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大唐需要幾件服飾?(女子版)

文/揚眉劍舞插畫/燕王製作/中國妝束

一件短上衣、一條長裙、披個帛,就是常常被稱為「唐襦」、「高腰襦裙」、「披帛襦裙」的一套唐代女子服飾。

但是,在唐人的語境里,怎麼稱呼這些衣物,以及具體層次到底如何?還得從唐代原始文獻和文物細節中爬梳。

再翻開前邊提過的新疆阿斯塔那29號墓《唐咸亨三年新婦為阿公錄在生功德疏》,裡面所登記衣物的下半部分為女裝,包括:

肉色綾夾衫子一領

紫綢綾襖子一錦褾

綠綾夾帔子二領

緋羅帔子一領

紫綾夾裙一腰

墨綠綢綾裙一腰

紫黃羅間陌腹一腰

五色繡鞋一量

墨綠綢綾襪一量(兩)

錦靿等冬夏衣物共11件

這部分,是「新婦為阿公布施」的全部女衣,大體也包括了當時一個普通女子日常冬夏所需的衣物。

唐代日常女裝的基本配備是:衫子(短袖或袖)、裙、帔。視情況還包括:背子。

內衣及鞋襪:汗衫、陌腹、襪、履等。

下面就依此說說唐代女性日常衣物的種類、正確稱謂,與四季搭配方式:

一、【衫子(半衣)闊袖衫 襖子襦蓋襠】

1、衫子

初唐衫子(窄袖圓領對襟)

唐代女性日常穿著長袖上衣,窄袖短身,現在人多稱為「襦」,但唐人稱「衫子」。

觀察各種唐代文書、出土衣物帳,與詩詞小說中的服飾辭彙,但凡提及日常女裝,從初唐至中晚唐,上衣幾乎盡數為「衫子」。如:「藕絲衫子柳花裙」、「窄羅衫子薄羅裙」等等。

阿斯塔那206墓出土一件《唐質庫帳歷》,登記有大量普通百姓典當贖取記錄,可以了解當時一般平民的衣物情況。其中涉及女衣者,也全數作「衫子」、「衫」。如其中的「故白小綾衫子一,馬四娘正月十九日取肆拾伍文」等等,和詩文小說描述相符。

唐代女性的衫子很短,大多不及腰。

五代馬縞在《中華古今注》中,還將衫子的發源追溯至秦代,稱「始皇元年詔宮人及近侍宮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蓋取便於侍奉」。

雖不盡可信,但至少可知時人觀念中,衫子因身短,又可稱為「半衣」。

初唐至盛唐,衫子袖窄,文物形象多如此,詩詞小說中,也往往有「紅衫窄裹小擷臂」、「香衫窄袖裁」等描述。

中晚唐時,衫子略寬鬆,但大體仍屬窄袖樣式。

衫子的領式,有很多種。從壁畫、絹畫、陶俑等文物圖像上看,有直領對襟、圓領對襟、圓交領等等,隨流行而變化。

高宗朝至武周,幾種窄袖衫子的領式和穿法(衫子似乎既可內束,也可在外):圓領對襟、圓領斜襟、直領對襟、交領(圖2、5、6可清晰看到裡衣所穿的圓領汗衫)

武周、開元前後,女衫子的領口越來越低,甚至酥胸半露。

正如唐詩、曲子中屢屢形容的「淡紅衫子掩酥胸」、「胸前如雪臉如花」、粉胸半掩疑晴雪」、「慢束羅裙半露胸」一樣。

武周、開元、中唐女衫子 酥胸半露

作為日常普遍穿著的上衣,衫子的用料十分豐富,以較輕薄柔軟的綾、羅、絹、布為主,顏色則紫、緋、紅、青、黃、白各色均有,似無禁忌。

比如《癸酉年(793)二月沙州蓮台寺諸家散施歷》中,便提到「青綾衫子、青絹衫子、紅絹衫子、夾纈衫子、緋綾衫子、帛絹衫子、緋絹衫子、赤黃絹衫子、紅羅衫子、紫絹衫子、黃布衫子、紅布衫子、白小綾衫子」十數種。

