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斯卡往事丨導言(一)

作者 王雲

生長於彩雲之南春城昆明,現就職於八閩榕城省屬國企。少年時痴迷武俠小說,鍾情香港電影,然而走出校門後為了謀生四海漂泊,直到而立成家,工作穩定,方能重拾舊時所好,市井淘碟,陋室賞片,逐漸修成迷影一枚。近年來憂心國產電影之沙河俱下良莠不齊,於是認真研究好萊塢電影,希望發現其獨領風騷之秘。今略有心得,希望在拍電影網與影迷朋友共享。以文交友,不亦快哉。

導 言

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及其獎項共有2,500多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毫無疑問當屬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一年一度頒發的奧斯卡獎。本書旨在向影迷朋友介紹歷屆奧斯卡獲獎作品及相關奇聞軼事,不過在正文開始之前,先與大家聊聊電影特別是美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作為當代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文化載體、時尚傳媒、藝術學科,電影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好萊塢天才電影人奧森.威爾斯說:電影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好的玩具,不論創作者或觀眾都能樂在其中;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說:電影是一個神奇的容器,可以盛載人類「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幾乎所有情感;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說:電影是人類追求再現逼真現實的心理產物……電影是生活的漸近線。

拋開上述充滿詩意的說法,筆者借鑒我國著名影評人周黎明先生及眾多電影史學家、電影專家的觀點將電影定義如下:電影是愛迪生、盧米埃爾等科學家發明的將活動影像投射到大銀幕上的專門技術;電影是格里菲斯、愛森斯坦等藝術家創造的有別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的「第七藝術」;電影還是好萊塢商人們開創的具備規模效益的現代工業。

電影的出現是科學家、藝術家與商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人類探索宇宙萬物與自身存在的一次革命性飛躍。作為現代社會的窗口、世界文明的圖騰,電影不僅可以審視歷史、針砭現實,還能豐腴生命、蕩滌靈魂,最終推動社會進步、加快文明進程。而最為珍貴的是,電影堪稱人類最完美的造夢工具,承載著芸芸眾生各式各樣的夢想:藉助如夢似幻的電影,人們可以尋覓逝去的青春回憶、寄託未來的憧憬遐思、獲得生活的奇妙體驗、實現情感的升華滿足。坐在黑暗的電影院中,當銀幕開始閃亮,每位觀眾都瞬間成為「夢工廠」那名倚在月牙上垂釣的男孩……

相關鏈接----

第七藝術:

電影的同義詞,出自義大利詩人和電影理論家喬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1877-1923)。卡努杜是世界上首位對電影進行藝術定位的人。他提出:在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六種藝術中,建築和音樂是主要的;繪畫和雕塑是對建築的補充,而詩和舞蹈則融於音樂之中。但是六種藝術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不過誕生於工業時代的電影則把所有這些「靜與動、時間與空間、造型與節奏」 的藝術加以融會貫通,成為一種可以填平上述鴻溝的綜合藝術,即第七藝術。

一、電影技術發展變遷

儘管電影兼具科技、藝術與商品的多重屬性,但電影發展的原動力毫無疑問是科技進步,因為無論電影的藝術創新抑或商業價值最終都必須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從科技角度來看,電影毫不遜色于飛機飛船、網路通訊等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現代發明。與留聲機、電燈、電報、電話等工業時代的產物一樣,電影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腳步而來。我們從與電影有關的英文單詞諸如Movie、Picture、Film可以看出,電影最初是活動影像、攝影、膠片等多種技術發明的奇妙組合。

活動影像:影像是人類對外部世界在視覺上的感知,而活動影像則源於人類與生俱來的遊戲衝動(人的天性中包含理性與非理性,理性產生科學,非理性創造藝術。藝術最古老的表現形式就是各種遊戲)。

最早見於史冊的活動影像當屬中國漢代出現的皮影戲,可惜這種流傳於民間的技藝只能看到影像的輪廓,無法觀賞到清晰的圖像,且幾千年來一成不變依靠手工操作,無法批量複製,如今淪為一種小眾藝術。

