本質決定了它對帝國主義屈膝投降、甘當奴才。其在政治上一貫充當賣國賊,在經濟上一貫充當總買辦。它對封建制度竭誠維護,政治上成為其代表,經濟上互相滲透。它與帝國主義、封建勢力聯合在一起,反對中國的一切革命和進步,血腥鎮壓敢於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剝削壓迫的人民群眾和進步勢力。全力維護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秩序和政治統治。官僚資產階級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敵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不同歷史階段,依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革命力量集中打擊的主要敵人有所側重和不同。在大革命時期,打擊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北洋軍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打擊的主要對象是代表「帝封官」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在抗日戰爭時期,打擊的主要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解放戰爭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代表「帝封官」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的反動統治。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根本動力是工人階級和貧苦農民;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導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1)工人階級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 他指出:「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到1919年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已達三百萬人。他們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他們大多集中在鐵路、航運、礦山、工廠等幾個重要產業部門,並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島、武漢、廣州、香港等大城市。這種產業和地域的高度集中使他們更具階級力量。 工人階級深受帝、封、官的殘暴壓迫和剝削,亦受民族資本的壓迫和剝削,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承受著一切苦難。他們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深刻的認識和透徹的理解。他們的階級地位和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最有遠見,最大公無私,革命精神最徹底、最堅定。中國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是天然盟友,一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利益。二是因為工人本身就來自破產的農民。他們和貧苦農民加在一起就超過了中國人口的80%,他們身後還有全世界工人階級力量的烘托。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工人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從自在的階級、自發的鬥爭發展成自為的階級、自覺的鬥爭。他們特別能戰鬥!我國工人階級誕生以後就自發的開展了反帝、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的鬥爭。如:1911年5月工人階級作為重要力量參與了反帝、反賣國的【保路運動】。1919年上海工人階級舉行「六三」政治大罷工,聲援【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12月粵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工人階級開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產生了自己的政治領導核心即中國共產黨。從此工人階級反帝、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的鬥爭,從自發的、分散的、較小規模的、核心是經濟目標的形態,上升到自覺的、統一的、較大規模的、核心是政治目標的形態。如:1922年1月,香港海員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並於3月發展成為香港中國工人的總罷工,罷工人數達到10萬人以上。1922年我國鐵路工人的重要罷工鬥爭有:京漢路長辛店工人罷工、粵漢路工人罷工、京奉路山海關鐵廠和唐山製造廠工人罷工、京綏路車務工人罷工、正太路工人罷工。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舉行大罷工。1922年10月,開灤五礦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1923年2月,2萬多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4年7月至8月,廣州沙面工人舉行罷工。驚天動地的五卅運動,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的全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革命運動。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階級率先揭開了【五卅運動】的序幕,並很快席捲全國。迅速發展為遍及全國25個省區,工人、學生、農民、商人、市民等社會各階層約1700萬人直接參加的革命運動。全國幾十個大中城市和重要工礦區,都舉行了成千上萬人的集會、遊行示威和罷工、罷課、罷市鬥爭。1925年6月,香港和廣州沙面20多萬工人舉行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間,為配合北伐戰爭的進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上海工人先後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大革命失敗後,為反抗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內各地工農革命群眾紛紛舉行了武裝起義。1927年12月,廣州工人與革命士兵聯合舉行了廣州起義,一度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1年,馬克思主義指導的中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毛澤東思想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政治和組織領導核心,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開始步入了統一、有序、有效的階級鬥爭。工人階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動力和領導階級。工人階級將(通過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徹底的勝利。(2)農民階級毛主席指出:「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若否認他們,便是否認革命。若打擊他們,便是打擊革命。」民主革命時期的中國農民,是以小生產的方式直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社會群體。在中國農民中,依據對生產資料佔有的不同,區分為僱農;貧農;中農(含下中農、中農、上中農);富農不同的階層。僱農:是農村中的無產階級。他們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全靠出賣勞動力度日。貧農:是農村中的半無產階級。他們沒有土地,只有一定量的生產工具,靠租種土地度日。下中農:是半自耕農,是農村的半無產階級。他們有少量的土地和一定量的農具,仍須租種部分土地亦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度日。中農、上中農:是自耕農。是農村中的小資產階級。他們擁有部分土地和農具,通過自己的勞動,在經濟上自給自足,一般不剝削他人。富農: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他們擁有充裕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富農出租土地亦或放高利貸、經營商業,剝削貧、僱農。富農自己參加一定量的生產勞動。富農和地主加在一起不到中國農業人口的10%,卻佔有80%左右的土地。是榨取貧苦勞動農民血汗的剝削階級。中農(含中農、上中農),作為農村中的小資產階級,他們也受到帝、封、官三座大山的壓迫,是民主革命的盟友,屬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僱農、貧農、下中農,佔中國農業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深受地主階級的殘酷經濟剝削、政治壓迫和人身奴役。近、現代中國,他們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同時承受三座大山的欺壓,他們不得不過著極其艱辛困苦的生活。他們用自己的生產鬥爭實踐創造了社會的農業物質財富,又以自己的階級鬥爭實踐推動了封建社會的歷史進步。他們反抗地主階級的鬥爭貫穿於封建社會,如:中國封建史中歷次反抗封建剝削、壓迫的農民起義。