衫子的袖端,用異色衣料,或華麗的錦繡鑲邊的,如初唐李思摩墓、段簡璧墓壁畫所繪。

前面提到的「吐魯番功德疏」中,有「紫綢綾襖子一錦褾」。

「褾」,為袖端,便指此樣式,時代也十分相近。

初唐至開元衫子袖端鑲錦緣

2、襖子

衫子,指單衣;

天寒時夾的衫子,則稱「襖子」,或「夾衫子」。

敦煌《丑年(821)十二月沙州僧龍藏牒—為遺產分割糾紛》中,羅列了其妻陰二娘所遺留的衣物,除「夾綠羅裙一腰、紅錦袴一、羅衫子一、碧羅帔子一」外,還包括「皂綾襖子」一件。

也有稱「夾衫子」的,就如文首功德疏中的「肉色綾夾衫子一領」。

3、闊袖衫

敦煌中唐壁畫身著闊袖衫、裙、帔的供養人;正倉院吳女闊袖衫模造品

4、襦

《唐六典·尚書刑部》中記錄奴婢衣物發放的標準,「丁奴、官婢,冬給襦、復袴各一」、「十歲已下,冬男、女各給布襦一」,對應的,就是春衣中的「布衫」,不分男女。

禮服的構件中,也多有「白裙襦」,對應「白裙衫」。

這裡的「襦」,是指冬日用的夾絮短綿衣。

另外,唐代女性的大袖上衣,也稱「襦」。

但是,初唐時代襦的袖子,從腋下一直到肘部,比較細窄,肘以下才逐漸變寬變長,與漢晉以來的那種比袍短的襦,有差別;中晚唐以後,又逐漸恢復到漢晉以來的寬大長袖。

另外,「襦」在唐代,還指女性的大袖上衣。

漢晉時,「襦」是指相對於袍的短衣,《說文》稱「襦,短衣也」,是當時的常用上衣,在漢代衣物疏中很常見。

吐魯番晉唐古墓出土有從五世紀初的西涼、北涼至高昌國時期的數十件隨葬衣物疏,是分析當時衣物稱謂的絕好材料,其中女衣清單中,大多包括「襦」一領,顏色多為紫、緋,面料多為較貴重的錦、綾、羅、綺,恰如《樂府·陌上桑》所云「紫綺為上襦」,可見當為鮮艷的外衣。

此外,同時還列有衫、小衫等,則多為白練、白絹等素白面料,顯然是著於華麗外衣之下的內衣、平常衣。

同期壁畫、實物中,多見女性外著闊袖上衣,即當時所說的「襦」。

隨後高昌國後期,至唐時的衣物疏中,「襦裙」出現的比例,大幅下降,代之以「衫裙」、「褶裙」,原本作為裡衣的小袖衫,逐漸外穿。

這時,東漢、魏晉日常使用的襦,作為前代服飾,則有古裝化、盛裝化、舞裝化的傾向,這也是歷代常服功能演變的普遍規律。

所以,唐代文獻中的「襦」,便常常冠以「大袖」,出現在古裝描述,或禮衣、舞衣配置中。

如唐沈亞之《異夢錄》提及,貞元中帥家子夢一美人「為古裝,而高鬟長眉,衣方領,綉修帶紳,被廣袖之襦」,就是將其當做古裝;

盛唐宮人禮衣有「彩大袖裙襦」,懿德太子墓石槨、韋貴妃墓壁畫中,也可以看到少數大袖宮人的形象,除了大袖之外,領式、穿法,都和同期流行的衫子無異。

高宗武周時著大袖襦的宮人形象(注意圖1 的袖子)

唐《通典·樂志》中,多次提及舞樂著裝「大袖裙襦」,「舞四人,碧輕紗衣,裙襦大袖,畫雲鳳之狀,漆鬟髻,飾以金銅雜花,狀如雀釵」。

若將其與初唐李壽墓、韋貴妃墓、燕妃墓中所繪製的樂舞伎對比,恰好一一相符。

舞女穿華麗的大袖古裝,的確是很近情理之事,其實到今天還是如此,舞台上依然可以看到大袖翩翩的華麗古裝。

高宗武周舞女「廣袖之襦」與「漆鬟髻」(注意袖子)

