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白皮書 人權保障路
趙正群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05月15日 第01 版)
《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昨日發布。這是自1991年《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以來,中國政府發布的第10部人權白皮書。
這10部人權白皮書直觀具體地總結了當代中國的人權狀況,敘述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基本進程,以及在人權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成為記錄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編年史資料。
這10部白皮書與2009年制定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和2012年制定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一起,共同組成了當代中國的國家人權文書系列。
如果說,2009年制定的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落實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那麼,剛剛發布的人權白皮書則鮮明體現了十八大精神。新白皮書體例上與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五位一體」總布局相一致,分別總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這「五位一體」的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態勢,形成了中國人權白皮書的新體例,蘊育著中國人權事業發展中的制度創新。
重溫前9部人權白皮書,不難發現2009年以前,中國人權系列文書關注的多為具體的人權。關注順序基本是: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人權的司法保障;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婦女、兒童權益,等等。始終未變的是,生存權和發展權總是位於各部人權白皮書之首。這體現出中國一直把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人權」或「置於各項人權首位」的人權思想與人權發展戰略。
實踐和時間均已經證明,這是在一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的正確策略。正是堅持這一正確的人權發展策略,才使中國創造了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世界20%人口的奇蹟;並實現從貧困到溫飽,再從溫飽到小康的兩次重大跨躍式的歷史發展。
伴隨中國進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2009年制定的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劃開始將中國人權保障體系調整為包括工作權利、基本生活水準權利、社會保障權利、健康權利、受教育權利、文化權利、環境權利等在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保障;包括人身權利、被羈押人的權利、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宗教信仰自由、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權利和自由在內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保障等內容在內的新的人權保障體系。
當下,為適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新白皮書又進一步把中國人權保障體系調整為「五位一體」的總布局。22年時間,10部白皮書和兩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在體例與內容的漸變中,寫就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保障之路。
(作者為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閱讀:
※15分鐘讀懂中本聰比特幣白皮書開始裝逼(2)
※中方發布解決中菲南海爭議白皮書 副外長作答
※《福布斯》聯合宜信財富發布財富白皮書
※梁振英:白皮書並沒凌駕在基本法之上 兩者並不矛盾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