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近代建築之104——報館、出版、文化組織(一
1810年,嘉慶皇帝頒布諭旨:「如有洋人秘密印刷書籍,或設立傳教機關,希圖惑眾,及有滿漢人等壽洋人委託傳揚其教,及改稱名字,擾亂治安者,應嚴為防範,為首者立斬。」有著一道禁令,早起來華的傳教士馬禮遜和另一位年輕的傳教士米憐(WilliamMilne)在南洋的馬六甲創辦了《察世俗每月統計傳》,這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報刊。該報該刊以傳教為宗旨,絕大部分內容是闡述基督教教義,另外也宣傳一些西方文化與近代科技知識的內容,如蒸汽機、農業技術、急救方法等。該報從第六捲起開始增設「全地各國紀略」欄目,介紹各國概況,同時發表一些時事評論性的文章。為了表示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該報在創刊號的封面上使用的是孔子的經典語錄。該報刊登的《事逗娘娘懸人環運圖》是我國報刊史上最早的新聞圖畫,最早刊發了預告自然現象的新聞《月蝕》,以及最早的廣告《告貼》。1821年,主編米憐並重,《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停刊。
1822年9月12日,葡文周報《蜜蜂華報》(AABELHADACHINA)在澳門創刊,這是我國境內創辦的第一份外文報紙。創始人是葡萄牙立憲派首領巴波沙少校(PanlinodaSilvaBarbosa),報紙主要宣傳立憲派的主張,爭取旅居澳門的葡國民眾支持,取名蜜蜂意在像蜜蜂那樣痛蟄反對派。不過,一年以後,葡國內爆發政變,立憲派政府被推翻,《蜜蜂華報》也被迫停刊,共出版了67期。
1827年,《廣州記錄報》(CantonRegister)出版,這是近代中國的第一份英文報紙,最初為雙周刊,1834年改為周刊,由英國鴉片商馬地臣投資創辦,以商業內容為主,貨價行情、船期信息佔了很大的篇幅。該報還為英國所進行的鴉片貿易進行辯護,並指責中國政府官員傲慢無禮,要求國會對華採取強硬措施。該報的讀者遠及南洋、印度及英美的一些商埠,1835年開始接受華人訂戶。
1833年8月1日,《東西洋每月統計傳》在廣州創刊,這是中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創辦人是普魯士籍傳教士郭士立(KarlFriedrichAugustGutzlaff),內容由宗教,倫理道德和科學文化三部分組成,與《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具有一定的承繼關係。郭士立闡明了辦報宗旨是:「這個月刊是為了維護廣州和澳門的外國公眾的利益而開辦的。它的出版意圖,就是要使中國人認識我們的工藝、科學和道義,從而清楚他們那種高傲與排外的觀念。」1837年,該報由「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接辦,在廣州編輯後寄到新加坡,並在那裡印刷發行。1838年正式停刊。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近代報刊業開始真正興起,各大商埠的報紙如雨後春筍一般創辦,這其中外國人創辦的報紙佔據了主流,也出現了上海《字林西報》、《申報》、天津《京津泰晤士報》等一批傳世甚廣的著名報紙。與此同時,國人自辦的報紙也開始在夾縫中艱難起步。1858年,《中外新報》在香港出版,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份近代報紙。中國自辦報刊的盛行開始於維新變法時期。戊戌變法失敗後,報業雖然受到了清政府的打壓,但隨著革命派的崛起,國內鼓吹革命的報刊數量激增。辛亥革命後,全國報刊增至500種,盛極一時。中國近代報刊的長足發展是適應新生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的結果,報刊成為他們反對封建統治的重要利器,在政治上的作用十分突出。除此之外,報刊還是傳播近代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生活方式,開通民智的重要載體。在面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報刊又成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重要武器。
上海:
《字林西報》:
1850年8月3日,英國人亨利·奚安門(HenryShearman)在上海英租界內創辦了一份報紙,名為「North-ChinaHerald」《北華捷報》。由於十九世紀之初來華的商人基本集中在廣州,因此這些商人對廣州以北的中國俗稱為「北華」。報紙也因此得名。報紙主要刊載市場行情、船期、廣告、中外新聞、英國駐滬外交、商務機關的文告,也轉載其他報刊的稿件。文字採用英文,這也是我國近代史上的第一份英文報紙。1856年,奚安門去世後,英國商人查爾斯·斯賓塞·康普頓(CharlesSpencerCompton)購得了《北華捷報》,並創辦了增刊《每日航運新聞》,1861年由埃德溫·皮克伍德(EdwinPickwoad)接辦,1862年增刊為《每日航運和商業新聞》,1964年,這份增刊開始獨立發行,定名為NorthChinaDailyNews《北華日報》。1866年改由皮克伍德親自經營,由於皮克伍德的洋行PickwoadandCo.漢譯為「字林西洋行」,因此報紙改稱《字林西報》,《北華捷報》反而成為了《字林西報》的副刊。