1645年,德國神父阿瑟西斯.基爾謝發明了最早的投影技術。基爾謝被譽為「歐洲最後的文藝復興者」,他同時是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當時歐洲有條件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多數是教會人士),他發明的靜態投影術只是為了方便向教會展示其科研成果。

1659年,荷蘭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發明了一種投影裝置,能夠在黑暗的劇院上空投射恐怖影像以娛樂觀眾,而他的發明被稱為「荷蘭魔燈」在歐洲風靡一時。

1824年,英國科學家彼得.羅熱發現了「視覺暫留」現象,即圖像能在人腦中保存約1/15秒,這為電影提供了理論依據。

1832年,比利時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圖為證實「視覺暫留」理論發明了「詭盤」,而法國著名電影史學家喬治.薩杜爾認為,「詭盤」的出現標誌著電影的基本原理已經具備。值得一提的是,年輕有為的普拉圖在研究過程中因長期用肉眼觀看太陽最終導致雙目失明。

1833年,英國人威廉.霍爾納在「詭盤」基礎上發明了流行一時的「走馬盤」,他在這個圓盤狀玩具的邊緣畫上一組圖畫,當玩具旋轉之時圖畫便活動起來。

1876年,法國發明家埃米爾.雷諾在「走馬盤」基礎上研製出「活動影戲機」,該設備可以將一組組圖畫以活動影像的形式投射到銀幕之上。1892年,雷諾在巴黎「葛來凡」蠟人館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可憐的比埃羅》,他也因此被譽為「世界動畫之父」。不過,雷諾的「活動影戲機」因為轉速不夠快導致影像畫面會跳動閃爍,同時該設備依靠手工繪製圖畫的做法效率低下使之無法普及。

上述這些研究發明都證明了人類自古以來對活動影像的濃厚興趣,但從技術角度而言與真正的電影還相距甚遠。而這些發明家的相關活動全部被電影史學家歸入「電影前史」。

相關鏈接----

喬治.薩杜爾(George Sadoul1904-1967):

法國著名電影史學家、影評家,著有《世界電影史》、《電影藝術史》、《法國電影》等著作。薩杜爾是世界上第一位電影史學家,他的《世界電影史》包含大量早期電影史料,被公認為是「世界電影記憶的寶庫」。此外,薩杜爾是斯大林的狂熱崇拜者,他對蘇聯電影十分推崇並有著深刻研究,曾提出「蘇聯電影三個黃金時期」等著名理論。

攝影與膠片:捕捉與記錄影像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儘管人們很早就知道了小孔成像原理(最早的記載見於我國春秋時期墨家典籍),但是直到1839年法國人約瑟夫.尼埃普斯和雅克.達蓋爾才根據該原理髮明了銀版照相技術,首次使影像可以長期保留。不過銀版照相技術沒有使用膠片,影像是保存在表面附有碘化銀或溴化銀的銅板之上且需要較長曝光時間。雖然後來一些科學家對攝影技術進行了改進,但底片仍是濕性的珂珞酊底版或乾性的溴化銀底版。

1877年,美國人喬治.伊士曼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明出塗有乳膠明劑的塑料材質膠片,這種膠片可瞬間曝光且沖洗十分便捷,標誌著現代攝影膠片(Film)的誕生。伊士曼隨後創立了著名的柯達公司,該公司通過不斷改進膠片和照相技術使攝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通活動,也為電影的誕生創造了必要條件。

活動攝影:1872年,美國鐵路巨頭、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創始人利蘭.斯坦福為了一個有關「駿馬奔跑起來後四蹄是否騰空」的賭局,聘請來自英國的攝影師埃德沃德.麥布里奇對駿馬奔跑過程進行拍攝分析。後者研究了5年(期間因被控謀殺捲入長達2年的官司),終於以24部照相機成功地拍下了駿馬賓士的一組照片。該組照片證明馬在奔跑起來時有瞬間是四蹄騰空的,斯坦福贏得了賭局。而麥布里奇在重複展示其研究結果的過程中驚奇地發現這組奔馬照片栩栩如生地活動起來,於是他開始在美國各地巡迴演示其活動攝影併名噪一時。

