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紅山文化玉器的工痕
紅山文化玉器的工及工痕是一個不好談明白的題目,因為談明白工痕需要先搞清楚工具,很可惜老祖宗沒有給我們留下文化期制玉工具的記載,或者即使留下了我們還沒出土和發現。關於紅山文化的工具問題已經爭論多年,到現在也還沒有定論,作為我等民間草根,位卑言輕之徒談論此話題,似乎有點不自量力,然心中有話不吐不快,網友可以批判揚棄之心態閱讀,但凡得到點點些許認同,也倍感欣慰了。
關於紅山文化的制玉工具觀點無怪乎兩種:
一種觀點認為:紅山文化處在新石器時期,那時工具還很落後,制玉水品還很落後,工具還很原始。原料一般來自撿拾的成料(籽料),還沒有掌握開料的技術;制玉的工具大略是硬度比較高的石核、瑪瑙、和硬度達到莫氏7度以上的優質黃玉,打磨工具主要是砂岩等,至於方法無怪乎是原始的敲打、鑽磨、琢磨、刮擦、劃刻、原始的管鑽工法(老鷹的骨骼、竹管加解玉砂)、原始的實心鑽功法(木棒加解玉砂)、原始的線裁法(麻繩、獸皮加解玉砂)等,制玉難度大,耗時費力,玉器圖案簡單純樸,成品玉器樸拙有原始的美感。
另一種觀點認為:紅山文化時期古人已經掌握了先進的開料技術、有尺寸較大的片狀輪式開料工具,甚至已經有了高級的管鑽、高級的砣機等,利用砣具雕刻、拋磨,制玉工具先進,工藝先進,速度快捷,功法精妙,圖案精美,樸素中顯露智慧。
究竟何種觀點正確呢?各位網友還是看完帖子自己選擇吧!
本人觀點:先進和落後的制玉工具同時存在,先進和原始的制玉方法和諧並生。
一般書本認為隋唐時期出現腳踏式砣機,楊伯達先生提出良渚時期出現原始的跽式砣機,商代已有銅砣具,戰漢時期究竟有沒有砣具還都沒有定論,紅山時期的砣具問題就更是個不解之謎了。
其實研究紅山的制玉工具、制玉方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研究學習的過程,錘鍊自己的眼睛,找到這些玉器的自身所具有的特徵,為鑒別玉器提供幫助。
我們將這個話題簡單化,從線裁痕、片裁痕、實心鑽痕、管鑽(空心鑽)痕、刮擦痕、打磨痕、砣痕等幾方面揣摩紅山工痕,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紅山制玉工藝也是綜合使用的,在一件玉器上存在多道工序,多種制玉手法並用的現象,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為了學習方便,分解了而已!
聲明:本人不是學術專家,無意搞學術研究,所述觀點僅是自自己的想法,無意冒犯任何學術權威。不當之處歡迎斧正!
聲明: 所用圖片大部分來自館藏,一部分是我的好友自己照的,很多圖片是引用網友的圖片,不再單獨感謝,一併謝過!
感謝:攝影師sl先生、rp先生。
第一部分:線裁痕
紅山玉器館藏品帶線裁痕的不多,能夠找到的就三件。「線裁」功法,主要用於玉器曲面開料和圓形玉器貫穿掏芯,可見的有瓦型器、箍型器(馬蹄型器)等。因為線比較軟,沾上泡水的解玉砂後,兩手拉磨容易控制方向,加工出曲面的玉料,這是其他工具所不具備的。哪究竟先祖用的什麼「線」來裁的呢?其實這不重要,很多教授用麻繩、獸皮做過實驗,效果不錯。重要的是通過觀察線裁痕的曲線的自然分布和皮殼氧化特徵,找到辨別真假線裁痕迹的方法。
第二部分 片裁(片切割)痕
在很多館藏玉器上能找到片裁痕迹,哪究竟是用什麼「片」呢?是銅砣?我們不得而知了。但通過這些圖品我們確實能感到片裁的工藝存在!甚至為片切割的工藝所驚奇。
談到片裁(片切割)首先必須提起牛河梁二ZM27
出土的這件勾雲佩,該佩尺寸:長28.6厘米,寬9.5厘米,厚0.65厘米 開料難度可見一斑,令人震撼!如果用砣具來切割,砣片的直徑至少要在60厘米以上。
這件黃玉的小佩,專家們認為是紅山文化出土玉器中年齡最大的,器型簡潔,雙面都未打磨拋光,片裁的典範。
這件勾雲佩的痕迹非常典型的說明古人用砣片的技藝已經是爐火純清了,斜著用片連切帶磨,快刀切豆腐,絲毫不遲疑。
發個台灣資料的片切割的示意圖,大家欣賞!
東山嘴這件芯材的多面都有片切割的痕迹:
更多詳情查看請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回復:「LS」能進入歷史回顧,文章按發布時間順序排列。
回復:「99」能進入【古玩物品知識鑒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