他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鬥爭貫徹於中國近代社會,如:三元里抗英鬥爭;反封、反帝的太平天國運動;黑旗軍抗擊法國侵略;反抗半殖半封統治的捻軍起義;反抗帝國主義宗教侵略的鬥爭;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他們的階級鬥爭、他們的起義、他們的戰爭是封建社會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貧農和半自耕農屬於農村中的半無產階級。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他們的問題。毛主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在幾個月內做到了。這是四十年乃至幾千年未曾成就過的奇勛。……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若否認他們,便是否認革命。若打擊他們,便是打擊革命。」僱農、貧農、半自耕農是「農民階級」中革命的中堅力量,他們是工人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他們與工人階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動力。這就決定了革命勝利後,我國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時佔中國總人口的85%左右,而僱農、貧農、半自耕農又占農村人口的80%左右。所以說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就是農民問題、土地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中國革命戰爭實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工人階級只有與農民結成鞏固的聯盟,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才能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3)城市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小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他們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時刻面臨破產和失業的威脅。因此,城市小資產階級也是工人階級的重要同盟者,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4)民族資產階級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 ;「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早在十六世紀中國封建經濟內部就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萌芽。甲午戰爭後外資大量侵入,刺激了民族資本形成和發展的慾望。加之洋務派對工業壟斷的破產,使得民族工、商業資本初具規模。民族資產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火拼廝殺,暫時放鬆了對華的剝削、壓迫,減緩了對華商品、資本輸出,使民族工業在國內外市場獲得了一定空隙。民族資本在輕工業的紡織業和麵粉業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列強們很快的更加瘋狂的加緊了對華的侵略和剝削。民族資本的黃金時代無可奈何、草草結束。我國民族資本主義不但經濟力量弱小,而且自身沒有建立獨立完整的經濟體系甚至連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都沒有。在資金、技術、設備、原料、能源等方面程度不同的要依賴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還要受高額封建地租率、高利貸率、商業利率的制約。外帝資本與中國地租、高利貸剝削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民族資本發展的桎梏。民族資本隨時都可能被帝、封、官的強大資本所吞噬,只能在三座大山的經濟夾縫中艱難徘徊。民族資產階級陣營中歷來分為兩冀。它的中上層與帝、封、官在政治、經濟上關係密切,大多數成員由官僚、大地主、大商人轉演而來。它的中下層是其左冀部分,由小官吏、中小地主、商人、手工場主、華僑、知識分子轉演而來。他們與帝、封、官關係不甚密切,反感帝、封、官。他們對祖國有一定的愛國心,對勞動人民有一定的同情心。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左冀有革命的一面。這是因為他們在生存和發展中,受帝、封、官的排擠和壓榨,並隨時都有被擠垮被兼并的危險,他們渴望衝破桎梏、脫離威脅、獨立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右冀,又有妥協的一面。這是因為:①他們弱小的經濟和帝、封、官強大的占絕對優勢的經濟不能相比,不敢較量。②他們在資金、技術、能源、設備、原料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依賴帝、封、官。他們在帝、封、官的經濟控制,政治掌握之中。③他們與帝、封、官有著千絲萬縷般的社會聯繫不能自主自立。如他們的上層往往參與買辦經濟活動而受益,因此不願意與外帝絕交。他們中間有不少人由官吏轉演而來,資本運作往往有求於官僚資本,因此不願和官僚資產階級絕交。他們中間有不少人由地主轉演過來,又有不少人將資本的一部分投向土地兼有地主身份。他們需要地主高利貸者的資金滲入,他們需要地主做為代理人,收集和生產棉、茶、絲、煙、麥等工業原料。因此又不想和地主階級絕交。所以他們更具有的是妥協性。④他們對待人民群眾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特別是它的左冀,看到民心可用,民力巨大。因此在與帝、封、官的鬥爭中,在特定的問題和時段上希望聯合人民群眾,借用其力量。但不希望超過限度。一方面由於他們是剝削者,特別是其右冀害怕人民革命力量會危害其剝削利益、動搖其社會地位。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害怕群眾。他們先天的軟弱性、妥協性和對人民群眾的排斥性,決定了他們革命的不徹底性和不深刻性。他們的愛國思想從未發展形成為明確、徹底的反帝、反封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他們總是希望在帝國主義的寬容、封建勢力允許的基礎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有時甚至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某些帝國主義的支持和幫助之上。因此他們右冀發動的戊戌變法和其左冀發動的辛亥革命都歸於失敗。在中國的資產階級中,民族資產階級不同於官僚資產階級,他們的發展也受到三座大山的壓迫。因此,民族資產階級可以成為工農在民主革命中動搖的盟友,作為民主革命不穩定的動力。當然,民族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有著尖銳的階級矛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決定了其缺乏革命的堅定性,可以參加革命,又可以脫離革命。工人階級不應該把其拒之於革命的門外,更不應該把其推到敵人的陣營中。工人階級應當聯合其參加革命,同時又要對其的動搖性保持高度的警惕。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毛主席指出:「工人階級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富於革命的徹底性。整個革命歷史證明,沒有工人階級的領導,革命就要失敗,有了工人階級的領導,革命就勝利了。」;「離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他指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 ;「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無產階級的領導作用,就是通過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無產階級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歷史表明:中國的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由於其階級、歷史的局限性不能擔當革命的領導責任,新民主主義革命客觀上要求有新的階級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肩上。(1)歷史的必然①中國「農民階級」是勞動人民,是歷來反抗封建壓迫、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革命階級。他們是封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他們以生產鬥爭的實踐支撐社會的生存,他們以階級鬥爭的實踐推動歷史的前進。正是由於他們的反抗鬥爭,才擊碎了帝國主義妄圖把中國變成完全、徹底的殖民地的美夢。他們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和民族利益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舊中國的農民階級是封建生產方式中的小生產者、小私有者,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產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綱領,不具備徹底革命的理論和策略。他們只能在工人階級的帶領下,才能充分、有效、有序的發揮其革命性。所以,農民階級不能擔當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任。②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建立獨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既不願意也沒有能力徹底推翻帝、封、官的統治。