1882年,法國著名生物學、心理學家朱爾.馬萊在麥布里奇活動攝影基礎上,發明了類似左輪手槍的攝影槍,該裝置借鑒了縫紉機間歇運動原理一秒鐘能夠拍攝20張照片。馬萊以此拍下了天鵝飛翔的一組照片令世人嘖嘖稱奇。1889年,馬萊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他的發明啟發了愛迪生。

1892年,法國人萊昂.布里在埃米爾.雷諾活動影戲機、朱爾.馬萊攝影槍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首部「電影機」(Cynematographe)並成功申請了專利,不過後來他因為沒錢續注專利而被同樣來自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搶佔了電影發明者的頭銜。

西洋景: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早已對麥布里奇的活動攝影興趣濃厚,他想要發明一種可以與其留聲機媲美的設備專供眼睛享受。1889年,愛迪生在巴黎世博會發現馬萊的攝影槍後,立即回美國將他的構想付諸實施。1892年,愛迪生公司工程師英國人威廉.迪克森終於發明出拍攝與觀看電影的設備:這套被稱作電影視鏡(Kinetoscope)的裝置採用柯達公司最新研製的賽璐珞膠片,迪克森在這種像紙一樣柔軟可以任意捲曲的膠片邊緣打上小孔,可以一口氣拍攝時長20秒的活動影像。電影視鏡的正上方鑲嵌了一個直徑2.5厘米的透鏡,人們可以從中觀賞到活動影像。不過這個外形彷彿巨大冰箱的裝置異常笨重(該設備裝滿膠片時重達2,000磅),同時因需要電力驅動無法移出戶外,並且一次只能提供一人觀看。儘管如此,這畢竟是世界上最早的「Movie」。

電影視鏡

1894年4月20日,愛迪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電影公司--愛迪生電影公司,同時在紐約舉辦了世界上第一次電影放映活動,當天約有500多名觀眾觀看了他的電影。同年,愛迪生電影公司生產了約1,000台「電影視鏡」(售價350美元/台)並銷售一空。為了拍攝給「電影視鏡」播放的影片,該公司建造了一個外形與警局囚車極為相似、被稱作「黑色瑪利亞」的黑色房子,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攝影棚。愛迪生電影公司在攝影棚拍攝了大量的短片,內容通常都是舞蹈、體操、拳擊比賽等,其中還有現代健美運動先驅德國人尤金.山道夫的精彩表演。這些影片沒有完整的情節,長度也不超過1分鐘,其中比較著名的作品包括《處決蘇格蘭瑪麗女王》、《露絲夫人肚皮舞》等。

愛迪生電影公司這種每人花5分錢就可享受20秒節目的新鮮娛樂方式被媒體稱作「Peepshow」(傳入中國經過簡化成為流行一時的西洋景),通常在車站碼頭的廉價娛樂場所供無聊的人們獵奇消遣,很難登上大雅之堂。而被譽為發明天才的愛迪生一心只想銷售其電影視鏡,在電影拍攝與放映技術方面始終未能更近一步,最後令人遺憾地將電影發明權拱手讓給了他人。

電影:1895年,法國最大的照相底片經銷商奧古斯特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埃米爾.雷諾「活動影戲機」、朱爾.馬萊「攝影槍」、萊昂.布里「電影機」、愛迪生「西洋景」等一系列發明的基礎上研發出「活動電影機」(Cinematographe圖2),標誌著電影技術的正式誕生。

相較於愛迪生只能供個人觀看的「西洋景」,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集電影拍攝與放映功能於一體(放映時與投影設備組合),並以手搖操作取代電力驅動,因此輕巧靈活、移動方便(該設備只有16磅重);更重要的是,該設備借鑒了縫紉機偏心輪原理在送片卷片方面進行了重大革新,使拍攝與放映更長時間的影片成為可能。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一家咖啡館地下室首次在銀幕上放映了他們拍攝的《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12部短片(門票5法郎)並引起轟動,而這一天也從此成為電影的生日。

