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僧之十—謀僧姚廣孝
姚廣孝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腥風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不可勝數。這也不足為奇。但能夠將超凡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積極用世、竭精殫智的謀臣集於一身者,卻極為少見。而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神秘的和尚軍師,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明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莫測高深。他實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怪傑出世 姚廣孝(1334-1418年),幼名叫天禧,字斯道。祖籍河南汴梁(今開封),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時逃到江南,落腳在長洲相城(今屬蘇州)。他出家後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 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父親讓他學習行醫,他口氣十分堅定地說:「我不想學醫,我願意讀書,將來爭得一官半職,干一番榮宗耀祖的大事。」 父母認為他小小年紀,口出狂言,就沒把他的話當回事。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但父母很快又捨不得了,畢竟兒子年紀還小,就這樣離開父母,確實放心不下。就在父母猶豫不決的時候,姚廣孝的伯父姚震之說:「為學有成則仕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學佛,為方外之樂。」父母親聽了這話,覺得有道理,終於下定決心,把姚廣孝送到了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從此,姚廣孝成了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姚廣孝擒龍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 吳中富庶,也是人才薈萃之地。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王、楊、盧、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大約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 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志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詔取天下高僧,姚廣孝因一場大病而失去了應詔的機會。 洪武八年(1375年),姚廣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師天界寺。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這次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裡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遊,次年「揚帆於浙江之上」。這時,47歲的他已經倚仗而行了。正當他感到「死期將至,故痛自鞭策」時,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選高僧進京。從此,他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
姚廣孝《中州先生後和陶詩》
燕王朱棣的首席謀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此時,朱棣就藩北平,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秘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麼,至今不得而知。有人猜測,兩人在商談如何奪取明王朝的大權,從後來的事實可以看出,這種猜測是有根據的。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儲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喪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下,朱元璋立年僅十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指定了未來的接班人。朱允炆是朱棣的侄子,朱元璋堅守嫡長繼承製,是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在皇位繼承上,長兄朱標做太子,諸弟尚且紛爭,年少的侄子做皇太孫,更不被諸王放在眼裡,他們也難以尊奉這個小侄子為君主。可見,朱元璋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選擇年幼的朱允炆為自己的接班人,顯然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也成為朱棣日後奪權的一個把柄。
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 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他上台之後,採納了大臣齊秦和黃子澄的意見,大肆清除諸王,朱棣的處境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姚廣孝立即密勸朱棣起兵奪取政權,但朱棣一直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 這時的建文帝一心想有所作為,他親賢好學,大膽改革,減輕賦稅,頗得民心。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闢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 燕王決計起兵,姚廣孝起了決定作用。如果沒有姚廣孝,明朝的歷史說不定就要改寫了。
靖難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 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細緻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在朝廷嚴加監視和防範的情況下,大規模地練兵和鑄造兵器,肯定會暴露目標。軍士們整天提心弔膽,燕王也是憂心忡忡。姚廣孝立刻命人買來大批鵝鴨,養在燕王府邸,並且派專人設法讓這些鵝鴨整天不停地叫喚。這樣,練兵和鑄造兵器發出的聲音,完全淹沒在鵝鴨的鳴叫聲中了。燕王和軍士們對姚廣孝的機智更加佩服了。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軍一路破關拔城,來勢兇猛,舉國震動。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為征虜大將軍,率三十萬大軍討 伐。燕王在姚廣孝的輔佐下,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大破耿柄文的大軍。建文帝著了慌,急忙以曹國公李景隆取代了耿柄文。十月。燕王率兵襲大寧,李景隆乘機包圍了北平,築壘於九門。 此時。燕王領兵在外,北平只有少量兵力,由姚廣孝負責守城。面對強敵,姚廣孝臨危不懼,多次打退李景隆的進攻。他知道苦守孤城,勢不能久,必須以攻為守,才能保住北平。