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人講"如何做人"

名人講"如何做人"

2010-05-10 16:45:35|分類: 轉貼經典文章 |

1、做人的原則應該是自尊、自重、自愛、自強。自尊就是為了人的尊嚴,不能在任何情況下,輕意丟掉自己的人格。自重就是處理任何問題應該慎重、仔細,不能成為隨風倒的牆頭草,或無根的浮萍。自愛就是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自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應該是自強不息的,一個青年人應該有一種決心,用自己的勞動在人類的文明史上刻下一道痕迹,對後代人有所教益,這是我生命的真正價值。——曲嘯

▲曲嘯簡介 1932年生於遼寧金縣(今大連市金州區)。1953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被打成「右派」。畢業後到遼寧新民師範學校當了一名教師,但不久被開除公職並送勞動教養。「文革」後,他再次被揪出來成了所謂「現行反革命」,1968年被判20年有期徒刑。1979年,被無罪釋放。1982年,任遼寧省營口市教育學院副院長。之後走上演講台,結合自身的遭遇講理想、人生和愛國主義。1985年調往北京,成了中宣部局級調研員。當時,曲嘯與李燕傑、彭清一、劉吉被並稱為中國當代四大演講家。2003年去世。

▲釋義與評價:這幾個自我要求,我們經常聽到和說到,但能準確地說出其恰當的意思,卻是不容易的。曲嘯結合實際,將這幾個概念闡釋的簡明扼要,準確清楚。讓人對這幾個熟知但未必透徹理解的辭彙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使人深受啟發。曲嘯之所以能夠理解概括的非常到位,這也與他坎坷的人生經歷有關。同時也與他善於總結有關。曲嘯總結表達出來了,並變成文字傳播出去了,給了很多人以啟發教育,這就是他這句話的社會價值。

2、一個人應該:活潑而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魯莽,倔強而有原則,熱情而不衝動,樂觀而不盲目。 —(德)馬克思

▲馬克思簡介(略)

▲釋義與評價:馬克思這段話,主要是從如何培養自己良好性格的角度來說的。從這段話來看,成熟良好的個性都是建立在正確處理性格的某一方面的「度」的基礎之上的。比如「活潑而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等。試想一下,如果活潑而不守紀律呢?如果天真而又幼稚呢?如果勇敢而又魯莽呢等等。那麼在把握不好自己上述許多「度」的情況下,這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肯定會遭到很多人的批評,會給自己和別人甚至單位帶來很多麻煩。他的個人生活工作肯定會很不理想,甚至很孤獨、苦悶、無助、痛苦。當然,人無完人,誰的性格都不會時時把握的這麼好,但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這至少表明,我們的自律意識在提高,我們的自控能力在加強,我們在積極的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和他人,這也是我們成熟的覺醒,成熟的開始,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礎。

3、屬於主觀,改之在己;屬於客觀,改之在人。——毛澤東

▲作者簡介(略):

▲釋義與評價:毛澤東這句話主要指出了當個人與他人之間觀點或意見發生衝突時該如何處理的方法。即問題在己時,自己要主動改正,在別人時靠對方主動。應該說這是一種客觀理智的做法。當然,前提是,必須冷靜地弄清楚問題確實是在哪一方。

4、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尚福爾

▲作者簡介:

法國劇作家、雜文家,以風趣著稱,所寫格言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成為民間流行的俗語。尚福爾為私生子,由一雜貨商之妻撫養成人,受到自由思想的教育,後因健談,口才出眾,得到一個巴黎世俗團體的資助。喜劇《印度女郎》、《士麥拿商人》和《穆斯塔法和澤安吉爾》為其成名作。《莫里哀贊》一文發表後,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尚福爾對資助他的那個團體的幻想破滅後,成為反保皇派,寫有革命的《格言、警句和軼事》,合辦《法蘭西信使報》,並成為激進的雅各賓俱樂部的秘書。他的許多語句,如「讓城堡去打仗,給村舍以和平」,傳為名言。後因對大革命恐怖統治的過火行為感到震驚,加入溫和派,在公安委員會內遭到告發,感到有被監禁的威脅,遂起自殺之念,終因受傷拒醫而死。