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右翼發動的「戊戌變法」,遭到封建勢力的嚴厲鎮壓而失敗。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左翼發動的「辛亥革命」,並未觸及到封建社會的根本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更未觸及到帝國主義的侵華利益;只是趕跑了一個封建皇帝。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的局限性、狹隘性、含混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歸於失敗。由於民族資產階級對帝、封、官先天的軟弱性、妥協性,不可能提出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前,其對帝國主義侵華勢力懦弱退讓,甚至把推翻封建主義的希望寄托在某些帝國主義身上。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也時常左右徘徊、搖擺不定。民族資產階級曾經參加了1924年到1927年國共合作的大革命,而在1927年到1931年,卻附和了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立場。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民族資產階級轉向抗日,並且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民主運動。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左翼分子靠攏共產黨,右翼分子卻依附國民黨,他們中間的大多數則在國民黨反動派和中國共產黨之間,長期地採取了搖擺不定的觀望態度。直到1948年,人民革命接近最後勝利時,民族資產階級中的多數才開始正式轉到人民方面來。民族資產階級以其階級本質及思想、實踐表明,其根本不能擔當徹底打倒帝封官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重任。(2)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的政治核心(中國共產黨)來領導①「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②中國無產階級不僅在資格上比民族資產階級老,而且其社會基礎和社會力量也更為廣大。他們具有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特點:即是一個被剝奪了生產資料、飽受剝削和壓迫的階級;是一個與先進的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繫的階級;是富於組織性紀律性的階級;是一個大公無私、目光開闊的階級。同時還有自身的特殊優點:(一)中國無產階級身受三重壓迫(帝國主義的壓迫、資產階級的壓迫、封建勢力的壓迫),而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見的,因此,他們在革命鬥爭中,革命性最堅決和徹底。(二)由於從破產農民出身的成分佔多數,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的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聯繫,便於形成工農聯盟。(三)中國工人階級分布集中,便於集結鬥爭力量。③1921年,馬克思主義指導的中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政治和組織的領導核心,開始步入了統一、有序、有效的階級鬥爭。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毛澤東思想科學的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總綱領、總路線,並具體的揭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革命特點和規律。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理論和策略。中國工人階級具有了進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科學指導思想。這標誌中國工人階級已經具備了作為革命領導階級的必要條件。④「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沒有一個革命的黨,沒有一個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革命黨,就不可能領導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戰勝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任何別的階級、政黨充當領導者,只能由無產階級充當領導者。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領導核心,無產階級領導權必須通過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⑤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問題。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是區別新舊兩種不同範疇的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誌。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綱領(1)政治綱領:1940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是要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1948年毛主席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首次使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1949年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明確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這就是我們的公式,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驗,這就是我們的的主要綱領」(2)經濟綱領:1947年12月,毛主席在《目前形式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三項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3)文化綱領:毛主席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就是要實行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所謂 「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就是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居於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思想;所謂「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尊嚴;所謂 「科學」的文化,就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尊重客觀事實和真理,實事求是,倡導理論和實踐相統一;所謂 「大眾」的文化,就是為絕大多數的工農大眾服務,並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因而「這個文化」是最民主的文化。三大綱領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指明了前進的具體目標。6、新民主主義的性質、前途和轉變(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毛主席指出:「既然中國還是一個封建經濟占明顯優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現階段的革命是為了終結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既然中國革命的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革命的任務是為了推翻這兩個主要敵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既然這個革命還有資產階級參加,它還曾領導過這個革命;既然這個革命的經濟政策不是一般地廢除私有財產,而是一般地保護私有財產,具體地說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並保護之,所以,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就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是,中國革命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義革命。」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是直接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中國革命的內部、外部因素又決定了,這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不是一般的、舊式的而是特殊的、新式的。這是因為:①從國際條件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發生在十月革命以後,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範疇。