盧米埃爾兄弟是舉世公認的電影發明者,同時他們也被視作記錄影片鼻祖。他們拍攝了一些充滿寫實風格的作品,如《嬰兒餵奶》、《園丁水澆》等(長度均為1-2分鐘)。他們部分作品已包含了戲劇因素(如《園丁澆水》),有的影片甚至在長鏡頭基礎上運用了景深鏡頭,使畫面充滿層次感與縱深感(如《火車進站》)。不過盧米埃爾兄弟與愛迪生一樣,始終都沒有嚴肅地看待過電影,他們拍攝影片的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推銷活動電影機。1897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一次電影放映活動中由於操作不慎引起火災燒死125人,之後他們便終止了有關電影的活動。

盧米埃爾兄弟退出了電影行業,但他們發明的「活動電影機」卻風靡歐洲,觀看電影成為時尚潮流。20世紀初,歐洲各國主要城市都建起了電影院,一批攝影師、藝術家參與到電影製作中來,使電影創作空前繁榮。不少精明的商人也意識到電影的商業價值,電影作為新興藝術以及娛樂商品得以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愛迪生也對「西洋景」進行了一系列改良並組建電影托拉斯開啟了電影工業化進程。不過,由於起步較晚加上愛迪生電影公司通過控制專利實施壟斷策略,導致類型單調、創新乏力的美國電影在早期的競爭中完敗於歐洲,而依靠發行盧米埃爾兄弟影片起家的法國百代公司、高蒙公司一舉成為電影誕生之初的領頭羊。

不論愛迪生的「西洋景」抑或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都是使用美國柯達公司研發的賽璐珞膠片。為了配合人眼的視距,膠片規格設計為35毫米寬,之後成為國際通用的電影膠片規格(後來隨著電影發展又分別出現了8、16、70毫米等規格的膠片)。活動電影機走片速度為16幀/秒(「電影視鏡」則為40幀/秒),影像的活動頻率更加貼近人腦視覺暫留時間,後來成為無聲影片標準模式。有聲影片出現後,為了契合聲音頻率,走片速度調整為24幀/秒,這一最為科學實用的走片模式從此固定下來並延續至今,電影也因此被稱作「24幀的藝術」。新世紀後,著名導演彼得.傑克遜、李安分別採用48、120幀/秒模式推出《霍比特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技術創新作品,但影片視覺效果並無革命性的突破。此外,柯達公司根據「活動電影機」特點生產的膠片長度統一為5,000英寸/卷,可以拍攝10-12分鐘影片(再長就會絞片),電影術語稱為「一本」。

相關鏈接----

百代公司(Pathé):

早期經營留聲機、攝影機的查爾斯.百代與愛米爾.百代兄弟於1896年創建的法國電影公司。該公司憑藉在世界各地發行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獲得了巨額利潤,同時與法國著名導演喬治.梅里愛、英國著名攝影師費迪南.澤加等電影藝術先驅合作,並率先對電影製作、發行、放映進行垂直整合,1907-1920年間成為世界電影工業龍頭,但20年代後逐漸被好萊塢電影公司超越。

高蒙公司(Gaumont):

早期經營電影放映設備的發明家萊昂.高蒙於1895年創建的電影公司。該公司是法國第一家電影公司,因為擁有世界上首位女性導演愛麗絲.居伊和著名導演路易.費雅德而與百代公司一起成為早期電影工業巨擘。1925年費雅德因病去世後,高蒙公司被百代公司兼并,之後也被好萊塢電影公司超越。

電影誕生之後,在技術上主要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從平面到3D、從膠片到數字技術的幾次飛躍。

無聲-有聲:儘管愛迪生於1877年就發明了留聲機,但是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發展卻歷盡艱難。這主要因為早期錄音設備異常笨重,無法與靈活輕便的活動電影機配套使用;而且要過濾影片之外的雜音並使聲音與影像同步播放在技術上也是很大難題。所以早期無聲影片都是採用樂隊伴奏使電影不會顯得過於沉悶,直到1926年美國西方電氣公司與著名的貝爾公司合作才研發出維他風