▲釋義與評價:這句話是對非此即彼的兩級簡單思維的有力批判。因為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看到世間萬物的豐富性、複雜性和變化性。只是以靜態的觀點來看待已經變化的人和事,因此肯定無法準確地判斷對方的行為,因而結果都是一樣錯誤的。他提醒人們,要辯證全面地看問題,這樣才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5、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上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法)狄德羅

▲作者簡介: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教育理論家,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國《百科全書》主編。狄德羅生於朗格里。他精通意、英等幾國文字,深受弗朗西斯·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培根關於編輯百科全書的思想,促使他堅定地獻身於《百科全書》的事業。狄德羅的哲學思想既反映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又夾雜著一些辯證法的因素。狄德羅站在法國第三等級的立場上,堅持國家起源於社會契約,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協議的觀點。狄德羅的文學創作有小說《修女》、《拉摩的侄兒》和《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此外,還發表過一部長篇小說《泄露隱情的首飾》和一些短篇故事等。他承認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說:「教育使人發現自己的尊嚴,就是奴隸也能夠很快地感覺到他不是生而為奴隸的。」初等教育應該是免費的義務教育。

▲釋義與評價:狄德羅這段話實際上是對什麼是「聰明人」、什麼是「有經驗的人」和什麼是「有才能的人」進行了準確的評價和界定。他說的這些人在我們的周圍也經常碰見,但我們一般很難將之準確地區分開來。這是因為我們缺乏對事物內部發展規律的全面和深刻的洞察與思考。看了他對這幾類情況的區分使我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這些方面那些做的好,那些做的差,也對我們在學習和生活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去認識事物、把握規律和重點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6、在艱苦的日子裡要堅強,在幸福的日子裡要謹慎。——佚名

▲作者簡介(略):

▲釋義與評價:這句話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通俗、易記、好懂、親切,像一位老者或智者對年輕人的忠告;二是它通過對比的方式提醒人們在艱苦和幸福的日子裡人們應該更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兩種境況,這樣的人生之路才能走的更穩妥。因為,艱苦的日子如果不堅強,那麼日子可能過得更差,因為好的日子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自己努力奮鬥出來的,因此,只有堅定信心,勇敢地面對,積極地去努力,艱苦的環境才可能改變;而幸福的日子裡,人們往往會放大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往往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從而導致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使幸福的日子難以為繼。

7、自尊是所有德行的基石。——佚名

▲作者簡介(略):

▲釋義與評價:這句話突出強調了自尊在德行中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它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如果失去自尊,則一個人的內在形象可能就會全部坍塌。他就有可能無法自立於他人之中。如此,則是痛苦孤獨和可悲的。自尊,就是「就是為了人的尊嚴,不能在任何情況下,輕意丟掉自己的人格。(曲嘯)、(尊重自己,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許別人歧視、侮辱——新華字典解釋)」 亦如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強烈自尊的表現。

8、適當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傷心卻可以證明智慧的欠缺。——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作者簡介(略):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曆4月23日)病逝。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1995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定為「世界讀書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稱《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三或四首長詩。他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被賦予了「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雖然莎士比亞只用英文寫作,但他卻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

▲釋義與評價:這句話實際上是莎翁對如何把握悲傷程度的一種勸誡和評價。悲傷,每個人都會有,難以自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事情,無論好壞都需要把握好度。過度了,就會失去理性,就會轉向事物的反面。悲傷也如此。莎翁提醒我們,在悲傷的時候,我們更要注意選擇堅強和戰勝困境的信心好勇氣。這才是生活中真正的積極態度。

9、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中國諺語

▲釋義與評價:這句諺語聽起來不是太好聽,但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許多人只看到別人的缺點但唯獨不知道自身缺點的毛病。它提醒人們,要時常躬身自省,反察自我,這樣才能客觀地看待自身和別人,寬容大度地包容周圍的人,才能和諧愉快地與他人相處。


推薦閱讀:

意外死亡是否會使知名人物更加被神化?
你們誰有羅恩韋斯萊的圖片,很好看的那種?
古今中外誰的頭銜最多?
世界名人排行榜?(毛澤東排行89)

TAG:名人 | 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