由於十月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開始了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民主革命,就必然與國際關係聯繫在一起,由此也必然納入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軌道。它就不再屬於舊的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範疇,而是屬於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範疇。所以中國「這種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  ②從國內條件看,以五四運動為分水嶺,中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革命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五四運動以前,中國的民主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那時,中國無產階級只是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參加革命。五四運動以後,中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有了其政治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此後。中國革命的領導責任歷史地落到無產階級肩上。③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無產階級經過中國共產黨來領導的。而不是由別的階級和政黨來領導的。  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不是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理論。  ⑤新民主主義革命有徹底的革命綱領,有科學的理論、路線、政策、策略。而不似舊民主主義革命綱領的狹隘、局限、含混。⑥新民主主義革命有著「人民大眾」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特別是工農聯盟作為這個基礎的革命中堅。而不似舊民主主義革命那樣只在社會上層尋找支持力量,甚至幻想得到某些帝國主義的幫助。  ⑦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經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必須經過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兩個相互聯繫的革命階段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同一整體革命過程。兩個階段必須銜接,不容割裂,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社會階段;同時這兩個相互聯繫的革命階段又是相互區別的。新民主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的必然趨勢,不能相互替代。為此,毛主席嚴肅的批判了黨內的左、右傾機會主義思潮。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只看到兩個革命的區別,沒看到兩者的聯繫,把中國革命過程中緊密聯繫的兩個階段割裂開來。主張先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等資本主義充分發展以後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中間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王明的「一次革命論」,只看到兩個革命的聯繫,沒看到兩者的區別,主張「畢其功於一役」,試圖將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合併到民主革命中一次完成,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將「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統一起來,他認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一個革命的兩個步驟。他說:「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是分為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而其第一步現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義,而是中國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義。這種革命,已經不是舊的、被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在第一階段上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因此,這種革命又恰是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掃清更廣大的道路。」他說:「中國革命的終極的前途,不是資本主義的,而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他說:「每個共產黨員須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過程。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而一切共產主義者的最後目的,則是在於力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後的完成。」(3)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當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基本完成後,即應轉入全面的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要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新中國建立之初,正值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全面實施之時,黨內外不乏有人要「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秩序」,主張停留在新民主主義階段。他們幻想資本主義道路,提出必須「確保私有財產」,不必對民族資本進行限制改造;還要把「德先生、賽先生」放在第一位,其他都是「第二位的事」。在關鍵時刻,毛主席嚴厲地批評了以「確立新民主主義秩序」為名,反對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要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道路的逆流。他大聲疾呼:「我抗這個潮流」!他批評一些共產黨員「群居終日,言不及社會主義,好行小惠」。毛主席多次對「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秩序」的思潮進行過嚴肅批評。後來在1953年6月15日的政治局會議上,他再一次進行了突出的批評。他說:「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後,仍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他們沒有懂得革命性質的轉變,還在繼續搞他們的『新民主主義』,不去搞社會主義改造。這就要犯右傾的錯誤。…… 『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這種提法是有害的。過渡時期每天都在變動,每天都在發生社會主義因素。所謂『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怎樣『確立』?要『確立』是很難的哩!……『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實際鬥爭情況的,是妨礙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的。」1956年,隨著「三大改造」任務的基本完成,過渡時期宣告結束,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現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資產階級民主派故意抹煞毛主席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關於「性質、前途、轉變」的理論要點,肢解、歪曲、否定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重彈被毛主席嚴厲斥責的老調,閹割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賣弄小惠、言不及社會主義,以種種借口否定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否定人民民主專政,反對社會主義道路,要重新確立「新民主主義秩序」,進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現代的資產階級,要辦、在辦中國歷史上的資產階級想辦而沒有辦到的事情。(責任編輯:流水)


推薦閱讀:

顧比理論研討及應用
制度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的相關學者索引
達爾文的進化論過時了,這個人想建立進化論的大統一理論
八字具體斷六親的理論
關於「收砂理論是否還有用」的分析

TAG:創新 | 理論 | 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