(Vitaphone)有聲電影機,而這種設備最初只想用於錄製播放電影音樂及背景音效,並沒有錄製演員對白的構想。當年瀕於破產的華納兄弟公司用這套設備拍攝了音樂片《唐璜》(由阿蘭.克勞斯蘭執導、約翰.巴里摩爾主演)並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27年,華納兄弟公司再接再勵推出影史上首部包含對白的影片《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阿蘭.克勞斯蘭執導,著名歌手阿爾.喬森主演),儘管片中只有幾句台詞,而且是工作人員在無意中錄下來的,但卻由此引發了電影技術的巨大變革。該片上映後萬人空巷、一票難求,標誌著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不久,洛克菲勒財團控股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又研製出更加先進的福托風(Photophone)有聲電影機,並為推廣這套產品成立了著名的雷電華公司,該公司30-50年代憑藉聲音技術優勢在好萊塢稱霸一時。

有聲電影最初受到卓別林、愛森斯坦等藝術家和好萊塢絕大部分電影公司抵制。前者認為有聲電影將破壞日臻成熟的默片藝術,因此對之不屑一顧;後者覺得有聲電影使影片的投資加大,市場則因語言障礙而縮小,所以也在靜觀其變。最終,還是觀眾決定了電影的發展走向:人們更希望在銀幕上聽到演員開口說話。為了滿足觀眾需要,好萊塢率先開始大量製作有聲影片,電影也從單純的視覺藝術轉變為視聽藝術,更加接近了人們的生活。

有聲電影發展早期因錄音技術落後、演員不敢離麥克風太遠導致電影又回到舞台戲劇表演形式;還有一些演員因語言障礙、音色不美影響了作品整體效果,使電影藝術一度出現倒退。不過隨著錄音設備逐步小型化、現代化,特別是利用聲光轉換原理的膠片發音技術不斷完善,有聲電影不僅取代默片成為市場主流,還創造出音效蒙太奇等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手法推進了電影現代化進程,而音響聲效、電影配樂也成為現代電影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1951年好萊塢經典歌舞片《雨中曲》、201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藝術家》等都真實生動反映了那場技術變革的歷史進程。此外,20世紀福克斯公司研發的膠片發音技術徹底解決了音畫同步難題,50年代攜帶型音畫同步攝影機的面世更導致拍攝真實電影、日記電影大為流行。

黑白-彩色: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前,電影的色彩取決於電影膠片。電影發展早期,許多製片公司就僱傭工人用手工上色或套版染印方法為黑白膠片增添色彩,製作出顏色單一、效果粗糙的「染色電影」。

1916年,柯達公司發明出特藝染色法(Technicolor),即拍攝時使用紅綠底色膠片、沖印時進行特藝染印最終形成瑰麗絢爛的電影畫面。但這種方法無法體現自然色彩,同時因為需要特製的放映器材導致成本極高而無法普及。著名影片《亂世佳人》、《綠野仙蹤》等都是用這種方法拍攝完成的,不過投資成本高的驚人。

1935年,柯達公司終於研製出基於「紅、綠、藍」三原色且不需要特殊放映設備的彩色膠片。同年,好萊塢著名導演魯賓.馬莫里安以此拍攝了影史上首部能夠真正體現自然色彩的影片《浮華世界》(改編自英國作家威廉.薩克雷小說《名利場》,由好萊塢女星米利亞姆.霍普金斯主演),標誌著彩色影片時代到來。

儘管彩色膠片實現了電影人們長久以來描繪五彩斑斕世界的夢想,但因為彩色膠片成本昂貴,拷貝難以妥善保存(即使現今的技術也只能夠保證膠片50年不褪色),再加上彩色影片與黑白作品在藝術風格上各有千秋,因此直到50-60年代,為了與電視競爭(彩色電視機在60年代以後才得以普及),彩色影片才逐漸取代黑白影片成為世界電影的主流。