《字林西報》從創刊時的四版一張擴大到最多時的三十二版,逐漸成為遠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報刊,字林洋行也成為中國最大的報業出版集團,是英國報業在海外最大的一家。報紙擁有很強的作者隊伍,他們熟悉中國國情,對中國的內政、外交、經濟、社會都有很深的研究,報社還從海外聘請政府官員、商人、傳教士作為通訊員,這些人從自己職業的眼光撰寫出很多有獨特見解的稿件。報紙刊載的內容以通訊報道、時事新聞和中國軍事新聞為主,還刊載公共租界的法令通告,報紙也因此成為了工部局的喉舌。該報壟斷了英國路透社駐滬分社的稿件首發權,還購買了其他世界各大通訊社的電訊稿,報道第一手資料的速度遠遠快於同期在華報紙。報社的機器設備也十分先進,足以與《泰晤士報》相媲美。
《字林西報》的報道大部分能夠做到客觀公正,不過畢竟是英國人主辦的報紙,立場還是比較鮮明,對近代英國侵華的行為做了一些辯護,對英國在華勢力的擴張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20世紀,上海富商雷士德成為字林西洋行的董事長,他的參與進一步抬升了《字林西報》的社會地位。雷士德在上海擁有眾多產業,他本人又擔任法租界公董局的副總董。雷士德任命原法租界工部局董事李德立為報紙的主筆,報紙的風格開始轉型,政治性逐漸增強。1911年,李德立以私人身份促成了清政府和革命黨人的南北和談,就是《字林西報》參與中國政治的證明。抗戰爆發後,上海租界成為「孤島」,《字林西報》不顧日方的威脅,客觀真實的報道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租界,查封了《字林西報》。抗戰勝利後,報紙在上海復刊。1951年3月正式停刊。《字林西報》在華整整經歷了一個世紀,貫穿了整個中國近代史,它所記錄的內容是我們今天研究近代史,尤其是上海歷史的一份寶貴資料。
初創時,報社位於花園弄,今南京東路江西中路一帶,後來遷到海關路(漢口路)、舊纖道路(九江路)。二十世紀初,旅居上海的英商,同樣也是雷士德的故友馬立師成為《字林西報》股東,他以自己位於外灘十七號的地產股金作價入股,報社也隨即遷到了外灘。一戰結束後,上海租界興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峰。報業的巨擘字林西報也開始籌劃新的報業大樓。
1921年新址在外灘十七號的原址動工,1923年正式竣工。建築由德和洋行設計,美商茂生洋行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向外灘的主樓高八層,後樓高七層,帶地下室,總建築面積8144平米。建築用水平腰線劃分成三個斷面,每個部分採用了不同的裝飾風格。主入口兩側立有粗大的塔司干石柱,貫通一二層,構築了巨大的門廳,兩側牆壁上飾有橫向的條石。三至七層整齊排列矩形平窗,細部做精緻的浮雕。七層頂端設外挑檐,以八個古希臘人物的浮雕承托,人物惟妙惟肖,雕工精緻。八層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兩側開券洞飾以三角形山花,中部設內廊,立塔司干石柱,正中雙柱排列,兩側為單柱。八層建兩座巴洛克風格的塔亭,四周環繞古典柱式,頂部罩半圓形穹頂。建築內部門廳採用白色大理石鋪設,鋪黑色大理石牆面,穹窿用金色馬賽克貼飾。樓廳之間立有黑色的大理石石柱,光滑細膩。
建築建成之初是外灘最高的建築,報社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空間,其他部分外租。1927年,美國友邦保險入駐大樓。太平戰爭爆發後,友邦結束了在上海的營業。抗戰勝利後重新來華,不過一年後內戰爆發,公司再次撤離上海。1992年,公司在上海復業,1996年外灘房屋置換,友邦保險公司選擇了與公司淵源頗深的外灘十七號大樓,大樓因此改名友邦大樓。
《申報》:
1872年4月30日,旅滬的英國絲茶商人美查(E.Major)創辦了《申報》。由華人趙逸如、蔣趾湘等人負責經理和筆政,美查對於報紙的細節並不過問。申報創刊時,恰逢洋務運動風起雲湧,該報緊跟時代潮流,提倡發展工礦業、交通運輸業,鼓吹學習西方近代城市建設等。申報還重視商業新聞和廣告,同時還發布清廷的官方文件和一些社會新聞。《申報》附帶辦過三種文藝刊物,即《瀛寰瑣紀》、《四溟瑣紀》、《寰宇瑣紀》,三刊均為月刊,這是上海最早的一批文學刊物。報紙運用西方先進的辦報理念,同時深刻報道國人的民生,把握住了主流的輿論導向,贏得了廣泛的讀者群,一舉奠定了在近代新聞報刊業的地位。
為了提高新聞的時效性,《申報》在國內報業中最先使用了電報傳送新聞稿。1874年,通過丹麥大北電報公司的滬港海底線路,從倫敦傳來了英國內閣改則的電訊,這是我國第一條電報新聞。1881年又利用津滬電報線刊登了從天津發來的新聞,這是利用電報在國內傳遞新聞的肇始。1884年,《申報》發布號外,報道了中法戰爭福州戰事的進展,這是中國報刊史上的第一份號外。