另外,在形容民間比較華麗的盛裝、禮裝時,也常用到「襦」一詞,中晚唐尤多,並往往冠以錦繡紋樣的形容詞,如「連枝花樣綉羅襦」。

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中有「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將婚服稱之為襦,其上還有禮衣意味的「雉」紋。

中唐以後,社會風氣普遍追求華麗奢靡,在小袖衫外,往往披寬博之襦,因其過於僭奢,文宗朝還曾特別下詔限定「襦袖不過一尺五寸」,但成效不大。

晚唐詩人溫庭筠的名句「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也是類似的一例。

中唐、晚唐、五代奢麗的女子襦袖衣

5、蓋襠

唐代文書中還可見名為「蓋(衤+蓋)襠」、「蓋襠」者,常用有紫綾、紅錦、綠綾等較華麗的面料,並且往往與貼金衫子、畫帔子、綾裙等,成套組合,也是一種盛裝上衣。

《類篇》:「衤蓋,居拜切,上衣也。」

《敦煌變文》有《脫衣詩》曰「蓋襠兩袖雙鴉鳥,羅衣接緤(摺疊)入衣箱」,此詩在新人進入青廬後所詠唱,可見作為新娘婚服。

敦煌北宋初一份《鄧家財禮目》中,開列了七套禮衣清單,其中有六套均為裙、蓋襠、禮巾組成,「三事共一對」,對照敦煌壁畫晚唐至北宋的婚禮場景,應該也是指華麗的大袖衣。

二、【汗衫陌腹袴褌】

女衫子之內,因為屬於比較隱私的內衣,所以文物形象一般看不見,但從文獻上看,視情況會有幾種貼身衣。

如《唐西州初年唐太夫人隨葬衣物疏》中,便有「旱(汗)衫」。

另外,還有各種被稱為「襪肚」、「陌腹」等一系列裹肚類衣物,但具體形態尚不明確。

下身裙子往往不止一層,會有籠裙、表裙、襯裙、腰裙之分,根據場合身份、時代流行和喜好,有不同搭配。

裙子之內還應穿袴、褌等褲裝,開檔的袴,穿於合襠的褌外。袴有可能露出袴腳,所以常用華麗的錦製作,色彩也常用紅緋等鮮艷的顏色,或條紋。(見男子版)

《遊仙窟》中十娘睡前脫去外衣後,便「插手紅褌」。

敦煌《丑年(821)十二月沙州僧龍藏牒—為遺產分割糾紛》提及妻陰二娘衣服,即包括「夾綠羅裙一腰、紅錦袴一、羅衫子一、碧羅帔子一、皂綾襖子一」,而其後母亡後,又遺「新夾纈羅裙一腰,新白錦袴一腰,新羅衫子一,新羅被子一」,都包括「錦袴一腰」。

初唐李爽墓墓壁畫中的侍女,在長裙之下,也露出挑掛在履頭的袴口。

三、【短袖半袖背子】

女衫子之外,常套有一件短袖或無袖短衣,其領式與衫子一樣,也有圓領對襟、直領對襟多種,稱為「背子」、「短袖」。

短袖/半袖、背子

1、背子

現在人多誤認為「背子」即「半臂」,但「半臂」在唐代文書記錄中的定義,特指男裝中的「帶襕之短袖交領衣」,女性裙衫外的半袖衣,形制與之不盡相同。

而且,翻諸各種唐代女衣清單,均不見「半臂」一詞。

唐代女子的確也可以穿「半臂」,但是,是在穿男裝、胡服的情況下。

若將視角轉向同時期的日本文獻,則能找到更為明晰的線索。

《倭名類聚抄》中,有「背子」條,引漢語辭書「《辨色立成》云:『背子,形如半臂,無腰襕之袷(夾)衣也。』《楊氏漢語抄》云:『背子,婦人表衣,以錦為之。』」

很明確地指出,「背子」是無腰襕的無袖夾衣,以錦製成,作為女性外層衣。

相當於晚唐至五代初的觀世音寺、廣隆寺資財帳中,記錄有當時日本伎樂(吳樂)中,唯一的女性角色「吳女」的服飾,也登記有「背子」一項;正倉院藏有一件八世紀前期的「吳女背子」,以錦製成,對襟無袖,與同期武周開元間,壁畫線刻所示的仕女「背子」形制相似。