寬銀幕技術:早在1927年,法國物理學家享利.克雷蒂安就研製出一種變形鏡頭,這種鏡頭使電影影像產生橫向變形,這為寬銀幕電影奠定了技術基礎。

同樣是在1927年,法國著名導演、被譽為「電影界雨果」的阿貝爾.岡斯在影片《拿破崙》中使用了「三折畫面」,即用三幅銀幕同時放映不同的畫面從而產生出了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也為後來的電影創作者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可惜這部長達5小時的作品因三折畫面部分音效無法處理導致追求完美的岡斯將原版拷貝付之一炬,如今觀眾能欣賞到的只是修復版本。50年代,由於電視的衝擊,電影公司不得不挖空心思把觀眾拉回電影院,於是寬銀幕、立體聲等新技術應運而生。

1940年,迪斯尼公司在放映動畫片《幻想曲》時首次採用3條音帶與3個擴音器產生出立體音響效果,之後這一方法被全世界多數影院採納並不斷加以改良,最終形成沿用至今的立體聲放映系統。

1952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變形鏡頭基礎上研發出一種被稱作「新藝拉瑪」(Cinerama)的寬銀幕拍攝與放映技術。1953年,該公司拍攝了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聖袍》上映後收穫了可觀的票房,於是1年內好萊塢幾乎所有製片公司均開始採用這項技術,全美85%的電影院也都安裝了「新藝拉瑪」放映設備,而寬銀幕電影也確實以更加恢弘的場面、更加清晰的影像吸引了大量觀眾。當時比較著名的寬銀幕電影包括《環遊地球80天》、《西部開拓史》等。

如今,世界各國影院都普遍採用寬銀幕與立體聲放映系統。一般來說,寬銀幕與立體聲電影放映技術需要使用3-4台放映機、近20個擴音器以及不小於200平方米的銀幕。此外,寬銀幕技術後來還衍生出360度環幕電影以及新世紀風靡全球的IMAX電影等更加先進的拍攝、放映系統。

3D電影:即立體電影,它的原理是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所見距離和角度不同,從而產生出充滿浸入感的立體視覺。立體電影在拍攝時需要使用兩台攝影機,放映時亦以兩台放映機同步放映,而觀眾必須戴上偏光鏡觀看電影才能產生立體效果。

早在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就發明了偏光鏡,讓人的左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是最早的3D眼鏡。1922年,美國電影人哈利.費爾奧和羅伯特.艾爾德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愛的力量》,可惜拷貝已經遺失了。

1952年,好萊塢聯美公司拍攝的《非洲歷險記》(導演阿克.奧伯雷、主演羅伯特.斯塔克)被公認為影史上首部3D長片,該片的廣告詞就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裡」。50年代,3D電影曾經一度風行,就連著名導演希區柯克也準備拍攝3D版的《電話謀殺案》(後因市場變化改為普通版本)。不過因為技術制約,這一時期的3D影片大多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噱頭,片中常出現一些與劇情毫無關聯的運動鏡頭驚嚇觀眾,久而久之便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值得一提的作品僅有《恐怖蠟像館》、《布瓦那魔鬼》等恐怖片和影壇怪咖霍華德.休斯以簡.拉塞爾酥胸為賣點的影片《萬事如意》等。1962年,我國天馬電影製片廠推出國內第一部3D電影《魔術師的奇遇》(導演桑弧,主演陳強)也引起了一陣觀影熱潮。

新世紀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3D電影捲土重來。2004年,好萊塢著名導演羅伯特.澤米斯基推出影史上首部IMAX 3D影片《極地特快》(講述一個小男孩在聖誕老人帶領下充滿魔幻色彩的北極之旅)大獲好評。其中IMAX(Image Maximum)是指一種宏大精良、具備更加清晰畫質的電影放映系統,而3D與IMAX的「強強組合」也讓電影吸引了更多的觀眾。2009年,技術狂人詹姆斯.卡梅隆將IMAX、3D和電腦CG技術完美結合推出科幻巨作《阿凡達》,該片堪稱電影史上製作最昂貴、技術最先進的作品,最終以27億美元創下了影史單部影片票房記錄,也使好萊塢之後幾乎所有大製作影片都打上了3D與IMAX的標籤。

