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史上的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億4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志留紀初期。原因是伽馬射線照射地球,致使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無脊動物便蕩然無存。 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時代。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3億5千萬年前。由於地幔運動,一股巨大的岩漿爆出地表,釋放出溫室氣體,導致陸地植物繁茂,陸地植物製造出大量土壤流入海中滋生了大量藻類漂浮在海面,使海洋生物窒息而死,魚類上岸進化成為兩棲動物。部分植物擺脫海洋登陸,客觀上為生物界的發展奠定了條件,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魚類的時代。第三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第三次物種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大規模火山爆發導致環境變化也可能是隕石撞擊。這一時期毀滅了70%的陸生物種和95%的物種滅絕,被公認為地球五次大滅絕中最慘重的一次,爬行動物時代。第四場物種大滅絕發生在三疊紀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原因是地幔運動產生的壓力致使盤古大陸分裂,海水停止流動,氣溫上升,空氣中充滿有毒氣體。三疊紀晚期出現了兩腳行走的爬行動物,為恐龍的出現打下了基礎。這次的滅絕災難相對較小。裸子植物時代。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 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滅絕事件,約75%--80%的物種滅絕。在五次大滅絕中,這一次大滅絕事件最為著名,因長達14000萬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在此終結而聞名, 這次災難中絕滅的還有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至於海洋中的微型浮遊動植物,鈣質浮游有孔蟲和鈣質微型浮游植物也幾乎被一掃而光。其最大貢獻在於消滅了地球上處於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 並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恐龍的時代。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現代,由於人類破壞環境,無止境的索取資源,捕殺野生東西,毀滅森林,導致無數物種滅絕,史上最殘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人類的時代。史上五大滅絕事件奧陶紀-志留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4.39億年 前原因:全球氣候變冷 後果:約有100個科的生物滅絕 這一時期大多數生物的機體是軟體組織,形成化石的幾率很小,只有那些具有殼或硬組織的動物才留下了比較多的線索,因而我們無法弄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都有哪些物種受到了影響。據估計,大約有100個科的生物滅絕了,在屬種級別上滅絕率更高,如腕足類屬的滅絕率為60%,種的滅絕率可達85%。三葉蟲類在這次滅絕中元氣大傷,此後再也無法恢復前期的繁榮。 此次滅絕事件對低緯度熱帶地區生物的影響較大,而對高緯度地區和深水區生物的影響相對較小,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物種滅絕事件。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只有微生物和細菌,這一現象一直維持到距今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在寒武紀,多細胞動物突發性地在海洋中出現。據統計,自寒武紀以來,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發生了15次。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大滅絕時間:3.67億年前 原因:淺水中含氧量下降後果:70%物種消失,海洋中無脊椎動物損失慘重 雖說科學家可以確定在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發生了大滅絕,但究竟持續多長時間卻並不清楚,可能持續了50萬年,也可能是150萬年。而且我們也不清楚到底是發生了一個大滅絕還是幾個連續稍小的滅絕,專家對當時幾個重要事實也還沒有達成共識。 經過這次滅絕,70%的物種消失了。海洋中的物種比淡水中的物種受到的影響更大,珊瑚、腕足動物、菊石、海百合等許多無脊椎動物損失慘重。而在陸地上,正在不斷衍生出新種的植物。對於這次滅絕的起因我們知之甚少,從暖水海洋中物種不成比例的消失來看,全球變冷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同時還有跡象顯示當時比較淺的水域里氧氣含量也下降了。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45億年前原因:氣候變化 後果:物種數減少90%以上 到了二疊紀,地球上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海百合、菊石、珊瑚和魚類在海洋中異常繁榮,兩棲動物以及爬行動物進一步深入內陸活動,這段相對穩定的時期持續了大概1億年。到了二疊紀末期,大約在2.45億年前,地球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集群滅絕事件發生了。 據統計,這次滅絕事件導致生物科數減少了52%,物種數減少了90%以上,受影響最大的是海洋生物,特別是底棲生物和窄鹽性生物。超過3/4的脊椎動物消失了,蜥蜴類、兩棲類、獸孔目爬行類也急劇衰落。對此,科學家們提出了多種解釋:海平面波動、海洋中鹽度變化、火山活動。而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似乎還是氣候變化。 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08億年前 原因:起因不詳 後果:滅絕程度相對較小,恐龍崛起 不少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的程度相對來說比較小。一些研究顯示,這次災難造成了60個科的海洋生物滅絕,科的滅絕率大約是1/4。還有研究認為,在三疊紀末期至少有兩次滅絕時期,相隔1200—1700萬年。但不論是單一的大滅絕還是幾個連續稍小的滅絕,在這一時期里,牙形石類全部滅絕,菊石、海綿動物、頭足類動物、腕足動物、昆蟲及陸生脊椎動物中的多個門類,都走到了進化的終點。 雖然這次大滅絕的損失相對較小,但它卻騰出了許多「生態位」,為很多新物種的產生提供了有利條件,恐龍就是從此開始了它們統治大地的征程。此次滅絕起因很不清楚,不過降雨增加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白堊紀-第三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6500萬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墜落地球 後果:恐龍時代在此終結此次滅絕是地球歷史上第二大集群滅絕事件,而恐龍時代就是在此終結。據統計,在白堊紀末,生物圈有2868個屬,到了第三紀初就只剩下1502個屬,受影響最大的是陸地上的恐龍和海洋生物界的浮游生物。除了恐龍滅絕之外,曾在前4次大滅絕中都得以倖存的菊石最終還是滅絕了。 而由於某種原因,某些物種卻基本沒有受到影響,鱷魚、海龜、蜥蜴、哺乳動物以及鳥類都順利地應付了這場危難。恐龍及其同類的消失為哺乳動物及人類的登場提供了契機。目前國外科學界普遍接受的一種解釋是,這次大滅絕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墜落到地球上,引起地球生態系統劇烈變化的直接結果。
推薦閱讀:

安徽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歷史正述:創世記之二:開天闢地
海明威的名言有哪些?
淺談楚國歷史(八)——楚殤
中國古錢歷史詳解,讓你一次看懂!

TAG:歷史 | 地球 | 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