《中華古今注》、《事物紀原》中,均將背子釋為「袖短」者,並雲「天寶年中,西川貢五色織成背子」。

可見,唐代華麗面料製成的女性無袖外衣,稱作「背子」,是比較妥當的。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墓中,出土多件武周時代的著衣女俑,窄袖衫子外,多套有一件錦制對襟無袖短衣,和正倉院背子的裁剪方式極類似。

新疆博物館藏有一件徵集的無袖短衣,圓領對襟,以錦製成,定名為「北朝錦裲襠」,唐初承襲北朝及隋代服飾,應該就是「背子」類服飾。

高宗武周幾乎無袖的花錦背子

阿斯塔納出土著衣俑,對禽獸紋錦背子、菱格花紋錦背子展開平面

隨著奈良後期「天下婦女改舊衣服,施用新樣」,以及平安初「天下儀式,男女衣物,共效唐法」幾次詔令改革,日本女裝逐漸唐風化。作為唐朝女衣中主要的一種,「背子」也進入並一直保留在日本女子正裝中,在平安前期與領巾、裙裳一起,組成最隆重的女子禮裝「物具裝束」,被稱為「裙帯比禮」。

在相當於中國五代初成書的律令《延喜式》中,中宮服飾中便包括「背子」一項,並注「唐衣」。之後便基本使用「唐衣」這個更直接的名字,與「裳」一起組成「裳唐衣」,成為著名的十二單外衣,一直是公家女性的禮裝,越發寬大。雖然到後期,已經難以看出大唐的原型,但基本還保持短身、短袖、直領對襟這三個基本特徵,這是另話。

日本平安時代以來,背子演變為寬大「唐衣」的過程

2、半袖、短袖

《開元禮》定「女史則半袖裙襦」;

唐鮑溶《採蓮曲二首》有「夏衫短袖交斜紅」;

晚唐韓偓有「窄衣短袖蠻錦紅」之句;

《中華古今注》中也提及「插通草朵子,著短袖衫子」。

唐代壁畫與陶俑所見,也大致有兩種:一種幾乎無袖,一種是短袖或中袖。

「背子」——「花錦制、無袖、不及腰」的短上衣;

「短袖、半袖」——袖子比「背子」長、面料普通、及腰的上衣。

唐初多用花錦緣上寬袖邊,武周以後漸不用。

武周 半袖

西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件著名的武則天蹙金綉短袖,便是武周時代的樣式。

開元中後期柔軟寬鬆的半袖(注意圖3:日本皇室女子髮型、韓服短上衣的長度,與此很相似~)

三、【帔子 禮巾領巾】

1、帔子

唐代女子在衣外,通常還會披掛一條長巾,現在人習慣稱「披帛」,但在唐人的語境中,通常稱「帔」、「帔子」,有時也寫作「披子」、「被子」。

敦煌文書中的「被子」,有長達一丈七尺者,並與裙、衫成套。可見,非指今日棉被之意,而應是「帔子」的通假寫法。

帔子在北朝時期的傳世圖畫、文物中,就不鮮見,如《北齊校書圖》中,男女都可用,多披於肩上,在胸前打結,幾乎相當於一件小衣,可能最早源於鮮卑等北地邊塞民族,多用於擋風禦寒,類似今天的披肩。

帔子的面料,有較厚重的夾帔子,如「綠綾夾帔子」、「紫小綾袷帔子」,天寒時使用。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的夾帔子,正反兩面紅綠異色,或許即是《霍小玉傳》中提到的「紅綠帔子」(見下圖3)。

武周披肩式寬博帔子

天暖時,常用輕透的紗、羅,如文書中所提「紫銀泥羅被(帔)子」、「碧羅帔子」、「緋羅帔子」。

唐代壁畫中常見半透明的帔子,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多件著衣俑,所披帔子多用雜色菱紋羅,另有一件天青色敷金彩輕容,其上還有金色花朵。

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著衣俑雜色菱紋羅帔子、天青色敷金彩輕容帔子

中晚唐的帔子,裝飾越發華麗,除了印花、泥金外,還有刺繡、彩繪、夾纈、暈襇等多種裝飾工藝,如「暈絹帔子」、「紫綉帔子」、「黃畫羅帔子」等等。

2、禮巾、領巾

晚唐五代至北宋,還常見「禮巾」、「領巾」、「令巾」等詞,如「貼金禮巾」、「銀泥禮巾」、「白小綾領巾」、「淡綉令巾」,均與裙衫,或華麗的禮衣配套出現,同屬帔子類服飾,或有長短寬窄之異。

