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什麼?

人們曾普遍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應該適度減少對其日常行為的干預,但新的研究結果卻讓人越來越覺得,青春期反而更需要輔導、支持和榜樣帶動。在這些研究所區分的青春期四個不同階段中,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不同方面的幫助。青少年的推理和決策技能通常不太成熟。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組織和換位思考能力。

圖片來源:Getty青少年的青春期對父母來說可能是頭疼的。這段時期,生性敏感的孩子會變得性格浮躁或情緒波動。而一向頭腦冷靜的孩子突然間會與一些不良少年為伍或者干出其他一些傻事。一大批最新研究為這其中的一些疑惑提供了解釋。而大腦成像也提供了另外一種輔助分析數據,可以藉此驗證這其中的猜想,並證實孩子們自己對於其行為和情感的解釋。近期的一些研究已經從縱向時間截面追溯了青少年青春期的發展狀況,而不只是在某個單一的時間點上將不同的孩子進行比較。這些新的縱向研究正在改變科學家們對於父母在青少年最不穩定的成長期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人們曾普遍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應該適度減少對其日常行為的干預,但新的研究結果卻讓人越來越覺得,青春期反而為父母們繼續指導和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繼續與其維持密切的情感紐帶提供了機會。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得以確定出青春期的四個重要階段,大多數孩子在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發展出與之相對應的智力、社交和情感技能。11-12歲階段剛剛進入青春期,事實上孩子們的一些基本技能可能是在退化的。研究顯示,這個階段的空間想像能力和一些推理能力在衰退,大腦負責前瞻性記憶的區域(即負責記憶未來要做的事),還有待進一步成熟。這也許是為什麼一個孩子如果在上課前被老師要求交一份作業時,可能會表現出茫然無措的原因。訓練孩子們的組織能力可能會有所幫助。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日常瑣事來幫助建立記憶線索,比如將運動包放在門前顯眼的位置,或者在手機上幫忙設置提醒。也可以分享一些有用的工具,如任務管理應用。

圖片來源:ROBERT NEUBECKER

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決策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以及換位思考能力。2014年發表在《行為決策》(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期刊上一項76人參與的研究顯示,那些在10或11歲之前就懂得如何決策的孩子通常更少展現焦慮與悲傷的情緒,而在12或13歲與朋友交往時也較少產生矛盾或遇到問題。

家長們還可以通過給予溫暖與支持,來影響孩子大腦在這段時期的發育方式。2014年一項研究比較了188個孩子中媽媽在產生意見分歧時是溫暖、溫情、讚許的,還是憤怒、好辯的分別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一項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牽頭進行的研究顯示,那些在12歲時擁有溫情媽媽的孩子,到16歲時其大腦的悲傷、焦慮傾向也比較低,自控能力也更強。13-14歲階段家長們應該做好準備,孩子們在這一年齡段常常會有很劇烈的情感宣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同齡人的評價特別敏感,反應也很強烈。而弄明白同齡人真正在想些什麼的社交技能在這一年齡段卻遠無法成熟起來,這也使得這段時期變得令人困惑並有可能給人留下痛苦的記憶。在這段時期,青少年們對於壓力的反應也變得糟糕,摔門、掉眼淚變得更頻繁。社交壓力對人的影響會在這個年齡段前後達到頂峰:那些因為壓力而患有精神障礙的成人,一般在15歲之前就表現出相關癥狀了。其他研究顯示,11歲到15歲的青少年被社交團體孤立會變得憂傷和焦慮,而成人卻不會有類似的反應。《發展科學評論》(Developmental Science Review)所刊2016年的一項研究評論顯示,因為大腦中最容易感受到壓力的部位仍在成熟中,所以青少年在這段時期使用的應對策略可能會在大腦迴路中變成根深蒂固的終生行為模式。心理學家建議可以教一些自慰技巧並將其模式化,如冥想、運動或者聽音樂。

圖片來源:ROBERT NEUBECKER

可以訓練青少年的交友技巧,包括怎樣讀懂同齡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鼓勵他們基於興趣愛好去選擇朋友,而不是只去結交那些被同學們眾星捧月般對待的人物,並且遠離那些不友善的朋友。教會他們在吵架之後怎樣通過道歉、彌補或者妥協來修復與朋友之間的關係。

家人的支持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緩衝劑。《家庭心理學》(Family Psychology)所刊2016年一項關於362名以色列青春期孩子的研究顯示,那些家庭能夠給予陪伴、解決問題和精神層面上支持的青少年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更少可能會變得情緒低落。 15-16歲階段2015年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研究人員牽頭的一項關於8到27歲之間200多名調查對象的研究顯示,15到16歲是青少年對風險偏好的峰值年齡。大腦的反饋受體正處於綻放期,從而增強了青少年對於多巴胺的反應。而多巴胺是一種與快樂和滿足感有關的神經遞質。這又使得他們尋求刺激的渴望更強烈。對於危險的正常恐懼在青春期被暫時壓抑了,科學家們認為這一轉變要從人類的進化史中去尋找根源。在遠古時代,達到這一年齡的孩子就需要離開家去尋找新的定居地了。研究發現,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即使在被警告風險會大於他們的預期的情況下,也不會改變他們對於風險狀況的評估。在這個階段,能夠交往並維持一些好朋友的能力就變得特別有用。由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厄巴納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ampaign-Urbana)心理學助理教授泰茲(Eva Telzer)2015年牽頭進行的一項關於46個青少年的研究顯示,那些有能夠信任並能獲得支持的朋友的青少年比較不大可能做出一些冒險行為,像入店行竊、乘坐危險分子車輛或者發生無保護措施性行為。那些經常跟好朋友吵架的青少年更可能會做出這些行為。

圖片來源:ROBERT NEUBECKER

來自父母的溫暖、支持能夠帶來的積極影響什麼時候都不算太晚。2015年發表在《發展認知神經科學》(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關於23名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在一項實驗室冒險測試中,那些從15歲才開始與父母的關係變得更為親近的青少年,其大腦跟冒險相關的控制區域顯示出較少激活狀態,而18個月之後更少。一項泰茲為聯合作者的研究顯示,跟父母保持親密包括獲得父母的尊重、溝通解決問題和彼此不發生爭執、吵架。17-18歲階段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智力的提升能力表現得很明顯。2013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伯克分校(Penn State University, in University Park)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研究人員牽頭的一項關於11,000對雙胞胎的研究顯示,一些青少年在這個年齡段展現出智力水平的提高。那些在智力上有天賦的青少年更可能在IQ測試中提高分數,所以那些已經很聰明的青少年也更容易變得更聰明。

圖片來源:ROBERT NEUBECKER

對於年長一點的青少年,通常負責判斷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已經發育得足夠來控制失控情緒和冒險衝動。而英國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研究人員2015的一項研究顯示,執行功能方面的技能,像解決問題和計劃策略,至少等到20歲也還在繼續發育中。

據包括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認知神經學教授莎拉-J·貝克摩爾(Sarah-Jayne Blakemore)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稱,在這個年齡段,社交技巧和相關大腦區域還在不斷成熟中。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能夠更好地感知他人的感受並表現出同理心,儘管他們仍然缺乏在複雜的社交環境中解讀他人的動機和態度的能力,比如弄明白為什麼一位朋友可能在一次聚會中突然改變交談的話題。

作者|SUE SHELLENBARGER

翻譯|任子秋

華爾街日報·派


推薦閱讀:

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青春期,我們一起走過
為什麼女孩在青春期對喜歡自己的男孩總是反感?
越南,叛逆的青春期!

TAG:青春 | 孩子 | 父母 | 青春期 |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