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育的十字路口
讀教育類的書籍,有的可以習得方法,有的可以增長見識,有的可以啟發思考。近幾天,讀了《教育在十字路口》這本書,既讓我長見識,又啟發我要辯證地思考教育問題。《教育在十字路口》是法國教育家雅克·馬里坦在1943年發表的教育理論著作。時間過去了70餘年,現在讀起來,仍然感到其中的許多觀點並不過時,而且仍有現實意義。全書分四章,分別談的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動力」「人文學科和自由教育」「當代教育面臨的考驗」。讀罷此書,對當下的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一、教育手段要服從於目的
本書的扉頁寫著一段話:「教育的目的應在於:藉助知識、智慧和愛,使個體獲得精神解放,並以此喚醒和釋放學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學生的心靈層次。因為唯有當教育成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離技術至上的奴隸之時,其才能真正地擺脫徘徊,走出十字路口。」由此可知,假如教育成為受教育者的精神枷鎖,那麼教育只能徘徊地十字路口,而找不到合適的出口。教育需要指向人的精神和靈魂的成長,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借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比教育再紛繁複雜的了」。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比成為一個人更重要、更困難的了。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塑造人,或者是去指導使人成為人的那種活生生的動力。」
作者在本章提出了有關教育目的的一些主要錯誤概念,今天看來還有許多教益。「教育手段太好了,以至於我們看不到教育的目的」「今日教育出人意料的弱點,就在於我們太依戀於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完善,以及我們沒有使用段服從於目標。」誠然此理。試想,我們對孩子的測驗、觀察、測量,以及數據分析,都搞得如此詳盡,如此清晰,然而,我們是否忽視了教育目的,——忽視了孩子的精神生長。曾在一所學校看到這樣的標語:「讓兒童成為兒童。」我們已經在很多事情上把兒童當作成人對待了,在自以為運用一些高明的手段並為此津津樂道的時候,卻不自覺地忽略了我們的教育對象其實還是個兒童。「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忽視或無視兒童的天性、本性,往往是對兒童的扭曲,也是教育目的的變態。對教育者來說,要歪曲和貶低個性很容易,但要塑造它卻是相當困難的。「所有把釘子釘入鞋中的教學方法都不能使鞋子變得舒適。」既不舒適,一定也不利於成長。「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馬里坦先生所談的教育之道,與我國古代的教育哲學如出一轍。
二、教育基於兒童的自由和內在原則
我們常常說,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但我們也往往錯誤地將藝術理解為專業化的純技術、技巧,或是工匠的藝術。不能忘記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靈魂中都存在著充滿活力和主動性的知識原理。」那麼,教育藝術一定有別於畫家、雕塑家的藝術。文中談到「教師是否會就像是一個雕塑家或一個孔武有力的米開朗基羅,會狠命地敲擊大理石,或專橫地把已經設想出的形式強加於被動的泥土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教學藝術與雕塑家藝術的區別在於,我們面對的不是沒有生命的大理石或泥土。
教育必須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充滿活力的內在原理。每位兒童都在其獨特的智力運作方式,「教師的藝術就在於在智力的運作過程中模仿它本身的運作方式。」在於「把那些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本身或許不能充分確立的那些觀念間的邏輯聯繫,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以進一步慰藉學生的心靈。」這也是我們極力反對懲戒教育的理由,——因為懲戒教育很難扼殺充滿活力的人之內在自發性原則,因為教師絕不是教育的主要動因。「教育的主要動因和動力因素並不是教師的藝術,而是能動性的內在原則,即天性和心靈的內部力量。」其實質,就是教育要基於兒童的自由和內在原則。
由此,作者提出了一些教育的基本規範。主要有四條:一是「真正的藝術在於使兒童注意到自身追求善行之美的資源和潛能。」二是「要強調教育影響的本質及內化」。三是「教育和教學的全部工作必須有利於統一,而不是分裂,它們必須致力於培養人的內在統一性。」四是「要求教育解放智力,而不是給智力施加負擔。」而第四條規則的闡述,又會給我們當下的課堂帶來新的思考。「始終要把你將讀到、聽到的東西確實弄個水落石出」「無論對什麼都不要演說般地進行談論」,告誡老師「永遠不要挖掘你填不滿的溝渠」,「喜歡尋根問底而不去發現答案,不停地提出問題而不解決問題,乃是教育之大敵」,這些言論似乎於我們當下的課堂理念有些衝突。我們習慣認為學生的問題越多越好,答案越豐富多彩越好,以致老師對學生的問題不能作出正確的理答,這也對,那也好,讓學生莫衷一是,老師也不管學生理解不理解。把教學搞得那麼複雜,學生學習起來就不會簡單。我贊成作者的話「必須通過理解把信息主動地轉變成心靈的生活……並不真正理解知識,而只會受到那種並非屬於它本身而是屬於他人的知識之壓抑。」
三、教師肩負雙重責任
作者認為,「我們為自由教育辯護,並不僅僅是由於人的教育具有實質性價值,還因為人的教育在應付未來的某些具體需要中具有價值。」而要想完善人文主義的完善教育,「教育必須既培養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其責任感;既要注重人的權利,又要注重人的義務;既要培養為普遍利益去冒險和行使權威的勇氣,又要培養對每一個體的人性的尊重。」由此,教育家的責任是雙重的:「既要維護人文主義教育的實質,又要使之適應當前公眾利益的要求。這也是當下,我們教育者所面臨的問題,既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又要應付教育質量的提升,還需關注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一位家長心平氣和地跟任課老師坦言:「我的孩子,不用管他學習不學習,只要成人就行。」也有的家長對老師說:「我的孩子,不聽話,你只管打,打不死留口氣兒就行。」家長對教育的理解不同,對自家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同,社會對教育的期待很高,這實在難為了老師,——老師肩負的東西太多,身心自然都很累很疲憊。但是老師要有老師的責任擔當,老師的天職是教好書,育好人,是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下一代,不僅如此,還需要每天辛辛苦苦的勞作要出成績,要出成效。在雙重責任或多重責任的重擔下,覓尋教育的藝術,探索走出十字路口的通道,這是多麼艱辛而又痛苦的選擇。從這個角度而言,新時期的每一位老師都是偉大的藝術家。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少?
※2017年幼兒園開園前園長的動員講話
※今晚你準備怎麼過除夕
※使命不忘 紅心向黨 ——盛華學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開班
※北師大舞蹈教育之純粹性與開放性——訪談北師大舞蹈系主任肖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