晚唐五代禮巾類帔子

帔子的披掛方式也很多,各個時代都不同。或披於肩上在胸前打結;或一端繫於胸前腰帶下,另一端繞過肩背,垂掛於另一手臂間;或垂掛於兩條手臂上;或由前往後披掛,兩端飄垂於身後。

晚唐五代盛裝時,所用的帔子極長,其纏繞方式也更為迂迴。

初唐、中唐、晚唐帔子禮巾的各類主要披搭方式

四、【間裙腰裙多幅裙肩帶裙套穿裙裙腰衩】

唐代女裙的樣式多種,並且隨流行而更替。而且,裙子往往不止一層,根據場合身份、時代流行和喜好,有不同搭配。

1、間裙

初唐,流行魏晉以來的間色裙,其條紋逐漸由粗變細密,色彩豐富,但以大紅間以他色為主。

魏晉至初唐,文獻中有兩色「雙裙」、「復裙」、「間裙」的稱呼,也有直接以兩色稱之,如「絳碧裙」。

間色裙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便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日本持續使用至奈良時代,也直接以顏色稱之,如《養老令》中的「蘇方深淺紫綠纈裙」。

間色裙外,有時會罩一件透明的薄紗裙,如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墓所出土的一件著衣俑,在紅黃間裙之外,罩了一層青色薄紗,若隱若現,輕易難以發現。

高宗時代 較細密的間裙

正倉院南倉 唐紫綾紅臈纈絁間縫裙(殘)

2、腰裙

唐初至高宗時代,還流行長裙外再加一條僅遮住腰腹、類似於短圍裙的「腰裙」,由後往前圍,一般還有華麗的緣邊,並以間色為多。

這種穿法,源自魏晉南北朝。

作為前代遺留,唐初至高宗時代,比較常見,李壽墓、新城長公主墓等,均可看到一定比例的仕女腰裙。

至武周前後,諸大墓中,僅有個別盛裝仕女可見;

開元以後,實例則只有薛儆墓。

但在唐代舞衣,一直到明清仙女、仕女畫中,腰裙都延續了很長時間。但文書中,尚未發現其準確的稱謂。

南朝梁《行路難》有「袙腹兩邊做八撮」;

初唐咸亨三年功德疏中,新婦所施全套服飾中,有「紫黃羅間陌複一腰」;

《唐質庫帳歷》中也有「故檀碧小綾袹複」,以「腰」計,橫「帕」其「腹」,並兩色相間,有可能即指此。但唐代前後文書中,還有大量同類相近辭彙,寫作「襪肚」、「襪腹」等等,或又指女性內衣。

3、多幅裙

南北朝至唐代,還流行一種以多幅布料拼接而成的長裙,上窄下寬,有些還有若干褶襇。

據新疆出土的幾件初唐至開元間的女裙實物,有六幅、八幅、十二幅幾種,即古代文獻中所說的「裙拖六幅瀟湘水」、「書破明霞八幅裙」等。裙色有紅、綠、紫、黃、青多種,其上還有印花、彩繪各種裝飾。

唐長安三年(703) 瑞花紋印花小絹裙、綠地印花絹裙

這種形制的裙子,一直到明清,始終盛行不衰,明代發展為馬面裙。

文獻中紅裙的記載尤多,常常被稱為「石榴裙」,如武則天名句「開箱驗取石榴裙」,以及敦煌曲子詞中,多次出現的「淡紅衫子石榴裙」、「裙生石榴血染羅衫子」。

4、肩帶裙

從魏晉南北朝、隋,一直到中唐,可看到很多帶有細肩帶的裙子,即「肩帶裙」。

肩帶裙

武周至盛唐肩帶裙

5、套穿裙

根據壁畫、陶俑所示,初唐裙子的開縫處,往往在正前方,可見穿法是由後往前圍。

值得注意的是,大約武周前後開始,壁畫、陶俑中,開始大量出現另一種單色裙,裙腰下兩側,各開一個衩口,露出其內所穿的細密間裙,可見為兩裙套穿。

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壁畫中的宮人,多作此裝束,有時還有一條環綬結帶從腰衩內伸出垂下,或在腰衩下端打一花結。