於是,他乘李景隆久圍鬆懈之際,夜間突然命軍士殺出城門,出其不意,殺得明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燕王攻拔大寧後,回師北平,內外夾擊,將包圍北平的李景隆軍打得大敗而逃。姚廣孝對保衛北平,保全燕王的創業基地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大大削弱了朝廷的軍事實力。 燕王起兵三年,與朝廷各有勝負,但沒有突破性進展,僅僅保住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燕王和姚廣孝敏銳地意識到,長此下去,別說奪取朝廷政權,就是生死存亡都很難預料。在這危急的關頭,姚廣孝不愧為一個出色的謀略家和軍事家,他在總結了三年的作戰得失後,提出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奇謀,這就是:「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 這一奇謀的提出,燕王沒有想到,建文帝更沒有想到。誰敢出這樣的計謀啊?誰能想出這樣的神機妙算啊?燕王高興地說:「頻年用兵,何時已乎,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明成祖朱棣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率兵南下,遠襲京師。第二年五月。一路征戰,到達長江北岸。姚廣孝的這一謀略給了建文帝致命的一擊,建文帝把主力派往北方討滅燕軍,沒有部署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更沒有想到朱棣會以弱小的兵力遠來突襲。而燕王按照姚廣孝的謀略,甩掉了朝廷部署在北方的重兵,在其兵力薄弱的地帶穿插突進,竟然在短短四五個月中攻到長江北岸,與京師僅有一江之隔。至此,建文帝驚恐失措,無計可施,只得請求割地求和。燕王已穩操勝券,攻取京師只在旦夕,因而對建文帝的求和置之不理。六月,朱棣揮師自瓜州渡長江,建文帝派兵迎戰,均告失敗。燕軍兵臨城下,建文帝政權岌岌可危,谷王朱穗、大將李景隆等開城投降,京師遂告陷落。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由於史料的缺乏,對姚廣孝的記載不多,但這並不能掩蓋他在朱棣「靖難」奪位中的重要作用。清人趙翼評論《明史》編纂時說:「姚廣孝非武臣,而以其為永樂功臣之首,則與張玉、朱能等同卷。」這是對姚廣孝的最好肯定。 不脫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後,姚廣孝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寵信,馬上被授予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了他的姓,賜名為廣孝。太子少師是當時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個實職,由此可見朱棣對他是極為重用的。
明成祖和姚廣孝談話,從來不叫他的名字。而稱他為少師,可見成祖對他是極為尊重的。為了報答姚廣孝的功勞,成祖讓姚廣孝蓄髮,姚廣孝不肯;成祖又賜給他府第和兩名宮女,姚廣孝也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在朝堂上,他的衣著和身份,不僅在當時獨一無二,而且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姚廣孝回京後,養了一隻雄雞。每天聽到雞叫,他就起床,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就這樣,他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後的十幾個年頭。
姚廣孝塔局部 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珍貴的古代文獻,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前後有兩三千人參加了這一浩大的工程,總共用了六年時間,共有22937卷。11095冊,字數達三億七千萬。然而,這部珍貴的文獻巨著後來大部遺失,現存的僅有714卷。 姚廣孝在學術思想上頗有膽識。史稱他:「晚著道余錄,頗毀先儒。」因而受到儒者的鄙視。他回家鄉長洲看望同母姊妹時,不但不納,反而將他大罵一通。去訪問老友王賓時,王賓不見,只遠遠地對他說:「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在儒家思想統治和禁錮著人們頭腦的明代,像姚廣孝這樣敢於詆毀批判儒家的人是不多見的。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他不是掛名的監修官,而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但是,當永樂十六年(1418年)五月成書,朱棣設宴賞賜有關人員時,為此耗盡餘生的姚廣孝卻已經在兩月以前與世長辭了。 姚廣孝一生不脫袈裟,自有他的奧妙所在。他從十四歲起穿上袈裟,但一生積極從事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交接王侯,策劃密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建立了不朽的業績。他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朱棣在當了皇帝以後,姚廣孝作為功高蓋世的元勛,處在十分微妙的位置上。姚廣孝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惡果,他不能不有所防備,這就是他不願意脫去袈裟的真正原因。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表明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這不能不讓後人佩服他超人的智謀。
現存的姚廣孝墓塔 姚廣孝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在成為達官貴人之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大肆斂財。相反地,他保持了一個和尚的本色,視金錢如糞土,永遠不蓄錢財。他曾因公幹到家鄉長洲,把朝廷所賜的金帛和財物都分給了宗族鄉人,自己不留積蓄,這與歷來巧取豪奪、搜刮民財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姚廣孝八十四歲時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於慶壽寺。成祖多次親往看視,賜予金唾壺,並問他有什麼請求。姚廣孝沒有請求別的,卻請求成祖赦免久在獄中的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成祖進人南京城時,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甚至有人說他藏匿了建文帝。成祖雖然始終找不到建文帝的影子,但還是把溥洽囚禁了十餘年。成祖聽了姚廣孝這唯一的請求後,立即下令釋放了溥洽。這不僅因為姚廣孝與溥洽同是出家人的緣故,而是希望通過這件事,給成祖在處理與建文帝及其諸臣的關係上作一個暗示,不讓成祖濫殺無辜。姚廣孝至死都沒有脫離政治家的本色,實在令人欽佩。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他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並停止視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於京西盧溝河畔。三十日,鎮遠侯顧興祖奉旨祭靈,並宣讀了明成祖朱棣親自撰寫的祭文。
推薦閱讀:
※Michael Wolf | 中國肖像
※【聚焦】恆瑞助中國首款碳纖維跑車實現輕量化
※論中國詩詞的實與虛
※中國怎樣才能和平發展得更長久
※中國單身人口已近2億 第4次單身潮來襲