1907年,報館盤給華人買辦席子佩,不過名義上仍屬西人所有。1912年,張謇、應德閎、趙竹君、史量才、陳冷等五人合股經營,後來張謇等退出,股份全部出售給史量才,史自任總經理,申報也成為純粹的中國人報紙。史量才接手經營後,創立了廣告推銷科,聘請專業的廣告設計人,按照客戶要求設計廣告,這使得報紙的平面廣告業務大增,一度甚至超過了其他主要版面。《申報》還擴展了外埠讀者群,長三角地區內均可當天送達,遠一些的地方則通過郵局和代辦處發展讀者。民國初年,《申報》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大報,最高時日發行量有15萬份。史量才還將原本以登載風花雪月、奇聞軼事、詩詞歌賦為主的副刊《自由談》改組為以雜文、隨筆等內容為主。邀請活躍在文壇的魯迅、巴金、矛盾、鄭振鐸、老舍、郁達夫等人撰稿,這些文章多為針砭時弊,緊扣時代主題的戰鬥檄文,吸引了一大批富於民主思想的讀者,《自由談》成為三十年代上海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副刊。《申報》還積極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開辦了申報文化補習學校、申流通圖書館等。
「九·一八」事變後,《申報》積極主張抗日救亡,對國民黨政府表現出的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予以了激烈的批評。這引起了當局的不滿,蔣介石親自發布禁令:「申報禁止郵遞」。1934年11月14日,史量才被軍統特務暗殺。之後,其子史詠賡繼承父業,迫於當時的形勢,《申報》趨向保守以求自保。一些副刊和公益事業被迫中斷。抗戰爆發後,《申報》離開上海,輾轉漢口、香港等地辦報,1938年10月又遷回上海。太平洋戰爭爆發,《申報》由日本海軍報道部接收並改組,成為日偽控制的喉舌。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政府接管,由「CC」系的潘公展任社長兼總主筆,陳佈雷的兄弟陳訓口任總經理兼總編輯。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時停刊。
申報館舊址位於今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309號,與山東路交口處。建於1918年,是一座五層鋼混結構建築。大樓佔地736平米,建築面積3680平米,為折衷主義風格。平面呈「L」型,以轉角處為軸對稱。立面二層出挑陽台,設計美觀,陽台座下也有裝飾性的圖案。二三層之間以腰線劃分,三至四層窗間飾以愛奧尼克壁柱。頂部檐口下放方亦有花紋裝飾。
大樓內集合了申報館的所有部門,從辦公到編輯、廣告、排版、印刷一應俱全。印刷廠設在建築底層,使用的是當時世界先進的何氏32捲筒輪轉機,每小時可以印製4.8萬份。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申報館舊址一直由《解放日報》社使用。後來解放日報社自建了新樓,原申報館舊址開發為商業樓,由幾家單位共同租用。
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
1924年8月11日,英皇喬治四世頒發皇家特許狀,正式批准成立了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皇家亞洲文會(RoyalAsiaticSocietyofGreatBritainandIreland,RAS),簡稱亞洲文會。這個組織的宗旨在於調查和研究與亞洲相關的科學、文學及自然產物的課題。這個組織是英國亞洲研究領域的高級學會,是一個通過講演、自身雜誌和其它出版物而形成的代表有關亞洲文化及社會的最高水平學術的論壇。在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孟買設立分支機構。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於1847年在香港成立中國支會,研究中國藝術、科學及自然物產。後來其研究領域又擴展到伊斯蘭世界以及北非的衣索比亞。
上海開埠後,早期抵滬的英國人尼柯遜、裨治文發起成立了上海文理學會,半官方半公益性質,主要從事搜集中國文化、科學、物產情報的工作。1857年,這個組織與早先在香港成立的亞洲文會中國支會合併,並稱為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旨在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自然狀況。1874年,亞洲文會博物館成立。這個博物館在本書前面的博物館專題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博物館建成後,以收集長江流域和上海周邊地區的動植物、礦物、古董以及人類學標本為主,並在此基礎上展開一系列的科學研究,組織的成員基本上也都是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亞洲文會博物館成為上海乃至中國最著名的博物館,遂更名為上海博物館。188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還特地將其門前的道路更名為博物館路。