懿德太子墓壁畫中,有一宮女微微撩起的裙擺下還露出了其內的間裙。

中唐之後,衩口內露出的,則是其它花色的襯裙。

李商隱有詩云「裙衩芙蓉小」,其「裙衩」不知與之是否有關聯。

這種穿法一直延續至中晚唐,甚至到五代的王處直墓壁畫中,還有清晰描繪。

盛唐、中唐、五代繪畫中的「裙腰衩」

另外,唐代裙子除了裙身外,還包括裙腰、裙帶兩部分。

裙腰,用華麗的緙絲、錦、綉製作,白居易有詩云「裙腰銀線壓」。

法門寺地宮出土一件蹙金綉雲紋紅羅裙,裙腰處就綉滿金縷雲紋。

敦煌文書中有「白綾裙表一,並錦腰、紫羅帶」,裙身、裙腰、裙帶,三者面料均不相同。

唐代女裝之:三件套、四件套、四季搭配

唐代女裝搭配,最普通者為裙、衫各一件成套,即文書中常常提到的「裙衫一對」、「黃絹裙衫一對」、「紫綾夾裙衫一對」。

《唐六典》記錄的奴婢春衣,即「官婢,春給裙、衫各一……;十歲已下女給布衫一、布裙一」。

敦煌壁畫中的農婦、普通女性形象,常有僅身著裙衫者。

加上帔子,則是裙、衫、帔三件套,構成唐代女性最基本的日常服飾。

唐代小說中描述女性服飾外觀,也多提及此三樣。

《玄怪錄》「俄使一小童捧箱,內有故青裙、白衫子、綠帔子、緋羅縠綃素,皆非世人之所有。尉妻服之,至成都」。

《仙傳拾遺·許老翁》中提到唐時益州士曹柳某妻,「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羅紅地銀泥帔子,蓋益都之盛服也」,則是比較華麗的版本。

唐傳奇《遊仙窟》中描寫十娘準備入睡時,「施綾帔,解羅裙,脫紅衫,去綠襪」,正是完整的脫衣順序。

在裙、衫、帔的基礎上,往往還會加一件花錦背子,或短袖、半袖衫子,便是更完整的四件套。

短袖、半袖,通常套穿於衫子之外,這在壁畫、陶俑中,極其常見;

也有襯於衫子之內的例子,在開元前後尤多,如開元十五年陝西富平李邕墓壁畫,開元十二年金鄉縣主墓陶俑,均明確地表現了衫子下高高隆起的半袖。

開元中期襯於衫子內隆起的半袖

至於唐代女裝的四季搭配,春夏主要穿單衣,單衫、短袖衫、單裙、紗羅帔子、單褌等輕透衣物,也可不穿短袖;秋冬寒冷時,則將各件衣物,改為厚重的夾衣或綿衣,如襖子、錦背子、夾裙、夾帔子、夾袴等,形制並無大差異。

唐李邕墓壁畫中的仕女,還戴有名為「耳衣」的暖耳,為冬日禦寒所用。

再準備各種鞋履、襪,以及首飾、義髻、冠子、掛飾,便基本備齊了唐代女子冬夏所需的各種日常衣物了:

裡衣:汗衫(陌腹)、袴、褌、襪

中衣:衫子、襯裙(間色裙或花色裙)

外衣:短袖/半袖、背子、長裙、腰裙、履

佩飾:帔子、義髻、冠、簪、釵、首飾、暖耳

高宗時期的裙、衫、帔

武周前後裙、衫、帔 三件套

武周時期典型裙衫帔

高宗、武周、開元、中晚唐裙衫帔組合的流行變化


推薦閱讀:

女子因夫妻基因太相似3年流產6次 均在12周之前
女子做性夢
她是有毒的女子
男子憑一張嘴周旋六名女子之間多年 大齡女失財色
趙麗穎、劉亦菲、舒暢古裝最美10位白衣女子!第一名是她?

TAG:服飾 | 女子 | 穿越 | 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