數字技術:20世紀80年代,IT技術突飛猛進,數字電影也隨著CCD光電轉換技術的成熟而悄然興起。數字電影以數字技術拍攝、放映和保存影片,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影的運作模式。2012年,著名的柯達公司宣布破產標誌著數字技術徹底取代膠片技術,電影從此進入2進位的數字化時代。

數字技術對電影的影響首先體現在電影拍攝製作方面。數字電影表現形式更加豐富、題材內容更加廣泛,人類幾乎所有想像都能通過電腦技術完美地呈現給觀眾。因此,數字時代里科幻片、魔幻片、漫畫改編影片等大行其道,高技術、高投入的「高概念」作品成為市場主流。而電影公司為了吸引觀眾、降低成本,更是不斷研發電腦布景、動作捕捉、表情模擬、即時合成等尖端技術,希望最終實現以數字技術取代電影實景拍攝、化妝道具甚至演員表演。新世紀好萊塢相繼推出真人表演與電腦技術相結合作品如《金剛》、《指環王》等均收穫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以及評論界的廣泛讚揚,昭示著電影技術的未來。此外,數字技術還使普通電影愛好者不再受資金與膠片的局限,他們可以通過物美價廉的DV拍攝各式各樣的低成本作品以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

2003年,好萊塢獨立電影人加斯.范.桑特用DV拍攝了影片《大象》,這部投資僅100萬美元的藝術佳作斬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並贏得了不錯票房,不禁令那些一直追求自由創作的電影人熱血澎湃。

其次,數字技術改變了電影的放映與傳播方式。數字電影的放映相對傳統電影簡單快捷並大大降低了成本,人們再也不必為保存拷貝而煞費苦心。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大量電影及其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互聯網、電影、電視、遊戲、新聞出版等傳統行業逐漸融為一體,電影工業勢必走向「數字化、模塊化、網路化」。新世紀後,好萊塢電影巨擘時代華納公司先後與網路運營商美國在線、電信運營商AT&T結盟,宣告了傳統電影公司「整合數字資源、引領娛樂潮流」的決心。

此外,數字技術還使人們的觀影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大部分觀眾都通過網路或DVD觀看和收藏電影,影迷可選擇範圍更廣、觀看交流的時間與方式也更加自由。好萊塢電影工業自90年代起,影片在錄像帶、VCD上的收入就已超越了影院票房,新世紀後DVD、電視與網路播映權、遊戲改編權、電影衍生品收入更佔到影片總收入80%以上,電影的傳統商業模式因多媒體時代的到來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總之,數字技術使電影在拍攝、製作、宣傳、放映、傳播等各個環節的門檻大大降低,同時因其內容的開放性、形式的多樣性與傳播的廣泛性而引發有關電影理論、藝術流派以及商業模式的全面革新,意味著我們已進入了所謂「後電影時代」,而這對所有電影人來說都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難逢的機遇。儘管美國著名影評人蘇珊.桑塔格認為:電影在多媒體時代因過分追求視聽感受與娛樂效果而忽視藝術審美與哲學思辨,終將導致電影藝術趨於沒落。不過筆者卻堅信,只要觀眾對電影的熱愛不死,具備開放性、互動性、多樣性與可變性的數字電影,乃至不遠的未來即將出現的VR電影、高清全息電影、彈幕互動電影等,都仍將是人類探索世界、追尋真理、實現自我的重要途徑,電影作為人類靈魂圖騰的地位無可取代。

相關鏈接----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文學和電影評論家、女權主義活動家,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她與法國的西蒙.波伏娃、德國的漢娜.阿倫特並稱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識分子。代表作有雜文集《反對闡釋》、《論攝影》、小說《火山情人》等。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奧斯卡歷屆影后全集(1928-2006) 天堂電影
奧斯卡頒獎禮舉行 眾明星紅毯繽紛爭艷
第85屆奧斯卡:盡量多元化
第90屆奧斯卡:本屆小金人,大家都有份
這些法國女神都曾被奧斯卡忽略,但絲毫無損於她們的風采

TAG:奧斯卡 | 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