1931年,亞洲文會拆除博物館路原址,用籌措到的16萬兩白銀修建了新的大樓。新址為磚木結構,由公和洋行施工,高五層,為中西合璧的風格。底層用石塊砌築,並排開三扇拱門,鐵門柵欄上刻有「壽」字圖案,兩旁是八角八卦窗。二至五層為清水紅磚牆,立面採用了裝飾藝術派風格,簡潔明了,二層外挑陽台,採用了中國傳統樣式的欄杆裝飾。正中開窗,主要考慮到博物館、圖書館的避光、通風要求。窗間做壁柱,強調縱向感。建築內首層是演講廳,二層是圖書館,三四層是上海博物館,三層陳列自然生物類的標本,四層陳列中國歷史文物,展品放在大玻璃櫥櫃,均為當時最為流行的布展方式。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亞洲文會將博物館內的部分珍貴藏品轉移出中國,日佔時期,剩餘的一些文物、書籍又被劫掠到日本。抗戰勝利後,被劫物品收回了一部分,由亞洲文會在原址復館。上海解放前夕,大批藏品再次私運出境,只留下了少數的昆蟲標本。1952年6月27日,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經費來源斷絕,會長黎照寰主動要求上海市政府接管。接管後,建築先後作為上海幾處博物館的籌備處。後來劃歸上海圖書館使用,作為其書庫。
廣學會:
廣學會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教會出版機構,其前身分別是1884年在上海成立的同文書會(TheSocietyfortheDiffusionofChristianandGeneralKnowledgeAmongtheChinese)。1887年,兩機構在上海合併創辦了出版機構。1892年史稱廣學會,取「以西國之新學廣中國之舊學」之意。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為首任董事長,在華外交官、傳教士韋廉臣﹑李提摩太、慕維廉﹑林樂知﹑艾約瑟﹑丁韙良﹑李佳白等皆為重要成員。除上海總會外,先後在北京﹑瀋陽﹑天津﹑西安﹑南京﹑煙台等地設立分支機構。廣學會以編譯出版教會書籍為主,此外還出版一些政法﹑史地﹑實業﹑理化等方面的書籍。廣學會的出版物最初由美華書館和申報館經銷,以後委託申昌書畫室和格致書室代銷,並在北京、南京、鎮江、重慶、福州等各大城市及朝鮮設立了35處經銷點。廣學會常有贈送書刊的活動。早期主要是由傳教士到各地科舉考試的場所分送,以後又改向各級官員及各地學校分送。同時還採取一種會員制度,入會者可免費收到年內出版的所有書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廣學會西遷成都,1945年遷回上海原址。新中國成立後,繼續經營,出版了一些基督教刊物,還負責刊發中華基督教全國三自運動機關刊物《天風》。1957年5月,廣學會與其他三個基督教出版機構合併﹐成立中國基督教聯合書局。廣學會在清末大力宣揚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對維新變法運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不過在五四運動時期,該會詆毀馬克思主義,阻撓共產主義運動,妄論政治,也超出了宗教的範疇,客觀上成為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不過廣學會的事業在客觀上卻促進了中國出版業的發展,仍然具有議定的歷史進步意義。
廣學會旗下有一份著名的報紙——《萬國公報》,其影響力和知名度絲毫不亞於《字林西報》,被人稱為「西學新知之總薈」。1868年9月創刊,原名《教會新報》(CHURCHNEWS),創始人是監理會的著名傳教士林樂知。起初以林華書院的名義出版,由上海美華書館負責印刷。1874年更名為《萬國公報》,後由於資金不足停刊,1889年復刊後,歸屬廣學會,成為該會的機關報。《萬國公報》因廣泛介紹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受到洋務派和維新派的支持,李鴻章、張之洞等近代風雲人物都是《萬國公報》的忠實讀者。1899年,《萬國公報》還最早把馬克思以及他的《資本論》介紹到中國來。1907年5月,林樂知去世後,《萬國公報》停辦。
廣學會舊址位於今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128號,建於1933年,由鄔達克設計。外觀為裝飾藝術風格,鋼筋混凝土就結構。主樓高六層,屋頂上方另建三層,樓體呈階梯式,。外牆用深褐色和紅色機制磚砌成,頂端間次用白色水刷石飾面,形成一道道裝飾帶,升騰向上。牆面的顏色使建築具有一種深沉的氣質,而頂端奮力向上的視覺效果又增添了別樣的風格。
推薦閱讀:
※這三姐妹,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人生卻大有不同!
※中國傳世名畫集
※被禁導演批評中國電影審查制度
※為侵略中國,此國整整準備了26年,26年後中國慘敗
※今日最大聲:一些美國大片特地迎合中國觀眾,很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